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事先已经和方子茗夫妇约好一起到方家城外的小庄子度过,那里虽然没有什么名山大川,但找到一个小山坡还是可以应景登高的,离京城近的山实在是太多人了,去那里爬山绝对是人挤人,还容易出意外。
初九一大早,天还没亮,大家就都起来了,整个方宅很快就亮起灯。出行一次不方便,要带很多东西,单是小石头的小衣服就一大堆,最近他很坏,每次都是尿了后才告诉大人,有时候甚至不说,一天要换好几条裤子,让顾青云都想揍他的小屁股了,可想到他话都没能说全,加上方仁霄和连氏在旁边虎视眈眈,就暂且放过他。
方家只有一辆马车,还有一辆是租的,正好可以装得下他们这些人。
等到城门口后,方子茗已经到了,他们人少,只需一辆车即可。
应方子茗的要求,顾青云下车和他一辆,两人的妻子一辆。
坐在马车里,顾青云熟门熟路地拉出抽屉拿一块桂花糕出来吃,一边问道:“咱俩有啥好说的?非要我换车。”他还想和简薇说说话呢,就是和小石头也行啊,两人还是能聊得来的,虽然是鸡同鸭讲。
方子茗斜睨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是我娘子要求的,你以为我想和你一起坐吗?”
“你怎么那么大火气?你姐姐不是刚怀孕吗?你应该很高兴才对啊。”顾青云谁啊,和方子茗认识这么多年,别的不说,他是否生气,自己还是能察觉出来的。
这次本来想叫上张修远他们家的,没想到方姐姐正好检查出怀孕,那就不能去了,没叫上他们。
“还不是你家小石头,那小子胖乎乎的,又长得白白嫩嫩的招人喜欢,我家娘子非常喜欢他,整天想自己生一个,可咱们刚成亲不久,就不能迟一点吗?”方子茗摇摇头,道,“我觉得现在挺好,暂时不想要孩子,一想到你家小石头当初那个折磨人的样子,我就觉得要缓缓才行。”
顾青云“哦”了一声,看不出方子茗有这样的想法,还想着过二人世界,不过他和夏氏的感情好,加上父母都不在身边,现在多出一个孩子的确不方便,就道:“那你想等到什么时候?反正有丫鬟婆子在,有孩子也不用担心有麻烦,夏大人也在京城,他们总会帮忙的。”
“再说,你都成亲一年了,这不叫‘刚成亲不久’,是已经很久了。”顾青云又补充一句。
方子茗没理他,自顾自地摇着扇子。
顾青云也不在意,自己斜躺下来,京城周边的路还是很好走的,但终究没有减震弹簧,坐马车还是不怎么舒服,这还不如骑马呢。
他是在侯府学会骑马的,侯府有个可以跑马的地方,他抓住机会跟侯府的亲兵认真学习,现在的骑术不错,让他颇为自豪。
唉,可惜自己的钱不够,养不起一匹马。
“你不是说准备回一趟林山县吗?”方子茗见他斜躺在软垫上,从抽屉里抽出自己的书,津津有味翻书的样子,就忙问道。
“不回了,买房子后路费都不够。”顾青云想起自己还剩下一百多两的银子,就很是难过。计划不如变化快,本来还想着今年回家一趟,没想到家里都没有两百两银子,那就不能回了。
至于让他爹娘上京城来?即使有人陪着他们也不肯,那个路费就足以让老两口摇头。
“当初你要买房,我还以为你要搬出去住。”方子茗说了一句。
“我脸皮厚,在老师家蹭吃蹭喝。”顾青云把这本书草草翻完没有认真看,书页的质量不不咋地,纸张有些发黄,不过为了控制成本,只能这样了。
“等等,这是我最喜欢的话本,你别乱放。”方子茗一直都盯着,见顾青云敷衍的样子,很是生气,就把书接过来,小心地放好。
顾青云看了他一眼,哭笑不得,里面的内容有谁比他更熟悉?这是他自己写的冒险记,没想到方子茗还喜欢看。
他直接问出口了。
“青云,不是我说你,你已经落伍了,这本话本如今在京城很火的,很多人喜欢看。反正‘一枕黄粱’写得很好,很适合我胃口,我不觉得话本低俗。不过说真的,作者到底是哪里人?怎么在越阳郡有他的,在京城也有?”方子茗皱眉沉思,很是不解。
顾青云打了个哈欠,不想和他说。
不久,马车停下来,顾青云和方子茗对视一眼,就见车夫在车门外说前面似乎发生纠葛,太多人堵在那里,现在大家都得等着,不能前进。
