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布衣锦华-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华锘在正经的道歉之后,又说道“弟子刚刚有错,弟子刚刚嘲笑老师和师兄们了!”
一瞬间,所有的人,包括王兰芝,全部忍不住的抬头望天,很想看看天上会不会有一个惊雷劈下来,我勒个大擦,补刀就补刀,要不要这兄弟两个这合伙补刀啊!扔刀子是套路,能不能不要这么深?
“哈哈哈哈哈哈……”王兰芝也没有想到,一向是在他的眼中最是精明睿智的爹和师兄们。居然被华锦和华锘这姐弟两个,合起伙来一来一往的给套路了,忍不住就捂着肚子笑了。
“小六,还有小七,听师兄一句劝。其实有时候不需要这么耿直。”张璞有些无奈的揉了揉脸,然后又喝下一杯葡萄酒。
张璞说这话的时候,华锦和华锘就睁着清澈的大眼睛,看着他,一副受教和无知的模样。宁淏在一边看着,一开始他是怎么觉得这兄弟俩个沉稳的?这哪是沉稳,明明是两个小狐狸!看看!站在这里,他都好像看到了在后面晃来晃去的狐狸尾巴。
张璞说完这句话之后,华锦一双丹凤眼,微微挑了挑,然后一副听懂了的表情“师兄,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刚刚你觉得丢脸,需要一些善意的谎言!”
张璞的口中还有一口葡萄酒,他这话一说,他差点呛到,然后指着华锦和华锘“你们两个小兔崽子,怎么这么不老实?”他大小也做到了知府,当然不可能看不出来,华锘跟华锦是故意的,所以才这样说的。
然后,就又是王兰芝哈哈哈哈大笑的声音。她觉得,华锦姐弟真的很适合当她爹的弟子,因为大家的画风都很一致。
ps。推荐盆友的书《萌妹子养成记》修身齐家(未完待续。)
第一九六章 只会诗文
华锦和华锘姐弟两个,听到张璞的话之后,都抬着小脸蛋,一脸的无辜,眼睁睁的看着他。
张璞被弄的很无奈,宁淏在一边看着,就觉得自己这两个师弟来了以后,他们又要热闹起来了。
“你们两个促狭鬼!”王明看到自己的弟子吃瘪,一边喝酒,一边也是忍不住笑。
“老师,我看咱们可以说一点正题,比如说,两位师弟之前在家都学了什么呀?”张璞被华锦姐弟这样玩笑之后,故意做出个凶狠的表情,好像要找茬一样。
“这倒是,华锦,你来说说,之前你都读过什么书啊?”王明觉得,这个倒是正经事,了解他们的基础,他才好制定读书的计划。
华锦听他们问,沉默了,她总不能说,这个时空的先贤著作,她全都没看过吧,反正她也不考科举,虽然这个时空的先贤们,跟以前她那个时空的古代并不相同,但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她觉得自己没必要读那么多,就没有读。
“弟子之前只是在家自己随便认了几个字,并不曾读过什么书!”眼瞅着大家都一脸期待,华锦最后这样回答。
什么?这是王明和其他的几个人共同的想法,你小子能做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词句来,现在跟他们说自己美读过书,这是逗他们玩呢吧?
“你是说,你从前没有读过先贤们的著作?”张璞皱眉看着华锦,觉得自己的这个小师弟未免不够诚实。
宁淏也看着她“小六没读过书,还能做出那样好的诗来,真是不一般!”这家伙要么就不说话,要说就是重点!
“小六,爹要问的,就是琴棋书画这些,你会什么!”王兰芝有些着急的提醒华锦。
华锦没有办法,只要解释“琴棋书画的话,我只会书法和画画,琴棋我都是不会的!”
