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桑田人家-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端午一家下了车,兵士把车上的包袱查看了一下,端午抬头,城门上赫然是一个大匾额,上书“清河县”三个大字。
“想不到县城那么大,比大坟脚村大多了。”逸辰一双明眸炯炯有神,透着好奇。
一行人进了城,城内店铺林立,行人如鲫,热闹非凡。路边摊子更是种类繁多,有卖丝绢的,卖发簪子的,卖小吃的,卖小玩偶的。美丫在一个卖玩偶的摊位前停下不走。
谢灵看是一个米面做的玩偶,问了问价格,也不贵,便买了一个,美丫高兴极了。端午说:“五妹,这玩偶是玩的,不可放嘴里耍。回家姐姐给你做一个。”
逸辰就听话多了,帮谢灵拿包袱,端午则推着车。车上已经用布遮盖住了,不然一定会引起路人观望的。
“前面就是林家的大染坊。你大哥就是在里面做事的。”谢灵指着前头一大院子说。
那可不是一般的院子,比村里的学堂都要大好几倍,院子门开着,上面挂一个牌匾,写着“林家染坊”四个大字。字体是正楷,很是工整。门口进进出出的是穿着短布衫的男人。不用说,那些都是染工了。
“请问,杨宗闰在吗?”谢灵问,杨宗闰就是大哥的名字。
话说端午这一家,光从名字看,的确很是重男轻女,给儿子取名,从大到小依次是,宗闰,逸辰,名字端正大气,一听便觉是大户人家。而给女儿取的名字,依次是,二丫,端午,美丫,听上去便像是农村来的。土气极了。
“哦,您找我们管缸的杨主事啊。”有个工人停在那里,他的手被颜料染的花花绿绿的,背着大袋面料说,“他今日休息,在房间里歇着呢。诺,朝这一直走,转个弯,那里就是他的房间。”
那人说完就急匆匆地走了出去,看着院子的染工,烧水的,挑布的,上色的,个个动作井然有序,并且地面也是干干净净,按理说染布坊地面应该是花花绿绿的,可是那些颜料竟一点都没有污染了地面。
“娘,原来大哥还是这里的主事呢。看来掌柜的很器重大哥呢。”
端午把车子停在门口,进去的时候,谢灵他们已经和一个年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说说笑笑了。“端午,快过来,这是你大哥啊。”
杨宗闰四四方方的脸,额头宽大,星眸上两撇远山眉,高高瘦瘦,着贝壳色雷纹窄袖矩领上衣,浅灰色长裤束于黑靴之中,浓黑长发高挽,插一根铜笄。简单的衣饰遮盖不住一身的福气。英俊干练,气质不凡。
端午看得愣住了,想不到她大哥长得这么好看。
“必是好久不见你大哥了,三妹妹,你愣着做什么呢?”杨宗闰笑着上前,端午还没反应过来,一双温暖有力的手臂,就把她圈在怀里了。
杨宗闰——抱住了她!
