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青云低头在他红扑扑的小脸上亲了一口,嗯,一身的奶香味,最近他都在喝羊奶,小家伙很喜欢喝这个,身上的奶香味散不去。

    等顾青云喝下一碗汤后,方仁霄就春风满面地从户部散值回来了,一见到他就高兴不已,大声道:“今晚一定要好好庆祝一下,要喝酒。”今天真高兴啊,感觉自己走路都带风,好像腿脚都有力了。

    “老师你说什么就是什么。”顾青云当然没意见,“老师,我自己都稀里糊涂的,怎么就成为传胪了?”总觉得他们这一科的考生都是人才济济的,论学问他貌似排不到前四啊,他的名声也没有其他几人大,只在算学和书法上略有点名气。

    当然他也知道,从今天开始,会有更多的人认识自己。

    这就是一举成名天下知了。

    “老夫也很意外,不过你肯定是有什么能入读卷官或陛下的眼。”方仁霄不以为意,道,“你会试的成绩这么好,没有意外的话不会把你放在三甲。至于传胪,在陛下眼中,名次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能让他记住自己。”很显然,他的弟子不知道是走了什么运,陛下貌似已经记住他了,这是他从别人口中得知的。

    方仁霄想了想,又道,“明天你记得送一份薄礼到你的座师白大人那里,虽然天子说不准你们对考官自称门生,但约定俗成,白大人能点你为贡士,总归是有一份香火情,你去坐坐,再感谢一番。如果他不见你是另外一回事,这种事你要先主动去做。”

    “我知道的,可是明天白大人还得上朝啊。”顾青云算算,明天还不是休沐日。

    “他们读卷官被关了几天,这两天可以休息。”

    顾青云一听就同意了,至于带着薄礼是怕别人说自己贿赂考官。而且现在这个敏感的时候,即使他敢送厚礼,白烨也不敢收。

    至于之前在会试成绩出来后没有去和白大人联络,也是怕别人说闲话,毕竟谁知道殿试的读卷官还会不会是白大人呢。

    现在殿试结束,排名确定,自然可以去了。

    等快吃饭时,小石头终于醒过来,一看到顾青云就高兴不已,随即似乎想起了什么,嘴巴忍不住嘟起来。

    “爹爹,你不理我,不理小石头……”小脸满是控诉,“爹爹,你是不是不要小石头了?”

    “当时爹爹没听到小石头的叫声啊,周围是不是有很多人,他们的声音太大,爹爹没听到你的声音,抱歉,是爹爹不对。”顾青云把他抱在怀里,狠狠亲了一口他的脸蛋,“爹肯定会要你的,你看,你送给爹的红花现在还留着呢。”心里却很高兴,小石头睡一觉起来竟然还能记得中午发生的事,看来他的记性不错嘛。

    “那好吧,那小石头就原谅爹爹吧。”小石头在他膝盖上站起来,双手抱住他的脖子,软软地说道,“等小弟弟出来,爹爹也要最喜欢小石头才行。”

