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顾盼成欢-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心里还是无比沉重,但对于顾青未的关心,宁致远却也是极为领情的,于是含着笑轻轻点了点头。
“欢颜,一切都依你。”他道。
时辰也不早了,宁致远明日还要早起上朝,顾青未也还在月子里,不能太过操劳了,两人又说了会儿话,便也相拥着入眠。(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599章
第二天一大早,外面还漆黑一片,宁致远就起身了。
大周朝的早朝每遇大风寒之日多是会暂免的,可这几日隆庆帝因为边疆之事正是最着急上火的时候,朝中官员们又哪里敢因为外面的风雪而耽误了上朝。
顾青未自打生了晟哥儿觉就变得浅,因晟哥儿晚上又是睡在她跟前的,唯恐一个不注意会错过了晟哥儿哪里不舒服,这样一来当然也就睡不熟。
宁致远这样一起身,立即也就将顾青未给惊醒了。
刚睁开眼时还略有些茫然,待看到宁致远正在灯光之下穿着外衣,顾青未立时就清醒了过来。
“越之……”顾青未用手肘撑着半坐起来,“你要去上朝了吗?”
然后便要起身帮着宁致远梳洗。
宁致远连忙将她拦了下来,道:“欢颜,你继续睡,晟哥儿如今就喜欢黏着你,你要是不休息好,还怎么好好看着这臭小子?”
借着灯光,宁致远能看到顾青未眼下那清晰的深色印子,跟着便有些心疼。
转头一看,晟哥儿这时睡得正香,小脸蛋儿上还带着自然的红晕,看着可别提多可爱了。
宁致远于是又跟着一阵心软。
顾青未这时倒也真是没睡醒,便也依言重新躺下来了。
她睁着眼看着宁致远独自忙活,忍不住出声叮嘱道:“越之,国事虽然重要,但是你自己的身体也很重要,可不要……”
顾青未的话没说完。
原本宁致远还带着笑容听着她说话,但她明明没说什么奇怪的话,宁致远却突然勐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脸上还带了兴奋之色。
微微一顿,顾青未到底没忍住,问道:“越之,你这是怎么了?”
宁致远这时却正想着顾青未昨晚临睡之前与他说的话。
若是能让那些商人自发往边疆送粮食和冬衣……
多吃点清淡的……
“对啊,可以这样!”宁致远眼中陡然一亮。
然后,他勐地回头,看着顾青未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什么稀世珍宝一般,之后没等顾青未回过神来,就两步上前捧着顾青未的脸就是狠狠一啾。
“欢颜,这次你可是帮了大忙了!”他两眼亮晶晶地看着顾青未,若是可以,他真想留在这里再继续这样看着,但现在时辰已经不早了,却是不能再耽误下去,于是宁致远又握了握顾青未的手,“我先上朝去了,若是这个办法可行,这次只怕是皇上都得好好谢谢你!”
话说完,赶时间的宁致远也没再停留,理了理身上的官服,便大步离去。
直到外间的房门关上,又听到脚步声一点点远离,顾青未心里都还只茫然一片。
她这是说了什么,怎么就又帮到宁致远的忙了?
顾青未后面也再没睡着,只绞尽脑汁来想着这个问题。
当然了,她到最后也没想出什么所以然来。
这问题的答案没想出来,顾青未便又听秋岚前来禀报,楚雁南又来了。
顾青未连忙让了人将楚雁南往屋里请。
说起来,顾青未也许久没见过楚雁南了。
上次见面还是楚雁南因为徐岂的事来找她倒苦水时,前两日晟哥儿的洗三礼,庄王妃倒是来了,楚雁南却被庄王妃以定了亲不能到处乱跑为由给留在了家里。
这时候跑出来……
也不知道又是要找自己吐什么口水了。
顾青未手里抱着晟哥儿,这样想着。
才这样想着,顾青未就听外面响起一串脚步声,然后一个人影绕过屏风就往内室里闯,却不是楚雁南又是谁?
