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资本大唐-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夫君,你有什么心事尽管说出来,虽然文心可能帮不上什么忙,但说出来总比憋在心里好受一点。”文心坐在李愔旁边,声音轻柔的道。

李愔听后叹了口气,接着将王安他们建议立国称帝的事讲了一遍。而文心听后却是认真的考虑了一会,然后这才道:“夫君,虽然我不懂政事,但却也知道立国之事对夫君十分重要,但是夫君显然却并不想现在立国,那么肯定是有什么顾虑了?”

李愔听后点了点头道:“不错,我的确是有些顾虑,最主要就是担心父皇的反应,毕竟台湾距离大唐实在太近了,若是我立国称帝,那么肯定会对大唐产生一种无形的威胁,到时哪怕父皇再怎么宠溺我,但他首先是一位帝王,因此我很难想象,日后大唐与台湾的关系会走向哪里?”

文心听后却是笑着伸出手指,点了点李愔的脑门道:“夫君一向聪慧,怎么在这件事上犯糊涂了?”

“什么糊涂?”李愔有些不解。

只见文心忽然调皮的拍了拍自己高高隆起的小腹,然后开口笑道:“夫君,若是我对你说,我根本没有怀孕,你会怎么想?”

李恪一听却是更糊涂了。上前摸了摸文心的肚子道:“这怎么可能,你的肚子都这么大了,只要是个人都能看的出来,怎么可能没有怀孕?”

看到李愔不解的样子,文心却是接着笑道:“对啊,我的肚子都这么大了,夫君一看就知道我怀孕了。那么夫君你也是一样。你现在势力已成,父皇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就算是你不称帝,但是父皇对待你的态度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只是单纯的父亲对儿子的态度,所以你称不称帝又有什么区别?”

所谓当头棒喝。其实也无过如此,文心的话一下子把李愔给打醒了。他一直担心自己称帝会让他和李世民之间的父子关系产生裂痕,其实根本就是钻进了牛角尖,毕竟当他的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已经对大唐形成的威胁,与称帝与否根本没有关系。

另外无论从哪方面,李愔都具备了立国称帝的实力。可是李愔却一直压着没有称帝,这反而会让李世民更加猜疑,认为李愔这种做法,可能会存在更大的野心,所以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李愔称帝反而会让李世民安心,同时减少心中的猜疑。

想明白了这一点,李愔立刻感觉豁然开朗。怪不得这几年自己与李世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以前李世民还经常主动给他写信,但是现在这几年,一般都是李愔写过去一封信,然后等上一段时间,李世民才会回上一封,而且信中的语气也不像以前那么亲密。原来病根竟然在这里。

“哈哈,我明白了,家有贤妻,真是我李愔的福分!”只见李愔兴奋的站起来。然后猛然俯下身子,在文心的红唇上轻轻一啄,这才大笑着离开。而文心则是一脸甜蜜的看着离开的李愔,同时双手抚了一下高高隆起的肚子,心中十分的满足。

几天之后,李愔将王安、陆洪和陆青、苏定方等文武重臣全都召集到王府,当场宣布同意他们之前的建议,决定立国称帝,不过李愔也提出一个条件,那就是必须先将这件事上奏给李世民,只有对方同意后,他才会立国。

对于李愔的要求,王安他们也没有异议,毕竟李愔是李世民的儿子,而且他们和大唐同出一源,事先请示一下也是应该的。

不过李愔可没打算自己一个人向李世民请示,而是先将立国的事通知了李贞和李恽,结果这哥俩立刻心急火燎的派来使者,并带来两人亲笔书写的奏折,准备和李愔一起送到长安去。

说起来李贞和李恽可比李愔洒脱多了,当初刚在天竺立足时,他们就准备鼓动李愔一起立国,但是当初李愔觉得时间不到,所以就没有理会,现在终于想通了。

太极宫两仪殿内,李世民手边放着李愔三人的两道奏折,不过他在看完这两份内容几乎一样的奏折后,却是沉思许久,脸上的表情也很奇怪,说不上喜也说不上忧,让人猜不透他心中的想法。

