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游之诸天万界-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请继续汲取能量?”依旧是机械般的声音。

    没的说,江流手脚并用,对着灵脉进行掠夺。

    灵脉中的灵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不见,当快一半灵石都被江流吸取之后,耳边再次传来了令人欣喜的声音:“能量汲取完成……开始生成位面之门、打通位面通道,请做好穿越准备!”

    霎时间,眼前出现了一道巨大的青铜巨门,上面赫然布满了神秘的纹路,奇异莫测,似乎是人为雕刻打造,但又像是先天而生。

    “干!原来不是穿越流,也不是系统流,而是无限流啊!”

    “喂!系统,穿越的是哪个世界?”

    不等江流回过神来,那铜门之中绽放出光芒,古老而神秘的铜门之间能量如洪流卷动,霎时间便生成一个漩涡,江流根本就来不及做出准备,手忙脚乱的将几块灵石塞入怀中,便被吸入进去。随之,视线被绚丽的光芒充斥,而意识却渐渐模糊,直到彻底沉沦……

第四章 穿越

    “嗷呜……”

    一声凄厉的狼啸从远处传来,江流猛然惊醒,只见眼前灌木深深、鬼影重重,寒风瑟瑟,夜色鬼魅,那些树枝、灌木在夜风吹拂之下如若群魔乱舞,空气之中更有着一股寒夜的阴凉。

    “我这是到了哪个世界?系统?主神?智脑……答应一声!”

    一阵折腾,但却没有一丝声音回应。

    江流无可奈何,只能作罢,随之感知了一下这个世界,皱眉暗道:“灵气竟然如此贫乏,几乎接近于无了!这是个末法世界啊!”

    末法世界,灵气枯竭,修炼艰难,难有修炼有成的修士!

    对于修炼者而言,灵气的多与寡直接决定了修炼速度和实力。人生区区百年时光,即使在灵气浓郁的西游世界,即使是有一条小灵脉辅助修炼,江流也是花上十数年的时光才进入炼精化气的境界,师傅玄明道长百多年时间也才修炼至炼精化气的巅峰境界。

    凡人修仙,难如登天!

    吾生也有涯,而道也无涯!在有限的生命里追逐无上大道,这便是炼气士的修炼之道!

    练气士的寿命比普通的修炼者长的多,炼精化气后期,寿命达三百岁。

    绝大多数的炼气士,炼气化神就是他们境界的终点,寿命千载,却痛苦的看到,前方有无上大道,无法触摸。

    若是一朝顿悟,进入炼神反虚的境界,若不与人争斗,寿三千。返虚绝顶之辈,寿命甚至接近万年。

    至于炼虚合道,虽不能长生不灭,但寿元已经超出想象。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反虚、炼虚合道这便是练气士的四大境界!合道之后渡过大劫方能成就大罗金仙之位,踏入长生久视的境界……再了却因果,斩去三尸,才能成就混元大罗金仙之体,这才能超凡入圣、因果不沾、不入轮回、万劫不灭。

    西游世界诸天神佛,其实又有几人能够炼虚合道渡过大劫成就大罗金仙之位?

    那从上古洪荒修炼至今的老怪物不算,后辈修士也只有西方的如来佛祖、天庭的玉皇大帝区区两人而已。

    那些金仙、玄仙、天仙、地仙,也不过是实力强大的修行者而已,西游世界,炼气化神可称地仙,炼神反虚可称天仙,炼虚合道方称玄仙,得道之后便是金仙。

    即便是金仙,也做不到超脱轮回,万劫不灭!寿元一枯,只能投胎转世。

    但修为高深者在堕入轮回中能保证灵魂中一点灵光不灭,转世之后前世记忆依旧,但一身神通道法也只能重修。

    凡人修仙,能成就地仙之位,已经是凡人莫大的成就了!