楚雁南才一进来就两眼一亮,两只眼睛就像是钉在了晟哥儿身上一般,就只差没往顾青未身上扑过来了。
好半晌,她才挪到顾青未跟前,“这就是我那大侄子啊,都出生这么几天了,姑姑还是第一次见着,可真是可爱……”
说着话就想伸了爪子去摸晟哥儿的脸,不过手才递到一半,就又收了回去。
冲着顾青未讪笑道:“我才从外面进来,这手也没洗的,就不往晟哥儿脸上摸了。”
顾青未微微摇了摇头,任楚雁南像看什么稀奇一样盯着晟哥儿看了好半晌,直到晟哥儿饿了,这才让了乳娘将晟哥儿抱下去喂奶。
然后,她看向楚雁南,问道:“你这次来我这里又有何事?”
楚雁南听了两眼便是一瞪,有些不服气地道:“我就是想来看看你,看看我的大侄子,这样也不行吗?哪里有什么事!”
顾青未只看着她什么也不说。
只几个唿吸的时间,楚雁南就败下阵来,然后有些自暴自弃地道:“好吧好吧,我又是找你诉苦的!欢颜,我也不什么擅长与人交往的,长到这么大也就你、流苏、诗诗三个手帕交,流苏现在才成亲没多久,与你三哥正是最热乎的时候,我也不好打扰她,诗诗又是个没心眼儿的,我只好找你来了,再怎么说,你也是我的表嫂呢!”
顾青未听得笑着摇头。
她倒也是极喜欢楚雁南这个表妹兼手帕交的,再加上她平日本也没什么事,楚雁南能来与她说说话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所以当然不会对楚雁南的到来有任何反感。
见楚雁南就这样眼巴巴地看着自己,顾青未道:“行了行了,给我跟着装什么可怜,有什么话有什么苦你只管诉。”
听顾青未如此一说,楚雁南却突然就安静下来了。
好半晌,她才道:“欢颜,我觉得,我可能是真的看上徐岂那家伙了……”
顾青未这时正喝着杯中的温水,闻言费了老大的劲儿才让自己没有失态,她拍了拍胸口顺了口气,然后看向楚雁南,“你之前不是看他不顺眼吗,这又是怎么突然开窍了?”
楚雁南脸上正带着一渐渐的绯色,听顾青未这样打趣自己,便狠狠瞪了顾青未一眼,直到顾青未敛了笑做出倾听的模样,才又道:“我也不知道怎么突然就看他顺眼了……”
自庄王夫妇将楚雁南和徐岂的婚事定下之后,楚雁南的生活里好像突然之间就多出了这么一个人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600章
楚雁南和徐岂的婚事才定下来,原本庄王夫妇是想让他们在一月之内就成亲的,却不想正好碰上了元昌帝驾崩。
或许应该是说庄王夫妇紧赶慢赶的,都没能让两人在元昌帝驾崩之前成亲。
之后的百日国丧期间,楚雁南便突然发现,这个成为了她未婚夫婿的人出现在她眼前的次数便多了起来。
比如说,她的十九岁生日……
比如说,偶尔徐岂会被庄王叫到王府来说话……
等等。
前面就有了两次与徐岂的不期而遇,再加上如今又成了未婚夫婿,时常还能在庄王府里见到徐岂这个人,楚雁南会慢慢的将这个人放进心里,也不是什么不能理解的事。
顾青未了然地点头。
不过,楚雁南今天是来吐苦水的,她抓着顾青未的手臂,“这些我也就不与你多说了,可是,他竟然在这个时候向皇上请命要回边疆!”
说到这里,顾青未才明白了楚雁南今天要说的重点。
因为徐家的复杂情况,徐岂自幼时就被亲舅舅,也就是如今正驻守在边疆的韩将军接了去,自幼在边疆长大,还跟着韩将军上过战场,直到最近才回了京城。
这次边境上发生的事已经传到了京城,就连百姓们也时常会拿出来忧虑几番,徐岂当然不会没有得到消息。
几乎是在知道消息的第一时间,徐岂就向隆庆帝上了折子,主动请命要回边疆参战。
“……欢颜,边疆如今的情形是什么,你想必也是知道的,人家躲都来不及,就那个二傻子,竟然还主动要往那里凑!”楚雁南说话的同时便有些气不打一处来。
听完这些,顾青未也不知自己能说些什么了。
从徐岂的角度来看,自幼将他养大的舅舅在边疆随时有难,又是大周朝的百姓受到敌人的侵扰,他作为一个武将,会主动请命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之事。
可对楚雁南来说,未婚夫婿要上战场,随时有可能遇到危险,她担心之下当然不希望他去。
楚雁南沉默一阵,然后抬头看向顾青未,“欢颜,边疆的情形究竟是如何,想必你也是知道的,那些西夷人有宁王相助,又劫掠了那么大一批粮食和各种物资,趁着咱们大周的将士没得到补给之时再次出兵也不是什么稀奇事,甚至可以说是绝对的……”
若只是西夷人,当然是不足为惧的。
可坏就坏在,西夷人那边,还有个对大周的情况极为了解的宁王。
宁王在元昌帝驾崩之前,可是得了朝中许多人的拥护的,自然不会是个空有身份而没有脑子的,只怕在去西夷之前,宁王就已经将西夷以及大周两边的情况都了解得差不多了。
有宁王相助,哪怕西夷只是一个弹丸小国,也足以对将士得不到补给的大周边境先成极大的损失了。
而这损失,谁又知道里面包含了多少人命?
