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的想法和主考官的一样吗?这就是他想知道的事了。如果他平时和主考官有过接触,还比较熟悉的话,他现在就知道怎么答题,但他没有,根本没见过考官,这就很令他苦恼。

    考场之险,在于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是不同的后果。顾青云此时深刻理解这句话,一个不同的选择就可能导致不同的结局。

    或是金榜题名,春风得意,或是名落孙山,黯然退场。

    所以说,他最讨厌这种模棱两可的答案了,都各自有理,难以下决定。

    最后眼看时间已经到了下午,顾青云还是决定按照律法来裁决。

    这次他用完两根蜡烛才把试卷做完,等上交试卷后,才发觉自己的脚都已经冻僵,变得麻木了。

    见状,他赶紧喝下几口枣酒暖下身体,跺着脚等待晚餐的到来。

    不过一想到那冷食冷水,他就一点胃口都没有。幸好,明天早晨就可以出去。要不是现在是夜晚,有宵禁,其实他们早就可以回到温暖的家了。

    说实在的,他还真有点不适应北方的天气。阳春三月,在家乡已经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只需穿一件薄薄的袄子就可以很好地度过,但在京城,却还是没见到多少绿意,连青菜都非常贵,棉袄还得穿在身上,尤其是现在的天气比后世冷很多,更是如此。

    这两天的寒冷,让他现在感到自己的头都有点昏沉了,思考的速度已经减缓,尤其是手不灵活,即使左手上带着一层薄薄的手套,右手为了写字方便,还是不能戴,这让他颇为不安。

    千万不要受寒才好。

    第二天出去的时候,发现何谦竹全身发热,已经陷入昏迷,这还是考场的士兵帮忙抬出来的,据说已经吃了药。何叔对此是急红了眼。

    为此,跟来的方管家当机立断,让何谦竹自己坐一辆马车,何叔上车照顾他,其他人挤在一起。

    车内,方子茗等人面面相觑,颇为焦躁,都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回去再请大夫一看,果然是染上风寒了,于是何谦竹就被隔离开来,送到方子茗的家里,力求不让其他三个考生感染上。

    何叔已经决定不让何谦竹再去考了。

    顾青云很是不安,毕竟古代的风寒可是能死人的。

    “青云可是担忧何谦竹?”两人睡醒后,正一起在室内烤火时,方子茗见他闷闷不乐的样子,开口问道。

    这年代,男子二十而冠。何谦竹和方子茗等人的年龄早已超过二十岁,也已经取字。按照惯例,一般的人会称呼他们的字,只有长辈和亲密的朋友才会直接呼其名,所以顾青云等小伙伴也一直没改称呼,毕竟已经叫了上十年了,早已习惯。

    顾青云知道自己也快有字了,方仁霄早就在上个月开始琢磨,只等他三月二十一日的生辰一到,就赐下。

    “是的,风寒谁不怕?”顾青云只恨自己是乌鸦嘴,竟然说中了。

    “他的程度还算是轻的,请的大夫医术精湛,何谦竹人又年轻,只要精心照料,一般是不会有事的。”方子茗安慰道,“这次考试直接考倒了上百人,我听管家说今天被抬出来的就有几十人。对于会试,不止考学识,还是对身体和意志的双重考验,身体是非常重要的。你看那些世家弟子、书香子弟,他们从小就锻炼身子骨,泡汤药强身健体,骑射都很不错,加上考会试前还会特意把作息调整得和会试差不多。”

    见顾青云认真倾听,方子茗喝了一口茶后才继续说,“他们还在每年的三月初到三月十五,就只穿单衣,一年年下来,他们考会试就不受天气的影响,加上他们世代积累,总有些考试的技巧,还有主考官喜好方面的便利……总之,你看每次寒门学子的上榜比例就知道了。”

    顾青云默然,忍不住瞪了他一眼,道:“我怎么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你从哪里听来的?”

    “这都是他们的不传之秘,要不是我运气好,听到两个世家子在吵架,也不会知道,可我知道的时候太迟了,之后几天就是会试。”方子茗俊美的脸上也流露出不甘。

    方家其实也算是寒门,比不上那些底蕴深厚的世家大族或书香门第。

    顾青云暗暗感叹,他怎么就那么笨,没想到这种法子呢?虽说去年的三月他还没到京城,而这段时间心思又放一部分在简薇身上,但其实这法子一说出来,他就明白其中的道理,可没点破之前,他真的忘记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会试不像乡试,要关九天,他觉得每场考试正式考的只有两天,觉得比较容易度过,就忽略了,真是太不应该了!