    依照江流的感知,这个世界的灵气不足潜龙山的百分之一,即便有蕴含灵脉的洞天福地,大概也超不出潜龙山的灵气含量。但灵气的贫乏也是相对于西游世界而言,与前世的地球相比可是好了不少,前世地球那是毫无一丝灵气,直接断了修炼之道。

    既然有灵气,那必然有修炼者,在这一点上倒是让江流有些期待。

    “好大的月亮啊!咦,这星空……我回到了地球?”

    对于星辰天象之道,是融合记忆得到的,江流看着星空,虽然月明星稀,但北斗七星还是能分辨出来的。只见头顶上一轮圆月当空,就像是十五、十六的月亮,正因为如此,所以在他的感觉里面,甚至要占据了半个夜空一般。

    江流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装备,一把桃木剑,师傅遗留下来的唯一一件法宝,叫做雷劫剑。材质是一只渡劫未成功的桃木妖的木心所制,剑柄处还有一道焦黑,是那木妖在渡劫时被天雷击毁后残留下来的,通体紫铜色,古意盎然。经过师傅数十年如一日的祭炼,本已经具有了一丝雷劫的灵性。如果不是被那尸妖的妖气所污染,已经达到法宝上品的层次,距离那灵器也只是一线之隔。现在孕养的一丝天劫雷霆之意在尸气的侵蚀下已经消散,品质也从宝器上品掉落到了下品。

    不过,这柄下品宝器也足够江流使用了,即便那一丝天劫雷霆灵性依旧存在,江流也难以凭此战胜那青冥邪道。就像是普通人拿着把大关刀,舞不动又有什么用,青龙偃月刀只有在关云长的手中才是万军之中取大将首级的利器。

    至于师门传下来的其他法宝,已经随着那夜一战尽数被毁。

    江流摸着雷劫剑,顿时感觉一道信息直接出现在脑海里,这是之前在潜龙观里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现象,可以肯定是与那神秘的声音有关。

    【桃木剑】

    【百年桃木心所炼制,并用雷电元气孕养一甲子……被尸气腐蚀,雷电灵意毁灭!】

    【宝器下品】(法宝由低到高可分为:凡器、宝器、灵器、仙器……又有上中下三品之分)

    【破邪,锋利,坚固!】

    桃木亦名“降龙木”,“鬼怖木”,具有镇灾避邪、伐邪制鬼之效,也是极为重要的法器材料。

    更不要说此剑乃是由快要成妖的百年桃心木所炼制!

    古经有云:桃者,五木之精也,古压伏邪气者,此仙木也,桃木之精气在鬼门,制百鬼!

    既然能显示法宝的信息,江流自然想要看看是否能显示人物信息。静心归元、神识内敛,便见到了另一段文字:

    【江流(练气士)】

    【修为:炼精化气第一重】

    【道法:九霄天雷正法(初学乍练);净身神咒(登堂入室):以日洗身、以月炼形,肉身达到武者的后天之期】(境界由低到高可分为:初学乍练、初窥门径、登堂入室、融会贯通、小成、炉火纯青、大成、宗师、出神入化、天人合一、返璞归真、得道十二个境界。)

    【武道:未掌握搬运气血、用力出劲的法门】

    【装备:桃木剑,玄元丹两颗,血气丹三颗,养魂丹一颗,中品灵石一块,下品灵石三块】

    江流暗呼侥幸,幸亏将师傅遗留下来的丹药随身携带,虽然不多,但好歹也是救命之物。

    【玄元丹】

    【人级下品】(丹药天地人三级上中下三品,天级之上是为仙丹)

    【恢复元气】

    【血气丹】

    【人级下品】

    【恢复血气,并具有轻微的疗伤作用】

    至于那青冥邪道拿出来的“养魂丹”,则是人级中品丹药,具有修复神魂的作用,价值是“玄元丹”和“血气丹”的十倍以上。

    “呵呵,真是没想到那邪道竟然真的拿出了中品的丹药来,现在肯定是肉痛不已吧!”

