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安王妃-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叶西辞与安王也同样要上朝,故而三人是一同去的。安王独自一辆马车,方笑语与叶西辞一辆马车。
虽说有诰命在身,但女子临朝是一件十分罕见的事,等到方笑语迈步入大殿之上时,成功的吸引了众朝臣的目光。
不得不说,方笑语若是打扮起来确实气势非凡,本来底子就在,美貌上虽不至倾国倾城,却也是个美人胚子,再加之曾经经历过许多上位者的轮回,身上自有一种霸气,平日里穿的随便些或许还不觉得,可诰命服这样的衣裳,从设计到制作,繁复冗杂,却也华丽雍容。
方笑语的到来成功的引起了所有人的目光,有人对她微微点头以示交好之意,自然也有人冷哼对她不屑一顾。
其中当属商经纬的神情最是狰狞。
这个一手逼死了他的女儿又亲手害死了他的儿子的恶毒女人,他恨不得将对方五马分尸大卸八块也无法发泄他的愤怒与怨恨。可他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身着华丽的朝服,与他站在同一个朝堂之上,却丝毫无能为力。
商经纬死死的用怨恨的目光盯着方笑语,心中对儿子女儿发誓,终有一日,他定要为他们报仇雪恨,让方笑语付出代价!
这不由又让他想起了那个突然出现的神秘人。这个人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但却又给人一种难以捉摸的感觉。可越是如此,他就越觉得自己报仇有望。否则单凭他自己的本事,很难对方笑语造成什么实质的伤害。
方笑语自然是华丽丽的无视了商经纬的那张死鱼脸,一路跟着领她进来的公公,来到了事先为她安排好的位置。
而她若向前看去,又正好能看到丞相梅苍云那张毫无波澜起伏的面孔,他正看着她,面无表情的看着她。
若非是方笑语见过大世面,恐怕会被梅苍云给盯得发毛发怵。那是一种久居上位者的气势,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拥有的。
身为文官之首,梅苍云可谓是这个朝堂之中除了皇帝之外最有话语权的人物,只可惜,今日他却必须要忐忑的等待着皇帝给他安排好的结局。
方笑语并未理会众人对她或好奇或不屑的刺探,只是目光正对向梅苍云投来的目光,送给他一个微笑以作挑衅。
梅苍云眼眯了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露出这样的表情,怕是已经对方笑语有了杀心。
可方笑语却也不是吃素的。若论杀气,她一个混过江湖上过战场的人,折在她手中的人都不知凡几,又如何会怕一个外强中干的老头子?
所以她毫不退缩的与对方对视,两人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杀伐。
见方笑语一点也不怵他,梅苍云皱起眉头转过脸去。他站在第一排,没有与任何人交谈,只是一脸谁欠了他银子没还一样的神情,浑身上下散发着生人勿进的气息。
“皇上临朝,众臣叩拜!”此时苏万福一声喊,皇帝身着龙袍头戴皇冠,威严无比的坐上了龙椅,而后用锐利的目光扫过下头的每一个人。
