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之榕植万界-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日,商纣王武庚及周文王之子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便陈兵镐京城下,信心满满的准备攻进镐京。

    周公旦率着朝堂诸公及此刻依旧忠于周王的两百诸侯来到城墙,看着下方近乎无边无际的军士心中终究是其了不忍的念头,喊话道:“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何在,上前与我答话。”

    下方的大军沉默了片刻,终于是走出了四人,正是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和武庚。

    管叔鲜四人年龄最大,但是脾气最急,胜券在握的直接嘲笑道:“周公旦,怎么要与我答话?往日你在我等兄弟之中向来自视甚高瞧不起其他兄弟,难道现在想要向我投降吗?哈哈哈。。。。。。。”

    周公旦却是没有发怒,知道了管叔鲜的态度后也只是心平气和对蔡叔度和霍叔处说道:“叔度、叔处,你们可是周王的叔叔、武王的弟弟、文王的儿子啊!难道你们忍心坏了大哥和父亲的心血,强抢侄儿的王位吗?听我一言,收手吧!现在回头还来得及啊!”

    蔡叔度和霍叔处两人对视一眼,只是叹一口气没有回答,他们都已经打到镐京了还有回头的机会?手下的士卒将领都等着赏赐啊!

    管叔鲜不再给周公旦讲话的机会,直接抢过主掌军务的武庚手中的令旗下令发动了攻城。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说的及是此时的情景,无数身着黑甲的军士嘶吼着发出疯狂的咆哮持着刀枪斧戟便向镐京城墙攻来,他们的脚步齐踏便使得大地震荡,吼声齐发便驱散云彩,排山倒海的威势压得镐京城的防护光障都出现了略微变形。

    镐京城墙上的朝堂诸公及士卒见到了如此威势皆是惧得脸色苍白双股颤颤,若不是昨日便已然抱了死志,现在怕是就要跪倒在地求饶投降了。

    周公旦的心神也一直都注意着周围的将士文臣,发现所有人眼中都只有惊惧和坚定,心中大慰,总算自己这个执政还没有做到真的众叛亲离。深吸了一口气,从怀中取出了一枚青龙衔珠大印举于头顶喝道:“三监武庚叛乱造孽,人族隐世卫者何在?”

    青龙衔珠大印随着周公旦的喝响焕发出耀眼猛烈的青光与镐京城的数万阵法禁制相融合汇聚出一条盘绕镐京凝视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和武庚的青龙,青龙又是一阵清脆悦耳的龙吟声,四面青光于镐京周围方圆万里边缘升起将整个叛军及镐京城都围在了一起结成了一个巨大的结界。

    就在叛军军士都为周公旦弄出的巨大阵势所惊愕的刹那间,无数道声音从半空响起。只听得“太昊氏xx在此,听从号令特来平乱!”、“燧人氏xx在此,听从号令特来平乱!”之类的声响,一位又一位身着焕发各种神光宝采战甲的军士从天而降手持利器便是以砍瓜切菜的架势杀翻周围的一片人。

    看着前方的将士不断的倒地,武庚霎时便反应过来挥舞着令旗指挥士卒结成阵势欲要避过隐世氏族正盛的锐气暂时先退出战场。

    周公旦虽然最为精通政事文事,但是于兵法也有所涉猎,立即看明白了武庚的意图,此刻反叛大军集结正是一网打尽的时候,自然不能放跑了他们,于是立即再度向青龙衔珠大印灌注法力发动了李道虚镌刻于其中最后的道法。

    青龙又是一阵龙吟吐出一枚咒文罗织的青龙腾云旗散射出无穷尽的乙木青光照在战场之上,隐世氏族的军士立即得了东极长青神光加持暂时性都又都上升了一个小境界,青光环身的隐世氏族氏族本就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在获得提升之后更是凶猛无比,个个都以武力直接打穿叛军的军阵。

    武庚作为商纣王之子从小被周王室监控没有办法接触到隐世氏族,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三人作为周文王之子自然是一眼便知晓了这些从天而降的军士的身份和这背后所代表的意义,三人的脸色霎时由红润变得苍白,牙齿发颤的喃喃道:“完了,输了,全输了。。。。”

    武庚听了不知缘由又心生气愤喝道:“怎么就输了,我们还有那么多的氏族。。。”

    管叔鲜心中惊惧无比直接喝了回去:“你懂什么!这些都是隐世氏族的战士,每一个都是三祖五太三皇五帝的血脉,背后又站着人族圣父,哪里是凡人可以战胜的,当年连若不是阐教以全教资源制造黄巾力士抗住了隐世氏族军团的攻击,你们商朝都不会灭亡!”

