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秾李夭桃-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月亭垂着头,带着笑不再说话。
严二婶子仔细看着女儿,见她含笑不语,站起来,用力拍了拍衣襟,“我去找大娘子去,这一回,说什么也得让她出一出这个头!你放心,有娘呢。”
月亭垂着头,慢慢绞着帕子,看着母亲出了门,才歪着头,满脸笑容的想出了神。
范大娘子去了李宅,严二婶子不管嘴里怎么说,却说什么也不敢犯了李小幺的禁令,只好眼巴巴的等到天黑,守着范大娘子从角门进来,急忙迎上去,跟着进了屋,迫不及待的笑道:“大娘子,我等了你一天了,那门好亲,我跟你说,无论如何,你也得给说合说合!”
“什么好亲?”范大娘子有几分怔神。
严二婶子连叹气带拍手:“你看看你,你妹妹的事,你都忘了!就是你妹妹跟魏二爷那门亲事,我不是跟你说过?多好的一门亲,四角俱全,哪儿都好!”
范大娘子怔呆呆的看着严二婶子,半晌说不出话。
迎着严二婶子殷切热烈的目光,范大娘子张了张嘴,又张了张嘴,一急之下,倒急出主意来了,“亲倒是好亲,只是婶子找我不合适,我一个姑娘家,怎么给人说亲?再说,我又在孝里,要不婶子去找吴大嫂子,托她出面说合说合。”
严二婶子一听也是,站起来笑道:“可不是!你这话说的在理儿,我这就去找吴大嫂子去!”
严二婶子一边说着,一边拎着裙子大步出了屋,直奔过去找吴大嫂子去了。
范大娘子轻轻吁了口气,呆坐着想出了神,这事要能说成,倒还真是门好亲,她和月亭做妯娌,总比外人强,对了,魏二爷姓魏,也不能算妯娌,唉,算了,这事她也管不着,小幺那样……她是不管了。
严二婶子找到吴大嫂子屋里,拉着吴大嫂子嘀嘀咕咕说了托她提亲的事。
吴大嫂子迟疑了片刻,低声道:“我去说这个亲倒没什么,就是这事,得先跟五爷提提,五爷点了头才成呢,我看你还得找大娘子,让她先探探五爷的话,五爷点了头,这事也就成了一半了。”
“你真是忙糊涂了!”严二婶子不客气的训斥道:“五妮子一个姑娘家,还能管到哥哥的亲事上头?说到哪儿也没这个理儿!再说魏二爷姓魏,跟他李家有什么事?”
严二婶子声音一高,明婉在里间听的清清楚楚,忙穿了鞋跳下炕,站在里间门口笑着叫她娘,“娘你过来,赶紧给我看看这个,看看哪个花样子好,我比了半天,拿不定主意。”
严二婶子不满的皱着眉头,吴大嫂子忙站起来,笑着让严二婶子:“二婶子先坐着,我去看看就过来。”
明婉拉着吴大嫂子退到炕前,俯到吴大嫂子耳边低语道:“千万别答应她,让她找别人去!”
吴大嫂子正要说话,明婉推着她,满眼的责怪:“娘!”
吴大嫂子好脾气的连连点着头,转身出来,给严二婶子捧了杯茶,笑着推辞道:“这真是门好亲,可我这一阵子净忙明婉的事,实在是没空儿,要不二婶子去找找三婶子?还有六堂婶?她们上了年纪,辈份也高,比我合适呢。”
严二婶子一张脸顿时阴下来,’呼’的站起来,掸着衣襟,傲然道:“不过一门好亲,也不犯着这就红了眼,你不去,我还就找不到人了?!”
说着,拎着裙子盛气而出,吴大嫂子恼怒的’呸’了一声,气呼呼的进了里间。
明婉拉着她坐下,倒了杯茶端过来,低低的劝道:“随她说去,她家的事,咱们不管,这事,五爷必定不肯的,你想想,五爷都不让她和月亭踏入李宅半步,就冲这个,能让她攀魏二爷去?
