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朝好丈夫-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贵妃跟前的林都指挥使夫人来寻我,说贾贵妃原本订下的径山寺离着那夷人断腿的地方太近了。是正南的凶位。不吉利。想和咱们一起在玉音观里挤一挤。”

    谢掌司恨不得就是一口吐沫喷到了那贾贵妃脸上去。

    想和皇后挤一挤,她也配?!、

    她有本事天天拴着官家不放手,怎么现在不去净明院和官家挤一挤?

    真是好大的脸!

    “这样的祭仪里,怎么能挤一挤的。不成体统。你去和林夫人说,皇后知道贾贵妃性子柔弱,经不起这些神道忌讳的事。既然是自家姐妹,贾妃平日陪伴官家辛苦,皇后愿意与贾贵妃换了地方。我们去径山寺,她住在玉音观吧。”

    谢掌司也不需要禀告谢道清,直接就这样做了最贤良大度的决定。

    尽管她的脸色完全就是,贾贵妃去死去死快去死。

    季青辰在心里大赞这位掌司的脑筋,果然是深得谢道清的三味真传。

    官家喜欢贾贵妃,这又有什么办法?

    谢氏得了皇后之位在手,内宫各事都是以皇后处断为先,就已经是官家英明贤智了。

    只要内宫权柄在手,贾贵妃至多也就是一位得宠的宫妃。

    如今这样让着贾贵妃,完全是看在官家的面子上。

    正如阎郡夫人自进宫后一直与皇后交好,过了两年,阎郡夫人的幼妹长大,选进宫来分宠,也就是了。

    这也是要让官家知道,他选的皇后贤明大度。

    果然,到了晚间,随行皇亲、文武百官们纷纷在郊外寺观寻处休息。

    官家听着了正妻贤良的好消息。

    第三天深夜,才是三更正的大祭。

    官家完成了皇帝的责任,出了净明院的端敬殿,先是到了皇后所在的径山寺里坐歇。

    这还是他斋戒后第一次见后妃。

    十八支莲花大幢架在山门前,彻夜不灭。

    径山寺的方丈寺里铺了锦,焚了香,完全看不出原来的清修模样。

    谢道清含笑接了皇帝进屋,安排了他在云床上歇了歇脚。

    她自然不会留他停宿,搅了他顶着满天的星星去玉音观。

    深知官家急着与贾贵妃久别重逢,她只是让谢掌司送了一盅子温热鱼汤让他垫一垫肚子,免得叫他骑马时寒了胃。

    “好味道。”

    赵扩带笑吃了半盅后,有了三分诧异,“不是宫中的常食。皇后从何处寻来的?”

    谢道清一笑,谢掌司便恭敬禀告道:

    “回官家,是坤宁宫外务女官早在两月前,在京城市井里寻来的。”

    赵扩一听,就知道皇后是在为文安县夫人表功。(未完待续。。)

196 边城相会

    他笑着瞥了谢道清一眼,笑道:

    “皇后真要为文安夫人忧心,何不给她做媒?楼卿可是一直没有娶亲。”

    说罢,他放下一整块碧玉雕成的鱼汤盅碗,

    “宣她进来吧。”

    这时辰是四更天,郊祭所在的净明院二三里范围却是帐幕不断,烛火通明。

    宫中禁卫的火把从净明院一直延伸到了径山寺门。

    寺门外,自从大雄宝殿到左右舍僧房,从方丈到僧官都远避去了寺外,里外都是皇后殿

    上的女官和内侍。

    侍从们早换了一身郊祭的新衣,低头候着,完全没有睡觉的打算。

    季青辰早就等在方丈院子里。

    她听得里面官家宣召,连忙低头走了进去。

    禅房里都是皇后殿的女官,她因为临时做郊祭外务官,所以也穿了一身八品青色官袍,

    头上黑幞帽上簪着绢花。

    “文安夫人办事倒是能干。只是你这边拖了一年多才退了亲,孙御史要不是因为你

    是个女子,只怕都要弹劾你为官有伤风化了。现在让皇后为你忧心。你又是怎么打算的?”

