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燃烧的海洋-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制空权,要想深入敌后,潜艇是唯一的投送工具。

    为此,“海蛇”号还在维修的时候,海军把减压舱送了过来。因为没想到“海龙”号能在此时赶回来,所以只有一具减压舱。

    只是,“海龙”号的回归,大幅度提高了特种渗透作战的成功率。

    在“海龙”号的掩护下,“海蛇”号有更大的把握靠近半岛东海岸线,把特种部队送上敌人控制的海滩。

    (未完待续,阅读最新章节请访问:。)!~!

    ..

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战术思想

    第一百二十二章新战术思想

    送走“海龙”号与“海蛇”号,牧浩洋与周渝生动身返回新义州。

    在联军空中打击的威胁下,两人不但不能驾乘人民军的车辆,还得尽量选择较为偏僻的道路。

    还好,人民军在疏通道路上下了很大功夫。

    为了方便军用车辆通行,人民军不但在山区里设置了大量补给站,还安排了一些维修车辆与维修人员,随时为抛锚的车辆服务。

    六百多公里山路,两人与两名警卫轮番驾驶,不到十二个小时就跑完了。

    两人回到司令部的时候,由黄峙博提出的“新战术思想”已经由理论变为实践,新一轮反击行动已经步入组织阶段。

    周渝生没有闲着,立即与牧浩洋去找杨禹方。

    “这次负责策划组织的是母祁铁大校,我跟戚凯威大校负责协助。”杨禹方似乎有点失落,“没办法,母祁铁才是空军作战参谋,我只是备用品。现在他来了,空中作战行动跟我没多大关系了。”

    “老杨,你对这个安排不满?”

    杨禹方笑了笑,没有回答周渝生的问题。

    “这么说来,新的反击行动也以空军为主?”

    “差不多吧,地面部队还在鸭绿江对岸,海军只有两艘潜艇,海航编在空军名下,唱主角的肯定是空军。”

    牧浩洋锁紧眉头,说道:“黄司令说了,最多能补充五十架作战飞机。”

    “是五十架先进战斗机,而不是所有。”杨禹方笑了笑,说道,“再过两天,补充的作战飞机就能到位。除了黄司令提到的五十架先进战斗机之外,还有数百架即将退役的老旧战斗机。”

    “这么多?”

    “按照安排,这些老旧战斗机都将改造成无人驾驶战斗机。”

    牧浩洋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过来。

    “听你的话,空军采纳了陆雯大校的建议,准备在电磁战上大做文章?”周渝生转移了话题。

    “空军还有别的选择吗?”杨禹方看了周渝生一眼,说道,“你也看到了,前几天的会议上,空军先是反对全面电磁战,认为这是引火烧身,会招来疯狂报复,随后又支持了陆雯的提议。空军的反对不是没有理由,如果电磁战升级,我们的防空系统与作战指挥系统都将遭受严峻挑战。如果我们的电磁打击无法瘫痪联军的空中力量,等于拱手让出制空权,同时解除了自我防卫能力。即便能够瘫痪联军的空中力量,也会彻底改变战争面貌,让空军变得无足轻重。”

    “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吧?”

    “至少会让空军不再那么重要,陆军将重夺战争主导权。因为以潜艇为主,所以连海军都将超越空军,成为战场上的主导力量。”

    牧浩洋一愣,立即问道:“老杨,你的意思是,空军为了自己的利益,才……”

    “这不是谁的利益的问题,而是这么做,会付出多大的代价。”杨禹方叹了口气,“我是海航军官,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也支持空军的观点,即全面电磁战对我们的危害更大,后果难以估量。”

    “什么后果?”

    “我们积极参与朝鲜战争的原因是什么?不是政治上的原因,而是军事上的原因。换句话说,如果朝鲜在地球另外一边,我们还会这么积极吗?”

