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燃烧的海洋-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峙博微微点了点头,把目光转向了周渝生。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收到两艘潜艇的任何消息,只是联军在东朝鲜湾南部海域反潜作战行动已经在两个小时前结束。我们正在等待潜艇发回消息,二部也已展开行动,争取尽快获得可靠情报。”

    “也就是说,潜艇部队也无能为力?”

    周渝生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黄峙博没有表态,也没有再次发问。

    戚凯威犹豫了一下,把目光转向牧浩洋,说道:“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想法在敌后战场上发动一次大规模袭扰行动。”

    “用特种部队?”牧浩洋一愣,赶紧说道,“三支特种部队都安排了任务,就算在敌后游击队的配合下,能够进行敌后袭扰作战,也会耽搁更重要的作战任务,对接下来的战役行动产生负面影响。”

    牧浩洋没有故意说得很严重,戚凯威也知道特种部队在战役行动中的重要ìng。

    “这么说来,已经无计可施了?”黄峙博笑了笑,说道,“我有一个办法,只是后果更加严重。”

    “什么办法?”戚凯威立即把目光转了过去。

    “提前发动大规模电磁战,制造出我们全力打击联军通信指挥系统的假象,然后让联军去自圆其说。”

    戚凯威的眉头跳了几下,似乎看到了一点希望。

    “虽然我无法肯定联军指挥官会怎么想,但是我们这么做了,联军肯定会联想到我们的战术反击行动,甚至有可能认为我们不会在短期内发动地面战争。”黄峙博点上烟,ōu了两口后说道,“不过,这都是假设,而硬币的另外一面是,如果联军指挥官很高明,哪怕有一个jīng明的参谋,猜出了我们的作战意图,即我军即将发动地面战争,那么这么做,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总司令,你的意思是……”杨禹方问了一句。

    “设想一下,如果联军断定我们会尽快发动地面战争,那么不管我们做什么,都会联想到地面战争。”黄峙博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联军出动无人侦察机,表明已经对我们的作战企图有所顾虑。在我看来,现在做任何事情都是画蛇添足,等于主动承认,我们即将发动地面战争。”

    “可是……”

    黄峙博压了压手,打住了戚凯威的话,说道:“事实上,局势没有那么严峻,至少我们还有一个优势。”

    “什么优势?”戚凯威立即问了出来。

    “不管怎么样,联军肯定不会相信,我们的地面部队能在渡过鸭绿江之后,立即到达战线附近,发动大规模进攻。即便联军非常重视我们,而且深信我们有足够的战斗力,也会做出合情合理的判断。”

    “总司令,你这话……”

    黄峙博灭掉烟头,笑着说道:“地面部队不是空军,无法在数个小时内发动突击,所以我们至少需要一天、甚至几天完成进攻前的准备工作,比如把地面部队派往前线,向前方运送作战物资等等。”

    戚凯威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猜出了黄峙博接下来要说的话。

    “利用好这个机会,我们就能出其不意的发动进攻。”

    “怎么出其不意?”牧浩洋问了一句。

    黄峙博又点上一根香烟,说道:“把第三批地面部队的入朝行动安排在明天,最好能够控制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在此期间,让第二十四集团军的作战人员全速北上,顶替已经渡江的官兵,跟随大部队入朝。至于第二十四集团军的主战装备,可以放在后面,等我们打开后再入朝也不迟。已经渡过鸭绿江的两批作战部队,务必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到达进攻阵地,并且做好进攻准备。”

    戚凯威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黄峙博的意思。

    “既然联军认为我们准备在地面开打,我们就做给联军看,让联军深信不疑,从而错误判断我军的开打时间。”黄峙博敲了敲桌子,说道,“只要部署到位,我们至少能够获得二十四小时的时间窗口。在此期间,联军肯定会大范围调整防御部署,甚至会把重兵集结在战线后方,在我们发动进攻后发起反击。所以只要能够抓住这次机会,我们就有希望在联军发动反击前取得决定ìng的胜利。别的不说,只要联军敢于打防守反击,我们就有机会把联军主力部队消灭在进攻阵地上。”

    “确实如此,关键就是前二十四小时。”

    黄峙博笑了笑,对戚凯威问道:“还有什么问题吗?”