早先顺才说过,无论得罪谁,都不能得罪五爷,顺才说那几个爷加一块,也比不上五爷一半,这话顺才不让我往外说,也不犯着得罪那几位爷不是。
顺才还说,好好跟着五爷,他的前程,还有明经往后的前程,都在五爷身上呢,我说给你听,你记着,往后千万离二婶子她们远远儿的,五爷不喜欢她们娘俩。”
吴大嫂子凝神听着,半晌点了点头:“嗯,顺才是个有本事的,你也比我明白,那成,就这么着,娘知道了。
说实话,我也不明白这五爷到底好在哪儿,娘这眼拙,可我就是看五爷这气度心胸不一般,你看看,这宅子、家具,那些个衣服料子,得多少银子?就是那富的不得了的人家,有几个能舍得的?就冲这个,五爷也是个了不得的!”
明婉笑着点头:“娘知道就行,等明年咱们搬到新宅子里,是非就少得多了,明经也能安安静静念书了。娘,我跟你说,你听着就行,可千万别往外头说去。
顺才走前跟我说过,往后家里的事就让我多操心,他就不管了,他到军中好好给五爷挣份脸面,回头也好求着五爷,让明经到太学读书去。”
吴大嫂子眼里放着光,盯着女儿问道:“顺才真这么说过?菩萨保佑,那太学都是官家才能进的,咱家明经?”
“嗯。”明婉看着母亲,笑着点头。
吴大嫂子脸色泛红,绷着满脸笑容:“你放心,我明白着呢!我就看着你和你弟弟!你们俩好,万事都好!”
李宅二门里,李小幺从车上跳下来,她今天回来的比往常早了不少,一路大步进了半亩园,坐在炕上托着腮叹了好几口气,转头吩咐海棠:“去叫那两个嬷嬷进来,那两个嬷嬷姓什么来?”
海棠意外的看着李小幺,赶紧答话:“个子高些的姓张,面色黑一点的那个姓卢。”
“嗯,叫她们进来。”
海棠急忙出去找了张嬷嬷和卢嬷嬷进来,李小幺放下手,看着两人,慢吞吞道:“是这样,后天我要进宫领宴。嗯,皇上说是家宴,替吕大爷和吕二爷接风,我也得跟着去,你们两个说说,这礼仪上头,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
张嬷嬷和卢嬷嬷对视了一眼,张嬷嬷得体的笑着问道:“这吕大爷和吕二爷,是从前吕先生家的?”
“嗯,吕先生的嫡亲孙子。”李小幺答道。
两个嬷嬷同时看了李小幺一眼,又相互看了看,脸上带着满满的为难:“五爷,这里头的讲究多得很,一时半会的……”
“明天我在家,先挑要紧的说吧。”李小幺连声叹着气。
两个嬷嬷曲膝答应了,低低的商量了几句,张嬷嬷看着李小幺笑道:“五爷,头一样,这进宫衣着上是极讲究的,非奉上谕,不得违例,五爷一定要着女装才行。”
李小幺双手托腮,点了点头。
两个嬷嬷暗暗舒了口气,肯听话就行。
卢嬷嬷恭敬的接着道:“第二样是走路,五爷走路什么都好,就是懒散随意了些,这在御前是大忌。”
李小幺长长叹了口气,又点了下头。
两个嬷嬷心下大定,接着道:“除了走路,这站、坐、起、福,喝茶吃点心,五爷都得过一遍才成。”
李小幺放下两只手,看着两个嬷嬷商量道:“就明天一天,不用太认真,也不用那么细,能混过后天一天就成,你们放心,我进了宫,能不动就不动,能不说就不说,能坐着决不站着,能站着决不走动。”
“五爷,话不是这么说的,这有没有规矩,就是坐着不动,也能一眼看出来,那坐着跟坐着也差的大着呢,五爷平时行动举止上不差大礼,不过是在心里放份谨慎敬重,小细处再琢磨琢磨就行。”张嬷嬷赶紧陪笑道。
卢嬷嬷也忙跟着道:“五爷要是能用心,明天一天就够了,宫里的人见多识广,眼睛可尖,五爷今晚明天就辛苦辛苦,免得到时候失了咱们府里的体面。”
他们一窝子山匪,能有什么脸面?李小幺来回看着两人,没挑这句话,不管谁的脸面,这两个嬷嬷都十分尽心。
“好吧!”李小幺没怎么有力气的答了句。
张嬷嬷和卢嬷嬷面露喜色,李小幺瞄着两人,突然问道:“来前王爷交待过?要是我没规矩,就罚你们两个?”