下意识地,她推了下,马上想到他是她亲哥哥啊,抱抱也算表达对她的疼爱。
“大哥。”她极不自然地叫了一声。
“一直听二妹妹念叨,说这半年来,三妹妹变得好生聪明了,还把桑田买下来了。不知那桑田如何了。”杨宗闰拉端午坐下,逸辰和美丫依偎着他。
端午正要说话,谢灵先说了:“如今是入了夏了,桑叶越长越好了,我们打下很多桑葚,把桑葚酿了酒,等秋天就可以喝。蚕儿们也是很好,就等它们换皮吐死了。”
宗闰听说一切都好,便很高兴,谢灵又说:“这是美丫绣的帕子,她说送你的,这是逸辰抄写的古训,是你弟弟一片心意。”
宗闰都接过来,说:“儿子在林家颇得掌柜照顾,每日只要管好这几缸布就可以了。至于布料的引进,筛选,卖出,则一概由林家二公子负责。倒也轻松。因二公子布料挑选得好,颜料又分编好了,每日活接的再多,都有空闲的。这薪水也比别的多一些,日日吃的是白面,不像别的小染坊,吃的都是粗食。”
“你过的好,娘也放心了,过去的事,你也不要怪你二妹妹了。”谢灵说的是宗闰之前那个相好,“听说她已经嫁了人,还生了个女儿,过好了她日子。”
宗闰听了,眼内并无凄凉,倒是释怀地笑了笑:“都过去了,俗话说,姻缘天定,这都是我和她没有缘分,怪不得妹妹。
“你能放下便好。二丫头心里头倒过不去呢。”
“都是一家人,二丫倒是多心了,娘,你帮着劝劝二丫。”
谢灵摇摇头,“你这个二妹妹也是死性子,经不得劝的。只有你过的好了,她才会真的把这事给过去了。可惜你都这样忙,连回村的时间都没有,不然,娘早让媒婆子给你找个姑娘了。”
宗闰倒是想的开,“娘,先前咱连饭都没得吃,就是如今,端午设计帮家里买下房子和桑田,也还欠着债,哪会有姑娘愿意跟我呢?倒是穷途末路的时候,遇上了林掌柜一家,才得了这么好的活,还是把银子存上几年再谈亲事吧。”
“是啊,是啊,到时,等蚕儿们吐出的丝大卖,姑娘们一定是排队等着大哥挑呢。”逸辰插嘴道。
这话逗得大家都笑起来,宗闰说:“好,那大哥就等着啊。”¥'bookid=2396143;bookname=《古代闲逸生活》'夫妻甜宠古代文
¥'bookid=2992431;bookname=《嫡医》'重生嫡女复仇加中医术文
¥'bookid=2140299;bookname=《带着厨房去晋朝》'经商种田类型的美食文
¥'bookid=2284360;bookname=《晋秀名门》'重口味无线文
¥'bookid=1997712;bookname=《乱香》'三国孙尚香女主文
035 大染坊
“杨主事,新进来眼下最时兴的季胺盐,您要不来瞧瞧?二公子也来了。”一个老师傅挽起衣袖走进来,对宗闰说。
“二公子怎么亲自来了?”二公子来了,宗闰就不得不过去了。
“想必是这次的季胺盐,只有杨主事辨认得出。二公子听说您今日休息,便不放心吧。”老师傅说着就走出去了,还对着谢灵福了福身。谢灵也回礼,让端午,美丫,逸辰叫他老伯伯。
“我过去一趟。这季胺盐和在颜料里,染在纱上,下水不掉色,煞是好看。所以专门用来给上等丝绸染色,做的还是官府生意,丝毫马虎不得。”宗闰说着就跟着老师傅走了出去。
谢灵叹了口气,“你瞧瞧,连休息日都没半点闲工夫。难怪回家都赶不上。”
端午找来杯子,倒了茶水给他们喝。这茶杯用的是青花瓷,上等好茶透着奇香,端午不由得对林家产生了好奇。
“娘,林家是不是清河县最富贵的家族?”
谢灵呷了一口茶,说:“自然不算。清河县最大的家族就是做桑蚕的谢家了。谢氏家族,最早还得过皇帝的亲笔匾额,垄断着整个大铭朝的丝绸生意。只是谢家历尽九代,脉系已经十分庞大和复杂,在咱们大坟脚村的谢太婆,不过是谢家主脉的旁远亲戚。谢家人还为官做到了当朝太傅。当今皇帝都是他的门生呢。因为有这么大的靠山,所以,清河县没有人敢惹谢家的。对了,这个林家,其实也算是和谢家沾亲带故的。林老爷就是清河县谢太爷的三姑爷呢。”
端午一怔,官商一体,难怪什么都是谢家的最好。
“当朝太傅谢文正,就是谢太爷的堂兄弟。谢太爷叫谢清风,他有个表弟,是当朝三品辅国将军,叫朱仲谋。对了,皇宫里有个贵妃,这个也要提一提,也是谢文正的嫡孙女,叫谢贵妃。”谢灵越说,眉毛越皱,眼光忽然变得深沉。
“娘,何以你可以如数家珍般,报出他们的名字?”端午问,四下看看,幸好没有外人。
谢灵如梦清醒般,笑了笑,“没什么。反正你记得,谢家的人,断是得罪不起的。哪怕和谢家有关的,也是一样。这个林家老爷既然是谢太爷的姑爷,也是得罪不起的。明白没?”