    最近简薇不能抱他,肯定会跟他解释有弟弟或妹妹的事,所以小石头也知道自己要有弟弟了,尤其是他的小伙伴们家里都有一个小小的弟弟或妹妹。

    这么小就会担心这种事情了。

    顾青云亲亲他的脸,道:“只要小石头一直都这么乖巧听话,爹爹肯定是最喜欢你的。”说完后就送给他礼物——一支精致的、最小号的毛笔,适合儿童练字。

    这是他前几天上街买回来的。

    小石头很是高兴,拿着毛笔翻来覆去地看。尤其是听说以后自己也可以和爹爹一样,用笔写字,只要写对,爹爹就会表扬他了。

    反正小石头觉得吧,每次爹爹夸自己的时候,自己总会特别高兴。

    顾青云又忽悠他一通,见小家伙一脸地坚定地说自己想成为状元时,忍不住暗笑。

    希望你以后还能一直这么想,这么坚定。

    晚膳时,方子茗夫妇来了,大概是解决了夫妻矛盾,两人的关系很是和谐。

    顾青云挑挑眉,没想到他们俩这么快就和好了,上次貌似还闹着别扭呢。

    晚上大家都非常高兴,因过五天还有朝考,顾青云和方子茗也不敢多喝,只方仁霄自己一个人自斟自饮,就这样还颇有兴致,幸亏最后被连氏阻止了,否则非得喝醉不可。

    第二天上午,顾青云和方子茗结伴去白大人府上拜谒。他们到的时候,已经有几位同年在等了。

    他们递上帖子,就只能先在门房这里等候,看白大人是否会见他们。

    不过没让他等多久,不久顾青云就被叫进去了。

    ……

    他在里面待的时间不长,毕竟他是方仁霄的弟子,不可能再拜白大人为师,估计这次是看在自己的名次上,白大人才浪费一点时间接见他。

    他现在心里很复杂,白大人说的几句话被他反复思考、反复斟酌。

    难不成自己这次能中二甲第一名还沾上陆泽的光?不过想想也有道理,陆泽毕竟是皇帝的心腹,他对陛下说起自己也不一定。

    即使真是如此,顾青云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的。这十几年来,他一路考,一路见过太多的考生,他们之中有很多人都非常有才华,可因为时运不济,总会落榜。在他看来,他们这些能考中进士的,肯定运气都是非常不错的。

    包括他自己。

    从白大人府上回来后,顾青云收到赵文轩的一封信。

97|朝考

    顾青云很是奇怪,他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和赵文轩联系过了,他以为两人的感情会慢慢淡下来,最终形同陌路,或者遇见时只是淡淡一笑。

    毕竟和小伙伴决裂的过程都是如此,只因为赵文轩是自己十岁就认识的人,十几年过去,已经有了感情,这才显得十分难过。

    现在接到他的来信,顾青云颇有点忐忑:也不知道他信上写的内容是什么?

    顾青云没再多想,连忙把信拆开,从头到尾读了一遍。

    良久,他终于放下手中的信笺,眼睛不经意间看到垂挂在墙壁上的古琴,忍不住直接把它取下来,走到书房合适的位置,将古琴放在桌子上,右手拨弄琴弦,左手按弦。

    立即的,一曲《秋风词》在这幽静的空间里流泻出来

    一曲完毕,顾青云只觉得心中的郁气减轻了一些。

    简薇在他弹奏到一半的时候就出现在门外,此时见他停止,就缓步走进来,柔声问道:“夫君,怎么了?心情不好?”明明今天早上都一直很开心的,昨晚还因为太兴奋了一直很晚才睡。她睡在对面都听到他半夜翻身的声音。

    顾青云拉住她的手,点头道:“心里是有点不舒服,不过现在弹奏一曲觉得好受多了。”

    赵文轩在信中说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原来他之前有段时间时常去一家酒楼喝闷酒,结果无意中和谭子礼结识。两人有一次在一起喝酒,结果赵文轩喝醉后口无遮拦就发了几句牢骚,其中有涉及到顾青云自己的。

    赵文轩唯一没想到的是,谭子礼是属于那种我看不惯你就要表现出来的人,结果他在某个场合借着醉酒把对他的嘲讽表现出来。

    结果可想而知,为了这事,顾青云和谭子礼不可能相处愉快。

    他只是没想到原来事情的源头在赵文轩身上。

    顾青云忍不住回想起流言,难道在赵文轩眼中自己真的是那个心机深沉的人吗?他不否认自己在“追求”方仁霄为师时用的小心机,也不否认自己当初一口答应可以娶方仁霄的外孙女的确是出于讨好老师的想法。

    可他没想到的是赵文轩对自己会有这么大的意见,如果没有的话,他不会酒后吐真言。而且这还不是他最气愤的,令他伤心的是,在他深受流言困扰时,他一直没和自己说起这件事,反而单方面切断和他的联系。

    顾青云发现自己根本看不清赵文轩的为人了,之前他虽然认为赵文轩有点小心眼,心胸稍微有点狭窄,容易钻牛角尖,可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也不是说他那种性格的人不好,只要没有对自己不利,没有对别人不利,其实都可以和谐相处的,这没什么。

    在何秀才的私塾认识他们开始,顾青云就知道何谦竹和赵文轩相处得不是很融洽。到了读县学时,方子茗和赵文轩的关系也不是特别好。这些顾青云都没在意,起码在他的面前,他们几人表现得都不明显,没有明显的排斥,亏他还一直以为他们四人都是好朋友……

    见顾青云愣愣地出神,简薇脑子一转,看到梨花木书桌上的那张展开的信笺,若有所思。

    “是赵文轩来的信?”

