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夫君,来种田-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没等郎柔柔拒绝,沈家人先不干了。

    “这银子是沈家的,她一个郎家的孩子,凭什么拿沈家的银子做嫁妆?”

    沈家老太太第一次表现出不软弱的一面,“当初那地你们说是沈家的,我不跟你们犟嘴。现在地卖了,我还活着呢,我愿意把银子给我孙女做嫁妆,谁都不能管。”老太太冷笑道:“你们也别说什么郎家的孩子,柔柔还叫我一声奶奶,她到底是谁的闺女你们心知肚明。”儿子尸骨未寒,这帮所谓的亲人就谋夺她的银子,想得美。

    沈家人还要再说什么,村里人看不下去了,大家伙指指点点的。

    林晓强忍着怒气,淡淡道:“既然沈家婶子自己愿意,人家的事儿,旁人有必要指手画脚的吗?”她冷冷的看着沈家那些膀大腰圆的,“一个个长的人模狗样的,别一天不干人事儿啊。”

    沈家人怒,可想到林晓的彪悍,和在村里的人缘,又泄气了。

    尼玛,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吵,吵不过。

    打,没胜算!

    这日子没法过了。

    沈家老太太自己手里留下五两银子,就当着全村人的面,她毫不避讳道:“这五两银子我麻烦里正帮我保管,等我死了做丧事用,你们有话说吗?”村里死人,一般是用不到这么多银子的,可是沈家那些所谓的亲人,拿走了儿子身上的五两银子,丧事草草办了,可没谁把那银子还回来的。

    老太太心里明镜似的,却什么也没说。

    何文年接了那银子,“我会记账让村里人都看着的,您老以后有个头疼脑热的也可以拿钱看病。”算是接了这个麻烦。

    沈家老太太一脸感激,她起身,“我孤老太婆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就剩下两亩薄地,现在谁愿意养活我?”她从沈家那些族人脸上一个个看过去,所有人都躲闪她的目光。

    何文年哼了一声,“之前不还都吵着要养吗,现在怎么了?”沈家人,也太丢人了。

    没有人说话,就在大家伙以为场面会僵住的时候,郎书志扶着郎康氏站出来,“娘……您老要是不嫌弃,我给您养老送终。”

    沈家老太太落泪,“娇娘,娘不能再拖累您了。”

    “说什么拖累不拖累的,我还指望娘给我带孩子呢……”(未完待续。。)

315私塾的力量

    希望私塾里,火墙烧的热乎乎的,孩子们都在外面活动,几个女人坐在一起绣花闲聊。

    “没想到林家妹子还把这件事儿拿到课堂上说了。”郎康氏没想到,林晓竟然把他们养老人的事儿当成好人好事拿到课堂上说。

    几乎全村的孩子都在这里,林晓掰开了揉碎了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大的讨论课,村里竟然真没有人说闲话了。沈家人刻意传播出来的那些闲言碎语也没有了。

    林晓笑,“本来就是好人好事儿,就在咱们村发生的,让孩子们背诵多少孝道的故事也不如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来的直观。别看孩子们小,他们也有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对于家里那些长辈多少有些影响。”这不,那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也不敢在村里乱说了,很怕对孩子影响不好。毕竟孩子的道理可是识文断字的先生教的。

    “我就说你不用担心吧,有林晓在,什么事儿搞不定啊。”彭王氏笑,“这丫头啊,眼里可不揉沙子的。”她就快生了,肚子老大,坐在那颤颤巍巍的,偏生她是个闲不住的人,非得跑私塾来,弄得林晓整日里紧张。

    林晓打趣她,“说的像是嫂子你眼里揉沙子似的。”几个女人说说笑笑的闹成一团。

    致远小朋友在外面突然尖叫一声,郎康氏听出是他的动静,吓得忙要出去看看,被林晓拦住了。

    “别管他,臭小子皮实着呢。”听那声音就知道肯定是摔了屁股。昨儿刚挨了一顿狠揍,估计是摔疼了。

    果然,没一会儿小家伙愁眉苦脸的进屋。小手还在身后捂着小屁股。

    “师傅……”他委委屈屈的唤了一声,挨在林晓身边撒娇。

    林晓挑眉看他,“怎么了又?”