    稍微思索了一下,戚凯威说道:“如果要在二十四小时内奠定胜局,我们必须一开始就进行大纵深突击,而朝鲜的jiā通情况非常糟糕,特别是盖马高原,几乎没有可供重型主战装备通行的桥梁。地面进攻很难在二十四小时之内撕开联军的正面防线,更不可能在取得突破后分割包围联军的主力部队。”

    “大校,能直接点吗?”黄峙博笑着摇了摇头,似乎不大喜欢戚凯威拐弯抹角的说法方式。

    “说得简单一点,我们需要一支具备大纵深突击能力,能在开战后到达联军后方,完成战役穿ā与战役分割的突击力量。”

    “你的意思是,应该让空降十五军参战?”

    戚凯威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黄峙博稍微思索了一下,说道:“我会考虑你的提议,只是调动空降十五军,牵扯到其他问题。你先去修改作战计划,两个小时后,我会给你一个明确答复。”

    戚凯威知道黄峙博要请示陆风烈,也就没再强调这个问题。!~!

    ..

第一百五十六章 量力而行

    第一百五十六章量力而行

    调派给志愿军的五支野战部队中,第十五空降军最特殊。

    黄峙博最初并没想得到第十五空降军,除了沈阳军区的三个集团军,即第三十九集团军、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十六集团军之外,他只想获得南京军区的两个集团军,而第十五空降军隶属于济南军区。

    黄峙博没打第十五空降军主意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第十五空降军在编制上属于空军,即空军的空降部队,在指挥体系、人事关系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二是朝鲜半岛多山,特别是在朝鲜境内,山地占百分之七十以上,除了西部沿海地区没有适合空降作战的战场。

    三是战场环境不允许空降作战,即志愿军没有夺取制空权,无法进行空降作战,如果志愿军能够夺取制空权,更没有必要进行空降作战。

    此外,还有一个黄峙博不愿意承认的原因,即志愿军没有能力使用第十五空降军。

    虽然在组建志愿军的时候,陆风烈与傅秀bō给予全力支持,把用得上的武器装备全都送了过去,甚至从一些甲级作战部队ōu调兵力,但是在至关重要的战略力量上,陆风烈与傅秀bō都没做出让步。

    这其中,就包括应用第十五空降军所需的战略运输机。

    只是运送作战人员与物资装备,战略运输机的用途并不大。毕竟中朝一衣带水,志愿军又没有能力一举夺取制空权。随着联军把战线推进到北纬三十九度线附近,可供大型运输机降落的机场几乎都落入联军手中。

    可是要想应用第十五空降军,就需要大型战略运输机。

    在中**队中,战略空运能力是非常突出的短板。

    战争爆发前,中国空军可供调用的运输机大概有六百架,可是真正算得上大型战略运输机的只有二十架从俄罗斯购买的“伊尔76md”型,此外还有一百二十架y…8,剩下的都是运输能力非常有限的轻型运输机了。

    这点空运能力,只能在重大战略方向上保持最低限度的战略威胁。

    按照第十五空降军的作战标准,如果对台作战,一次最多只能空运一个旅,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完成全部空运任务。

    虽然朝鲜的情况比较特殊,比如空运距离大大缩短,能够有效提高空运效率,地面部队以步兵为主,装甲兵很难在山区里集群作战,所以对空运要求降低了许多,不但y…8能够参与空降作战,连y…7都能派上用场,但是大规模空降作战,首先得夺取制空权,不然深入敌后的运输机将成为敌人防空力量的活靶子。

    这些因素,限制了第十五空降军的战场用途。

    只是,让什么部队参战,并不完全由黄峙博决定。

    把南京军区的第二十四集团军调配给志愿军后,陆风烈把第十五空降军送了过来,名义上让第十五空降军充当战略预备队。

    黄峙博没有反对,因为他知道陆风烈这么做肯定有原因。

    如果说第二次朝鲜战争是世界局势进入冲突高发期的前奏,那么在今后的岁月里,中**队将面对更多的挑战。不是每场战争都像这次一样,在地理因素上对中**队有利,因此中**队必须在这场战争中得到锻炼,获得更多的实战经验,特别是在远离本土时的作战能力。