    顾青云点点头。

    “我能看吗?”简薇反握住他的大手,不经意间感受到他经常握笔的手指有一层茧子,摸起来硬硬的。

    “你看吧,记得不要生气,对身体不好。”顾青云没意见,夫妻一体,他的交友情况简薇都需要了解,特别是他已经进入官场,更是如此,免得不小心说出一些不该说的事。

    而且他觉得简薇很聪明,是方仁霄小时候教导出来的,对某些事情很有见地,唯一的遗憾是,她不轻易发表言论。不过不管如何,有些事情他非常乐意和她说的。

    “他要回乡了?”对于前面的内容简薇草草扫过一眼,看到最后却颇为惊讶。

    顾青云心情复杂:“是的,他说在京城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好不如回乡好好静下心来读书,这次他不想在国子监读书了,想真正靠自己的能力中举,成为真正的举人。”当然,赵文轩在信中还说起自己的娘亲,说他娘身体不好了,想落叶归根,这才下定决心回乡的。

    对于他信中的道歉,顾青云只能无奈接受了。罢了,以后就和现在这样逐渐疏远吧。人这一辈子,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虽然少了一个从小到大的伙伴,但现在走到这一步也不可惜。

    “夫君不必伤心,你还有其他好友呢。”简薇重新走到他身边,无奈道,“只是我以后和林姐姐就不好那么亲密了。”说实在的,对于赵文轩的离去她是很高兴的,之前她就不太喜欢他,不止因为他纳妾,还因为他用的是林姐姐的钱来纳妾,这让她觉得恶心。

    虽说她曾经和夫君说过这事,可夫君一叶障目,总认为赵文轩不会是那种人,且赵家肯定还有钱,毕竟他的亡父还留在财产给他们,只是不知道有多少而已。

    毕竟是夫君的好友,又是认识十几年的,她只说过一次后就没再说了。没想到现在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嗯,以后总算不用看到他了。

    只希望林姐姐能态度强硬点,要注意保护自己才好。

    赵文轩的事情就这样过去了,顾青云知道他明天就要回桃花镇,可他没想过去送别,也没想过要请他帮忙带信或东西回家。

    虽然他是很想家里人快点知道他的成绩,但是他不乐意和赵文轩接触。而且他认为官方的渠道会更快,起码会比赵文轩带回的信快。

    “夫君,你赶紧先去用膳吧,下午你还有事要忙。”简薇见他没受到多大的影响,放心后又赶紧提醒。

    “知道了。”顾青云一囧,想起下午要干的事。

    今天一大早,他就接到礼部的通知,要他们这帮新科进士下午去鸿胪寺演练明天恩荣宴的仪式。对此,他已经无力吐槽了,每次都这样,只要涉及到他们集体行动的,都要事先彩排过才行。

    这让他联想到表演节目时的彩排。不过也是,他们就是在表演节目,在皇帝或其他大臣面前表演,每个人都试图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第二天,也就是传胪大典后的第三天,皇帝赐“恩荣宴”于礼部,顾青云等新科进士都要去参加。

    恩荣宴,宋代又叫“琼林宴”,此宴为天子恩赐。按照夏朝的惯例,到时皇帝会派一名身份为开国功勋的武臣主持宴会,除了他们新科进士外,读卷官和一些在殿试帮忙的主事也会参加。

    对于能出席恩荣宴,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新科进士,大家都觉得非常荣幸。

    这是皇帝对他们的一种恩典。

    顾青云等人按时去参加了,恩荣宴以宴席为主,其实就是吃吃喝喝,顺便聊聊天,联络联络感情。在这个宴会上,其实也是大臣们相看女婿或孙女婿的地方,甚至是皇帝看驸马的地方,只是现在看夏朝皇室的习惯,似乎没有想过让新科进士们尚主,起码本朝没出现过。

    不过这事与他无关,顾青云只是略微关注那些未婚的进士,见他们的胡子刮着很干净,精神抖擞的样子就觉得他们都十分重视这次宴会。

    嗯,包括大头探花庞喜林。

    自从跨马游街后,庞喜林就有了一个绰号,名为“大头探花”。

    他们这些参加宴会的人,无论是新科进士还是读卷官,都要在头上簪花一枝,花上还得挂上一面牌,牌上镂刻有“恩荣宴”三个字。

    顾青云仔细观察自己的牌子,是铜牌,而他们簪的花很新鲜,不知道是从哪个花园里直接采摘下来的,娇嫩欲滴,只是一想到是插在一群大男人头上就觉得郁闷,还还不如给他们插绢花呢。