    “痛!”小家伙撅嘴,师傅打的太狠了。

    林晓没给他好脸色,“痛就记住了,以后再闯祸,比这还痛。”大家这才知道。感情小不点儿又挨打了。

    “这次又为什么啊?”郎康氏心疼的抱起小家伙,“快给大娘看看,你师傅也真下的去手。”

    小家伙马上六岁了。害羞的直躲,“大娘别扒我裤子,男女授受不亲。”那奶声奶气的小动静配上那副一本正经的表情,逗的大家直乐。

    “你算个什么男啊。”彭王氏在旁边起哄。两个女人不由分说扒了小家伙的裤子。

    白嫩的屁股上青紫的痕迹特别明显。彭王氏都看傻了。“林晓你可真下的去手。”轻轻碰了碰,小家伙一抖,彭王氏母爱泛滥,心疼的都要落泪了,“怎么打的这么狠啊,致远啊,你师傅是坏人,来给大娘做儿子吧。”说话还不忘狠狠的瞪林晓。

    林晓无语的翻白眼。这臭小子。

    小家伙又抖了抖,“大娘你手凉。别摸了。”他嗖的跳到地上,三两下提起了裤子,立马跑到林晓怀里,“师傅他们欺负我,扒我裤子,好羞羞。”

    把个郎康氏和彭王氏气的哭笑不得。

    “你这臭小子,没良心的,活该你师傅打你。”也是怪了,被林晓打成这样竟然还不怪林晓,这孩子也是奇了。

    “是我该打,师傅可心疼了呢。”小家伙抱着林晓的胳膊,仰头一脸讨好的笑,“是吧师傅?”他昨晚疼的直哭,师傅一直陪着他,还偷偷哭了呢。

    “就你机灵。”林晓的手落在他屁股上帮他轻轻揉着,“还疼吗?”

    小家伙似乎有点儿犯愁,“不摔不疼。”这孩子,也是真被打皮实了,被打的这么惨也没耽误他行动。

    彭王氏忍不住埋怨,“你做什么又打他?”自从到了私塾,似乎每隔几天这孩子都要挨打,更别提平时被罚写大字了,那都是常态。要不是知道林晓不是那心思狠毒的,他们真要怀疑是不是故意虐待孩子了。

    林晓笑,“看看,都为你打抱不平呢。”捏了一把小家伙的屁股,疼的小家伙龇牙咧嘴的,“你自己说,为什么挨打。”

    “哎呀,师傅,我还想去玩老鹰捉小鸡呢,我不说了。”下地就要跑,显然是不准备说了。

    大家一看他这样哪里还不知道是闯祸了,郎康氏叹气,“你说致远这孩子吧,刚来的时候挺乖巧的,跟柔柔玩的也好,怎么到了私塾就老是闯祸呢?”跟之前文文静静的孩子差距太大。

    林晓笑,“他那会儿是没放开呢,现在整个就一小魔头,我要是再不管着点儿,都敢把房子点了。”林晓话里有话,小家伙不高兴了,“我没想点着,就是吓唬她。”

    “可你差点儿烧了人家的头发,都把人家头发烧焦了,你自己说,要是烧到脸怎么办?你负责的起吗?”林晓板着脸,“是不是还没认识到错误?”

