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花香满园巧种田-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玉岫这样的话,可是将赵元雅吓了一跳,这才几天,林姐姐怎么就能有这样要不得的想法?

    “林姐姐,你可千万不能这样想,你应该多想想,若是你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是好事。我虽然对太子殿下不熟,可却一直都觉得太子是个重情重义的人,绝对不会辜负了你。”她忙就急切的说道。

    赵元雅不知道林玉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可是她却清楚,林玉岫现在这样的想法要不得。

    一个已经许给了太子的女子,若是不嫁给太子的话,只怕是没有人敢娶。就算是出现那么一个敢娶的,估计朝廷上下那些等着奉承太子的官员们也不会容许,到时候,面临的只怕就只有家破人亡的悲惨命运了。

    如果说之前林姐姐还有回头路的话,现在可是完全没有了。这条路从现在开始,不管有多艰难,林姐姐都只能咬牙坚持走下去。

    另外,之所以这样急切的阻止,赵元雅也有私心。

    哥哥喜欢林玉岫的心思她都清楚,这时候如果林姐姐不想嫁给太子的话,哥哥拼着得罪太子也一定会娶林姐姐,到了那时候赵家可真是危险了。

    他们兄妹好不容易才过上安宁太平的日子,可不想再弄的连可走的路都没有。

    林玉岫也不过是随口说这些话发泄一下罢了,所以叹一口气喝一口茶之后,有些疲惫的说道:“你说的何尝不是呢,我也就是随口说说罢了。元雅,你以后一定要找一个与你身份相当的人嫁了才好。我与他的身份差别到底大了些。”

    林玉岫虽然有信心自己做的会很好,可是很多时候,不管做多少都没有办法弥补身份上的不足。她是农女出生,这一点不管到了对什么时候都没有办法改变。

    “以后会好的,现在姐姐身边不是已经有好几个有官职的人了?虽然品级低了一点,但是只要有时间的话,会有起色呢。”赵元雅握着林玉岫的手说道。

    林姐姐这样的身份确实低了些,莫说是做太子,便是朝中稍微有些势力的人家都不愿意娶这样一个没有身份地位的女子呢。

    林玉岫也知道赵元雅说这些都是为了安慰自己,不过,她说的也有道理。虽然自己身边现在是没有什么可用的人,可是假以时日的话,等二哥哥他们都成长起来的时候,一切都会好起来。到了那时候,自己虽然还一样是农女的出身,可是后面有人支持的话,日子会好过很多。

    “你放心吧,我会多想些好的,再说了,从当初喜欢上靳言的那一天开始,从知道靳言是太子的时候起,我早就注定了要遭受这些磨难。我会坚持下去的。”林玉岫脸上的笑容到底自然了一些。

    “再说了,我怎么能不知道,如今要是退缩一步,只怕是我身边这些人就真的走投无路了,即便靳言大度不会在意,可他下面那些人……”

    林玉岫没有将话说完,只是微微摇头,蔡国公府已经是样子摆在哪里了,当初沈长馨不过是公主抚养长大,还没有过明路,这事儿不成之后,蔡国公府都没少被人挤兑,何况是自己这样圣旨已经下达的?

    “好了,林姐姐,你就别多想这些有的没有的了。你看庄子上的人都热热闹闹的,你就别苦着脸了,你要相信这些人都会很努力。”赵元雅笑嘻嘻的将林玉岫从炕上扯起来,打算让她去与众人一同开心。

    人过日子不就是这么回事吗?想的再多,该遇到的还是会遇到,倒是不如不要多想,只管先过自己的日子。

    “你们好好的怎么就想起来摆席面庆祝了?要是让人知道了还不要说我们轻狂了?”林玉岫想起之前看到的,有些担心的说道。

    如今朝廷上下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自己呢,一不小心只怕就会给人抓住把柄。

    赵元雅咯咯笑着说道:“我们这算什么摆酒席啊,不过是一大家子人凑在一处吃饭罢了。好姐姐,你就放心吧,我也不是糊涂的,总不能让别人说你的是非。”