    牧浩洋锁紧眉头,等待杨禹方的解答。

    “从军事实力上看,我们与美国的差距非常大,甚至存在难以逾越的代沟。我们有勇气与美军作战,只有一个原因:朝鲜与我们一衣带水,志愿军能在背靠祖国的情况下与敌人作战。”

    “这确实是非常明显的优势。”

    “在某些方面,或者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背靠本土作战都有好处。比如我们不用跨越太平洋把部队与装备送过来,还能得到本土防御系统的掩护。可是在某些情况下,这却不见得是好事。”

    “比如……”

    “就是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杨禹方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电磁武器的打击区域没有方向性,因此联军完全可以在靠近中朝边境的地方使用大功率电磁弹药,摧毁我们部署在国境线附近的电子设备,比如远程警戒雷达,以及在本土上空巡逻的预警机,使我们丧失本土防卫能力。”

    “问题是,联军有胆量打击我国本土吗?”

    “联军不会打击我国本土,却能给我们制造很多麻烦。别忘了,东北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在离中朝边境线两百公里的区域内分布着数十座中小城市,数以百计的城镇与村庄,还有数量众多的工厂、矿山,以及密如蛛网的铁路公路。电磁武器摧毁的不仅仅是军用电子设备,还有民用电子设备,甚至能够对民用电力设施造成严重破坏,从而使数以千万计的平民百姓受到影响。”

    杨禹方说到这,牧浩洋没再提出问题。

    后果已经可以想像,到时候受到影响的肯定不止中朝边境地区的平民,连入朝作战的志愿军也会深受其害。

    别的不说,如果道路交通系统瘫痪,志愿军的后勤补给就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老杨,你是支持,还是反对?”

    “最初的时候反对,但是这几天仔细考虑了一番,觉得我们应该感到庆幸。”

    “为什么?”周渝生掏出香烟,先给自己点上一根,再把烟盒抛给牧浩洋。

    “很简单,我们遇到了一个能够率领志愿军打赢这场战争,而且是以最小牺牲打赢战争的总司令。”

    周渝生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摇了摇头。

    “我没有拍马屁,也没有必要在你们面前拍总司令的马屁。”

    “我明白,你不用辩解。”

    杨禹方也笑了笑,说道:“在此之前,我们做了很多努力,总想用我们熟悉的方式击败敌人,可是我们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敌人比我们更加熟悉现代化的作战手段。正如总司令说的,我们不可能用敌人的方法击败敌人。要想击败敌人,就得用我们的方法,而不是跟着敌人跑。”

    周渝生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杨禹方的意思。

    上次的会议之后,周渝生也在考虑黄峙博提到的问题,即什么样的战争方式才最适合志愿军。

    自从上世纪九零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之后,中**队就在效仿美军,在全面推进部队机械化建设的同时推动信息化建设,力争在二十年内全面实现机械化,使信息化初具规模,建立一支具备强大综合作战能力的现代化武装力量。

    到本世纪第二个十年,这个建设目标基本上完成。

    客观的讲,中**队的战斗力并不差,特别是在大批先进装备服役之后,中国取得的军事建设成就有目共睹。

    问题是,实力的强弱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与周边国家相比,哪怕是与日本、俄罗斯这些强国相比,中国的军事实力都不弱,可是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差距依然明显。

    在中**队进入机械化时代的时候,美军已经完成信息化,步入网络化时代。

    等到中**队基本上具备了信息化能力时,美军的网络化建设已初具规模,相应的战术理论已经得到完善与充实。

    差距确实缩小了,可是依然存在,而且非常明显。

    对中**人来说,与美军作战,用美军提出的战术理论,显然无法取胜。

    要想战胜美军,就得跳出美军设定的条条框框,采用全新的作战方式。

    明白这个问题的人不少,或者说在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前,就有很多人认识到,仅以赶超的方式,中**队永远无法超越美军。只有创新,在已有技术基础的情况下创新,才有超越的可能。

    可是,敢于提出这个问题,而且寻找解决办法的只有黄峙博。

    不是说黄峙博的胆子够大,而是他正好处在这个位置上。

    作为志愿军总司令,他获得了足够大的权力,因此能在志愿军的范围内,发起从理论到实践的军事改革。

    如果他仍然是南京军区参谋长,肯定不会做这种事。

    杨禹方说得没错,志愿军官兵确实应该感到庆幸。也许换其他人担任总司令,会在某个时候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只有黄峙博能这么快明白过来,而且力排众议,在遭受重大失败之前采取行动。

    周渝生长出口气,说道:“现在,母祁铁打算怎么做?”

