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随身带着洞天仙境-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或许他们怀中抱的两个孩子都是女孩,他们来这里希望通过祭河得到一个儿子。清雾中的河面,不时有小船从雾中钻出。一船祭河人布拉布河坛布拉布河坛河坛边俏皮的墙画布拉布河坛大眼睛与红嘴唇的诱惑布拉布河坛在湿滑的地面上踱步寻找食物的小鹬鸟。
杰克河坛河坛上的湿婆庙杰克河坛河坛连接老街区的彩色阶梯特斯达斯河坛这一段接近阿斯河坛,水面开阔,一些人下到河水中沐浴。特斯达斯河坛河坛边静泊的彩船。顾影自怜在恒河上自由飞翔的海鸥。
一大群乌鸦呱噪着上下翻飞从头顶飞过,为什么这么兴奋呢?仔细观看了一下:哦,看出原因了。你们看出什么了么?甘嘎河坛这里临近恒河南端的阿斯河坛,河坛上有座建于1879年的老建筑,曾做为河运管理公司使用。
甘嘎河坛1876年的老建筑。甘嘎河坛河坛上的环保壁画。呼吁保持恒河的干净。甘嘎河坛驻守河坛的老人阿斯河坛恒河主河坛中最偏南的一座,也是规模最大的河坛之一。它的最重要的地方就是阿西河与恒河在这里交汇。
第301章 不说她爱他
很多朝圣者来这里的一棵菩提树下参拜一尊湿婆林迦。晚上,这里也有简单的夜祭仪式,就在这些小旗子下的木台上表演,届时河坛上特别热闹。这里也是泛舟恒河的一处热门出发点。雪落从北面的出发,沿着恒河边走边看,走过了二十多座大大小小的河坛。
来到这里,已经走了两公里多路。阿斯河坛一棵老菩提树下的拜访着众多的湿婆林迦。很多人来这里参拜。阿斯河坛表演恒河夜祭的道具:眼镜蛇火炬与火烛灯塔。右侧那些小点的是发烟罐。阿斯河坛雪落从这里走出河坛去寻访附近的贝拿勒斯大学。
从地图上看不是很远,但走过去还是觉得蛮远的。眼前摊位里悬挂的白色塑料桶,是卖给印度人装恒河水的。街边的建筑,看上去很有趣,所有空间都用铁丝筛网遮住,像个大鸽子笼,应当是用来防猴子的。被打扮的怪模怪样的大卡车。
贝拿勒斯大学贝拿勒斯大学位于城的南面恒河边,校园面积非常大。成立于1916年,长期被视为印度顶尖学府。公园般的校内环境与外面的“混乱世界”形成鲜明对比。位于校园中的博物馆收藏有一系列出色的细密画,以及12世纪写在棕榈叶上的手稿的等。
门票:100。相机5。去往贝拿勒斯大学的道路贝拿勒斯大学的入口贝拿勒斯大学这里就是大学校园,里面很大,想去看那所有很多细密画的校园博物馆,突然发现时间不多了,下午要乘火车离开,只好遗憾地叫了辆突突车返回酒店。
至此,完成了在印度圣城的全部行程。
火车站下午三点多150搭突突车来到火车站,准备搭下午16:40的火车前往下一站阿格拉。在火车站雪落和柳静姝遇到了此程最令人抓狂的火车晚点。到达车站后,从车站电子显示屏中得到的信息是:雪落和柳静姝要乘坐的那趟列车晚点至21点。
比计划发车时间晚点四个多小时。这还不算,在车站等着的这段时间里,显示屏上的发车时间有一再推迟,从晚上九点多推迟到十一点多、第二天早上三点多、五点多,最后,死死定格在早上六点不再更新了。可是,到了甚至过了早上六点。
火车还没来,可显示器上的“6点”这个数字一直到凌晨六点半都没变。从下午三点多到火车站,一直等到第二天早上六点半火车才来,整整误点15个小时。也就是说,雪落和柳静姝在火车站简陋的候车室里一直呆了15个小时,熬了一整夜。
再次深刻地领教了印度火车的不靠谱。在雪落的印度旅行日记上,留下了这么九个字:印度的火车太可怕了!火车站这里是歪果仁专用购票室。雪落想问问在这里能不能买到后天晚上从阿格拉回新德里的火车票,但被告知。
这里只预售两天以上的火车票。两天以内的要去普通售票窗口。眼前这位洋妞拿出一套在印度的旅行方案,让售票员大叔按着计划好的时间出票。那位大叔看了看,给出了他的方案。妞一看就急了,说你安排的在当地逗留的时间太短了。
雪落都没有洗脸梳头的时间了;那位大叔拿着根铅笔不慌不忙指着纸上的时间说:你不知道印度的火车常晚点吗?你在一个地方计划了这么短的停留时间,万一火车晚点,别说玩,你可能连下一趟火车都赶不上!