    赵扩完全没有自己多嘴小心眼叫臣下们难以自处的自觉。

    季青辰连忙陪笑道:

    “这是小臣的过错。所以小臣思来想去,只敢到皇后面前求了一个法子,好让小臣以后

    不至于嫁不出去。”

    这一两年陈文昌迟迟没和她成亲,也没退亲。并不是没有原因。

    他当然就是担心她有了两次退亲的传言,以后难以婚配。

    现在京城里天天遣着官媒来和季家说亲的人家,固然也是官高爵厚的权势人家。

    比如小韩大人的小舅子。

    比如阎郡夫人家的外地姻亲。

    甚至贾贵妃因为这几天住到了玉音观里。甚为满意地方的洁净和女尼们的奉承,所以还召了她去问话。

    贵妃问她有没有意思做她远房堂兄的继室。

    但京城里的旧京大族、宗室人家、书香门第,那可是一个都不见影子,完全不可能和她说亲。

    连谢国运看她的眼神也变成了:

    你放心,楼云是清贵翰林人家,他一定在等着娶你。

    否则你这辈子就只能和这些外戚暴发户们打交道了。

    她思前想后,知道京城里都在传着她头一回与王世强的往事还算是外夷之人不知礼数。但这一回和陈文昌退亲,那完全就是她久沐书香仍然不知归化了。

    陈文昌那是有名的君子。

    她能攀上这样的夫君,就应该夫唱妇随。以沐德化。

    她觉得不能明摆着叫大家说闲话,然后她在京城我行自我素完全不在意。

    这也太不给大家面子了。

    她很想这样干,但她实在不是王世强和陈文昌那样的人。

    她可是亲眼见过王世强在延和殿和几位直学士争论,他当着官家的面和这些翰林直学士们摆事实。讲道理。争议君贵民轻,还是民贵君轻。

    惊出她一身冷汗。

    虽然明知道富贵险中求,但这样的大贤不是她愿意去干的。

    所以,借着这次祭礼,她想出了一个不叫人说她闲话的办法。

    因为深知这官家喜欢吃时酸里带甜的食物,而他在祭礼结束后,必定是饿着肚子要去和

    贾贵妃一起用膳的。

    季青辰寻了两个月,寻了一味旧京城渡江传下来的宋嫂鱼汤。

    这是高宗皇帝当初还称赞过的市井美味。

    趁着他吃得开心的时候。她陪笑道:

    “官家,小臣想求个手谕。让小臣把空明大师的舍利送回到山西金阁寺。”

    赵扩没料到她从婚事扯到了金阁寺上面,正皱眉的时候,谢道清开了口,轻语道:

    “她是高僧养大的,就说是高僧托了梦。要把他的舍利回葬后才能择人婚配。以往的都

    不是正缘。这也是她的孝心。”

    “……”

    赵扩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不是季青辰还真不能用,“她这是想离开一段日子,懒

    得听别人的闲言闲语吧?”

    季青辰正求着他办事,就算不愿意承认也要点头,道:

    “官家明见。再者,我也是想去金国找找空明大师的族亲。看看他还有没有族弟族兄这

    样的亲人……”

    赵扩听到了这里,倒是严肃了起来。

    她的话里,见空明大师的族人是假,去见季家的族亲季辰龙才是真。

    季辰龙如今正在淮东边境上的金**州里做政务官。

    他一边赈济灾民,劝他们回老家重新种田播种,免得来年饥灾,他一边还要催收粮草,

    助着本州的官军剿灭山东义军。

    楼云的计划,是要和山东义军里应外合,在北伐开始时一举拿下淮东金国境内的三座军州。

    其中一座就是在季辰龙的治下。

    这样的军国大事,在密信里写是极不方便的。

    但知道季辰龙身份的人,只有官家、楼云、还有枢密院正副相。

    她因为要给官家翻译季辰龙用大食语加着简体字写过来的的密信,所以在这件事里一直继继续续知道些消息。

    她现在正是在自荐,她可以去替官家跑这一趟。

    而这件军国大事谢皇后是不知道的,所以官家并没有马上作出决断。

    他起了身,点头道:

    “朕回宫后再决定。”

    季青辰只要他没有断然拒绝,当然就是高兴,连忙施礼谢过了。

    谢道清送着官家出门,见着他一路皱着眉头。知道他是有了心事。

    屋里的谢掌司一等官家离去,她完全没表情的脸上就透出了诡异的神色,瞥着季青辰。

    季青辰只能陪笑。

    官家有事。她这小外务女官知道,但皇后和掌司都不知道。

    还有她的县夫人之职,固然是她为立皇后之事立下了功劳,“文安”这个封号却是官家格外加恩的。

    只有季青辰心里明白,那是因为季辰龙游说了一处金国境内的义军,说服他们暗中向朝廷投诚。

    而这掌司毕竟精明,一句话也没有问。反倒小声对她说了一句,道:

