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芳华-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是四娘和七娘来了。

    “二姐姐刚到正院,大姨娘和二姨娘就派出了探子,果然是我们防备得很啊。”陆落心想。

    四娘穿着银红色折枝海棠的褙子,研态娇媚。她一头浓密的青丝,整整齐齐梳了发髻,留着厚厚的刘海,刘海披覆柳眉,衬托着眼珠子格外的乌黑浓郁,褶褶生辉。

    七娘尚未年幼,还是小孩子模样。虽然不及四娘,也是美人胚子。

    和二娘、六娘的素淡相比,四娘姊妹俩衣饰华贵,在日光下璀璨辉煌,珠围翠绕,更像是官宦人家的千金。

    “人来齐了,看来大姨娘和二姨娘是时刻盯着我们。”陆落心想,眸子里流光微转。

    “今日是什么好日子?”陆落等四娘和七娘给闻氏见礼之后,笑着对她们说,“姊妹们都来了,要不我们摸牌吧?”

    几个姑娘面面相觑。

    “老太太才摸牌呢。”七娘立马表示反对,“五姐姐,你给我们讲讲湖州府的趣事吧?”

    陆落一想,就说“也好”,于是清了清嗓子,当即说了起来。

    她极大夸奖讲述了湖州府的奢华。仆妇众多、房舍宽阔、用度奢侈、来往自由等,听得几个姑娘眼睛都直了。

    她们生在京城,长在京城,从未离开过。湖州府是什么模样,她们不知道,全凭陆落忽悠。

    说了半晌的话,闻氏开口道:“我也累了,你们都散了吧。”

    二娘、四娘、六娘和七娘起身,给闻氏行礼,纷纷离开了。

    “姑娘,她们都来干嘛?”陆落的丫鬟倚竹傻傻的,对今天的热闹场面不理解。

    “无非就是二姐姐来了,其他几位想知道我们和二姐姐会不会联手欺负她们,故而派了探子,来探虚实,察言观色呗。”陆落笑着解释。

    “倚竹,你真是个小呆子,什么时候能聪明些,给五娘分忧啊?”闻氏身边的风烟笑呵呵打趣倚竹。

    闻氏身边的人,私下里都很亲热叫陆落为“五娘”。

    “我是保护姑娘的,又不是出主意的。”倚竹茫然道。

    倚竹是学过拳脚功夫的。他们家乡村子里,有个人专门教小孩子习武,收取微薄的米粮,倚竹就跟着学了。

    起初是为了强身健体。

    后来,他们家乡受灾,田地房舍全被水淹了,倚竹跟着她父母进了城,被走投无路的家人卖到陆家,卖了二十年。

    倚竹身手不错,闻氏就收下了她,让她跟着陆落,时刻护着陆落周全。

    “。。。。。。二娘刚来,明氏和简氏就派了姑娘来。看来,我们以后要更加小心了。”闻氏想到那些孩子,微微冷笑。

    大姨娘和二姨娘派人监视闻氏,也派人盯住二娘陆苏,无非是怕二娘借闻氏的势,和她们作对。

    二姨娘还在查二娘落井之事。

    当天晚上,陆其钧仍回到二姨娘的西跨院。可是不知怎么的,两个时辰之后,陆其钧气哄哄去了三姨娘的南罩院。

    “应该是为了佛珠的事。。。。。。”陆落心想。

    果然,第二天暖雪就打听出,昨晚陆其钧跟二姨娘索要陆落送给七娘的佛珠。

    二姨娘却说“丢了”。

    陆其钧气得当场派人搜二姨娘的箱子。

    二姨娘气哭了,说自己跟了陆其钧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外人搜过自己的箱笼。

    四娘陆蕤和七娘陆茜也来劝。

    陆其钧却不管,非要搜。结果,佛珠没找到,却翻出了二姨娘深藏的五百两银票。

    二姨娘疯了一样去抢,差点也被陆其钧打了。

    “竟敢在我眼皮子底下藏钱!”陆其钧很生气,觉得二姨娘对他不够真心和体贴。

    他拿了钱,去了三姨娘那边。

    二姨娘大哭。她既心疼钱,那五百两是她们母女攒了好几年的,前不久才去换了银票。早知道就不换了,还是碎银子安全。

    同时,二姨娘也难堪,自己的屋子被丫鬟婆子们翻了个底朝天,一点尊贵也没有了。只有下人的箱笼才随便翻,谁敢翻主子的?