    在未来的战争中,第十五空降军肯定能派上用场。

    那么现在就得让第十五空降军尝到炮火与鲜血的滋味。

    别的不说,如果台海免不了一战,第十五空降军比其他任何野战部队都重要,其表现甚至能决定战争胜败。

    只有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才能在未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可是,如何使用第十五空降军仍然是个难题。

    作为空降部队,第十五空降军没有多少重型装备,少量空降战车也远远比不上陆军的主战装备。在很大的程度上,第十五空降军就是一支步兵部队,勉强算得上具有机械化水准的步兵部队。

    在黄峙博眼里,第十五空降军就是货真价实的战略预备队。

    按照他的安排,在四支主力野战集团军入朝打响第一战之后,才会派遣第十五空降军参战,其主要任务就是协同主力装甲部队作战,而不是单独承担作战任务。如果战局不像预想的那么紧张,黄峙博甚至打算让第十五空降军守卫后勤补给线,免得跟人民军在任务分配上发生矛盾。

    真要如此,第十五空降军显然无法发挥其空降部队的作用。

    现在,戚凯威提出让第十五空降军参战,算是为这支部队打开了一扇mén。

    是否采纳这个建议,得由黄峙博决定。

    做出决定之前,黄峙博还得搞清楚一件事情,即陆风烈能为第十五空降军参战提供多大程度的支持。

    会议结束后,黄峙博跟陆风烈通了视频电话。

    “让十五军打头阵?”

    “目前看来,很有可能。”黄峙博勉强笑了笑,说道,“虽然总攻开始前的战术佯动取得成效,联军把注意力转向了海洋战场,但是已经有迹象表明,联军猜出了我们的意图,断定我没会在近期发动地面战争。可惜的是,只有两批地面部队入朝,第三批地面部队仍然在鸭绿江北岸。我已经对作战部署做出调整,有很大的把握让联军做出错误判断。只是入朝的地面部队太少,连发动一场大规模进攻的最低标准都没达到。除非降低战役目的,不寻求获得决定ìng的胜利,不然我们得投入更多的作战部队,而此时能够调动,而且不会被联军注意到的只有十五军。”

    “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你能保证把十五军送上战场吗?”

    “你说的是制空权?”

    陆风烈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此前,我反对使用十五军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军缺乏夺取制空权的能力,根本不可能在一场持续数个小时、甚至十多个小时的大规模空降作战中,始终掌握空中优势,也就无法保证十五军顺利空降。”黄峙博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但是现在情况有了变化,大规模电磁战经受住了考验,而且是我军夺取制空权,或者说是打击联军制空权的有效手段。也许我们仍然无法夺取制空权,但是至少能够遏制联军的空中优势,让联军无法利用制空权,也就无法对十五军构成威胁。”

    “你有多大的把握?”

    “战术布置得当的话,有绝对把握。”

    “这么有信心?”陆风烈笑了笑,过了好一阵,才说道,“行,我相信你,而且到目前为止你还没有让我失望过。”

    “陆总,战争不是儿戏,我不会做任何保证。”

    “我也没让你打一场零伤亡战争。”

    黄峙博笑着摇了摇头,知道没有必要再做解释。

    “让十五军参战,需要做哪些安排?”

    “这就是我给你打电话的原因。”黄峙博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从战术角度看,大规模电磁作战的持续ìng非常有限,很难贯穿整个战役行动,如果进行全面压制,能够持续数个小时已经非常不错了,所以我们必须尽量压缩空降作战时间,尽快把十五军送上去,避免与联军鏖战。”

    “峙博,有话就直说,别拐弯抹角。”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需要足够多的运输机。”

    “多少?”

    黄峙博迟疑了一下,说道:“戚凯威正在修改作战计划,等他……”

    “你心里没数?”

    “虽然我是志愿军总司令,但是不可能事必躬亲。”黄峙博笑了笑,说道,“反正,有多少就派多少过来吧,没人嫌多。”

    “你说得轻松。”陆风烈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会尽量帮你安排,大型运输机应该没有多少问题,只是小型运输机不在动员范围之内,需要一些时间调集。你得尽快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我好帮你安排。”

    “多快?”