    “快从后面退出去。”

    季青辰连忙进了皇后起居的内室,从内室通向后院的小门退了出去。

    果然等她再绕到前面去的时候。就听得官家又从径山寺门口走回来了。

    他不去玉音院了。

    官家但凡心里有朝廷正事时,都是歇在皇后身边的。

    皇帝皇后睡下了,大家才能跟着睡一睡。

    季青辰回到自己的居处,打着哈欠思量着。她觉得官家的这个习惯真是太帮忙了。

    至少。谢皇后不会怀疑她和官家偷偷摸摸有奸…情。

    她也曾向皇后禀告过,她不时被召到延和殿见官家,是为了北伐的事。

    当时谢道清只听了一句就让她不用再说了。

    那一句里,她只是暗示说自己在金国西京城里有好几处田庄子。

    因为是夷人,所以在金国买地落籍也很方便。

    她就是西京城里的二等富户季娘子。

    ……

    也许有了谢皇后的枕头风,官家回宫之后到底还是下了密谕。

    他同意季青辰辗转离开宋国,她可以从海路由高丽成礼港进金国。

    这样的出行并不陌生。

    她带着六个坊丁作家丁,扮成了是在高丽和江北榷场两地做生意的信佛海商女眷。

    此时。高丽国的国教也是佛教,贵族富家夷女带着家丁护卫到山西金阁寺朝圣祷福之事。比比皆是。

    更何况她还在金国西京落了籍。

    除了不是比丘尼身份,这就是她当初从唐坊到泉州城参加蕃商大会时的安排。

    这一次的差别,只在于她要先走陆路,经过楼云这淮东节度使营在所驻的楚州。

    她从那里才能出大宋去高丽成礼港转海路。

    枢密院的公文悄悄由铺户驿站加密送到了淮东节度使营在,楼大人表示官家的决断十分英明,就应该派个人到楚州来和他商量金国的事。

    文安县夫人是最适合的人选 。

    官家英明至极。

    其后,季青辰和楼云通了一封信,客气寒暄,互相表达了为大宋尽忠,为官家尽忠的共同心愿。

    她带着空明大师的舍利,坐在齐府的货船里,顺水而走。

    从京城到楚州自然有河道相通。

    齐府的船过了五六天就在楚州城外兴盛船帮码头靠了岸。

    她刚一下船,就看到楚州这军州城门上刀兵耸立,灰黑色的厚墙垛上似乎还带着丝丝火器、铁箭攻打的残迹。

    “大娘子,先去节度使衙门,还是先回家?”

    她身边跟着的姬墨悄声问着。

    季青辰虽然觉得公事公办很容易,但她眼前确实还没有想好,她和楼云打交道时要摆什么脸。

    冷淡疏远太矫情,亲密无间完全于她这样的二次退婚女无益。

    就算是客客气气,她也得担心人际关系没处理好,互相配合不到位,她去了金国反而连累了季辰龙。

    “先找个干净客舍安顿下吧。”

    她没让季辰虎来接她,

    “等离开时悄悄召许娘子来见一面就好了。我们的行踪不能在楚州里叫人知道。”

    兴盛船帮的坛口也在楚州,此时的许淑卿已经和季辰虎成了亲,十里红妆上百船河船送亲,她从京城嫁到了楚州城西聚义坊的季府里。

    她自然是想去见见弟弟和弟媳妇。

    但楚州这边境军州里绝少不了金国细作,她当然不能去季家,让自己身份被怀疑。

    况且,她也不知道见了这一对小夫妻,是不是比见了楼云还不知怎么摆脸色。

    他们成婚后,因为季辰虎在外面不安分,许淑卿还是和在唐坊里一样三天两头地吵架哭闹,怒起来就要砸摆设。

    但季辰虎从小眼见的都是男人走婚的习惯,她写信劝他再多也没有用。

    许淑卿离了三郎,却又是过不了日子的。

    季青辰只能自我安慰,三郎在外面胡来改不了,但他又绝不可能纳妾。

    结果,她毕竟没见许淑卿写信过来要和离。

    她只能眼不见心不烦了。(未完待续。。)