    “先检验陆雯提出的方法,确定能够起到效果之后,再全面推广。”

    “怎么检验?”

    “能够证明新战术理论行之有效的办法只有一个。”

    “一场胜利?”

    杨禹方点了点头,说道:“不但要取胜,而且要毫无悬念。”

    “什么叫毫无悬念?”

    “赢得漂亮,而不是惨胜。”

    周渝生笑了笑,说道:“有把握吗?”

    “这个,你得问母祁铁。”

    “没你的事?”

    “当然没我的事,不然我会在这里陪你们吹牛?”

    “听说,陆总那边有消息了。”

    “什么消息?”

    “航母的消息。”

    杨禹方一愣,说道:“你是在哪听说的消息?”

    “道听途说。”周渝生笑了起来。

    “你在试探我的口风?”杨禹方明白了过来。

    “怎么样,有事情做了吧?”

    “你小子……”杨禹方摇了摇头,说道,“确实有消息了,不过与你没关系。元首已经批准让航母参战,只是得留在渤海湾,只锻炼舰载航空兵,顺带让海军熟悉航母战斗群的航空战术。”

    “确实与我无关。”

    “你有精力的话,还是盯好那两艘潜艇吧。”

    “与潜艇有什么关系?”

    “如果新战术经受住了考验,潜艇就能派上用场了。”

    周渝生愣了一下,听出了杨禹方的言外之意。

    要想遏制联军的进攻势头,不但得在空中有所作为,还得扭转海洋战场上的局面。

    (未完待续,阅读最新章节请访问:。)!~!

    ..

第一百二十三章 女性军人

    第一百二十三章女性军人

    要想把全新的战术思想转变为实际作战行动,需要解决许多难题,克服很多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

    决定战争胜负的是应用武器的方式方法,可前提是得有适当的武器。

    准备阶段,重担全部压在了由陆雯指挥的技术人员身上。

    按照由母祁铁大校起草的作战计划,技术人员必须在战役开始前,为空军、陆军与人民军的数千枚弹药进行改装,配备电磁战斗部。还得把增补的数百架老旧战斗机改造成无人驾驶飞机,为五十架先进战斗机增添新的电子设备。

    因为联军的地面部队已经逼近金策,所以改造工作必须快马加鞭。

    虽然黄峙博没有要求一定要守住金策,但是要想保证志愿军在日本海的军事存在,就得在联军向吉州推进之前稳住战局,最好能够瘫痪联军的作战系统,使联军无法用远程火箭炮轰击清津港。

    回到新义州的第二天,牧浩洋接到了任务:护送一批技术人员前往江界,对一批人民军的弹道导弹进行改造。

    人民军到底有多少弹道导弹?

    虽然牧浩洋搞不清楚,但是肯定不会很少。

    同大部分与美国关系不大融洽的三流国家一样,朝鲜没有能力打造一支足以抗衡美军的空中力量,甚至无法搭建起具有威胁力的防空系统,只能把筹码押在技术难度低得多的弹道导弹上。

    也许有人会问,造导弹比造飞机容易吗?

    回答是肯定的,造导弹确实比造飞机容易,而且容易得多。

    虽然导弹比飞机晚几十年问世,但是与现代化的作战飞机相比,导弹不但技术低得多,而且制造难度也低得多。

    与需要起落数千架次,飞行上万小时的战斗机相比,只需要使用一次的导弹对工程制造的要求低得多。此外,弹道导弹的核心技术是火箭发动机与惯性导航仪,两者的技术早已成熟完善。

    像朝鲜这样的三流国家,也许无法制造出多么先进的弹道导弹,但是肯定能够制造出足够使用的弹道导弹。

    从效费比来看,弹道导弹也是穷国的理想武器。

    一枚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精度在五百米以上的中短程弹道导弹,比如“飞毛腿”,生产成本仅有数十万美元,大规模制造的话,还能降低一些,而用来拦截“飞毛腿”的反导导弹,比如“爱国者”,生产成本高达两百万美元,系统费用更是“飞毛腿”的数十倍,而美军最先进的d拦截导弹、以及“标准”系列反导导弹的价格更是上千万美元,是弹道导弹的数十倍。