    他记得恩科那年的进士,因为人数过多,加上天气暖得慢,找不到这么多鲜花就直接用绢花代替了。

    不过不是所有的进士都是如此,他注意观察一下,状元是银牌,簪花枝叶等也是银饰的,其他进士和他一模一样。

    只有状元是例外。

    等吉时到,在宁远侯的带领下,大家举行仪式后,传说中的恩荣宴终于开始了。

    大家按照身份地位就坐,状元一席,榜眼、探花一席,其余进士四人一席。

    好吧,顾青云和谭子礼挨在一起,两人对视一眼,一时默然。

    “子礼,你先坐?”顾青云做了个手势。

    “顾兄,你先来。”谭子礼猛摇头。

    顾青云没再谦让,他的名次比他靠前,按理说的确是应该他先落座的。

    两人若无其事地等待上酒菜。

    这场宴会的酒菜也是按照大家的身份来上的,有上桌、上中桌、中桌之分,前面两种菜品之类的多几样,大家都有鱼、羊肉、汤品等,只有中桌有少了凤鸭这道菜,不过多了牛肉。

    顾青云见状就很好奇凤鸭的味道,毫不客气吃了,只觉得味道的确鲜美,有种微辣的辛香之气,吃起来不腻。

    这就是皇宫的御膳?想起前两次考试的馒头,顾青云只觉得现在的饭菜真是太好吃了!完全符合他对皇宫御膳的想象。主要是,案上有几道菜是热的,趁热吃很好。

    这次皇帝没有出现,宁远侯频频举杯,大家只能跟着饮酒,气氛还不错,就是身后还有人奏乐,觉得有些不习惯而已。

    本朝的恩荣宴比起唐朝和宋朝少了活泼的气氛,多了一份庄重。宴会后,朝廷还给每位进士颁发牌坊银三十两。这个银两是让他们在家乡修建进士牌坊的。

    这个银两虽然不多,但众人非常兴奋。

    这可是修碑坊啊!在古代修牌坊是一种很高的荣誉,是不能随便想修就修的。修牌坊必须经过皇帝批准,一般常见的就是什么贞妇孝子的碑坊,而且牌坊上必须写明是什么牌坊,比如写“进士”等。

    顾青云等人就可以在家乡那里修一座碑坊,这是皇帝已经审批过的,他们已经拿到审批文书。

    顾青云已经开始想把碑坊修在哪里了,不是在村头就是在自家的祠堂外。

    恩荣宴后,他们还有一系列的流程要走。

    四月二十九日,皇帝于午门前赐状元孔繁忠六品朝冠、朝衣、补服、带、靴等物,赐进士每人银五两,表里衣料各一端,这是让其他进士自己去做官服。

    四月三十日,状元率诸进士上表谢恩。

    五月初一,状元孔繁忠率诸进士到国子监附近的孔庙行释褐礼,易顶服。同时,由礼部奏请,请工部给建碑银一百两,交国子监立题名石碑。

    最后一项让他们这帮新科进士十分高兴,只要石碑一立,他们的名字就可以永远留在这里,与日夜同辉。

    只是五月二日,朝考来临,大家又聚集在一起,在保和殿参加考试。

    殿试不是终点,后面还有朝考,万一真的被选入翰林院做庶吉士,三年后他们散馆时还得考一次试,到时再次根据庶吉士们的成绩安排职务。

    即使如此,顾青云还是觉得比起会试和殿试,朝考容易多了,只需一天就完成。

    和殿试一样,周围都有御林军和翰林院的官员监考,考试内容是写诏、论、疏、诗、赋等内容,这些都是翰林院经常要写的内容,相当于考杂文和诗赋。

    翰林院的主要职责是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备皇帝顾问,主官为翰林学士,下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修撰、编修、检讨等官员,另有作为翰林官预备资格的庶吉士。