“叩见皇上,皇上万岁!”所有朝臣皆都跪下,口呼道。
“众卿平身。”皇位平淡的开口,方笑语发现他的气息并不如刚上朝时那般威严,此刻反倒渐渐露出疲态。
方笑语立刻想到,恐怕叶书成和那个幕后之人还不知道皇帝身中的‘忘忧’之毒已经解了。皇帝似乎也没想着这么快就揭穿他健康的事实,而是配合着她所说的,继续假装身体有恙,来麻痹那些心怀鬼胎的人。
大多数朝臣都已经察觉到了皇帝脸上的疲态。明明才刚上朝,话都没说上两句,竟是已经显露出疲惫来了,看来近来皇上的身体的确是有恙,传言未必空穴来风。
忠臣脸上都是浓浓的担忧,而奸臣却也有着他们自己的心思。
“谢皇上。”朝臣这才哗啦的一片全都站了起来。
苏万福站在皇帝的身边,目光很轻易的就找到了方笑语的所在。虽然朝臣不少,可方笑语实在是太显眼了,就如同万绿丛中一点红,轻易的便抓住了人的眼球。
苏万福见方笑语也看向了她。微微点了点头以示打过招呼了,却也不敢再有更多的动作。
“今日朝堂上,朕有一件大事要说。在朕提起此事之前,众爱卿可有什么本要奏?”皇帝更像是在调众人的胃口。
而后便是冗长的各种军国大事,上到干系国家安危的大事,下到鸡毛蒜皮的小事,朝臣们开始一一奏本。
“启奏圣上,臣有本要奏。”此时突然有一人出列,大声道。
“哦?陈爱卿有何事要奏?不妨说来听听。”皇帝眯了眯眼,似乎也想知道这个陈诚究竟要说些什么。
“禀圣上,臣要参安王与世子一本。”这个叫陈诚的人一开始便将矛头指向了安王府。
安王沉着脸,叶西辞挑了挑眉,但并未说什么,似乎对于此人的指控全不在意。
“陈爱卿因何要参安王与世子,详细道来。”皇帝掩饰住嘴角的那抹讽刺与冷笑,问道。
“启禀皇上,臣参安王与世子管教不严,指使世子妃公然污蔑丞相清白,请皇上责罚其二人。
方笑语嘴角一勾,心里头寻思着哎呦喂,这还是朝着她来的呢。被一个言御史如此惦记,心里还有点小激动呢。
这人名叫陈诚,乃是当朝的言御史。
何谓言御史?其实就是御史的某一种分支。他们负责先行看管大臣们递上来的奏折,而且从中寻找到重要的并报给皇上。
言御史与普通御史大夫一样,有着闻风上奏的权利,且因为他们几乎掌管着奏折的走向,所以倒也被许多大臣忌惮或是讨好。
陈诚向来是个听风就是雨的性子。他的好坏没有办法评论,可是论及上朝奏事,他似乎‘兢兢业业’的恪守着言御史该做该说的,几乎叫人找不出麻烦。
方笑语冷笑,不愧是梅苍云啊,这个时候搬出一个如此能言会道的人,他这是准备先倒打一耙,将罪名安在他的身上。
“哦?梅爱卿可也是如此认为?”皇帝神色玩味的看了梅苍云一眼。看起来他是在问及丞相的意见,实则却已让无数朝臣心惊。
皇上发怒了,梅苍云当朝丞相与方笑语这个安王世子妃的战争算是彻底的拉开了帷幕!
“皇上,老臣的确冤枉。”梅苍云一副委屈至极的模样,因为他的年纪,让许多人都对其产生了同情,可这却是方笑语最不想要看到的。
“既如此,安王世子妃。”皇帝似是想了一想,而后将目光投向一身正式朝服的方笑语道。
“臣女在。”方笑语出列,站在中间。
“梅爱卿说你刻意散播谣言污蔑他,你可有解释?”皇帝看起来面无表情,但从面相上完全看不出他心中对谁有所偏向。
方笑语却不骄不躁道:“皇上,谣言并非臣女所传,可外头传言中的那些,却是千真万确!”
方笑语的话引起一片哗然。
这就要开始了吗?文官之首的堂堂丞相大人,与方笑语这个世子妃的对决,究竟会以谁的胜利谁的失败而结束?