“启禀陛下,长孙大人、李大人以及褚大人求见!”一个小黄门飞奔进来,跪倒在地道。

“宣!”李世民声音低沉的道。在接到李愔三人的奏折后,他就派人将长孙无忌、李绩和褚遂良三人请了过来。

去年六月,身体大不如前的萧瑀忽然病逝,七月,缠绵病榻的房玄龄终于去世,临终之前李世民亲自探望,并拉着他的手安慰,甚至还当场封房玄龄最小的儿子房遗则为中散大夫,以便能让他在临终前看到子孙富贵,结果房玄龄终于含笑而逝,终年七十岁,李世民为之废朝三日,赠太尉,谥曰文昭,陪葬昭陵。

更加不幸的是,今年年初时,李靖也病倒了,现在根本起不来床,而孙思邈去为他诊治过后,却也回天乏术,只是说能保李靖半年的命。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身边的重臣也只剩下长孙无忌等寥寥几人,甚至在李愔兄弟三人想要立国这件大事上,他也只能将长孙无忌、李绩和褚遂良三人找来商议。

长孙无忌三人进来后,李世民将李愔三人的奏折给他们看过之后,结果这三人全都是眉头紧锁,暗中盘算这件事的得失。

“无忌,对此事你有何看法?”李世民开口问道,房玄龄去世后,满朝文武能接替相位的,也只有长孙无忌了,虽然李世民担心外戚专权,但是手中实在无人可用,所以最后还是不得不任用长孙无忌为相。

只见长孙无忌上前一步,低头回禀道:“启禀陛下,蒋王和越王实力还弱,但是他们距离大唐较远,而且年纪也比较轻,因此有立国之心也很正常。而齐王实力强大,但是距离我大唐最近,同时与陛下的感情也最深厚,虽然早就有了立国的实力,只是一直顾虑陛下您的态度,所以一直没敢立国,不过今天他和蒋王、越王一起将这份奏折送来,应该是手下的臣子逼迫,令他不得不做出选择。”

长孙无忌不愧是大唐的宰相,一下子就猜到了李愔的真实处境,甚至连李贞和李恽的心思都猜的八九不离十,李世民听后也是连连点头。

只见这时长孙无忌接着开口道:“以臣下得到的情况,齐王立国早已是大势所趋,否则必然会引起臣子们的不满,这显然是齐王殿下不愿意看到的,而他派人送来奏折,其实只是想得到陛下的承认,也好显得名正言顺。”

其实长孙无忌下面还有话没说,那就是哪怕李世民不答应,恐怕李愔也会自行立国,但是这样一来,肯定会造成李世民和李愔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

李世民自然听出了长孙无忌的话外之间,不过他转头又看向李绩和褚遂良,结果只见他们二人对视一眼,然后一同上前道:“启禀陛下,臣人也认为长孙大人分析的极有道理,齐王恐怕已经顶不住国内的压力了。”

“朕明白了!”李世民长出了口气,以他的智慧,自然能分析出以上的结果,只不过他需要有人帮他做出这个决定。

而长孙无比同样也松了口气,李愔在海外立国,那么肯定不会再回来与李治争位了,这样一来,李治的太子之位也才能更加稳固,他这个做舅舅的,自然也能更加的放心。

几日之后,李世民分别给李愔和李贞、李恽三人一道圣旨,允许他们在海外建国。不过李愔却很快发现,想要建国却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该用什么国号。国号并不是随便定的,一般都有着相当的渊源,比如大唐的国号为唐,这是因为李渊在起事之前,曾被封为唐国公。而按照这个逻辑,李愔的国号就应该为“齐”,毕竟他的封号为齐王。

对于‘齐’这个国号,李愔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过因为在春秋战国时已经有一个齐国,后来被秦所灭,说起来有点不太吉利,所以引得一部分大臣反对,认为不能用这个国号。不过后来李愔发现,历史上的齐王以富饶闻名,而且也比较重商,这倒是和他有些相像,所以最后力排众议,终于将国号定为‘齐’。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六百四十四章 行政与司法

国号之争持续了近一个月,两派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李愔实在受不了了,在他看来,定什么国号无所谓,关键是能否建立一个为百姓谋取福利的政体,让所有人都真心的拥护自己的统治,所以最后他也懒得再动脑子,直接将国号定为“齐”。

定下国号后,接下来也就是举行建国大典了,不过李贞和李恽却没有和李愔同时建国,而是将建国的日期排在了后面,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要亲自来参加李愔的建国大典。

贞观二十三年二月十四号,李愔在台湾登基称帝,国号大齐,立萧文心为皇后,嫡长子李冕为太子,其余武媚娘、王惜君、崔梦雪和金胜曼四人,则为贵妃。

除了后宫之外,李愔对文武百官也是大加封赏,不过对于齐国的行政与军事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却又引发了新一轮的争论。