“你真的没怎么读过书?”王明觉得,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没有基础就创作。
“读过燕国律法全集,算吗?”到了这个时候,华锦也只能实话实说了。
“什么?”徐深都惊讶了。燕国的律法涉及到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就连在刑部的那些官员,都不见得把整部律法全部看过,还记得清清楚楚,而且,律法的全集,也不是一班人能看到的,现在华锦却说自己读过整个律法,怎么不让人惊讶。
“全集?”宁淏也没想到,华锦居然会说自己读这个。但如果是真的,那华锦只读了律法,没有读其他的书,他们还是相信的,那可是一大箱子的书,华锦十岁的年纪,能读完,已经很厉害了。
“你读律法干什么?”张璞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不走寻常路的。他要是知道,华锦读完这些律法,并且熟记于心,紧紧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估计要疯了。
“当初在家乡的时候,需要用到,就读了!而且,这样也能让我可以不出门,就认识外面的世界!”华锦听他们问,淡淡的解释。当初华锦刚刚来到这个时空,又是生活在李家村那样封闭的环境,别说是李家村,就是通兆县,说是穷乡僻壤也是不为过的,她是城市中长大的孩子,来到这样一个陌生的时空,她有迫切的希望,就是认识这个世界。
以前她看穿越文,那些主角们为了了解世界,都是读史书,这没什么不好,但华锦更加理性,她不需要了解这个时空,这个燕国,在过去发生过什么事情,因为那些已经是固定了的,她要了解的,是去掉外部所有的装饰和遮掩的,在当前,如何在这个国家生活的,最基本的规则。
在她看来,这个规则,就在这个国家的律法当中,实际上,她真的在读的时候,也觉得自己对整个国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服饰,礼仪文化,到等级的划分,甚至是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收获,气候等等,都清清楚楚。
这样就让华锦在不出门的情况下,即使她没有看到过外面的世界,却也让她不胆怯面对外面的世界,无他,她掌握了最基本的规则,就不怕会遇到的任何问题,无论是多么意外,总有参照的规则。
王明他们在听到华锦的回答之后,也都是不知道要用什么表情面对她了,他们从不知道,有人要通过读律法来认识世界,而且,这样认识到的到底是什么世界呢,怎样才不犯错,怎样是合法的,这简直是颠覆了他们从前的想法。
这个时空的读书人,也不是不读律法,只是大多只是了解其中与自己有相关的一部分,但没有人会想要耗费时间,把整部律法全都读下来。修律法的那些官吏,都不见得。这也是常玉磊得知华锦要一整套律法的时候,觉得很惊愕的缘故了。
“我倒是很好奇,你读律法,到底认识了一个什么样的外面的世界?”张璞很想知道,这个师弟,到底还有什么让他们惊讶的想法。
“学到的很多啊,这个国家的构成,国家是如何运转的,还有国家的百姓是怎么生活的,都清清楚楚啊!”像是觉得颠覆的还不够一样,华锦继续说道“如果我不读律法,我不懂得,什么场合穿什么样子的衣服,所以读了以后,我懂了礼仪,不同身份角色的人,做事情的规矩和礼节。我不读律法,我不懂得,我们国家有多大,有多少人,这样不是很无知么?还有读了律法,我还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要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是符合规矩的,这就是我在离开李家村之前,认识到的外面的世界。”
这是一个完全让他们惊呆的概念,在这之前,他们从没有想过,即使只是一部看似繁琐,只有规矩的律法,居然可以让人看到这么多的东西。
王明看着在他们面前侃侃而谈的华锦,他之前从没有意识到,原来自己收的这个弟子,似乎有着和他们整个国家的人,都不同的思考角度,她的思维方式,是跟他们都不同的。(未完待续。)
第一九七章 这就是华锦
“我觉得,如果要到外面的世界里来,最先要了解的事情就是规则。而熟读国家律法就是把这些规则烂熟于心,这样一来,我可能看到的并不是现实的外面的世界,但是,我觉得我已经掌握了在外面如何生活的规则。”华锦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说出来,没有一点隐瞒。
她知道周围的这些人,未来将会是她也是华锘最忠实的伙伴和朋友,在这个时空,师从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是一个老师,出自一派,未来就会是一条船上的人,不会存在背叛,而且,她也能感觉到,王明也好,还有这些师兄们也好,都是非常不错的人,所以她也愿意真诚的对待他们。
她说的这件事,实际上对于这个时空的人来说,是她们不会去想也不会去考虑到的,因为这个时空的人,大多数从小就开始读现在所存在的那些先贤大儒们的著作,至于律法,他们也会读,但绝对不会像华锦这样,细细地读。
燕国大多数读书人,只是对与自己生活最息息相关的那些条款非常熟悉。而华锦却是把整个燕国的律法全部熟读,并烂熟于心,正是因为她知道这些条款,当初她在李家村,才能够让华玞和华钢夫子受到应有的惩罚,打在他们身上的那些板子,就是华锦熟读律法所带来的成就。
