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满花香-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是生意,李花儿的态度也很柔和,对齐伙计笑道:“柯掌柜的在吗?”

    齐伙计一拍巴掌,遗憾地笑道:“姑娘来得不巧了,受府里大人的邀,掌柜的前儿去了州府,怕是要三四天才能回来呢。”

    李花儿眉头轻轻一挑,府里的大人?莫不是说平水州的州令大人?

    那齐伙计继续道:“掌柜的走之前,嘱咐了我看店,姑娘有什么事情,同我说也是一样的。”

    李花儿展颜笑道:“上次掌柜的要我设计个好看的桌屏,务必要文雅些的,我回去想了个样子,不知道好不好。”

    齐伙计听说,忙道:“姑娘做的,哪里有不好的?不知可否给我先看一下?”

    李花儿一笑,自背上的小包袱里取了图纸出来,给了那齐伙计,笑道:“用料设计都在其上了,齐兄弟见多识广的,也帮着参谋一二。”

    那齐伙计连声道“不敢”,摊开了那图纸,看了看。

    李花儿说得客气,对这样子却很有自信,谁知那齐伙计看罢,竟然皱了眉头。

    李花儿呆了呆,问:“怎么?不好看?”

    齐伙计摇摇头:“当然好看,只是……”她叹了口气,将东西折好,道,“整个平水州,怕是都找不出好的木匠,能做出这样了。”

    李花儿听见他这么说,也愣住了。

    上次她将蟋蟀罐子设计出来之后,柯掌柜也说过类似的话:“姑娘画的这样子太精妙了,只怕没有这么好的工匠呢。”

    那次她只当是柯昭客气,并没多想。

    可如今看来,她还……真应该多想想才是。

    这次她所做的,不过一个小小的桌屏,上面的花纹雕刻繁复,因着属于文房一类,所以李花儿还依着心中的记忆,加上了些小巧的机巧。

    “这个……很难吗?”李花儿有些不确定的反问。

    齐伙计点点头:“姑娘上次那蟋蟀罐子做了出来,我们掌柜的都嫌弃不满意呢。比如那瓷的,出来的样子,总嫌呆了,出不来姑娘图影的精妙。”

    说着,那齐伙计又看了看图纸,叹息道:“说句话姑娘莫恼,若是李大叔在,许还能做出来这桌屏。”

    李花儿陷入了沉默。

    可是在她记忆中,这小桌屏不过凡品。

    这等文房陈设之物,除笔墨纸砚外,笔山笔架、桌屏纸镇等物,在李花儿脑海中都是许多套的。

    李花儿很是确定,确定到……自己曾经把玩过一样。

    她还指望着由这桌屏,再引个大些的生意来呢。

    想着,李花儿沉默了一阵子,道:“这桌屏是木刻,算是我本家的手艺,既然找不到好的工匠……那我来做吧。”

    小伙计听说,眼前一亮,道:“姑娘真个能做?”

    李花儿掩嘴一笑:“试试吧,我爹留下的工具也算全,只是我自己也没刻过这般细致的,总要仔细些。而且……”

    李花儿微微停顿,笑道:“这次既然是我自己做,到时候价钱总要高些。”

    齐伙计立刻笑道:“这个自然。”说罢,连忙到了后面,取了五两银子出来,双手捧给李花儿:“这就算是定金的,还请姑娘千万要做好。”

    李花儿也不客气,接过钱,笑道:“齐兄弟放心,我定当勉力。”

    ……

    自南北杂货出来之后,李花儿又在这街上逛了起来,买了不少的吃食。

    还在一家金银铺子里,给李果儿买了一对银丁香,花了一两二钱,又去那胭脂铺子,买了五钱一份的头油。

    她一定要把李果儿那头枯黄的头发养回来。

    东西买得差不多了,李花儿最后又进了书纸店,在伙计鄙薄的目光之下,买了笔墨纸张。

    待她自书纸店出来,刚走到街口的时候,便听见有人叫了她一声:“李大姑娘?”

