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满花香-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弥陀佛,还有这样的好事情?”
李花儿笑道:“是呀,也亏得今天带了大贵哥一起去。”
李果儿听罢,夹了一筷子菜,放在了李花儿的碗中。
“姐姐今天辛苦了,快多吃些。”她卖乖地说道。
李花儿对她做了个鬼脸,却发现李果儿的眼神有些飘忽,似乎有话同她说,却又不好说的样子。
李花儿留了心。
不过因为张氏在侧,所以她并没有立刻问,而是想着等饭后,再同李果儿细说。(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六章 生疑
待一家人与愉快地吃了晚饭之后,李花儿便回到了屋中,铺开纸,开始给章太医设计药箱。
还没等她画上几笔,李果儿就蹭了进来。
李花儿只当没注意她的奇怪反应,认真地做自己的事情。
李果儿看见李花儿又在画图,便坐在了她身边,捧脸看着。
只是看了半天,她也没看出个子丑寅卯来,便笑问道“姐姐这是在画什么?”
李花儿笑道:“药匣子,答应了要给章大夫做一套药匣子,再给医馆做一些床铺。”
李果儿最喜欢看李花儿写写画画的样子,又觉得她画的东西有趣,便丢开了心事,问道:“新的活计吗?”
“这个是我要做来送医馆的,新的活计还得再等两天。”李花儿说着,把章太医的要求,还有韩掌柜的事情都说给了李果儿听。
李果儿听罢,直咋舌:“果真是好大的手笔呢。”
李花儿点头:“是呀,毕竟是京里来的大客商,所以得早日准备呢。”
李果儿一瘪嘴,笑道:“我是说章大夫,还要金针呢,姐姐,什么是金针?和平常大夫用的针,不一样吗?”
李花儿忍不住,笑喷了出来。
她点了一下李果儿的额头,道:“金针就是金针,只不过比寻常灸针软一些,治目病的时候常用吧。还有,人帮了我们家这么大的忙,你却说这个话,被人听了,要说你不晓事了。”
李果儿靠在李花儿肩上,笑道:“我知道的,只在姐姐面前我才玩笑的。”
李花儿由她靠着,手下则继续画着。
李果儿又看了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问道:“姐姐,爹在渡口上的差事,是不是好难?”
李花儿手下的笔尖微顿。
难道这丫头方才那样神情闪烁的,是在担心这个事情?
李花儿问道:“是难,但也不用很担心,我还是觉得,南面的水匪,跑不过来的。”
李果儿张张口,又闭上了,闷闷地不再说话。
李花儿见状,这才放下笔,问她:“果儿,今天是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就给姐姐说说?”
李果儿犹犹豫豫了半天,才道:“姐姐,陶大少爷是坏人。”
李花儿一脸莫名地看着她,好半天,才反问了一句:“这个,不是早就知道了吗?”
说罢,两姐妹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李花儿拉着她的手,关切地问:“难不成他欺负你了?”
李果儿嘟着嘴,说道:“白天和玉儿姐去河边洗衣服的时候,看见他了。开始吧,他就瞪着我,等我们洗完了衣服要回家,他突然嚷嚷什么‘不过一个兵贼之女,有什么好嚣张的,就算查出东西来,也是要死的。’玉儿姐气不过,就要和他吵,不过当时有军士过来,我怕吵到爹,就拉着玉儿姐姐跑了。”
李果儿憋了一天的气,却不敢给张氏说,怕她也惹气。
如今对着李花儿,自然要都倾诉出来,所以和竹筒倒豆子一样,把话说了。
李花儿听完,眉头也皱得紧紧的,低头思量了一会儿,才问道:
“果儿,他说的,是‘查不出东西来’?”
“他就是那么说的,我一句话都没改呢,”李果儿嘟着嘴,“我讨厌他,姐姐。”
“谁不是呢。”李花儿顺着李果儿的话,抱怨了一句,心中却在犯嘀咕。
她自己也数不清楚,这是陶大少爷第几次,对她们姐妹说“早晚都要死了”之类的话了。
可是这次,陶大少爷的话,却有些奇怪。
什么叫“查不出东西来”?
说好的可是查南面来的水匪,他又怎么会说是“查东西?”
李花儿突然有种奇怪的错觉。
听起来,怎么像是陶大少爷知道了什么事情,所以刻意来叫嚣的一样。
但是这和通风报信有什么差别?
