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后之妹-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姨娘凄凄切切地看了眼周正声,语气更是凄楚起来:“老爷,我若真是要用青溪,用钱财收买岂不更是方便何必要用这些可以透露出身份的东西,定是有人要陷害我才会故意留下那些东西。”说到激动处,她膝行了一步,抬手发誓道,“老爷若不信我,我可以发誓,若我当真有加害五小姐的心思叫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说到最后,孟姨娘也不管什么风度了,一行清泪宛若断了线的珍珠似的自然而然地落下,语气里头也带了一丝不可言说的倔强。
周正声的面色缓和了些,他皱皱眉,到底还是伸手扶起了孟姨娘。
依着周正声,孟姨娘的眼泪更是流个不停,声音依旧是软软的:“其实,也不是我怕委屈。为了老爷和一家子的安宁,便是让我认了这事也是无妨的。可四小姐和五少爷还小,被我连累着受了牵连、听了闲话又怎么好?前几日四小姐听了三小姐的话便气的哭了一宿,五少爷也好几日都睡不好。我这心也都快要给揉碎了。只得厚脸讨人嫌地来夫人、老爷这里说个清楚。。。。。。”
周正声平日里对周芳华和周礼乐这一对儿女甚是上心,听到此处终于软了心肠,安慰道:“好了,别哭了,我自然是知道此事与你无关。”
周清华默默地在心里给孟姨娘鼓了鼓掌,十分佩服。孟姨娘的辩解论点就是:我做的事都是好心,而我做坏事是不可能留下证据的,留下证据的都是别人在陷害我。。。。。。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孟姨娘又复起了。
周正声被孟姨娘那一番话打消了小半怀疑,加上周清华现在吃好喝好实在没有什么后遗症,反倒显得孟姨娘这个嫌疑人更加无辜可怜了一点。第二日,周正声借着指导女儿功课的名义去了孟姨娘的房里,然后就和半推半就的孟姨娘重温了一下旧梦。孟姨娘的嘉行居终于又开始喜气洋洋,连周芳华的脸色都好了许多。
对于周正声来说,这世界上最不能委屈的人就是自己。
而小李氏也终于从新婚的甜蜜美梦中醒来,清醒的认识到:周正声和她父亲卫国侯一样靠不住,这世上唯一靠的住的男人大约只有自己的儿子。而要打破孟姨娘在后院的特殊地位,她也必须要有一个嫡子。
于是,小李氏也开始稍稍减少了对周清华的关心,反而开始认真备孕。
嘉行居里,孟姨娘对着菱花铜镜慢慢地摘下头上的钗子和簪子,宛若鸦羽的长发就那样披散而下说不出的旖旎。她慢慢地梳着发,忽然幽幽地叹了口气:“我果然老了。。。。。。”
周芳华正坐在一旁,玩着手边的一只朱钗,上面镶嵌的红宝石光芒璀璨耀人,令她爱不释手。她闻言急忙软声道:“姨娘怎么这样说?姨娘看起来一点也不老呢。真是芳华盛年,好看着呢。”
孟姨娘淡淡一笑,说不出的柔婉,那眼角的细纹反倒显出了她岁月里沉淀的成熟魅力。她将周芳华拉到了自己的怀中,轻声道:“怎么能不老呢?我算是明白了,妾永远都是妾,再怎样都是没有出头的日子的。前头的没了,后面就会来个更漂亮更聪明的,男人的选择永远都是多过女人,而女人则只能慢慢在后院里变老变丑。。。。。。芳姐儿,我现在只盼着你能够嫁得好,做个正房太太,挺直了腰做人。”
周芳华窝在她的怀里,嗅着那似兰非兰的香气,怔怔地点了点头。
孟姨娘有一下没有下地摸了摸她的长发,语气里带了一点母亲才有的慈爱:“大小姐的前程我们自是比不了的。可府上其他几个小姐,除了出身哪点及得上你?便是太太,端着个正房的架子,还不是庶女出身?”她似乎叹口气,看着窗外的春景缓缓说道,“出身、嫁妆、婚事,这些都是女人最重要的东西,哪里能不去争?”
