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爹爹,喝水。”这边厢,小鱼儿捣鼓一阵,终于给他端来一杯温水,一双黑漆漆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崇拜地看着顾青云,“爹爹,你踢得好好看!”

    “咱爹当然踢得好了,哼,要不是后来有人跟着爹,爹一定会踢得更好。”小石头拿起棉布巾垫着脚尖给顾青云擦汗。

    顾青云见呼吸平复了,就坐下来,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温水,顺便享受着孩子们的服侍。他还把趴在方仁霄膝盖上的顾景抱过来。

    “爹爹,臭臭。”顾景趴在他怀里,小眉头皱了起来,小身子直往简薇怀里钻。

    大家忍不住笑了起来。

    “小坏蛋。”顾青云笑骂一句,“竟然还敢嫌弃你爹!”

    刚喝完水,那边,顾青云就看到宁郎中召集大家了。

    众人聚在一起,开始讨论下半场的战术。

    “放心,下半场我们肯定能赢,我们跑不动了,他们也跑不动。”宁郎中给大伙打气,重点提醒顾青云,道,“慎之,你还能跑的话就多跑一点,本官看姓陶那小子也没多少体力了,昨晚他才睡了这么一会儿,不够你来。”半场比赛下来,他可是清楚地看到顾青云的体力有多好了,尤其是有其他人做对比的情况下。

    还有,大家之前失算了,没有再召集更多人来,如果有替补的话,肯定比现在更好。只是大家差不多是一样的身份,很少人肯做替补。这种事又强求不得,再加上这场蹴鞠比赛是临时决定在这里踢的,来不及召集人马。

    顾青云点头,这和他预测的差不多。即便对方年轻,可休息不好,对于这种激烈的运动还是很有影响的。

    宁郎中继续说着注意事项。

    众人也纷纷点头,赞同宁郎中的战术安排。他们也渴望赢下来,有这么多人看着,尤其是有尚书大人他们看着,如果赢的话,对他们的前途是有好处的,起码可以让大人物们记住自己的名字,以后有好处万一上官想起自己呢。

    下半场,双方易边而战。刚准备开球,周围立即传来观众的鼓励声。

    “红队,必胜!”

    “黑队,必胜!”

    ……

    声音一个比一个大,顾青云很明显地听到陆煊喊“红队”的声音,现场气氛极为热烈火爆。

    没想到竟然还有人组队加油喝彩,顾青云不得不感叹,古人也是很会玩的,反正他每每都会被他们的行为惊呆。

    锣鼓声一响,大家受到气氛的感染,立马进入状态,积极跑动、断球、传球……这很耗体力,慢慢的,大家的节奏就慢了下来。

    顾青云接到球后,背对着陶主事,头部左右张望,正好看到宁郎中在招手要球,二话不说,身体往陶主事身上使劲一撞,见他站立不稳,就带球跑了两步,脚一踢,把球传到宁郎中那里。

    宁郎中顺利接到球,他家是国公府,以武传家,虽然他没有走武将的路线,可每天早晨的锻炼还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现在的体力还算好,只可惜在射门时角度太正,被敌方的守门人给拦住了。

    “嘘!”场外传来一阵遗憾的叹息声。

    宁郎中右手握成拳失望地挥动一下,颇为沮丧。

    比赛继续,大概是大家的体力不足了,礼部的人开始后撤到他们的球门前,把精力用在防守上。

    顾青云他们这队当然不甘心打平手,要知道刚开始可是他们先进球的,于是就主动进攻。

    离比赛结束的时间越来越近,可还是迟迟不进球,不过大家踢球的场面倒是挺好看的,如果没有人逼抢的话,大家接到球时总会使出一些花样,不时赢得观众阵阵的喝彩声,气氛极为热烈。

    慢慢的,当大多数人的体力越来越不足,这时,顾青云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

    他在场上灵活地跑动,和陶主事身体对抗时,都是直接相撞,两人的身材差不多,但他的是瘦削,顾青云是结实,对方当然比不上他。

    这叫狭路相逢勇者胜。

    很快,顾青云得到一个机会。在再一次摆脱跟屁虫后,他仗着自己体力充足,带球连续过两人,眼看着自己周围的人越来越多,这才把球传给宁郎中。

    没想到大家早就紧盯着宁郎中了,他刚接到球,立马就围上三个人。

    宁郎中一惊,看到顾青云跑到一个空隙处,二话不说就把球踢到他那边。传球的时候还被别人撞了一下,那球传得不好,飞得高了些。

    “小心!”他忍不住喊道。

    眼看着那球朝自己飞来,顾青云灵光一闪,整个人跃起,先后用左右外脚踝连续踢球,使出一个练习已久的“鸳鸯拐”花样。

    砰!顾青云脚上踢着球,眼睛却看向球门。

    “啊!”

