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燃烧的海洋-第3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时间上看,如果佟少云立即采取行动,在八月三十日夜间,第二舰队就能在俾斯麦群岛东面,也就是新爱尔兰岛附近炮击到达霍尼亚拉附近的美军第三舰队,出其不意的打赢这场海战。

    问题是,佟少云没有把握住这次机会。

    事实上,换成别人,也不可能把握住这次机会,因为谁都无法相信,美军第三舰队会如此大意。

    在佟少云看来,这是个不折不扣的圈套。

    要知道,既然美军第三舰队是在执行作战任务,目标就是中国舰队,也就会想方设法的把中国舰队引入战场。

    结果就是,佟少云在当天晚上,让第二舰队转向去了卡平阿马朗伊环礁。

    这里,离霍尼亚拉差不多有一千四百公里。

    似乎觉得不大保险,佟少云又在二十九日夜间,率领第二舰队机动到了卡平阿马朗伊环礁北面。

    当时,佟少云已经联系上了四艘潜艇,而且为这四艘潜艇补充了电能,让它们在卡平阿马朗伊环礁与新爱尔兰岛之间巡逻。按照佟少云的部署,除非美军第三舰队来到所罗门群岛北面,不然他不会主动与之交战。

    事实上,这也符合牧浩洋的作战部署。T!~!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守与不守

    第二舰队错过了打击美军第三舰队的机会,算不上遗憾,因为在二十八日夜间,尼克松就收到了弗伦奇上将的命令,提高了舰队的警戒级别,并且计划在到达霍尼亚拉之前扩大防空警戒范围,并且向北面的俾斯麦群岛派遣侦察机。从时间上计算,尼克松有理由相信中国舰队已经到达俾斯麦群岛附近。除了美军第三舰队提高警戒之外,美军部署在所罗门群岛的巡逻机也加强了搜索力度。

    也就是说,就算佟少云率领第二舰队留在新爱尔兰岛附近,并且把握住了机会,也很有可能遭到美军反击。要知道,到三十日夜间,第一舰队还在密克罗尼西亚,与第二舰队的距离在一千四百公里以上,能够提供的防空掩护非常有限,第二舰队只能依靠自身的防空力量应付美军的空中打击。

    第二舰队机动到卡平阿马朗伊环礁北面,还有一个好处,即能够为登陆波纳佩岛的陆战队提供炮火支援。

    其实,这也是第二舰队转移到卡平阿马朗伊环礁北面的主要原因。

    虽然登陆舰队有八艘火力支援舰,有三十二门大口径电磁炮,而第二舰队总共也就只有二十四门大口径电磁炮,但是庞跃龙似乎不大信任火力支援舰,安排作战任务的时候,要求第二舰队为登陆部队提供前期炮火支援,火力支援舰则是在登陆开始之后,才为陆战队提供支援。

    也正是如此,第二舰队里有两艘快战斗支援舰。

    二十九日,双方相安无事。

    虽然美军在这天出动了大批巡逻机,但是没有搜寻卡平阿马朗伊环礁附近,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俾斯麦群岛北面。在密克罗尼西亚,中国海军正在为攻打波纳佩岛做准备,第一舰队与登陆舰队都在美军的搜索范围之外。

    三十日凌晨,登陆前的炮火打击开始了。

    在整个密克罗尼西亚,波纳佩岛是唯一有美国驻军的地方,准确的说,这座岛上有美国租用的军事基地,包括一座能够容纳万吨级战舰的港口、一条拥有一千五百米跑道的机场与一座陆战队兵营。

    当时,岛上大约有两千名美军,其中有一个兵力在五百左右的陆战营。

    在美军的防御体系中,波纳佩岛起到连接所罗门群岛与马里亚纳群岛的作用,只是在此之前并不处于战线前沿。更重要的是,波纳佩岛是一座面积不大的小岛,而且是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都帕利基尔所在地,有大约十万常住人口,因此美军在波纳佩岛的防御部署并不完善。