    李花儿回过头,就看见吴家大少爷背着书箱,站在她的后面。

    李花儿见是他,浅浅一笑,礼道:“吴大少爷。”

    吴大少爷微微闪身,抱拳道:“看你自书纸店出来,还怕认错人了。”说着,他看了一眼李花儿提在手中的东西,笑道,“你识字?”

    李花儿一笑:“是,和我爹学过一些。”

第五十一章 交谈

    吴大少爷丝毫没有怀疑李花儿的话,而是带着笑意点点头,道:“识字好,人要多识字,才不受欺负。”

    李花儿些微有些愣怔,又觉得好笑,忙掩了嘴,认真道:“是,大少爷说得是。”

    这位大少爷和寻常人不太一样,倒是她以常理度人了。

    大概也是明白李花儿为何会发笑,吴大少爷的脸上浮了一层微红。

    他轻咳一声,又道:“只是不知道你买的是什么纸。这家书纸店有一种南纸,虽然便宜,写起来却托墨,还厚实,我练字的时候最喜欢这种纸了。而他们家卖得最好的元纸,我写着总觉得太薄了,又比南纸也便宜不了很多。”

    若刚才李花儿是有些想笑,吴大少爷这番话说完,她便有些叹服了。

    几次接触下来,李花儿知道这位吴大少爷是个谦和的人,却完全没想到,他竟然能认真地同自己讨论纸张。

    依着李花儿心中所想,他不偷笑几句李花儿“一个丫头,竟然还会写字?真不是女子正道”,或者念几句“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话,就不错了。

    就和书纸店的那个小伙计一样,看她的眼睛都顶在了脑门子上,满面“你也配识字”的表情。

    再想想之前吴小少爷的小心事……

    这个吴大少爷,待人谦和,只以事论理,不以人议事,将来怕是有大出息的。

    既然对对方有了敬意,李花儿回应的时候也是认真相对:“是,我比了一下,也是南纸好些。所以买了五刀,够写一阵子了。”

    吴大少爷听说,笑道:“嗯,这家的鼠豪笔也是不错的,还有一种墨水,说是京城大学堂的学子都用的,省了研墨一道,虽失雅趣,但也能多写些字。”

    李花儿一一应了。

    吴大少爷说起这样的事情,似乎就变得很健谈,又念叨了几句这家书纸店的哪些书印得好,哪些碑帖拓得好,絮絮叨叨地,说了小半日,见李花儿站在那儿含笑看着自己,才挠了挠头,歉然道:“一说起这些事情,我就有些忘形了,耽误了你回乡。”

    李花儿一笑:“无妨,大少爷说得挺有意思的。”

    吴大少爷不好意思地笑了:“你快些回去吧,我也要回学堂了,路上平安。”

    李花儿颔首作礼。

    只是,当吴大少爷转身走的时候,李花儿发现他走路的时候,腿脚仿佛还不好。

    而且似乎比上次见的时候还要差些。

    李花儿可没听说这位大少爷有身形上的缺陷。

    当世读书人想要做官,外貌也是关键的,吴家不过是乡村富户,不算有什么根基,所以如果他家的孩子是个跛子,便是断了科举路了。

    想着方才他对自己柔和的态度,李花儿还是开口叫道:“吴大少爷。”

    吴大少爷回过头,看向李花儿:“有事?”

    李花儿笑道:“吴大少爷身上有伤?”

    吴大少爷顿了一下,笑道:“无妨,不重的。”

    李花儿微微皱了眉头,又问:“上次见到大少爷的时候,似乎就已经伤了?”

    吴大少爷再次微顿,笑道:“嗯,伤了有些日子了。”

    李花儿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一些。

    都好些日子了,伤重到还碍着走路,可就不是无妨了。

    别是和人打架留的伤吧?李花儿有了一些好奇,便将语气放得轻松了些,笑道:“吴大少爷在学堂里同人打架了?”