    “鸳鸯拐!”有人喊道。

    场外,霎时传来众人的呐喊声。

    砰!

    这一脚势大力沉,所有人,包括敌方的守门员却没想到顾青云会突然射门,大家都以为他想停球,结果想再去拦球时已经来不及了!

    手没能够住球。

    众人屏住呼吸,眼睁睁地看着球直接往球门飞去,在即将撞上门框时,又陡然落下。

    球进了!进了!

    “啊一一”

    顾青云一个翻滚,双手撑在草地上,安全落地。再看到球进门后,情不自禁地双手握拳用力地挥向天空!兴奋极了!

    自己竟然进球了?哈哈,太好了!运气真好,他自己也没想到会进球。

    呼!大家反应过来后,仿佛地动山摇般,场外的观众有人跺脚,有人一跃而起,有人拼命鼓掌,有人用力尖叫,感觉整个地面都动了一下。

    场外的观众在欢呼雀跃尖叫,场内的队友们连忙跑过来狠狠地抱住顾青云,使劲摇晃。

    “好好好!哈哈,慎之,你行!我们赢了!”此时,离结束还有一点点时间了,场外的香即将燃尽。

    礼部的人呆若木鸡,不敢置信地看着球门内还在缓缓翻滚的鞠,没想到防了半场竟然在最后时刻被敌人攻破球门。

    反攻!要立马反攻!绝对不能忍!

    果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顾青云他们严防死守,拼命地抵挡礼部的拼死一击。

    只可惜,顾青云他们没有犯错,加上对方体力有限,终究还是饮恨而归。

    最终比赛结束时,分数定格在二比一,顾青云他们赢了!

    顾青云他们高兴得很,这次他们可是狠狠的刷一把存在感,这算是难得的机会。

    以后可能蹴鞠比赛会越来越多吧?顾青云看着欢呼的人群,忍不住想到这个问题。

    这样的气氛,真的很容易让人上瘾啊。

156|影响

    比赛结束,顾青云他们这一队以无可争议的进球赢得比赛。

    既然赢了;自是要有风度。不过出乎意料的是;礼部那帮人输球后,风度也是极佳的。赛后两队人马在陆泽的主持下,排成两队面对面向对方鞠躬时;对面那帮人笑容满面的样子;让顾青云等人觉得头皮一紧。

    之后陆泽宣布结果,全场欢声雷动;有叹息声;有尖叫声;之后见没什么后续了,大家这才不甘地慢慢散去,一边还议论纷纷;整个场面嘈杂无比。

    顾青云和同僚们讨论了一下刚才比赛的得失,之后见太阳太大,大家全身还大汗淋漓的,不舒服,就各自散开。

    张修远和顾青云走在一起。

    “这套衣裳我拿回去洗过后再还你。”顾青云看看自己的靴子;决定回去后就买一双新的还给同僚;这双鞋子他都穿过了,不好意思再还给别人。

    “送给你了。”张修远搂住他的肩膀,笑道,“你刚才那个鸳鸯拐做得好,我们这边的人输得心服口服。”

    一提起这个,顾青云就忍不住露出笑容,解释道:“哈哈,其实我自己也很惊讶,我根本就没想到会进球,这是我运气好,再来一次,我可能无法再进球了。”鸳鸯拐算是花式蹴鞠动作中的一种,其他还有什么风摆荷、佛顶珠、旱地拾鱼等花样,需要极高的技巧性。

    其中鸳鸯拐最富传奇色彩,因为传说中,宋朝的高俅就是因为一个漂亮的“鸳鸯拐”而在宋徽宗面前露脸,最后走上升官发财之路的。

    这样的例子很有鼓动性,所以现在学蹴鞠的人都会练习鸳鸯拐,顾青云自己是暗地里练习了许久,才能在球场上灵机一动使出来的。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张修远目光深沉,左右扫视了一眼,取笑道,“往常我走在路上,绝大多数的小娘子会看我,今天真是奇了怪了,小娘子们看向你了。”他摸摸下巴,思考这其中的含义。

    顾青云瞪了他一眼,把他的手臂挣脱,埋怨道:“一身的汗,太黏糊了。”两个大汗淋漓的大男人挨在一块,还能看吗?