“你又有何说头?”皇上面色不改,只问道。
“回禀皇上,臣女已经查明,流沙国进犯北燕之事,乃是丞相一手推动。丞相为一己私欲,便不顾北燕百姓的安危,引动镇远军中叛乱,利用易容之术,谎报军机,欺骗众将士,以至于众将士中了奸计,险些将镇远将军迫害,丞相所作所为,斩杀千遍也罪有应得,还请皇上为家父做主,也恳请皇上严查此事,莫要寒了武将之心啊。”方笑语一脸悲痛,那种险些就失去了父亲和丈夫的可怜兮兮的表情,竟然就这么突兀的出现在方笑语的脸上,叫人措手不及,连番感叹此女子演技至高,令人叹为观止。
“此事非同小可,你可有证据?”皇帝皱眉。
方笑语似乎意料到了,于是拿出几张纸卷,交给苏万福,由苏万福呈到皇帝面前,而后才道:“臣女孤身入北燕,幸运遇到重伤逃亡的家父与太子,这才将其救下,询问缘由,得知家父被亲信背叛,带领五万将士出城迎战,可无奈对方援军以至,家父明白其不敌对方几十万大军,故而下令收兵回城,岂料却被守将拒之门外,以至于五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逃出虎口者不过一二十人。其中,太子殿下也在其中,皇上大可询问太子殿下,臣女没有半分胡言。”
说着,方笑语继续道:“事后,臣女潜入边城,接触了罗大人,得知下令不需开城门之人乃是家父心腹梁薄梁大人。臣女本以为是梁副将背叛了家父,于是暗中搜集证据,发现周安周副将和槐南槐副将被关押在守将府地牢之中,反倒是梁副将暂时掌管了镇远军,且威胁罗大人配合。事后经臣女查探,方知,原来梁副将与镇远军众将士都曾接到过家父的命令,言及时家父下令不准开城门,假意背叛,麻痹敌军,家父再冲出重围,暗中联系狐狼草原,一举端了流沙国老巢。可臣女曾救下家父,家父从未提及此事。且太子殿下也可作证,此命令并非是家父所下。于是经过臣女查探,梁副将乃是中了他手下一些队长的蛊惑,将易容成家父的冒牌货当做了家父,不曾有疑,这才上了当,险些酿成错事。梁副将心中愧疚,在与流沙国之战中拼死杀敌,最终血染沙场。而经臣女查实,蛊惑梁副将的几个队长皆都是听命于梅丞相,这才做下此事。臣女呈上的纸卷中,有这几个队长的供词,他们供认不讳,是梅丞相想要夺取镇远军军权,这才命令他们趁此机会与流沙国来犯之敌里应外合,置家父于死地,届时再除掉三位副将,便可安插棋子,暗中掌控镇远军。不仅如此,之前贪功冒进,令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的孙云孙副将也是梅丞相提拔。臣女怀疑他是有意如此,令镇远军损失惨重,动摇军心。丞相所图,必然甚大。”
“皇上,方笑语所言纯属臆断。老臣对大承忠心耿耿,如何可能与敌国有所牵扯?她定是对老臣之女怀恨在心,这才有意陷害老臣。请皇上明鉴!”梅苍云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表着忠心,见皇帝并没有什么反应,随即又道:“唉,老臣明白,小女从前做得太过,伤了她们姐弟的心,她怀恨老臣也是情有可原。只是,老臣愿代死的不明不白的小女致歉,可却绝不能承认这通敌叛国之罪!老臣一生为大承兢兢业业,从不敢有半点逾越,只想要做好本分,为皇上分忧,绝不敢再妄想其他。那孙云虽是老臣提拔,可老臣也不过是爱才心切,见他有天赋,又肯努力,帮衬一把罢了,之后老臣与他再未见过一面,若何可能会将手伸入北燕?更是岂敢插手军事?求皇上为老臣做主,洗刷老臣冤屈,还老臣一个清白!”(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四章 配合他一把