阿格拉今天是在印度旅行的第27天。本来应当在一早到阿格拉的,因火车晚点全天卧在至阿格拉的火车上。原本安排的今天阿格拉一日游的计划被火车拉黑。火车站15个小时就是这个样子熬过去的。这里还是空调车厢专用候车。
,普通车厢的旅客不准进,门口有个大妈守着,进来要验票。时不时出去到站台上转悠一圈儿,看看电子显示器的发车时间有没有更新。车站上晚上很冷,好多印度旅客裹着毯子横七竖八睡在站台上。站台上比较脏,好多垃圾。
服务员就把垃圾扫到站台下面的铁轨上了事。早上3点多起,外面显示器上就显示这趟列车的发车时间推迟到早上6点,在8站台。而且,这个显示时间再也不变化了。早上5点多,雪落和柳静姝就下到8站台等候。
到了6点,列车没到,车站的预告时间没变。6点都过了,还是车没到,发车时间还是6点没变。直到快6点半了,才从车站的广播中一遍印度语一遍英语听到雪落和柳静姝那趟列车的车次,说列车马上到站,在1站台。
雪落和柳静姝背着行李从8站台过天桥迅速转移到1站台。抬眼扫了一下站台上的电子屏,仍然是:发车时间6:00,8站台。这就是印度的铁路。假如旅客听不懂英语,只会根据电子显示器上的资料候车,死死守在8站台,很有可能就误车了。
早上6点半,雪落和柳静姝的列车终于进站了。上车后,过来一服务员发床单、薄褥子及一条毛毯。查票的直到火车快到阿格拉才过来。车厢列车员当然还是没有。昨夜在车站熬了15小时才上车,非常疲惫,上车后也睡不着。
今天本应一早五点多就到阿格拉,可是因列车晚点居然六点多才上火车,途中又一再延误,直到18号的凌晨2点才到阿格拉。一段整个车程只有11个小时的火车,居然晚点了21个小时,雪落也是醉得不行了。
假如雪落和柳静姝的行程在阿格拉只安排了一天,那这一天就让火车报销了。不但玩不成了,而且很可能连下一程火车都误了。好在阿弥陀佛,这是在印度的最后一程火车。从阿格拉回新德里,再也不想坐火车了,雪落和柳静姝要包车!