    陆其钧这是不敬重她!

    一串佛珠而已,就让陆其钧和二姨娘闹得这样,陆落听到之后,微微笑了笑。

    二姨娘和陆其钧闹翻之后,大姨娘和三姨娘趁机落井下石,家里一片混乱,她们从前相安无事的三个姨娘彻底斗了起来。

    越是混乱,陆落和闻氏越是清净。

    同时,二娘陆苏落井的事,就再也查不清了,因为陆其钧既不相信大姨娘,也不相信二姨娘,更不相信闻氏和陆落。

    他想让三姨娘查,三姨娘却避之不及。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查清楚了没有功劳,查不好肯定要挨骂,让它烫死二姨娘好了,三姨娘才不做老好人。

    二娘就彻底安全了。

    二姨娘明氏也不再查了,任由它去。陆其钧搜出五百两银子,又可以逍遥一两个月,也不计较什么落井之事。

    事情彻底过去了。

    转眼到了四月初六,就是陆落和四娘陆蕤的生日。

    到了当天,陆其钧提也没提,他还在生二姨娘母女的气。

    陆落送了幅自己写的字给陆蕤,说什么:“礼轻情意重,父亲说家里要清廉”,把四娘给打发了。

    四娘正在担心失去父亲的宠爱,也没心情和陆落计较。

    闻氏给陆落煮了长寿面,正院的丫鬟婆子们都吃了。

    转眼间,又过来十来天。

    四月十八,陆落的叔公,就是太监闻乐喜,终于到了京城。

    ***

    早安,大家看书别忘了投推荐票啊,爱你们!

第012章缘故

    叔公闻乐喜回到了京里,当天下午就派人来请闻氏和陆落。

    闻乐喜离京之前,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位高权重,帮皇帝批红,连内阁都敬畏他三分。

    大太监都有自己的府邸,闻乐喜也不例外。他在皇城附近的街上,有一栋不小的院子。虽然他离京多年,那个院子一直没人敢占,荒芜了很久。

    朝廷招他回来,工部就着手帮他修缮,如今已焕然一新。

    “娘,叔公他为什么要去做太监?”去见叔公的路上,陆落第一次问出这个问题。她之前心中也有疑惑,却觉得问题难堪,怕母亲难以启齿,从未询问过闻氏。

    做太监是件很丢人现眼的事,古语云“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做太监比让祖宗蒙羞还要丑陋。