    在密克罗尼西亚海战后,美军甚至打算放弃波纳佩岛,因为这座岛屿太难守卫了。

    按照弗伦奇提出的防御规划,美军应该主动撤退到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与图瓦卢群岛一线,并且在瑙鲁部署重兵,南面连接上所罗门群岛、北面连接上威克岛,形成一道完善的战略防线。因为波纳佩岛过于靠前,离关岛只有一千多公里,周围还有大量能够供中国陆战队利用的岛屿,所以没有多大的防御价值,不值得花费太多的兵力,更不值得为了这座岛屿与中国海军决战。

    问题是,美国海军中,有弗伦奇这种认识的人并不多。

    在政治上,美国当局更不允许大踏步的战略撤退,特别是在密克罗尼西亚海战后,美国最需要的是一次显著的胜利。

    要知道,当时澳大利亚已经出现了单独退出战争的苗头。

    五月份的时候,澳大利亚的和平主义者组织了全国性罢工,要求现政府下台,提前举行大选,并且高呼结束战争的口号。虽然这次罢工最终遭到镇压,几名组织罢工的**份子还被秘密逮捕,但是澳大利亚国内民众的不满情绪已经非常明显了,再不采取措施,就很有可能生暴动。

    从政治上讲,所谓的措施,就是增强取胜的信心。

    要想让民众相信胜利就在眼前,就得在战场上有所表现,也就不能提到战略撤退,而应该强调战略进攻。

    结果就是,弗伦奇的主张没有得到支持。

    美军没有放弃波纳佩岛,但是也没有增强波纳佩岛的防御部署。不管政治家怎么想,在军事层面上,守卫波纳佩岛确实没有多少价值。更现实的是,美军得把重点放在所罗门群岛上。

    事实上,如果中**队打算进军西南太平洋,与波纳佩岛就没有多少关系。

    至少,在弗伦奇看来,中**队只有在进军夏威夷的时候,才会出兵占领波纳佩岛,在此之前基本上没有可能。

    问题是,被弗伦奇看成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这下,连弗伦奇都搞不清楚中**队的意图了。

    情报很确切,中国海军的作战舰队全部出港,还有一支规模不算太小,足以在夏威夷群岛上占领一座小岛的登陆舰队也已离开扶桑的大阪。也就是说,中国海军很有可能把矛头指向夏威夷群岛。

    在第二舰队炮击了波纳佩岛后不到四个小时,马歇尔上将就给弗伦奇下了一道命令,让他搞清楚战场情况,阻止中国舰队向东推进,并且做好守卫夏威夷群岛的准备,必要的时候可以派遣第三舰队参战。

    最初的时候,弗伦奇也认为中国海军剑指夏威夷群岛。

    只是,在接到马歇尔上将的命令后,他反而认为中国海军不会攻打夏威夷群岛,因为连不懂海战的马歇尔将军都做出了这样的判断,表明中国海军的意图就是要让美国海军做出同样的判断。

    如此一来,中国海军攻打波纳佩岛,很有可能是在迫使美军舰队前去决战。

    要知道,这个时候,美国海军能够动用的,只有尼克松少将的第三舰队,第五舰队在年底前还得留在圣迭戈。主要就是,三艘“美国”级航母将更换末段拦截系统,并且对供电设备进行全面改进。事实上,这也是弗伦奇上将的安排。之前的海战已经让他认识到,战舰的末段防御系统至关重要。既然七十二毫米电磁射炮已经研制成功,而且开始量产,就没有必要等到第三批“美国”级航母服役后再使用。

    当时,让弗伦奇断定中国海军不会攻打夏威夷群岛的理由中,还有一点是马歇尔上将忽略掉的,即中国舰队只有两艘航母,舰载战斗机不到两百架,而美军部署在夏威夷群岛上的战斗机过了一千架,还能调动部署在本土的战略轰炸机,因此中国舰队根本没有可能对夏威夷群岛构成威胁。