“估计又是哪两家人在吵架吧?这条道多人走,放心,很快就有人出来解决的。”方子茗说了一句,掀开车帘,只见他们的左边是麦田,右边是另一辆马车,看了下,没有明显的标志,不知道是谁家的。
顾青云点点头,的确如此,在京城人多车多,容易发生冲突,尤其是那些二代。特别是这种全民参与活动的日子,更容易发生矛盾。幸亏他们出来得早,否则在城门口就得排很久的队才能出得来。
对于这种事不关己的冲突,他们已经习惯了,一般这种时候都不会去出头,也不会去看热闹,都是安静地等待。
在等待的时候,张修远却在车外敲门,上了他们马车。
顾青云和方子茗很是惊讶。
张修远却笑道:“你姐姐在家没来,我是和老师一起的,你们掀开车帘,我正好看到你们,就过来和你们说话了。”他是骑马来的。
顾青云两人恍然大悟。
张修远却突然低声问道:“知道前面是谁和谁在发生争执吗?”神情颇为神秘。
“是谁?”顾青云和方子茗好奇地问。有人自动提供消息,他们当然也想听听。
“是永平伯府的二公子谢长亭,你们肯定听说过的,很火的那个,长得……嗯,很有特点,让人过目难忘。还有,他名下的松竹书斋最近出了几本好看的话本,很多人都在偷偷看。”张修远生怕他两人不知,忙细细解释。
“原来是他,我曾经在酒楼远远见过一面,印象深刻。”方子茗恍然大悟。
顾青云嘴角抽搐下,两人都长得俊美,偏偏此时神秘兮兮地说着八卦。看来,八卦是人类共同的爱好,无论男女。
难怪以前有人说中国人就是喜欢看热闹。
不过涉及到谢长亭,顾青云忙问:“那和他发生冲突的是哪个勋贵子弟?”他好像没和方子茗说过自己认识谢长亭的事。
“不是,如果是,早已有人出来主持,大家就不用得着塞在这里。”张修远打开扇子摇摇,用扇子掩住嘴巴,低声道,“是安乐公主!”
顾青云两人大吃一惊,安乐公主可是当今陛下唯一的嫡公主,今年好像是十六还是十七岁来着?
“你怎么知道的?”顾青云又问。
“刚刚老师打发我去前面看看情况,而我在殿试时见过陛下一面。”张修远接着说了一句,“安乐公主虽然很低调,没有摆出排场,但我远远就看见了。”
顾青云想起坊间传言,安乐公主和皇帝陛下长得非常像,相似度达到九成。大家都知道,陛下是皇二代,基因还没有来得及优化,所以长相是路人级别,那和他相似的公主……只能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本朝规定驸马不能掌权,做官也是做一些清闲的官职,没有上升空间。这样一来,公主一般都不会下嫁给传说中的状元榜眼探花之类的,毕竟这些读书人好不容易寒窗苦读十几年,刚刚金榜题名,还没来得及实现自己的抱负就尚主,肯定意难平。
所以本朝的公主一般都是下嫁给勋贵子弟,或者是那些不想进入仕途的读书人。
永平伯是超品三等爵,谢长亭是嫡子,身份上勉勉强强配得上公主,毕竟那些出色的国公或侯府公子肯定想进入仕途,不能当官的那些几乎都是纨绔,实在是拿不出手。
本朝公主没有封地,只能每年从宗人府领取俸禄,权力比起唐朝的公主差太多。
想想谢长亭的美貌,顾青云觉得安乐公主能看上谢长亭实在是真爱啊。
想起元宵节过后谢长亭难看的脸色,顾青云撇开他不乐意的原因不谈,如果这门婚事能成的话,那谢长亭算是开展主角模式,已经是人生赢家,这辈子吃喝不愁了。
下次见面一定要问问当事人的感想!顾青云暗想。
没等太久,冲突就解决了,张修远连忙下车。
顾青云在马车开动的时候,从车窗往外看,正好看到谢长亭骑着马往回走,脸上面无表情。
顾青云所见到的谢长亭一般都是嬉皮笑脸的,现在突然看到他这么严肃的样子,感觉很不习惯。
两人之间还隔着一辆马车,顾青云也不好和他打招呼。
从京城到方仁霄的庄子,大家整整走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才到。刚一下车,就看到远处青山浓绿,近处有河流蜿蜒而去,顾青云就看见一排排水车建在岸上,只有两架开着,其他都不动,此时轮叶转动,发出“哗啦啦”的声响。
不远处的田里种着冬小麦,有村民在田里劳作。
方家的庄子离村子有段距离,颇为安静,没有村民来打扰。
顾青云深吸一口气,嗯,非常清新,又很亲切,好像回到了桃溪村。
庄头早就带着人在门口等着,一番安顿不提。