    张修远从善如流地离他远一点。

    自从方子茗去杭州后,两人就比以前走得近了。

    顾青云看向简薇所在的方向,发现张修远的妻儿也在那里,难怪他和自己走在一块。

    “张兄,你今日踢球很是卖力,是有什么缘由吗?”顾青云询问,心里早就暗暗奇怪,张修远不是喜欢运动的人,讨厌出汗,没想到今天会如此认真努力。

    “你还是这么细心。”张修远拍拍他的肩膀,扬扬下巴示意顾青云看向那边,道,“我家海哥儿今年六岁了,只比你家小鱼儿大一岁,他是我的长子,我就想着让他进入皇家书院读书。你家良哥儿小小年纪就这么懂事,让我羡慕,就想着找人帮忙。不过想要别人帮忙,我得奶力点,今天的蹴鞠比赛就是一个好机会。”

    顾青云顿时秒懂,别看张修远比他提前三年考中进士,他现在依然是正六品礼部主事。没有外放,没有立下大的功劳,没有转部门的话,很难在这里升上从五品员外郎的,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礼部没有空缺,他就不能往上升,除非转到别的部门去。

    至于他的老师梁铮梁大人,去年就已致仕回乡,否则他在的话,可能不需要那么麻烦。

    “明年有院试,后年有乡试,你要不外放做三年的学政,要不去其他省做乡试的副考官,这也是一条路子。”顾青云劝他,礼部忙的时候不多,张修远做过翰林院编修,这是一种资历,很容易在学政和副考官中脱颖而出,只要他想,再找点关系,能达成目标的。

    张修远点点头:“我也想过这种办法,虽说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可我……”他实在是舍不得京城的繁华啊,而且他现在生活多潇洒,随便作出一幅诗画就受到别人的追捧,出京去实在是下不了那个决心。

    他又拖家带口的,孩子们还小。

    “孩子们还小……”张修远说了一句。

    顾青云了然,张修远现在有二女三子,除了长女和长子是方姐姐生的外,其他都是庶出的。不过他知道张修远这是在寻找借口。

    转念一想,不过也是,一人有一人的生活方式,自己不也是不喜欢外放吗?他喜欢安定的生活,现在在京城的生活挺好的,不想有变动,除非他主动去求变或自己无法做主。

    “我之前接到过书院的邀请,请我去教诗文,只是礼部有规定,不能兼职,无可奈何,我才去求人。对了,你家小鱼儿还能进书院吗?”

    一说起小鱼儿,顾青云也叹气,摇摇头。

    皇家书院多少人盯着,名额有限,原则上每家只能一个孩子进去。当然,皇亲国戚、皇帝特许的不算在内,只是以他的身份地位,要让皇帝特许,那是希望很渺茫的事。至于去求陆泽和谢长亭他们?也很难,毕竟小石头已经在里面了。

    很快,他们停止交谈,因为走到地方了。

    对于顾青云这一队的胜利,家人自是无比高兴,只是顾虑到张修远在旁边,倒是一个个显得很矜持,连小鱼儿也是如此,抿着一张红润的小嘴,大眼睛只管往顾青云身上瞄,时不时捂住嘴巴莫名其妙就笑起来。

    大家没有对球赛多说,只忙着收拾东西回家。

    顾青云一身衣裳黏黏腻腻的,擦过汗后布料还是黏在身上,很不舒服,也没心思再在这里玩耍,在和陆煊说过话后,两家人开始乘车回家。

    彩楼上的凉亭里,见其他人都慢慢散去,安乐公主这才意犹未尽地收回视线,刚转头,就见到自己的眼前出现一张幽怨的大脸。

    “离本宫远点!”安乐公主微微一惊,伸出一根如玉的手指点点谢长亭的鼻子。

    谢长亭眼神很是哀怨:“殿下——”他把声调故意拖长,“你为何看他们看那么久,这么久了,你一直没看我一眼。那帮臭男人有甚好看的?又老又丑!不堪入目!”

    安乐公主闻言,忍不住露齿一笑,她五官虽说像极了皇帝,可气质还是不同的,看起来端庄大气,举止优雅。

    “你的好友顾慎之也是又老又丑?”