    “再说了,要是这等喜事换到别人家里,这时候都不知道摆了多少酒席了,也就你这样低调,连一点庆祝的意思都没有。”

    赵元雅说的也是实话,家里出了太子妃,不管是放在谁家,也不能淡定,该有的庆祝之类的,一定不会少,偏生就是林姐姐想的多。

    林玉岫一想也有道理,若是连一点喜气都没有,只怕别人要又要指责自己对圣旨不满了。罢了罢了,就当是给庄子上的人改善伙食了!

    众人对于林玉岫要做太子妃这样的喜事是发自内心的开心,林玉岫也没有将自己的烦心事告诉其他的人,因此场面上很是热闹。

    到了最后,女人们还好说,男人们却几乎都喝醉了。

    林玉岫瞧着这些人这副样子,只能说是到了明日都不上工。

    反正是地里的庄稼活,耽误一天也算不得什么。以前的时候想着能多赚钱,可现在要赚钱也来不及了,就这样慢慢发展吧。

    众人得了林玉岫这话,闹的更是肆无忌惮了,一直到了半夜,才一个个的都去休息。

    赵元雅与赵元溪兄妹两个也都喝不少酒,林玉岫只能安顿二人住下来。

    赵元雅这一次在林玉岫这里住了好些时候也不回去,她说的清楚,自己要留在这里帮着林玉岫准备嫁妆,还说了,现在自己帮着林姐姐预备嫁妆,等到了将来,就该林姐姐给自己预备嫁妆了。

    倒是赵元溪,第二日就回了京城,林玉岫这边的身份定了下来,他需要更努力才能帮到林玉岫。

    虽然靠着他升官可能不大,可是他能赚钱,会赚钱,尤其是现在有了林玉岫做太子妃的这张虎皮,加上靳言有意无意的支持,他相信不过三两年时间,他手中的财富就能翻翻,甚至是翻几番。

    他现在以官身赚钱,确实是比以前方便了很多。难怪世上人人都想当官,当官果然好处不少啊,自己不过才是个七品,就已经有了这样深切的感受,若是那些朝廷大员,一个个的还不知有多少的便利呢。

    虽然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赚钱上面,可赵元溪却没有忽略给林玉岫准备嫁妆,他安排好些人分几路去各地采购。

    这些人都知道,自己主子不怕花钱只要好东西,所以采购回来的东西都是顶好的,没有一件残次品,饶是赵元溪的眼光很高,也觉得满意。

    林玉岫也从赵元雅的嘴里知道了赵元溪的打算,她从心底里并不是很赞同,可是却觉知道这话就算是说也只能对赵元溪说,而不是对赵元雅说。

    未几之后,赵元溪拿着一张单子来找林玉岫,说是给她预备的嫁妆,让她好生看看还有没有什么缺的。

    林玉岫看着厚厚的一份单子,上面从最细碎的针线到大件摆件一样不缺,虽然看不出来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可林玉岫知道,赵元溪绝对不会用不好的东西。

    她张嘴想回绝,可话才说了一半,就被赵元溪给堵回来了。

    “玉岫,你不用着急回答,你先想一想,若是你想了之后,还是决定不接受的话,我也没什么话说。”赵元溪难得这样正色的对林玉岫说话。

    林玉岫脑子里忽然有些东西一闪而过,才恍然觉得,或许自己想错了。

    这么多年下来,她欠了赵元溪到底多少,估计永远也算不清楚了。就在她进京之前赵元溪也说了,要将自己记入赵家家谱,当时她没有反对,而是默许了,那到了今天她就只能是赵家的义女。