    还未等武庚再问些有关于隐世氏族的详细信息,站在城墙之上的周公旦又是喊话鼓舞士气道:“凤落西岐,西周乃兴;商纣暴虐,终失人心;宗周代商,天命所归;三王相承,纲理所在;三监作乱,必遭天谴;军士出城,平叛伐逆!”

    于是镐京的城门下一刻便被打开,原先守城的将士亦是携着必胜的士气嘶吼着冲向了叛军,战场之上双方的人数终于相持,本就士气低落的叛军连阵势都无法维持直接溃败四散开来。

    在武庚沮丧的目光下,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三人绝望的瘫倒在地等待被俘。

第三百六十三章周室历程,圣贤管仲

    在李道虚的授意下,周公旦得以以隐世氏族兵力反手镇压了已然打到镐京的叛军,之后更是在截教门人的帮助下以临时组建的殷八师、成周八师和西六师攻至殷商故地及更广远的东夷江南之地完全除去了武庚及三监的残余势力。

    最后于镐京城中以人王圣旨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以纣王庶兄微子继承殷祀于宋地建国,至此彻底平定了三监之乱。

    于后又在截教四代门人季缭的建议下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定鼎于郏营建东都雒邑,与西都镐京相应。

    在周公旦及召公的大力支持及截教门人隐世氏族的全力援助下,比让西周阐教磕破脑袋以致无力合力掌控人间的商朝京都朝歌更加坚固宏伟的东都雒邑于三十年后完工。

    至此,周王朝西部以镐京为中心,是周人发祥之地,称为“宗周“东部以雒邑为中心,是周王朝统治东方的重心及新都,称为“成周“。两者相应,东可以控制东方各诸侯国家,西可以拱卫宗周理顺龙脉,南可威服淮夷,北可扼幽燕,镇压周朝气运三万年的气运的双头鹰政策彻底成型。

    在之后的五十年,周公旦又依据周国原有制度,参酌殷礼,有所损益,制定了一套以‘礼乐仁德’为核心的周礼。

    又三十年,周礼在周室的执行下传遍人间并为普罗大众所认可公用之后,周公旦终于将人王权能归还已然修炼至太乙境的周成王姬诵,回归封地鲁国以完满的立行立言立功三德成就人族圣贤之位继周文王姬昌之后第一个踏着文道之路登临了火云洞。

    与周公旦之后,主持封神大劫而封地齐国受元始天尊之令享世俗荣华富贵的姜子牙太公望在撰写人族第一本系统的理论性兵书‘六韬’之后,终于亦是以立行立言立功三德成就人族圣贤业位登临了火云洞,完成了他长生不死的理想。

    人族思想层面的三大基础‘人道天命,王道礼法、霸道兵法’终于为周文王、周公旦、太公望三人补齐,并于东周开始为中古诸子发展为百家学说。

    随后的四千六百年,在周成王姬诵及周康王姬钊对内推行周公“以德慎罚“的主张,以礼治国、务从节俭、崇尚道德教育、实施惠民政策和严格执行律法,对外不断攻伐淮夷北俱芦洲,以武力减除违逆势力及妖族力量,并大肆分封诸侯将之前事实上由妖族掌控的北俱芦洲的控制权逐渐夺回。

    成康二王的努力,甚至使得周室朝堂刑具四千余年不曾动用,成就了‘成康之治’的史话,为周朝积蓄了难以估量的气运,为人族圣贤频出作下了铺垫,并使得平王东迁之后的周室依旧延续了四万年。

    周康王死后,其子周昭王姬瑕继位,其为政只通大略却好杀伐征战,不顾周室民力衰竭之忧大肆征伐北俱芦洲并以小错小误之故大肆攻伐剪灭西牛贺洲的诸侯,终于追至北海时为北海妖族及北俱妖族谋算身死,此战已然可镇压北俱芦洲的成周八师亦是全军覆没,周室实力大衰。

    周昭王姬瑕死后,其子周穆王姬满继位,其执政风格与其父相同,又更好游行,以致朝政彻底松弛,朝堂处理天下权能为四方诸侯逐渐侵占,殷商遗民及西牛贺州、北俱芦洲诸侯再度于朝堂崛起获取了周室大量资源气运兴盛起来。

