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顾盼成欢-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少妇的公婆那边,原本还因为这个儿媳妇的人选与他们想象的有些不一样而迟疑过,可是在赵夫人一句“性子柔和,又娘家不显,就算受了什么委屈,难不成她还敢往外说不成”之后,却也默许了这门亲事。

    毕竟,相比起来,他们自然也愿意自己以后的孙儿有个性情容貌都上等的母亲,而不是如他们原先所设想的那般是个粗壮甚至是粗鲁的。

    因为这其中的隐情,两的很快就成了亲。

    直到成亲之后,少妇才终于明白了为何这门看着极好的亲事会落到她的头上。

    她的丈夫有那样可怕的癖好,而且还完全不分人,只要一发作起来,不管是谁都会先折磨一通,少妇又是与他关系最亲近之人,自嫁过去之后身上就没有哪日不带新伤。

    纵然性情柔弱,但少妇也不是没想过要对娘家人吐露这件事,最好与丈夫和离。

    可是一来公婆唯恐她会出去与人乱说,平时几乎就不准她出门,就算出门身边也有好几个人时刻盯着,她就算是想与娘家人说什么,也完全没有机会。

    更何况,少妇还担心,夫家与娘家差距如此大,若是她与娘家人说了什么,万一惹来公婆为难娘家人……

    顾忌着这许多,纵然每日都要受苦,但少妇仍咬牙受了下来。

    若一直这样发展下去,少妇大概就这样忍着忍着一辈子就过去了。

    但某日,少妇突然发现自己的月事迟迟未至,又总想干呕,便请了大夫诊脉,却不想是诊出了喜脉。

    就算日子过得苦,但有了自己的孩子,少妇心里也是极为开心的,更甚至,从知道这个消息的那一刻,她就将腹中的孩子当作了她这暗无天日的日子之中唯一的光彩。

    只是,没等她将这个好消息讲出来,他那从外面回来的丈夫就先扯着她拳打脚踢。

    怀孕初期本就需要事事注意的,哪里能受得住这样的毒打,少妇甚至都来不及说出几个字,她腹中的孩子就生生化作了一堆血水离开了她的身体。

    再然后……

    就发生了杀死丈夫、烧死公婆的惨事。

    若说少妇最恨谁,除了她那恶鬼一般的丈夫,明知这所有却从来都只叫她忍着的公婆,那就当属赵夫人了。

    她最初时也只以为赵夫人是不知情的,直到某次无意间听到公婆说话时提到多亏了赵夫人,才能得了这么个儿媳妇这种话,才知道原来这婚事压根儿就是赵夫人千般算计了才得来的。

    叫她怎么不恨呢?

    所以,在杀了丈夫、公婆之后,少妇原本是可以自尽当场的,却生生等到了官差到来。

    她为的,可不就是将自己身上的事全都讲出来?

    她知道自己是没有机会把赵夫人怎么样的,但将她身上发生的事讲出来之后,总得让赵夫人受些影响吧?

    要知道,赵夫人可是替不少人作了媒的,谁又知道,那些人之中,有没有像她一样可怜的人呢?

    说完这些,少妇也没想着再活下去,一头就碰死在了衙门的柱子上。

    这件案子,到此才算是结束了。

    就如少妇所愿的那样,随着这个案子在京城传开,赵夫人促成的这桩婚事到底是什么内情也变得广为人知,那些原还想请了赵夫人保媒的官眷们也都纷纷警惕起来,再不敢与她沾上边儿。

    谁知道自己的儿子女儿,会不会因赵夫人而受害呢?