第一百三九章 金光往外流
“回五爷,来时爷没说罚,只说要是五爷规矩学的好,就重赏奴婢两个。”张嬷嬷和卢嬷嬷怔了会神,干脆无比的垂手说了。
李小幺看着两人,想了想,没再多问,叹着气,下了炕吩咐道:“先走路吧。”
刚走了两步,李小幺突然停住,转头吩咐海棠:“去叫狗子进来见我,有急事让他去办。”
海棠急忙答应了,出来叫了个小丫头出去叫人。
李小幺又叫了紫藤进来吩咐:“取一百两银票子给我。”
紫藤进去取了两张银票子出来,李小幺示意她放到几上,一边继续迈着优雅步,一边问道:“还有多少现银?”
“回五爷,还有七千七百多两。”
“嗯,”李小幺暗暗叹了口气,这银子真跟流水一样,可惜是往外流,不是往里流,这七千两里,还得支铁木和顺才婚礼的费用。
苏子诚说她的俸禄一年一结,下个月该结了吧,要是少了,她肯定要说话的。
梁先生捎信说替她找好了几个上好的织工,等人一到,就得赶紧筹办织坊的事,这织坊,是自己一家办,还是找个合适的伙伴?要不干脆送干股?送干股最好,这织坊往后要做成李家的撑家族产,不好与人合办,送干股最合适。
嗯,织坊得从范大娘子手里拿过来,大哥说得对,对她,自己是期望过高了,有些事,强求不得,也心急不得,慢慢来吧。
李小幺悠悠然的晃着步子,张嬷嬷在旁边不停的提醒:“五爷,袖子不能甩,肩膀不能动,五爷可别走神。”
李小幺吸了口气,凝神走了两三趟,又坐下学着喝了两回茶,张狗子就到院门口听吩咐了。
李小幺取了银票子到了外院,将银票子递给张狗子吩咐道:“这是一百两,你去找家大点的金银铺子,让他们给打些金福豆,两钱一个,福豆打实心的,嗯,先拿个样子送过来我看看,可不能打得一幅蠢相,还有,我明天天黑前一定要的,实在不行就多付点工钱。”
张狗子利落的答应一声,接过银票子,也不多问,奔出去小半个时辰,就掂着只赤金福豆回来,李小幺仔细看了看,这一粒小豌豆极简单却朴拙可爱,李小幺满意的点了点头,将福豆递还给张狗子吩咐道:“就这个,这家做东西倒用心。”
张狗子松了口气,奔出去看着人打那一百两银子的福豆去了。
李小幺沿着抄手游廊,慢慢往回晃,这一百两银子,也就能打五十个金福豆,后天一天也许就全没了,这银子啊,流水一样,往外流!