方笑语当然听出了梅苍云话中隐藏着的不怀好意。可她却也不急着争辩,也没有一丁点对于梅素惜之事旧事重提的打算。
她很清楚,如果她重提梅素惜之事,那便是中了梅苍云的圈套。她越是急于撇清,外人就会越觉得她此地无银,会怀疑她是为了报当初梅素惜欺辱她的仇恨,所以刻意针对梅丞相。
所以方笑语丝毫不接梅苍云的话茬,反倒是冷静的听着梅苍云的辩解,如同一尊没有感情的雕像,如此反倒叫众人对她高看了两分。
梅苍云见方笑语不上当,心中也是微沉。从前他从未将方笑语放在眼中,虽然她在京中也搅起了不少风云,可以他所站的高度,整个朝堂都几乎掌控在他的手中,方笑语还不够资格被他放在眼中。即便当初商经纬因为方笑语而失去了女儿,可他也没有太过在意。商经纬不过是颗棋子罢了,与他手中掌握着的那些人脉一样,都是被他算计了之后还帮他数钱的傻子,根本不值得他为此忧心。
商经纬是,方剑璋也是。否则他也不会任他在镇远军中安插自己的棋子,方剑璋以为那是报恩,相信了他不会图谋不轨,可对他而言,镇远军是块肥肉,他是众多对此眼馋的狼中的一个。只是他占了恩人的名分,所以方剑璋对他并不防备,否则也不会铁桶一块其他势力根本暗插不进眼线的镇远军却落到了这样的地步。
可是没想到这个傻子有个聪明之极的女儿,她看穿了他的布局与谋划,甚至利用这件事反过来设计他,让他丞相府一家陷入了被满门抄斩的恐慌。
这怨他没早日看清真正的敌人究竟是谁。没想到一路下来,不仅没有利用流沙国之战除掉方剑璋,反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更强大的敌人。
可是,他承认他有推波助澜,但也仅仅是推波助澜而已。事情不是因他而起,也不是因他而终,从头到尾,他不过是在其中稍稍的推了一把。他没有通敌叛国,也没有下令将方剑璋关在城门外,他虽有心利用此事来掌控镇远军,却并非是此事的罪魁祸首。
但方笑语却准备了所谓证言。将他安插在镇远军的那些棋子全都揪了出来,一一逼其画了押,做了供,用来在此时指证他。
终日打雁,却被雁啄了眼。
那些证词中虽有真实,但大部分都是假的。说什么与流沙国私自通敌,出卖北燕的情报,让流沙国对镇远军一举一动了如指掌。什么指使下属诱骗周安和槐南两位副将,将之关押,又蛊惑梁薄,让其上了当,险些害死了方剑璋。最后梁薄因为愧疚,执意战死沙场,说的梁薄多么的有情有义,仿佛他就是个没人性的恶人一样。
但事实上,对于方剑璋出事一事,他知之甚少。虽然他安插的孙云成了方剑璋的副将,可是后来,方剑璋已经开始有意无意的防备着孙云,这才叫他察觉到了方剑璋恐怕已经知道了他当初落难的真相。
不过因为方剑璋一直在京城,北燕之事还有他筹划的余地。可没想到,孙云一早就被梁薄设计,贸然出战,导致兵败,还连带着十万大军灰飞烟灭。而他得到消息后,甚至连是谁设计了孙云都难以调查。
真正引起这场战争的幕后黑手将北燕之事捂得严严实实,就是皇上都没有办法将事情清查,派过去查探的人全都被人给半路杀了,这也是皇上对此事颇为窝火的原因所在。
可是没想到,方笑语一个女子,竟然将事给办成了。
起初听到消息时,他甚至怀疑是不是方剑璋自导自演了这出戏,并且猜测若此事是方剑璋筹划,恐怕最终的目的就是冲着他来的。
而事实上,方笑语回京后确实就开始向丞相府开刀向他开刀,所以在如此被动的这一刻,他仍旧怀疑此事可能是方剑璋与方笑语联手给他下的圈套。
“方笑语,老夫究竟与你有何冤仇,你竟要如此处心积虑想要置我丞相府满门于死地?老夫自问从未招惹你,甚至当年救过方剑璋,方才有他今日,你为何要恩将仇报,为何要咄咄相逼!”梅苍云面含愤恨,眸中带着失望,声音处能听出嘶哑,似乎自己一念之差,这善心造出了一个白眼狼,这种愤怒,这种不甘,这种心凉,从那张布满沧桑的老脸上能够清晰地感觉到。