    他们都是一有空就抓紧时间读书,很少想到考试之外的因素,就像他,也只是想每日锻炼,好让身体健康,有个好身体科考而已,没想过特意调整作息等手段。

    人家能成功不是随随便便的,顾青云想起那些鲜衣怒马的举子们,很是佩服。

    不久,他们三人又被灌下了预防风寒的汤药,顾青云喝药后就干脆再睡一觉,他真的觉得脑袋有点晕,又不敢说出来让简薇担忧。

    幸运的是,等他一觉醒来后,觉得自己的头脑非常清醒,一点也不晕了。

    顾青云忍不住露出笑容,心底松了口气。

    寒窗苦读十年,他能接受学识不够考不中,却不想因为身体原因才不中。

    第三场考试,也就是会试的第七天,考的是经义,题目出自五经。里面的截搭题就比第一场考试的经义多一道,让他冥思苦想才好不容易想到,当晚点燃两根蜡烛才写好。

    这次他的运气不是很好,左邻右舍都是咳嗽和打喷嚏的考生,就算他已经带上口罩,还是觉得不安。

    在古代,选择春秋两季考科举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时候天气不是很冷,也不是很热,只要不是天气反常,天气就较为适宜,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考生都容易适应。可是这有一利就有一弊,那就是春天容易发生疫病,而往往一发,就会感染一大片。

    就连风寒也是如此,有些风寒就容易感染人,相当于现代的“流行性感冒”一样。这不得不让顾青云胆战心惊。

    之前几届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很多人入考场都会戴着口罩,可就怕防不胜防。

    顾青云觉得自己真是冒着生命危险在考试啊,你自己不出错也不行,还要你的运气够好,你的邻居不出错才行,起码不会有发生火灾、感染风寒等事情牵连到你。

    到了考进士这一步,顶尖那一部分人的学识其实差不多,而影响成绩的总会有运气这一说,所以才说考中进士有时候得靠命。

    顾青云先前不信命,但现在看来,还是有一点点道理的,他已经颇为悲观了。

    好不容易熬过一夜,第二天就是会试的最后一天,明天傍晚交卷后,会试就结束了。

    这一晚上,顾青云辗转反侧,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一睁开眼睛,就赶紧摸摸自己的额头,貌似不热,就是鼻子有点塞,忍不住一惊。

    我的身体很好!非常好!顾青云自我暗示一番,试图弄个精神胜利法,精神战胜*。

    今天考的是杂文和诗赋。顾青云想了想,就先把杂文快速答出来,只花费一个上午的时间就答好了,心里颇为满意。

    吃完中饭后,却感觉脑袋比上午昏沉,忙深呼吸,镇定下来。

    自己这是快感冒了,趁着还没到那一步,一定要答完卷子。

    当他看到最后一道题时,顾青云的脸都绿了。

    题为:李白月夜著宫锦袍,泛舟采石,赋以“顾瞻笑傲,旁若无人”为韵。

    这道题不是作诗,是作赋,虽然字数不算,但每段最后一句必须用“顾、瞻、笑、傲、旁、若、无、人”八个字作韵脚,还必须写八段,要把诗仙在采石矶夜里泛舟、醉酒捉月的风彩展现出来。

    耳边听着邻居的咳嗽声,那快要把肠子咳出来的声音让他心烦意乱,不止是他,就是旁边也有考生受影响,在不耐地发出一些声响,被门口把手的士兵敲门警告后才安静下来。

    除了那些生病的,非人力所能控制,只能这样了。

    顾青云深吸一口气,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这道题给做出来了。等他的最后一根蜡烛燃烧完后,看着被收走的卷子,只觉得背部竟然有点汗湿了。

    竟然出汗了!这是太紧张导致的。

第76章 成绩

    三月十七日清晨,当顾青云随着人流走出贡院,慢慢地从这十步一岗的士兵前面经过时,他观察其他人的表情,喜怒哀乐皆有,平静者有之。

    此时贡院外边竟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春雨贵如油,但这场雨却让刚出考场的举子们狠狠地感受到春天的寒意。

    顾青云隔着口罩感受空气中湿润的水汽,轻飘飘的细雨扑在他的头发、脸、肩膀,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喷嚏。不用看考篮都知道,他没带伞。

    等顾三元找到他时,顾青云身上的衣衫已经有点湿了。

    “三元,有热水吗?”顾青云快速钻进马车,拉下口罩后马上问了一句,忍不住又打了个喷嚏。

    麻蛋!自己一定是感染风寒了,估摸着是被别人传染上,明明他一年到头都很少生病的。嗯,马车内好暖。

    “叔,你受寒了?”顾三元大吃一惊,“有的,里面一直都不停炭火。”

    顾青云用手帕捂住口鼻点点头,道:“嗯,你快去看子茗他们出来没?”