第7章
其实,孟姨娘的复宠与否与周清华来说关系还真不大。就她本人来说,她也是相信孟姨娘最初也不过是打算用原主做些文章难为小李氏的,毕竟孟姨娘还真的没什么胆子敢害一位周家嫡女。这年头,妾虽然已经不是那种可以随手送人的消耗品,但也真没珍贵到哪儿去。若真有个意外,周老爷便是为了自个儿的官声着想也会处理了她。
只是等周清华见到了自己名义上的弟弟周礼乐,终于还是忍不住感叹了一下孟姨娘的好运气——实在能生。作为女儿的周芳华虽然有些小性子、好胜心太强但总的来说也算得上是容貌出众、腹有诗书的世家千金,而周礼乐这个儿子则是极为酷似周正声,天生的聪慧过人,爱学习懂礼貌。
虽然是大房的庶长子,但周礼乐其实并没有旁人所想象的风光。在他出生前,大李氏和周正声夫妻已经为了纳妾生子之事争吵了好几年,等他出生了,大李氏气不过索性便独居西院和周正声冷战到底。所以,直到大李氏逝世,周礼乐都还是庶子,没能记到大李氏的名下,地位极为尴尬。
周礼乐已经9岁了,早已搬到前院并且进学,一张白嫩嫩的脸居然很是神似周正声,只是眉梢眼角处带着点稚气。他朝周清华点了点头,语气温和有礼:“听说妹妹近来正在练字,我恰好得了几块好墨,还带花香,正适合女孩儿用,便带了些给妹妹。”
这礼倒是不重,主要是挺有心意的。周清华接过那装了墨的匣子,微微笑了笑,道谢道:“那我就不客气了,多谢哥哥。”说着便引着周礼乐进了屋子,问道,“哥哥喝茶吗?我这里有太太送来的新茶,我喝着觉得味道还好。”
周礼乐面容白皙清秀,笑起来的时候格外的温雅,语声亦是温和中带着一丝和善:“我还有课业要做,就不多打扰妹妹休息了。”顿了顿,他又叹了口气,歉疚地道,“这次抽空过来,也是要替四姐姐和姨娘来和五妹妹道声歉的,她们的心不坏,可对着妹妹却也没做过什么好事。不过到底是一家人,还请妹妹再原谅她们一回吧。”
听到这里,周清华忍不住想要咬牙——其实周礼乐说得还是有些道理,到底是一家人,古代人讲究的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周芳华要是坏了什么事,作为姐妹的自己也没什么好处反而可能有坏处。只是,要和那些三观不合的人握手言和,这样想想就觉得是吞了一群的苍蝇啊。最重要的是,对方还是间接造成原主死亡的人!
见周清华面带纠结不吭声,周礼乐伸手摸了摸头她的头,语气越加温和轻软:“这样吧,明日我带四姐姐来和妹妹道歉,倒时候妹妹再决定原不原谅她。”他顺手理了理周清华的发丝,温声劝慰道,“我并不是希望妹妹做个忍气吞声的人,只是过去的都已经过去,最重要的是未来。等妹妹长大了,就会发现,这些都不过是小事。。。。。。”
周清华深呼吸了一下,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开口打断了周礼乐的话:“在哥哥眼里,我落水也不过是一件‘小事’,可在我眼里,这却是让我差点死掉的大事!哥哥大概还不会知道当一个人快要死掉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她的脸涨得通红,一双带着怒气的眼睛却好似黑宝石一般发出明亮的光,“孔子曾说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我绝不是什么以德报怨的圣人,这次我可以原谅周芳华她们,但我永远、永远都不会和她做什么好姐妹。相信周芳华也一样。”
话声落下,周清华虽然为自己的冲动感到有点小后悔但更多的却是疲惫感伤——为了原主。孟姨娘和周芳华她们做错了事,最后还有周礼乐这个儿子、哥哥来借着“一家人”的名义来圆场,但是原主呢?若是周清华没来,她孤零零地死去了,除了周涵华之外又有谁来为她伤心?她不过是个六岁的小姑娘,连长大的机会都没有就因为所谓的“亲人”的算计而间接死去。她并不恨孟姨娘她们,因为她们从来没有没有想要去害原主的命,但她也绝不会像个圣母一样去体谅她们,去和她们做亲亲密密的“亲人”。