楚雁南每次只要想到这里,都会忍不住想将徐岂的榆木脑袋敲开来看看里面到底都装了些什么。
顾青未也跟着一叹。
她能从宁致远那里知道边疆那场战事的真实情况,楚雁南当然也能从庄王那里知道。
可现在的情况来看,楚雁南只怕是劝不动徐岂的。
而且,既然徐岂已经将折子递了上去,这件事的决定权便交到了隆庆帝的手里,之后再要如何,却是由不得任何人来说了。
不过……
顾青未想起早上宁致远上朝之前那兴奋的样子,以及他说的什么恐怕隆庆帝都要谢谢她的话,多半是他想到了什么好办法来解决隆庆帝这几日以来所困扰的事。
那么,也许边疆的情况,也没有楚雁南所想的那般差?
沉吟一阵,顾青未便握了握楚雁南的手,“雁南,你也用不着这般担心,只要边疆将士们的补给问题解决了,情况也不会那般差。”
听了顾青未此言,楚雁南却是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朝议了几日都没有想出什么有效的解决办法,隆庆帝都数次在早朝上发怒,难不成还突然之间就能有什么好办法了不成?
顾青未也还不知道宁致远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自然也不能如何向楚雁南解释,只能道:“说不定,今天就能有什么转机呢?”
楚雁南只当这是顾青未在安慰她,也没往心里去。
不多时,乳娘孙氏喂饱了晟哥儿之后,又将晟哥儿送到了顾青未这里。
两人便也不再说那些沉重的朝中之事。
楚雁南看着晟哥儿,倒也暂时将不愉快的事都抛到了一边,和顾青未一起逗着晟哥儿玩了许久,直到晟哥儿玩累了打了个秀气的哈欠睡着了,她才起身向顾青未告辞。
这天宁致远很晚都没回府。
顾青未原还想等着他回来好好问问早上他所说的那番莫名其妙的话呢,却不想一直等到她都困了,都不见宁致远的人影。
吩咐了婆子替宁致远留着门,顾青未正准备先歇了,就听到外面传来响动,再听着那一声声的“世子爷”,哪里能不知道这是宁致远回来了。
将晟哥儿安顿好,顾青未连忙迎到了外室去。
宁致远这时候正好进了门,见着顾青未,他没往前走,反而还往后退了两步,拧着眉头看向顾青未,“欢颜,你赶紧进屋去,外面凉,你现在可受不得凉。”
见顾青未果然退了回去,他才又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待身上的寒气散尽了,这才往里面走。
屋里,顾青未想着宁致远这时回来只怕还没有用晚膳,连忙吩咐了厨房端些热饭热菜上来,待宁致远将衣裳换好,桌上也摆好了饭菜。
宁致远这时也确实饿了,拿起筷子先吃了些菜,然后才问起楚雁南的事,“今儿雁南来了?”
顾青未点头,也不问宁致远是如何知道的。
“那丫头无非就是为了徐岂请命要回边疆的事,你可别理她,这徐岂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真要上了战场,只怕还能挣出个好前程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601章
徐岂先前是上过战场的,但那也只是小打小闹而已,当然不是这次能比的。
宁致远没有记错的话,前世徐岂身上可是有不少军功的,就连隆庆帝后来也对他信任有加,夸他是个天才的将才。
若是只因为害怕危险就要阻了他上战场,难不成一个原本可以建功立业的男人,就要这样呆在京城混吃等死,或者是与他那继母和弟弟斗个不休?