“规则!”张璞和宁淏听到华锦说出这个名词的时候,都有些若有所悟,因为,华锦说的并不是规矩,而是规则,规矩是人规定的,规则也是的,很明显,规则要比规定更加的教条,也更加的理性和冰冷。
“所以,在之前,你们姐弟都只是读了律法吗?”王明看着华锦,心中只觉得可惜,这样一个有想法,有天赋的孩子,偏偏只是个女孩。即使再有眼光和再有思想,也只能困于后宅。
“老师,我不仅仅读了律法,我还读了……”华锘听到王明问,才这样回答。
华锘越说,王明他们几个就越惊讶。一直以来,包括王明打算收他们姐弟为徒,也只是看中了华锦的才华,但现在光是听华锘读的这些书,就已经十分惊讶,原来,这个话并不多,有些腼腆,年纪不大的男孩子,居然比华锦读书更多。
不过因为华锦会的那些东西,很容易招致别人的瞩目,而华锘,他所会的这些东西,都是最朴实最基础的东西,他并不适合外在的表现,所以反而会显得不够光彩。
这个时候王明却是反应过来了,华锦会的那些东西,说到底不过是陶冶情操的,虽然,华锦也是一个非常有自己眼光的人。但她自己很显然也知道,自己只是个女孩,以后并没有机会当官,或者是处理一些公务,所以,她练好自己的字,写好诗就足够了。
但是她给华锘规划的道路则是完全不同。所以华锦不仅让他熟读律法,而且还要让他跟其他的读书人一样,从小开始打基础,所以华锘年纪不大,但是基础却打得很牢,甚至他所会的,比同年龄的孩子要多得多,并且很多都是最实用的东西。
张璞和王明都是见过世面,懂行的人,所以在听到华锘读到这些书的时候,以及偶尔的提问华锘的回答,两个人却是诧异的看着华锦,因为他们都看出来了,华锦要培养的,是一个人真正的能力,而不简简单单,只是一个有学问的读书人。
在燕国好像是两个概念是可以划等号的,读好书就能当好官,实际上不然,,很多人可以把学问做得很好,但却不一定能够做好官。因为好官不应该是高屋建瓴,而是应该接地气的,这样的人才能够真正的为民做主,才能做好官。
这也是一直以来王明与其他的大儒最有争议的地方,因为那些人他们出自世家,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并且,出自他们世家的官员,还在治理国家,并且国家并没有出现问题,所以他们认为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但王明从小是平民出身,天赋异禀才有今天的成就,他对学生的教育,却更朴实,更踏实一点,他认为好官就是要懂得民生,不懂民生是治不好国家的。
听到华锘介绍自己读过的书,他甚至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华锦在教育华锘整个过程当中的整个脉络,一瞬间,王明觉得自己找到了犹如知音一般的人,因为即使他,在教育这些弟子的路上,有些事情也是他从前没有想到的,但华锦都做到了。
“你们从永平府到苏州走了整整大半年?”王明没有想到华锦会想到这种方法。
“是的,老师,因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是什么样的知识,背下来了,学习到了,也不一定能够真正的理解,只有亲眼看到了,才能够踏实的记下来,成为自己的东西!”这已经是前世总结下来的经验了。
但此时华锦说出来,却让王明和张璞等人若有所悟。他们之前也曾经考虑过,如何让学生能够更懂得将自己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来,但是却从没有想过这种方法,或者说即使是想过了,也不敢真的去用这么长的时间,不做别的,只是为了游历。
“那你不觉得这样是浪费时间吗?”张璞现在也已经收入室弟子了,对于教育弟子,他也有很多疑惑,所以这样问华锦。
“为什么觉得是浪费时间?这条路上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学习,我并不认为学习就只是单纯的背诵,因为无论是什么规则,什么道理,如果他不能用,那就是废话!所以这一路上经历的所有一切,我相信都是一种学习,对小锘是,对我也是,这一路上我们见过很多人,经历过很多事,这些都会成为我们很宝贵的财富,而且在路上,小锘也读了很多专著,又开阔了心胸和视野,我觉得这八个多月非常值得。”华锦不自觉的就带上,前世给那些为了孩子的学习愁得要命的家长,做咨询时候的态度。(未完待续。)
第一九八章 劝学
华锦的话让一群人有些目瞪口呆,好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此时的华锦,不再是那一日郁郁行走于雨中,笑谈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少年,更不是刚刚与他们随意玩乐的样子,现在的华锦,就好像是前世,有几次被邀请去做讲座的时候,那位专家心理师。
华锦讲到兴起处,伸手从桌子上拿起毛笔。然后蘸上墨汁,铺上雪白的宣纸开始写“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王明走了过来,站在华锦的身后,想要看她写什么,张璞和宁淏也在一边仔细的看着,此时,华锦正在兴起处,笔触自然也没有收敛,着实带有狂草的风格,她写字很快,但还好,几个人都能知道她写的是什么,于是跟着她一起念。
越念就越睁大眼睛,看着华锦的眼光,宛如在看一个妖孽,就在刚刚,眼前的这位少年还曾经说过,她从未读过先贤的著作。他只读过律法,可是谁能告诉他们,一个只读过律法的孩子,她是怎么能够有这样的心胸,怎么样的心态,和怎么样的眼光,写出这样的一篇文章的呢!