周礼乐的面色终于变了,他沉默了许久,才慢慢松开摸着周清华头发的手,勉强苦笑道:“的确是我苛求了,我虽然痴长妹妹几岁,多读了几年书,这些道理却还没有妹妹想得明白。”他深深地看了眼周清华,慢慢说道,“如此,我也不多说了,下次再来看妹妹吧。”
周清华看着他礼貌的离开,面上神色淡淡的——其实,从出身上来说,周礼乐和周清华就是隐形的对立者。只是,周礼乐到底才九岁,心性又并不坏,虽然这次为了生母和胞姐忽略自己这个异母妹妹的感受来劝和,但内心深处也未尝不知道自己举止的幼稚矛盾。经此一事,他大约也会明白藏在这“亲密一家人”背后那早就注定了的立场,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周清华拿着那装着墨的匣子,想了很久还是叹了口气递给碧珠:“收起来吧。”到底是一片心意,她并非那种博爱的圣母却是个珍惜他人善意的人。无论周礼乐这礼物里面有多少真心多少假意,她还是很愿意用包容、友善的心去接受。
周清华房里的事到底也没能瞒过小李氏,这边刚走了人,正房那边就得了消息。
“能够明明白白地说出这样的话来,咱们清姐儿倒是个难得的直性子。”小李氏从案上拿起茶盏,纤长的手指按在青瓷上,说不出的好看,她红唇微翘,露出一丝温软的笑意,“原先看着怯怯的,倒还真没看出来。”
白妈妈立在一边奉承道:“就是啊,这样的大事就想简单地一笔揭过。这五少爷到底是嘉行居那位生的,平时看着还好,遇到事就能看出性子了。都是巴不得别人捧着让着的人。”
小李氏含笑不语,只是低头喝了口茶,转开话题道:“今儿老爷大概会来,药膳就暂且停一停吧,多做些老爷喜欢吃的。”她素来是个分得清轻重的人,周正声不在的时候吃药膳调理身子生儿子是很重要,周正声在的时候做好吃的讨丈夫欢心也很重要。
白妈妈“哎”地应了一声,声音里都带着笑:“夫人放心好了,厨房那边早就交代下去了,都照着老爷的口味呢。说句实在的,老奴在一边瞅着,老爷吃饭的时候看着夫人倒是比吃菜还香呢。”
小李氏面红地笑骂了一句,过了一会儿还是叹气道:“‘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妈妈不是旁的人,我也不和你说那些面上的话——咱们老爷还真不是靠得住的。别的不说,当年他来家中求娶大姐姐的时候,说的那些话是何等的情深意重,我小时听了丫鬟的传话时还羡慕大姐姐的运气呢,哪里想得到后面的事。。。。。。”她语声幽幽地说道,“涵姐儿倒还好些,是嫡长女又有老太太看着,他倒是真心疼爱。轮到清姐儿,我在旁边瞧着,他面上看着是一般疼爱,心里却有心结,论起真心别说是嘉行居那边的两个便连最小的雅姐儿都比不上。”
白妈妈闻言急忙劝道:“我的夫人啊,怎么忽然想起这些有的没的,这些事面上过得去便是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要生个小少爷,旁的事就别多想了。”
“只是闲时想想罢了,”小李氏低头笑了,似是自言自语道,“若真有了孩子,有这么一个父亲,真不知道他会不会怨我呢。”
白妈妈脸急得通红,连声劝慰:“瞧夫人说的,若是有个少爷,那可是长房的嫡子,别说是老爷了,便是老太太也都只有喜欢疼爱的。”
小李氏摇头不语,并不想再说,只是温声问道:“给清姐儿的药膏可是送去了?她年纪还小又喜欢练字,若不好好保养,对手指可不好。”
“早早便送去了,”白嬷嬷笑笑,恰如其分的恭维道,“要说夫人对五小姐啊,那真是没得说的,这片慈母心肠府上哪个不知道。就是五小姐那边也感动的很呢,还说学了女红后要绣个帕子给夫人呢。”
“小孩子家家,手指还没长好,能绣什么啊?”小李氏掩唇笑了笑,随即便听到门外的传来周正声的声音。
“慧娘笑的这样高兴,可是有什么喜事?”周正声从门口走来,眉目俊朗,身姿挺拔,端的是个少有的美大叔。