端午压根没打算得罪谢家,只是看谢灵越发奇怪。为何谢灵就是不肯把她父亲的名字告诉她?又为何谢灵对当朝的几位朝廷命官这般熟悉?
杨宗闰二十一岁,谢灵说他们是几年前才逃难到大坟脚村的,可见大哥可能知道过去的事。
端午于是去找大哥。
只见院子里,和宗闰站一块说笑的,是一个何等风光霁月的男子!
雪色团花长袍上,几划金丝勾勒出月牙花纹,月白腰带上绣着翠竹叶花样,如雪织染的眼睛,透澈明亮,两撇墨色远山眉,高耸苍灰悬胆鼻,赤色薄唇,勾勒出如梦如画的外形。
他就这样站在那里,纯洁无垢,站住一群衣服乱糟糟的染工中间,好像鹤立鸡群,站在英俊高瘦的杨宗闰身边,美的把杨宗闰都比了下去,好像芊云环绕着一轮明月。
心,跳了一下。自打穿越以来,这是第一次,看到一个男孩子,心跳!
“二公子,那是我三妹,和娘一起来城里看我。三妹,还不过来见过二公子。”宗闰叫她,她只觉得全身一震,猛然醒了过来。她咬了下嘴唇,硬着头皮上前。
那双雪目,看向她了,她低下头,装作淡然笑道:“二公子好。”
“嗯。”
只有些许短暂的叹词,连多一个字都不愿意给,林家二公子,高贵清冷得可以。
“夏楞玄,秋染夏,就是说,夏天要染黄赤色和浅黑色的,秋天要染彩色的。这是新进的茜花做的颜料,却是彩色的,适合秋天,不必进这么多。夏天到了,达官贵人都喜欢黄赤色和浅黑色。宗闰,这个才要多进一些。”他的声音如温厚的湖水,广溢而温柔,甜美却平和,听他说话就是享受了。
宗闰点头,“知道了,二公子。”
端午看到那双纤尘不染的金织五色云霞履,缓缓朝前行去,心想她也有看到帅哥心跳的时候,不由深吸一口气,打算忘记。宗闰说:“对了,正奇了,往常从村里到镇上,少说也要两个时辰,为何你们这么早就上来了?”
端午带着宗闰到门口,揭开她发明的“三轮帆车”,“大哥请看,我们就是坐这个来的。”
“这是何物?”宗闰甚是惊奇。
“这个我把它叫做三轮帆车,利用人力和风力,速度甚至可以超过马车。”端午简单地把车子原理讲了一遍。
“甚好,甚好。”宗闰很激动,没想到自己的妹妹这么聪明。
“这当真是你造的?”忽然,如林间山风,平和细流的声音响起,端午回眸,林家二公子回转身,温和目光凝在那帆车上。玉带随风飘起,缓缓走来,脚步声如踩踏于落叶之上,格外好听。
“是。”端午低垂下眸子,太美的男人,不敢直视。
“卖给我。”二公子虽用的是不容商量的语气,可是音色纯亮,仪态温雅,一点也感觉不到有什么不礼貌的。
“请公子见谅,我们回家还要用这车呢。”端午婉拒。
“那不难,你们回去,我可以找辆马车送你们。我见它小巧精致,非常喜欢,如果姑娘愿意卖的话,就五两银子吧。”二公子说着,身后有随从朝端午递上五两银子!