    世人都瞧不起太监,朝臣更是以结交官宦为耻。

    哪怕宦官再位高权重,亦不能赢得尊重。

    陆落心中没有世俗这种等级的偏见,她只是很好奇,为什么闻乐喜要去做太监。

    一般人家都是活不下去了,才让孩子去做太监,可是闻家并非那等贫寒之户。

    陆落的外公是西北军中的小将领,闻家还有些世代积累的稀薄祖业,比平头百姓略强几分,至少能吃穿不愁,能供孩子们读书。

    “这句话,你外祖父问了好些年,也没问出什么结果。”闻氏微微叹了口气,她也不知道。

    闻乐喜从来没提过,不管家人怎么逼问,他就是闭口不谈。

    对于闻乐喜的身份,闻氏并不感到耻辱,她无时无刻不站在自己家人的身后,支持他们,哪怕是做了太监。

    她尊重闻乐喜。在闻氏眼里,闻乐喜始终都是她的长辈,最疼爱她的小叔叔。

    闻乐喜并非叔公的真名。闻乐喜原名叫闻钺,字景泠,是陆落外祖父闻钎最小的兄弟。

    这个年代,医学不发达,孩子的夭折率非常高。

    外祖父有七个兄弟姊妹,夭折了六个,只保存下了最小的闻乐喜。

    闻乐喜比闻钎小八岁。

    “。。。。。。你外祖父是把你叔公当儿子养大的,知道他去做了太监,你外祖父气得昏死了几回,亲自跑到京里,想救他出去。

    可是,你外祖父地位低下,在京里毫无人脉,也只能眼睁睁任由你叔公在宫里。等你叔公得势了,就把我们都接到了京里。你外祖父问他当年可有隐情,他从未回答过。”闻氏道。

    闻钎的确是把闻乐喜当儿子。长兄如父,在父母去世之后,闻钎养活着六岁的闻乐喜,兄弟俩相依为命。

    父母留下了几十亩薄田,闻钎兄弟生活也算过得去。闻钎自己省吃俭用,先供闻乐喜吃好喝好,然后给他请先生,教导他念书,希望他将来有出息,功成名就。

    闻乐喜念书很用心。他十三岁的时候,聪明机灵,能写会算,连将军都知道闻钎有个机灵的小兄弟。

    闻钎的战友们都说:“将来景泠是要考状元的!”

    闻钎自己也是那样期望的,故而重金给闻乐喜聘请名师。

    闻乐喜也跟将军身边的随从关系很好。他从未离开边疆,总是很向往京城,多次跟闻钎提到想去京里看看。

    所以,他十四岁那年,正逢将军回京述职,闻乐喜要跟着前往,想一睹京师的繁华,闻钎一咬牙,答应了。

    将军倒也不介意。闻乐喜是军中长大的孩子,却又不是将士,故而非下属,将军对他多一分宽容。

    哪里知道,闻乐喜从此就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他进京之后,没有再跟着将军回去,而是进宫做了太监。

    闻钎当时都疯了,仔细询问将军到底是怎么回事,将军自己也是一头雾水。

    随从们也是糊里糊涂。

    闻乐喜就这样,莫名其妙进宫做了太监。他和其他太监不同,他读过七八年书,学问赶得上秀才,故而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器重,将他送到了东宫,陪伴太子。

    闻乐喜不仅仅有学问,而且擅长模仿笔迹。他到了东宫,整日帮太子做功课糊弄太傅们,导致贪玩的太子非常喜爱他、器重他。

    他成为了太子的心腹,是太子第一信任的人。

    太子登基之后,闻乐喜直接被任命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辅助新皇“批红”。

    那时候,他才二十五岁。

    当上了司礼监掌印太监,闻乐喜想把闻钎一家接到京城,让闻钎到京里做官。闻钎一百个不乐意,但是调令到了,他又不得不进京。

    闻氏就是那一年,跟着父母进京了。

    两年之后,闻氏嫁给了陆其钧。这中间隐约有点传闻,不过陆落不太清楚,没人告诉她。

    七年前,闻乐喜突然失去踪迹,闻钎就辞去了官职,带着家产和老妻,依旧回了边陲老家;闻氏也离开了京城,带着陆落去了湖州府。

    闻氏没有亲兄弟姊妹。外祖父有一妻一妾,后来又添了三四个孩子,悉数夭折了,只有闻氏一个独女。

    “娘,是不是有人害了叔公,他才进宫做太监?”陆落问闻氏。

    在世俗观中,太监是最低等的人。一个并非走投无路的读书人,他会自宫去做太监,是难以置信的。

    就好像后世,生活在富足和睦家庭的孩子,拥有亲人的宠爱和优越的成绩,身心健康,却突然走上了为世俗所唾弃的犯罪道路,必然是有个缘故的。

    这个缘故,闻乐喜讳莫如深,外人难以窥视。

    “你外祖父也这样猜过。”闻氏道,“可是你叔公不说,怎么查也查不明白。况且,已经这样了,还能怎么办?”