    “像你说的,越快越好。”

    “行,我去催催戚凯威,争取一个小时后给你回复。”

    黄峙博没耽搁时间,立即去找到戚凯威,让他首先统计出进行大规模空降作战需要多少架运输机。

    虽然陆风烈没有明说,但是黄峙博非常清楚。

    在此之前,陆风烈就做了准备,甚至调集了所有大型运输机,不然不会那么干脆的答应增派空运力量。只是陆风烈也没想到,第十五空降军将成为排头兵,所以在动员的时候没有考虑小型运输机。

    在大型运输机不够的情况下,小型运输机也非常重要。

    不到一个小时,戚凯威拿出了初步统计结果,要把第十五空降军的两个空降师与一个加强突击旅送上战场,至少需要一百二十架大型运输机与二百四十架小型运输机,而且空降行动得分三次进行,首先空投伞兵、随后空投重型装备、最后还得空投数千吨弹y物资,空降行动至少得持续八个小时。

    八个小时,正是进行全面电磁战的极限时间。

    超过八个小时,空降行动就会受到威胁。

    黄峙博再次联系了陆风烈,而陆风烈也立即答应了下来,即在二十四小时之内,为志愿军调集一百四十架大型运输机与三百架小型运输机,多余部分将作为战术补充力量,以确保空降作战取得成功。

    到此,志愿军地面部队入朝作战的第一步作战计划才基本完成。!~!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司令部风波

    第一百五十七章司令部风bō

    战场对面,联军司令部的气氛格外紧张。

    在很大的程度上,这与志愿军地面部队入朝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两栖突击舰队遭到重创造成的。

    经过数个小时的抢修,终于保住了五艘两栖战舰。

    只是,情况一点都不乐观。

    五艘战舰中,受伤最严重的是“黄蜂”级两栖突击舰的ld8“马金岛”号。这艘战舰在六年前服役,是美国海军中第二新的两栖突击舰,满载排水量超过四万一千吨,搭载一千多名舰员,还能运载一千八百名陆战队员,却被一条鱼雷击成重伤,丧失了自行返回港口的能力。

    如果不是损管措施得力,“马金岛”号很有可能步“华盛顿”号的后尘。

    根据舰长提jiā的损伤评估报告,“马金岛”号至少要在船坞里躺大半年。至于到底要uā多少时间才能修复,得由船厂决定。

    其他四艘战舰的情况也不乐观,没有沉没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此外,战舰上没有陆战队员,也算是比较幸运的了。

    袭击过后,五艘战舰有二百三十七名官兵阵亡、一百六十八人失踪、四百多人负伤。如果陆战队没有上岸,肯定有更多人伤亡。

    真正的损失不在海面上,而是在海面下。

    数个小时前,反潜直升机听到了几次非常明显的爆炸声,随后驱逐舰上的反潜军官从直升机发回的噪声信息中分离出了潜艇耐压壳体爆裂时发出的声响。虽然已经有人想到,被鱼雷击中的是“汉普顿”号,但是战场上有不少中国海军的常规潜艇,所以美军官兵抱着一线希望,认为被击沉的是中国潜艇。

    可惜的是,这个希望很快就破灭了。

    两个小时后,一架负责寻找“汉普顿”号的…60在潜艇沉没海域附近的海面上捞起了几块标有“u。。n”字样的潜艇内饰木板,确定被击沉的是一艘美国潜艇,而在这附近活动的正是“汉普顿”号。

    又过了一个小时,联军司令部收到了更加确切的报告。

    最先赶到的驱逐舰使用海底地形测绘声纳,找到了“汉普顿”号的残骸,确认潜艇已经沉没。

    对美军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噩耗。

    虽然驱逐舰在潜艇沉没海域附近没有发现明显的放èìng污染,声纳图像显示“汉普顿”号的反应堆舱没有受到破坏,但是攻击核潜艇被击沉,绝对不是小事,甚至比“华盛顿”被击沉还要恶劣。