    而在之后,又传出了好几桩由赵夫人保媒的婚事藏着猫腻的事,其中就有与少妇类似,只不过是将出身低的女子说了给有着断袖之癖的官家公子哥的,也有将出身极好,但有着某些缺陷的女子说给门第差些的男子的。

    诸如此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621章

    自那之后,赵夫人的名声才一落千丈。

    而她之所以故意撮合这么多有着各种问题的婚事,原因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想用这样的方式帮着她的夫君往上爬罢了,想想看,她替那么多权贵解决了为难的儿女亲事,也帮着瞒下了那么多的丑事,那些权贵会想着帮扶王大人一些,也是很好理解的。

    那位太仆寺的王少卿,可以说他能一步步爬到少卿之位,有一半的原因都是因为赵夫人。

    只是,这中间给多少人带来了一辈子的苦难,这又有几个人会关心呢?

    正因为知道这些,所以顾青未对赵夫人的感观并不好,

    不过,赵夫人又怎么会出现在安国公府,还与吕氏明显进行过一番交谈?

    顾青未正低头思索着这个问题时,楚静姝也有些疑惑地问道:“大嫂,赵夫人今儿来寻你可有何事,莫不是府里哪个侄儿要说亲了?”

    安国公府子嗣众多,适婚的少爷倒还真的有几个。

    只是……

    楚静姝心里仍有些不解。

    吕氏自己生的儿子可都已经成亲了,就算是长房的庶子,也没有尚未婚配的,吕氏也从来都不是什么会关心侄儿婚事的伯母,怎的却是突然与赵夫人联系上了?

    听楚静姝这样一问,吕氏微微一窒,然后笑着道:“上次正好碰到赵夫人了,这才多问了一句,不曾想赵夫人一直记在心里,这次是特意上门说起京城有哪些合适的姑娘家……”

    说到这里,又连忙转移了话题,“今天虽然没下雪,却也冷得紧,晟哥儿没事吧?”

    顾青未闻言抬头看了吕氏一眼。

    这话题转移得不可谓不生硬。

    不过,楚静姝如今也是有孙万事足,一听吕氏提到晟哥儿,哪里还有空寻思赵夫人的事,于是便也笑着与吕氏一起说起了晟哥儿近来的趣事。

    吕氏显然是心里有事的,一边听楚静姝说着话,一边又用了一种让人猜不出其内心想法的眼神看着晟哥儿,就像是在透过晟哥儿看着别的什么人一般。

    注意到这一点,顾青未微微扬了扬眉。

    她有种预感,吕氏现在的异样,定然与方才赵夫人的到访有关。

    而赵夫人平时与安国公府也没什么深交,会选在上元这一天来寻了吕氏,指定是又想给谁做媒,能让吕氏这般在意,赵夫人是想给谁做媒就再明显不过了。

    只是……

    宁致祥如今可还是有妻室的,就算于悠然在别人眼里已经是个疯子,但她到底是占着宁致祥正室夫人的位置,赵夫人和吕氏若是谋的是宁致祥的亲事,那于悠然……

    想到这里,顾青未再将吕氏打量了一番,然后再不去想这件事。

    于悠然有现在的结果也是她自己作的,半点也怨不了人,既然如此,该有怎样的后果,她也该生生受了。

    收回思绪,顾青未便也只与西府的妯娌们谈论些育儿经,再聊些各自儿女幼时的趣事,这样一来时间过得倒也挺快。

    半个下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眼看天色渐暗,一起去了书房的爷们儿们也都回了宴客厅,只等着用这顿由吕氏精心准备了的团圆宴。

    只不过,吕氏的视线往厅里一扫,眉头却忍不住皱了起来。

    其他人都到了,唯有宁致祥还未到。

    想起先前赵夫人到访时说的那些话,又想想现在宁致祥的情况,吕氏心里压不下的一阵烦躁,然后抬手招了她身边的一个丫鬟过来,“八少爷怎的还未到?”