    现在她要做太子妃,如果在这时候说这话不算,只怕会伤了赵元溪的心。

    到了那时候,莫说是赵元溪会觉得自己无情冷清,便是别人听了,估计也要说自己是个不知感恩的,才得势就忘了帮自己最多的人。

    实际上,赵家要在京城里好好的发展,就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后台,而她这个太子妃的名头,无疑会为赵家提供庇护。只要外面的人知道了赵家与自己的关系,估计没有人敢得罪赵家,到时候,凭着元溪的本事,一定可以大有发展。

    这样算下来的话,那些嫁妆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倒是她着相了,一时之间却没想到,要是自己拒绝了赵元溪的好意,才真是毁了赵家。

    自古以来,不管有多少的钱,都抵不过权势的威势。为了能得到庇护,有许多商户付出的代价非常的大,若是自己收了这些嫁妆,能换来赵家安宁的话,也算是值得。

    何况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定了自己是赵家的义女,就算是别人要说什么都说不出来。那时候她看还只是一个农女呢,连一点前途都看不出来。

    罢了,就收下这些东西吧,左右也是她需要的,了不起等将来赵元溪成亲,赵元雅出嫁的时候,她一样可以送重礼过来。自己的哥哥妹妹成亲,她送礼也没人能说出反对的话。

    “玉岫,你想好了吗?”赵元溪老神在在的问道。

    对于林玉岫的性格,赵元溪还算是有些了解,只要她想清楚了,一定不会拒绝。他不否认,这件事对赵家来说,也是千载难逢的好事。

    如果不是因为玉岫的话,或许赵家一辈子也不会有这样转换门庭的机会。

519 朝堂争议

    虽然很不想承认,可是赵元溪却知道,这件事上,他不光是在帮玉岫,也是他在利用玉岫。

    或许,不光是这一次,就是之前的那些年也是一样,表面上看起来是他在帮柔弱无依的玉岫一步一步的走向好的生活,可实际上,玉岫却在有意无意中,给了他许多无形的帮助。如果没有当初玉岫的那些首饰画稿,如果没有玉岫的那些方子,他的这一路走起来会更加艰难。

    “就按你说的吧,谁叫我是你妹妹呢?”林玉岫狡黠的笑着说道。

    赵元溪听了林玉岫这话,当下乐了,宠溺的点了林玉岫莹润的鼻头一下说道:“真是没想到,我随手就捡了一个宝。这一次可真是赚大了。”

    说罢这话,两个人一同笑起来,气氛空前的融洽。

    而此时的靳言在宫中,却不是这么的美好,朝堂之上还是颇有争议啊!你说要是争议,你们自己争就好了,为毛一定要弄的全都来反对他这个太子呢?

    虽然说他自从监国到如今,也算是收拢了不少朝臣的心,但是,这些大臣们,一个个的却也未必就是没有私心的那种人,不会真的做到全心全意为了大越国的发展。所以,朝廷要有大发展,还是要想些出其不意的法子才成。可这法子才提出来,就这么多人反对,这让他这个太子情何以堪?

    此时的大殿里靳言穿着明黄色的太子朝服,面上看起来是安安静静的,可是内心里已经快要翻天了。

    不过,饶是如此,他还是依旧稳稳的坐在龙椅之上听着。是的,作为监国太子,他如今可以稳稳的坐龙椅之上,而不必担心有人弹劾之类。

    毕竟,朝中的大臣们都是人精一样的人物,皇上这一病已经好久,将来临朝的可能微乎其微,太子坐在龙椅上又怎么了?这不是重点好吧?

    重点是,这位太子殿下不知道还不是糊涂了,居然提出农商共重的话题来?