197 缘是重来

    正是开春时季风初起的时节,雄浑的楚州城门口,几枝没被兵火烧光的腊梅权正在盛开。

    鲜黄腊梅朵朵媚人。

    黄梅花褐色干枝的歪脖子老梅树下,原来的楼大现在的楼大鹏鹏圆睁着双眼,高坐马上。

    他内里是锁子甲,头戴着八瓣盔,外披着深蓝万字纹的锦毛披风,顶着城门前的春日寒风。

    他受楼云之命,领着七八个江操兵在城门口接季青辰。

    但他的两只眼睛都快要瞪瞎了,还是没有发现季娘子。

    他觉得,要是办不好这件差事,今晚就不用回去,直接冻死也比看楼云的脸色强。

    季青辰在乌纱下瞥了树下的楼大鹏一眼,认出了这个楼云的心腹人。

    为了不在金宋边境时被察觉身份,她下船时就戴了乌纱帷帽,坐上了健驴。

    她淡定地从他面前走过,进了城门。

    同行的三支大宋商队热热闹闹地,都和守门官很熟,商队管事顺便还殷勤地和城门前的楼大鹏打了招呼,拍了几句马屁。

    交验了过关的凭信,守门官很容易就让他们进城了。

    “大娘子——”

    她身边除了六个扮成家丁的库丁,还有姬墨。

    姬墨沉稳不出声,但几个库丁小声说话,挤眉弄眼地斜瞟着楼大鹏。

    他们当然都知道楼云求亲的过往,还有他这一两年在淮东没有成婚的消息。

    现在楼云把这心腹丢在城门口,这是在等着大娘子?

    楼大人在唐坊时他们都见过。其实和坊主挺般配……

    “不要让人发现。”

    姬墨低叱了一声,年轻小子们顿时都把猥琐的面部表情严肃了起来。

    楼大鹏却正盯着兴盛船帮码头上。

    完全没发现自己要等的正主从眼前过去了。

    季青辰进了城门,扭头一扫。看到了码头上。

    那边正好有几个船帮里的大头目,陪着季府里的管家婆娘在码头上等人。

    她知道,她们等着的是劳四娘和季妈妈。

    她刻意分开两批走,就是要掩盖行踪。

    好歹她也是去敌国和奸细暗通消息,不是出国去探亲访友十日旅游。

    姬墨看到楼大鹏后,也低声禀告道:

    “大娘子。已经订下了城南的驿馆,借的是齐氏货栈的高丽货商身份。”

    官办驿馆只接待大宋官员。

    但驿吏为了揽私话。攒小金库,他们经常会通过熟人以高价出租三四品高官才能用的空院子,让过路的富商大户留宿。

    尤其是。城中最大的佛寺就在驿馆旁边。

    因为四月初八释伽牟尼佛诞之日,寺院客舍早已经被富家信众们订光了。

    非要住佛寺边的大宋驿馆,这才更符合高丽夷商、金国二等富户季娘子的家财和信仰。

    “楼大人那里……”

    姬墨虽然没有猥琐,也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这趟来确实要保密。但还是要去见楼云的。

    就算有季辰虎的船帮。但没有官衙同意船只出港,他们怎么去高丽转船?

    “……明天再通过齐家,去节度使衙门递贴子求见吧。”

    她这样吩咐着。

    临走前,谢国运确实来游说过她,但他的那些废话她早听过一百遍了。

    反倒是退职出宫的谢尚宫谢孤云,这妇人突然让谢国运把她接去了谢府。

    这妇人盘坐在佛堂里,看了她半晌。

    “文安夫人,知道老身为什么出宫吗?”

    “……”

    听着一位四十多岁仍然徐年半老的中年妇女自称老身。季青辰有些感慨。

    但谢尚宫托病出宫后自愿住在佛堂,她那一头迅速变白的长发让她触目惊心。

    她自然小心道:

    “姑姑离宫。是为了让官家醒悟……”

    她以前就听楼云提醒过,官家对谢尚宫有偏爱。

    现在他身边没有了谢孤云,垂拱殿上的能干尚宫换了一个又一个,未必一定比谢孤云

    差,却都不叫他满意。

    这时,赵扩才会意识到他自己的偏心。

    他会感觉宫中的生活欠缺了一些东西。

    这时,他才会注意到谢夫人。

    “你明白就好。”

    谢孤云微笑着点了头,

    “贾氏不容小看,我才不得不如此。否则道清难以固宠。但你也不要因为楼大人对你

    一心一意,就以为世上没有能代替你的人。”

    “……”

    季青辰不好辩解,等了一会儿,见她再没有话说,便退了出来。

    回想着离京前的这段往事,季青辰坐在驴背上出神。

    谢孤云是暗指她恃宠而骄?