    不久,方仁礼和方子茗也是全身微湿回来,大家都认为考场干净不漏雨,都没带伞,现在就很容易被淋湿了。

    大家都是男人,见马车里备有干净的衣服都直接大方换了,再灌下一杯热水,直接捂着手炉坐在软垫上怔怔地发呆。

    大家都没有说话的意思,三人轮流来打喷嚏,眼神碰到一起时都是满满的无奈。

    顾青云注意到,方仁礼面无表情,眼神没有焦距地盯着车门。方子茗眼睛放空,不知道在想什么。

    小小的马车里充斥着一股压抑的沉默。

    等回到方宅,大夫已经确认他们得了风寒,需要卧床休息时,顾青云忙阻止简薇来要照顾自己,毕竟她是孕妇,抵抗力不强。

    简薇虽然觉得身体强壮,但在连氏和王氏的强烈反对下还是无可奈何地同意了。

    “夫君,你在里面好好养病,记得一定要好好吃药。”隔着一道门,简薇叮嘱道。

    “我会的,你不用担心,我的身体一向壮得跟头牛似的,肯定会很快好的。”顾青云打了个喷嚏,又连忙高声回应,“倒是你,要保重身体。”

    “好了好了,又不是什么离别,只是一个小病而已,青云肯定会很快好的。只是他现在要好好休息,薇儿你赶紧回房才是正经事,只要你好好的,青云肯定也是好好的。”连氏见状,就笑道,“家里这么多人还愁伺候不了你夫君吗?”

    简薇一听,很不好意思,就在慧香的搀扶下慢慢走回去,一边走还一边回头。

    顾青云他们三个的养病之所就在一进的客房里,毕竟需要大夫经常出入,住在内院不好。

    养病的日子颇为无聊,尤其是顾青云心情不爽。大概是因为等待成绩的日子太过于难熬吧。

    会试时的弥封、誊录、校对、阅卷、填榜等手续与乡试一样,而发榜之日要等到四月中旬,此时距离发榜之日还有将近一个月,顾青云只能在客房里转悠。在顾三元的看管下,不能出去吹风,连开个窗口都得小心翼翼,再加上苦涩的药汁,让他颇为无奈。

    简薇等人却如临大敌,因为这次他的风寒好得并不快,中途眼看快好了,又加重,大概是因为他不经常生病,这次一生病愈的时间就长了点。如果是在现代,他还能到处溜达工作,现在就不行了,必须得在家好好养着。

    养病的时候,方家父子早已回到自己买的房子,所以前院就只有自己住,只能偶尔和老师说说话。

    等方仁霄看完他和方子茗默写出来的答案后,私底下就对他说道:“这次你的卷子答得不错,已经发挥你的水平,这几道策论题尤其好。”

    顾青云默默地看着他,没有流露出喜意。对于老师的表情,他自认还是比较了解,见状就心里一沉。

    “只是这道律法题就得看主考官的倾向,还有最后一道赋,要在短时间内作出来还是有困难的,你能按时填完已经出乎老夫的意料,看来这段时间的学习还是有效果的。”方仁霄翻阅着顾青云写出来的答案,顿了顿,继续说,“不过比起那些惊才绝艳的考生就不如了,这次会试后,有士子的答案流传出来,其中有几篇赋写得不错,有几篇策论也写得很好。但每人都有擅长的一面,你能把卷子答成这样,已经是发挥你的实力了。”

    见顾青云低下头,方仁霄忍不住摸摸他的脑袋,安慰道:“不用沮丧,须知很多人明明才华横溢,偏偏到了考场就答不出来,发挥不出自身学识的一半,只能遗憾落榜。像你这种,即使到了最后身体不舒服仍然能发挥出□□分实力的人是很少见的。以后你就知道了,这是很有好处的。”

    对于方仁霄难得的温柔,顾青云吓了一跳,面上还不能流露出来,只能点点头,心里认同他的说法。

    虽然他答到后面有点头昏脑胀,但还是能勉强做完,这几天他仔细把题目和答案看了几遍,认为还是能发挥出自己真实水平的。

    “这卷子如果运气好的话,能中个三甲,运气不好就直接黜落。”方仁霄又拍拍他的肩膀,道,“你还年轻,老夫倒是希望你这次不中,毕竟会试中得了三甲,殿试很难挽回,以后一辈子都是同进士,终究在进士中矮人一截。”

    顾青云默然,哭笑不得,原来自己还得祈祷自己不要中吗?