    吴大少爷被李花儿的玩笑语气逗笑了。

    “我去学堂是念书的,不是选武状元的,怎么会打架。”他笑道,“真个不要紧的,养些日子就好了。”

    只是吴大少爷在说这个话的时候,眉间多了一丝忧伤。

    就这点忧伤,让李花儿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

    她忙问:“不是和人打架,那莫不是学里念书不好,被先生打了?”

    吴大少爷不说话,脸上浮上了一层红晕,目光避开了李花儿含笑的眼神。

    李花儿愕然,还真是被先生打了?

    怎么可能?

    吴家这位大少爷,那可是清河村里人认定的秀才人选,更是吴家人的骄傲哩。

    李花儿是不知道吴大少爷学问究竟几何,但只看这人的行事,就知道哪怕他念书一般,行止上也会是个乖学生。

    再说了,哪家的先生能把自己的学生打成跛子的样子?

    这岂不是在往残了打?

    也不知道为何,李花儿心中突然升起了一股莫名的怒意。

    仿佛是被吴大少爷的事情,勾起了什么心事一般。

    李花儿敛起了笑容,问道:“大少爷在学里做了什么?还能惹先生这样一顿打?”

    因着李花儿言谈中突然出现的怒意,吴大少爷愣了片刻。

    不过再想想这些天耳闻李花儿做的那些事情,吴大少爷就释然了,反而有些想笑。

    还真看不出,这李花儿还是个和书中侠士那般的人物。

    倒是和李大有些像。

    想着,吴大少爷一笑:“只是做得不如先生意,被鞭挞了几下而已,学里常有的事情。”

    李花儿眉头锁得更深了:“这天下的先生,打手板的有,罚抄书的有,没听过哪个名师还要鞭挞学生的。先生教书,都想要学生出人头地,如果打坏了骨头,人都残废了,还怎么出人头地?大少爷这是得多不如先生的意,才招来这打?再说了……”

    李花儿本来说得又气又急,可是突然间就收住了声音,站在原地发呆。

    她这是怎么了?

    这阵子脾气,并不像是在生气,倒像是为自己曾经的经历委屈一般。

    吴大少爷也被李花儿突如其来的脾气吓到了,见她突然愣神,忙插嘴笑道:“是我在学里惹了乱子罢了,你……”

    接下来,他也不知道要如何说了。

    说“你别担心”?可是李花儿这样子,显然不是在担心,而是在委屈;

    说“你别生气”?可他又不明白李花儿这委屈因何而来。

    吴大少爷可没觉得李花儿是为了自己。

    李花儿压了压火气,皱眉道:“大少爷惹了什么天大的乱子?”

    吴大少爷不好意思了,半天才开口道:“那日里先生要背书,我背得快了些,引起了同窗的不满,大家有了些口角,才惹来了事情。”

    李花儿微怔,这……怎么会是吴大少爷挨打?

第五十二章 借钱一事

    李花儿在心里默念了两遍吴大少爷方才的话,难不成是自己理解错了?

    “是大少爷背得比其他人快?”李花儿问道。

    吴大少爷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是……”将自夸的话说两遍,显然让这位大少爷觉得别扭。

    这也值得口角?李花儿觉得颇有些不可思议,又问道:“那先生打了几个人?”

    “……只我一个。”吴大少爷如实答。

    李花儿顿觉仰倒。

    今日与这位大少爷聊的这半日,怎么每句话都透着奇怪?

    “那是大少爷先动了手,所以才被先生责罚?”