第二天,李小幺还真是认认真真学了一整天,张嬷嬷和卢嬷嬷满意的不行,到傍晚时,两人就表示李小幺可以过关了。
李小幺累得腰酸背痛,吩咐抬了热水进来,舒舒服服的泡了个澡。
天色落黑,张狗子送了那包金福豆进来,扣了工钱,只打了四十八个金福豆,李小幺托了满手,叹着气吩咐紫藤装在只厚些的荷包里。
张嬷嬷和卢嬷嬷带着几个丫头,打开所有的衣服箱子,比划着挑了件玉色流彩暗花短夹衣,一条银纹百蝶度花曳地裙,一件银纹灰鼠里斗篷,又挑了支极简单的如意云纹羊脂玉簪配好。
张嬷嬷一边拿过来给李小幺看,一边笑着解释:“五爷身份儿不显,穿太张扬的衣服不好,若太素净了,又容易让人轻看了去,也失了礼,这样的暗纹最好,这裙子上的百蝶是用同色丝线绣的,最吃功夫,乍一看素净,一走动就看出不同了,这簪子虽说简单,却正配五爷,五爷生得干净,笑起来更是干净。”
李小幺仔细看了看那条裙子,果然如张嬷嬷所说,裙子上的蝴蝶要在裙子抖动,光景变化间,才能看的清楚,李小幺伸手抚了抚裙子上微微突起的绣花,笑着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早,李小幺起来沐浴洗漱,端坐妆台前梳了头,换上昨天挑好的衣服,将装满赤金福豆的荷包小心的系好,紫藤和张嬷嬷等人围着她转了几圈,系好羊脂玉如意压步、香袋等物,又细细理好宫绦上的流苏,海棠递了个月白边角绣蝴蝶帕子给李小幺,张嬷嬷退后几步又仔细看了一遍,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张嬷嬷和紫藤跟着李小幺出来,在二门里上了车,先到梁王府门口,再一起往宫门口过去。
李小幺扶着紫藤的手在宫门口下了车,吕华和吕丰已经站在宫门前等候着了,见苏子诚的车子过来,忙笑着迎上来。
苏子诚瞄着李小幺下了车,才转过身,拱手和吕华见着礼,笑着让出李小幺介绍道:“这就是小五。”
李小幺忙一丝不苟的微微曲了曲膝,见了礼,吕丰站在吕华身后,满眼赞叹的看着李小幺,小五穿这衣服真是好看!
吕华长揖到半,直起身子,目光锐利的打量着李小幺,话语却极客气:“幸会幸会,五爷人品清逸,果然名不虚传,在下慕名已久。”
李小幺带着满脸的委婉柔顺,得体的微笑着,垂着眼帘又曲了曲膝,作为一名文雅柔顺的弱女子,她可以不跟他寒暄!
苏子诚瞄着一脸得意的看着大哥的吕丰,挑了挑眉梢,笑意融融的让着吕华,率先往宫门进去。
宫门口执戈而立的武士站得笔直,目不斜视,李小幺又想了一遍张嬷嬷的教导,屏气凝神,优优雅雅的落到最后,穿过宫门。
吕丰一脸严肃的转着眼珠四下瞄着,落到和李小幺并肩,低低道:“等会儿咱们坐一处!”
李小幺无语的白了他一眼,这坐哪里还能由得他和她?
早就垂手等候在宫门内的几个小内侍急忙上前躬身长揖见礼,领头的内侍陪着满脸笑容,恭敬的说道:“王爷,皇上说吕大爷不是外人,今天是家宴,设在重华殿。”
“嗯。”苏子诚也不理会众内侍,侧身笑让着吕华。
李小幺留神着四周,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内侍冲着李小幺躬身行礼,声音清晰而恭敬的说道:“李姑娘,娘娘吩咐先带您到聚绣宫见礼,咱们往这边走。”
苏子诚猛的转身盯着小内侍,小内侍轻轻打了个寒噤,垂手微微转身向着苏子诚。
苏子诚盯了他片刻,转头看着李小幺交待道:“聚绣宫是皇后居处,别失了礼。”
李小幺笑着曲了下膝,苏子诚拧着眉头,看着李小幺跟在小内侍身后逶迤前行,满眼的不放心。
李小幺不急不缓的跟着小内侍,走出了十来丈远,笑着说起了闲话:“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回姑娘,小的叫赵兴,今年十五了。”赵兴恭敬的答道。
李小幺不动声色的仔细打量着他,放低了声音,小心的问道:“你在聚绣宫当差吗?聚绣宫是娘娘住的地方,肯定好看极了!”
赵兴想笑又抿了回去:“小的是聚绣宫粗使太监,娘娘住的地方当然好看。”
“是皇宫里最好看的地方?”
“那倒不是,宫里最大最好看的是慈恩宫。”
“真的?那谁住在慈恩宫啊?真有福气!”
“谁敢住慈恩宫?那是先皇后,就是先头皇后早先住的地儿。”赵兴声音渐渐低下去,李小幺吐了吐舌头,低声说道:“咱说别的,嗯,娘娘今天心情好不好?我头一趟进宫,害怕得很!”