    周穆王姬满之后,又经历了因远游昆仑耗费大量国力而不得不裁减军队,明法息民并允许土地私有的穆天子周共王姬扈及生性懦弱又乱任官员使得西戎、北翟不断陈兵镐京的周懿王姬。

    至此刻,周室已然衰落至诸侯皆可战之的境地,原先就因为周昭王及周穆王而心有怨念的西牛贺州、北俱芦洲诸侯皆是脱离了周室融入西戎、北翟和北狄并纷纷入侵东胜神州的周室镐京以武力劫掠气运及资源。

    在之后周孝王姬辟方、周夷王姬燮、周厉王姬胡、周宣王姬静四任君王的执政下,周室不断的衰落,在数百次西戎、北翟、北狄的入侵之中终于将周公旦组建的殷八师、成周八师和西六师一切战力全部败亡及精心布置的朝堂权能全部丢失。

    在周室第十二任君王周幽王姬宫以任用虢石父为卿士收刮民脂民膏、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而行废嫡立庶之事、为宠妃褒姒为烽火戏诸侯之后,为王后申后之父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于骊山下杀死。

    至此,周室彻底失去了人道意志的眷顾,只有名义上的人王之位而无实际上的人王权能,此后的周室也因此没有人王权能而被与之前的‘西周’分开来,以周平王东迁为开端直至秦始皇再度一统**八荒为终止的时间称为之‘东周’。

    在周鳌王姬胡齐在位期间,幽冥界之中有意成就人族圣贤之位的第一位大能终于通过诸天万界六道轮回轮转生人族,其人族身份正是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的管子。

    在齐国内部一番夺嫡之争后,失败的管夷吾为好友鲍叔牙推荐给齐桓公公子小白为相,在公子小白的全力支持下先设“轻重九府”,通鱼盐之利的经济力量兴盛齐国并控制了整个人族的经济;其后实行“叁国伍鄙”制,以整顿朝堂政事;最后“作内政以寄军令”使兵民合一,广大兵源组建军队。

    在齐国前十四代君主的基础上又耗费了短短百余年的时间使得齐国通过汲取人族大部分的资源气运成为了人族霸主,拥有比拟三万多年前成康执政时周室那种镇压人间的实力。

    最后在管仲的建议指导之下,齐国又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在数次攻伐西戎、北戎、北翟及北狄之后于折叠葵丘会盟周室诸侯定下了诸侯长的身份,获得人道意志垂青拥有了人族霸主权能,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正式开启了春秋五霸的时代。

    在为齐国彻底定下霸业之后,管仲撰写法家巨著《管子》,以立行立言立功三德成就人族圣贤之位也是彻底拉开了诸子百家争鸣大劫的序幕。

第三百六十四章太清神通,老子出世

    时间悠悠流转,人族的霸权经过齐桓公、晋文公及楚庄王之后终于因为霸主的不再出现而暂时不再出现。

    此时正是周灵王姬泄心在位之时,人族因为周朝国势日益衰败,没有了人族霸主襄助的周天子威信已然落至谷底。除了各诸侯国无视周王号令不断掀起战争攻伐扩张势力之外,大诸侯国视周王为傀儡,小诸侯国亦是无视周君不再朝贡。

    也就是因此,周王室积蓄了将近五万年的气运终于不再受到国运的压制从周王室龙脉之中不断的弥散,人道意志的伟力也是乘此时机御使着这难以估量的庞大气运加持在一位又一位人族天骄豪杰身上促进百家诸子的诞生不断的增强着人族的底蕴。

    太清道人端坐于首阳山八景宫的先天八卦炉旁有些似睡似醒的双眼突然睁开,对着前方风火蒲团上正参悟大道自创大乘佛法体系的多宝道人说道:“善哉!周室衰极矣,时值乱世,人道已然放开了一切束缚天人转世之界限,你我两人的时机至矣!”

    多宝道人在封神大劫被擒之后已经用这将近四万年的时光彻底接受了自己的任务并思考谋划了自己的未来及回归截教的方法,此刻也是脸色平淡的说道:“大善!还请太清师伯稍后助我一臂之力!”