宁致远当然不认同这一点。
顾青未也没再多说什么,只坐在一旁看着宁致远吃饭。
厨房端上来的饭菜并不多,三菜一汤而已,倒是正好够宁致远用的。
待他放了碗筷,丫鬟们将碗碟收下去,又送上热水供宁致远洗漱了,待屋里只剩了自己两人,顾青未往床上里面坐了些,一边轻轻拍着睡得有些不安稳的晟哥儿,一边回过头问起今天想了一天的问题来。
“越之,你今天早上那般高兴,莫不是想出什么好法子能解了现在的困局了?”顾青未问道。
听她问起这件事,宁致远面上便止不住的都是笑意。
他也往被窝里一钻,替顾青未掖好了被子,然后隔着被子将顾青未搂进怀里,这才点了点头,“确实想到法子了,今天在宫里一整天就是在商量这件事,如今皇上已经下了旨将事情交代下去了。”
“说起来,欢颜,这件事可多亏了你。”
顾青未先是一怔,然后有些诧异地道:“这又作何解,我可不记得有说过什么能解决这件事的话来。”
她将自己昨天晚上所说的话从头到尾揉碎了想了一遍,都没能想出来她到底说了什么给了宁致远启发。
宁致远笑着在顾青未唇上吻了一下,才缓缓道:“欢颜,是你说的,那些商人比朝廷还要更快更好的准备足够的冬衣。”
顾青未点头,她确实是这样说了。
“在这件事上,朝廷确实是比不上那些商人,若是能够拿了商人们想要的东西来换,这些商人自然会用最快的速度将朝廷想要的东西送到边疆去。”宁致远道。
可是,要用什么东西去换呢?
能让这些商人主动,必定要拿出足以打动他们的利益来。
宁致远点了点顾青未的额头,道:“韩将军驻守的边城里有咱们大周朝极为重要的一处盐田,这些年许多盐商从朝廷拿到盐引之后都前往边城运盐……”
听宁致远说起边城的盐田,顾青未先是一怔,然后渐渐便有了些明白。
“你是说,用盐?”她试探着说出这个猜测,但仍有些没想透。
宁致远却笑着吻了吻顾青未光洁的额头,然后问起了另外一个问题,“欢颜,你知道如今咱们大周朝的盐引是如何发放的吗?”
这个顾青未还真知道。
大周如今实行的是纲盐制,将大周按地区分为十纲,每纲盐引为二十万,每引折盐三百斤,或银六钱四厘,另需税银三两,公使银三两。
盐商从朝廷拿到盐引,再凭盐引到盐场支盐,又将盐运到指定的销盐区销售。
总之,经营盐业,这是绝对的暴利。
见顾青未点头,宁致远便接着道,“如今大周的盐业就被把持在极少数人手中,这对于大周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从大周立朝到现在也不过四十余载,但这期间,那些被喂饱了的盐商就不只一次闹出事端来。
顾青未能明白宁致远在说些什么,不过,这与他们正在说的话题有关吗?