陶大少爷虽然是个很令人讨厌的人,但绝对不是傻子。
李花儿思来想去,总没有个定案,未免烦躁了。
“以后再看见他,连话都不用听,转身就走。”李花儿叮嘱李果儿道。
李果儿依旧不高兴,却听话地点头:“肯定要走的,我不想理他。”
李花儿说了一声“果儿乖”,本想抛开这事情,继续画图,却怎么都觉得不安。
这事情里,一定有古怪。
查出东西来,也是要死的。
这要命的东西,能是什么呢?
思前想后,李花儿果断决定,这段日子,还是多去渡口看看才好。
……
既然拿定了主意,李花儿匆匆地设计好了金针的图纸,给铺子里送去之后,便将那药匣子,做到了清水河岸边。
李大初看见她的时候,只觉得奇怪,但是因为自己也忙,又见李花儿安安静静地一个人,在岸边支了东西干活,就没很在意。
倒是李果儿,每天也跟着李花儿一起,将书、缝补针线活之类,都带到了河岸边上。
带得张玉儿、孙小小等一群小女孩儿,也都跑来,和她们一起玩儿。
李果儿兴起,和她们一起针线、玩闹之余,还教她们念书。
如此一来,这河岸上的热闹,有些和往常不一样了。
一面渡口处,一群军士严阵以待;一边是河岸上,一群村里的小丫头,或干活或念书,玩得很开心。
在清河村,识文断字是个挺上等的事情,而女娃子识文断字,则是个非常稀罕的事情。
毕竟一本书就要一两多的银子,纵然是如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对寻常人家而言,也是大项。
要不吴家怎么显得那么金贵呢?
“果儿这以后,也是要去考状元的吧。”张氏和人搭伴洗衣服的时候,有妇人笑问。
张氏笑道:“她爹也说了,读书不是坏事。”
还有一次,刘杏花来岸边看人摸鱼的时候,看见她们那样子,撇着嘴道:
“天天在那儿看书、干活,生怕人不知道李家姑娘识字、会些匠人的玩意儿吗?”
李家姐妹没理她,不过挺着肚子的冯二囡听见了,立时堵了一句:
“你不还常在河边洗衣服吗?人说你什么了不成?”
气得刘杏花跺跺脚,也不看摸鱼,转身跑了。
也因为在河岸边待的时间久了,李花儿“碰见”陶大少爷的次数,也更多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七章 渡口检查
除了和那群狐朋狗友一起玩之外,陶大少爷如今只要逮到机会,就会瞪着李花儿看。
看到连那些那些女孩子们都看出端倪了。
甚至有一次,陶大少爷的眼神,还吓哭了孙小小。
听说孙小小哭的原因,孙家虽然生气,却说不出什么话来,还得拦着要去揍陶大少爷的孙三贤。
陶家毕竟有些势力,若是打架了,孙家还能去说一说,但是这盯着看给吓哭了……
说出去倒显得他们无理取闹了。
而张氏听说,却吓坏了,当夜就做了噩梦,高声喊着金宝的名字。
而这时候,渡口的事情经过了最初几天登记造册的麻烦之后,都已经步入了正轨,这些军士也只要每天在渡口上,将来往的船只核人对物地查检就可以了。
既然清闲了些,所以李大这晚,是回了家过夜的。
听见张氏的叫喊,再看着张氏醒来之后,嚎啕大哭的样子,李大吓得脸色苍白,就要去县城寻大夫。
张氏说自己不要紧,只将今天的事情,说给了李大听。
李大听说,第一次气得脸都红了,就要去陶家寻事。
李花儿忙拦住李大,道:“爹去说什么呢?那河岸人人去得,又没动手,去说了,反而遭他们的话。”
李大双拳紧紧地握着,怒道:“一次两次,踩在我们头上,再不计较,岂不是全家都要死在他们手上了?如今我既然回了家,断不能之前的事情才发生。”
李花儿安慰道:“是呀,所以他不是也没敢做什么,只是眼睛看了看吗?难不成,他眼睛还能杀人不成?那也太拿他当个人物看了。”
李大也知道为了这个去寻陶家,是给他们话柄。
再者,如今他军务在身,也不好节外生枝。
定是要拿到陶家偷运军饷的证据,才能真正算报了仇。
是以,李大在心中默默打定了自己的主意,便对李花儿道:“你也莫要再去河岸了,避开他,爹有办法的。”
李花儿笑道:“刚才还说,这河岸人人都能去,不去还真成怕他了。况且天渐热了,河边凉快,爹又有办法,我也不怕。”
她因着知道军饷的事情,所以才想留在那儿,帮着李大看看。
李大哪里能说说得过李花儿?所以这第二天一早,李花儿还是如常地去了岸边。
孙小小昨天虽然被吓到了,但是她年纪小,忘性也大,看见李花儿等又要去,就也要跟着。
孙三贤自告奋勇,要来保护一众女孩子。
……
因着这样的小插曲,所以李花儿格外关注那渡口上的状况了。
而渐渐地,李花儿也摸出了规律。
比如那南面来的船,查得会严格一些;北面来的船,查得会松一些。
有几次也遇见了陶家的船,不过都是正常检查之后,也就放行了,未见其他事端。
可见对于船商姓什么,这些军士还真是不在意。
唯一让李花儿心中惴惴的,就是自那天之后,李大看着陶家商船时候的眼神中,那不易觉察的怨恨,更深了。
李花儿不由开始想入非非了。
李大不会是打算……栽赃陶家些什么吧?