    自古以来,谁家坐天下不是提倡重农抑商的?这位太子爷莫非是因为找了个开铺子的媳妇,所以就要农商共重了?这个叫做林玉岫的女子果然就是个祸乱的根源,这样的人能当太子妃吗?现在反对有用吗?圣旨是皇上下的啊,不是太子自作主张。

    “太子殿下适才所说毫无道理,我们大越从来都是以农为本,什么时候将商务与农事并重过?太子殿下且听老臣一言,此举万万不可,且不可本末倒置,伤了农户之心啊!”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这会子跪在地上说的口沫横飞。

    他表情看起来激动之极,似乎靳言要是继续提倡发展商业,这位就能立刻在金阶之下磕头致死的感觉。

    这人靳言当然熟悉,是个食古不化的老顽固,叫做祁少渊,目前是朝廷的户部尚书。靳言真是不明白了,作为户部尚书,怎么能反对?他难道不觉得他现在所管的户部已经穷的快要连老鼠都跑光了吗?

    偏偏这人思想虽然食古不化,但却是一片赤诚,说话虽然不占理,可确实没有什么坏心思。

    对于这样的人,靳言觉得是最无力的,他只是想不开,并不是想要针对什么,若是处置了,只恐要伤了别人的心,可若是不处置他,就没办法改变别人的想法。

    没错,靳言现在的想法就是要大力发展商业,农业固然是国家之本,可是国家要富裕,却只能依靠商业。

    如果商业发展不起来,各地的商品不能得到流通的话,大越的老百姓永远都过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好日子,最多就是吃饱而已。他想要的不光是老百姓能吃饱,而是真正的能过上好日子。

    玉岫不过是一个小女子,就能带动一方人过上好日子,作为太子未来的皇帝,他有什么道理不为了全天下的百姓造福?

    “臣以为,才经过一场灾难,现在应当大力发展农业,解决民生问题,目前宜休养生息!”铿锵有力的话。

    “臣附议!”

    赞许的声音各处传来,显然,朝堂之上的人大部分都是赞同重农抑商休养生息了。

    朝堂之上七嘴八舌说话的人不少,可是赞成发展商业的却不多。这让靳言真的很头痛好不好?怎么要好好做一件事就这么难呢?

    他又不是要做什么荒唐的事,只是想多赚点儿钱好不好?为什么这些人就不能理解呢?而且还一个理解的人都没有。

    靳言这时候真是感觉到了高处不胜寒啊。他还是少了些心腹,对,一定要将自己的心腹安置进来,最起码就不会有如此困境。

    “臣不这样认为,臣觉得如今虽然应当发展农业,可商业、工业也应当予以发展,正是因为去岁大旱,让臣有此想法,如果只发展农业,势必造成有些地方粮食盛产而导致价格大跌,而另外一些不适合粮食生产的地方,农户尚且不能吃饱肚子而价格大增。从短时间之内来看,这似乎算不得什么,可长此以往,却势必造成危害。”忽然有一个人站出来随意的说出一串很合靳言心思的话。

    定睛一看,可不就是安阳侯常钊。这位可是从来都不在朝堂上说话的,这么多年来,他只管一心一意的开铺子做生意,府中的门人也是打发在大越各地做生意。

    靳言直觉得眼前一亮,可不是么,怎么就将这样的人物给忘记了?安阳侯常钊自从继任侯爵一来,这么多年可是朝廷的异数。

    “常侯爷所言极是。”靳言迫不及待的赞许点头,就怕没有这么一个人,现在安阳侯站出来了,场面想来很快就能好起来。

    得了靳言的称赞,常钊再度开口道:“臣以为,农虽然为本,可只有工业商业都得到发展之后,才能实现国富民强。去岁我朝遭灾,从其他国家购买粮食等物资,花费不少,如今正是国困民乏,是该实行一些新的政策。若是国库空虚,万一再有灾难,便是去他国采购粮食也拿不出钱来,到时候,要怎么办?”