比如在行政方面,不少人都建议照搬大唐的三省六部,认为大唐之所以强盛,主要就是因为这一套比较成熟的行政结构,甚至官员也很少发生贪污受贿的情况。

但是这个提议却遭到王安的激烈反对,并且还一针见血的指出,大唐的三省六部制虽然不错,但是这种制度只适合农业国家,现在随着大唐工商业的发展,使得大唐的行政制度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源头,这也是为什么大唐拥有更多的人口和土地,但是在工商业方面却还不如台湾等地的原因。

对于王安的意见,李愔听后也十分的支持,中原王朝向来以农立国,行政机构自然也是为农业服务,比如六部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但却唯独少了一个农部,这其实是因为这六部的存在。主要就是为农业所服务。

不过李愔从一开始,就不是走的以农立国,而是更接近后世的以工商立国,农业虽然重要,但是对经济的发展却远不及工商业的贡献大。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唐的三省六部制的确不适合搬到自己的齐国,最多在某些方面做一下参考罢了。

想明白了这些。李愔终于决定支持王安,同时也有一批有远见的官员被王安说服,这使得反对照搬一派的势力大涨,最后齐国的文武官员终于达成一致,暂时保持原来的行政方式不变,不过官员的称谓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王安以前是齐王府的王傅,但其实干的是宰相的活,所以齐国成立后,李愔第一个封王安为齐国首相,统领百官,陆洪为副相,做为王安的助手。不过为了防止首相专权。李愔参考后世的制度,限定了首相的担任年限,每届首相的年限为四年,而且最多连任两届。至于首相的任免权,暂时由大齐的皇帝陛下,也就是李愔提名,然后再由百官表决,超过半数以上才算有效。

确定了首相后。剩下的也就简单多了,紧随其后的是各个行政机构的升级,比如工商部、外交部、教育部、国防部等等,这些名称虽然是李愔从后世照搬过来的,但其实却都是结合齐国的实际情况而设立的,各个部门负责的情况也与后世有着相当大的区别。

其中工商部的部长由王子豪担任,而外交部的部长很重要。李愔将澳洲的唐义识调回来担任,教育部的部长由李淳风的弟子谢纯担任,国防部和军事有关,虽然只负责军队的行政和后勤。对军队并没有指挥权,但却也需要懂得军事,因此李愔任命刘仁轨担任,另外还有其他各个部门的部长,也都分别由心腹大臣担任,而各部的部长与首相组成了大齐的内阁系统。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官员的任免虽然是李愔和王安事先商量好的,但是之后却是由王安以首相的名义,将官员的名单呈给李愔,而且名单上还故意有几个人的职位与原来商定的不同,然后再由李愔改过来,并在朝会上公布。

这种做法虽然看似好像很虚伪,但却在实际上尊重了大齐的法律,同时也给后来的首相和君王做出一个表率,规定了双方在组建内阁时所欣赏的角力。甚至李愔也正在准备让人编写一部真正的宪法,将自己和首相的权力都做出明确的规定,以此来达到限制君权与相权的目的。

李愔一向都是个懒人,再加上他深受后世的影响,所以他在行政方面,除了保留一个官员的任免权外,其他行政权力都尽量的下放给首相和内阁。

当然了,他对政事上还保留着一个绝对否决权,举例来说,也就是内阁在处理某件政事时,若是李愔不满意的话,那么可以直接插手,否决内阁的决定,让内阁重新处理,若是三次之后依然让李愔无法满意,那么就将由李愔亲自处理这件政事。

不过这个绝对否决权只是一个过渡期的特殊产物,日后等宪法完成后,李愔就会废掉它,毕竟这个权力若是使用不好,很可能会造成君权过重,从而导致臣子的不满。不过以李愔惫懒的性子,恐怕这个绝对否决权也用不了几次,毕竟他平时可是巴不得事情少点,怎么可能自己没事找事?