    陆落觉得,他外祖父仍是疼爱叔公的。

    叔公的行为,是给整个闻家抹黑,导致外祖父被人歧视。假如外祖父记恨,死也不会进京来受人指指点点,宁愿留在老家。

    可是,外祖父还是来了。说到底,还是舍不得叔公。

    陆落有些感慨。

    母女俩的马车,一个半时辰之后,才终于到了闻乐喜的院子。

    闻乐喜院子门口,停靠在很多香车宝马,都是富贵人,拜会闻乐喜。

    家奴一个个拦住,不给放行。

    直到闻氏来了,家奴才热情又兴奋,对闻氏道:“大姑娘,您来了?”

    “一清?”闻氏有点惊讶,“你还跟着公公呢?”

    这个家奴,其实也是太监。他是家里太穷了,自己阉割,准备进宫做内侍,结果宫里不收。所以,他投靠到了闻乐喜府上。

    闻乐喜挺看重他的。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一清还在闻乐喜身边。

    “是啊,大姑娘。奴婢跟着公公,去了南诏国,这才回来。”一清笑道。

    闻氏点点头,进了院子。

    闻乐喜的院子很宽敞,墙壁是新粉的,柱子是新漆的,到处一派新气象,像新做的屋子。

    这院子,闻氏特别熟悉,陡然再见,心里有点感慨。

    进了门,就是左右四间门房,窗明几净;两边是抄手游廊,游廊下面摆满了花,锦簇盛放,芳香扑鼻。

    绕过游廊,进了垂花门,过了穿堂,就是一座两人高的油彩壁影。

    壁影后面,才是正院。

    院子很大,但是空落落的,没有半个人影。

    “怎么没人?”闻氏微微嘟囔了一句。

    “。。。。。。公公刚回来,怕吵闹,把礼部安排的下人全撤了,只留下奴婢服侍。”一清看出闻氏笑着跟她解释。

    闻氏点点头。

    进了正院,但愿中堂上,坐着一个颀长消瘦的中年人。

    他就是闻乐喜。

    陆落初见闻乐喜,吃了一惊。

    ***

    又是新的一天了,提醒姐妹们别忘了投推荐票。这一周还有两天啦,姐妹们再加把劲,多多支持啦~

第013章合适

    第013章合适

    陆落读过一些史料,太监有阴柔狠辣的,也有正义凛然的,不能一概而论。

    所以,见到闻乐喜之前,陆落在心里猜测,他到底是什么模样:是阴阳怪气,还是粗壮高大?

    结果,都不是!

    陆落看到闻乐喜,脑海里只有一个字:美。

    这种美,陆落此生见过两次,第一是石庭,第二就是闻乐喜。

    闻乐喜生得净白,面上没有胡渣,青丝浓密乌黑;他也是一双斜长的丹凤眼,眼波清湛浓郁;眉梢入鬓,悬鼻尖颌。

    他五官精致坚毅,凑在一起格外的协调,美而不艳,不露阴柔。

    陆落吃惊看着他。

    真正的美人,男女莫辩,陆落觉得就是说闻乐喜的。

    陆落见过不少美人儿,像四娘陆蕤,像石庭,但是他们都不及闻乐喜。

    “漪漪。。。。。。”看到闻氏,闻乐喜连忙站起来,走到了门口。他嘴唇翕合,惊喜万分。而后,他笑了。

    他笑起来,眼角就都是褶子,让他的美丽减轻了几分,到底上了年纪。

    同时,他的声音低沉醇厚,像陈年的酒。正是因为他的声音,平添了他几分雄壮。

    闻乐喜一点阴柔感都没有,这点和石庭相似,美而不妖。

    闻氏长得有六分像闻乐喜,两人似亲生父女。

    闻氏闺名叫“漪漪”,闻乐喜一直这么叫她。

    “叔父!”闻氏给闻乐喜见礼,重逢的喜悦让她眼睛陡然就湿了。

    “快起来,快起来!”闻乐喜搀扶起闻氏。

    他手指纤长嫩白,骨节分明,比陆落的手都好看。

    “。。。。。。落儿这么大了?”闻乐喜转而看陆落,满眸慈祥的笑意。

    “越大越傻了,也不知道叫人,整天呆头呆脑。”闻氏见陆落看着闻乐喜发呆,不免笑了,拉了陆落上前。

    “叔公。”陆落回过神,给闻乐喜见礼。

    “好,好!”闻乐喜也让她起身,然后又打量她,感叹说,“已经长大了。个子高,像咱们闻家的人。”