只是这个念头一上心头,就被李花儿否决了。
一则是李大其人是个正直憨厚的人,这样的手段,实在不合他的性子;二则嘛……
李大真有那样的算计,之前也不至于惨成那样了。
倒是李大,忙着渡口事情之余,还偷偷地关注着自家女儿,连着看了几天,见陶大少爷再没出现,就也略微放心了。
这天近中午的时候,李大趁着自己无事,就下了渡口,过到她们这边来。
李果儿正和张玉儿翻花绳,孙小小则在玩着李花儿给她做的一套案几图,看见李大过来,几个人都仰着头笑着打招呼。
“李大伯。”
“爹。”
李大说了一声乖,因着甲胄在身,有些不便,就将李花儿做的药匣子拿了起来,看着。
半臂之长见方的匣子,里面分了三层,每层分了大小不一的格子。匣底有抽屉,匣板有夹层,还设计了几处暗格。
李大一边看,一边笑问:“你这丫头,这类东西总想得这么巧妙。”
李花儿抬头对着他一笑,手下却不停,道:“要做,自然就要做最好的。”
李大嘿嘿笑着,反反复复地看了半天,又看李花儿正在做的一个榫头,指着里面的一处暗匣,问:“你做的这板,是安在这里的?”
李花儿点头。
李大比量了一下:“那这卯眼留空可能大了些,用久了要散,你再看看。”
李花儿听见,忙接过来,仔细对了一下,吐舌道:“还是爹厉害。”
她心中想的事情太多,所以做东西的时候,自然就要走神。
李大憨厚地笑着:“所以嘛,天天在这儿,人多嘈杂的,怎么能做好东西。”
李花儿笑道:“这才练人呢。”
李果儿听见,忙道:“是了,爹,我最近念书都更快了些呢。”
李大这次,连李果儿都说不过了,只得憨憨地笑着。
父女几个人正说着,又有一艘商船,自南面而来,靠在了渡口之上。
那商船,李花儿这几天在这儿,也常看见,便不以为意。
而李大见有船来了,立刻回到了渡口。
刚靠了岸,船上就走下来了一个精瘦,有些驼背,身上衣服的料子却是极好的男子。
李花儿知道此人姓蔡,就是这商船的船主,因为驼背,所以人送外号蔡驼子。
其中有军士性格活泼的,就开口问道:“你这蔡驼子生意倒是不错,南面打得那么凶,你倒是还能一船一船地,来来往往。”
蔡驼子弓着背,陪着笑脸道:“不过是图个糊口罢了。”
李花儿听见这话,抬头看了一眼那蔡驼子。
只见他的眼中,带着只有商贾才会有的精明光芒。
这些军士不通这些道理,但是李花儿却明白。
就是这等打仗时节,所及之处物资匮乏,才是赚钱的大好时候呢。
这个蔡驼子如此行为,自古有之的事情,也不至于批判否定,只不要哄抬物价,祸害百姓,也是各自本事。
众人正说着话,忽然由远而近,又有商船靠了岸。
船身上写着个陶字,而那船头之上站着的,正是陶家二老爷。(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不大不小的冲突
李花儿看见有陶家的船靠岸了,便放慢了手中的活计,留意看着渡口上的事情。
陶家的船夫们下了船,其中的大管家陪着笑脸,引军士们查船。
而那陶二老爷自船上下来,正了正头上戴的冠子,也不看那些军士,而是对着蔡驼子道:
“哟,蔡驼子,最近可发财了?”