    小家伙慌乱摇头,看师傅黑了脸,忙道:“认识到了,认识到了……”师傅昨晚用巴掌和戒尺让他认识到了烧人家辫子是不对的,要是再敢说错,干脆别长屁股了。

    “我说二丫的辫子怎么焦了,感情是你小子烧的。”彭王氏捏捏他脸蛋,“怪不得你师傅打你,要是我也得揍你。”这孩子胆子可太大了。

    林晓叹气,“谁说不是呢,这也就是李大哥不计较。”二丫都多大了,这孩子也敢撩拨,也不怕挨揍。

    “这孩子又聪明又淘气,是挺不好带的。”彭王氏摸着自己的肚子,“也不知道我家这个以后是不是也这么皮。”

    郎康氏也被感染,摸着肚子感叹,“我这个要是像柔柔一样乖巧就好了。”可这次,她特别希望是个男孩。郎书志年纪不小了,自己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生,她到底希望有个儿子能给郎家传宗接代。

    房间里气氛一时间有些压抑,小家伙敏感的靠着师傅,“师傅,我以后不烧人家辫子了,你别生气。”瞧他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林晓还真气不起来,“哪儿也不能烧,水火无情,多危险啊。”

    小家伙忙不迭的点头,师傅昨晚上让他试着接近蜡烛,烤的手都疼,要是直接烧上肯定更疼。

    小孩子吗,无所谓天性好坏,其实每个孩子天性都是善良的,只是他们不懂的太多,这个时候就需要大人来引导。(未完待续。。)

316我从京城来

    私塾放学,小家伙背着师傅给做的小书包屁颠屁颠的跟着。

    林晓到底心疼他挨了打,蹲下身子,“过来,师傅背你。”小家伙乐颠颠的爬上去,搂着她的脖子不撒手,“师傅最好了。”

    “就知道说好听的。”林晓拍了他屁股一下,“师傅昨儿说什么来着?没忘吧?”

    小家伙苦着脸,“师傅说让我疼五天。”每天都要挨巴掌,可怎么是好?“师傅,可不可以不打?”打屁股太疼了。

    “不能。”林晓的回答又让小家伙苦了脸。林晓没看到他表情也猜到这小子在做什么,笑着道:“不过你要是表现好,师傅可以考虑轻一点儿。”昨天打了一顿狠的,她自己就先心疼了,今儿看着小徒弟那色彩斑斓的小屁股,怎么都不忍心下重手了。

    “我肯定表现好,师傅可以再轻一点儿……”

    一大一小一路上不停的磨牙,远远的看到自家的大宅子,两人都笑了。

    “师傅,爹快回来了吧?”小家伙明显是想爹呢。

    “嗯。”林晓点头,突然蹙眉,家门口好像有个人影。

    走近了才发现,还真是个人影,一个老人靠在门上竟然睡着了。

    这大冷天的,林晓忙叫人,“老人家,老人家,醒醒。”不会冻死了吧?林晓伸手试探鼻息。

    老人眼睛闭着,却突然抓住林晓的手,一双水润的眸子对上林晓的眼睛。老人下意识的松了手。

    林晓一怔,这双眼睛……怎么看着有点儿熟悉的感觉。

    “老人家,您怎么在这睡着了?”林晓蹙眉。

    小不点儿伸出头。“老爷爷,你找谁呀?”孩子漂亮的大眼睛眨啊眨的,老人盯着这孩子,眸子里水光莹然。“我孙子走丢了,我来找孙子。”

    林晓扶着老人起来,“您先起来,地上凉。”她叹了口气。“您孙子多大了,什么时候丢的,我回头问问村里人。看看能不能帮您找到。”老人家丢了孩子,怪不得眉宇间满是忧愁呢,也怪可怜的。

    “不用了,我想我大概找到了。”老人看看身后的大门。“姑娘。这是你家?”

    林晓点头,一脸狐疑。

    老人道:“那就是这里了,我来找徐朗。”

    找徐朗?