幸亏在阿格拉安排了两天连同之前在阿格拉停留的2天,一共安排的4天,还有一天可玩,但计划中的一个野生鸟类国家公园没有去成。28~1218阿格拉一日游今天是在印度旅行的第28天,凌晨2点火车晚点21个小时抵达“昨天的目的地”阿格拉。
本来有两天的在阿格拉逗留的时间生生被火车拽走了一天,还剩今天一天去游览了法塔赫布尔西格里。晚上宿阿格拉。阿格拉阿格拉卡迈勒酒店半夜2点多搭了辆突突车从火车站一路黑灯瞎火地颠簸着又回到。
雪落和柳静姝来印度的第五天住过的这个阿格拉小酒店。23天过去了,雪落和柳静姝在北印度转了一个不大不小圈,马上就要回到终点,也就是起点新德里了。想回家了。阿格拉阿格拉卡迈勒酒店隔着铁栅栏门使劲呼喊把酒店的伙计给闹起来了。
还好,有房,顺利入住。一头倒下。阿格拉阿格拉卡迈勒酒店天刚微明,就被酒店附近的大喇叭中传出的咿咿呀呀的诵经声唤起来了,坐在顶楼餐厅俯瞰下面刚刚从黎明中唤醒的街区,一串模样像大蚂蚱的黄绿相间的突突车候在街口。
两匹骆驼被主人牵着踢踢踏踏地从眼皮下走过去。阿格拉抬眼平视前方,泰姬陵那熟悉的美丽身影又呈现在眼前。此刻,它已被晨光蒙上一层温和的暖色,婀娜的身躯静立在那里,妙曼如在仙境。阿格拉酒店前有家私人的票务站,负责订机票、车票什么的。
雪落和柳静姝在这里预订了今天去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和明天从阿格拉回新德里的包车。去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往返1200往返约90公里,回新德里4000单程约230公里。布尔西格里位于阿格拉西面约40公里处。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有两个景:一个是老皇宫,一个是贾马清真寺。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又被称作“胜利城”,曾于间短暂地做过莫卧儿王朝阿克巴大帝的首都。它得名于其附近的一个名叫西格里的小村。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里面有阿克巴大帝的施政场所、寝宫,以及后宫、庭院等。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风格的建筑,一座很大的红砂岩城堡。当时,阿克巴大帝一直没有子嗣,他向圣人祈求后如愿得到第一位皇子。
为了表示感激之情,他建造了这座城堡,并命名为法塔赫布尔西格里,意为“胜利之城”,然后迁都于此。阿克巴在此定都仅14年,后因水源问题于1565年废弃,将都城迁回阿格拉,其后成为一座荒废的空城。虽然一座空城。
但建筑物依然保存完好供游人参观。交通:从阿格拉汽车站搭班车去法塔赫布尔西格里约40,目的地站名:,车程1小时。若从斋普尔坐班车过去,车票170,车程4个半小时,终点站大多是阿格拉,途经法塔赫布尔西格里。
上车前一定要确定次班车会经过再坐。法塔赫布尔西格里有大量发往阿格拉的班车,没有直达德里的,需到阿格拉转车。包突突车往返价格约600,轿车1200。游客搭的车不能直接到达城堡售票处,需要在山下的停车场转搭小巴士。
单程5/人。观后感:有一定规模的红砂岩王宫城堡,建筑本身与红砂岩雕刻有些看点,尽管建筑里面原有的陈设已全部荡然无存,但还是值得一看的。参观大概需要3小时。门票:宫殿遗址250,持泰姬陵门票减10税。
清真寺免费。法塔赫布尔西格里老王宫与贾马清真寺地图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山下汽车站上午包车来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参观,外面来的游客必须在这里转搭当地的小面包车前往城堡。