    “叔父,她姓陆。”闻氏啼笑皆非。

    “一半是闻氏血脉,自然就是闻家的人了。”闻乐喜道。

    闻乐喜让她们娘俩进屋,彼此坐下。

    一清泡了茶端过来,就退了出去。

    闻氏和闻乐喜七年未见,彼此有聊不完的话。特别是提到外祖父闻钎已经过世,闻乐喜的眼睛就红了,情绪控制不住。

    “我知道,我在南边也听说过大哥去世,只是没法子回来。。。。。。”闻乐喜吸了一口气,终于没有当着闻氏和陆落流泪。

    他又问闻氏这些年过得如何,陆其钧可有善待她。

    闻氏并不隐瞒,一一告诉闻乐喜。

    陆其钧对闻氏并不好,但是闻氏生活不错,她有她的生存手段,没受什么委屈。

    “。。。。。。落儿都十六了,定亲了吗?”闻乐喜很关心陆落。

    “还没有。假如不上京,今年春上应该可有定下了。”闻氏道。

    闻乐喜就问是怎么回事。

    闻氏道:“湖州府的曹氏,是开布行的,生意做得很大。曹家长房的老爷,三年前过世了。

    曹家长房的大公子,比落儿大两岁,今年十八了。曹大奶奶知道陆其钧是个京官,落儿是官门千金,就有意求娶,想给大公子寻个靠山,免得叔父们争夺家业。

    今年二月,曹大公子的孝期才满。曹家大奶奶和我早年就来往密切,很中意落儿,只等孝期过了就议亲。要不是我们去年年底就动身,现在应该开始了。”

    陆落在一旁,若无其事听着母亲讲述她的婚事。

    这件事,陆落是不反对的,她和曹家大公子曹广谱很熟。

    曹广谱性格活泼,热情正义,两年前见过陆落一次,就对她颇有情谊。这两年,他和他母亲常到陆落家里,对陆落很关怀。

    曹广谱很喜欢陆落。

    陆落对曹广谱没有什么心动的感觉,他就是个普通的朋友,不会让陆落害相思。毕竟,她的心智很成熟,并非年轻小姑娘。

    她之所以不介意这桩婚事,是她思前想后的结果。这个年代的婚姻,跟恋爱没关系。以后的日子特别长,轻易不能离婚,适合才好。

    无疑,曹家很不错。

    曹家是商户,不会嫌弃陆落有个太监叔公。等陆落玄学的本事暴露出来,他们亦不会觉得她离经叛道。

    曹广谱爱慕陆落,性格刚毅阳光,可能没那么细心温柔,但是很硬朗,有男子汉的魄力,像个大哥哥。

    这样的男人,能顶起整个家业,是很结实的靠山。

    不管是他的家庭,还是他个人,都很适合陆落。

    曹广谱的母亲极力想攀上这门亲事,闻氏也很满意,陆落觉得,皆大欢喜,没什么不好的。

    她从前没有结婚,经验不足,挑不出好坏。母亲觉得好,那就是好,陆落这样想。

    “也好,回湖州府去嫁人,比京里好。”闻乐喜点点头,满意道。

    闻乐喜知道自己在京里的地位,真正有骨气的门第,会以和他结姻亲为耻;而那些上蹦下窜的,想投靠一个太监,又不是什么正经人家,委屈了陆落。

    湖州府繁华富饶,远离政治,最是清净好去处。

    过几年,宫里的事情办完了,闻乐喜也想去湖州府养老。

    “叔父也觉得好?”闻氏得到了闻乐喜的支持,心情不错。

    “嗯。”闻乐喜笑道,“湖州好,商户也不错。”

    闻氏也把她们这些年在湖州府的事,一一说给闻乐喜听。

    “再住一个月,就回湖州府去吧。”闻乐喜对闻氏道,“赶紧回去,把落儿的婚事定了,抱个外孙,你我都有了依靠。”

    闻氏没有兄弟,陆落也没有亲兄弟,闻乐喜是太监。

    在男权的社会里,他们的确无依无靠。

    “。。。。。。只怕陆其钧不放,他正走投无路,想寻个时机高升呢。”闻氏微微叹了口气,“叔父,您这次回来,在宫里哪一处当差?”