神态带着倨傲。
蔡驼子连忙作揖施礼,依旧是陪着笑脸,道:“陶二老爷发财万安。”
陶二老爷仰着头,受了这礼,又笑问:“上次让你帮我送去北面的东西,可送到了?”
李花儿一怔。
陶家的商船,可也是经常往北面去的,怎么还要蔡驼子帮忙送去?
留意到他二人说话的,不只是李花儿,还有李大。
虽然李大是背对着自己,但李花儿留意到,李大按着腰刀的手,明显紧了一下。
只听蔡驼子忙道:“是,幸不辱命,这是回单,二老爷看看。”
说着,他自怀中掏出了几张纸来,递给陶二老爷。
陶二老爷接过来,将其中的几张银票看也不看,就揣在了怀里,再粗粗扫了一眼那回单,也放入了怀中,笑道:“你办事我放心,不用看了。”
蔡驼子又拱手道:“不敢,不敢,还是二老爷帮衬小人。”
陶二老爷心满意足地捋着胡须,斜眼睛,就见李大站在离着他们二尺有余的地方,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
陶二老爷提着嘴角,露出了一股子看不起的嘲弄笑意,尖着嗓子道:“是了,就算我不看,军爷们也要看的。”
说着,他又从怀中掏出了那张单子,拎着一角,在李大面前抖落着:“李督卫,要不然您过过目?”
渡口之上,除了几个船家之外,还有些等着渡河的村民。
而清水河这一侧的,无人不知李陶两家的恩怨。
是以一瞬之间,整个河岸上,都安静了。
李花儿见事不好,立刻站起身,紧张地看着渡口。
这陶二老爷,明明就是来惹事的。
按说李大他们在这渡口上的时日已经不短了,期间陶家的几个老爷也都见过,却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里面,难不成真的有什么阴谋?就是要惹怒了李大,才好行事?
但愿李大莫要中计才是。
李花儿正想着,突然背后又感到了一丝阴冷。
她转过头,就见陶大少爷还是那样阴测测地瞪着她。
待她转过头去,陶大少爷却冷哼一身,转身走了。
李大手下的军士,也都知道李家和陶家的恩怨,心中虽然是向着李大的,但也知道陶家算是地头蛇,家里还有一个县丞,真闹出来了事情,可是不妙的。
是以,一个校尉站了出来,道:“闹什么闹?快让我们上船查了人,免得耽误你们这些财主发财。”
说着,就招呼人,往船上检查去了。
陶二老爷却依旧拿着那张纸,道:“李督卫还是看看吧,免得是往南面送给那水匪的情报,不就糟了吗?”
李大忽然笑了。
笑得甚是憨厚。
只见他走了过去,真个将那张纸接过来,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口中还念念有词:
“四月初二,送素绢十匹、火腿五只、新酒六坛、上好胭脂三盒,玉梳六个……”
李大一样一样,慢条斯理地念着,还让身旁的书吏将文字都记下,这才将单子递还给了陶二老爷。
“二老爷说得还真是,看来以后,这船上的纸片子,也得好生查查。”
李大笑着对陶二老爷说完,立刻变了脸色,对书吏道:“查四月初二的账,看看有没有这些东西。”
李大是上过战场,又当过探子,在敌营潜伏过一段日子的人,所以如此一变脸,着实煞气。
书吏不过是县里寻来的落地的秀才,被他如此吓得一激灵,慌忙地翻着四月初二那天的账册,差点儿打翻了砚台。
待翻到后,他又对李大拱手道:“李督卫,有账册,东西不差。”
李大又恢复了之前的笑意,对着陶二老爷嘿嘿笑道:“果然没有问题。”
李花儿看吧,慌忙低下头,不让人看出自己在偷笑。
瞧瞧这老实爹,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陶二老爷气得脸都变了颜色。
他本是想给李大找不自在的,却不想被李大如此一番作为,成了自己没脸面。
李大看他气鼓鼓的样子,追问道:“二老爷不走,难不成还有别的要交代?”