520 真后悔啊

    这么多年了,上朝的时候,他不是闭着眼睛睡觉,就是托病不到,根本不曾参与进去,因为朝堂上说的那些话都与他没什么关系,今天却忽然听到了要发展商业,这对于他来说,真是好的不能再好的消息了。

    可是这些糊涂锤子居然要反对,要是真的被他们给反对了,以后自己还怎么多多赚钱?所以,他不能不开口说话了。

    他这话却又让在场的这些大臣们想起来去年为了救灾而用官位换粮食的事来了,当初为了救灾,朝廷不得不拿出许多虚职换取粮食,由此很多商户之家都得了虚衔,现在不知道如何嚣张呢,那些原本不敢在明面上穿的戴的现在都明晃晃的出现在了各处,这让他们很眼红有木有?

    可就算是再怎么羡慕嫉妒,他们也不想与那些商人为伍啊。

    “安阳侯这话,臣不能赞同,若是提高商人的地位,势必造成国家的混乱。何况,安阳侯领着朝廷的俸禄,为何还要与民争利?”一个中年国字脸的汉子一脸鄙夷的看着安阳侯说道,那态度似乎是颇有些不愿意与安阳侯这样的人为伍的意思。

    这人一看就是个粗人,说话的时候,一点讲究都没有,简直算得上是口水如同瀑布一般了。

    靳言不由庆幸,自己坐在上首的位置,在他周围的几位大臣脸上怕是都被口水洗了一遍了。可怜的安阳侯啊,怎么就这么倒霉呢?回去之后,要是不狠狠的洗几把脸,安阳侯估计连饭都吃不下去吧?

    常钊听了这话却十分不爽,尤其是看着此人那种鄙夷的眼神之后,觉得心里非常不爽。不过是个靠着祖上余恩过日子的罢了,有什么资格斥责自己?

    常钊当场就啐了一口道:“我呸,这话从何说起?你什么时候看到老子与民争利了?说老子争利,你去宫外随便打听一下,谁不知道去岁大旱,老子捐了三万石粮食出来?那是老子这些年的全部身家,你捐了多少?怕是连你名下一个庄子上的产出都没有捐出来吧?等什么时候,你为朝廷为百姓做的与老子一样多的时候,再来说这话。”

    常钊这话很粗,可是往往粗暴的话语更好使,这话出来之后,之前还义愤填膺的人当真就不敢说话了。常钊所说不错,他去年确实只捐献了二百石的粮食,只是名下最小的一个庄子一年的产出而已。

    可这不是他的错啊,他是有好几个庄子,若是正常年景,一年的收入还算不错,总能维持一家子人的生活,可去岁大旱,他的几个庄子差不多都绝收了,家里头剩下的粮食又不多了,就二百石也是他尽全力捐的,为此家里头的下人们好几个月都只能喝粥过日子,连一顿干的都不敢吃,这让他找谁说去?

    安阳侯虽然捐了那么多,可是人家有钱财力雄厚啊,就算是捐出那么多,也不会伤筋动骨的。

    “你们还有谁觉得比本侯捐献的粮食还多的,站出来与本侯掰扯掰扯。”常钊对此很是得意,去年捐献三万石的粮食,他确实风光了一把,朝中上下,那些人平素看起来人模狗样的,可到了关键时候,连一个有用的都没有。

    做商人怎么了?做商人有钱,有粮食,有穿不完的金银绫罗,吃不完的珍馐美味,他们这些自命清高的官员们有吗?如果不贪污的话,他们连吃饱饭养家人都难吧?还有脸站在这里义正言辞的说话!

    再说了,要是没有商人互通有无,这些朝廷命官们还不要一个个的都饿死冻死在京城里?

    就会站着说话不腰疼,怎么不想想,他们能吃上饱饭穿上衣裳靠的是什么人?难道真的就只有农户不成?商人才真是让他们吃饱饭穿暖衣的有功之臣。

    常钊一个不说话的人忽然站出来,虽然朝中很有一部分人心里头不畅快,虽然也想义正言辞的站出来斥责一番。

    可到底没人敢说话,人家话说的那样明白了,要说话行,先捐出三万石的粮食再说,这不是要他们的老命吗?