    闻乐喜很肯定道:“还在司礼监。前掌印太监刘赟,是越太妃的眼线,太后知道了,气得不轻,已经将他秘密处决。

    我回来了,太皇太后和太后作保,陛下首肯,依旧任司礼监掌印太监。”

    现在的皇帝,不再是闻乐喜当年服侍的那个皇帝了,而是登基才两年整的新帝,年仅九岁。

    司礼监掌印太监,还是那么位高权重。

    闻氏就放心了。

    关于这七年,闻乐喜去了哪里,闻氏没有问。

    闻乐喜心中成算很深,该告诉你的,他会说;不该告诉的,怎么问也没用。

    “。。。。。。那个陆其钧,简直可恶!”闻乐喜提到陆其钧,也是咬牙切齿。想起陆其钧在七年前把闻氏赶回老家,闻乐喜就恨不能宰了他。

    但是,闻乐喜又不能罢了陆其钧的官。

    陆其钧是闻氏的丈夫、陆落的父亲。

    假如陆其钧丢官罢职,闻氏回到湖州府,不再是官太太,只是个庶子媳妇,老太太和族人未必像从前那么巴结她。

    陆落也不再是官门千金,单单一个陆氏庶子的继室的女儿,曹家也未必乐意找她做靠山。

    陆其钧的地位,决定了闻氏和陆落的荣耀。

    而这个荣耀,身为阉人的闻乐喜给不了她们。哪怕闻乐喜再厉害,也给不了,唯有陆其钧可以。

    最让闻乐喜伤心的是,他除了闻钎,再也没有其他兄弟了,堂兄弟都没有;闻氏之前有个庶弟,但是在闻氏嫁给陆其钧后的第二年夭折了,闻氏和陆落,连三服之内的舅舅都没有。

    她们除了陆其钧,谁也靠不上。

    “你放心,我会找陆其钧。”闻乐喜最后对闻氏道,“他不敢阻拦你们回去。。。。。。”

    “那就好了。”闻氏笑道。

    他们聊着聊着,天就黑了。

    闻乐喜留了她们母女用膳。

    晚膳后,闻乐喜还有很多话要和闻氏就,就派了一清去陆家,告诉陆其钧,今晚闻氏和陆落不回去。

    陆其钧不敢反对。

    闻氏让陆落先去睡,她和闻乐喜有些话要单独说。

    陆落道是,去了正院的西厢房睡下。

    她睡不着,一直侧耳倾听,想听听她母亲和叔公说什么。

    无奈隔得太远,什么也听不清。

    陆落择床,怎么也睡不着。辗转反侧两个时辰,陆落才迷迷糊糊睡着了。

    翌日,闻乐喜早早进宫去了。

    不过,他不需要服侍皇帝的日常饮食起居,只需要帮皇帝批红。

    他才到京里,不过是去宫中点卯,所以刚到巳初,他又回家了。

    “你们娘俩再住两天,替我暖暖这新屋。”闻乐喜挽留闻氏和陆落。

    他特别舍不得闻氏和陆落。他没什么亲人了,从外头回来,没有归属感,心里空落落的,越发舍不得闻氏和陆落走。

    “也好,您这里什么也没有,我也要替您置办置办。”闻氏笑道。

    她乐得不回去。

    闻乐喜刚刚回京,吃穿用度一切都要安排,他又不能讨妻妾,所以只有他侄女帮衬了。

    闻氏理所当然留下来,躲开家里那些乌七八糟的事。

    闻氏还把自己的两个丫鬟,一个管事婆子和陆落的丫鬟碧云,一并带了过来,临时服侍她们,剩下的丫鬟留下看守院子,免得家里有人偷偷溜进她们的屋子翻东西。

    陆落也无所谓,跟她母亲在一起,住哪里都行。

    她甚至还四处查看这宅子的布局,看看有没有风水死角。假如有,她要立刻帮叔公纠正。

    叔公正式接任司礼监掌印太监,故而登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小太监一清带着两个身强体壮的家奴,守在门口,谁也不给进。