    谢长亭一窒,想起刚才看到的画面,不好睁着眼睛说瞎话,只能不情愿地撇撇嘴,道:“他是个例外。”

    “他的身材真好,人长得不错。早知道他长这样,本宫就和他见面了。”安乐公主看了看周围,除了自己的贴身侍女就没有其他人,说了句实话,“你看刚才那些贵妇人,你猜她们是看球还是看人?场上除了顾慎之,还有几个长得不错。”

    谢长亭趴在桌子上,一副了无生趣的样子:“娘子,你再赞美别的男人,多说两句,你这样很容易失去我的,哎,没意思,一堆臭男人追着一个球有甚好看的……”

    见他这副模样,安乐公主手持精致的小团扇掩嘴笑了笑,伸出右手摸摸他的脑袋,道:“你又在口是心非,刚才还不知道是哪个在下面大喊大叫的,本宫叫你上来你还不乐意,当做没听见。”

    谢长亭却怔怔地出神,盯着她手指上戴着的红宝石戒指不放,过了一会却站直身体,仰首挺胸,握拳,坚决地说道:“从现在开始,我以后每天都要锻炼身体!娘子,你看吧,三个月后我会有一身肌肉的。”

    安乐公主笑得更开心了,团扇猛摇几下,握住他的手鼓励道:“好,本宫看好你,会记得时时刻刻督促你的。”

    谢长亭顿时一懵,怀抱着一丝希望问道:“殿下,你是认真的么?”

    “你说呢?”安乐公主笑得眼睛眯起来,“本宫天天早晨骑马射箭打拳,你身为一个大男人,竟然还睡懒觉,比孩子们起得还晚。难得你如今知道上进。驸马,你不会在逗本宫玩吧?说话不算话,孩子们知道了会笑你。”

    想到女儿们那张叭叭叭的利嘴,再看看公主那暗含威胁的眼神,谢长亭本想反悔的话顿时就咽了下去。

    “殿下,驸马,太子殿下和大皇子有请。”就在两人大眼瞪小眼,比赛定力时,一名面色严肃的嬷嬷走上凉亭,沉声禀报。

    谢长亭和安乐公主一听,只能暂停角力,点头道:“嗯,知道了。”

    这一天的蹴鞠比赛过后,果然,顾青云的预感是正确的。

    从这一天起,京城各个官衙、各个部门的人开始热衷于踢球,每个休息日比赛不断,蹴鞠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尤其是户部,颠覆了别人对他们的印象,认为他们能文能武。

    此时有一种观念突然流行起来,那就是“更好的身体,才能更好地为陛下尽忠效力”。

    对于顾青云而言,此次比赛还造成一种后遗症,那就是他的名气更大了。京华小报特意把这次的比赛过程详细写出来,有几个人是重点夸奖的,其中就有他的名字。

    看着小报上对自己不吝笔墨的夸奖,顾青云看了觉得有些尴尬和羞涩。

    是不是太夸张了?

    球赛过后,他之前上交的有关于云南问题的策论终于有了反馈,结果很好,他第一次被封尚书点名表扬,这让他觉得自己的心血没白费。

    之后,顾青云被其他同僚围着恭喜,大概是因为球赛的缘故,他和其他人的关系比以前融洽,没有人说酸话和怪话。

157|名气

    夏朝初建时;面对云南土司隐隐自立的威胁,参照前朝后期有识之士提出的“改土归流”之法;朝廷做了大量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终成功把土司制改为流官制。

    现在云南的官员大部分都是朝廷派去的;少数任职的当地人也几乎是对朝廷没有敌意的土司;所以如今的云南没有几十年前那么危险,反而容易出成绩。

    只是即使因为战乱、逃荒,有中原地区的汉族百姓迁移到云南去居住;还带去了其他地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如今的云南仍然比不上其他省,每年交的赋税不是在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

    顾青云看过资料,还做过相关的统计;自然知道这个情况。在其位谋其政;在皇家藏借阅了许多资料;再结合他后世学到的知识,他专门就云南发展的问题及策略写了个奏章,因为是公事;就写题本;还盖上印章。

    官员本来就有给皇帝上书陈事的权力,只是有时候自己的奏章不一定能到达皇帝面前。因为在给皇帝看前,内阁大学士就已经票拟过,而皇帝一天要看的奏章非常多,有些时候不一定能看到你写的。

    顾青云自认为自己写的奏章还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于是在写完后就先给阮郎中看了,再由阮郎中呈给户部左侍郎,最终到达户部尚书的手里。

    如果封尚书觉得好的话,由他递给皇帝,更能引起皇帝的重视。再加上顾青云本人是户部的官员,这种公事总要自己部门内部同意才好上呈,而里面写的策论如果能实行的话,还要户部的人配合。