    林晓的眼睛猛地眯起,“老人家,您跟徐朗是什么关系?”她突然想到京都那个长兴侯府,顿时头疼。

    “你是林晓吧。”徐长风想到世侄信里的描述,果然,这姑娘不普通。他也没藏着掖着的。“我来自京都长兴侯府,我叫徐长风。”

    老人突然这样直接。倒叫林晓摸不到头脑了。

    “哦,您好。”她猜到这位老人多半就是那位老侯爷,却也没有普通人见到当官的惶恐,“有什么话里面说吧。”这大冷天的,让人站在外面,也不是待客之道。

    这正合徐长风的心意,随着林晓进门,他竟然弯腰抱起了小不点儿。“致远是吗?几岁了?”林晓眼睛一眯,知道的还挺多的吗。

    小家伙也不认生,“我五岁了。”他玩着老人花白的胡子,“你找我爹做什么?”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老头,小家伙明显不讨厌。

    老人一愣,孙子今年才十六岁,是断然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儿子的,看来世侄说的没错,这个徐朗,多半不是自己的孙子。他想到京都救自己的那个少年,温润如玉,气质还好,莫不是同一个人?

    还有,汉臣的那个姨娘,在府里搅风搅雨的,跟二房的人混在一起,别以为他老糊涂了什么都不知道。

    进村以来看到这个落魄的村庄,本以为徐朗他们住的也很差,现在看到这个大宅子,虽然很多东西都没建,就冲那湖泊处的精巧设计,也看得出来是用了心思的。占地这么大的院子,肯定是要好好建的,这徐朗看起来也是个心思多的。

    可惜,人不在家,他暂时还见不到。

    林晓让小不点儿出去玩,王贵家的送上来银耳莲子羹,还是热乎的。

    “家里没有好茶,这是刚炖好的,老爷子尝尝。”林晓自己也端了一碗小口喝着,老人不说话,她也不说,稳稳的坐在那。

    徐长风笑了,这丫头还跟他这老头子比耐心,好,那就比。

    结果让徐长风出乎意料,林晓可是经过特殊训练的,要论这静心静气的本事,她还真不惧谁。

    一小碗银耳莲子羹,愣是让林晓喝了两刻钟才刚刚没了三分之一,似乎那碗里是什么金贵东西,一边品尝脸上还带着满足的神色。

    徐长风突然觉得这样的比试挺无聊的,自己一把年纪的人了,做人家小姑娘的爷爷都稍显年纪大了。

    “林晓是吧。”徐长风开口了,林晓也就不再绷着了。“老爷子您说。”她态度很客气,不管怎样,这个人可能是京都来的大官,她还是不要得罪的好。

    徐长风也不知道怎么说,“我想见见徐朗。”

    林晓知道,老人既然能找上门来,肯定已经得到了部分消息,她也没藏着掖着的,“徐朗现在不在家,想必您老也知道。”林晓顿了顿,想说徐朗根本不是老人的孙子,可犹豫再三还是没有说。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老人执念这么深,不亲眼看到肯定不会甘心的。

    “我知道他不在家,我不急,就在这等着他回来。”免得人没见到,回头又躲起来了。

    林晓哭笑不得的,“寒舍简陋,我看……”

    老人掏出一锭银子,“这是五十两,全当我的食宿,回头会有人送来我的东西,哦对了,我住哪儿。”老人起身,这就是准备强硬住下了。

    林晓磨牙。

    嘿,这老头!

    她小暴脾气上来,特别想把人赶走,可一想到现实……好吧,形势比人强,长兴侯府还是很有势力的,她得罪不起。

    “既然您老不嫌弃我们这小村小屯的,那好吧。”林晓摸起那锭银子颠了颠,“十天的饭钱也算够了,您老先住致远那屋吧。”没办法,他们这院子正房就三间,总不能让人住徐朗的房间吧。

    五十两就住十天?徐长风胡子抖了抖,这丫头果然财迷。(未完待续。。)

317老爷子

    一大清早,林晓和徒弟钻出被窝,冷风袭来,两人齐齐缩回被窝。

    小家伙脑袋挤出来,“师傅,好冷。”