即便是方笑语这种演技上已经炉火纯青的人也不得不感叹这老狐狸的心机。这种细节处几乎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眉眼中表达出来的能力,没个几十年累积却也难以达到。
“丞相大人,笑语自问对得起天地,对得起良心,从未曾刻意针对丞相大人,甚至于因为丞相大人对家父有恩,故而一开始从未将北燕之事的幕后之人与丞相大人联系起来。笑语也很震惊,大人救过家父的命,又对家父有着指点之恩,甚至于家父能有今日,丞相也没少相帮,因此家父对丞相大人感恩戴德,甚至允许大人在镇远军中安插耳目。可大人未免也太过贪婪,一个孙副将还不满足,竟还想取代家父来暗中掌控镇远军。家父能有今日,丞相大人指点提拔之恩固然功不可没,可却也是真刀真枪战场上厮杀凭功劳平步青云成为大承战将!北燕乃是大承门户,连通大裕皇朝,经不起半分动荡。身为北燕守将,身系大承百姓的安危,身系家国之荣辱,不能因丞相大人于家父有恩就允许大人插手军事,有何不妥?大人因被家父拒绝,便生出杀心,不顾北燕百姓的生死,联合流沙国大举进犯,致使死伤无数,笑语也想问问丞相,北燕的无辜百姓,还有那战死沙场的几十万将士又与大人有何仇怨?大人为一己之私妄动刀戈时,又可曾想过,若北燕兵败,流沙国长驱直入,大承的尊严又将被置于何地?”
方笑语的反击掷地有声,每一句话都在解释着北燕之事发生的因由。
从方笑语的话中,众大臣们已经捋出了一条连贯的线。
当初方剑璋落难,是丞相所救。弃笔从戎去北燕从军,也是丞相的指点。方剑璋不负所望,一步一步靠军功成为了北燕大将,一手带出了镇远军,手握五十万兵权,为大承镇守北燕,看守门户,不让来犯之敌踏入大承境内一步,也深受皇上信任。
因为丞相曾救过方剑璋一命,故而丞相想要插手镇远军之事,方剑璋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允许他在镇远军中安插了一些耳目,并且方剑璋对丞相也是感恩戴德,若是丞相有命,能做到的就绝不推脱。
但是,身为大将,该有自己的底线。虽允许梅苍云在镇远军中安插耳目,却不能允许他过多的干涉镇远军的军务。
丞相或是见方剑璋对他言听计从,便生起贪婪之心,只是几个耳目已不足以满足他的胃口,正好孙云已经成为副将,将来方剑璋被调回京城,必要有一个副将接替他北燕守将的位置,成为镇远军的二号人物。
但,方剑璋最信任的人并不是孙云,而是另有其人。再加之孙云是梅苍云安插在镇远军中的人,想要得到方剑璋的提拔就更是无望,所以梅丞相才对方剑璋起了杀心,不惜与流沙国里通外合,其目的,就是要为此而除掉方剑璋,而后换上他的人,如此他便能不知不觉的掌控镇远军的指挥权。
方笑语一定是知道了这件事,所以才会一回京就针对梅苍云,完全没有说和的可能,甚至一开始就找齐了证据,就是为了今日朝会将梅苍云置于死地。
众人开始猜测,以方笑语的手段,仅仅只是将镇远军中梅苍云安插的耳目找出,并叫他们供出了事情真相画了押还不足以真的将梅苍云这个当朝丞相扳倒,方笑语必然还有后手。
而一些聪明的朝臣,已经从方笑语给出的故事中察觉到了其中最为可怕的危机。一旦处理不好,足以成为梅苍云的末路。
那就是,梅苍云为何非要掌控镇远军?
身为当朝丞相,已是百官之首。文官集团几乎就在他的掌控之内,丞相一党遍布朝野。
而军权,乃是皇上最不能容忍的逆鳞。一个掌控了文官集团,权倾朝野的丞相,还不满足,竟然将手伸到了北燕,想要取代大承的战神,彻底控制镇远军,其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已经是丞相了还不满足,难道他还想造反不成?