    去岁他们这些人加起来捐的粮食还不如常钊一个人捐的多。就不要说,常钊还捐了十万贯的钱出来,这是他们一辈子的俸禄也凑不起来的数字。

    虽然他们的家产不仅仅靠俸禄积攒,但是那些灰色的黑色的收入,还真是不敢说出来。

    那些地位比安阳侯低的不敢说话,地位比安阳侯高的也不敢说话,怕被安阳侯那些话扇大耳刮子。毕竟做官到了这时候,谁还能不想着顾惜脸面?

    有几个跃跃欲试的想了半天,估计要是开口说话会被安阳侯啐一脸的口水,也就歇了这个心思。

    一时,朝堂之上倒是安静了下来。

    “安阳侯的话本太子很是赞同,咱们大越从去岁之后,元气大伤,现在不光要发展农业休养生息,也该发展商业工业以求获得更多的财富。如此三年之后,我大越必定繁荣富强。”靳言脸上的笑容明显的真诚了起来,还真是没有想到,一个安阳侯会成为这件事的神转变啊。

    当下他看着安阳侯的目光都和蔼了很多,看的安阳侯觉得全身上下毛骨悚然。

    “此事,孤以为就交给安阳侯为好。安阳侯,你可有信心在短期之内建立起以朝廷为首的商业体系?”

    这话就是很明显的要大力发展朝廷的商业了,而且,十有**是垄断性的。

    人精一样的安阳侯常钊怎么可能领会不到这其中的精髓所在?他确实有些不乐意,之前做自己生意好好的,为什么要凑这个热闹?

    这可不是明显的那自己的本事给国家赚钱吗?可是他有不答应的理由吗?有不答应的底气吗?

    若是不答应,只怕他以后也不用继续经商了,就在家里坐吃等死吧。果然被太子殿下那样和蔼可亲的目光看着,一定不是好事。

    “太子殿下英明,臣乐意之极,也定会不负朝廷所托。”常钊咽下心底的苦涩无奈的开口说道。

521 二人密谈

    靳言点点头,笑着说道:“有了常侯爷这句话,孤算是安心了。”

    常钊心里却是老大不乐意,腹诽道:您是安心了,可是我这心却不安了。以后那些白花花的银子黄澄澄的金子虽然一样是赚,可大部分要进入国库了,与自己的私库没关系了好吧?亏不亏啊?

    不就是在朝堂之上说了一句话吗?怎么就招来这样的祸端?难道从此之后,只能做牛做马的给国库赚钱吗?他可以不要吗?

    他此生最大的爱好就是积攒家产,看着白花花黄澄澄的金银睡觉啊。可以后,这些都要远离自己了啊!

    “众卿对此可有异议?”已经定了的事儿,靳言还是要问问其他人的意见。

    虽然众人都清楚,这也就是这么一问,不管他们是什么意见,这件事大概就这么定下来了。

    可没人敢说出一句不赞同来,哪位常侯爷很是粗暴啊,要是真反对,坏了他的好事,还不知道又要说出什么不中听的话伤人心,算了算了,左右也不是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还是别说的好。

    想哪位侯爷之前就已经那样不给人脸面了,这会子被太子委以重任,算是得志了,更不会留情了。

    就算是哪位白发苍苍的户部尚书,这会子也不敢多说一句。

    毕竟,他底气不足啊,虽然听起来管着的户部好像很风光的样子,可是他心里还是很清楚,户部现在所有的钱估计还没有安阳侯府里的多。

    众人这会子都以为,安阳侯是太子一伙的,所以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

    殊不知安阳侯这会子悔恨的要死,要是有人提出反对,他一定会好好感谢一番,绝对是真金白银的感谢,一点都不吝啬。

    只可惜的是,他刚才表现的太好了,完全站在了太子殿下的那一边,所有的人都将他当做太子一伙的了,根本没人留心他脸上的痛苦表情。

    “既然各位卿家都没有异议,此事就这样定下里。安阳侯,下朝之后,你留下,孤有话要单独对你说。”靳言三言两句做了结束。

    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若是自己做个什么事儿,到了最后都被人给破坏了,这皇太子当的还有什么趣儿?不如早些去与玉岫种花算了。