    “快点儿穿衣服。”林晓把压在棉被底下还带着热气的衣服给小家伙连忙穿上,裹上棉衣,小家伙一下子圆滚滚的。

    “屁股痛不痛?”昨晚只是象征性的拍了几巴掌,小家伙皮肤白嫩,拍两巴掌就会变颜色,其实没多重。

    小家伙摇头,“不疼了师傅。”已经习惯了每天这个时间起床,师徒两个出去晨练。

    熟悉的套路每天习练起来很轻松,今天却有一个突兀的声音传进来,“你们这是打的什么拳?”老人家觉少,起来的都早。徐长风本来还担心自己起太早了影响力别人,没曾想这两个小的倒是比自己还勤快。他其实看了有一会儿了,愣是没看明白这拳法,不过看起来挺厉害的。

    林晓眼珠一转,“徐氏拳法。”你不是嚷嚷徐朗是你孙子吗,总不会连孙子的家传拳法都不会吧?

    徐长风一愣,徐氏拳法?心里愈发打鼓,这个徐朗只怕不是自己要找的人。

    林晓也不多说,带着徒弟晨练完,两师徒去洗漱,那边王贵家的已经做好了早饭。

    跟长兴侯府比林晓他们的早饭自然单调的不能再单调,可新鲜的黄色馒头散发着不同寻常的香味儿,却吸引了徐长风。

    一口气吃了四个馒头,老头擦擦嘴。“你这是什么做的?”

    “玉米面和白面两掺和。”林晓夹了几块白菜放到小家伙碗里。“不许挑食。”小不点儿苦着脸,“师傅,我不爱吃白菜。”

    “说了不许挑食。忘了挨饿的时候了?”还有的挑?

    苦哈哈着一张脸,小家伙笨拙的拿筷子把那几块白菜拐进嘴里,小胖脸都皱成包子了。

    “玉米面是什么东西?”徐长风走南闯北自认见识很广,却是第一次听说这个。

    林晓心中一动,这不正愁没法打开玉米的销售吗,也许这就是一个机会。离白天上课还早,她让王贵家的把玉米粒拿来一些。没曾想徐长风竟然认识。

    “这不就是那种长的细细高高的还带胡子的东西吗。”他在京都见过,有些人家种在花园里当观赏的,自家花园里就种过几颗。“这东西还能吃?”可是新奇了。

    林晓无语的翻了个白眼。没文化可真可怕。

    “这东西本来就是给人吃的,就像是咱们的大米、白面一样,西洋人就是吃玉米的。”林晓的话让徐长风惊疑不定,“西洋人?”

    “你没见过?”这下轮到林晓好奇了。按理说玉米和辣椒已经传进来了。那外国人也应该进入这片大陆了才对。“就是那种跟咱们长的不大一样的人,白皮肤、蓝眼睛、黄头发的。”林晓比划着,“没见过吗?”

    “师傅师傅,你说的是妖怪吗?”小不点儿插嘴,“怎么会有人长的那么怪?”

    林晓哭笑不得的,“他们不是妖怪,只是跟我们长得不一样的人种而已,咱们算是黄种人。他们是白种人,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黑种人。皮肤黑黑的,像……”她指了指外面的土地,“像是黑土一样。”

    小家伙新奇的瞪大眼睛,“那师傅,他们掉地上还能找到吗?”

    林晓:“……。”

    徐长风奇怪的看着林晓,“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事实上他是见过林晓说的那种白种人的,就在京都,他们好像在传播什么教派,还觐见过陛下,不过他们这些大臣却觉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并不予理会,听说那些传教士日子过得挺凄惨的。

    “我啊,在一本书上看到的。”林晓当然不会跟他说实话,“这些玉米就是那些西洋人带进来的,人家都能吃,我们自然也能吃。”她指指桌上还没撤下去的馒头,“你吃着是不是觉得味道不错?这个玉米营养价值高,产量也高,还不挑土地,比高粱的产量能高一些。”话说到这也就差不多了,林晓并没有说太多,收拾收拾准备去私塾了。

    徐长风也回了自己房间,林晓看他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就知道老头是动心了。

    等林晓二人收拾妥当准备去私塾的时候,徐长风也换了一身青色的直坠跟出来。“你们去哪儿?”

    林晓挑挑眉。

    这是要寸步不离的跟着怎么的?