    要知道,美国海军能够保持霸权,一是靠航母、二是靠潜艇。

    在某种意义上,数十艘ìng能先进的攻击核潜艇才是美国海军的主力,其战略重要ìng丝毫不亚于十一支航母战斗群。

    更让联军懊恼的是,出动了数十架反潜直升机与十多架反潜巡逻机,竟然没有找到那艘击沉了“汉普顿”号的中国潜艇。

    作为补偿,在东面的反潜作战中,依靠反潜直升机的配合与支持,“斯普林菲尔德”号逮住了另外一艘中国潜艇,用一条m48鱼雷为“汉普顿”号报了仇。最后,一架紧急起飞的反潜直升机还在中国潜艇沉没地点上方投下四枚深水炸弹,似乎要把这艘潜艇炸得粉身碎骨才解气。

    回到海面上,在两栖突击舰队遭到重创后,联军在日本海上的军事存在跌到谷底。

    虽然在很大的程度上,两栖突击舰队的军事价值并不大,特别是在高强度战斗中,两栖突击舰队根本无法与航母战斗群相提并论,最多只能向运输船队去不了的地方运送兵力与作战物资,但是在第71特ún舰队暂时无法返回战场的情况下,两栖突击舰队是联军保持制海权的基本筹码。

    没有两栖突击舰队,联军的海上运输必然受到影响。

    i已经获得情报,中国海军将再次向日本海增派潜艇,很有可能仍然是六艘,因此联军在日本海上的优势将dng然无存。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尽快让第71特ún舰队返回日本海。

    显然,这不在联军的作战计划之中。

    虽然第71特ún舰队的护航战舰随时能出海,但是三艘航母的状态很不好,需要一个月进行全面维护。要想调动第71特ún舰队,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派来的“杜鲁mén”号、“文森”号与“斯坦尼斯”号组成第71特ún舰队,让“布什”号、“里根”号与“罗斯福”号在维护后编入第72特ún舰队。

    即便如此,第71特ún舰队最快也只能在五天后进入日本海。

    要想恢复到“华盛顿”号遇袭前的水准,至少得等到一个月之后。

    在五天之内,联军地面部队别想指望海上支援。

    还好,联军已经停止进攻,在防御作战中,部署在韩国的空中力量足以扛起大任。

    只是连吃败仗,加深了联军的内部矛盾。

    在此之前,韩军一直主张进攻,而不是在眼看就要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裹足不前,而美军则坚决反对进攻,认为在志愿军地面部队即将入朝的情况下,稳住战线比打到鸭绿江更加重要。

    打得顺利的话,韩军自然无话可说。

    现在打得不顺利,连美军都无法做到自保,韩军的不满情绪更加明显了。

    在一些韩军将领看来,美军遭受的惨重损失完全是咎由自取,如果联军继续进攻,保持较高的压力,志愿军肯定得把重点放到地面战场上,甚至有可能让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地面部队入朝作战,阻止联军占领朝鲜全境,自然无力发动海空反击,也就不可能让美军接二连三的遭到重创。

    不管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至少有不少韩军官兵不再那么仰慕美军。

    在他们眼里,美军也不过如此。

    受此影响,韩军开始对美军的权威产生质疑,觉得美军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凭什么指挥韩军作战?

    这不仅仅是韩**队的声音,也是韩国当局的声音。

    只不过,韩国当局并不认为现在应该发动进攻。在美军无法全力投入的情况下,仅凭韩军肯定打不过志愿军。

    在韩国当局看来,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志愿军地面部队参战后,会有什么影响。

    确切的说,联军能否在现在的战线上顶住志愿军的地面进攻,然后迫使志愿军与朝鲜当局进行停战谈判。

    做得到,自然皆大欢喜。

    做不到,真正受到威胁的不是美国,而是韩国。

    韩国当局也有自知之明,或者说必胜的信心开始动摇。

    如果挡不住志愿军,联军肯定得后撤。对美军来说,撤到哪都一样,反正中**队没有能力也不可能跨过浩瀚的大洋。对韩国来说却不一样了,如果撤回三八线,回到战争爆发前的态势,韩国不但什么也得不到,还将失去很多,比如战争结束之后,朝鲜绝对提高军备水准,对韩国的安全构成更大的威胁。更重要的是,这支志愿军很有可能不像六十多年前那样,在大规模战争结束之后离开朝鲜,而会效仿美军,以安全保障为名、或者以战后重建为名,长期驻扎在朝鲜。