虽然李愔对行政权力放的很松,但是对军权却抓的极严,国防部部长刘仁轨是李愔一手提拔起来的,而且还是当初齐王府的老人,另外海军大将陆青以及陆军大将苏定方两人,也都是从登州时就开始跟着他,因此忠心方面自然没有问题。

而除了这些军队方面的高层外,另外还有李敬业、程怀亮这些和李愔一起长大的兄弟,他们现在都属于军队中的中层,有他们在,李愔就不用担心军队出问题。更何况台湾的军校之中,每年都有一批又一批的海陆学员毕业,一直受到忠君爱国思想教育的学校学员们,都将进入军队成为基层军官,这也是李愔取得军队忠心的最大保证。

在将中央的行政机构搭建起来后,地方的行政机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为李愔的地盘早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地,因此李愔将全国分为十二个州,其中有最早的三韩州、倭州、和台湾,另外林邑和吕宋也独立成州,值得一提是,吕宋州不仅仅包括吕宋岛,还将东南方向的一系列岛屿全都包括在内,面积和后世的菲律宾差不多。

除上了面的五个州外,南洋一共分为四州,其中马六甲北岸的马来州以狮城为首府,南岸的金洲也被划为一州,另外还有爪哇和婆罗洲。其中婆罗州的面积最大,不但包括婆罗洲这个大岛,而且还将东侧的苏拉威西岛也包括在内。

另外还有天竺旁边的锡兰岛,同样也独立划为锡兰州。而已经在开发之中的澳洲,虽然面积广阔,但因为开发程度不高,人口也相对较少,因此被整个划为澳州。值得一提的是,澳洲北方还有一个大岛,后世被称为新几内亚岛,不过因为岛的形状像只乌龟,因此被命名为龟岛,这座巨大的龟岛同样也被划为澳洲之中。

除了上面的十一个州外,最后一个就是夏威夷了,同时也是距离台湾最远的一个州,随着蒸汽船的推广,从台湾到达美洲已经不需要再绕到倭国去,而是可以直接从台湾出发,然后经过几个港口后到达夏威夷,在这里最后补充一下煤和淡水后,就可以直接到达美洲,所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也正是夏威夷重要的地理位置,所以李愔将其单独列为一州,至于美洲那里,因为暂时只有几座临海的港口和据点,再加上距离太过遥远,所以暂时没有在美洲设立州府。

州是齐国的二级行政单位,最高长官为刺史,州中的行政机构也和中央差不多,不过都是中央机构的下属机构,而且刺史的权力也被大大的削弱,同时各州的驻军与行政分开,严禁两者相互干涉。

州下面就是县了,不过齐国的县与大唐的县不同,大唐的县是最低的行政单位,县中除了县令、县丞和主薄外,就再也没有官员了,剩下的全都是县衙招募的小吏。

但是大齐的县却完全不同,县中的机构同样是仿照中央,除了县令之外,其他则是各部的分支机构,名义上虽然归县令管理,但却也有相当的自主权,而且官与吏之间的界限已经十分模糊,县令也是从小吏中提拔出来的,甚至可以说,只要是县衙中的人,都可以称为官。

而且县并不是大齐的最低行政机构,在县之下,李愔还设立了乡一级,将数个甚至是十几个村庄设为一乡,以此来加强统治。

上面所说的都是行政机构,而在行政机构之外,李愔还设立一套独立的司法机构,这些机构包括警察院、督察院和法院,这三院的最高长官与各部部长同级,而且不受任何行政官员的管理,哪怕是首相也无权插手司法的执行过程,甚至还要受到督察院的监督,若是首相被发现渎职、贪污等罪行时,依然会被督察院向法院提出起诉。

第六百四十五章 黑海海峡

将行政与司法独立出来,这已经是李愔能做到的极限了,至于立法权,则还暂时掌握在李愔手中,不过立法权迟早也是要独立出去的,毕竟来自后世的李愔早已经知道历史的潮流,一味的将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只会造成独裁的发生,而独裁则可能会给自己的后人带来灭顶之灾,因此他从现在开始,就已经有意的开始将皇帝的权力稀释了。

不过无论李愔再怎么稀释,在这个年代下,皇帝依然是整个帝国的主宰,特别李愔还是整个大齐王朝的开创者,无论是威望还是能力,都得到所有臣民的认可,因此李愔虽然将手中的行政权力交出大半,但其实只要他一句话,就随时可以将这些权力收回来。

齐国的行政结构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升级而来,大部分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也只是在一些细节上做了一些修改,不过即便是这样,也依然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因此在建国大典完成后,身为首相的王安,以及那些内阁成员的各个部长们,一个个简直都快忙死了。

不过上面这些都与李愔无关,因为他只负责制定大的规划,具体的操作自然要由臣子们去完成,否则他这个皇帝不是白当了吗?更何况李愔还将大部分的行政权力下放,趁着这次行政机构升级的机会,也是对自己选定的内阁的一个考验,只有通过这个考验,李愔也才有理由相信,他们将在自己的领导下,带领大齐走向更高的辉煌。