    下定了决心之后的多宝道人已然暂时性的放弃了自己过去的身份,彻底湮灭了心中的其他情绪,周身弥散这万物寂灭、一切皆空的真意。

    这样的多宝道人正是太清道人所希望的,太清道人也是满意的笑了,太清道人捋着白须探指一点虚空,多宝道人座下的风火蒲团猛然绽放出青红玄光将其收入灵宝空间之中。

    太清道人一拍脑门,其天灵穴之中一道蕴含太始根源气、太初根本气及太元玄化气的清灵之气倏地飞出落在地上逐渐的凝成胚胎之形。

    太清道人眼中精光闪烁,八景宫之中的符文禁制又是变化数千般化出一道又一道人道篆文落入原初三气凝聚的胚胎之中,胚胎竟是借助这人道篆文凭虚化为了原初三气皆蕴的魂质变作了一道三魂七魄俱全的婴孩灵魂。

    虽然看似只是早就了一个灵魂,似乎与女娲造人一鞭铸百万魂相差远矣。其实不然,太清道人铸就的此魂乃是原初三气皆蕴、人道意志青睐的先天神魂,相当于第一尊先天人神,比之任何一尊开天之初的先天神灵亦是不逊。就这一手造化大道即便是当年受天地加持而造人时的女娲见了因为不敢说胜之。

    今日对于太清道人乃至三清及玄门来说都是无比的重要,这将要成为人族道家老子的魂魄更是重中之重,但显然太清道人已经对此感到满意至极,右手捋着白须大笑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原初三气皆蕴,人族道家老子还不出世?”

    婴孩魂魄之中的原初三气上的太清道人烙印立即散去组合为一道意志入驻灵魂根本,那婴孩魂魄也终于是睁开赤子无暇的双眼应道:“人族道家老子在此!”

    太清道人手掐法印将装着多宝道人的风火蒲团送入老子魂魄之中,说道:“既然如此,那便去休!”

    一道直达诸天万界六道轮回轮的空间通道亦是生成,老子魂魄点头便飞入了其中,诸天万界六道轮回轮于洪荒天地人三道的催使下于刹那间汲取了堪比太清道人降生时的无量气运附着于老子魂魄之上成就了其至尊命格并将其送至了人间。

    于是这一日的正午时分,天地震动、日月交辉、人心感召,一道三万里紫气由人族祖地首阳山八景宫腾飞直至周王朝的帝都雒邑天穹,三界各处灵穴道脉洞天福地之处有人道篆文所著的太清道德经意不断的显化又消失于虚空,最后又都逐一落入世界法则构架之中。

    如此天地异象比之业位法则确立后玉皇大帝张百忍成就三界至尊至高的执符御历含真体道九穹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大帝业位时的异象丝毫不逊,包括天道鸿钧及几位圣人在内的诸天大能皆是忍不住的注视过来。

    也正是此时,周王朝的帝都雒邑郊外河洛交汇附近的一处庄园,赤子无暇的笑声响起了。

    这赤子无暇的笑声相对于诸天大能与人间的距离可以说几乎若无,但是包括天道鸿钧、魔祖计都罗在内的诸天大能却都能清晰而又满带欢悦‘听到’这笑声。

    天道鸿钧大惊失色,他虽然对老子的凭借估量一直都比较高,但是却没有想到依旧低估了他,他如何不知道这正是太清经义之中“以至音而希声,象而无形,名与实常若相反者也,然则道之实盖隐于无矣。”的道术神通,但是没有想到作为天道的他也受到影响。

    太清道人若是之前的确不能够有如此威能,但是今日以铸就老子魂魄并赋予其人族道家老子身份的行为,他不但获取了堪比他本身降生时所拥有的无量气运而更进一步,更是将自己太清一脉的道德经义镌刻到了世界法则构架之中总领一切人道篆文从而拥有了残缺版的世界之主权能。

    也正是从今日开始,太清道人在世界法则根本的配合下终于有了与天道鸿钧分庭抗礼的力量。

    不过在片刻之后,天道鸿钧惊惧的脸色便又回复了机器般的淡漠,虽然太清道人今日不但实力大进更是获取了残缺版的世界之主权能,但是在诸圣本源在手的他面前这依旧只能做到自保而已,若是他发动其他诸圣一同出手,太清道人亦是难以抵抗。

    更何况他自己现在已经在隐于洪荒地核的一处折叠时空之中找到了一具混沌神魔的尸身,只要将其修复便可以集合三千世界体系的力量重新铸就一尊混元大罗金仙大圆满的混沌神魔,到时候就算魔祖计都罗与太清道人共同出手亦可轻松镇压。