    就在这时候,江流抽动了一下鼻子,迅速的将“养魂丹”收进玉瓶,塞入怀中,然后拿着桃木剑皱眉道:“咦,有妖气!好像是僵尸的气息,不过……真的是弱不可闻啊!”

    江流朝着尸气的方向奔去,速度极快,几乎卷起了一阵风。他没有练过武,但因为修炼到了炼精化气的境界,又是修炼净身神咒的缘故,十数年来以日洗身、以月炼形,体力几乎与后天武者的境界相当。但是,真要肉搏起来,江流却并没有多少战斗力,因为他的技击之道几乎等于零。

    夜色迷离,这荒郊野外也是鬼气森森,只见荒草丛生的小道上蹦出了十来个身影。江流凝神一瞧,元气聚集双目,黑夜之中的景象清晰可见,等于是拥有了夜视的能力。

    “清朝僵尸?!”

    山道上迎面蹦来的便是八具身穿清朝朝服的僵尸,额上贴着一张黄纸符,上面画着鲜红的符,手脚僵硬,一蹦一跳,整齐有序的向前行进,似乎被人控制。但江流四处一看,却是没有发现控制僵尸之人。

    这样的僵尸根本就是不入流的存在,是最初级的僵尸,甚至不能称之为僵,只能成为行尸。虽然已经具备一些僵尸的特点,但即使是普通武者,也能将其制服。

    江流迎面走去,倒要看看是何人在驱使这些行尸。顺便打听一下这是什么世界,又在何处何地。

    随着接近,那些行尸似乎有些躁动,甚至是畏惧。然后就见到它们短暂的停顿之后,竟然四散逃遁。

    就在这时候,从黑暗之中跑出来一个身穿明黄道袍的道人,手提着裤子,大喊道:“怎么了?这是怎么了?快回来……”

    话音未落,这道人便被还未提上的裤子绊住摔了个狗吃屎,连道冠都给摔落了。等他再次站起来,僵尸已经逃出了一段距离。这时候,一道悦耳的铃铛声从他手中传开,伴随着咒语声,那些僵尸顿时站立不动,只有一只实力强一些的僵尸已经远远的逃开,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第五章 四目道人

    “完了完了!怎么少了一个?这荒山野岭,我去哪找?”

    “各位大哥,你们怎么就这么调皮呢?”

    说话的是个戴着眼镜的中年道士,头发有些花白,但看起来也就四十来岁,正急的跳脚。

    “道长!”江流从黑暗之中走出来,吓得那道士一跳。

    “呼,原来是人啊!贫道有礼了!”

    道人对着江流施了一礼,然后暗自抹了一把冷汗。

    “小道江流,刚刚不小心冲撞了道长的僵尸,是不是少了一只?我这就是给道长捉来!”

    说着,江流便冲向黑暗之中,沿着僵尸遗留下的气息,片刻后便追到了。不过他可没有控制僵尸的道法,只能咬破手指将一点至阳之血点在僵尸的额头上,压制住僵尸的阴煞之气,然后拖了回来。

    江流此时也是收敛了一身元气,将雷劫剑也给包裹起来,那些僵尸倒是安稳的起来。

    将僵尸重新封印,中年道士这才说道:“多谢小师傅了,贫道四目,师承茅山。小师傅好修为,那一点至阳之血可是比贫道我强了不止一筹,与我那九师兄相比也不遑多让了!真是看不出来,小师傅小小年纪,修为竟如此之强!”

    四目道长?九师兄?茅山?

    这里不会是电影《僵尸先生》的世界吧?