陶二老爷气不过,啐了一口,将那张纸收回到了怀中。
“蔡驼子,这几天,你可在我们这儿?”他问道。
蔡驼子方才一副避事的样子,这时候见于是了,这才忙回道:“回二老爷,这几天是在清远县落脚,就住在云来客栈。”
陶二老爷道:“既然如此,到时候我就去找你。”
说罢,仰着头,高傲地下了渡口,往家去了。
李大在他的身后哼笑一声,这才对一众军士道:“看什么看?还不都仔细检查过了,好让人走?”
众军士这才回过神来,慌忙一作揖,道了声:“是!”
渡口之上,再次恢复了之前的忙碌与热闹。
而李大则偷空,和那叫方山的小校尉说了些什么。
……
李花儿眼看着陶家与蔡驼子的船,一个向南、一个向北,远远地驶去,这才安了心。
但也只是“略微”罢了。
她站在那儿,看着如常的李大,心中却在琢磨着方才的事情。
一则是为何陶二老爷会突然发难;
二则陶家自己也有商船,又为何借蔡驼子的船,运送那些东西。
而且那货单未免也太乱糟糟了,说是卖的货物又不成数量,说是送的东西又成不了礼。
再加上陶大少爷时不时的奇怪举动,李花儿觉得心都沉了许多。
“姐姐。”李果儿摇了摇李花儿的手臂,“我们该回家了。”
时已过午,该回去吃饭了。
李花儿在心中暗暗思索,弯腰将东西收拾了。
她想了一会儿,对李果儿小声叮嘱了一句:“这事情,可不许回去告诉娘。”
李果儿抱着书:“是,我知道的。”
李花儿对她一笑,又对张玉儿和孙小小道:“你们回去,也别当个事情说,免得再出事儿。”
她们的娘亲都和张氏交好,听说了,搞不好就要来问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多事之时
如今事情没有头绪,李花儿希望不要出其他的岔子。
张玉儿知道,连忙点头:“我晓得的,不会回去传话的。”说着,又指孙小小笑言,“就小小笨,会被吓到的。”
孙小小听说,立刻嘟着嘴,奶声奶气地说道:“我才不怕呢,花儿姐姐,我也不说。”
她拉着李花儿的说,仰着头卖乖地说,一笑,还露出了缺了两颗牙的贝齿。
李花儿被她逗得笑了,却认真地绷着脸道:“是,姐姐相信小小。”
几个人玩笑着,已经收拾好了东西,便一同往村子去。
哪知还没到村子的界碑呢,就见陶大少爷正满面乖巧地,和陶二老爷并肩往村子里走。
陶二老爷背对着,所以没看见,但只听传在李花儿耳中的那些骂语就知道,这位二老爷可还在生气。
而陶大少爷一撇眼,正好看见了李花儿等从后面过来了。
他对着李花儿,露出了个挑衅的笑。
李花儿停住了脚步,皱着眉头,审视地看着那两个人的背影。
她这一停下,其他三个小姑娘也停住了脚步,有些害怕地看着。
张玉儿性子大开大合地,就先嚷了出来:“天天的,看什么看?”
说是嚷,到底不敢大声。
她还推了推孙小小:“今天你哥哥去哪儿了?怎么不来跟着?”
孙小小仰着脖子,道:“二婶娘带着哥哥去娘家了。”
张玉儿吸吸鼻子,不说话了。
而李花儿,则看着他们的背影出神。
今次的事情着实诡异了点儿,便是李花儿,想破了头也没将事情穿在一起。
忽然,齐伙计自界碑的方向走了过来。
见她们在这儿,李花儿又定定地看着前面发呆,他就过来,抬手在李花儿眼前晃了晃,笑道:“你想什么呢?”
李花儿回过神来,对他笑道:“没想什么,方才没有看见你。”
齐伙计笑道:“我刚才去了你家里寻你,结果婶子告诉我你来这儿了,怎么现在你做东西,还做到岸边了?”
李花儿笑说:“那儿凉快。”。
说着,她又问:“你怎么今儿来了?韩掌柜的事情有着落了?”
齐伙计道:“是,掌柜的让我来告诉你,订好了明儿去。”
他看李花儿手中拿着药匣子,又问道:“看这东西,是要成了?”