“妹妹拙物,公子喜欢拿去便是,岂敢讨要公子银子?”宗闰连忙推辞。¥'bookid=2396143;bookname=《古代闲逸生活》'夫妻甜宠古代文
¥'bookid=2992431;bookname=《嫡医》'重生嫡女复仇加中医术文
¥'bookid=2140299;bookname=《带着厨房去晋朝》'经商种田类型的美食文
¥'bookid=2284360;bookname=《晋秀名门》'重口味无线文
¥'bookid=1997712;bookname=《乱香》'三国孙尚香女主文
036 肉臊面铺
二公子淡淡一笑,把银子拾起,放入宗闰手掌之中。
“卖东西自然是要拿银子的,什么岂敢不岂敢的。你妹妹很能干,若是日后有缘,我希望再买到她的好东西。”二公子长睫深藏下的明眸淡扫,端午抬头,正撞个电光石火,四目对视!端午连忙曲身打揖作为行礼。
二公子招呼随从把车子推走了。他长衣广带,转身飘然,缓缓离去。
“三妹妹,你可真行,公子一向何其挑剔,他所用的衣物器具,都是要亲自挑选,一尘不染。他家里的玩物,数不胜数,可是都是稀世珍宝,如今他看中了你做的东西,可见,你深得他的心呢。”宗闰拍了下发愣的端午,笑道。
“哥哥不要取笑我了。这牛车也是借来的,妹妹尚不知拿什么还呢。”其实端午深知这三轮帆车是不能载他们回去的,因为回去的路上,是逆风,只能收了帆,光靠人踏回家可要累的半死。还不如卖给二公子了事。
“这自然难不倒妹妹了,其实牛车无非是几块木头搭就,只是贵重的是那牛。既然牛你们还养在家里,回去钉个牛车还他便是了。”
兄妹俩说笑着,端午想起父亲的事,便问宗闰,谁知宗闰单单在这事上,偏偏头脑不清醒了,“自从几年前,从车上摔下来,我对之前的事便都记不清楚了,哪怕是父亲,也没有印象了。后来就跟着娘,来到了大坟脚村。”调查身世的线索,在大哥这里也断掉了,端午也不想再查个究竟,兴许什么都不知道更好,因为知道得太多的人,都是不快乐的。
美丫和逸辰为了争一块糕饼吵架了。谢灵分开了他们,说:“都不要抢了,这糕饼是娘带来给宗闰的。宗闰在镇上,一定很久没吃得大坟脚村的松糕了吧。”
宗闰连忙抱起美丫,把松糕撕了一小块放到美丫嘴里,“多谢娘,儿子最爱吃村里的松糕了。”
美丫这才破涕为笑,坐在宗闰的膝盖上,很是得意。逸辰嘟囔着嘴,端午安慰他说:“逸辰,你是哥哥,让一让美丫嘛。”
逸辰哼了一声:“不吃就不吃,大哥说了,会带我去吃镇上最好吃的肉臊面。”
端午一怔:“倒是听过,据说是镇上最好吃的面。”
“那还不去尝尝?”连谢灵都肚子饿了。
宗闰便起身:“来了当然要吃肉臊面了。走。”
宗闰一手一个,拉着逸辰和美丫,在前面走,端午挽着谢灵的手垫后。身着布衣的五个人在清河县的街市,并不起眼,可是谁也忽略不了,他们脸上的幸福知足。
“前面是谢家的主宅,是谢太爷住的。东郊则是他几个儿子住的宅子。”宗闰介绍着,“县里第一的肉臊面店就开在谢家几个宅子之间。听说,谢太爷最爱吃的,就是这里的肉臊面。平时,谢太爷和他的儿子们,不怎么呆清河县。可是只要一回县城,谢太爷就会逼儿子们,一起来吃肉臊面。吃的时候,会给儿子们讲,他过去的苦日子。”
逸辰听了,歪着脑袋说:“是不是讲谢太爷每逢心情不好,就会来吃肉臊面?从肉臊面可以吃出很多人生体验?”
宗闰惊讶:“对啊,咦,你怎么知道?”
端午笑道:“大哥,咱们村里的戏台,都讲谢太爷和肉臊面的故事,我带着逸辰来听,前前后后都听了几十遍,耳朵都生茧自啦!”