    吴大少爷摇摇头:“我不爱和人争辩这些事情,所以只由着他们说,没动手,甚至连话都没说。”

    “……为何只打你?”李花儿更觉得蹊跷了。

    “因为我是清远县的,而那几个同窗是先生的同乡。”吴大少爷一笑,道。

    “……”李花儿真个愣住了,旋即心中那股子怒气,比之方才更甚。

    “这算什么先生?又教得了什么好书?”她皱着眉头,怒道,“大少爷怎么不和家里说?便是换个老师,也是好的。”

    吴大少爷倒是泰然:“平水州统共没出过几个举人,清远县更不是什么钟灵毓秀的地方,附近几个县只有这一个学堂。”

    “那当年吴大老爷和二老爷读书时的先生呢?”

    “已然仙逝了。”

    李花儿沉默片刻,又问了一句:“那大少爷家里怎么不请个先生呢?”

    这句话刚一出口,李花儿就觉得自己问得傻了。

    真正的好老师,哪个会到一个乡村富户人家坐堂授课的?

    吴家就是捧银子想请,也请不到呀。

    李花儿皱着眉头,她本能地对这样误人子弟的先生,有着深深的厌恶,可饶是心中憋闷,也想不到好办法。

    吴大少爷看着李花儿愤懑的样子,不由得笑了。

    李花儿自思索中醒过来,笑问:“大少爷是在笑我问了傻话吗?”

    吴大少爷笑道:“以前李大叔想要你识些字,你怎么都不肯,时至今日,你也能说出这些道理了。”

    李花儿微微一怔,她并不知道还有这些事情。

    “是呀,时候不同了,不能总和小时候一样了。”李花儿用话岔开了,问吴大少爷,“大少爷受了伤,去医馆看过没有?”

    吴大少爷道:“无妨的,只是挨了几下打罢了。”

    李花儿皱眉道:“这么热的天,又十多天没好了,大少爷真是宽心。”说着,她指着东面的街角,“那有个医馆,要不大少爷去看看吧。一旦真的伤了骨头可就不好了。”

    吴大少爷略微迟疑,脸红了一些,却不动弹。

    李花儿见状,不由笑道:“难道大少爷害怕见大夫不成?”

    吴大少爷踌躇了半晌,才道:“我没钱了,还要下个月,家中才能送钱来。”

    李花儿再次愕然。

    她再次觉得今日和这个大少爷说话,总是前后接不上——比如明明不是他的错,却是他挨打;比如好歹是个乡绅富户的大少爷,口袋里却没钱了。

    不但是李花儿,就算是吴大少爷自己说了这样的话,都觉得尴尬。

    李花儿再次灵光乍现,问道:“不会是……因为吴小少爷吧?”

    吴大少爷一笑:“也不全是因为他,他只是气不过,为我出头罢了。”

    果然是!李花儿在心中翻了个白眼,也不知道这个小少爷惹了什么祸事。

    想着,李花儿从怀中掏出了一两银子,过来递给吴大少爷,笑道:“金疮药能值几个钱?大少爷有钱买书,倒没钱看病了?我这还有些,先借你吧。”

    吴大少爷慌忙往后退了一步,差点儿歪了脚。

    他忙站住,慌张地摆着手,口中道:“我怎么能问你借钱?你们姐妹赚这一两银子,很容易么?”

    李花儿一笑,还是将银子塞进了他的手里:“赚钱这事情于我,容易也不容易,不过是因为听见大少爷今日的话,心中不快罢了。劝大少爷一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三山五岳,州府京城,有名的先生总是不少的,与其跟着个心术不正的老师误了自身,不如出去,寻个真正的名师。凭大少爷的品性,定有前途,将来及第登科,出将入相,衣锦还乡的时候,才是打了那些小人的脸。”

    吴大少爷握着那一两银子,却认真地看着李花儿,片刻,又知道自己盯着人看不对,就移开了眼神。

    他突然很想问一句“你是李花儿吗?”