    “当然,也许老夫说错了,老夫虽然每次都会关注会试,但总有看走眼的时候,万一你中二甲以上,那就是天大的惊喜了。”方仁霄哈哈一笑,见弟子脸色不好,忙说道,“既已考完就不要多想,这非人力所能扭转,如今你最重要的是养好身体。”

    “是,老师,我会的。”顾青云笑笑,“我现在比较期待孩子的到来,这次不中,三年后再考也行。”

    “就是得这样想,自有科举制度起,多少人考到白发苍苍都不改其志,你这才考一次而已。你再积累三年,等下次肯定能中,许还能名列前茅。”见弟子想得开,方仁霄也很高兴。毕竟考科举是比较折磨人的一件事,中途很多人容易对自己产生失望之情、厌憎心理,不能调整过来,情绪会影响身体。

    他就见过有些人明明身体康健,但考出来就病倒,硬是久久不见好。

    久而久之,身子骨就慢慢变弱,成为所谓的“文弱书生”,让旁人叹息不已。

    他对这个弟子最看重的就是他遇到事情能想得开,心胸开阔,即使事情不顺,也不会钻牛角尖。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等方仁霄走后,顾青云就把窗户关上,在室内来回走动。他看着门外的连绵细雨,呼出一口长长的气。

    还记得那天他们从村里出来,要离开时,即使天还没亮,所有的族人,连同老弱妇孺在内,只要在家的,都自发出来相送,除了不懂事的幼儿,其他人一个个都目光殷切,让他受到很大的震动。

    他是很想这次能考中进士,但如果结局不如意的话……罢了,他还年轻。在内心深处,他赞同方仁霄的说法,比起同进士,他更想考中进士,起点不一样。同进士按照惯例,基本上是不能留在京城,只能下地方磨勘。

    比起下地方,当然是在京城留任更好,可以拓展人脉,还可以学习怎么做官,了解当朝的做官制度和政治环境。

    现在他倒是希望不要考中同进士了。

    顾青云苦笑一声,觉得根本就轮不到他在挑挑拣拣,于是不再想这个问题,这些都是自个儿在胡思乱想,成绩如何又不会按他的心思来。

    他又低低捂嘴咳了一声,只觉得今天的后脑袋疼痛减轻,心下稍松,看来病情有所减轻了。

    午时,顾三元回来了。

    “阿叔,赵公子病得比你还重,我到的时候就进屋远远看了他一眼,见他还盖着大被子在昏睡。听赵老太太说,赵公子的病差点转为肺痨,很严重。”顾三元心有余悸,“赵公子第二场考试就生病了,可他吃了药后还强撑着进去,结果出来后就开始咳嗽,幸亏医治及时,我见他家人都憔悴得不行。”

    顾青云微微皱眉,从考场出来后,等他身体稍好,就和交好的几个朋友相互保持联系,大家相互交流自己的近况。这次他生病,就让顾三元代他去看看其他人。因为他听说本次会试,因后面几天天气突然变冷,参加会试的举子们有很多都卧病在床,加上其他着凉的民众,京里的柴胡、大青叶等治风寒的药材一时之间竟然脱销了。

    听说赵文轩生病了还强撑去考试,这科考一去就是几天,简直是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顾青云叹了口气,道:“你回去跟你婶子禀报,让她送几样药材过去。”

    顾三元应了一声,又问顾青云吃过药没,这才出去了。

    不久,各方信息汇到顾青云处,他知道方家父子和自己一样,仍在病中吃药,不过有所好转,据说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康复。

    至于何谦竹的病因为医治及时,现在已经基本康复,只是这次科考不利,他已经心生离意,现在就等出榜,看他们的成绩如何了。

    从越阳郡到京城,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上金钱……顾青云算了一笔帐,难怪说赶考容易把一个家拖垮,每三年花费几百两银子,再加上路程的遥远,都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损害。