    怕自己师徒跑掉?

    切!

    傻老头,自己家都在这,难道还会因为他一个跑出去?那家不要了啊!

    “我们去私塾。”小不点儿兴致勃勃的道:“今儿我们有手工课,先生会教我们缝衣服。”

    “缝衣服?”徐长风下巴差点儿跌掉,“男人学缝衣服?”这什么私塾啊?

    老人一脸不赞同的盯着林晓,“徐朗不在家,你就是这么教人家孩子的?”这不是要毁了人家孩子吗?老头这一瞬间想了很多,大家族里那些阴私手段他见多了,捧杀这一招也不见得有多高明,这丫头看着心直口快的,没曾想也是这样心思深。这是容不下徐朗的儿子啊。

    林晓可不是什么好脾气的姑娘,徐长风的爵位她都不在乎,就更别指望这姑娘会因为对方是老人就可以容忍他的错误了。

    “不懂别乱说,我们这是开发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缝衣服这是生存技能好不好,孩子怎么就不能学了。”老迂腐一个,白长的顺眼了。

    徐长风被她顶的胡子抖了抖,“可那是女人才学的东西,男人齐家治国平天下,学那女人的做派做什么?”传出去成什么样子?

    “齐家治国平天下?”林晓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儿,“拜托大爷,您弄明白了,这里是幽州府下辖最普通的一个穷苦村庄,这里的孩子书都读不起,你跟他们谈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不是太扯了吗。饭都吃不饱,谁有功夫顾忌那些。你当这里是国子监的孩子啊?

    徐长风嘴角抽了抽,他承认林晓说的有道理,可问题是……“那男人也不用学绣花吧。”(未完待续。。)

318思想大碰撞

    林晓知道,自己先进了这个时代几千年的知识,一时间让人接受是很难的。

    不过她没有气馁,有些事儿既然做了,就不能怕麻烦。像是徐长风的质疑不会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她早就有了打长期战的准备。

    “不是绣花,是缝衣服,这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跟做饭一样。”那什么君子远庖厨的狗屁倒灶的理论滚一边去吧,一个大男人饭都不会做,哪天家里没了女人,准备饿死啊?

    “这私塾里还教男人做饭?”徐长风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

    林晓想了想,“如果条件可以,也不是不能教。”譬如出去野炊啊什么的,很正常。可惜,现在天气冷了。

    她还真敢啊!

    徐长风觉得今天早上的谈话比他过去一年经历的还费心费力,他突然对那个私塾很好奇,催促林晓,“快走吧。”

    林晓失笑,这老头,等会儿到了私塾只怕有你更震惊的地方呢。

    小不点儿斜背着一个书包,里面鼓鼓囊囊的,徐长风看他走的吃力,就要抱他,被林晓拦住了,“这么几步路,他自己能走的。”

    本来就个子矮,为了御寒身上的棉衣很厚重,这个时候的棉衣裤裆还大,小家伙那小短腿,裤裆都到膝盖了,瞧着就两截小腿不停的倒腾,别提多滑稽了。为了耐脏,小家伙一身深蓝色的棉衣,头上还顶着一顶同样颜色的毛线帽子。远远看去就像是蓝色的肉球在滚动。

    徐长风第一次见就特别喜欢这孩子,现在看他这么吃力,不赞同的看了林晓一眼。“你都送他去私塾了,还不是担心孩子,何必这么苛刻。”

    我可不是送他去私塾。

    林晓刚要解释,迎面郎书志走来,“林家妹子,我今儿跟狩猎队上山,里正说过来教孩子们识字。你就不用两头辛苦了。”他看到林晓身边的老人,打量一眼,“这位是?”他肯定没见过的。也没听说林晓和徐朗在这边有什么亲戚啊。

    林晓看了徐长风一眼,见老人同样一脸不可思议的盯着他,就知道那个关于识字的现实又把老头打击了。

    “哦,昨儿门口捡来的老人。许是离家出走的吧。”她话说完。那边徐长风咳嗽一声,被冷风呛着了。

    郎书志怪异的看了老人一眼,心道:这老头,看着穿的不错,这是怎么惹到林家妹子了?