在李愔登基半个月后,李贞和李恽也在天竺的中京登基为帝,不过他们的政治体系比较特殊,国内有两个皇帝,分管着政务与军事,而且他们的国号也比较麻烦。无论是用李恽的“蒋”还是李贞的“越”,都不太合适,所以最后干脆以“天竺”为国号。

而且因为天竺政教合一的特殊性,使得天竺的政体与大唐和大齐的政体都完全不同,但是却也吸收了一些两国政体上的特点。再加上天竺的工商业发展远不如大唐和大齐,所以李恽提出了农工商并重的发展思路,这也导致天竺的政体显得更加的与众不同。

不过就在李愔和李恽、李贞他们相继立国称帝的时候。李恪却终于穿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然后由南向北前进,期间穿过了爱琴海,终于在一个月后到达了黑海海峡,而东罗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就坐落在那里。

君士坦丁堡本来是一座名叫拜占庭的希腊古城,但是后来希腊被罗马人征服。这里自然也成为罗马的领地,后来君士坦丁大帝在这里兴建了一座大城,并将其命名为新罗马,不过人们还是喜欢称其为君士坦丁堡。

不过在东罗马百姓中,直接简称其为城,可能是在东罗马人的心中,除了君士坦丁堡可以称为城市外。其他地方全都是乡下,这倒是和后世中国的某座城市有点像。哈哈,开个玩笑。

君士坦丁堡位于黑海海峡的东北端,黑海海峡则连接黑海与地中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黑海海峡分为三部分,其中西南端为达达尼尔海峡,中间则是世界上最小的海,名叫马尔马拉海。而东北端也是一条海峡,同时君士坦丁堡也位于这条海峡上。

希腊人称这条海峡为博斯普鲁斯海峡,翻译成汉语为牛津渡,希腊神话传说中,那个老淫棍宙斯和人间的公主偷情,结果被老婆发现,于是他就把公主变成了一头牛。最后这个公主游过海峡逃走,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

李恪他们的舰队穿过西南端的达达尼尔海峡时,发现这条宽度才不过两三里的海峡两岸,建造了许多的堡垒。不时可以看到有士兵在堡垒中穿梭,另外在海峡之中,还有一支东罗马帝国的海军在巡视。

在进入达达尼尔海峡之前,李恪的船队已经和后方王方翼的使者舰队汇合在一起了,而且这次李恪已经不再打算隐瞒身份,在见到管理海峡的东罗马官员时,直接将自己的身份亮了出来,结果让对方是十分震惊,一边派人通知君士坦丁堡,一边十分殷勤的接待,现在他们舰队前面,就有两艘罗马军舰在引路,后方还有一支罗马舰队负责保护,生怕这位尊贵的大唐皇子出现意外。

“好一个易守难攻的险地!”李恪站在军舰的船头,一边行进一边打量着两边的军事布局,他虽然没在军校中学习过,但是在做皇子时,却也跟着几位老将学过兵法,自然也能一眼看出达达尼尔海峡的战略重要性。

“方翼,若是让你来攻打君士坦丁堡,你有没有办法攻克这条海上要道?”岑长倩对兵法所知不多,不过在听到李恪的话后,转头向旁边的王方翼问道。

王方翼从刚才开始,也一直在打量着这里的地形,而且身为一个武将,脑子里很自然的就在思考着攻打这里的办法,因此听到岑长倩的话后,立刻开口道:“这条海峡连通黑海,不但地形险要,而且背后又有君士坦丁堡的海军支援,想要从海上攻下这里简直不可能,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海峡南方的陆地上进攻,直接将海峡南岸的陆地全部占领,那时可以从海峡的任意一点进攻君君士坦丁堡,这里也就没有任何军事价值,攻与不攻都无所谓了。”

“哈哈,方翼果然是军事奇才,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看出这里的弱点,不过大食人的军队还没能完全占领小亚细亚半岛,距离黑海海峡更是有着相当一段距离,再加上东罗马帝国在小亚细亚地区布置了大量的兵力,所以大食想要从陆上进攻这里的话,必须将整个小亚细亚的军队全部击溃才行。”李恪也开口笑道。

在李恪的路上,已经十分注意收集关于东罗马帝国的情报了,特别是对方与大食人的战争,以及与北方和东方蛮族的关系,更是他收集的重点,因此李恪对东罗马帝国的局势也算是有了一些了解。