    可是话到嘴边,他自己都觉得荒唐了,就咽了回去。

    但是,那个小时候和李大一起来自己家做活,和自家弟弟疯跑的李花儿,和眼前的李花儿,总有些重合不到一起去。

    “所以你就抛一句庸医给徐麻衣?”吴大少爷压下心中的疑问,问道。

    李花儿没想到这个他也知道了,不由噗嗤一笑:“那样的庸医,我如今这样就已经是打他的脸了,哪里还需要特意?”

    吴大少爷也笑了,后退一步,对李花儿拱手作揖道:“多谢,下个月家里送了钱来,我就还给你。”

    李花儿点头,郑重地笑道:“那当然,我可是还要利息的。”

    吴大少爷也是一笑:“这个自然。”

    ……

    因着医馆就在出县城的路上,所以李花儿就和吴大少爷成了顺路。

    二人并没有同行,李花儿跟在吴大少爷身后不近的地方,一路就到了医馆之侧。

    吴大少爷停下脚步,回身再次道:“多谢。”

    李花儿点点头:“嗯,大少爷快进去吧,时候不早了,我也要快些回家了。”

    吴大少爷颔首,抬步进了医馆。

    李花儿略停了停,便向着县外走去了。

    谁知李花儿还没走两步,就与一个自医馆里冲出来的人,撞了个满怀。

    “哎哟。”李花儿吓了一跳,慌忙将手抬高,生怕拎着的东西摔在了地上。

    都是吃食,掉在地下就可惜了。

    李花儿反应虽然快,但撞过来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身子一歪,手里的药包就落在了地上,其中一包松了,撒了一地。

    李花儿正要弯身帮忙去捡,就听见这人怒道:“你不长眼睛呀!怎么走路的?”

    李花儿听着这声音倒是很耳熟。

    她抬起头,看着来人,不由叫了一声:“温婶子?”

    ……

    这章都要改哭了。继续各种求推荐收藏评论打赏!

第五十三章 又是争执

    温寡妇哪儿想到撞见的人竟然是李花儿?

    她口中本正骂骂咧咧的,听见李花儿的声音,不免一愣,顿在了那儿,眼中闪过了一丝惊讶和惶恐。

    不过此刻李花儿正担心自己手中的东西呢,并没有看到温寡妇的神色。

    自然,她也没因为温寡妇的骂声而生气,而是道:“婶子怎个这么不小心?”

    说罢,伸手帮着去捡散落在地上的药材。

    谁知,还没等李花儿的手指碰到药材,温寡妇就突然伸手,用力地推了李花儿一下。

    李花儿此刻是蹲在地上的,手里又拿着东西,本就不稳,再被温寡妇这一推,直接就坐在了地上。

    幸好手中的东西依旧没有掉落。

    李花儿这次是真不高兴了,她皱了眉头,道:“温婶子这是怎么了?你自己撞了出来,我还没生气呢,你倒动起手脚了?”

    温寡妇慌慌张张地将落在地上的药材抓到到那包药的纸上,身子还拼命地向下压,生怕李花儿看见她抓的是什么药的样子,嘴上喋喋不休道:“哎哟,我哪儿敢和你动手脚?你是谁呀?好大的本事呢。”

    李花儿更是一头雾水了。

    往日里温寡妇虽然对她横眉冷目的,但态度并不很差,今儿这是怎么了?

    她可不记得这几天有得罪过温寡妇。

    说起来,自她醒来至今,倒是这个特别爱听人墙根儿的妇人,总在得罪她才是。

    再说了,她怕什么?李花儿扫了一眼在地上的药,却多数不认识。

    她只对跌打损伤之类的外伤药熟悉而已。

    而且,就算是李花儿认识那药,并通过那药知道了温寡妇的病,她也不可能去说。

    病乃人之私。

    因着这里有了冲突,所以那四周的店铺外,就有人探头在看,偶尔路过的行人,也都放慢了脚步,抻着脖子、竖着耳朵、瞪着眼睛地向这里看。

    李花儿虽然心中有气,却也不打算在这大街之上让别人看了笑话去。

    是以,李花儿也懒怠帮她了,而是起身,冷道:“婶子既然还有力气骂人,想必也没事儿了,那我就先走了。”

    温寡妇刚刚将那落在地上的药材收好,听见李花儿这么说,又嗤笑了一句:“谁留你在这儿了?”