    至于其中的功劳被分薄之事,这是题中应有之意,是应该的。

    相反,如果是告状之类的奏章,顾青云肯定不会通过公开的途径上呈,直接递到通政司那里才是最好的办法。

    当然,顾青云现在这么做是有一定风险的,万一有上官冒领功劳或者是不屑于你写的东西,那就得想另外的办法,还会得罪上官。只是以顾青云如今的名气,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这种事。

    为何?因为名气。

    是的,名气,不管是因为他写出的算学书还是因为一系列的话本,顾青云都在朝中和民间拥有一定的名气,虽说称不上人尽皆知,但起码不是无名小卒。他写出来的奏章,即使不是字字珠玑、惊天动地,他的上官看到后也会分出一点耐心来看,不会随手搁置在一边,丢到垃圾桶,不见天日。

    也就是说,顾青云写出来的东西,已经有让人重视的资格。

    而这才是他一直追求的。无论是努力写算学书,还是为了挣钱写出的话本,归根结底,顾青云最想要的还是名气,也就是影响力。

    对他而言,有名气才有安全感,有名气才有被人重视的资格。他私心觉得,只要他以后不作死,就凭他现在努力出来的成果,以后万一卷进什么官场风波,别人最多是把他贬官或是解除官职,不会赶尽杀绝。

    还有一点很重要,他的成名是在进入体制后的事,不是在进入体制前。

    比如李白,他所在的时期是凭诗赋取士的年代,以他的诗才考中进士似乎是轻而易举的。只是历史上,李白不知是因为何种原因没有去应考,那任凭他有惊天的才华,还是很难进入体制,不说其他官员对他的排斥——一个人太过于优秀总会让其他人产生威胁感,即使他进入体制,还是会觉得格格不入,归根结底,不说性格等其他方面,顾青云相信,因为他太过于有名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像李白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科考前名气大如天,偏偏最后名落孙山的有大把。

    这个问题顾青云和方仁霄曾经探讨过,两人一致认为这得看当时主考官的性格,遇到一个爱才的就有很大可能录取,遇到一个内心阴暗的,直接把你黜落,还有理有据。

    顾青云一路从科考走过来,期间遇到过那些名气吹过头的,只能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如果是体制内成名就是另外一种待遇了,大家都算是同类。比如他,会感觉很多时候做事比其他人方便一些。

    所以此时他写的奏章能被封尚书点名表扬,说明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现在就看皇帝和朝中大臣怎么做了。

    晚上回去和方仁霄说起此事时,顾青云稍有得意,道:“老师,如果朝廷真根据我写的策论来做,那云南的赋税每年都能轻易完成目标,不用我们东拼西凑了。”今年的考核,云南还是排在倒数,收到的赋税很少,为此云南司又被封尚书点头批评一顿,只是大概是习惯了,大家都面无表情。

    只有他脸皮稍薄,有些不自在。

    这次方仁霄没有再取笑他,毕竟当初顾青云写完后,他是看过的。对于弟子建议朝廷引入内地先进的工具和高产的农作物,他是极为赞同的。

    民以食为天,只要当地的百姓能吃饱饭,对朝廷的忠心自然上升。

    至于如何开发盐矿,奏章上更是写得清清楚楚。尤其弟子所说的什么天然盐矿,取自什么地下几百米的盐池,无污染,纯天然,是什么精华,吃了对人体好,比一般的食盐能卖出的价格更高,专门走上层路线之类的,更是引起他的兴趣,觉得如果实行起来的话,赋税真的可能涨一大截。

    到时真是如此,这意味着弟子立了一功。

    “不错,你写的奏章虽说没有文采,干巴巴的,但简单明了,里面有图表和详尽的数据,可以通过你画的那个什么坐标看出数据的高低变化。这很好,看来西学还是有可取之处,你何时把《几何》翻译过来,老夫要第一个看。”方仁霄如今不再打击他了,他发现这个弟子性格太过于温和,没有太大的进取心,手中握着一把还算好的牌,偏偏就是不打出去。

    所以他如今一逮到机会就是赞扬他,鼓励他。

    不过有时他想,如果弟子真变得和其他官场中人没什么两样,每天汲汲营营追逐着名利,那还是他吗?