李花儿点点头:“是,快了。”
齐伙计道:“那明天你能去吗?耽误活计不?”
李花儿思量了一下。
按理说,陶二老爷今天刚刚闹了这样的事情,她还是挺担心李大的。
不过毕竟今天刚出了事,李大一定也留了心,所以他们真个有什么鬼蜮伎俩,也不会立刻使出来。。
更重要的是,那珍宝斋可能还和陶县丞有些关联。
她可不希望被珍宝斋捡了便宜去。
做不过明天一天罢了。
心中定了主意,李花儿点头道:“不差那一天,明早我就过去。”
齐伙计道:“好,那我这就回去和掌柜的复命。”
说着,他又打量了李花儿一番,挠挠头,欲言又止。
李花儿见他这样,疑道:“齐兄弟怎么了?有什么话就说吧。”
齐伙计这才不好意思地笑道:“李大妹子明天,好生打扮了再去吧……毕竟那是京中来的人,眼睛可能高些……而且珍宝斋的人,也去的。”
其实,他觉得李花儿平时穿的,就挺不错的,只不过多是半旧的衣服,又不带什么环钗之类。
话说回来,乡野小户人家,如李花儿那般打扮,就已经是甚好的了,又哪里能比得过京中的人?
便是金钱也不允许嘛。
所以柯掌柜说这个的时候,他心中也不很同意,不过碍着柯掌柜在兴头上,就没有说。
李花儿先是一怔,这才明白他要说的是什么。
她不由失笑道:“我当什么事情呢,好,我知道了,明天总不会输了阵势就是了。”
齐伙计这才恢复了常态,道:“既然如此,那我先回去复命了。”
李花儿忙道:“急什么?都这时候了,不如吃了饭再走吧。”
齐伙计摆摆手:“掌柜的如今且急着呢,我还是先回去的好。”
李花儿知道如今铺子颇有些风雨飘摇的,齐伙计既然是大伙计,自然缺不得,便不多留,而是目送他离开了。
……
是夜平安无事,只李花儿有些辗转。
一会儿想着渡口的事情,一会儿又想着韩掌柜和丰穗的事情,睡得不很踏实。
只李果儿,靠着李花儿,睡得香甜。
第二天一早,李花儿真个寻了张氏给她做的新衣服。
藕色的下裙,红色的褙子,上面的绣花是李花儿偷空自己绣的团花暗花,头发绾了个小髻,用一柄嵌着珍珠的梳子压发,还戴了两朵绒花,
一身上下,都不名贵,但却很衬李花儿天生的那股英气。
李果儿一边梳头一边看着李花儿打扮,最后喜悦道:“姐姐这样打扮真好看。”
张氏也看见了李花儿的样子,道:“花儿真好看。”
想了想,张氏又道:“只是你这样打扮,要不还是雇辆牛车吧。”
李花儿却已经将小弩袖好,笑道:“走久的路了,只要不下雨,都不怕的。”
说罢,她又嘱咐了李果儿两句,便往县里去了。
……
待到了铺子里,柯掌柜早就准备好了,门外还停了马车。
再看柯掌柜,也着实是认真打扮过的。
胡须被仔细地打理过,穿了一身金黄色绣了元宝花纹的员外衣,带着镶白玉帽正的冠,手上带了扳指,胖胖的圆脸上,掩去了之前的担忧,换上的则是一脸的意气风发。
一股子要把别人都压下的感觉。
这还真是…………有些像暴发户一样了呀。
李花儿在心中哀叹了一句,过去对着柯掌柜施礼:“掌柜的万安。”
柯掌柜一见李花儿的打扮,略微皱了眉头:“花儿这身打扮,是不是太素淡了?”
李花儿低头看看自己的衣服。
这红色如果还素,世上真个没有不素的了。
李花儿叹了口气,笑道:“掌柜的,如今时候还早,要不您回去换身衣服吧。”
柯掌柜不明所以地抱着肚子,看自己的这什么衣服:“这……不好吗?”(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章 来者何人
李花儿笑问:“伯父看见过韩掌柜如何打扮没有?世人轻商,所以那京中行商的人,打扮上总爱像士人那样。而且他们京里来的人,什么没见过?偏我们穿得和斗富一样,白让人笑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