    海战结束后不久,韩国总统就召见了美国驻韩大使,提出了一项要求。

    如果停战,停火线必须在三八线以北,至少得向北推进一百公里,确保韩国首都不再受到直接威胁。

    显然,这是韩国对停战的最低要求。

    对美国来说,这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中国当局已经明确表态,停火的前提条件是美韩联军退回到三八线以南,恢复战前态势。

    虽然美国不用过于在意韩国的态度,但是没有韩国参与,就无法停战。

    这个时候,美国当局不但要想方设法的稳住战局,还得想方设法的安抚韩国,让韩国不出来捣lun。

    只是,安抚韩国的手段非常有限。

    战争爆发后,美国已经做了很多安抚工作,比如增强对韩军事援助,甚至把一批美军的作战装备送给韩军,提高韩军将领在联军中的地位,让韩军掌握更多的指挥权。为了稳定韩国国内秩序,美国当局甚至征用了数十艘大型运输船,向韩国运送了数百万吨粮食、上千万吨燃油。

    继续用这些办法,显然不足以让韩国老实下来。

    说简单一点,韩国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权力,特别是在美韩军事同盟中的话语权,而体现话语权的,正是韩国在联军中的地位。

    美国当局只能做一件事:任命一名韩军将领担任联军总司令。

    这个办法行得通吗?

    虽然在战争爆发前,美韩联军已经开始实施轮换制度,即由美军与韩军将领轮番担任联军总司令,但是在战争期间,美军很少把指挥权jiā给盟国将领,甚至很少让盟国ā手作战指挥。

    让韩军将领指挥联军作战,恐怕很多美军官兵都不会答应。

    对阿伦来说,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虽然美国当局还没有做出决定,林德伯格也非常犹豫,毕竟总司令人选关系到十万美军官兵的士气与斗志,如果走错了,后果将不堪设想,但是已经有传言,在韩国的压力下,林德伯格很有可能做出让步,至少会撤换总司令,让一名更加擅长与强大敌人作战的将领取代阿伦。

    在这个时候离开联军司令部,哪怕只是替换,而不是撤职,也是绝对的耻辱。

    作为职业军人,肯定无法容忍这种耻辱。

    阿伦别无选择,只能向最信任的人求助。!~!

    ..

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好的结果

    第一百五十八章最好的结果

    再次遭受惨败,钱德勒的处境也很尴尬。

    在此之前,他在林德伯格面前信誓旦旦的作了保证,联军肯定能稳住战局,用一场决定ìng胜利迫使中国进行停战谈判。

    结果是,联军不但没有取胜,反而再次遭受重创。

    虽然在总体战局上,联军仍然掌握着主动权,优势也非常明显,但是志愿军的反击一bō强于一bō,大有要不了多久就能扭转局面势头。对于已经对胜利不抱希望的林德伯格来说,如何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争才是重中之重。

    在这个时候撤换联军总司令,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

    “我们正在设法说服总统,让他不要立即做出决定,只是谁也不能保证总统不会向韩国做出妥协。”

    “问题是,韩军将领有能力指挥联军作战吗?”

    “妥协,不一定要任命一名韩军将领担任联军总司令。”钱德勒勉强笑了笑,说道,“五角大楼已经向白宫提jiā了人选名单,总统会在几天内做出决定。”

    “这么说,我该主动递jiā辞呈?”阿伦有点郁闷,毕竟打成这样,不完全是他的责任。

    “还没到这一步,至少现在还没有必要。”

    阿伦皱起眉头,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

    “我看过战报,你不觉得机会就在眼前吗?”

    “什么意思?”

    “皮特上校在战报中提到,志愿军接连发动大规模战术反击,表面上是在与我们争夺制空权,打击我们的海上力量,从而切断海运补给线,但是志愿军的所有反击,都是为了即将开打的地面战争。最新的卫星侦察情报也证明,志愿军的地面部队已经到达鸭绿江北岸,随时可能渡江。”

    “我们已经为地面战争做好了准备。”

    “什么准备?”

    阿伦一愣,一下没有回答上来。

    “我相信你的判断,几天之前,你就预测志愿军即将发动地面战争,可是你的作战部署并没有朝着对我们最有利的方向前进。”钱德勒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总体来看,战场局势仍然对我们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