    顾青云觉得翰林院就相当于现代的中科院、中央秘书处等,属于人才储备机构,里面的人都是本朝中的知识精英分子。

    此次朝考就是由翰林院主办的,题目也是他们出的。

    杂文顾青云并不担心,做得很顺手,他这几天还抽空把方仁霄找到的资料看了一遍,资料上都是这两年翰林院写的诏、论、疏等,结合他以前学过的杂文格式,他很轻易就完成了。

    至于诗赋,虽说他现在还称不上是文采飞扬,但在规定的时间内好一首诗赋是可以的,水平一般是中等,偶尔有灵感的话,会变成中上,当然,有时候想不出来只能变成勉强及格了。

    朝考的成绩分为一、二、三等,等他考完试后,顾青云估摸着自己没有意外的话会是一等,即使是二等,应该也能勉强进入翰林院。毕竟他的复试成绩是一等,殿试是二甲。

    庶吉士的录取要综合复试、殿试和朝考三次考试的成绩,但以朝考的成绩为主。一般说来,考四数者(即复试、殿试二甲、朝考一等)肯定可以录取。

    他这么有信心是因为朝考还非常重视楷法,书法不好的话,很难得到一等的评价。顾青云自觉自己的书法水平不错。

    考完试后接下来就是等待成绩了。等成绩对于他们这群人来说已经习惯了,那些没有指望进入翰林院的进士开始在京中频频活动,力求争一个好位置。

    如果他们外放出去的话,可能会得一个七品的县令,如果留在京里,可能会是正八品而已。看大家自己的选择。

    顾青云没有去找关系,实在进不了翰林院的话,他去哪里都行。

    方仁霄在问过他,见他颇有信心的样子,就不再说这个了。要等成绩出来才行动。

    两人说起房子的事,隔壁的房子已经从黄大人手中买下来了,顾青云已经去看过,因为都有人住,所以房子保养得挺好,只是有些地方不合他和简薇的心意,还需要修缮一下。

    这座院子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们会在这里住几年,以后即使离京也不会随便卖出,会当成在京城的落脚点来经营,所以他们夫妻俩都很重视,力求符合他们自己居住的习惯。

    院子的格局和方宅差不多,里面的图案之类的会改一下,还有院子里的花草要多种几种他们喜欢的,尤其是顾青云喜欢的桂树更是被他栽下两棵。

    为此,顾青云的五百两花得干干净净,幸亏他最后一笔稿费到手了,现在手中只有将近一百两而已。嗯,只能指望他的租金赶紧到来了,否则就得花简薇的嫁妆了。

    顾青云不得不感叹自己荷包的干瘪,一不小心就回到解放前。

    就这样,他在京城一下子有了两处固定房产,其中有一座院子还是可以源源不断产生租金的。不过他再想买房的话就不行了。

    本朝律法的规定,决定了几乎没有人会去囤房的,其原因就是“找房款”制度。顾青云刚开始知道这条规定的时候非常诧异,没想到朝廷也懂得控制房价,尤其是在京城,更是控制得严格。

    这条规定对他们这些外地人是非常有好处的,否则那些有钱有势的权贵们肯定会买下一大片土地等升值之类的,大家都不傻。

    所谓的找房款,举个例子,就是有人手中有一座房子,现在卖给他,需要给房主一百两,等过几年后,房价已经涨到三百两了,那房主拥有一次让他“找补”房款的机会。到了这时,他还得给房主一部分银钱。

    顾青云估摸着自己的这座房子以后黄家可能还会来追讨一次房款,自己还得出一次钱才行。而且朝廷明文规定,一个人拥有园宅地的面积的有限的,如果购买的面积超过指标,那么每超一亩就得挨十大板。

    他仔细算了算,发现自己房子的占地面积还没超过面积,只是以后不能买了,想买就得挂在其他人名下,或者买商铺、土地之类的。

    在等待成绩的时候,顾青云除了和同年们出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聚会、文会外,他最大的准备就是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为家人购买礼物等。

    如果这次他能考上庶吉士或被放在京城为官,那他就有一个假期可以回乡祭祖。朝廷是根据路程的远近来安排假期的,顾青云家在最南端,给的假期会是最长的,估摸着出去来回时间,在家的时间应该差不多有一个月,这让他兴奋不已。

    而且一路上的花费都是朝廷买单,这让囊中羞涩的他实在是太高兴了!

    简薇见顾青云在高兴地列下带回家的物品清单,忍不住一笑:“夫君,你这几天也太兴奋了吧?”脸上的笑意一直没停过。

    “难道你不高兴?”顾青云脸上的笑意怎么都止不住,“对我而言,回家的确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我们都四年没见过家人了。”这次回乡他本来还犹豫带不带简薇回去的,毕竟她有身孕,怕危险。

    可简薇也想家啊,觉得自己身体好,这一胎没受什么罪,就想跟着回去,而且是做船,如果是在陆地坐马车的话,她就不要求回家了。

    方仁霄和连氏强烈反对,觉得一个孕妇来回奔波实在是不妥。

    顾青云此时正在犹豫不决,他有空就去问问其他人,看在海船上会不会对孕妇有影响。

    方子茗当初是坐海船来京城的,只是他是男子,没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不过小石头是一定要带回家的,他这么大了,也该见见家中的老人。而且他最近总觉得小石头比较娇气,性格活泼可爱,但偶尔一不如意就会哭闹,偏偏大多数时候都是连氏和简薇在带,方仁霄对他又宠爱得很,总是护着他。