顾青云看着院子里的几棵梨树,只见上面挂满了梨子,这让他食指大动,只有小石头不明所以地跟着他抬头,一起看着梨子,懵懵懂懂的样子非常可爱。
在庄子里心情无疑是愉快和新鲜的,还没到午饭的时间,大家就先到附近的小山坡去爬山,山坡非常矮,不过大家都不介意,来乡下也只是转换一下心情罢了。
不过在这里竟然还能碰到其他官员,是礼部的左侍郎谭大人,正三品官员。
大家一介绍,顾青云知道隔壁是谭家的庄子,才会如此凑巧。
方子茗走到顾青云身边,低声道:“谭大人身后的少年郎就是谭子礼,两人是叔侄关系。”
顾青云望过去,只见有一名十八、九岁的少年站在谭大人身后,他长相英俊,剑眉星目,身上一袭白衣,拿着扇子,却显得锋芒毕露,少年的锐气显露无疑。
谭子礼和方子茗的俊美不是同一种类型,但两人无疑都是极吸引人的,周围的丫鬟有意无意都在看着两人。
谭子礼,苏州的解元,和顾青云是同一年考上的,比他小两岁,只是苏省的解元和他们越阳郡的解元分量是不同的,那里文风鼎盛,人文荟萃,每次考上的进士数量排在全国前几名。
上次他没考,据说是年龄太小了,家里压着不让考,而谭家是苏州当地的书香世家,顾青云相信,后年二月的会试,他一定会参加,而且还是冲着会元去的。
本朝还没有出现过连中三元的壮举,每个解元都想当第一个,偶尔顾青云也会想一想。
顾青云还隐约听说,谭家和靖勇侯府正在议亲,议亲的对象好像就是谭子礼的姐姐,对方因为连连守孝错过花期,但素有德行,名声很好。
86|讥讽
方仁霄和谭侍郎说了几句话后,就把他和方子茗拉过去介绍。于是,接下来就是男人一堆,女眷一堆地聚在一起。
其中顾青云、方子茗和谭子礼在一起,有下人在,也不用他们年轻人提东西,三人就落在最后,本来顾青云还以为他们会很有话题聊的,没想到谭子礼似乎没什么兴致和他们说话。方子茗起了个话题,顾青云接着往下说,对方却惜言如金,好像心不在焉的样子。
读书人之间的对话,一般都是问起对方是哪一年的举人。
顾青云就恭维道:“子礼真是才华横溢,才十五岁就摘取解元,这等成就从古到今都是少有的。”为表亲近,他就直接称呼对方的字了。
老实说,他的确是非常佩服对方的,他都已经是他们越阳郡年纪最小的解元了,没想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谭子礼比自己还厉害多了,十一岁秀才,十五岁举人,两人之间的差距还是有的。
谭子礼一听,面有得色,却只是矜持地摇头:“还得看下一科能否金榜题名,不能的话一切休提!”
“以子礼的才华,下科定能中的。”方子茗在市井里听过他的传言,知道对方的确是天资不凡,有大儒为师,这次肯定有很大几率考中,所以也不介意赞他几句。
谭子礼扯扯嘴角一笑,点点头,似乎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顾青云和方子茗面面相觑,等了等,发现他没有再说话的意思。
顾青云心里暗笑:按照惯例谭子礼应该也恰当吹捧一下他们俩,读书人之间就是如此,我说你的好话,你说我的好话,大家表面上其乐融融,相互吹捧,一起出名,没想到对方没有按照套路来。
于是他们有点傻眼了。
好吧,不说学业,咱们说说京城的事吧。
结果谭子礼还是兴致缺缺,这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就以为他刚来到京城,不熟悉京城的事物。
顾青云上次来京城,经过苏州时可是正经下去游玩过几日,现在知道谭子礼是苏州人,说道:“子礼,你们苏州城的松鼠桂鱼味道不错,前两年在下路过苏州时正好是桂鱼肥美的时节,可是饱了一通口福。”
这次,谭子礼终于有点精神了,他看了一眼顾青云,回道:“没想到顾兄还到过我们苏州城。”
“来京城时路过,在苏州停留几日,苏州城实在是太大了,在下和内子也只是走马观花,不能完全领略其风光,实在遗憾!下次有时间还想着去游玩。”顾青云的确很可惜,他实在想念那里的美食,尤其是甲鱼汤。
“确实,苏州城哪是区区几日就能看完的?”谭子礼打开扇子摇摇,颇为自豪地看了一眼顾青云,道,“又不是乡下小地方。”
顾青云愣了愣。
方子茗干咳一声,道:“子礼可看话本?”