    战争爆发前,朝鲜是世界上第二大中短程弹道导弹储备国。

    按照美国获取的情报,朝鲜人民军至少拥有两千枚射程在一百五十到二千公里之间的中短程弹道导弹,仅次于中**队。

    事实上,人民军的导弹数量远不止这么点。

    按照志愿军掌握的信息,人民军的弹道导弹储备量超过了三千五百枚,其中射程在一百五十到二千公里之间的中短程弹道导弹大概有三千三百枚。除掉作战消耗、以及被联军炸毁的之外,大概还有一千枚之多。

    只是,这些导弹中,大部分都不堪使用。

    储备在江界的,正是这些不堪使用的弹道导弹。

    因为远离三八线,属于朝鲜的大后方,所以人民军把大量从一线部队退下来的弹道导弹存放在这里,主要是用…2防空导弹改造而成的短程弹道导弹,以及一些在上世纪六零年代从苏联引进的“飞毛腿”。

    这些弹道导弹大多封存了十几年,有些已经封存了二十多年。

    因为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很多零部件都锈蚀了,所以要想使用这些弹道导弹,需要进行全面改造。

    难度不小,工作量更大。

    “你怎么不留在司令部?”

    “为什么要留在司令部?”陆雯看了眼开车的牧浩洋,说道,“我是导弹专家,不是电子战专家。虽然跟你们比起来,我还算了解电子设备的,但是总参派了电子专家过来,我就没有必要班门弄斧了。江界有数百枚锈迹斑斑的弹道导弹,有的比我的岁数还要大,那边更用得着我。”

    “看来,你也不喜欢坐办公室。”

    陆雯笑了笑,说道:“你早就应该知道,不是所有技术人员都喜欢呆在办公室里,我就是这种。”

    “像你这样的,晋升应该很快吧?”牧浩洋在没话找话说。

    “那到不一定,你不知道军队里的情况?”陆雯叹了口气,说道,“没有这场战争,很多像我这种技术军官都难以获得晋升机会。别看外面又苦又累,可是真正拿到好处的,还是那些呆在办公室里的人,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想方设法的留在司令部了。当然,我说的不是你。我晋升快,不是经常在外面跑,而是学历决定的。如果没有拿到博士学位,没有成为副教授,现在最多跟你一样。”

    牧浩洋笑着摇了摇头,觉得这个话题没法进行下去。

    部队里的情况,他当然清楚。当了几年兵,要是还不清楚,那就白当了。

    军队存在的问题不少,而且非常严重。比如在一些文娱部队,凭一副好嗓子与一张好脸蛋就能成为大校,甚至当上将军。这种情况,恐怕也只在中**队里面能够见到。即便在其他岗位上,往往都是做事的得不到重用,反而是那些有关系、有门道、肯花钱的军官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

    军队在守卫和平,可和平也在侵蚀军队。

    万幸的是,在战争中,军人的价值得到了体现,那些在和平时期产生的问题正在逐一得到解决。

    在战场上,敌人的子弹不会管你有没有关系、有没有门道。

    “对了,你也挺幸运的,年纪轻轻就是少校,今后肯定前途无量。”

    牧浩洋看了陆雯一眼,说道:“我跟你不一样,靠的不是文凭与资历。特种部队只讲实力,做得好,晋升得就快。”

    “这么说,你做得很好了?”

    “当然不是,不过也算不上差。”

    “少校,你太谦虚了。”陆雯笑了起来,说道,“不跟你扯这些了。到了江界,我会尽量配合你的工作,但是也请你不要妨碍我们。”

    “这是当然,我们又不是第一次合作。”

    “知道上面准备怎么打吗?”

    牧浩洋愣了一下,说道:“你也关心这些事情?”

    “不管怎么说,我也是军人,而且是我提出用电磁战对抗联军。”

    “我也不清楚,只是听杨禹方上校说,这次的作战行动由母祁铁大校全权负责,空军唱主角。”

    “母祁铁?”

    注意到陆雯的惊讶神色,牧浩洋问了一句。“你很了解他?”

    “算不上很了解,不过多少知道一些。我在国防大学教书的时候,他来进修了两年,表现还算不错,只是给人的印象不大好。”

    “什么印象?”