“小的哪能知道这个,小的虽在聚绣宫当差,可离娘娘差了不知道多少层呢,不过昨天半夜传了碗汤药,指定是皇上夜里又咳了,皇上夜里一咳,娘娘脾气就不好。”赵兴低声说道。
李小幺一边笑应着,一边从荷包里取了粒赤金福豆出来塞到赵兴手心里,低低的说道:“多谢你,等会儿我可得小心着些。”
赵兴瞄着李小幺指尖掂着的那股金光,握在手心里只觉得沉甸甸的,满脸喜色,忙点头道了谢,殷勤的让着李小幺,一路往聚绣宫进去。
离聚绣宫还有几十步远,赵兴突然低声道:“娘娘一早请宁远侯府三娘子过来帮着待客,娘娘最疼三娘子了。”
李小幺脸上的微笑一丝不变,手却利落的探进荷包又取了只金福豆塞到赵兴手里。
赵兴睁大眼睛怔了片刻,仿佛明白了什么,接过金福豆,试探着接着说道:“昨天娘娘又和三爷生气了,听说是嫌三爷一有事就哭。”
李小幺凝神听着,手下不停,又塞了只金福豆过去,赵兴咧嘴笑着,低声嘟嚷道:“李姑娘往后能常进宫就好了。”
李小幺脸上笑意浓了不少,说话间已经离聚绣宫不远。
赵兴下意识的缩了缩肩膀,闭上嘴不敢再说一个字。
李小幺一颗心也紧张的提了起来。
这郭皇后,也是出了名的贤德仁孝,传说中那是堪比已故孝慈皇后的人,既然声名如此显彰,贤不贤,德不德的不知道,精明厉害那是肯定的。
赵兴进了宫门口就停住了步子,李小幺也不敢乱动,微微垂着头立着,等人来引。
第一百四十章 面君
等了一盅茶的功夫,垂花门里两个穿着一样天青灰裙子的使女,在李小幺面前两三步远处站住,声音柔和却冷淡的说道:“娘娘叫李姑娘进。”
李小幺跟着两个使女穿过垂花门,转过架明黄底富贵花开双面绣屏风,前面豁然开朗。
李小幺沿着抄手游廊,一边一丝不苟的碎步安然前行,一边不动声色的用眼角瞄着各处。
院子极大,垂花门东边莲花形石台上,放着只铜绣斑驳古旧的青铜鼎,西边游廊下,伏着两只鼓腹瞪眼、极为生动的蛤蟆,正殿台阶旁,一左一右放着两个一人多高的铜鹤,两只鹤昂着头,长嘴关张,展着翅膀作势欲飞。游廊四边角落里,放着四盆巨大的铁树。
抄手游廊对着院子的一面挂满了各色鸟雀,上下翻飞,快乐异常的鸣叫不停,另一面却是一幅幅碑拓。
李小幺心里划过丝奇异的感觉,这碑拓和铜鼎和铜鹤配在一起还好,搭上这么多笼子鲜艳,羽飞鲜艳的鸟儿,这算是奇异的美?
三人到了正殿台阶下,一个使女转身吩咐道:“在这儿候着。”
李小幺忙垂手站住,也不敢再四下乱瞄,全神贯注的关注着周围的动静。
又过了一盅茶的功夫,半人高的台阶上总算传来了召唤声。
李小幺微微提着裙子上了台阶,跟着天青灰裙子的使女进了大殿。
殿内铺着厚厚的花开富贵长绒地毯,李小幺目不斜视的跟在使女身后,转过架百宝格,冬日温暖的阳光透过嵌着琉璃的窗户照着紫檀木沿大炕,李小幺在炕前的半旧弹墨垫子前跪下,行了三磕九拜大礼。
“起来我瞧瞧。”声音里透着居高临下的雍容。
李小幺站起来,又曲了曲膝,抬起头,面容恭敬里带着丝微微的笑意,抬头看向炕上。
郭皇后看着仿佛只有二十几岁年纪,圆圆的脸显得极小巧,大眼睛,睫毛密而长,鼻子嘴巴精致异常,下巴略嫌尖,简直象个古装版人偶,漂亮的让人不敢相信是真人,正目光清冷锐利的上下打量着她。
“我眼拙,没看出哪儿好来,你替我瞧瞧。”郭皇后转头看着炕前说道。
李小幺随着郭后目光看过去,只看的满心惊叹,几乎要惊叹出声。
炕边上站着的少女十七八岁,面容和郭后有四五分像,却是极美的瓜子脸,温润的尖下颌弧度完美,郭后的美她都有,郭后不好的地方到她这儿全完美了,一张脸生的没一点能挑剔的地方,头发乌黑柔软,绾着时新的十字髻,莲子大小的珍珠垂坠发间,身材修长纤细,一件极浅的桃红紧身夹衣,配了条松花色裙子,站在那里,那股子飘逸出尘让人无法形容。
这一定就是宁远侯郭敏锐的嫡长女,郭家三娘子郭玉蓉了,怪不得郭后最疼她,生得这样,谁见了不疼?