“话本?那种低俗之物登不上大雅之堂,在下本以为你们是专心学问之人,没想到连话本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也看。”谭子礼皱了皱眉,用扇子遮住一边脸,望向另一边。
一副不想和你们作伴的样子。
顾青云一听,忍不住皱起眉头来,他看了一眼方子茗。
方子茗俊美的脸也跟着沉下来,眼中闪过一丝薄怒。
“存在即合理,既然有这么多人喜欢看话本,话本就有存在的理由。”顾青云*说了一句,话不投机半句多,和方子茗默默对视一眼,接下来的路程大家都没有再说话,一路欣赏着山坡上的野菊花。
他们没有奉承他的义务。
所幸他们走在最后,大家没有发现他们的沉默,加上这座山只是小山坡,没过多久就爬到了。一路上还碰到其他村民,只是他们去的是更高的山,秋天正好是收获的季节,他们还背着箩筐准备到山上采摘山货。
等他们一到达山顶,顿觉秋高气爽,秋风吹拂,扫去了登山时的燥热,众人只感觉精神一震,心旷神怡。
顾青云走去抱着小石头玩。
在夏朝,重阳节有登高避灾、佩戴茱萸辟邪、饮菊花酒驱疾、远游健身等习俗。此时大家的臂上就佩带有插着茱萸的布囊,小石头就很是好奇,老是想把布囊扯下,顾青云干脆把布囊系在他的腰间。
果然,小石头的注意力就不在布囊上了,开始好奇地看着四周,他还没来过这种地方。
山顶的景致不错,顶上有一块面积不大的平台,一路上来都是好爬的草坡,山坡上有或发黄或青绿的草、矮矮的灌木从、怒放的野菊花,有什么危险一目了然,正好合适他们这种携老带幼的家庭,这也是方仁霄选择这里的原因。
“来,小石头,跟爹学,这是山楂树。”顾青云指着一棵不大的树慢慢说道,上面结有几个山楂,可惜他不爱吃。
“山楂树。”小石头对这种学舌活动很不热衷,不过还是给亲爹面子,懒懒地说了一句。
顾青云额头和他对碰着,恐吓道:“小石头,爹怎么觉得你越来越不爱说话了?”就喜欢到处乱爬,不怎么喜欢学说话。
“爹!”小石头咯咯咯直笑,伸出小手摸摸顾青云的脸,白嫩嫩的笑脸一瞬间就把他的心俘获了,让他想保持严肃都不行。
方子茗在旁边看到了,也羡慕得很,他摸摸小石头的头顶,道:“一看到这小子,我就想早点当爹了。”
“那就快点生,你年纪大了,不生的话你们俩都会有压力,我不信你没有收到你娘的来信。”顾青云把小石头想抓树叶的小手拨开。
在古代想迟点再生?一大堆人会时不时来关切你,还会好心给你介绍不孕不育的大夫。
“爹?”小石头一直锲而不舍地想抓树叶的动作被顾青云破坏,他也不恼,只是本来一直乐呵呵的,现在却突然停了下来,定定地看着他。
顾青云和他对视一眼,想了想,赶紧把他放在地上,脱下裤子,开始哄着他尿尿。
看着小石头放水,顾青云松了一口气,差点就尿在他身上了,幸亏他熟悉他的小动作,就点点他的小鼻子道:“下次想尿尿一定要告诉爹,真想打你的小屁股。”
小石头只顾着“嘎嘎嘎”直笑了。
方子茗在旁边看了非常无语,许久才憋出一句:“你的动作真熟练。”
顾青云不理他,这年代的人讲究“抱孙不抱子”,很少有人会和他一样这么哄小孩,觉得这是妻子和下人该做的事,外面的事才是大事。
对于顾青云来说,小石头是他血脉的延续,让他对这时空的归属感更强。
在山顶,大家登高望远,远处有红叶似火,山下有阡陌田野,风景如画,让顾青云这种画画刚入门的人都有提笔的冲动了。
此时不论文人百姓,都喜欢登高后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有些富贵人家还会带上幕帐、烤具、车马、乐器等登上高台或土坡,接着架起幕帐、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还有人唱戏奏乐,听歌看舞,简直是活动多样。