    皇极殿之后的书房中,自从太子监国之后,就暂时是靳言的办公之所。

    靳言与安阳侯常钊二人坐在一处密谈,就连身边服侍的人都打发干净了,身边一个都没留。

    所以没有人知道他们二人在此到底谈了些什么,不过从安阳侯出门之时眉眼之上的喜悦可以看出来,谈话的过程一定是很美好,结果也很美好。

    尤其是太子殿下再度出现的时候,也是喜上眉梢,那种掩饰不住的喜悦甚至都感染了身边的人,显而易见,太子殿下与安阳侯都很满意。

    怎么可能不满意?这一次的谈话让两个人都认识到,原来他们的目标竟然是一致的,虽然两个人的要求不一样、想法不一样,但是目标却出奇的一致。

    安阳侯哼着小曲儿回到安阳侯府,府中的人都很奇怪。

    这太阳今天是从那边出来了?老爷这么多年来,只要是去上朝,回府的时候脸色就没好过,只要是不骂人就算好的,今天这是怎么了?

    朝廷里还有能让老爷觉得开怀的事?没听说啊!还是侯爷是在外头遇见了什么好事?今天侯爷下朝的时间好像是比平时晚了一两个时辰呢。

    “爹爹今日难得开怀,可是朝中有什么喜事?”常青梅作为常钊最喜欢的一个孩子,自然而然的端着一杯茶上前笑问道。

    “好女儿,是有好事,而且是大好事啊,朝廷从今往后就要农商并重了,以后,再没人会看不起你了。”常钊喝了一口女儿送过来的茶惬意的说道。

    说起来,女儿的年纪也不小了,只因自己经商的缘故,居然至今没有能找个好人家,那些人家居然说,羞于与安阳侯府为伍,还说什么,虽然安阳侯府是有爵位的,但骨子里是商人。

    商人怎么了?商人难道就不是人了?哼,他们倒是清高,可清高能当饭吃吗?

    那些看不起自己家的,有几家不是寅吃卯粮?还嫌弃自家铜臭味道重,他们倒是想有些个铜臭味道呢,可惜家里太穷啊!

    不过每每想起女儿居然被耽误,就让他觉得气恼无比。

    现在可算是好了,要是再有人说这话,他可就有话说了,经商怎么了?就算是经商他家也是侯府,多少人想高攀都高攀不上,他的女儿也是个人就能嫌弃的?太子都要农商并重了!

    常青梅也是一愣,问道:“当真?”

    太子这是什么意思,从古至今,可没有哪位帝王会说出这样的话。只怕朝堂之上会有许多反对的人吧?

    “自然当真,好女儿,你就安心吧,爹爹一定给你找个好人家,嗯,一定是要会经商的官家。”常钊志得意满的说道。

    左右太子就是让自己暂时办这件事罢了,等到了将来,还是要交到别人的手中去,所以,他现在心里连最后一点压力都没了,反而觉得这件事真是一件好的不得了的好事。

    常青梅却敏锐的感觉到这件事可没有这么简单,要说这背后不是太子为了抬高太子妃的地位她都不相信。

    看起来,太子对太子妃的看重比起她想想的还要重,好在她从来没想过与林玉岫争太子什么的。

    也难怪当初沈长荣会无声无息的死了,看起来这背后还真是有些缘故呢。沈长荣这是触及太子的底线了!

    爹爹说的是对的,自己与林玉岫交好只有好处没坏处,好在当初自己是站在了林玉岫这一面,也算是送了林玉岫一个人情吧!

    不过,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