    好一会儿江流才回过神来,越看越觉得这道士就是那九叔的师弟、赶尸的四目道长。

    《僵尸先生》这部电影,江流自然不会陌生,而且可以肯定,大多数的中国人也不会陌生,九叔之名不说家喻户晓,但也差不了多少了。可以说,这是一部堪称僵尸片的开山之作,港片的经典之一,一举奠定了林正英在此类片子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僵尸先生》的剧情很简单,无非是在一个小镇上捉鬼降服僵尸的故事。

    小镇富贵人家任老爷因其父埋葬之时受风水先生吩咐,于二十年后必须起棺迁葬,故找当地茅山师父九叔来办此事。起棺当日,九叔发现任老太爷之墓地为蜻蜓点**,其尸二十年来毫无腐化迹象,令九叔生疑,遂将棺木运至义庄暂时放。

    后来任老太爷的尸体变成僵尸,更将任老爷杀死,实力大增。九叔两徒弟文才、秋生倾慕任老爷之女婷婷,亦因此而与婷婷的表哥起了争执。当晚,文才为保护婷婷而被僵尸所伤,中了尸毒,以致慢慢变成僵尸,好在尸毒可被糯米所解,但文才买来的糯米含其他杂米,故无效。

    另一方面,秋生亦被女鬼小玉所迷,但被九叔解救,而九叔亦发现糯米中有杂米,遂将糯米选出煲成糯米粥,救了文才。由于僵尸接二连三地杀人,实力暴增,当九叔不敌之际,以赶尸为生的四目道长赶到,几人合力才将僵尸消灭。

    从《僵尸先生》的剧情之中回过神来,江流立刻露出一脸的忧伤之情,立刻给自己编了个身份,说道:“四目道长,小道被师傅扔在此地,说是要经历红尘大劫,磨砺道心,方能回山!也不知此地是什么地方,现在是什么年代?”

    四目道长楞了一下,看着江流问道:“不知小师傅在哪座仙山修道?”

    “昆仑潜龙观!”江流指了指西方,张口说道。倒也不当心他能看出自己说谎,昆仑山何其大,如果真是《僵尸先生》的世界,此时应该是民国时期,战乱四起,倒不用担心查身份证,人肉搜索。

    四目道长点点头,对江流的身份倒是没有任何的怀疑,江流那一身纯正的法力是伪造不了的,说道:“也只有那些隐士高人才能培养出像小师傅这样的门徒了……现在是民国三年……恩,大清已经亡了!”

    看着江流盘起来整齐有致的道髻,一身青色道袍,面白如玉,身姿挺拔,如果不是年龄太小还未蓄须,还真的是仙风道骨。再想着自己一头鸡窝一样的短发,明黄色的法师装扮,怎么看都是行走江湖的假道士。

    四目道长尴尬的将道冠给戴好,将地上的明黄色令幡给拿了起来,继续说道:“这里是广西地界,再走上三天就要到广东了,不如小师傅和我一起去我那九师兄处歇歇脚,我师兄经营了一处义庄。小师傅初次下山,还是先找个落脚的地方,再做打算。毕竟,现在这世道也不太平啊!”

    这话整合江流之意,立刻答应道:“那要多谢道长引见了!”

    “叮铃铃……叮铃铃……”

    四目道长摇动着手中的铃铛,说道:“各位大哥,上路了!”

    僵尸随着铃铛声整齐的沿着山间小道跳动,这是茅山道法之中的赶尸道术,除此之外还有炼尸道法,能够炼制出强悍的僵尸为己用。

    所谓僵尸,便是集天地怨气、取天地死气、晦气、阴邪之气而生的不死生物。不老、不死、不灭,被天地人三界摒弃在众生六道之外,浪荡无依,流离失所。在人世间以怨为力,以血为食。

    江流所见最强的僵尸便是杀死师傅的那一头尸妖,炼气化神的境界,一身神通足以将一座凡间城池瞬间化为鬼蜮,已经超脱了僵尸之体的桎梏,变成了魃。变魃之后的僵尸能飞,也称飞僵,可以杀龙吞云、行走如风。若是修炼有成,所到之处赤地千里,算是僵尸之王。

    《神异经》载: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两目顶上,行走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

    长夜漫漫,两人加上八只僵尸行走在荒山野岭之中,极其的诡异。

    见江流对僵尸很好奇,四目道人开口说道:“我在茅山所学的是赶尸、炼尸之术,九师兄学的是符之道,大师兄学的是雷法……每个人的天赋不同,学的也不一样!”