    那名丫鬟小心翼翼地抬头看了吕氏一眼,这才犹豫着道:“回夫人,八少爷去了香姨娘那里。”

    话一说完,这丫鬟就赶紧死死低下头。

    她口中的“香姨娘”,当然指的就是香巧,她如今已经被宁致祥抬成了妾室,在没有于悠然压着的情况下,香巧如今俨然是以宁致祥院子里的女主人自居,可算是扬眉吐气了。

    听到“香姨娘”这三个字,吕氏心里顿时冒出一股火来。

    由丫鬟抬成姨娘其实并不稀奇,可那大多是在育有子嗣之后,香巧如今可没有子嗣,被抬为姨娘还是宁致祥苦苦求了吕氏的结果。

    吕氏有时候也真的有些恨铁不成钢,她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怎么就被这么个丫头出身的狐媚子给迷住了呢?

    但再怎么气,在宁致祥苦苦求她时,吕氏又总是狠不下心拒绝他。

    可随了宁致祥的意吧,吕氏又哪里都不舒坦,正室成了个疯子,只留下一个病怏怏的丫头,还成天就只知道往那狐媚子的屋子里钻,好好的日子过得乌烟瘴气的。

    想到这些,吕氏心里的烦躁便怎么也压不下去。

    她又想起赵夫人说的那些话,原本还有些犹豫不定的,但这时却下了几分决心。

    做母亲的,总是为了儿子好的。

    吕氏在心里这样想。

    做出了决定,吕氏倒也松了口气,然后倒也没那么着急上火了,只遣了人去香巧那里将宁致祥叫过来,还特意吩咐了,若是宁致祥还想逗留,就直接寻几个粗使婆子把香巧抓来狠狠收拾一顿。

    一个做母亲的,想将儿子唤到身边来,竟然要拿了儿子的妾室做要挟,吕氏不免觉得有几分讽刺。

    不过……

    只要她的图谋成功了,赵夫人所说的亲事又能定下来,那,宁致祥的房里可再不会是这种样子。

    吕氏想着将来的情景,于是在心里轻轻吁了口气。

    而在那丫鬟听了吕氏的吩咐下去之后,宁致祥果然没用多久的功夫就赶了过来,一进了宴客厅,就先冲着吕氏讨好的笑了笑。

    不得不说,吕氏所用的法子虽然简单粗暴,对宁致祥对是意外的好用。

    本就到了开饭的时间,人又都已经来齐了,众人倒也没再耽误,倒也好生生的吃完了这顿团圆饭。

    待吃完饭后回来漱云居,顾青未先将晟哥儿安顿好了,然后与宁致远一起洗漱过了,在床上相拥着轻声说话。

    “越之,你还记得下午我们去西府时遇到的那位赵夫人?”顾青未问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622章

    宁致远一怔,然后倒也仔细回想起来。

    顾青未既然这样问了,那必定也是笃定他是认得那位赵夫人的。

    赵夫人,赵夫人……

    宁致远在心里这样念叨了两声,倒也真的从记忆深处想到了这么一个人,然后有些惊讶地扬眉,“你说下午与大伯母见面的赵夫人,就是那位赵夫人?”

    也难怪宁致远会如此惊讶了,前世那件惨案发生之后,赵夫人的名声可谓是一落千丈,又因为后来又有数起经由赵夫人之手促成的姻缘又有隐情为人所知,赵夫人后来还成了京城百姓心中黑心的代名词。

    这样一个人,现在竟与吕氏扯上了关系。

    宁致远也不是傻的,只转念想了想,便大概能想明白吕氏这是想做什么了。

    “大伯母这是不想再让于悠然这个疯子占着致祥的正室之位了?”宁致远面上微带了些讽刺。

    吕氏可不是什么善茬儿,而且当初于悠然之所以会嫁到安国公府,还是有那么多人见证过的,是宁致祥借着酒意对于悠然用了强,就算于悠然现在成了“疯子”,但宁致祥若是想休了于悠然,也必定会惹来不少的非议。

    以吕氏对宁致祥的爱护,她定是不会愿意让宁致祥背上这样薄情寡义的名声的。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吕氏还想让宁致祥另娶他人,那么,还有什么办法呢?