    “王爷,王爷!公公真不在,您别再往里走了,公公这里住了女眷。。。。。。”陆落查看外院的环境布局时,听到一清焦虑的声音。

    接着,陆落听到一阵爽朗笑声:“哄本王是不是?你们公公,哪里来的女眷。。。。。。”

    然后,他就迎上撞见了陆落。

    陆落停下了脚步,对方亦是。

    “玄女!”就在陆落想打量对方的时候,那个王爷突然声音一提,颇有些惊喜指了陆落道。

    玄女?

    这是什么鬼?

    玄女是古代道教上的神女,擅长术法,传授奇门遁甲等玄术。陆落虽然也会这些,但是被人叫做玄女,她仍是觉得很中二。

    陆落微微蹙眉。

    “玄女,我到处找你!”那个王爷上前一步,凑到了陆落跟前,“我的匕首呢?”

    陆落吓一跳。

    ***

第014章故意

    第014章故意

    暮春的骄阳,璀璨明艳,晃得人眼睛发疼。

    陆落正对着骄阳,眼前人面容逆光,几分疏影落在他脸上,让她有点看不清。

    那人是个急性子,陆落还没有看清他的脸,他已经说了一大堆话,同时也让陆落狠吃了一惊。

    时隔两年,在这么繁华的京城,人口众多,她竟然能遇到当初她救下的人?

    这太凑巧!

    陆落细细打量这个人。

    “不是他!”陆落立马有了判断。

    送陆落匕首的男子,满脸络腮胡,眼睛大而明亮,眉间紧蹙,鼻子丰且上耸,鼻梁线挺拔正值,是一副豁达睿智、权势显耀的面相。

    而此刻站在陆落跟前的男子,约莫二十三四岁,眉间疏阔,鼻梁高,但是他的鼻头小巧好看,上唇似拉满弦的弓,还有一双招风耳。

    综合此人的面相,陆落觉得他出身极其富贵,但是意志不坚,又有鸿鹄高志,可能会导致晚景凄凉。

    他绝不是送匕首给陆落的人。

    陆落连忙后退了数步,甚是躲到了丫鬟碧云的身后,然后喊了小太监一清:“这位是谁啊?”

    “玄女,是我啊。”那人急切道,“你都忘记了?两年前的赵州,城郊的外溪山。。。。。。你想起来了吗?”

    陆落茫然,摇摇头:“我并不知您在说什么。。。。。。。”

    时间、地点是对的,陆落救人的地方,就是赵州的外溪山。

    当初那队人马,将近三百余人,急匆匆赶路,似乎是护送什么人回京,才误入外溪山,被阵法困住。

    陆落见此人言辞清晰,只怕是当时随行者之一。但是,他绝不是那个把水和口粮留下给属、自己堪堪保命的将军。

    这人看上去养尊处优,不是行军打仗的军人。

    可是,他又对细节那么门清,应该当时就在队伍里,见过陆落,而陆落着急去追白衣人,没留意到他。

    “只是,那个匕首并非他所赠,他索要去做什么?”陆落不太了解,唯有装作不知情。

    假如他有善意,那么他会把陆落的情况,告诉那个将军。等那个将军找来,陆落可以归还人家宝物。

    假如他心怀不轨,陆落觉得还是应该谨慎,不能承认。反正世间容貌相似的人很多,她一口咬定是认错了,这人又能耐她何?

    陆落没打算纠缠,带着她的丫鬟碧云,立马转头进了垂花门。

    “玄女,玄女!”那王爷还在身后喊,对陆落不搭理他很费解。

    一清则挡住了王爷的去路:“王爷,您别再往里走了,奴婢告诉您里头有女眷!等公公回来,他会打断奴婢的狗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