似乎看出了顾青未的疑惑,宁致远又道:“我向皇上提法子,就是用盐引来换如今边城急需的冬衣与粮食。”
顾青未恍然大悟。
大周朝并不抑商,商人的地位比起前朝来不知道高了多少,也因此大周朝的经济是极为繁荣的,不知道出了多少有名的商人。
但就是再有名的商人,若是问他们愿不愿意经营盐业,只怕没有人会摇头。
可是,大周朝的盐业被把持在极少数人手里,这些盐商又岂能容得了旁人随意染指盐业,所以就算有许多商人有这个实力,却苦于没有机会。
若隆庆帝真的采纳了宁致远的建议,为了拿到盐引,那些商人们就绝对会不遗余力的将大批的冬衣和粮食运送到边城去,以解边城如今的燃眉之急。
尤其是边城附近的商人们,也必会抢占优势,利用自己离得近的优势,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让边城的将士们都穿上冬衣。
大周朝只要发出一些原本每年就会发出去的盐引,就能免了一大批运送粮食和冬衣的人手,也能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了这件棘手之事。
而且,这样一来,还能打破如今大周盐业的局面。
宁致远道:“今天将事情商量好之后,皇上就已经传了旨意下去,这道旨意会立即马不停蹄的传往大周各地,传到边城附近最多也不过三五日的功夫,这也意味着十日之内,边城的将士们就能穿上新的冬衣……”
边城的危局,这样便至少解了一半。
“这件事也并无时限,待冬衣的数量足够了,商人们也大可以从各处运了粮食到边城换取盐引,将来朝廷便再不用为边城将士的补给而操心,更不用算着要派多少人手运送粮食,运到之后又会有多少损耗……”
“边城附近还有大批无人耕种的荒地,商人们大多精明,只差这几日过去之后,就会有人打起这些荒地的主意来,在边城附近种了粮食,待粮食收获之后送去边城换取盐引,然后直接从边城运了盐回来……”
顾青未听得眼中异彩连连。
只一个主意,不仅解了如今边城的危局,还顺带解决了边城将士将来的补给问题,又能连带着让商人们自发去开垦荒地种粮,还打破了如今盐商们对盐业的垄断……
简直是一举数得。
即使顾青未是个不怎么关心国事的,听到这样的主意,这时也忍不住有些激动地主动捧了宁致远的脸在他脸上重重啾了一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602章
宁致远所提的这个方法,后来被称作是开中法。
自从宁致远向隆庆帝献策之后,因隆庆帝急于解决边城之事,所以关于盐引实行开中法的消息,几乎是以比飓风还快的速度迅速流传到整个大周朝。
只要运送冬衣去边城,就能换来盐引?
这个消息在大周朝的商人们之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更有无数想在以往那根本不可能挤进去的盐业生意之中分一杯羹的商人在得到消息之后,就用了最快的速度准备了更可能多的冬衣运往边城。
尤其是那些离边城极近的商人,虽然他们得到消息要晚上一些,但因为占了地利,却是更早的将自己备下的冬衣与粮食交到了边城,也真的如隆庆帝的旨意那般按照所交冬衣与粮食的数量拿到了盐引。
当第一批盐引送到那些商人手里,这个消息便又以了更剧烈的方式往全大周扩散。
这样一来,接下来的这整个冬天,虽然天气严寒,但一批批商人却都怀了一颗火热的心,将大批的粮食从大周朝的各处运往边城。
为什么大部分商人都只运粮食呢?
这些商人都是精明的,想也知道他们隔得远,运送冬衣的话肯定赶不过那些离边城近的商人们,而边城的将士就算有十数万,但到底需要的冬衣还是有限的,与其运送冬衣,倒不如运送随时都需要的粮食去。
甚至,就如宁致远所想的那般,有脑子转得特别快的商人们,已经打起了边城附近那大批的荒地的主意。
这些商人自是嗅到了商机,朝廷自然也跟着得到了好处。
开中法不仅可以用到边城,也可以用到其他的边疆重地。
等开中法全面实施,朝廷将来便再不用担心边关重镇的补给问题,不仅省了事,还省了大批的银子。
也因此,朝中众臣都纷纷对提出了这个法子的宁致远赞誉不已,也让宁致远后来没少在顾青未跟前得瑟。
隆庆帝正式下旨之后短短几日,就又得到了边城那边快马加鞭送来的消息,第一批由商人们运送过去的冬衣已经收到了,边城的困局虽然没有完全解了,但至少已经缓解了许多。
隆庆帝得到消息之后龙颜大悦,在早朝时不只一次用了“深得朕心”来形容宁致远。
任谁都能看出来,宁致远如今是深得隆庆帝的信重。
而被众臣如此欣羡着的宁致远,这些日子除了上朝与参与议事,其他时间却大多都是在府里学着怎样抱儿子。
如今都有抱子不抱孙的说法,若是被朝中其他大臣们知道了,只怕都会把眼珠子都瞪出来。