    办法自然是有的,只要于悠然在这时候死了,那不就什么阻碍就都没有了?

    在于悠然最初被吕氏关起来时,顾青未就隐隐想到过这个可能,而现在,吕氏大概是不想再忍耐下去了。

    她想起上次晟哥儿满月时,小宋氏还想尽了办法的想让吕氏将于悠然给放出来,若是叫小宋氏知道了吕氏的盘算,只怕会恨不得生生撕下吕氏的肉来。

    想到小宋氏……

    顾青未又回想起了那时小宋氏最后看她时的阴冷目光,心里有淡淡的不安,她将那日与小宋氏的谈话与宁致远说了一遍,“宋夫人如今只怕也是将我记恨上了,这两母女在这方面倒是格外的一致。”

    宁致远听了便微微皱起了眉头。

    然后,他冲顾青未点了点头,“这位宋夫人,我会找人去盯着的,欢颜你尽管放宽心。”

    顾青未说起小宋氏原本也只是顺带提了一嘴,倒也不是想叫宁致远盯着她,不过,听宁致远如此说,她想了想倒也没有反对。

    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她自认当初与于悠然没有任何的矛盾,于悠然都能想尽了办法的给她添堵,现在小宋氏又记恨上了她,谁知道小宋氏又会做出什么事来?

    顾青未现在可是有晟哥儿,她不能让晟哥儿有任何受到伤害的可能。

    两人在这件事上有了共识,又略说了会儿话,便自睡去。

    上元之后,宁致远就恢复了每日上朝忙碌的状态,顾青未每日上午处理府里的庶务,下午则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陪着晟哥儿玩了。

    而每天上午,顾青未开始处理府里的事时,都会让乳娘抱了晟哥儿去楚静姝那里。

    定国公府拢共才这么几个人,宁景昌也如宁致远一样需要每日上朝,着实也忙碌得紧,顾青未又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去楚静姝那里,考虑到楚静姝平素必定也寂寞得紧,所以她才会想到每天上午将晟哥儿送去楚静姝那里。

    京城有不少婆婆会在孙儿出生之后强压着将孙儿抱到自己跟前养,但楚静姝却从来没有流露过这种意思。

    顾青未自然也是希望将晟哥儿带在身边的,不过,每天将晟哥儿送到楚静姝跟前半日,却也是无碍的。

    至少,有了晟哥儿的陪伴,楚静姝也能少几分寂寞。

    而正如顾青未所预料的那般,自从她做了这个决定,楚静姝每日里面上的笑容都要多了许多。

    晟哥儿自打一出生就喜欢黏着顾青未,最初那几日还有些不适应,玩儿个一会儿就要嚎个几嗓子,但在楚静姝的仔细照料之下,过了最初几日,倒也与楚静姝极为亲近起来。

    在这样各自的忙碌之中,正月里很快就过去了,转眼就到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

    京城这一天的习俗不少,熏虫、炒豆、吃龙须面、食春饼,还有就是剔龙头了。

    晟哥儿这时候已经有两个半月了,先前一直也没有剔过胎发,趁着这龙头节,顾青未便寻了个手艺极好的老师傅,想着给他剔个头,也好赶个好兆头。

    老师傅被丫鬟领进门时,晟哥儿正好醒了过来,两丸圆熘熘的眼睛正左看右看着,显然对这么多人围着自己很是好奇。

    因怕晟哥儿醒着乱动会在剔头时被伤着,楚静姝和顾青未也没急,等又过了一会儿晟哥儿吃饱了之后被乳娘哄着睡着了,这才由老师傅极为利落的将胎发给剃了大半,只在脑门儿上留了一小撮。