“老爷来了,怎么也不让人通传一声?”小李氏娇嗔了一句,随即面上带笑的起身迎了上去,亲自服侍着周正声落座,轻声回答道:“在说清姐儿要学女红的事。”
“咱们这样的人家,女红只要粗通就行了,要不然要下人做什么。她年纪还小,不急。”周正声做了下来,接过小李氏递来的茶,并没有喝只是用盖子撇了撇茶沫,漫不经心地说道。
小李氏笑着跟着坐下,语气倒是十分自然:“女孩家的事,她若有心学学也是好的。日后用到的地方也有很多,说不定哪天老爷你就可以穿上清姐儿给做的鞋了。”
周正声捏捏小李氏的手,语气里添了点宠溺:“就你的理多,也说不过你。”他转开话题道,“今日家里可有什么事?”
小李氏顺着他的力道依偎到周正声的怀中,语声温软:“瞧老爷说的,家里能有什么事啊?老爷既然托我以中馈,我自然会用心打理家事,让老爷没有后顾之忧。”
“还是慧娘你懂事,知道疼人。”周正声拍拍她的身子,似是有些不经意地说道,“听说二舅兄下月就要上京了,也不知道岳父和大舅兄那边可是有了什么安排?”卫国侯庶子庶女一堆,嫡子倒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的长子,如今他最长进的儿子就是长子和次子,都是从小养在卫侯夫人膝下。
小李氏慢慢垂下眼,过了一会儿才轻声说道:“这个父亲倒是没提,过几日就是晴姐儿的生辰,我带清姐儿她们去一趟,正好可以问一声。”
周正声面色不变,语气越加温柔:“倒不是急事,你问一句便好,若是有要帮忙的地方可以和我说一声。”他顿了顿,抚着小李氏的背,温言道,“你难得回去一趟,多带些东西,顺便替我给岳父岳母问个好。”
说着说着,周正声的声音越发温柔起来,便好似真的是个温柔体贴的郎君。
第8章
过了几日,小李氏果然带着周清华和周涵华一起去参加表妹李初晴的生辰宴。因为并没有带上两个庶女,周芳华那边又是好一通的哭诉,孟姨娘又在一旁哀哀切切地叹着自个儿命苦没个好娘家,弄得周正声一时间又怜又爱,不仅送了好些东西去嘉行居又在嘉行居身体力行地安慰了一夜。
三人一辆马车未免有些挤了,小李氏体谅两姐妹要说些私房话,便安排了两辆马车。小李氏坐一辆马车,周清华和周涵华坐另一辆。
见妹妹上了马车依旧书不离手,周涵华忍不住夺了那书卷,敲了敲她的脑袋,问道:“怎么忽然这样用功,可是什么时候撞到脑子了?”
周清华忽然发现姐姐居然有种冷幽默的天分,忍不住辩解道:“只是觉得要学的很多,时间不够用而已。”
周涵华心中微有触动,沉默了片刻才缓缓道:“你有这样的心是好的。”她默了默,像是在想怎么开解妹妹,过了会儿才语气十分温柔,“你还小,可是别熬坏了身子,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女红厨艺其实对女人来说并不是太重要,只要多少懂点,不堕了世家名头便好。过日子,最重要的是要知理明事,心胸开阔。”
周清华仰头看着周涵华,过了一会儿才说道:“没事的,涵姐姐,我是真喜欢学这些东西。”人生能有一个重来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她并非是爱学习的人,只是珍惜难得的机会而已。她想了想,歪着头笑了笑,颇有点自得其乐地摇头说道,“孔圣人都说了,人生三乐,学为之一。”
童言稚语,偏偏还要装深沉,倒是极有反差萌。周涵华闻言终于笑开了,摸摸她的头叮嘱道:“那你要注意身体,小心熬坏了。”
“陈妈妈看着呢,”周清华嘟嘟嘴,在真心亲近的人面前她也不介意露出点真性情,“这些日子她是什么补就往我嘴里塞,我都怀疑她要往我嘴里灌什么十全大补汤了。而且那些东西的味道,真是绝了。。。。。。”
周涵华面上笑容更是掩不住了,她一双长眉弯弯地好像柳叶,细葱似的手指捏着周涵华的软软的面颊,力道不轻不重:“真是个刁钻的,陈妈妈侍候你倒是辛苦了。”她想了想,又道,“上次撵了一个红意,你屋里也没再添人,听说陈妈妈家里还有个孙女儿,要不然送来和你作伴?”