漱云居里。
“……越之,你手不要这么僵,你手里抱的是晟哥儿,又不是什么危险的东西……”顾青未的声音有些无奈。
宁致远僵着双手,看着躺在他臂弯里的那软软小小的一团,紧张着唿吸都有些不顺畅了。
事实上,他觉得就算给他一把锋利的刀抱着,也比抱着晟哥儿要来得轻松自如不知道多少。
边城的事有了定论,隆庆帝高兴之下当然也不再成日里抓着朝中众臣朝议,宁致远这几日便也有了些功夫呆在府里多陪陪顾青未了。
晟哥儿身边虽然有着乳娘的照料,但比起乳娘来,晟哥儿显然更黏自己的母亲,所以一天之中倒有至少一半的功夫是由顾青未抱着的。
纵使再如何疼爱晟哥儿,但顾青未平时却也没做过什么体力活儿,即使晟哥儿出生时只有不到七斤,这些日子虽然长了一些也算不得沉,但顾青未抱得久了,手酸却是一定的。
这样一天下来,每次到了晚上晟哥儿睡着了,顾青未总免不了让了丫鬟替她按按酸疼的胳膊。
宁致远知道了之后哪里能不心疼,于是便自告奋勇,道是平时他在府里时就由着他来多抱抱晟哥儿,让顾青未能多休息一下。
好在,晟哥儿很给他这个亲爹的面子。
顾青未可不觉得宁致远能怎么照顾好晟哥儿,不过为了不打消宁致远的积极性,以及觉得宁致远和晟哥儿亲近些有益无害,便也悉心的教了宁致远要如何抱孩子。
只不过,就如前面试过的那些次一般,一直到现在,只要顾青未将晟哥儿放到宁致远的怀里,他便都会像是突然变成了木头人一般浑身僵直。
简直无药可解!
这时又见着这一幕,顾青未在旁边笑了好一会儿,然后才拍了拍宁致远的肩膀,“行了,还是我来吧。”
说着话,顾青未便将正看着宁致远傻乐的晟哥儿从宁致远怀里抱过来。
虽然被顾青未抱进怀里,但晟哥儿也不知是不是觉得宁致远先前的样子很好玩儿,还咧了嘴想要伸手往宁致远手上抓。
宁致远看着这近在咫尺的母子俩,倒也将“连个孩子也抱不好”这种沮丧从心里驱逐了出去。
不会抱孩子就不会抱孩子吧。
他想。
然后,宁致远伸出手,将这对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母子俩都搂进怀里。
只是一个拥抱,但他却仿佛立即拥有了全世界。
……
这样悠闲的日子过得很快。
虽然边城只是暂时破了危局,还有个与了西夷人勾结的宁王没有解决,但对于京城的人们来说,边疆之事却是稍嫌遥远了些。
除了最初时的那些慌乱,后来的京城便又很快就恢复到了以前的安宁。
不仅朝中大臣们,就连普通百姓,都不认为小小西夷能对大周造成什么样的损害,于是当然也就能够安然自在的过自己的日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快就到了晟哥儿满月的日子。
定国公府嫡长孙满月,这当然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安平大长公主楚静姝自打得了孙儿就成日面上没断了笑容,对给晟哥儿办满月更是有着极大的热情,几乎是刚过了洗三礼,楚静姝就已经开始筹划着满月宴要如何办,要请哪些人前来作客的事了。
因楚静姝是真的自得其乐,顾青未等人倒也只能由着她去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603章 满月
晟哥儿满月这日,用句毫不夸张的话来说,整个京城至少空了一小半,不管有没有接到请柬,只要是能搭上一丁点关系的人家,都想尽了办法在腊月十五之日往定国公府赶。
能在朝为官的,大多心里都是极为清醒的。
定国公府经三代帝王,都一直极得圣眷,更别提如今的隆庆帝在登基之后就格外的信重定国公府的,尤其是对定国公世子,那更是视作是左膀右臂的。
再加上前些日子定国公世子又替隆庆帝解决了心头最挂念的事,隆庆帝只差没在各种场合都表现出对宁致远的信任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想尽了办法要往上面爬的官员们自然都想着要往宁致远跟前凑,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个现成的理由,他们又岂会放弃?
不仅这些官员们,就连隆庆帝,也是将晟哥儿的满月记在了心里的,这天的早朝之后还特意提了一句,隐晦的点了一下今天定国公府的满月宴上,宫里大抵是会有赏赐到的。
隆庆帝都表达得如此明白了,这满朝的文武又哪里会不领会这其中的意思?
一时间,原本就想要往定国公府挤的朝臣们自然卯足了劲儿继续挤,某些先前自恃身份不想凑这热闹的官员在掂量了一下之后也都大多改变了主意。
是以,腊月十五这日,定国公府开了大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