    晟哥儿本就生得白,这样把头发一剔,看着倒也极为玉雪可爱。

    楚静姝和顾青未看着晟哥儿那光光的脑袋,都笑得乐不可支。

    等到晟哥儿醒来,大抵是察觉了与平时有些不同,总是忍不住拿了手去摸头,不过他现在才只有两个多月,手哪里能抬得到头上去,便只这样一次又一次徒劳的试着,更看得楚静姝和顾青未笑个不停。

    过了龙头节之后,天气倒一天天的变得暖了起来。

    又过了几日,顾青未便收到了清河来的信。

    原本秦氏是准备等天气暖些了就遣了人进京接老太太回清河的,但后来叶流苏又有了身孕,不留个长辈坐镇秦氏哪里能放心得下,所以顺理成章的,老太太便决定继续留在京城,等到叶流苏生产之后再走。

    顾青未算了算,等到叶流苏生产,那又是年底的事了。

    这样一来,老太太又要在京城呆个一年才会回清河。

    知道了这个消息,顾青未可是高兴坏了。

    她前世自出了嫁就再没机会回过娘家,如今虽然也不能回娘家,但至少还能在老太太跟前尽孝,这已经是她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了,哪里能不高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623章

    知道了老太太短期内不会离京,顾青未这天上午将定国公府的事处理好了,用过午膳之后便准备去顾府坐坐。

    因为这几日天气已经转暖,她便也将晟哥儿也抱了一起去。

    老太太可是极稀罕这个曾孙,每次见着晟哥儿面上就没断过笑容,晟哥儿如今每次被乳娘抱着去园子里走动时总时格外的高兴,抱着他一起去顾府,不仅能让晟哥儿高兴,也能叫老太太高兴,何乐而不为?

    果然,等顾青未抱着晟哥儿去了顾家,老太太果然高兴得满脸都是笑意。

    “唉哟哟,咱们的晟哥儿也来了,快让我好好瞧瞧……”

    见着晟哥儿,老太太一时之间连顾青未都没顾上,直惹得顾青未抱着老太太的手就直唿委屈,可将老太太乐得连连拿了手指遥遥点着她的额头。

    叶流苏一直站在一边看着老太太和顾青未母子之间的互动,见着这一幕,便故意道:“祖母最疼爱的果然还是欢颜,现在又多了晟哥儿,瞧瞧,你们母子这一来,祖母可不就将我都给抛到一边了?”

    叶流苏除夕那日在定国公府发现有了身孕,到现在已经腹中胎儿已经有三个来月了,虽然还未显怀,但眉宇之间比起以前来说明显要多了几分独属于母亲的光辉。

    顾青未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见着她面色红润,并未因有了身孕而有所憔悴,便跟着打趣道:“三嫂,你可用不着急,再等几个月,等到你生了孩子,我看祖母可就得把我都撇一边儿去了。”

    说完,顾青未还扭头问老太太,“祖母,您说是不是?”

    老太太年纪大了,就乐意看到儿孙在自己跟前撒娇,听着顾青未和叶流苏这一来一往,便笑得极为舒心,道:“你们都是祖母的乖孙,祖母都喜欢。”

    然后,几人便一起笑出声来。

    晟哥儿睁着一双大眼睛,左看看,右看看,最后也跟着三人一起笑了起来,那小模样逗得顾青未几人又是一阵笑。

    老太太逗着晟哥儿,突然想起一件事,便道:“欢姐儿,晟哥儿马上也要满百日了,你婆婆可准备办百日宴?”

    顾青未看着晟哥儿因为笑得开心而嘴角流出一条亮晶晶的口水,连忙向随着她一起来的画屏要了干净的帕子,先替晟哥儿擦了擦嘴,然后才道:“母亲疼晟哥儿,倒是想热热闹闹的办个百日宴,不过我和越之的意思却是不大办,顶多请了亲友们吃上两桌也就罢了。”

    这么小的孩子,就怕捧得太高反而折了福气。

    再则,虽然如今边城那边的情况好了些,但到底还是有着宁王以及西夷的威胁在,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战事,在这种时候替晟哥儿办在满月宴之后又大办百日宴,怎么也有些太招人眼了。

    老太太也是经过不知道多少风浪的,只微微想了想倒也明白了顾青未和宁致远的顾虑,倒也跟着点了点头,“不大办也好,就请了亲近的亲友们一起坐两桌热闹热闹,至少都是真心为着晟哥儿好。”

    顾青未也是这个意思。

    就比如晟哥儿满月时,来的人倒是多,可那么多人之中,又有几个人不是冲着定国公府的权势来的?