这段路大约14公里,车费10。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城堡售票处当地人门票10,歪果仁门票250,差距巨大。法塔赫布尔西格里买完票后步入参观,如已经看过的阿格拉红堡与德里红堡相似。
这个建筑群也呈砖红色,一看便知是红砂岩建造的。城门不及阿格拉红堡与德里红堡宏大。巴西吉庭院的入口。巴西吉庭院法塔赫布尔西格里老王宫内的主要庭院区。
非常大,里面散布着莫卧儿王朝阿克巴大帝处理公共事务的几座建筑,如公共觐见厅、私人觐见厅等;还有阿克巴大帝及几个老婆的寝宫。阿克巴大帝有两个来自不同信仰地区的妻子,分别来自拉贾斯坦信奉印度教。
来自土耳其信奉穆斯林教和来自果阿信奉基督教。阿克巴按照她们不同的信仰和喜好,分别建造了不同风格的寝宫,其中以印度教妻子的宫殿最大,不仅分为夏宫和冬宫,还有专门祈祷的地方;为了可以享受到地道的土耳其沐浴。
阿克巴在其土耳其妻子的寝宫旁建造了一个很大的土耳其式浴室,专供土耳其爱妻使用;果阿基督教妻子的寝宫小而精致,内部刻有非常美丽的花纹。巴西吉庭院在巴西吉庭院的南侧有一田字形水池。
在水池中间的平台上,是歌舞者与乐师献技为阿克巴大帝表演的地方。公共觐见厅阿克巴大帝主持朝政、会见朝臣与公众的地方。一座看上去很简单的红砂岩建筑,与阿克巴大帝的身份有点不太相衬。
位于巴西吉庭院东北角,里面有一个很大的绿色庭院面对王宫的东北门。公共觐见厅这里曾是莫卧儿皇帝阿克巴大帝主持朝政的地方,在里面背靠西墙有五个席位,阿克巴大帝坐在中间。
私人觐见厅位于巴西吉庭院北端中间位置,是整个皇宫中造形最漂亮的建筑。这里是阿克巴大帝会见私人宾客的地方,相当于此前看过的一些老王宫的“镜室”。在私人觐见厅左侧西,有栋名为“宝库的建筑,在里面的一些角落里放着神秘的石头保险箱。
里面曾放有王宫的财宝。天花板的支柱上有海怪浮雕,意为保护这里的金银财宝。私人觐见厅室内正中有根树冠状的石柱,上面布满精致的红砂岩石雕花饰。柱头上面是个圆形平台,平台上有四条悬空廊桥通向二层四壁上挂着的一圈回廊。
第302章 黑猫的竖瞳
阿克巴大帝就座在这个平台上,与回廊中及下面的臣僚、宾客交谈。一看就知道是位不晕高的皇帝。挂在半空跟人说话,有点仙的感觉。石柱的造形与上面的花饰融合了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的艺术特点。
石雕莲花柱头。造形还有点像很多低垂的蛇头。游客游客游客宝库位于西侧。在角落里堆放着一些神秘的石头匣子,过去用于放置王宫的金银财宝的。支撑天花板的斜梁上雕刻着海怪,象征它们在保护王宫的财宝。
占星师的亭子‘在宝库的南侧,有个凸出来的亭子,名为”占星师的亭子“。在亭子里面的石柱上方有雕刻成弯曲似蛇形的斜梁,上面布满漂亮的雕花,体现了耆那教的风格。风之宫五层宫殿位于巴西吉庭院中部西侧,连接王后花园。
是一座造形很别致的建筑。风之宫五层宫殿这座建筑有五层,逐级收拢,形若宝塔,最高一层是个圆顶凉亭,下层有84根柱子。站在顶层的亭子内向四周望,整个宫殿群与周围景色尽收眼底。
皇后花园位于巴西吉庭院观赏水池的东北侧。远看似很普通,廊道的一端甚至已经损毁,近看却是整座王宫内雕花最精致的建筑。这座建筑是阿克巴大帝为来自土耳其的穆斯林皇后修建的。
南面正门入口处从外墙上至天花板,再转至外侧的立柱,都布满极为精致的红砂岩雕花。内室的天花板上的几何形红砂岩雕花,造型精美,错落有致,雕琢极为细腻。