一直到最后,华锦写道‘善假于物也’那时候,才停了笔。
“怎么不写了?应该还有吧!”王明他们几个读着华锦写的这篇文章,只觉得文采斐然,又极有道理,却没想到,华锦会突然断下来。
华锦刚刚也是一时性起,她本是练书法的,很多古文她都会涉猎,这篇劝学其实是她在前世一次讲座上曾经用过的素材,加上本身这篇文章也是她在中学的时候教材中用的,她还背过,所以知道。
当时中学课本中,是节选了一部分的,并不是全文,华锦也只记得这么多,更多的她也不会,只是她没有想到,这个时空的文人竟然如此敏感,只看她写到这里就看出来这篇文章并不完整。
“没有了,只有这些!”华锦此时已经冷静下来,只觉得刚刚,自己好像回到了现代,那个自在的自由的,被人用崇拜的眼光看着的优秀心理师。来到这时空已经接近两年的时间,虽然她告诉自己,要在这个时空好好生活,但每每梦回,依然会怀念曾经那个时候的自己,虽然那个时空的她个子不高,不够漂亮,但那是她自己,就是她自己,不是任何人。
“哎,怎么会?肯定有肯定有,你不要谦虚啊!”张璞仔细看着华锦写的这篇文章,然后让她继续写。
华锦认真的摇头“真的只有这么多,让我再写我也写不出来了。”
因为这篇文章极长,华锦又写的狂草,字本不小,所以写了几页纸,王明正拿着其中一张“可惜啊,可惜!”
“对呀,真是可惜,小六你应该再继续往下写的,刚刚趁着有灵感的时候,这真的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老师,弟子建议把这篇文章刊印出来,给我们的学子来读。”张璞听到他老师说可惜,才这样接道。
但是华锦却明白,王明说的可惜,并不是可惜这篇文章,而是可惜她只是个女孩。实际上,王明在读到华锦的诗的时候,只觉得这个女孩有阔大的胸怀,品性很好,看到她的字的时候也觉得这个女孩很有天赋,但真的,当他看到华锦写的劝学的时候,才明白自己是低估了眼前的华锦,能够写出这样文章的人,别说是只有十岁的女孩儿了,就算这天下的读书人加在一起,也未必能找出来几个。
如果华锦是男孩子,就凭她之前说的那些理论,看待事情的这种判断,再加上她的这些才学和人品,王明就能确定,如果华锦能够科举,必定能中,而且为官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官,是他一直以来想要教育出来的好官。
所以王明可惜的是这一点,他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来,终于收到了一个最满意的弟子,但偏偏这份满意,却有一丝瑕疵,华锦终生也无法成为一名他一直理想中的好官。
想到这里,王明看着华锘,之前他也只是把华锘当作是华锦的一个添头,接收了过来,现在看来也许在华锦和他的教育之下。华锘才最有可能成为他想看到的那样的官。
华锘原本也只是,不想大家误会姐姐,所以才把这么久以来,华锦是怎么教育自己的说了出来,却没有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骚动,而且现在看着王明看着他的眼神,华锘就觉得有些犯怵,不知道自己会经历什么。
“这文章很好吗?”王兰芝看着那龙飞凤舞的字,有些疑惑的询问。在他看来,华锦最大的本事,应该是能做出那些可以让她变美的化妆品,而不是写什么文章。
“小丫头片子,这回就是你不懂了吧!”张璞听到王兰芝的话,然后这样笑着说道。
“丫头怎么了?丫头就比你们差了吗?”听到师兄说自己只是个女孩而已,然后还这样嘲笑自己,王兰芝不客气了,她很想说,女孩有什么不行的,他们现在捧着,如获至宝的这篇文章还是女孩写的呢!