    她冲老太太点点头,趁着老太太抱着晟哥儿,便偏头与叶流苏说话,问些叶流苏这几个月来的状况。

    叶流苏虽然看着是个柔弱的,但身子一直也还好,就算是在孕期的前三个月,也没受什么太大的苦楚,就算是孕吐也只不过那么几日而已。

    “三嫂倒是挺叫人羡慕的。”顾青未忍不住道。

    她怀晟哥儿时,有一段时间可是吃什么吐什么,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叶流苏于是抿了唇笑。

    她第一次有郁,心里难免有些恐慌,这时身边有顾青未这个过来人在,自然要抓着顾青未好好请教一番,顾青未自然也不会藏私,将自己孕期之时的一些注意事项都细细与叶流苏说了。

    两人正说得兴起呢,就听丫鬟来报,顾锦琳也领着恪哥儿来了。

    不多时,顾锦琳便和恪哥儿一起走了进来。

    老太太一见着他们母子二人,便乐道:“欢姐儿你今天是不是和你姑母约好了,竟这么巧碰到了一起?”

    然后招了手叫恪哥儿过来,又问顾锦琳,“择哥儿今天怎么没来?”

    顾锦琳先与顾青未和叶流苏打了招唿,然后才道:“今儿可不是旬休,择哥儿得去宁氏族学读书呢。”

    自从上次之后,择哥儿看着就似突然长大了许多一般,无论是读书还是练习骑射,都比以前要努力了许多,看得顾锦琳又是欣慰又是担忧,还是周谨之安慰她才叫她放心一些。

    老太太点了点头,她与顾锦琳是亲母女,自然也不会与顾锦琳客套,便只顾着晟哥儿和恪哥儿两个孩子,任顾锦琳与顾青未和叶流苏说话。

    恪哥儿站在老太太跟前,有些好奇地看着被老太太抱着的晟哥儿,伸出手想要摸晟哥儿,又有些害怕的样子。

    老太太于是牵着恪哥儿的手,让他轻轻握了握晟哥儿的手,“恪哥儿,这是你七姐姐的孩子,是你的外甥哦,以后咱们恪哥儿就是舅舅了。”

    听到自己成了舅舅,恪哥儿那张白嫩的脸上顿时就多了几分笑容,然后倒也真的试图以舅舅的身份照顾起小小的晟哥儿来。

    一个小不点儿还想照顾另一个小不点儿,这副场景让顾青未和顾锦琳看了都忍不住面上泛出微笑来。

    然后,顾锦琳将视线从恪哥儿身上收回来,却是突然问起了一个顾青未没想到的问题,“欢姐儿,安国公府那位八少夫人,最近是病得不轻?”

    安国公府的八少夫人,那不就是于悠然么?

    不过,顾锦琳与于悠然没有任何的关系,为什么会突然问起于悠然来?