    问题是,楼云除了和赵德媛退亲,然后向她求了两三个月的亲,他什么都没干。

    尤其陈文昌对她好的时候,楼云更是连影子都不见……

    其实要不是他那些求亲细贴子,把一些不能明说的财产说得一清二楚,她都拿不准他

    的求亲究竟是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那边厢,楼大鹏眼盯着码头。

    他看着从季家河船里下船的人是两名戴帷帽的中年妇人,她们应该是京城季府的人。

    其中却没有季青辰。

    他心里一震,就知道事情办砸了。

    季娘子没和仆妇们一起走。

    所以他没接到。

    但他要敢就这样回去,楼云会用冷眼直接戳死他。

    早在那一年冬至节,陈文昌和她因为王世强进宫在官家面前讲学“气运始终论”而翻脸。

    听到陈文昌和季青辰的婚事推迟,萎靡不振的楼云一夜之间如枯木逢春。

    他在狂喜之中连夜写了信。飞马差了他楼大鹏从楚州出发,亲自送到了京城谢府。

    他现在是完全拜服了谢国运的先见之明。

    他在信中恭敬请问了谢师兄:

    他现在要不要想办法调回京城,一举夺得他师妹的芳心?

    王世强在官家面前讲学的什么气运始终论。完全就是狗屁。

    但他楼云通宵攻读后已经能倒背如流了。

    季青辰如果向他问起,他当然会说这新学是开天彻地直追圣人的旷世之学。

    他才不会和陈文昌一样傻。

    为了这点子事就迁怒季青辰,亲也不成了,跑到太仓书院去玩失踪。

    至于要不要坚持“经世致用”或者“存天理,灭人欲”,这些压根就不重要好不好?

    反正他现在做了这淮东节度使,一边要和金人鬼话连篇。一边还要向义军们空口许愿,拉着他们一起准备北伐。

    他的节操早就不见了。

    王世强那胡扯的什么“人之一类,气运有始有终。君之一尊,气运有始有终。天然之理也”。

    “圣人者孕载天下。”

    王世强认为的天地至理,开新救世之法是“在浙学之情、道学之理、心学之心以外再生万民气运,裁截君之气运。以补天下。”

    他楼云现在做的。难道不就是要裁截金国气运以补大宋?

    他还假公济私写信去了金国,强烈要求季辰龙送了几本子新学的原始书稿给他研读。

    总而言之,谢师兄以前提醒过的谈恋爱就要三观合拍,性情相投,他准备得十分完美。

    狗头军师谢国运在楼云的马屁如潮中得到了极大满足。

    他回了厚厚一封信,指点着将来的妹夫楼云。

    楼云收了信,左看右看,瞎琢磨了十多天最后终于悟出。谢十三浪费纸张其实只写了四个字:

    静观其变。

    这一静就静了一年多。

    现在终于熬到头了。

    接到官家密谕,楼云得知了她要过楚州去金国境内的消息。

    她要去和季辰龙相见。

    楼大鹏知道。楼云早在十天前就亲自坐镇城楼顶,一边吃着寒风一边随时准备来一次热烈欢迎。

    就算不能上前去说话,让她路过时看到他的诚意那是绝不可少的。

    以前西南寨子里可没有什么订亲不订亲,避嫌不避嫌,季娘子现在独身一人,这不正是楼云大展手腕追求意中人的时候?

    但今天太不凑巧,楼云实在抽不开身。

    所以才对他楼大鹏委以重任。

    他一定要接到季娘子。

    至少也要暗中递给季娘子一个口信,楼大人他绝没有怠慢之意,他完全就是被一个不得不见的人绊住了。

    “大人。”

    楼大鹏身后的江操管带突然开口,附耳用西南夷话低语,叫着楼大鹏在寨子里的本名,

    “扎吉哥,我刚才看到齐家商队里有个伙计,我记得有点眼熟。”

    楼大鹏知道齐家和季家有生意往来,但刚才那商队里他细看了。

    三个商队一共七八名女眷,她们都是平常乌纱帽坐健驴的样子。

    楚扬一带,凡是商队走远路,时不时就有本地女子杂在其中。

    商队里少不了护队的栈丁,甚至还有货栈里的东主眷属同行。

    收了平安脚钱就要保她们在路上平安。

    但京城里的楼叶早就传了消息传过来,楼大鹏知道季娘子来楚州是带了两名仆妇的。

    他当然就把只带了家丁没带仆妇的季青辰漏了过去。

    “你这小子也没有去过京城和明州,你见过什么人眼熟?”