    “跟你一样。”

    “我?”牧浩洋有点想不明白了。

    “也许,像你这种有能力的军人,都有点目中无人吧。”

    牧浩洋愣了一下,随即说道:“我可不是那种人。”

    陆雯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管怎么说,他的能力还算不错,而且他的毕业论文就是与电子战有关的,应该比较清楚电磁战理论。”

    “对了,听说元首已经批准让舰载航空兵参战。”

    “航母?”

    “对,但是只能在渤海活动,借机让海军航空兵熟悉航母战斗群的航空战术。”

    “果真如此的话,总司令已经下了决心,把能用的都用上了。”

    “航母上有几十架战斗机,多少能派上用场吧。”

    “如果电磁战理论没能凑效,投入再多的战斗机也没用。”陆雯笑了笑,说道,“我们只有一支舰载航空兵,而且还在训练阶段。元首做出这样的决定,表明确实没有办法为志愿军提供更多的支持了。”

    “别忘了,陆军还没参战呢。”

    “在空中打不赢,你觉得在地面打赢的机会有多大?”

    牧浩洋勉强笑了笑,没有回答陆雯的问题。

    “现在不是六十多年前,现在这支军队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经历战火考验了,更没有气吞山河的斗志与勇气。”陆雯叹了口气,说道,“你了解黄峙博上将吗?虽然我也不是很了解他,但是肯定比你知道得多得多。”

    “大校……”

    “陆总推荐黄峙博出任志愿军总司令,不是没有原因。”陆雯笑了笑,说道,“这也是一场豪赌。”

    牧浩洋的眉头跳了几下,知道陆雯话里有话。

    “算了,你以后会知道的。”陆雯看了牧浩洋一眼,说道,“不知道江界那边的情况怎么样,希望不是太糟糕。”

    “联军还在两百公里之外,你怕什么?”

    “到了后,能洗个热水澡就好了。”

    牧浩洋愣了一下,说道:“陆工,你多久没洗澡了?”

    “少校,你觉得向女士问这个问题合适吗?”陆雯靠在椅背上,说道,“不过,确实有好几天没有洗澡了。”

    牧浩洋迟疑了一下,还是把到了嘴边的话吞了下去。

    虽然在很多方面,陆雯都不像女人,更像大老爷们,但是她毕竟是女人,与男性军人有很大区别。

    万幸的是,江界的情况并不糟糕。

    给陆雯他们安排好住宿后,牧浩洋找到了提前赶来的曹安国与庞跃龙等人,然后去了人民军城防司令部。

    不管离战场多远,安全工作都得安排到位。

    (未完待续,阅读最新章节请访问:。)!~!

    ..

第一百二十四章 风光无限

    第一百二十四章风光无限

    随着第一陆战师逼近金策港,联军的神经也绷紧了。

    虽然在“东朝鲜湾海空战”之后,联军加强了针对人民军弹道导弹部队的打击力量,仅美军就调集了三个联队的上百架f…15e,专门执行搜索与攻击导弹机动发射车的任务,韩国空军还提供了两个联队的f…15,协助美军打击人民军的中短程弹道导弹,但是联军的积极行动没有换来对等的回报,持续数天的高强度空中打击,仅仅发现与摧毁了不到二十台导弹发射车。

    万幸的是,人民军没有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

    这几天里,联军对作战力量、特别是针对弹道导弹的作战力量做了调整。

    为了增强部队的反导能力,联军首先增加了战区反导系统的数量,用…17从美国本土与欧洲运来了八套d,其中六套分别部署在东西战线后方,专门为预警机、电子战机等支援飞机提供保护,剩下两套送往前线作战部队,一套部署在咸兴,一套部署在刚刚占领的利原。

    只是,d战区反导系统不是万能的,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事实已经证明,面对大规模弹道导弹袭击时,d系统的拦截能力非常有限,只需要一枚配备了电磁弹头的弹道导弹就能摧毁整个反导系统。在对付低空的巡航导弹时,反导系统也不太理想。

    最大的问题不是在拦截手段上,而是如何及时发现来袭的导弹。

    没有足够的预警时间,任何性能先进的反导系统也派不上用场。

    为此,在第一陆战师从咸兴出发的第五天,美国航空航天部用一枚“德尔塔”火箭发射了一组导弹预警卫星。

    三颗预警卫星全部部署在近地轨道上,与之前发射的三颗预警卫星一起工作,能够确保对朝鲜全境进行不间断监视,在导弹升空后十秒钟之内发出警报,为反导拦截系统提供五分钟以上的预警时间。

    必须承认,美国确实财大气粗。

    六颗导弹预警卫星价值二十亿美元,算上两枚运载火箭,总投入近三十亿美元。

    花这么多钱,仅仅为了对付那些价值不到一百万美元的中短程弹道导弹!