    江流点头道:“我知道僵尸,之前有一具能飞的僵尸袭击山门,不过被师傅的雷法击杀。”

    四目道长楞了一下,震惊道:“能飞?那可是飞僵!即使我师傅在世,也不可能是那僵尸的对手,或许整个道门联合起来才是对手吧!你师傅能凭一己之力击杀飞僵,看来真是不出世的老神仙啊!”

    江流看着八只僵尸在四目道长的指挥下整齐的进行,对这控尸之道有些兴趣,说道:“师傅只让我一心悟道,从不教我降妖伏魔的道法,道长能和我说道说道吗?我也好长点见识!”

    “那我先给你说说僵尸!僵尸嘛!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甲尸,是修炼者通过秘法配合**地气的阴煞之力炼制而成,由低到高可分为铁甲尸、铜甲尸、银甲尸、金甲尸、金甲尸王和你刚刚所说的旱魃;另一种叫做毛尸,是亡者尸体葬在极阴之穴上通过漫长时间演变出来的僵尸,又分为白毛、绿毛、红毛、紫毛、飞僵和。”

    “但毋庸置疑的是,不论是甲尸还是毛尸,都极其的厉害,远非普通人可以力敌,只有像你我这样的修道之人才能取胜……当然,现在火器大行其道,也能杀死僵尸!”

第六章 茅山炼尸术

    “江流小师傅,你是说将这门净身神咒来交换我的茅山炼尸术?”

    四目道长摇动铃铛的手陡然停在了半空之中,整张脸憋得通红,也不只是兴奋还是怒意难抑。

    江流一时间也弄不清楚他倒是是个什么心思,接着道:“如果道长师门禁止道法神通外传,道长就当江流没说过,这篇净身神咒就当江流给道长赔礼道歉!”

    四目道长吐出一口气,连忙摆手解释道:“没有没有,我这是太兴奋了。江流小师傅,你知道现在是末法时代,灵气本就匮乏,修炼不易。我所修炼的功法几乎已经到头了,法力再难以有所增加,这净身神咒,以日洗身、以月炼形,比我所修炼的茅山术强上数个层次,也只有茅山失传了的《玉女喜神术》能与之相比了。如果交换,我感激还来不及,怎么会怪罪小师傅!”

    “这么说道长同意了!那多谢道长成全!”

    “应该的,应该的,这是《茅山炼尸术》,小师傅先拿去看看,如果有什么疑问,随时可以问我。”四目道长从身后的行囊里拿出一本有些年头的线装书,书页都有些泛黄,里面密密麻麻写着一些注解、感悟。

    依照江流看来,这门“炼尸术”在西游世界也就只有人级下品的神通而已,不过技多不压身,江流也不挑剔。

    四目道长得了“净身神咒”的修炼之法,一路上也是修炼不断,在江流的感知之下,其身上的法力竟然一点点雄浑起来。

    短短三天时间,四目道长的法力竟然深深涨了十分之一,这样的天赋让江流目瞪口呆,心中异常的郁闷:“末法世界还能修行的人果然都是天才啊!这样的天赋到了西游世界,那实力不会像坐火箭一样蹭蹭蹭直接上天,唉!我这天赋在这配角面前都被碾压,那九叔该是如何的天赋异禀!”