室内墙角位置装饰着一幅幅的浮雕花卉。这些花卉图案带有明显的穆斯林风格。这些浮雕中有一幅画面中雕刻的孔雀、狮子、鹿、鹰等动物的头都没有了,原本这些动物的头是用宝石镶嵌的,后来被窃贼挖走了。
红石岩石柱上的浮雕,图形极具变化性,繁复细密,制作精湛。殿门口石柱上的石榴浮雕。一只石榴已经裂开了口,露出里面饱满的籽实。阿克巴大帝寝宫梦之宫位于水池南侧。最前面的建筑叫“藏宝阁,从外观看像个双层停车场,模样比较奇怪。
设置这么一个探出去的双层亭台,是为了皇亲国戚与宾客们能在那里近距离在水池上面观赏歌舞者与乐师的表演。阿克巴大帝寝宫梦之宫建筑里面的廊道与一长串门洞。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栋建筑全部是由红砂岩建造的。
墙面上有些雕花,但外表的其他所有装饰,如大理石贴片呀,镜片、宝石与琉璃镶嵌呀等等,已经全部荡然无存,名副其实的一座废宫。雪落相信,做为最初阿克巴大帝的寝宫,里面的装潢一定是珠光宝气、五光十色的,绝对不输在斋浦尔、焦特布尔。
杰伊瑟尔梅尔的王宫中看到的那些奢华场景。阿克巴大帝寝宫梦之宫这就是阿克巴大帝曾经的寝室。里面曾经装饰得无比辉煌,现在寡淡得已经成了这幅模样,甚至成了蝙蝠的家。阿克巴大帝寝宫梦之宫这个悬空平台据说就是阿克巴大帝当年卧榻之处。
难道不怕半夜翻身掉下来?!久德哈拜宫阿克巴大帝的来自拉贾斯坦的印度教皇后的寝宫。久德哈拜宫印度教皇后的寝宫最大,有围墙环绕,有很大的圆形穹顶。久德哈拜宫带有波斯风格的蓝色琉璃瓦的建筑。
久德哈拜宫建筑内部的墙面上布满红砂岩雕花。久德哈拜宫墙面上的雕花。久德哈拜宫红砂岩镂雕花窗久德哈拜宫门柱上的雕花。阴影部分勾勒出浮雕的立体感。基督教皇后宫位于巴西吉庭院西侧。属于来自果阿的基督教徒皇后玛利亚姆的寝宫。
1569年,她再次生下了后任莫卧儿皇帝贾季汗。基督教皇后宫旁边的浴池。比尔巴尔宫位于基督教皇后宫西面。比尔巴尔据说是阿克巴大帝的资深大臣。这座红砂岩建筑的雕花很精美细腻。比尔巴尔宫这座建筑从外观看,其特点是有双穹顶与大飞檐。
比尔巴尔宫墙面上布满雕花。比尔巴尔宫门柱上的雕花很漂亮。劳沃哈拉姆萨拉长廊位于比尔巴尔宫南面,据说有200名负责宫殿苦差的女仆曾经住在这里,这些女仆在左侧墙根处的圆形石环打上绳结以支撑她们居住区的隔断。
刚看到这些石环时雪落以为是栓大象的地方呢。王宫的蓄水池融入多种建筑风格的王宫,皆因阿克巴大帝有三位来自不同风俗习惯不同信仰地区的老婆。典型的莫卧儿时期的带有伊斯兰风格的小帽子凉亭。老王宫西侧的大象门。
赫兰米纳塔位于老王宫西门外不远处。塔身装饰着几百块象征着象牙的白色条石。据说这里是米纳阿克巴最喜爱的一头行刑大象死去的地方。位于老王宫的西南侧。
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清真寺,建成于1571年。之所以强调是“”,是因为阿格拉也有一座贾马清真寺,很容易弄混。也就是说阿格拉有两座贾马清真寺,但最有参观价值的是这一座。清真寺建筑宏伟壮观。
广场宽阔大气,除了是一座重要的穆斯林宗教场所外,它还是那位成功预测阿克巴大帝将有子嗣的穆斯林先知谢赫萨利姆奇什蒂之墓,如今许多人们纷纷来到此,同样寻求着先知的保佑。门票:免费外形壮观面积宽广。
广场中央照例是一个大水池供教徒清洗手脚,广场左侧是教徒祈祷的内殿,很像德里的贾玛清真寺;穿过广场右侧的长廊,就会看到非常多的石棺,是皇宫贵族的墓地,根据老幼男女分开安葬。墓地的尽头有一个小小的隧道入口。
是当年国王修建的一条直达阿格拉堡的密道,如今已被政府封锁。广场中央非常醒目的纯白色大理石陵墓就是那位穆斯林先知之墓,如今许多人们纷纷来到此,同样寻求着先知的保佑。进入陵墓,需要用围巾或披肩包住头。