联系到外头丞相想要谋反的流言,众臣不由自主的看向了方笑语,却见方笑语一脸愤怒的看着梅苍云,但嘴角却有着似有似无的笑意。
这个小女子很可怕。她的愤怒都是装出来的,只是在皇上所在的方向,不可能看出她的这抹冷笑,只能看到她的愤怒与仇恨,还有那份为国为民的大义凛然。
她是真的要置梅苍云于死地,而不仅仅只是扳倒他而已。
这是众臣心中突然冒出的感觉。
还不等他们多想,方笑语又是恢复了之前的面无表情,似乎是努力的压制住了怒气的模样,一举一动,都在牵动着众人的目光。
她转过脸去,面对着皇上,沉声道:“皇上,笑语虽是一介女流,自小也被家父教育,要忠君爱国,不可做背叛大承的事情。臣女一直谨记在心,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北燕之行,臣女原只是想要寻到家父与西辞的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臣女不相信一直教育臣女要忠君爱国的父亲会做一个逃兵。更不相信他会背叛他一心效忠的国家,成为一个叛徒。”
方笑语说话的速度保持的很平稳,这些话说出来,众人仿佛在其中见到了一个为国为民死而后已的大将军,高大的形象跃然纸上。
“臣女去了北燕,恰巧落脚之处的掌柜偶然救下了家父一行人,这才从家父口中得知了他‘失踪’的真相。臣女孤身混入边城,查实证据,也得到了罗良罗大人的帮助,这才得知,北燕城大封城门,许进不许出,许多百姓惨遭灭口,特别是与家父一同被关在城门外的那五万将士的家眷,已经死伤无数。而梁薄梁副将还以为这是家父的计策,皆因丞相安插的这些耳目已经遍布镇远军,他们故意调开家父,而后着人冒充顶替,提出了假意背叛的计策。从一开始,家父被关在城门外,五万将士死伤殆尽,将士家眷惨遭屠戮之事,梁副将与镇远军的将士们皆以为是家父的谋划,认真的执行着,假扮着背叛者的身份,甚至与流沙国的对战中刻意不出全力,都是为了执行那个假冒的大将军提出的计划。却不想,他们不过是被人欺骗,成了梅丞相想要除去家父的帮凶。”
“臣女在得知丞相便是此战的罪魁祸首之时,心中也是万分的不敢相信。家父原本对丞相之恩铭记五内,几次与臣女提及,若是丞相府之人有事,能帮则帮,算是报恩。臣女不曾想到丞相会想要置家父于死地,怕是有人刻意陷害,故而在北燕时几番查证,可矛头皆都指向丞相不假。臣女帮助梁将军守住城门,又拖太子殿下去大裕朝结盟,命属下去寻求狐狼草原的帮助,一举覆灭流沙国,将进犯北燕的敌人全歼于城门之外,这其中,梁副将配合臣女,将丞相安插在镇远军的耳目全都揪了出来,分别拷问,得出的供词几乎相同,臣女这才敢肯定,此事乃是丞相大人所为。”
“臣女此言没有半分作假。除开皇上手中的这些供词,臣女还将这些做供之人全部押解进京,皇上可亲自审问。”
方笑语冷静的陈述着她在北燕的‘亲身经历’,而当初那些选择背叛而投靠梁薄的队长她之所以没有当场斩杀,也就是为着今日。
她先一步离开北燕回京,后头叶西辞就将这些人全部都押解进京。这些人已经被她的手段吓怕了,做出的供状全都是按照她的要求所说的。
事实上,北燕之事与梅苍云关系不大,虽然他心思不纯,但却并不是这一系列事情的罪魁祸首。
但是,他却是那个幕后之人的目标。那个人,引起了北燕与流沙国的战争,目的就是为了想让她去查,然后将丞相给查出来。前仇旧恨加起来,以她的性子必然不会放过梅苍云。借她的手除去梅苍云,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只是,那幕后之人没想到她已经洞悉了他的身份,也知道了他的谋划与打算。
所以,她就如他所愿,配合他一把。(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五章 竟然是你?