他们两家都是从简,只带了重阳糕上来,大家盘腿喝水吃花糕,方仁霄和谭侍郎还起了吟诗作对的兴致,两人一唱一和,中途还让顾青云等三人加进来。
对付这样的场景,顾青云已经熟练,做出的诗文虽说不是上佳,但也中规中矩。
其中他特别注意到谭子礼,他的诗的确有股灵性,想到对方考试还那么厉害,加上长相英挺,这让顾青云不得不感叹上天厚爱于他。
嗯,包括他身边的方子茗。
太阳渐烈,山顶上没有遮荫的大树,加上双方都有幼儿,不好晒太久。于是,大家吃完花糕后就开始下山了,等走到山脚,两队人才分开。
中途方仁霄一直和谭侍郎说话,顾青云等人就静悄悄的,双方说话不投机,没什么好说的。
等回到庄子就可以开始吃午饭了。
庄头难得见主人家来一趟,费劲心思给他们整治出一桌菜肴。
野鸡汤、肉末豆腐、香菇炒鸡肉、白切鸭肉、酸辣白菜等,菜色虽然不算精致,但很合他们胃口,加上今天很早就从京城出来,除了小石头,其他人都没能好好吃早饭,只是用几块点心垫垫底,又跑去爬山了,现在当然食欲大开。
吃过饭后,小石头被连氏抱去哄着睡午觉,顾青云和方子茗就走到外面的大路上,两人在树荫下聊天。
首先说的当然是谭子礼。
“他好像对我有很多意见。”顾青云想起今天的交流,本来以为会多一个小伙伴的,没想到双方气场不和,让他极为郁闷,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对他明确表露出不喜之色的人。
以往大家气场不和最多是互不来往,很少有人当面表露出来。而且不是他自夸,以他的为人处事,虽说做不到人人喜欢,但起码绝大多数人还是能和他相处愉快的。
现在冷不丁遇见这么一个人,他当然会有些郁闷和不解。
方子茗也很纳闷,对于谭子礼贬低话本尤为不满,这不是把他骂进去了吗?亏他还以为少年人都喜欢看话本,才说起这个话题的。
“他是上个月到京城的,刚到不久就在状元楼闯出好大的名头,对方写诗作画样样出色,一举成名,有一堆人捧着他。前几天还和姐夫杠上了,幸亏姐夫已进入翰林院,最近在修身养性,否则那天他们非得斗诗不可。”状元楼据说是出过状元的酒楼,在京城有很大的名气,是读书人经常聚在一起的地方,里面环境优雅,后台强硬,加上中等的价位,很受读书人欢迎。
张修远自从来京城后就是那里的常客,即使现在已经考中进士当官,还是会在休沐日到状元楼,现在偶尔还指点那里的举人和秀才,很受别人欢迎。
“那他为何看我不顺眼?难道是因为张兄?”顾青云很是纳闷,难道他知道张修远和他们的关系?是他们受张修远牵连了?
“应该不是,他心胸应该没那么狭窄,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方子茗也很是不解,不过他对谭子礼没有好感,尤其是他看不起自己心爱的话本,要知道话本里面新鲜有趣的故事是很吸引人的。每天除了读书教书,偶尔看一下话本转换心情是一种享受。
“不过大家都说他不太好相处,心高气傲,我本来以为是传言,今日才知传言不虚。”方子茗说了一句。
顾青云点点头,想起在侯府听到的传言,据说已经在走程序,基本上陆泽未来的妻子差不多定下是谭子礼的姐姐。关系到小陆煊,他决定等他回去后就去打听一下。
即使以后可能会有交集,顾青云两人还是不再谈论谭子礼,这样的人他们见过不少,不出奇。
“我最近看到一本对《大学》的经注,我看有些观点说得很有新意,等我看完后借给你。”方子茗说起读书的事。
顾青云很感兴趣,就忙问道:“是谁写的?”