“没想到还给说书的人编成故事了。”谢灵也是笑,她是没时间去听戏,可谢太爷和肉臊面的故事,她也略有耳闻。
宗闰也是笑,一行人来到肉臊面店,店面很简单,楼上楼下两间,店小二十几个,背上挑着毛巾在忙碌,客人一般都是吃了就走,从下面到吃完走人不过一柱香的工夫,当然一般的客人吃完还要抽个烟斗什么的。店里还有雅间,专门给吃了不想走的客人预备的,雅间里有歌女,客人可以点歌听琴,当然要加钱。
宗闰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大家坐定,小二的端了壶茶上前来。
“怎么没有食谱给我们挑?”端午问。
小二的年纪不大,顶多二十岁,脸皮干净,俊俏,笑起来亲和力十足,“客官一定是第一次来咱们店。本店只有肉臊面一样菜式,随配的有五色酱料自选。如果要去雅间,还有茶水果点侍候。”
端午惊讶,一家店,只售肉臊面,竟然生意这么好?
难不成镇上没别的可吃?可是不见得啊。镇上逛了一圈了,好吃的随处可见,都可以成美食街了。
那么,原因就只有一个,这里的肉臊面,不但很好吃,经营理念上,也必有过人之处。
“每人来一碗吧。”宗闰说。
“好咧,客官都要什么酱料?咱们店的酱料是送的,并且自选。”店小二笑起来露出两排小白牙。
端午点头,吃面还可以选酱料,这家店老板做生意不错的。
谢灵不要酱,喜欢原味,端午挑了花生酱,别的挑选了海鲜酱。
面上来了。热气腾腾的,最有趣的是这个年轻店小二,亲自把酱料添在各人的面里。
服务做的如此周到,端午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
店小二虽穿着跑堂的衣裳,可是身材颀长,黑黑的领口打开,露出洁白如玉的胸膛小绺,隐隐一细长锁骨,高贵地露出来。
“听说面臊店里,有个小二,就是掌柜的儿子,少东家的亲自出来跑堂。不会就是他吧?”宗闰说。
那店小二听了,一味地只笑,并不答话。可是,他身后的跑堂说漏了嘴,泄露了他的身份:“少东家,那边有个客人,说一定要您亲自调料。”
店小二便过去了。
“原来果然是少东家。”端午感慨道,“难怪气质不俗。”
“别说话,这面,吃的就是热的时候。凉了就不好吃了。”谢灵催促。
大家埋头吃了起来。面条韧性十足,汤味道醇美,丝丝滑滑缠绕在舌尖上。辅料也是细软嫩滑,真真上品!
¥'bookid=2396143;bookname=《古代闲逸生活》'夫妻甜宠古代文
¥'bookid=2992431;bookname=《嫡医》'重生嫡女复仇加中医术文
¥'bookid=2140299;bookname=《带着厨房去晋朝》'经商种田类型的美食文
¥'bookid=2284360;bookname=《晋秀名门》'重口味无线文
¥'bookid=1997712;bookname=《乱香》'三国孙尚香女主文
037 赚了八两!