    何谦竹这么年轻都生病了,更别提那些人到中年或老年的举子了,他们一般都会提前大半年上京,就是为了保持好的身体状态。

    “夫君,今日可好?”门外,传来了简薇轻柔的呼唤声,打断了顾青云的思绪。

    顾青云回过神来,不再思考这些事情,转而和简薇说起话来。

    等到三月二十一日,正好是顾青云的二十岁生辰。一般的年轻人是不过生辰的,但因为这个年龄特殊,标志着顾青云正式成年。

    古人有二十而冠。《礼记·冠义》里也解说了冠礼的含义:“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

    说明行冠礼者,将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要履践相应的德行,但从唐宋开始,冠礼就日趋废弛,到夏朝除了皇室仍然为皇子举行冠礼外,民间已经普遍不重视冠礼,最多是在男子二十岁生辰那一天,为他取字,这还是士子才有的待遇,一般的百姓从不讲究这些。

    到了这一天,是自家人坐在一起吃顿饭,因顾青云三人都还在病中,不能吃大荤佳肴,只能吃点清淡的,大家也就男女分开聚在一起坐坐聊聊天罢了,大家还有意识不说会试的事。

    最后,方仁霄为他取字“慎之”,还说道:“老夫知你平时谨言慎行,但似乎对皇帝总有漫不经心的心理,故为你取名为‘慎之’,希望你以后在外为官要保持谨慎,须知祸从口出。”

    这话是在两人独处的时候说的,顾青云听了后心里一惊,忙垂下眼睑,默默无语。

    心里却在赞叹方仁霄的敏锐,如他这样的穿越者,对皇帝想要保持发自内心的敬畏是很难的事,只能做到表面恭敬而已。就是这样,和方仁霄时常相处,竟然被他察觉到了!

    其他小伙伴可没见他们说过这方面的事情。

    “谢谢老师,我会的。”许久,顾青云才回答。他没有辩解,可能他平时的确表露出来这方面的倾向,在方仁霄面前辩解无意义。

    二十岁的生辰就这样平淡而过,顾青云安下心来养病。大概真的是病去如抽丝,他好得格外慢。顾三元得了简薇的吩咐,连书都没有拿多一本给他,还不许他劳神,百般聊赖之下,顾青云只好吹箫弹琴,提高自己的弹奏水平了。

    还有一件事就是,和简薇的交流不能面对面,两人就开始写信交流,这让顾青云找到一种新奇的感觉。而且用纸来传递,嘴上不方便说出的话,纸上却可以轻易写出来。

    一来一往,两人的感情更好了。为此两人乐此不彼,只苦了中间来回跑腿的顾三元。

    足足养了大半个月,顾青云身体终于好全。本来以为自己会比方子茗好得慢的,没想到他都能到处走了,方子茗还没能出门。

    谢长亭的消息真够灵通的,他刚出街去逛了一圈,第二天他的帖子就到了,约自己在松竹书斋见面。

    想到自己生病时他送来的药材,顾青云打算去赴约。

    松竹书斋二楼。

    “我这个笔名在京城没什么名气,你真的乐意出高价买我的书?”顾青云觉得自己不能坑了别人,虽然他对自己的这本小说很有信心,“我知道你感谢我救过你,可当时即使我不出现,总会有人下水的,大家总不能眼睁睁看你在水下挣命,而且你送给我家的礼已经足够抵消那次相助之情。”

    这段时间,顾青云也大略知道了谢长亭的信息,知道他今天十八岁,是永平伯的二儿子。

    在夏朝开国之初,皇帝分封异性功臣时定封爵之制,分公、侯、伯三等,没有子、男这一爵位。受封而又有铁券者,为世袭封爵,否则为流爵。袭封则还其诰券,核定世流降除之等。爵位世袭,或降等以袭,如封侯而世袭伯。

    开国时夏朝有八公十二侯十六伯,其中有世袭罔替的,也有三代后降等的,或者只封一代的流爵。现在二十几年过去,有几家因为犯事被除爵或降等,现在只剩下六公九侯十伯,让人看了触目惊心。

    永平伯是开国功臣,前朝是个小地主,几乎不识字,据说为人粗鲁,但靠着天生神力、作战勇敢和对皇帝的忠诚,一路往上升,熬到开国之初就受封为伯,三代后才降等。当然,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克妻。