“本朝大儒白致远白大人。”白大儒是本朝的名人,已经致仕,但他曾经担任太子太傅,教过当今陛下,所以即便致仕,仍然很受众人的追捧。
“竟然是他?那一定要认真研读。”两个月前,顾青云在国子监曾经听过他讲的一堂课,很有水平,当场就让他解开几点疑惑,现在他出书了肯定要看的。实在好的话,就会去买来收藏。
想当初白大人要在国子监讲课的消息一传出,大家各显神通,都想挤进去听,顾青云和方子茗经过方仁霄的关系才能进去,事后只觉得不虚此行。
想起在国子监遇到的赵文轩,顾青云的眼睑低垂下来,低声道:“你最近还和赵师兄联系吗?”
“没有。”方子茗愣了下,摇摇头。
顾青云苦笑一下,也是,方子茗和赵文轩关系一直都不太好,想让他主动联系是不可能的事。不知为什么,自从小石头的洗三礼见面后,两人的关系就渐渐地淡下来,明明没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
先前他还以为是赵文轩在国子监不自由,空闲时间不多,可两个月前在国子监见面,大家的感情真的生疏一些了,他还以为是自己的错觉……之后他特意下帖子到赵家,想找他出来聚会,可几次赵文轩都说没空,顾青云不知道是否是事实,还是想躲避自己,但一想到两人疏远,心里就不好受。
算了,不想这些了,顾青云打算到周围走走,看看村民们的生活状况。
方子茗不喜欢看这些,自己走回院子去了。
这个小村里的人大多数都佃有方家的田种,随意问了几个村民租子的情况,再旁侧敲击他们的生活情况,顾青云很感兴趣。
这里挨近京城,人们的生活水平比他们林溪村还要好一些,而且村民不怕人,他们经常利用农闲时候到京城找活干,和他说话也只是稍微有点拘束而已。
等他在村里走完一圈,回到院子时,小石头已经醒了,顾青云正要逗弄一下,就被方仁霄扔下两道策论题,让他明天下午就把答案写给他,还加上不在场的方子茗。
和方子茗一说,两人对视一眼,颇为郁闷,出来玩还得写功课,不是已经很久没给他们出过题了吗?
只有顾青云知道原因,不就是怕他们抢着和他逗弄小石头吗?他不得不感叹,小石头的魅力还是很大的。
众人在庄子待到下午,简薇和夏氏还拿着篮子出去摘菜。
看天色不早,要赶在城门关闭前回去,大家只好依依不舍回去了,带了一箱的梨子、核桃和板栗等,可谓是收获满满。
在京城住久了,偶尔来一次山野之地看看,会觉得很新鲜。顾青云觉得就好像前世的城里人一样,周末去农家乐玩玩,有助于转换心情,保持心情愉快。
重阳节过后,日子照常过,如同一条平静的河流一直在流淌,偶尔才泛起几朵浪花。
当顾青云听到谭子礼的消息时,已经是入冬了,温度已经下降,可他还穿着几层单衣,就为了适应和会试同样的温度,这事他从今年二月就开始做了。
虽然不一定有用,但他还是想试试,万一因为适应环境,做题有灵感就考中了呢?上次方子茗可是到了最后一天病得稀里糊涂的,做题靠感觉,估计就因为这个才没中,他前面答得很好。
反正上次会试的寒冷让他很不适应,习惯了南方的温度,刚开始不适应。受此教训,当然要好好准备一番,对于方子茗的取笑不以为意。
“哈哈,我终于明白谭子礼为何看你不顺眼了。”这天,方子茗兴冲冲地跑来找他,二话不说就先扔下这么一句话。
顾青云听说他到来,正拿着一本书从后院走到前院的书房,刚想问他问题,猛然听到这话就愣了愣。
等顾三元端上茶水,方子茗直接给自己泡了一杯茶后才解释道:“谭子礼在和人私聚时,估计是喝多了,开口说你攀附大伯,从一介小小的农家子到如今的解元郎,还娶了恩师的外孙女,可谓是心机深沉之辈,不屑与你为伍。他说这话的时候没想到会有人把话传给我,还以为在座的都是他的好友。岂不知隔墙有耳?”
“原来你说的是这事。”顾青云苦笑摇摇头,道,“陈兄昨天已经写信告诉给我了,还问我是怎么得罪谭子礼的。”他认识的人中有一部分是和方子茗有重叠的,人家既然告诉他,也会有人告诉自己。
其中固然有真心询问的,也有唯恐天下不乱、不怀好意的。
“不用理他,这种道听途说之辈以后少交往就是。”方子茗闻闻茶香,道,“他七岁失怙,家中虽有亲族依靠,但小时没有表现出天分,在书香世家,最看重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