“师姐说的对。谁说女子不如男!”华锦看了王兰芝一眼,然后笑着这样说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王明他们几个人还捧着华锦写的那篇劝学仔细的读呢,没想到才一会儿的功夫,发现这边儿又念了一句诗出来。比之之前华锦做的那些诗句,这几句就要直白了许多。
只是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华锦每次做出来的这些诗词,风格都非常不同,好像并不是一个人做的,但若不是她做的,那做诗的人又是谁?他们又找不出其他人,只能把怀疑藏在肚子里,一切理由归结于天才就是与众不同的。(未完待续。)
第一九九章 可惜的华锦
王明他们听到华锦又念了诗之后,还好奇她整首诗的内容是什么,但华锦却不愿再继续了。大概之前在李家村压抑的太久了,所以这一次才会爆发,幸亏她现在是男装出面,大家并不知道她是女孩,否则万一传出去零星点的消息,都是个挺麻烦的事情。
可惜的是,华锦想的虽好,但她的名声最后还是传出去了,还好,并不是以女孩儿的身份。
之后就是中午吃饭的时间,华锦姐弟也是第一次在老师和师娘的家里用饭。整个席上,华锦不再谈论任何有关于诗或文章的事情,只是在提起律法的时候,才会表达一些自己的意见,十足十的想要表现低调。
她这样倒是让一边的宁淏,还有张璞他们觉得好笑,既然已经表现出来了,这个时候再好像低调一样,未免已经晚了,但是看到华锦这样,又觉得这才是属于少年人的单纯和幼稚。华锦还不知道自己一个三十多岁的灵魂,居然被这样一群人看得幼稚了。
因为今日主要是拜师,所以晌午吃过饭之后,华锦接地就告辞,准备回家,王兰芝也像她说的一样,美滋滋地跟着华锦一起回家,到了华锦家里,毫不客气的拿走了两套容色系列化妆品,还有三坛子的水果茶。
她身后的小丫头和她自己都拿不动,华锦笑话她之后,然后让冬青送她们回到学院。
这一日,张璞回到衙门之后,对华锦姐弟十分好奇之下,就派人将华锦姐弟的户籍给调了出来,结果一看,傻眼了。
刘氏见到夫君回来就忙着调户籍,十分惊讶的样子“大人这是看什么?怎么这样的表情?”
张璞与夫人感情极好,听她问,便把今日的一切告诉了刘氏。这刘氏正是之前专门到华锦家里拜访过的。张璞今天去拜访老师,是因为老师要新收两名弟子这件事情,刘氏是知道的。只是刘氏并不知道,这两名弟子居然就是她见过的华锦和华锘。
“原来老师收的弟子竟然是他们。”刘氏也觉得很意外。
张璞见到夫人这么说,便好奇地问她“听夫人的意思,是见过我这两位小师弟了。”
刘氏笑着点头“大人记不记得,在前几天,我出门特意去拜会一个,能够送容色的人家。”
“你的意思是你拜访的那户人家,就是华锦他们家吗?”张璞没有想到,自己的夫人居然比他还要先见到华锦姐弟。
“可不是,我见到这两个孩子的时候,华锦也是穿着男装,我也没敢认,后来还是她自己说她是女孩,我才知道。”刘氏觉得缘分也很奇妙,没有想到华锦姐弟会拜入王明门下,现在在名义上,可以算是他们的一家人了。
“对了,我记得你还回来说过,你没有想到容色的化妆品竟然是出自一位仅十岁的少女之手,你说的这位少女就是华锦?”张璞觉得这个世界疯狂了,之前看到华锦表现出来的才华已经让人惊叹,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华锦会的却不仅仅是之前他看到的那些。难以想象一个十岁的女孩子,怎么会有如此才华,又如何能妖孽到这种程度?