    短短三天时间,二人已经熟悉至极,相互之间亦师亦友,江流也沉溺于茅山道法之中,有茅山珍贵的炼尸秘籍,又有赶尸、炼尸二十余年的四目道长指点,在炼尸、赶尸上进步神速。

    按照神识探查到的信息,自己的“茅山炼尸术”已经达到初窥门径的地步,距离那登堂入室也只差一步之遥,现在缺少的就是实践。至于九霄天雷正法,江流更是全心修炼,但确实深奥,也只是初学乍练,释放的雷电从头发丝增长到了线头粗细,击打在人体上能使人浑身一麻。

    “以我现在的实力,在影片所显示的剧情之内,唯一能对我造成威胁的就是任老太爷所化成的僵尸,而且还是后期的铁甲尸,那只女鬼倒是没有多少威胁。若是将任老太爷炼化为我所用,返回西游世界也有了一丝自保的实力。”江流心中早已经将剧情分析透彻,然后盘算着自己可能的收获,九叔的道法自然不能少,除此之外,自己的主要目标就是那任老太爷化成的僵尸。

    三天之后的黎明时分,二人加上八头僵尸终于来到了九叔所在的小镇,眼前是一处有些破败的青砖小院,可不正是九叔所在的义庄。

    四目道长尴尬的笑了笑道:“江流,你别看这义庄破败不堪,但我九师兄可是个高人,你要学茅山的符之道,找我九师兄可是最好不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江流且是以貌取人的俗人!”

    “好一个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林九可当不得如此赞赏。”话音刚落,义庄的木门便被打开,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一个头发有些花白、一字浓眉的中年人出现在面前。

    四目道长介绍道:“九师兄,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昆仑山潜龙观的江流小师傅,我在广西遇到的,善使雷法,恩……炼尸、赶尸也精通。这位就是我一路上所说的九师兄,林九道长……”

    “林九道长,有礼了,小道江流!”

    九叔回礼,然后认认真真将江流从头看到脚,大吃一惊道:“你年龄不大,竟然有如此法力!难以想象,实在是难以想象!”

    确实难以想象,要知道九叔两个徒弟秋生和文才年龄也不小了,但在修炼一途上却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只是学了些拳脚功夫,能使用一些法器!

    “有什么难以想象的?师兄,你看看我!”四目道长已经笑成了一朵菊花。

    “你?不可能……不可能……才几个月的时间,你的修为已经快要接近我了,你不会是练了什么邪道功法吧?”九叔眉头大皱。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师兄,你在着小镇已经住了快二十年了……啧啧……”四目道长摇摇头,满脸的不屑。

    “你直接说我是井底之蛙就是了……先进来再说吧!”

    义庄虽然只是一进的院落,但却很大,院子也很大。其中左右两边的厢房住人,中间的正房则是用来供奉亡灵、存放尸体。四目道长指挥着僵尸靠墙站好,然后拿着三炷香拜了拜大厅里供奉着的诸多排位。

    江流四处一看,一边还摆放这十余副棺材,另一边有张简陋的床,上面还有个年轻人还在熟睡,微微的打起了呼噜。

    “文才,文才,该起床了!”九叔有些尴尬,直接走过去将其叫醒。

    “师傅!天还没有亮呢!起这么早干什么?我再睡个回笼觉……”这个年轻人留着个锅盖头,看起来有些愣头愣脑,正是九叔的徒弟文才。说着,便往床上一倒。

    九叔气不打一处来,厉声道:“有客人来了,快去烧水做饭。整天就知道睡睡睡,我这一身本事看来是要带到地下去了……”

    文才这才从混沌状态清醒过来,看见四目道长和江流,打了声招呼便满脸不情愿的去烧火做饭。

    二人跋山涉水多天,风尘仆仆,江流早已经想要好好洗洗澡,就着井水清洗了一遍。虽然寒冷刺骨,但江流修炼有成,倒是没有任何问题。穿上文才的衣服之后,此时九叔师兄弟二人已经相对而坐,面前“咕噜咕噜”煮着一壶茶,小火舔舐着陶罐,茶香缭绕。

    “江流道友,你请坐!”此时茶正煮好,九叔拿起陶罐,倒了三杯,色泽红亮,香气扑鼻。

    “师兄,你终于舍得将珍藏的普洱拿出来了,啧啧,果然待遇不一样啊!”