梅苍云眉头紧皱,心里头想着究竟要如何摆脱此事对他的影响。但是他也很清楚,无论结果如何,即便他保住了丞相府无事,保住了丞相的地位,可再要皇上像从前那样信任他已是不可能了。
所谓裂缝,并非是一定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的,只要有一点点的怀疑,这条缝隙就会越来越大,终有一日会破碎成一块一块。最重要的是,他心虚。他虽没有任何通敌叛国的想法,可是将手伸入了北燕,在镇远军中安插耳目,这一点他没有任何辩解的余地。特别是此时方笑语将他安插在镇远军的人全都找了出来,全部押解进京,现在又全都在带入了这大殿之上,看着皇上那阴沉如墨的脸色,梅苍云心跳一跳一跳的。
“梅爱卿,你可还有话说?”皇帝的脸色一变再变后突然又恢复了平静,此刻短短的一句话,情绪没有一点点起伏,可正因如此,才叫梅苍云感到心惊肉跳。
当了那么多年的丞相,对皇上的喜怒了如指掌。正因为如此,才能叫皇上对他万分信任。但是,苦心经营的一切,却因为方笑语放出的流言而毁于一旦。
梅苍云正在挣扎。是全盘否认此事,还是应该承认下来。因为他不知道皇上究竟了解了多少,又信任了多少。
若是从前,皇上对他万分信任,乍一听到流言下恐怕还会怀疑几分,可如今,他却并不敢笃定自己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因为方笑语的横空出世。
佛祖在人间的使者,这种事情对于他来说不下于无稽之谈,可对皇上这种信佛的人来说却完全不同。重要的是,他虽不信方笑语真的会是什么佛女,却无法解释她事先预知灾难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皇上恕罪。老臣确实在镇远军中安插了棋子,只因老臣一时糊涂,想着若是如此,便能叫家族长盛不衰。可请皇上信任老臣,老臣纵使做了错事,却从未曾想过背叛皇上,背叛大承!”梅苍云跪地痛哭流涕。
最终他还是承认了这件事。因为他想着恐怕也瞒不住皇上。方笑语回京已有一段时日,外头传闻她找到了证据指证他通敌叛国也有了不少日子,可皇上确实找过他,也骂了他,但却迟迟不治他的罪,只是大骂他几顿,而是留在了今日朝堂之上让方笑语公开指正他。
他想,这么长时间,皇上肯定去调查了他的事,他留在镇远军的眼线不少,皇上身后又拥有神龙卫,想瞒恐怕也瞒不住。既如此,不如就大方的承认了,顶多就是被皇上猜疑,总比否认之后被皇上拆穿,最后连累家族的好。
“梅苍云,你身为丞相,也是朕的老臣了,朕自问待你不薄,可你都做了什么!”皇帝目光锐利的扫过跪在地上不起的梅苍云,手中方笑语递上的供状一股脑的全都扔到了梅苍云的面前。
“皇上恕罪。老臣一时糊涂,可老臣当真不曾有谋反之心,请皇上明鉴啊。”梅苍云几乎趴在了地上,他对自己也够狠,磕头磕的额上淤青,对于插手镇远军之事表明了良好的认罪态度,却一再的否认通敌叛国的指认。
“皇上,梅丞相他说谎!他身为当朝丞相,却插手军务,只是为了家族更加兴盛?他已是百官之首,皇上对他信任有加,只要他不谋反,梅家何愁不兴?可他却擅自插手军政,莫非是不信任皇上?”方笑语冷笑着看了一眼跪伏在地,但目光阴狠的梅苍云,继续说道:“何况,据臣女所查,丞相大人不仅仅插手军务,还曾与狐狼草原有过接触。在狐狼草原归顺大承之前,丞相大人曾帮助狐狼草原的刺客隐藏在宝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