“呃,”周清华一下子便被问住了,她想了想还是说道,“等我回去问问陈妈妈再说吧。”
“倒没见过你这样体贴的主子,”周涵华不是很在意的摇摇头,随即转开话题,“今天是晴姐儿的生辰,让着她点,别和她争。”
周清华点点头,忍不住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看样子周涵华对原主的性格倒是挺清楚的啊。原主在家不受宠,在外边反而自尊心爆棚,总不愿落人一头。好在李初晴性格大大咧咧,又自持是姐姐,倒是很有风度地让着原主,最后两人才成了好友。
等到进了卫国侯府,便见到李初晴穿着一身粉色衣裙,梳了个双鬟鬓,俏生生的来迎人。她并不是那种容貌出色的女孩,至多只是邻家女孩级别的清丽而已,只是嘴角有两个梨涡,笑起来仿佛春日里开满了花朵的花树,甜蜜至极。
她欢欢喜喜的上前拉住周清华的手,笑道:“听说你前段时期病了一场,我都担心死了。现在看你活蹦乱跳的,我就安心了。”说着又十分得意地凑到她的耳边小声说道,“母亲给我做了一件好漂亮的裙子,上面有百花图呢,等会儿我穿给你看。”
被她这样咋咋呼呼地一通话说过,周清华的心情一下子也开朗了起来,便轻快回应道:“好啊,等会儿我陪你看看那条裙子。”
李初晴的母亲李王氏是个容貌明丽,神色和蔼的妇人,说起话来干脆利落,像是落了玉盘的珍珠似的。她一边和小李氏说话,一边含笑看着她们,见两姐妹手拉着手要离开便也开口和小李氏道:“晴姐儿和清姐儿就是投缘,一见面就有聊不完的话,真真是前世修来的缘分。”因为卫国侯世子从小长在卫国侯那人才辈出的后院里,心思机敏、城府深沉,卫国侯夫人怕若是娶了个精明强硬的媳妇夫妻相处不好,便专门挑了李王氏这么一个性情简单、理事精明的媳妇来互补。
小李氏掩着唇笑道:“大嫂说得很是。”顿了顿,她又问道:“许久未见母亲,不知母亲身体可好?现如今夜里睡得可好?我闲着无事给母亲绣了个枕头,里面配了从林太医那边讨来的安眠方子呢。”
李王氏眉眼含笑,半打趣道:“果然是女儿会疼人,妹妹这样孝顺都要把我这个做媳妇的比下去了,难怪母亲嘴边常念叨妹妹呢。”说到这里又道,“快别站着了,母亲那边怕是要等急了。”
众人路上走着,李王氏打量了周涵华几眼,越看越喜欢,忍不住伸手拉了拉她的手笑道:“涵姐儿果真是大了,越来越好看。要我说啊,这京里的姑娘也没几个比得上的。若是我家晴姐儿长大了有你一半的好,我便是躺在床上睡觉都要笑醒了。”
周涵华礼了礼,笑道:“舅母过誉了。”
李王氏还要再说,一边的李初晴已经羞恼地跺脚了:“母亲!”