    永平伯的原配在战争期间去世,只留下一子,就是现在的永平伯世子。开国后,永平伯心慕那些书香世家的小姐,就求娶了欧家的女儿。欧家是前朝较为出名的书香世家,几乎每代都有家族子弟中进士,在朝在野颇有影响力。

    到了本朝,他们时运不济,元气大伤,对于永平伯的求娶就应了。

    谢长亭的娘和永平伯相差十三岁,两人的感情好不好不知道,谢长亭倒是很快出生了,只三个月后,谢长亭的娘亲就病逝。

    之后永平伯再续娶妻,第三任妻子在生下一个儿子后,竟然大出血死了。

    此时永平伯的克妻之名已经隐隐传出。

    但有权有势就不愁妻子,过了一年,永平伯就续娶了第三任妻子的庶妹,这次的妻子活得好好的,还生下一子,今年刚十岁,因为灾星都走了嘛。

    没错,谢长亭就是所谓的灾星,被大师说是克父克母克兄弟的人,他三弟被生出来后就被家人远远送回乡下老家,直到他十八岁这一年才把他叫回来。

    顾青云觉得很奇怪,刚开始人家还说永平伯克妻,到谢长亭出生后不久,就变成了他克父克母克兄弟了。

    难怪谢长亭混得这么惨!啧啧,这宅斗水平,谁掌握力量谁就掌握舆论。

    不过自从谢长亭回来后,永平伯的家事就成为了京城人们饭后茶余的八卦。谢长亭不怕露丑,说话口无遮拦,很多次都让永平伯夫妇下不了台。

    顾青云听完这些信息后,恍然大悟。

    此时谢长亭听到顾青云的话,摇摇头,桃花眼都笑得眯了起来,道:“我认为它值这个价,而且我的小命可是无价的,区区一点薄礼怎能抵消你对我的救命之恩?而且那薄礼还是伯府出的,不是我出的。我不管,反正你不同意也得同意,要不是我现在没多少钱,我还想免费帮你出版。”

    免费出版?顾青云暗自摇头,那是非常贵的,他怎么好意思让他破费?

    顾青云无奈,两人又说了好一会,还是没能说服他,最后只好默认了。

    两人约定顾青云的钱按书的销售额来算,谢长亭找人来抄书,除去成本,所得利润两人四六分,顾青云四,谢长亭六,这是他坚持的。因为他什么都不用管,不好意思要太多。

    这相当于靠书的质量来赚钱了,顾青云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对京城的市场他是陌生的,不知道自己的话本能不能得到人们的喜爱。但毫无疑问,京城能识字的人非常多,市场比越阳郡大多了。

    这件事情说定后,两人有了聊天的兴致。

    顾青云发现谢长亭虽然是勋贵子弟,但没摆什么架子——当然,可能是摆不起来。他性情直率,有什么说什么,让人不必猜测他的喜怒,非常容易相处,而且他说出的一些观点颇为独到。

    两人聊得很是愉快,等天色渐晚后,顾青云告辞的时候还觉得意犹未尽,觉得自己在京城又多了一个可以聊天的朋友。

    顾青云回去时经过一家新开的首饰店,想了想,就进去买了两件精巧新奇的首饰。不得不说,他的眼光挺好的,买回去的首饰连氏和简薇都非常满意。

    忙完话本的事后,在等待会试放榜的日子里,顾青云压力颇大,除了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写话本,其他时候都在努力读书。除了读方仁霄的藏书,他还会到松竹书斋找书来看。

    经过这一次会试,他发现自己的阅读量还是小了,尤其是历史方面的,这方面的阅读量不够,有些历史人物的事迹或者朝代时间记得还不是很清楚。

    大概是认为他这次会落榜,让他有一种想拼命读书的补偿心理,不想浪费时间。顾青云很清楚自己的行为不对,因为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幸运的是,因为简薇有孕在身,他不能忽视她,还要每天和她交流。面对她的时候,要强迫自己保持好心情。慢慢的,他焦躁的心情就真的平静下来,对于会试的结果已经能够平静看待了。

    四月十五日,是会试放榜的日子。

    这天一大早,方仁霄照常去官署办公。简薇早早就醒来,还把顾青云叫醒了。

    “现在名次已定,榜单没出,我们起再早也没用。”顾青云打了个哈欠,想了想,还是比平时早起来。

    “我就是有点激动。”简薇捂住胸口,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道,“其实我这是睡不着了,孩子压着我,我先去如厕。”说着就把慧香和迎香叫进来。

    顾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