或戴上入口处的简易帽子。祈福的人们会在陵墓内的窗棂上系上红线,许下他们的心愿。整座陵墓四周的落地雕花窗设计得非常巧妙,从外看不到里面,但从里面可以看到外面。看完老王宫出西门去继续参观贾马清真寺。
老远就望到清真寺高耸的胜利门。出老王宫南门,有道路直通贾马清真寺的东门国王之门。眼前这些人是来参观老王宫的,雪落和柳静姝走对头。他们参观老王宫只需1元人民币10,而雪落和柳静姝需要25元人民币250,差距好大。
前方道路正对着的,就是清真寺的东门国王之门。雪落估计,因为这个门与王宫的门相连接,阿克巴去清真寺礼拜肯定是走的此门,故而叫“国王之门”。清真寺最大的门是西门,叫“胜利之门”。眼前就是清真寺的“国王之门”。
这里要比德里的贾马清真寺干净很多,不收门票,也没有人强迫你付高价照相费。脱鞋装进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里,提着鞋踏着磨光的石板路走入“国王之门”。穿出“国王之门”,一个宏大的场景立时扑到眼前。
迎面是清真寺祈祷大殿高大的钟形凹门。凹门后方是主殿硕大的圆形穹顶。穹顶在建筑学及宗教中有象征天堂的寓意。宽阔的广场及周边建筑绝对不输德里的贾马清真寺左侧是更加高大雄伟的清真寺南门胜利之门。
感受到了高挂在建筑顶上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帽子亭的作用了,使建筑增添了华贵与气势感。清真寺的恢宏之门胜利门。就是眼前这座,这一面是入口,高54米。修建这座大门是为了纪念阿克巴在古吉拉特邦的军事胜利。
祈祷大殿入口天穹式凹门。里面绘有多彩的花卉图案。祈祷大殿入口侧面。祈祷大殿外的廊道。尽头那扇小门加上上方的那个很像人脸的浮雕,有点像个君王坐在那里,林立的红色廊柱如辅臣肃立两侧。抬头仰望祈祷大殿入口上方,那里有半个穹顶。
上面绘有色彩斑斓的用花卉拼出的图案。可惜,已经斑驳脱落了。神圣的主殿,位于祈祷殿中央的穹顶下。迎面是主神龛,在这里跪拜祈祷的都是男性信徒。祈祷大殿主神龛殿内的场景,墙面上镶嵌着由彩色瓷片拼出的漂亮图案,间以花卉壁画。
高处有镂空石雕花窗与钟形凹窗围绕。典型的伊斯兰建筑风格。主殿内下方的钟形门洞与上方的凹窗相呼应,分布匀称,造形美观,周围有精致的图案衬托,庄重中显华贵。祈祷大殿内高高的穹顶,有一盏古朴的老吊灯从穹顶中央垂下,肃穆感幽生。
祈祷大殿内景。祈祷大殿内的横向穿廊,视觉中的纵深感很强。祈祷大殿内的副神龛,女性在这里祈祷。祈祷大殿的副殿。室内光线非常昏暗,但在高处正中位置,有扇钟形的开窗如明灯挂在那里如指路明灯一般,为下面的空间输入宝贵的光线。
副殿高处的彩绘莲花穹顶。那朵绽放的红色莲花悬在高处如天眼俯视下方。另种版本的穹顶,如太阳在向四周放射光芒。祈祷大殿内的莲花图案的壁画。在清真寺广场的北侧中间位置,有座与其他红砂岩建筑在色彩上完全不同的白色大理石建筑。
那就是那位成功预测阿克巴大帝将有子嗣的穆斯林先知谢赫萨利姆奇什蒂的陵墓。400年前莫卧儿的阿克巴大帝一直没有子嗣,于是拜访圣人谢赫萨利姆奇什蒂希望求得一子,结果如愿。
他的来自果阿的基督教徒皇后玛利亚姆在1569年为他生下了后任莫卧儿皇帝贾季汗。如今许多人们纷纷来到这里为自己祈求后代,寻求先知的保佑。右面那座并排的红砂岩是伊斯兰汗的陵墓。伊斯兰汗曾做过孟加拉总督。
而且,他是圣人谢赫萨利姆奇什蒂希的孙子。穆斯林先知谢赫萨利姆奇什蒂的陵墓。建于1581年。全白色大理石精制,表面一圈大理石镂空雕窗。台基四周用黑色大理石镶嵌拼花图案。上方中间位置有个很大的穹顶。
穆斯林先知谢赫萨利姆奇什蒂的陵墓。里面有色彩鲜艳的花朵壁画,檀香木天棚上装饰着珠母贝壳。很多没有孩子的女人来这里在白色大理石屏风的格子上系上一根寄托希望的小绳。这是一处本无生命的陵墓,却又是一处给人以无限憧憬梦寐以求的希望诞生的地方。