李王氏只得用帕子掩住唇,转开话题道:“瞧这孩子,没大没小的,都被我和她祖母宠坏了。。。。。。”说着便转头去看周清华,夸赞道,“还是清姐儿懂事,乖乖巧巧的,有个女孩样。”她心底里虽然是极疼女儿,嘴上却最是喜欢夸奖别人家的孩子,常常惹得女儿羞恼对方尴尬。
小李氏面色不变地接话道:“怎么没见到文哥儿?”李王氏疼女儿却更疼儿子,况且她这儿子天生的聪明懂事,一家子都拿着当宝。
李王氏听到这个,果真就不再纠缠着说周涵华和周清华了,面上欢欢喜喜地回答道:“在母亲那边呢。母亲素来疼他,见他下了学便要考他功课。这孩子虽说读书上面有些天分,可到底年纪小、性子不稳,我和母亲只得盯得紧些。”
小李氏和李王氏这个大嫂早已打过多年交道,深知对方性情。听到这里,面上便恰如其分地带了少许的羡慕和景仰:“要我说啊,文哥儿这个年纪已经算是很出众了。还是大嫂会教孩子,以后我还要多讨教讨教呢。”
李王氏闻言一张脸笑的更是软和了,握着小李氏的手,连连道:“这是哪里的话,我素来是把妹妹当做亲妹妹一样疼爱的,哪里用得着说这些见外的话。”
周清华默默地跟着李初晴走在后面,被迫灌了一耳朵表哥的“英勇事迹”。
直到走近院子,碰到了正等人的丫鬟闻墨,李王氏这才停了口:“我就说母亲是要等急了吧,连闻墨都派出来了。”语气里若有如无地带了酸气。
小李氏拉了周清华和周涵华,温温笑道:“想来我也是沾了涵姐儿和清姐儿的光,母亲最疼的就是大姐姐,又许久不见这两个宝贝儿,自然是有些心焦。”
提起那个早逝的大姑,李王氏的面色不易察觉地变了变,长眉微微挑高,随即便有些漫不经心地扫了眼一边的周清华,似是不经意地道:“说起来,清姐儿倒是和大姑奶奶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难怪总是被大姑奶奶搂在身边不让见人。”
周清华隐隐觉得她话里有话,可没等李王氏在开口,那大丫鬟闻墨已经小步走了过来,她给众人行了礼,然后才落落大方地说道:“夫人左等右等不见人影,心里着急,便打发了奴婢来看看。”
李王氏瞥了眼恭恭敬敬的闻墨,并不理会,只是转头和小李氏说道:“既如此,我们便走快些吧,也不说那些旁的话了。”
小李氏应了一声,又向闻墨细细地问了几句卫国侯夫人的饮食起居,端的是一个孝顺的好女儿的形象。
周清华见这丫鬟举止有礼、言谈不吭不卑,便知道自己这个外祖母是个有手段、会□□人的。不过,要想在卫国侯这样一个复杂的后院里头坐稳位子,心机手段显然是不能少的。只是,她本以为又会见到如周老太太那样的冷硬精明派,进了屋子,才发现卫国侯夫人竟是个肤色白净、神态慈蔼的老人。
她穿着虽然朴素,但身上的那些东西往细里端详却都是价值连城的名品。看着那带笑的眉目,依稀可以瞧见年轻时那令卫国侯惊艳的美貌。
卫国侯夫人一见着周清华便忍不住将她搂到了怀里,一边抚着周清华小小的身子,一边说道:“这孩子真是越来越像她母亲了。”她的眼角微微发红,声音却是平稳的,带着一种难以描绘叫人心头酸楚平静,“看着她从门口走进来,就跟当初敏慧来和我请安似的。敏慧小时候最乖巧孝顺不过了,可没想到末了、末了最不孝的也是她,叫我这做母亲的这样难过。。。。。。”
周清华被搂在她的怀中,感觉到老人那温柔的力道和心跳声,心下不知怎么的也有些酸楚,眼角一下子红了。
周涵华缓步走了上来,低声接口道:“外祖母也说母亲素来孝顺,若是母亲知道外祖母这样替她伤心定然也不会好受的。就是为了母亲,您也该保重身子,不要难过才是。”
卫国侯夫人瞧了瞧周涵华,便也点头松开了周清华,抚着她的手说道:“好孩子,外祖母难得见你一回,便给你个见面礼可好。”