第七章 大将军符(求推荐)

    江流拿起茶碗微微一闻,有着一股独特的香气,确实是陈年普洱,一口喝下,唇齿留香。

    “好茶。开汤色泽红亮,晶莹剔透,入口后香甜顿生,香味似枣,滋味甘鲜圆润,喉韵悠长。”

    四目道长如若牛饮,笑着道:“我是大老粗,可喝不出茶道来,只知道好喝和不好喝。这茶只有当年我们出师时候,师傅给我们煮的那壶茶能相比了。”

    “转眼之间二十三年过去了,我已经年过半百,五十而知天命啊!师弟,你也该收收心,安稳下来了,找个徒弟将一身本事传下去吧!”九叔感慨万分,看着四目道长花白的头发,有些伤感:“江流道友,让你见笑了!”

    “是要安稳下来了,但收徒……唉!这个末法时代,谁家会将孩子送去修道,而且还是赶尸的道士。即便有,那天赋也是极差,一辈子也休想炼出法力来,我收下和不收又有什么区别!”

    “四目道长,你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就没有遇到过良才?”江流问道。

    四目长叹一声,双眼之中满是失落之情:“怎么可能没有,川西张家的小儿子张黎,天生异禀,通灵之体,若是修炼我茅山炼尸术,炼出一只金甲尸也不无可能!但人家看不上我这身本事!前年我在江西九江遇到一个良才,可惜又被龙虎山捷足先登……不说也罢!不说也罢!”

    九叔喝了一口茶,说道:“川西张家?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张姓为吴、龙、赵、欧…滕、胡、向等二十七个苗圩华姓之一,虽不是苗圩三支老姓,但也传承千年有余,尤其在苗圩华姓中,传说张姓自古便握有巫蛊道统。你收徒收到了别人的真传弟子身上,我很好奇你是怎么回来的?”

    四目道长嘴角抽搐了一下,拿起茶杯掩饰自己的尴尬,见二人看着自己,四目道长撇撇嘴低声道:“还能怎么回来?装疯卖傻逃回来的呗,那地方我是一辈子都不会去了!”

    这时候,文才拿着鸡、鱼等菜从外面走了进来,闻到茶香,将菜扔在地上,说道:“师傅,好香啊!给我来一杯,就一杯!”

    文才如同牛饮,喝完撇了撇嘴,意犹未尽,说道:“师傅,明天任老爷请我们去喝外国茶,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喝好了没有?喝好了就去做饭!”

    “是师傅!”文才嘀咕着去了厨房。

    “让小师傅见笑了!”九叔看着江流欲言又止。

    江流押了一口茶,看样子四目道长已经将事情缘由都说清楚了,只是九叔碍于面子,难以开口而已,于是开口说道:“九叔……”

    “小师傅叫我林九就是了!”

    江流认真道:“道长长我三十岁,还是叫九叔顺口!现在末法时代,道法式微,火器之道横行于世,或许要不了多少年道法就要失传,成为闲客们茶余饭后谈笑之物。我辈修道之人,不仅要学降妖除魔的手段,更要将道法发扬光大,不说开山立派,至少不能让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失传了。九叔,我这有门道法,叫做净身神咒,是行道演法的重要手段,只要用心研习,即使天赋不足,难以修炼出法力,也能凭借神咒的炼体之效增强体质。若是可以,这神咒想与九叔交换一门道法!”

    九叔点头说道:“刚刚师弟已经和我说过,而且我已经看过半篇净身神咒,确实是道门上乘修行之法。只是还没经过你的同意,师弟不敢将全篇交给我!”

    “九叔和四目道长都是君子,自然不会贪图我这一篇道法!”

    九叔起身拿出三炷香点燃朝着祖师神位拜了拜,转过身目光灼灼的看着江流,说道:“我茅山派源远流长,传自上清灵宝天师,最初源于西汉时期,由三茅兄弟在茅山开山立派,后分为南北茅山两教,其中,北茅山为祖庭,为南梁陶弘景发扬光大。南茅山在罗浮山开山立派,祖师为东晋葛洪。但茅山真正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