第三百六十五章太清谋划,人教法儒

    因为老子降生人族李家的天地异象,一出生便被尊为天生圣人,为周王室所供奉。于是幼年时便由人族诸位大能教授各种的人族理论,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成为了名传天下的人族全知者。

    青年时又被封为周室守藏室史可以随意进出周王室守藏室阅览其中人族积累了数个会元的所有书册资料。于是在老子成为守藏室史第三年,老子便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并厘清人族文道武道,贯通人道王道霸道,在太清道人太清一脉《道德经》基础上推陈出新推演出了囊括人族一切智慧的《老子》。

    当这囊括人族一切智慧的《老子》在老子脑中成形之时,原先太清道人立下有些有名无实的人教在此刻终于与人族的本源气运直接相连,成为了人族的族教。而太清道人也是没有丝毫犹豫的将人教教主之位传给了老子,让其以立行立功立德三德于证得了人族圣贤之位。

    此时老子才二十多岁,却已经成为了人族第一圣贤,不过为了了结与周王室之间的因果及化胡为佛的使命,老子最终没有立即登临火云洞,而是隐居守藏室一边为周王室镇压国运,一边继续参悟大道等待时机。

    老子隐居于守藏室的年月之中,老子为人教大兴布下的将为儒法二家的诸天大能也是一一从幽冥界通过诸天万界六道轮回轮转世到了人族。

    首先便是铸刑书于鼎,人族第一个将刑法公布于众的郑国子产,子产出身于郑国,然而郑国乃是小国,值此乱世更是?处于齐、晋、秦、楚诸强国之间的火力交叉点上。不论哪一国争霸,皆要压服郑国,于是郑国兵连祸结,其百姓灾难深重。

    少年时的子产立下大愿要习得富国强民之要术壮大郑国,让郑国不再受周边强国欺凌。在听闻周室守藏室史老子乃是人族第一圣贤便决意前往帝都雒邑向老子请教富国强民之术。

    老子于守藏室与之会面,赏其为国为民之心,三年之中为其倾囊相授富国强民之术并传其《老子》经文第二十八章之一切真意,使其有明了阴阳共存、刚柔并济之行事法则,得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上顺之道。

    于是子产回郑三年既为郑国相,为相一年,则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长期不令而治;六年以立功立行立言三德证就人族圣贤业位,立下人教法家一脉。

    其后便是儒家创始者孔丘,其前世乃是开天初降生的先天神灵‘五行老祖’,于紫霄宫中与太清道人相识并为太清道人神通道法折服,封神大劫之后已有准圣境的他更是受太清道人所托转世轮回成就人族圣贤,立下人教儒家一脉。

    也因此孔丘降生鲁国时亦是有着二室,五星列庭,麟出于丘口诵“五精之子,衰周而素王”异象,为此孔丘亦是鲁国被尊为天生圣人,鲁国大能皆是授其各种的人族理论,鲁国王室藏书亦是对其开放。

    于是成年之时的孔丘已然在文道上有了极高的造诣,甚至为鲁国相三个多月,便使得鲁国民众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鲁国甚至有了几分中兴之相,然而感到威胁的齐国最终以阴谋诡计威逼利诱将孔丘逼出了鲁国,孔丘不得不出离鲁国,周游列国。

    在周游列国的途中,见人世间战乱纷繁,烽火不止,百国攻伐、万民受苦,孔丘便立下大愿要“复兴礼法,恢复井田”,使周王室重回“成康之治”。

    然而在不断遭到冷遇后,心知自身能力不够的孔丘便决意要向诸位人族前贤拜师求教,在得知周室守藏室史老子乃是人族第一圣贤便来到了帝都雒邑向老子请教礼乐仁义。

    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便教其《老子》经义中的礼乐至理,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使其授孔丘乐律、乐理,其后当老子感应化胡为佛时机将至,便引孔丘一同来到了黄河之滨。

    眼见黄河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吾又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闻之,为其解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

    老子此言运以圣贤伟力,附以天地法理,《老子》经义皆蕴其中幻化无穷人道篆文陈列孔丘眼前,孔丘不由得沉醉其中。

    待孔丘醒时,老子已然不见踪影,孔丘感叹老子智慧之博大精深,立即于原地以师礼拜之,定下了两人师徒名分。

    孔丘于后回到鲁国不再一心官位以世俗力量“复兴礼法,恢复井田”,使周王室重回“成康之治”,而是开创私学专心授徒著书,欲以文以思改变人族。

    其后数十年修《诗经》、《尚书》,定《礼记》、《乐》,序《周易》,作《春秋》,并教授出太清道人为其安排的儒门十贤“子渊、字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终于证得人族圣贤业位,立下了人教儒家一脉。