毁灭与诞生同在。这座规模更大的建筑就是伊斯兰汗的陵墓。曾经的孟加拉总督,圣人谢赫萨利姆奇什蒂希的孙子。伊斯兰汗的陵墓广场北面散布的名人陵墓做为他,长眠于此,是一个非常好甚至是荣耀的归宿。
清真寺的长廊与皇亲国戚的墓地。清真寺的长廊坐在台基上的老人这位老人从塑料袋中取出一枚硬币,在阳光下仔细翻看。清真寺大门上方的“小帽子”。清真寺大门上方的“小帽子”。清真寺内有很多的鸽子在飞翔,给庄重肃穆的清真寺平添了动感与活力。眼前这位男子是广场上的喂鸽人。清真寺“国王之门”的出口。
看完清真寺,雪落和柳静姝从这里出去搭包车返回阿格拉。贾马清真寺法塔赫布尔西格里的田野。阿格拉12月下旬,印度阿格拉郊外的田野浸泡在一片金黄的氛围中。阿格拉几头蓝羚从田埂上跑过。不得不再次感叹印度百姓与野生动物的和谐相处。
下午四点多回到阿格拉,给了司机100小费。途中买了些苹果、桔子、石榴等水果,价格根国内差不多。回到阿格拉酒店后,去到门口那家有中文菜单的小餐馆晚餐,点的小碗牛肉番茄和薄饼、炒饭。德里今天是在印度旅行的第29天。
离开印度的倒数第三天。白天搭包车由阿格拉经马图拉回到起点德里。晚上宿德里。本来计划由阿格拉至德里途中看两个景点:阿克巴大帝陵;基塔姆湖自然保护区;马图拉克里希纳神庙。因为浓雾能见度非常低,前两个景点完全放弃了。
第303章 女孩是天使
马图拉稍事停留了一下。这两个景点简介:阿克巴大帝陵阿克巴大帝陵位于阿格拉城区西北10公里的斯坎达拉,从泰姬陵驱车过去大约30分钟。阿克巴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国家在他统治下达到强盛和辉煌。
此陵始建于阿克巴大帝逝世前三年,后由其子贾汗吉尔于1613年完成。17世纪末叶,曾遭班达尔人的破坏。整个陵墓建筑十分宏大,综合了伊斯兰教及印度教的特点,入口是一座高226米的红砂岩建筑,墙面上布满白色大理石镶嵌拼花。
上方的四角耸立着四个高高的宣礼塔。陵墓主体是一座百米见方的五层建筑,下面四层采用红砂岩、第五层采用白色大理石建造,一层四面的漏窗与四个门洞周边的花饰均采用了白色大理石,非常漂亮。部分墙面曾有宝石镶嵌画。
可惜已被破坏。基塔姆湖自然保护区基塔姆湖自然保护区位于阿格拉市至马图拉市之间,距阿格拉25公里,车程约40分钟。站在湖岸可观赏到品种繁多的野生鸟类及有鹿、猴等动物。马图拉马图拉北距德里约160公里。
三小时车程;南距阿格拉70公里,两小时车程。印度教圣地之一。传说中的印度教神话人物克里希纳诞生的地方。克里希纳意思是“黑色的神”黑天,通常被认为是毗湿奴神的第八个化身。最常见形象就是作为吹笛牧童出现。
受到很多女性的崇拜。马图拉有众多的印度教神庙,神像石雕艺术成就很高。傍晚时到寺庙附近的圣门,可以看到很多拿着火把的信徒在载歌载舞。简玛神庙位于传说中克里希纳诞生的小山上,供奉着吹笛的克里希纳与牧女拉答。
在寺庙底部有个小房间,里面摆着一块石板,据说大约在3500年前,克利须那就是在这块石头上出生的。寺庙内有很多壁画。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马图拉城市面貌。艾达大清真寺位于克里须那神庙北侧。
由奥朗则布大帝于1661年在拆毁的印度教寺庙基础上修建的大清真寺。为防止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发生冲突,清真寺有士兵昼夜把守。维什拉姆沐浴场传说中克利须那神杀死坎萨王后曾在这里休息。
很多人清晨在这里沐浴净身,傍晚焚烛夜祭。附近有殉夫塔及亚穆河观光船集散地。哈里门位于市中心的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