    一句话还嫌不够,还要小声地嘀咕着:“不过赚了几个傻钱,带着个没毛的丫头整日里装神弄鬼,算什么东西。”

    那离得近的人,有听得分明的,不由暗笑出声,对着李花儿指指点点的。

    李花儿顿时光火了,皱眉沉声怒道:“婶子要是病了,就好生吃了药再出门吧,今日是撞了我,我还敬婶子是长辈,若是明儿撞了别人再这么乱咬,可没人这么敬着了。”

    温寡妇对李花儿还真是很不满。

    明明是两个小丫头子,日子却越过越不错,这让温寡妇少了许多听墙根儿的乐趣

    再者,如今温寡妇要做一件大事,不想却撞见李花儿。

    因为柳喜福的事情,温寡妇以为李花儿认识药,生怕被她看出端倪,所以也格外焦躁。

    此刻,听见李花儿如此对自己说话,温寡妇更气,霍地起身,正要说话,突然就听见吴大少爷在身后道:

    “这是怎么了?”

    温寡妇不想在这里还能看见吴大少爷——方才她出医馆的时候,是低着头出来的,所以并没看见吴大少爷进来。

    她回过头,就见吴大少爷站在医馆门口,一双朗月样的眼睛,好奇地看着她们。

    温寡妇立刻换了笑脸,笑道:“哎哟,原来是大少爷,怎个到医馆了?别是病了吧,你娘知不知道?她整日里在家,可是天天念叨你呢。”

    语气里,透着不一样的亲昵,似是生怕别人不知道她与吴家大太太是手帕交一样——自然,这个“别人”,就是李花儿了。

    李花儿不愿搭理她,在心中给了温寡妇一个白眼,又对吴大少爷一笑。

    吴大少爷先对温寡妇道了声:“婶子好。”也看向李花儿,对她回以一笑。

    这场景看在温寡妇眼里,气得顿时火冒三丈,恨不能过去将李花儿的眼珠子扣了出来。

    李花儿冷哼一声,提着东西转身离开了。

    留下莫名的吴大少爷和继续生气的温寡妇。

    不过左右的人见没戏可看了,也就一哄而散。

    温寡妇也不理周围,而是和吴大少爷套了两句近乎。

    不过吴大少爷只是应了她两句,也没说自己为何到了医馆,就也先行离开了。

    只留下温寡妇在原地,心中兀自生气。

    她直觉李花儿和吴大少爷同时出现在医馆附近,一定是有事儿。

    就和上次大集的日子一样。

    呸,那个傻子也配!温寡妇在心中恶狠狠地啐了一口,琢磨着定要再去吴大太太耳边,多告一状才行。

    “嘿,秀儿。”忽然间,街角有人对着温寡妇小声喊道。

    温寡妇的闺名就叫温秀。

    温寡妇看过去时,正是上次大集上见的货郎。

    温寡妇这才记起来自己还有正事,连忙抱着药包小步跑了过去,嗔怪道:“谁让你在这儿叫我的,被人看见。”

    语气中,带着不一样的亲昵,人也变得柔柔的,和方才同李花儿发脾气时候的样子,完全不同。

    那货郎嘿嘿一笑:“只你傻,非要站在那儿太阳底下,想什么呢?”

    温寡妇知道货郎没有看见自己方才和人打架时候的样子,便也不说,而是将那药包放在了货郎手中,小声道:“东西都在这儿了,那大夫说了,肯定好用呢。”

    货郎忙将药包藏在了放在地上的货架之中,再将货架背在了身上,笑道:“花了几个钱?”