第三百六十六章传道尹喜,多宝转生

    在教授了孔丘礼乐仁义并为其指明未来的道路后,孔丘便骑着太清道人的青牛坐骑一路向西准备前往西牛贺洲的天竺迦毗罗卫国完成化胡为佛的使命。

    此刻老子也将风火蒲团之中的多宝道人放了出来,此刻的多宝道人虽然身着青色玄袍依旧是截教弟子的装扮,但其脑后光轮却是映射出体性智、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事智的西方教术法根本之一的五智佛光,眼瞳之中更是时时刻刻显现透彻三世十方的佛性元光,整个人似乎已经彻悟四谛和万事万物的体性,俨然一尊未入西方教的无上觉者。

    因为太清道人的安排,老子自诞生以来所观所闻的一切影像声音皆是投影到了风火蒲团之中,所以老子所习所学一切,多宝道人亦是明了知之。也许因为境界和天赋跟脚的缘故,现在乃至未来多宝道人都无法比肩老子,但是只要让多宝道人将所学的一切知识整合贯彻,那么假以时日必然可以达到老子目前的境界,其境界思想足以成为一族乃至一界的至宝。

    老子看着低头缓步前行的多宝道人也是叹气,捋了捋自己的白须为多宝道人不得不投入西方教感到些许的可惜,他感觉若是多宝道人可以成为道家子弟,那么说不得道家会有在未来成为百家之首的机会。

    在青牛的脚力下,老子与多宝道人只是耗费了半天时间便由周室帝都雒邑来到了函谷关,老子心中忽生感应,预感到这函谷关之中的关令尹喜与自己又几分师徒之缘且正是宣扬传播《老子》的天定人选。

    于是老子不再隐藏自己行走人间而天地感召自生的祥瑞异象,并让青牛和多宝道人变作常人模样缓行至函谷关。

    果然当老子来到函谷关关口之时,一位身着峨冠羽衣的文士已然派人洒扫道路,焚点香火准备迎接他们。

    老子神色不动分毫,依旧驱着青牛向前欲要出关,即便这尹喜与自己有几分师徒之缘依旧需要把握,若是无法当时下定决心做出行动让他出了函谷关,那么尹喜的机缘就没了,这尹喜可不是太清道人安排的。

    不过这关令尹喜作为东周时期人族本族少有的文道有成者很是果决的做出了行动,他在老子跨入函谷关的那一刹那,立即来到老子面前拜倒在地:“后进学生尹喜拜见前辈,还请前辈留步。”

    老子一拍牛脖让青牛停下问道:“你为关令,我为布衣,何以拜之?”

    尹喜抬头说道:“晚辈以为道之所在,师之所存,无关年长尊卑,是以为道而拜前辈。”

    老子又问道:“何以知我为贤者乎?”

    尹喜行礼再拜说道:“我降生之时眼有日精,可视天地万物之气,仰观俯察,莫不洞澈。又习得坟、索、素、易之书,善天文秘纬。是以常观天象地形求过去现在未来之真之理,方才心生感应一观天象,见得斗牛星异于常日之明,其后又有三万丈紫气携原初三气自东而来。

    于是明得将有天地至贤至能者将骑青牛过函谷关,于是命人洒扫道路,焚点香火拜求前辈留步引我明天地之真,晓万物之理。”

    老子终于点头,开口道:“也罢!你我之间倒是有几分师徒之缘,我便留待三日授你《老子》经义。”

    尹喜立即将老子引入楼观本宅,以师事之,斋戒问道。

    三日之后老子终于传完《老子》五千字欲要出关,尹喜拜倒在地问道:“老师之思一道可贯天地,老师之智一念可彻万物。如今周室大乱正是老师传教万民,造福千秋之机,何以要往西牛贺洲蛮夷之地?”

    老子一捋白须笑道:“痴儿,岂不闻‘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你天生神异,当知周平王迁都以来,三界劫气蔓延,方有人族诸子百家争鸣之日,今日人族之难亦是人族贤能之士数会元不遇之大机缘,一人证就人道圣贤业位便是为人族增加一分底蕴,你我怎可阻止?我此番前往西牛贺洲正是为了解决来日蛮夷入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