    楼大鹏嘴上这样说着,眼睛毕竟还是顺着这西南峒丁的话转了过去。

    他远远盯到了季青辰的背影上。

    这一看,楼大鹏就觉得眼熟了。

    他在唐坊当然是见过季青辰的。

    他马上就催马,悄悄跟了上去,却又被那峒丁拖住,急着禀告道:

    “大人,我不是说那是云哥要找的季娘子。我是说那伙计以前去过泉州城。那年我们在泉州港外海上抓海贼的时候,我们还救过他呢。”

    “什么?”

    楼大这里正疑惑着的时候,城南大街楚州城军衙里,楼云总算忙完了公事。

    他火烧屁股一般出了大堂,急急忙忙就要出了军衙向城门码头上赶。(未完待续。。)

198 不可偏心

    “大人这是要去哪里?”

    楼云刚一出现,诧异的女声响起,山东义军水寨的女头目红娘子在外堂上起身。

    她打扮成了富家小姐的模样,只比季青辰早了几个时辰清早在楚州泊岸。

    她是山东女子,身姿高挑,皮肤是蜜色的魅丽,一张秀气的鹅蛋脸上挑起的眼角妩婿,斜伸到了发髻边。

    她梳着极薄的灵蛇发髻弯斜在头顶,垂下一只金泊绞成的芍药花步摇。

    楼云看着她,她一身绣花折技纹的红裙大方得体,漆眸中温柔带笑。

    此时她长裙伏地,手执唐扇的模样,实在和多年前楼云潜进山东义军水寨与她第一次相见时大不一样。

    因为拦路的是她,楼云不得不停了脚步,笑道:

    “我每日巡城,今日突然不去,必要让城中的金国细作怀疑。”

    他一说完,马上就绕过了她,下了堂向大门影壁外直走。

    追在他身边的楼春和另一名家将互相挤了挤眼,他们听说过以前楼云进义军寨子的往事,知道他对着红娘子杜妍觉得尴尬。

    所以,他就更急着去城门接季青辰。

    更何况,今天清早进衙的这两位客人也挺让他头痛。

    “怕什么,把那些金人细作杀光了就是了。”

    挤开楼春追上来的义军首领李全一把拖住了楼云。

    这位潜过了金宋边境来和楼云商量军情的男子,在山东一带是无人不知。

    他和红娘子一样改了装束。他打扮成了胖肚子富商模样,用胡须掩盖住了自己英俊的小白脸。

    他给杜妍递了个眼色,自己追着楼云一路走出了军衙。

    楼云恨不得给这烦人家伙一脚。踢他回去在军衙后宅里藏好。

    但他也没办法劝这位统治十八连环水寨的义军头目老实睡到半夜,然后和杜妍一起马上离开楚州。

    他特意放了细作进城,就是为了散布假消息为北伐铺路。

    但他们不打声招呼就过来了,消息传出去会引起麻烦。

    金军的边州大将也不是吃素的。

    “楼大人的楚州城,守得是滴水不漏,好叫俺佩服。”

    “……大哥怎么如此见外?你我是结义之情,兄长这样叫我。将来兄长受功封赏,爵至公侯,我难道还要一口一个国公大人?”

    他只能上了马。拖着李全这烦人的尾巴,军衙外的城南大街上左顾右盼。

    俊马小跑了一会儿,迎面就是一支长长的商队进了城,他勒刀在街边仔细看着。想看清一路上走来的商队里有没有楼大鹏跟着。

    “大人。”

    楼春眼尖。

    他虽然没有马上发现季青辰。却和城门外的峒丁一样看到了季青辰身边的坊丁姬大力。

    “那人是季娘子的人。我们在泉州港见过。后来还在京城谢府里见过”

    姬大力是姬墨挑出来的心腹库丁。

    他当年和五名同伴一起离开唐坊,护送季青辰到泉州城参加蕃商大会。

    半路上遇到海贼后,他还哭了一鼻子。

    因为找不到大娘子了。

    回去没办法交代。

    所以在那天夜里,眼看着楼云他们围拿了海贼,审问他们与赵秉谦勾结之事。

    姬大力上去和楼春说过话。

    他向这群义士们打探,有没有见过一条逃走的小船,船上有一名女子。

    楼春当时分外同情地告诉他——完全没看到。

    楼春还记得这小子马上就要哭出来的样子。

    ——明明壮得和头牛似的,还和他联手杀了两个海贼。

    楼云经这一提醒。想起了在谢府时,楼春说起季青辰身边的坊丁以前去过泉州城。

    他那时才想明白。在铜镜案之后季青辰突然在谢府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