“二丫不是在摆烧烤摊子吗?如果可以加卖肉臊面就更赚了,可惜她这次没来,不然吃了这么好吃的面,她回去一定想做了。”宗闰吃的最快,吃完还把汤都喝掉才过瘾。
端午点头:“这面很有韧性,只怕是在拉好后,加水放置半个时辰才下锅,才做的出这么韧性。面里的肉臊,都变色了,可见非常入味。将切好的肉片放在漏勺里,在开水中晃动几下,待肉刚变色时就起水,沥去水分,然后再下炒锅,这样的肉才更加鲜嫩可口。至于香菇,下锅前要泡水,水里还要加糖和醋,这样香菇的霉味会去掉,还可以更香。”
谢灵戳了下端午的鼻尖:“快吃吧,你这个管家婆。回家可要记得教你二姐做这面。”
端午嘿嘿一笑:“那是自然的。姐姐好,妹妹也高兴。”
“大家既然爱吃,这镇子离得也不远,天天来吃面吧。下次,让二丫也来。”宗闰提议道。
“只怕二丫放不下阿圆。你这个做舅舅的,只怕还没见过阿圆吧。”谢灵嗔怪道。
宗闰嘿嘿一笑:“再过一个月,等蚕茧子收了,我少不得要回家一趟,到时,一定给阿圆重办满月礼。”
“那少不得要向你二公子请假了。对了,上回买桑田你向二公子借了二两银子,如今二公子买端午的三轮帆车给了你五两银子,只怕是可以还债了。”谢灵也吃好了,放下筷子就筹划着钱的事。
“还多了三两银子呢。理当还给端午。”宗闰说着要去掏银子。端午摆摆手说:“既然来镇上,就买点好吃的带回家去,剩下的,让娘存着吧。”
宗闰笑道:“端午,你和二公子缘分深着哪。下次再发明什么,只管送来,二公子看到了,又要买就好了。”
“哎呀大哥取笑妹妹了。这次是凑巧,哪是什么缘分不缘分的。也不过是雕虫小技,哪有什么值钱的,买了也省得搬回去。下次断不敢拿出来班门弄斧了。”
“你左一声二公子,右一声二公子的,只怕还不知道他的名讳吧。他啊,叫林安夜。”宗闰斜着眼睛笑看端午,“人家还没娶亲呢。”
“这可奇了,他叫什么,娶没娶,与我何干,大哥你可真是。娘给评评理。”端午脸上一片绯红,众人都笑了。端午倒是记住了,原来他叫林安夜。好名字哩。
玩了两日,回去的时候,林安夜果然信守诺言,派了马车送一家人回村去了。
两个月后。
夏花灿烂,虫鸟齐长。
江南好像被放入了蒸笼里,热气咝咝地从地底层滋出,熏出一阵阵白烟。
谢灵家的蚕结茧子了。蚕过五龄,吐丝结茧。这时就要在蚕破蛹之前卖掉。不然茧子就没用了。茧子最终是留给镇里谢家蚕商的,可是在镇上有专门收茧子的中间商。
把收来的茧子筛选下,分门别类给价格。桑蚕吐的茧子只能用做一般的丝绸,价格居中,如果是天蚕,琥珀蚕这类的,吐出的茧子是绿色的,琥珀色的,价格可就优等了。不过谢灵还是靠桑蚕净赚了八两银子。
头一次养蚕就赚了八两银子,一家人很高兴,围在香炉旁商量这银子怎么花。只有端午,紧紧蹙眉,在纸上画着什么,一言不发。
“我给大家都做件新衣裳吧。马上就要端午节了。”谢灵先开口。
“娘的提议好,买几匹花布,做好衣裳剩下的小布片,拼成状如八卦,木鱼,狮子,老虎,猪,金鱼等小袋,内装棉絮,或用茴香,细辛,白芷,丁香之类药料,缝入小袋内,下垂彩线,做成一个香袋。然后,又用彩线编织成网状袋,放入煮熟的鸡蛋,这个五颜六色制作精巧的带子就是卵袋。端午时节,弟弟妹妹们穿上新衣,佩戴香袋,手握卵袋,相互碰撞,边玩边吃,可不热闹。”二丫说。
美丫一听有新衣服穿,还有的吃有的玩,可欢喜了,抱着谢灵的胳膊说:“娘,就这么办,美丫喜欢香袋和卵袋。”
“喜欢就自己做去,懒女人。”逸辰就是喜欢开美丫的玩笑。
美丫鼻子哼了一声,“娘和姐姐会做给我的。才不要你做的哩。”
二丫笑道:“端午节,保管逸辰和美丫,一人一套。当然也少不得端午。”
逸辰轻轻推了端午的胳膊一下:“三姐姐在想什么哩。二姐姐说要给我们一人做一件新衣裳,一个香袋一个卵袋哩。”