“这倒是,小亚细亚半岛已经成为东罗马帝国与大食之间最后的一道屏障了,所以东罗马人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那里,所以大食若是想以最快的速度灭亡东罗马的话,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海上攻占这条海峡,然后一举攻占君士坦丁堡,咱们在来的时候,不是听说大食已经在埃及建造海军了吗,估计大食也是准备在海上与罗马人一决生死!”王方翼一脸微笑的道。

虽然在大唐三国的强压下,大食不得不签订了四国盟约,但是所有人都十分清楚的知道,大食作为一个新生的帝国,而且天生就带着向外扩张的欲望,虽然现在暂时向大唐三国低头,但肯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再次露出自己的獠牙,而且在东进的路受阴后,他们只能将目光转向北方的东罗马帝国,毕竟大唐再怎么强,距离这里也实在太远了,就算是支援也不会有太大的力量。

达达尼尔海峡长度约有一百多里,以李恪他们船队的速度,走了近半天时间才进入马尔马拉海,这片位于黑海海峡中间的海洋很小,在后世被称为世界上最小的海。

不过这片海虽小,但是风景却十分秀丽,再加上黑海海峡连通着黑海与地中海,所以经常有鱼群穿过这条海峡,使得这里的捕捞业十分发达。海中还有两个小群岛,岛上盛产大理石、花岗岩和石板,建造君士坦丁堡的石料大都是从群岛上采集的。

李恪他们并不是第一批到达这里的汉人,其实早在大食开放苏伊士运河之初,就已经有零星的汉人商船到达东罗马,因此这里的百姓对汉人的商船并不陌生,但是李恪他们船队的到来,却是引起了一阵轰动,甚至不少打渔的渔民都目瞪口呆的站在船上,远远的眺望着李恪他们的船队。

他们的目光全都集中在李恪船队中的四艘军舰上,这四艘军舰全都是李愔海军中的主力军舰,船体分为四层,每层的船舷两侧,都开着十几个炮门,露出里面乌黑的炮口。不过这些火炮并不是让人惊讶的原因,毕竟东罗马人根本不知道火炮的威力,他们之所以震惊,主要是战舰的体型实在太大了。

本来东罗马人一向对自己的海军十分自豪,但是后来汉人商船的到来,却让他们发现,原来汉人的船只竟然造的比他们的战舰还要大上几分,可是现在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战舰,却比普通的汉人商船大上一倍左右,这使得前面引路的东罗马战舰看起来,竟然还不到李恪战舰的一半,可以说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船。

其实不光是这些渔民,在之前李恪他们进到达达尼尔海峡时,东罗马的海军也同样对那四艘战舰十分震惊,要不是担心惊扰到尊贵的大唐皇子的话,估计早就有罗马军官忍不住登船参观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前面引路的两艘罗马军舰的船尾,也聚集了几名罗马军官,正在对四艘军舰品头论足,估计很可能是在讨论若是遇到敌人驾驶着这种战舰时,他们该如何击败对方?

又经过两天的航行,李恪他们的船队终于穿过了马尔马拉海,再向前就是博斯普鲁斯海峡,而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也已经遥遥在望。

第六百四十六章 君士坦斯二世

东西罗马分裂后,西罗马已经在一百多年前正式灭亡,罗马城所在的亚平宁半岛,也已经被伦巴比人占据,虽然后来东罗马帝国一直想要收复故土,但也仅仅成功过一次,而且很快就又被赶了出来,使得西罗马帝国的领土彻底沦丧。

更加不幸的是,随着大食人的进攻,东罗马帝国已经失去了非洲和南方等地区的行省,现在的东罗马帝国主要占据着巴尔干半岛及以东到黑海的地区,再加上小亚细亚半岛地区,可以说国土面积并不大,相比罗马帝国最强盛时,他们的国土面积足足缩水了三分之二。

不过国土面积的减少,也给东罗马帝国带来一个好处,那就是使得国内的情况不再那么混杂,全国统一使用希腊语,而且宗教也以东正教为主,南方信奉基督教的行省现在都已经落到了大食人的手中,这使得国内的宗教之争也终于平息了。

也正是这种情况下,再加上外有大食这个强敌,使得东罗马帝国的上下终于能团结在一起,之前在小亚细亚半岛与大食人的战争中,也能打的有声有色,牢牢的守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