    导弹预警卫星能够发现弹道导弹,却发现不了使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远程火箭弹,以及使用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巡航导弹。

    要想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导弹预警系统,联军还要加把力。

    为此,联军不得不把西线战场上的预警机巡逻空域由元山转移到咸兴,使其能够探测到飞越鸭绿江的巡航导弹。

    与预警机一道,美军的e…8“联合星”也靠前部署,用来搜寻远程火箭炮。

    联军这一系列的部署调动足以说明,志愿军在反击中大规模使用电磁武器,已经对战争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不管联军是否认识到,电磁战已经改变战争面貌,至少开始重视志愿军的新战术。

    可是,对付电磁打击,并非易事。

    作为电子战的先驱,美军在数十年前就研究过电磁战,只是随着苏联解体,很多研究工作都被迫下马。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美国独大的局面形成。特别是“九一一”事件后,对美国构成威胁的不再是某个大国,而是没有国家形态的恐怖组织。美军进行军事改革,打击恐怖组织、对付流氓国家成为主要任务。

    受这些因素影响,美军的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

    大到航母、小到士兵手里的枪支,几乎都有电子元件,而且电子产品对武器装备性能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为了降低采购成本,美军开始降低军用电子产品的标准,甚至在一些次要领域采用了民用标准。比如在美军最新式的“濒海战斗舰”上就采用了大量商用计算机芯片,一些美军士兵甚至把“苹果”手机当成必要装备。

    民用设备能大幅度降低武器装备的制造成本,可是因此产生的问题也非常突出。

    早在冷战期间,美军就发现,晶体管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远不如电子管,在核大战中能够生存下来的,只有电子管产品。

    电磁战中,同样是这种情况。

    遭到大功率电磁打击之后,晶体管电子设备很容易烧毁,而电子管却不易受到破坏。

    可以想象,高度现代化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美军发现了风险,却没有找到消除风险的办法。

    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中,哪一样没有电子设备?步枪上的红点瞄准镜,坦克上的红外成相系统,战机上的雷达与飞控计算机,战舰上的通信系统与雷达系统,乃至美军战斗力倍增器的军事网络系统,均建立在电子设备上,如果细化的话,都是一个个以硅元素为主的晶体管构成的。

    换下这些装备,显然不可能。

    关键是,美军强大的战斗力,正是建立在强大的通信与指挥系统上,而这些系统又建立在先进的电子技术上。

    没有了由成千上万的晶体管组成的微处理器,美军还能得心应手的作战吗?

    不管是d反导拦截系统,还是导弹预警卫星、靠前部署的预警机,都是被动防御手段,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威胁。

    要想消除威胁,就得主动进攻。

    问题是,美军能够主动进攻吗?

    志愿军名义上是雇佣军队,与中国没有关系,可是志愿军的作战支援系统全部放在中国本土。

    美军要想主动进攻,就得攻击中国本土,至少得袭击中国本土上空的作战飞机。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别说攻击中国本土目标存在巨大的军事风险,美国总统也不会批准,因为这存在更加巨大的政治风险。

    美军走入了死胡同,找不出有效解决办法。

    几天下来,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已经在电磁攻击中尝到甜头的志愿军绝对不会善罢甘休,正在积极组织新的反击行动,而且会再次使用电磁武器,甚至会扩大电磁武器的打击范围。

    志愿军会再次攻击美军的航母战斗群吗?

    因为在第一陆战师发动进攻后不久,两艘041型常规潜艇离开了清津港,所以联军把保护航母战斗群放在了首要位置上。

    到这个时候,美军已经搞清楚,袭击“华盛顿”号的不是攻击核潜艇。

    虽然这个结果让斯特劳斯非常难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