    为此,他还专门和方仁霄、连氏谈过话,可他们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一看到小石头的眼泪,就什么都忘记了。

    顾青云无奈得很,没办法,只能指望这次回家纠正小石头的一些不好习惯了。

98|狂喜

    在等待朝考成绩出来的空闲时间里,顾青云出去购买礼物的时候却犯了难,京城的东西的确很多,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可他荷包有限,要带的东西又太多,实在是有选择困难症。

    其实有些东西简薇已经准备好了,只是他总想给他爹娘和爷爷奶奶亲手买礼物,这才觉得为难。

    顾青云正站在银楼前思考时,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噪音。

    “慎之!”

    顾青云转头一看,竟然是谢长亭!

    “长亭,你怎么在这?”顾青云仔细观察他,见他身穿锦衣长袍,美貌不减,依然唇红齿白,一副满面春风的模样,就是玉冠上插着一朵盛开的芍药,显得有点违和。

    旁边路过的人都会好奇地看着他,甚至有些男人都走几步远了,又赶紧退回来重新瞄他一眼,紧盯着他的喉结看了又看,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我今天无事就出来逛逛,这附近正好是松竹书斋,对了,你都走到这里了怎么还不进去看看我?”谢长亭加快脚步靠近他,从自己的腰间解下一把折扇,姿势优美地扇了扇。

    顾青云嘴角抽搐了一下,好不容易才把视线从他头发上的芍药移开,干咳一声才说道:“我今天出来买点东西,不打算买书。再说了,我怎么知道你在书店?”谢长亭又不是每天都会在书店。

    自从永平伯把他母亲的一些嫁妆还了后,谢长亭的资产就迅速上升,不止有松竹书斋这一处产业。

    “那你要买什么?”谢长亭看了看银楼的招牌,豪气地挥挥折扇,道,“你要买什么尽管买,记在我账上,老子现在不差钱。”

    顾青云摇摇头:“我现在还没决定,不一定在这里买。再说了,你不差钱,可也没人会嫌钱多,你年底就要成亲了,到时要花钱的地方就更多了,得省着点。”

    之前他殿试的名次出来后,认识的人都纷纷送来贺礼,谢长亭就送了一次礼给他,礼物中有很出名的徽墨,这是顾青云心仪已久,却久久才会买一次的。

    大概是考虑到他的回礼,他的礼物价值加起来并不大,但很贴心,都是顾青云平时想买,又觉得太贵不怎么舍得买的文房四宝。

    不过前天皇帝下了圣旨,正式确定谢长亭和安乐公主的婚事,让京城的人大吃一惊,大都摸不着头脑,怎么偏偏就是谢长亭这个名声不好的伯府儿子可以尚主呢?而且皇后竟然也没有反对。

    大家都认为,现在有了七岁的太子,作为太子的姐姐身份就更加尊贵,怎么都应该嫁给那些权贵之子啊,怎么就嫁给无权无势的谢长亭?

    众人百思不得其解,一度这个猜测成为京华小报上的头条,到现在几乎所有的小报都在讨论这门婚事的来龙去脉,隐含的深刻意义,其中的一些猜测让顾青云捧腹不已。

    “没事,婚事有宗人府办理,我已经留有足够的钱了。对了,现在快正午,我请你去状元楼吃饭。”谢长亭满脸笑容地发出邀请。

    顾青云看了看天色,的确是吃午饭的时候了,就道:“不要去状元楼,那里我认识的人多,而且这几天的文会都在那里举行,我已经吃腻了。我们去李二胡同那家小店子喝羊肉汤吧。”最近他忙得团团转,想去补补元气。

    “那家小店子……行,还算干净,做的羊肉汤滋味的确不错。”谢长亭眼睛一亮,折扇一合起来,扶扶自己头上的芍药花,笑道,“怎么样?我戴这个好看吗?”

    顾青云只觉得眼睛好疼!被他的举动辣疼了,他忙摇摇头:“你怎么想起戴这个了?”

    一说这个,谢长亭就颇为幽怨地说道:“还不是你们这帮新科进士带起来的风潮?之前你们跨马游街,有一部分进士都很年轻,未婚的都有好几个,偏偏还有几个长得不比我差。这不,你们在头上簪花的举动让大伙儿觉得很有意思。结果今天一大早的,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