便有懂事的丫鬟会意地拿了个匣子递上来,单看那沉香木做的匣子便知道里面的东西如何名贵,周清华有些不好意思,低着头捉手指道:“外祖母一旁慈心,清华自然是知道的。只要外祖母身体健康,清华便心满意足了。”
卫国侯夫人慢慢地用手摸了摸周清华的面颊,看着那与长女相似的五官,语声轻软:“没事的,外祖母这把年纪了,一点小礼物也是送得起的。你若真有心,常来看我便是了。”
小李氏此时才搭上了话:“清姐儿收下吧,左右也是母亲的一份心意,不要辜负了。”
周清华又看了看周涵华的神色,见她亦是没有反对意思,这才有些忐忑的收了下去。
作为媳妇的李王氏早早就对婆婆的东西做了以下等式:婆婆的=丈夫的=儿子的=自己的。如此一来,看到婆婆这样大方的送东西,简直跟割了自己的肉一样心疼。只是卫国侯夫人积威之下李王氏也不敢多说,又怕卫国侯夫人心血来潮再送东西便忍着气笑道:“过会儿便是晴姐儿的生辰宴了,不妨让她们两孩子先去换身衣裳吧,晴姐儿可是请了好些要好的姐妹呢。”
“也好,叫这两个小丫头陪着我这老婆子说话也是无趣,还是让她们自个儿去闹腾好了。”卫国侯夫人淡淡笑了笑,似乎对李王氏的小心思并不在意。
李王氏心头一松,面上的笑容更真切了一点:“要我说啊,她小孩子家家的过生辰一家子聚在一起吃个酒就是了,偏母亲疼她要让她写帖子请人。”
对于李王氏这种矫情毛病,无论是小李氏还是卫国侯夫人都已经有些适应了。卫国侯夫人只是轻描淡写地转开了话题:“我瞧着文哥儿昨夜似是着了凉,念书时声音也有些哑,刚刚让他去隔间休息了,你一会儿也去看看。念书重要,身子也重要。”
李王氏果真变了神色,一颗心跟被煎过一样,心焦的很,忍不住开口道:“那我先去瞧瞧?”
周清华一旁看着只觉得微囧——段数不一样果然就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李王氏这种日子还真说不上是好还是不好。
第9章
周清华随着李初晴进了她的屋子。
卫国侯生性风流,庶子庶女满院跑,嫡子却只有一个,早早便封了世子。李初晴作为卫侯世子的独女,自然是极受宠的。她的闺房镶金缠银,古玩珍宝都是随意摆放,便是随手搁在桌子上插着折来花枝的也是万金难买的前朝定窑的长耳白瓷花囊。
居移气,养移体,这样教养出来的贵女才是真正的“贵女”。
周清华的闺房布置并不比这差,不过却也极有兴趣打量参考一下别人的闺房。她四处打量了一下,等到李初晴换完衣服出来,她正在在一架小屏风前面认真端详。
李初晴伸手拉了拉她,示意她看自己的衣服,眉宇间的得意神气是怎么也掩不住:“怎么样,很好看吧。”
周清华在旁看着,亦是小小吃了一惊。
李初晴的裙子上面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每一幅都精妙绝伦,而这四幅画和在一起看却又是百花齐放的图案。当穿着裙子的李初晴小步走来,便好似百花仙子行在百花之中,花团锦簇。
周清华认真打量了一下便知道这裙子定然是舅母花了心思的,固然在外观上为了配合李初晴这样小女孩的审美观偏向华丽,但内里却是低调精致,银线金丝绣的暗纹若隐若现,显然不是凡品。
不过以李初晴的年纪,虽然还够不到找夫婿的时候,却已经可以借着机会通过那些交好的世家小姐进入那些贵夫人的眼里,将来相看夫婿更有优势。
换了衣裙,见时间也差不多了,周清华和李初晴也不打算耽搁,准备起身回宴会里——李初晴是今日的正主,还是很需要出面招待一下客人的,再说还有几个要好的朋友要聚聚呢。
李初晴是闲不住的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