    他也不戳破,还笑着道:“现在的老年人啊,脾气都大,稍微不顺心就离家出走了。这不是给小辈找麻烦吗。”说这话的时候他强忍着笑,还冲林晓做了几个只有他们狩猎队的人才能看懂的手势。

    林晓看出他是询问这老人是否有危险。她比划了一个中立的手势,同时示意郎书志不用担心。

    知道林晓的本事,郎书志松了口气,“对了,这眼瞅着腊月了,徐朗兄弟快回来了吧?”他这也是变相提醒那老人,别胡乱打主意。

    林晓点头,“算算时间也快了。”

    两人分开,徐长风这才按捺不住的问道:“你还在私塾教学生?”大齐王朝还头一次听说有女先生的。

    “这有什么的,村里大家凑钱盖的私塾,谁家也没钱送孩子去读书,我们村里的孩子读书也不是走科举,就是想不做个睁眼瞎,既然请不起先生,只好我们这些能识字的来教了。”

    她瞥了一眼徐长风,“我知道您是贵人,从小那都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没吃过苦也别说那些有的没的,你可知道,在黑熊岭,有多少人家还吃不上饭呢。我们这个私塾里,虽然免费教书,又有多少人家是买不起纸笔的,孩子们写字都舍不得用纸,只好拿树枝在地上划。”

    村里经常能看到半大的孩子在雪地上写字,那字虽然稚嫩,却一笔一划极用心思,如果可以,谁不愿意坐在暖呼呼的屋子里用笔墨书写呢。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徐长风什么都没说,跟着林晓进了私塾。

    缝衣服这项手艺,女孩子们几乎都会,林晓把那二十几个小点年纪的男孩子带到那个中班,孩子们每人手上都有颇旧的衣裳,黑熊岭大概最不缺的就是这个了。

    今天林晓没有教缝衣裳,村里随便一个妇人教的都比她好,因此她特意叫了几个平日里比较温和的妇人来教孩子们缝衣裳。

    先预习了昨天教的生字,林晓又讲了一段弟子规,并带着孩子们背熟。然后将几十个孩子分成几组团团围坐,村里的嫂子们示范怎么缝衣服。

    徐长风什么话都没说,就在屋里看着。庄户人家的男孩,多多少少都会些缝补的活计,还别说,有几个机灵的缝补的很好。当然了,也有那手笨脚笨的,不是扎了手就是缝歪了,徐长风都替他们着急,恨不得亲自上阵。

    小不点儿平日里挺聪明的,在缝衣服这项手工活上面格外笨拙,没一会儿的功夫小胖手就扎了三个血点子,看的徐长风都跟着心疼。

    “你怎么这么笨呢,老往手上扎。”他趁人不注意拿起那针线帮忙,本以为轻松搞定的东西,却不想缝了几次竟然也扎了手。

    老人疼的下意识含住手指,林晓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嗤嗤的笑。

    “怎么样,这小小的缝衣针不比战场上的武器好拿吧。”笑话人不如人,让你老人家没事儿一大早竟笑话人。

    徐长风想反驳,还真说不出什么。

    他把针线从新交给小不点儿,“跟着你师傅好好学。”他突然觉得,就是这小小的缝衣针,男孩拿起来也可以静静心,未尝就不是一件好事儿。

    林晓看老人揉那出血点,笑着道:“其实你老人家最该学学这个。”

    徐长风瞪眼,“想都别想。”他拿了半辈子武器,突然拿起绣花针,传回京都不得被人笑话死。

    林晓鄙视他的顽固,“别瞧不起,多动手多动脑有助于智力发育,哦,还预防老年痴呆!”

    那边徐长风胡子抖了抖,这丫头,还真敢唠!(未完待续。。)

319惊呆

    隔壁老头在教年长的孩子识字,还讲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