“是啊,我也没有想到,之前我倒是看她的字极好,其他的并没多想,而且她本来也只是介绍她做的那些化妆品,还有果茶之类。现在许多大户人家的小娘子都会一点本事,城南曾家的曾梨,据说就是一位才女。到底是我把她看低了。”刘氏也感叹,她毕竟曾经也是有着才女之名的,对于真正有才华的少女,总是多一点好感与喜欢的。她之前就十分喜欢华锦,现在知道华锦和她有了另外一重身份的羁绊。一想到华锦的模样,心中就越发喜欢。
张璞听到自己的夫人说到这里,突然惊讶“她隐瞒自己的身份拜入老师名下,这可是欺师灭祖的大罪。”他说完,又似乎是反应过来一样“不对,不对,原来……”
张璞回忆起这一天在老师家里经历的一切,突然就想起来,王明拿着华锦写的那篇文章,看完可惜的那一幕。在当时,他不知道华锦是女孩,所以他一直以为,自己的老师觉得可惜的是那篇文章不够完整,而华锦又不愿继续写下去,现在他算明白过来,其实老师不仅仅是惋惜那篇文章,更惋惜的是,这样一个有天赋有才华,有眼光有心胸的年轻人,居然只是个女孩,没有办法达成老师的心愿,将老师毕生对学生的寄望来实现。
“他们姐弟也不容易,小小年纪要支撑家门,你若有工夫便多去看看吧!”张璞也有些叹息,不知不觉的就想起自己家的孩子,他与夫人也生下了两子一女,女儿不过才八岁。十分爱玩儿又淘气。而两个儿子是一对双胞胎,跟华锦却是同一个年龄。已经开始读书了,性格很顽劣,虽聪慧,读书却有些不济。这样一对比,就觉得华锦实在妖孽,不仅仅是他,就连华锘,也着实不一般。
“这是自然,既然他们拜入老师的名下,自然就像我们的弟弟妹妹一般。”刘氏原本就喜欢华锦姐弟,自然开心地应承下来。只是她又看着张璞,似乎是若有所思,又问他“大人这是想到了什么吗?”
“这位小师妹着实有才华,看她对弟弟的教育也非同一般,我在想,要不要把咱们家那几个不成器的交给她教,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变化!”他说起自己那几个孩子也是很头疼。
“这个,不如我抽空去她家里问问看!”刘氏都没拒绝,在她看来,能写出这样的诗和文章的华锦,就算是做两个孩子的夫子,也是可以的了。
张璞对自己的夫人极其信任,见她这么说,便没有继续说什么,然后,他把华锦姐弟的资料收起来,又吩咐下面的人,无论是谁想要查看华锦姐弟的信息,都要通知他。
刘氏见他如此,就知道他是想帮着华锦多隐瞒一段时间她女孩的身份,同时也想看看华锦到底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未完待续。)
第二零零章 背锅侠
因为有苏州知府张璞帮华锦有意识的隐瞒,所以华锦的女子身份,在她不主动泄露的情况下,所知之人甚少,即使是宁淏和徐深等人,也是不知晓的。知道的人都谨守秘密,一方面是答应了她,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保护她,想看看她到底能走到什么程度,做到什么地步。
虽然华锦做的那首诗还有这篇文章,是在王明家里作的,但是,徐深将那首诗记了下来,又在外面特意说起来过,一下子,华锦这个名字,在之前的一首词之后,又多了一首诗,偏偏这诗词的风格,又完全不同,但都让人惊艳。这也还罢了,毕竟诗词是小道,正经的读书人都是读先贤的典籍,然后准备科举的。所以华锦的名声还不是很大。
但是很快的,厚德学院所有的学子,都读到了华锦所作的那篇劝学,王明将华锦本身写下来的字,直接拿到书社,让他们雕版印刷,因为华锦的草书十分的乱,并不易辨认,所以,王明还让华锦特意用楷书写了一遍。然后,让整个厚德学院的学子都来读,并且学习。
这篇文章一出,华锦的名声瞬间就盖过了之前苏州的一些才子。因为之前所谓的苏州才子,大多数都是在文会上写诗作词得来的才名,但是这种才名,其实并不是受到大多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