李小幺看的移不开眼睛,她两辈子加一起,也没见过这样长相气质都无法挑剔的美佳人。
“看姑母说的,姑母若是眼拙,那天下人岂不是都没有眼睛了?这可不是眼拙。”郭三娘子看也不看李小幺,笑容比花开更好看,温温婉婉的和郭后说着话。
李小幺暗暗呼了口气,声音也好听极了,都说这郭玉蓉是开平府,不,是北平国第一才女,才不才的不说,第一美女是肯定的。
郭皇后一脸的笑意,抬手虚点了点郭三娘子,嗔怪道:“你这孩子,就是会说话!”
郭三娘子抿嘴笑着,眼角分出点余光,扫了李小幺一眼。
郭后瞄着李小幺,淡淡的问道:“吕先生身子骨还好吧?”
“回娘娘话,吕先生上个月捎了信来,说身子康健。”李小幺恭敬的答了句。
郭三娘子看了郭后一眼,冲着李小幺抬了抬下巴问道:“你怎么见着的吕先生?”
“先生在池州府行医,也是机缘巧合。”李小幺转头看着郭三娘子,声音里透着一样的恭敬。
郭三娘子西子捧心般好看的皱着眉头紧追问道:“什么时候?”
“五年前了。”
“嗯。”郭后蹙了蹙眉头,冲着郭三娘子点了点头。
郭三娘子眼角余光瞥过李小幺,和郭后笑道:“都怪姑母!我也眼拙了,竟然什么也看不出来了!诚表哥也真是实诚,吕先生说好,他就真当幕僚用了?真不知道说他什么好!”
郭后笑看着郭三娘子,一只手伸向郭三娘子,“时辰也差不多了,咱们过去吧。”
郭三娘子忙上前,扶着郭后下了榻,郭后在前,郭三娘子扶着她,低声说笑着,李小幺和使女们跟在后面,一路往重华殿过去。
重华殿外,吕丰站在最外面路口,仿佛欣赏周围美景般,眼睛却只盯着弯路尽头。
苏子诚、苏子义和吕华站在台阶下低声说笑着,苏子诚不时瞄一眼殿外,看着一直伸长脖子张望不停的吕丰,不时拧一拧眉头。
殿门口,宁王妃尉氏正交待着苏碧若。
郭三娘子挽着郭后从弯路转进殿内众人的视线中。
吕丰眨了眨眼睛,往后退到苏子诚身边,低声问道:“小五呢?”