端午眼睛还看着纸上的画:“这敢情好,却是会花很多钱。端午的衣裳就不要做了。娘单做给逸辰和美丫吧。”
谢灵看看端午手中的画:“端午,你可有什么主意,不妨说来大家听听。”
二丫连忙起身去厨房:“别光说,我给你们端金银花茶。夏天喝金银花茶,可清热去火,温润脾胃。”
现在的二丫,厨艺可精良了,一是因为端午教得好,二也在于二丫的艰苦奋斗。
“端午想把银子腾出来,用于房子的装修和桑田的改造。”
这个提议一出,大家都举双手赞成。尤其是现在住的这几间房子,是谢家不要才卖给他们的,破烂得不行,早该改建了。
“总的算起来,只怕要六七两银子哩。”端午预算了一下。
逸辰忙说:“既如此,那儿子的新衣服不要了。”美丫马上也跟着懂事地说:“美丫的新衣也不要了。”
¥'bookid=2396143;bookname=《古代闲逸生活》'夫妻甜宠古代文
¥'bookid=2992431;bookname=《嫡医》'重生嫡女复仇加中医术文
¥'bookid=2140299;bookname=《带着厨房去晋朝》'经商种田类型的美食文
¥'bookid=2284360;bookname=《晋秀名门》'重口味无线文
¥'bookid=1997712;bookname=《乱香》'三国孙尚香女主文
038 改建房田
端午笑道:“只要改建成功,秋天就有新房子住了,弟弟妹妹不用再挤在一起睡一个房间,洗澡也不用站着用湿毛巾擦了,并且丰收后也不愁吃穿了。可是如果拿银子
添置新衣,只怕银子用完了我们又回到紧巴巴的日子了。只好委屈下弟弟妹妹了。”
“无妨,家里的衣服够多了。”逸辰装作无所谓地说,“再说了,谁说端午节一定要穿新衣的?过年才需穿新衣的嘛。”
端午鼻子有点酸,家里衣服是多,不过,弟弟妹妹都是穿哥哥姐姐剩下的或是改过的衣服,哪个不是缝缝补补过多少回了的。
可是如今家里除了养蚕就只有烧烤摊子零星的收入,买来的小鸡还没长大,没有鸡蛋可吃。要想把生意做大,就只能把赚到的钱,先计入奋斗成本中。
二丫端着一个木托盘进来,厨房离得近,刚才端午说的话,二丫都听见了。
“四弟和五妹不要难过,二姐姐一定给你们变出新衣服来。端午节要和村里的孩子们撞蛋比赛的嘛,你们怎么可以没体面的衣裳?岂不表示咱家不体面了?”
大伙都没把二丫的话放在心上,没有新布拿来的新衣裳,二丫不过是安慰他们罢了。
端午听说药铺的李掌柜两个儿子比较有空闲,就请他们过来一起建房子,一天三十文钱还管饭,也算待遇不错了。谢灵和逸辰、二丫则去地里。
小木屋上没几片瓦,都是茅草,首先要把屋顶掀了,铺上整齐的黑瓦,把墙刷白。端午把原来的院子扩大,把房屋围在中间,前后开两侧门,厨房边留一块空地再建两间厢房。这厢房一间给逸辰单独住,另外一间是客房。
院子北门打开就是茂密的竹林,端午把院子扩大几乎包含了半边竹林,把林子里一个古亭子也包含进来了,加以刷新,亭子边再搬来石凳石桌,生机盎然。
院子的南门对着河水,端午在南门边造了个水碓。水碓用于囱米,旁边引一条水坝。院子的东门则正对大路,西门没开,封闭。从南门到西门连着的小块空地,凿了口温泉。温泉周边挂起了布帘。
地下水冬暖夏凉,这温泉可以洗澡哩。只怕谢太婆并不知道这里还是块宝地哩,不然一定后悔如此廉价地把地给卖了。
院子还余出来的空地,端午也不想浪费了,搭建出一个瓜棚,一处菜地。菜地种的是空心菜,因为空心菜需要水量大,而菜地靠近温泉和河边,水源充足。
然后是改造桑田。桑田有两亩,用不了这么多,为了合理利用土地,把桑田搭配别的农作物相间而种植。分成七块,其中边上的特别窄然后每隔一个都是一块窄的,这样正好七个。宽的依旧种桑田,窄的种上冬瓜,紫薯,青菜。翻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