    温寡妇俏眼一弯,伸了两个指头:“剩下的,我们对分。”

    货郎也是喜得不能再喜,忙点头笑道:“这个自然。”

    二人此处自喜,却不想对面的茶庄二楼之上,一个胡子到了胸口,须发皆白的老者,抬起头,看向了对面坐着的小沈公子,问道:“小七知道那妇人抓的是什么药吗?”

    老者的对面,小沈公子正端着茶碗,下巴支在那栏杆上,看着外面的光景。

    他今日也是偶然在这个茶庄,却不想连着看了几场白戏,里面还牵涉到了那个李花儿。

    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好得很好得很!

第五十四章 热闹的前奏

    不过,小沈公子一听说白发老者如何称呼他,就将注意力自街上移了回来。

    他将手中的茶碗放回桌上,指着自己笑道对老者说:“爷爷,我都二十一岁了,你还这么叫我?”

    白发老者面不改色:“你便是六十一岁,也比我小。”

    小沈公子撇了撇嘴,旋即笑道:“今日给您看的那蟋蟀罐子,怎么样?”

    白发老者不甚关心地点点头:“想得倒是有些意思,大可算精巧,可惜做工不好。”

    小沈公子一笑,道:“不管做得怎么样,想得巧就好。”说着,他对着街上抬抬下巴,道,“就方才那女子想的。爷爷没想到吧,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还有人这么会想东西。”

    白发老者看着小沈公子,反问了一句:“是那个要害人的妇人女子?还是那个牙尖嘴利的乡下女子?”

    小沈公子差点儿笑喷出来,两条看着总有些轻浮的眉毛一挑,笑道:“您猜是哪个?猜出来我就把前朝官修的《伤寒杂病论》绢本送您如何?”

    白发老者上下打量了小沈公子一番,直白地问了一句:“小公子还打算娶她不成?”

    这次,小沈公子刚送到了嘴边、饮了半口的茶水,真个喷出来了。

    “我几时说我要娶她了?”小沈公子咳着,用锦绣的帕子将下颌与手上的茶水擦净,将帕子向地上一丢,莫名地问道。

    白发老者嗤笑一声:“不想娶她,你从昨儿和我说她到今天,还拉着我在这儿坐半天为甚?”

    小沈公子理所当然地说道:“因为她会做蟋蟀罐子呀,爷爷你不觉得那画的风格,有些关相的风韵?”

    “老夫是大夫,又不是画匠,哪里知道关相之画究竟是什么风格?”老者依旧面不改色,“而且想得再精妙,也不过是几个破罐子罢了,什么风格的,也值得你如此上心?”

    小沈公子再次气结。

    “您就一辈子抱着那药匣子过吧。”他赌气道。

    那白发老者却言语如刀,继续说道:“再说了一个乡野丫头,再聪明也有限,小公子就算要学范蠡,也得寻个真浣纱西施来了。”

    小沈公子气得脸都红了。

    “您老这岁数,可真没白活。”他讽刺道。

    白发老者更加淡然了,起身道:“小公子想清楚自己的身份吧,都流放到这地方了,难道还要害一个。”

    小沈公子听见老者这话,一双眉毛立刻倒竖了起来:“我称呼你一声爷爷,您也别太倚老卖老了,您资格老,清楚身份,不照样被人赶在这儿了?”

    那老者一笑:“我老了,被赶在这里算是颐养天年,你不老,被赶在这里,就是玩蟋蟀罐子寻西施的?将前程绑在女子的裙带之上,那人才算是白保了你。”

    说罢,老者自袖子里掏出一两银子,扔在了桌子上,又丢下一句:“过些日子人过来了,你少提那没用的茬儿,莫说那人眼里不揉沙子,其后可还有一个关相家三小姐在。”

    说罢,转身飘飘然下楼,去了对面的药铺。

    徒留小沈公子站在楼上,兀自气了半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