    顾青未有些诧异地扬了眉,然后看向顾锦琳,问道:“姑母怎的突然问起这个来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624章

    不曾想,顾锦琳听到顾青未如此问,竟比顾青未还显得惊讶,她道:“咦,原来欢姐儿你也不知道啊,你们两府挨得这么近,这件事连我这个外人都知道了,我还以为欢姐儿你早就听说过了呢。”

    顾青未听了便追问了几句,顾锦琳见她是真的不知道,这才与顾青未说了她所知道的。

    原来,最近一段时间,不知道怎么的就有传言,道是安国公府的八少夫人突然生了重病,只这短短半月,竟就眼见着有些不好,直急得安国公夫人寝食难安的,甚至还亲自去了白马寺替她这位儿媳妇祈福。

    一个做婆婆的,竟然为了儿媳能做到这一步,总之最近吕氏这个好婆婆的名声算是传出去了。

    顾青未这段时间不是忙着处理定国公府的庶务,就是在陪着晟哥儿,平时最多也就是往园子里走走,连定国公府的门都没出,自然不知道外面竟然有了这样的传言。

    吕氏与那传言之中的好婆婆,那可不是差的一点半点。

    顾青未想起上元之时,在安国公府看到的赵夫人,心里倒也有了些底。

    只怕,再往下,就该是于悠然重病而亡,然后顺理成章的,吕氏就可以替她最心爱的儿子继续说亲事了。

    顾青未倒也有些好奇,赵夫人替宁致祥物色的继室,该是个怎样的姑娘?

    她总觉得,这里面,只怕不会像吕氏所想的那般美好。

    只不过,就算她现在去提醒吕氏,只怕吕氏也不会听她的,只会当作她是不想让宁致祥好,既然如此,顾青未才不会去自讨没趣。

    便且看着吧。

    反正,她虽然觉得于悠然不是个好的,但宁致祥也同样不是什么好的。

    见顾青未沉吟着半晌没说话,顾锦琳又道:“我总觉得,关于你这大伯母的传言来得有些快,这里面指不定还有事儿,欢颜你可别往里面凑。”

    顾青未自然连连点头。

    顾锦琳顿了一下,便又道:“还有一件事,我也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只是偶然间听人说起的,我也就在你们跟前说一嘴……”

    顾青未和叶流苏对视一眼,都轻轻点头。

    不知道为何,顾青未总觉得,顾锦琳将要说的这件事,必定也与西府有关。

    果然,顾锦琳下一刻就道:“前些日子,你们姑父的同僚的夫人做寿,我跟着去吃了顿寿宴,然后不小心就听到了有人说起安国公府的八少夫人马上要换人做……”

    顾锦琳还真是极为偶然之间听到这件事的。

    这些人多的场合总是特别容易听到些不该听到的隐秘之事。

    周谨之如今得了隆庆帝的看重,还隐隐有了一步登天的趋势,所以那里前几年不大看得上顾锦琳的贵夫人们个个都换了一张笑脸往她跟前凑,顾锦琳也是不耐烦要应付这些人,这才想着寻个安静的地方躲一躲,却不想就听到了别人的谈话。

    她也不知道那谈话的双方都是什么身份,不过因为那两人所说的话涉及到了安国公府,想着怎么着也与顾青未有几分关系,这才听了几耳朵。

    却没想到,就听到这样一个消息来。

    “欢颜,你那大伯母只怕心里也有着别的什么盘算,这边才有人说安国公府的八少夫人要换人做了,那边就立马有了安国公府的八少夫人病重的传言,这两件事凑到一起,想让人不多想都不能。”顾锦琳说着话便叹了口气。

    老太太本是在逗着晟哥儿和恪哥儿玩的,听到这里也忍不住微微叹了口气。

    “这后宅之中,这样乌七八糟的事多了去了,也亏得定国公府人口简单,安平大长公主又是个和善的,欢颜才不用遇着这些事。”老太太这时倒是真的有些感激楚静姝能善待顾青未了。

    想想看,若是顾青未嫁的是安国公府,只冲着有吕氏这样一个婆婆,受的苦就绝不会少。

    顾青未听了便朝着老太太笑了笑,笑容里带了些安抚的意味。

    顾锦琳听到这里却是话锋一转,“不过,听那两个人话里的意思,这件事倒还不是你大伯母主动提出来的,好像是有位喜欢保媒的什么夫人受了哪家所托,主动去了安国公府试探你大伯母的语气……”

    听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