苏子诚不耐烦的瞪了他一眼,理也没理他,吕华皱起了眉头,盯着吕丰,吕丰敏感的看了吕华一眼,缩了缩肩膀,退到吕华侧后,不敢再多说话。
几个人见郭后上了台阶进来,恭敬的长揖见礼,郭后停住,带着满脸和煦的笑容,抬了抬手:“不必多礼,今天是家宴,又不是国礼。”
说着,转身看着吕华和吕丰,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一翻,笑着赞叹:“天师吕家果然名不虚传,真是人中龙凤,看看,把你们师叔都比下去了!”郭后指着苏子义和苏子诚笑道。
郭三娘子的目光从吕华、吕丰身上移到苏子诚身上,就停下不动了。
李小幺垂手含笑跟在后面,看着众人寒暄。
吕丰瞄着郭后和郭三娘子过去了,冲着她挤了挤眼睛。
郭后上了台阶,郭三娘子忙松开姑母,微微曲膝和宁王妃见着礼。
没等众人见好礼,外面内侍高声禀报着,皇上来了。
众人急忙涌出大殿,郭后最前,郭三娘子紧随其后,尉氏牵着苏碧若,紧走几步赶上苏子义,和苏子诚一处四人,略落后半步跟上,吕华转头看向李小幺,李小幺忙紧走两步,和吕丰并肩紧跟在吕华后面,跟在最后迎了出去。
皇上中等身材,略胖,很白净,皮肤却松驰的厉害,五十多岁的人,看着却老得多,一只手牵着个十岁左右、一身明黄缂丝长衫,长相极似郭后的美少年,两人神情极似,都是一样一脸的温软平和,步态举止缓而轻。
李小幺小心的打量着两人,看来外间的传说是真的,这皇上温和宽厚的过了,失于犹豫和懦弱,看这样子,这个皇三子长相酷似其母,这脾气性格只怕极似其父,也怪不得皇上最疼爱他,怪不得郭后嫌他一有事就哭,他的母亲必定不想要一个这样性格的儿子。
皇上的笑容和煦如春风,声音轻缓的和儿子们说着话,又转向吕华等人,仔细打量着吕华和吕丰,笑着说道:“面容身形和吕先生都极象,天师安好?”
“谢皇上,家父安好!”吕华拎着长衫就要跪倒,皇上忙笑着抬手止住了他:“今天行家礼,随意些好。”
“是!”吕华垂手答道。
皇上走了两步,站在李小幺面前,背着手含笑打量着她,李小幺忙盈盈曲膝又行了个福礼,皇上笑问道:“你就是李小幺,多大了?”
“回皇上,十七了。”李小幺恭敬答话。
皇上轻轻’噢’了一声:“吕先生既然把你推荐给阿诚,你必定有与众不同不地方,不过姑娘家嫁个良人才是大事,别光顾着报知遇之恩,耽误了终身大事,听到没有?”皇上如絮叨的长辈般,温言软语的和李小幺说着话。
李小幺被他这几句话说的心里温暖而柔软,深曲膝谢道:“这是皇上疼爱小幺,小幺记下了。”
皇上转身招手叫过苏碧若,牵着她的手,一边温和的和苏碧若说着话,一边缓步进了重华殿。
皇上和郭后一左一右坐了上首,苏子义居左一,尉氏紧挨其后,苏子诚居右一,吕华、吕丰坐在苏子诚下首,李小幺居于末座,果然和吕丰坐到了一起。
郭三娘子站在一旁布菜斟酒,当然,说是帮郭后待客,可侍候的不过郭后一人而已。
宫宴虽说是家宴,可那规矩却一样不少,真是多不可数,李小幺全神贯注在那些规矩礼节上,也顾不上别的了,这食不言估计是北平皇家的规矩,这一顿饭又吃了个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的吃了饭,皇上微笑起身,众人忙跟着站起。
郭后笑道:“且到后面梅花阁喝杯茶吧。”
众人欠身答应,皇上牵着苏碧若,三皇子苏子信紧跟其后,郭三娘子侧身引着众人。
第一百四一章 威风的吕丰
苏子义背着手,微笑着和吕华一边说着话,一边并肩而行。
苏子诚冷着脸打量着四周,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
吕丰正要等李小幺同行,尉氏顿住步,等李小幺过来,两人并肩,指点着路边的假山盆景,一路走一路说着些风花雪月的闲话。
吕丰瞄了眼苏子诚,干脆落到了最后,跟在尉氏和李小幺后面,背着手悠闲的晃着步子。
郭三娘子渐渐落到了苏子诚身边,委婉娇俏的和苏子诚说着今年的绿梅、白梅和腊梅如何如何,又说到那些梅花的诗词歌赋。
果然是才女,那些诗词信手掂来,娓娓道出。
偷听美人说话也是一种享受,李小幺一心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