    想到休沐日弟子偶尔陪自己去钓鱼时,其他老友看向自己羡慕的眼光,他又犹豫了。

    罢了,弟子想如何做就如何做吧,他今年年底就致仕,不管这么多了,最多是为他把把关。

    一听方仁霄问起翻译《几何》的事,顾青云就忍不住摸摸脑袋,郁闷,最近这一个月的休沐日他都被拉去蹴鞠了,连给王家骏讲课的时间都是勉强挤出来的,这就导致了自己翻译的速度大降。

    尤其是他的英文水平还不够好,目前虽说已经达到能读能写能说的水平,可《几何》里有不少的专业术语,要精准地翻译过来,真的很费脑子。比如说坐标系,这是在代数和几何上架起的一座桥梁,使得几何概念可以用代数的方法来描述,反之亦然,具有开创性。

    这样一来,翻译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得不断和汤姆神父沟通,有时他不懂的话,还得问其他洋人,加上他这段日子空闲时间不多,进度自然慢下来。

    “薇儿,你跟管家说一声,下次再有人找我去蹴鞠,就编个理由帮我挡回去吧。”顾青云下定决心不再出去玩耍了,虽然蹴鞠很好玩,让人热血沸腾,可也不能忘了正事。

    “还有你,小鱼儿,不许老是抱着球不放,有时间还不如多看两页书。”顾青云想到这里,就瞪了小鱼儿一眼。

    小鱼儿一愣,口中含着的饭菜半响吞不进去,只能愣愣地看着他,很是委屈。

    顾青云挑挑眉,眯起眼睛笑道:“怎么?难道爹爹的话有错吗?你自己数数,你以前学过的功课多久没复习过一次了?子曰温故而知新……”

    “好吧,爹爹,我会的。”最终,小鱼儿垂头丧气地答应了。

    顾青云前不久还觉得有名气真是件好事,现在他就想吞回他之前的想法。

    “你是说《白蛇传》的读者有很大的怨气,这关我什么事?”顾青云不满这个说法,如今他已经连载到女主被镇压到雷峰塔了。

    “因为这篇话本出名了,你写作的文风就被拉出来和山谷居士作对比,民间有能人,有些人就认定是你了。如今我们店里的留言本上,全都是骂你的话,有当初《梅花戒》结局时的疯狂,尤其读者都是不讲理的女人时。”谢长亭满是抱怨,不自觉地摸摸自己的腰。

    顾青云好奇地打量他一下,也顾不得话本的事了,颇为奇怪地问道:“你最近到底怎么了?我总觉得你怪怪的,整天不是脚疼就是腰疼,要不就是全身疼。听我一句劝,你和公主即使再想要孩子,也要悠着点,得延长使用时间才能有孩子呀。”

    这话一出,谢长亭马上跳了起来,反驳道:“你,你胡说什么?”声音都颤抖了。

    “你想到哪去了?我们才没有因为那个……”他顿了顿,眼睛闪烁,面色潮红,但仍然坚定地说,“反正不是因为那事,你再胡说八道我就再也不理你的破事,让那些女的把你烦死!”

    他是很想反驳他,可仔细想想,又觉得底气不足。

    顾青云以为他面子薄,但见他连这么孩子气的话都说出口了,不好再谈论,只能对他眼睛底下透出的青黑色视而不见。

    想要孩子的压力,他能理解。不过这么威胁自己,他就不能理解了。

    多大仇?

    两人开始谈论话本的事,还是坚持以前的政策,坚决不承认。

    如今是六月份,谢长亭交给他半年的稿费,一共大约有三百两。

    “还有两个月是院试,你第一册的算学书最近的售卖又达到一个高峰。不过有人很不满,因为自从你的算学书出版后,院试的试题也跟着难度加大,总有不理智的童生给你留言,他们落榜了,说话很不好听,你看了后别生气。”谢长亭说完后,就递给他一本厚厚的留言本,语气有着明显的幸灾乐祸。

    哈哈,让你误解我!

158|构想

    接过这厚厚的留言本,顾青云看了看封面;只是随意把它放到一边去;没有马上翻看的意思;这让谢长亭有些失望。

    里面的内容有多奇葩他是知道的,多希望看到顾青云那张一向平静的脸露出其他羞恼的表情呀。

    “对了;长亭,你可以暗示京华小报的人,就说我在翻译外国算学书;顺便构思新的话本,这样他们就以为我在忙这些事,抽不出空来写《白蛇传》了。”顾青云想了想;还是决定引导一下舆论;“时间长了;大家自然会淡下来,到时自是不会有人再讨论这些话题。”他真的不想因为这篇话本遭到别人的议论,不喜欢自己的生活被人打扰。

    前段时间的蹴鞠比赛又让他的人气上升一些;停止许久的荷包雨又开始在院中频频落下,直到他在门口贴出告示这才停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