    更重要的是,只要再等上几个月,中国海军就能获得五艘航母。

    在七艘航母的情况下,中国海军攻打夏威夷群岛的把握肯定大得多。此外,美国海军要到二零五四年三月底,才能获得第三批“美国”级航母,也才有能力对中国海军的主力舰队构成威胁。也就是说,在此期间,中国海军有三个月的时间来实施夏威夷群岛攻略,也就有把握占领一座不是太大的岛屿。如果中国海军的目的是占领一座大型岛屿,那么就算到二零五四年底,也凑不齐足够的作战力量。

    综合这些因素,弗伦奇断定,中国海军的意图仍然是攻打所罗门群岛。

    攻打波纳佩岛,只是为了让美军舰队前去决战,以便在攻打所罗门群岛的时候,不用顾虑来自海面上的威胁。

    随即,弗伦奇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如果中国海军没有把握在很短的时间内占领所罗门群岛,就得做好长远打算,即在二零五四年与美国海军决战。如此一来,在进攻所罗门群岛之前,中国海军肯定得设法完善西太平洋上的防御部署,而波纳佩岛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就是说,这座岛屿能够把中国海军的警戒范围向东延伸上千公里。到时候,中国舰队可以在密克罗尼西亚到俾斯麦群岛之间的海域活动,并且支持陆战队攻打所罗门群岛,而美国舰队必须向西前进,才能与中国舰队决战。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美国海军必须反攻波纳佩岛。

    毫无疑问,这证明了弗伦奇上将的判断,可是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即要不要集中兵力守住波纳佩岛?

    虽然在防御部署中,波纳佩岛的价值不是很大,但是在美军转为进攻之后,波纳佩岛就有巨大的战略价值了。

    显然,丢掉波纳佩岛,将使美军的战略反击化为影。

    这下,弗伦奇不得不考虑另外一种可能,即牧浩洋根本没想过攻打所罗门群岛,只是在扩大西太平洋上的战略防御圈,为二零五四年的决战打下基础。

    果真如此的话,弗伦奇就别无选择,必须守住波纳佩岛。

    要知道,二零五四年绝对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谁能在这一年里取得战略优势,谁就有更大的把握打赢这场世界大战。不仅仅是太平洋战场,中东战场、伊朗战场、大陆战场都存在类似的情况,即谁能在二零五四年掌握战略主动权,谁就有更大的把握打破僵局,进入战略进攻阶段。

    问题是,守卫波纳佩岛,就得赌上第三舰队。

    守,还是不守?

    对弗伦奇来说,这绝对是个问题。所幸的是,暂时还不需要由他来决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T!~!

    ..

第一百三十五章 全局

    美国东部时间,八月三十日清晨,也就是佟少云的第二舰队炮击波纳佩岛后大约二十个小时,弗伦奇上将乘坐专机来到了华盛顿,随即就在国防部官员的陪同下,搭乘直升机前往白宫。

    弗伦奇紧急赶回来,就是向总统说明太平洋战局。

    美国当局在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确定是否有必要守住波纳佩岛。

    从时间上看,未免显得有点仓促。

    当然,不能因此说美国缺乏战略规划。

    在四月底,即密克罗尼西亚海战之后,美国国防部就确定了战略防御计划,几乎全盘采纳了弗伦奇上将提出的意见,主动撤离西太平洋,在太平洋中部建立新的岛屿防线,用空间换时间。虽然在政治上,美国仍然在极力宣扬战略进攻言论,但是仅为政治宣传,没有多大军事意义。

    接下来的展,更加迫使美国加强战略防御准备。

    比如,六月底,中阿联军在中东战场上动战略反击,战斗持续到七月二十七日,美以联军在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守住了德拉,却被迫从霍姆斯撤退,并且退出了贝卡谷地,最终在七月底退到南黎巴嫩,等于在北方战线上退缩了差不多三百公里。在约旦,中国联合约旦王国与沙特阿拉伯的军队,动了第三次安曼战役,在七月二十四日粉碎了以军对安曼长达大半年的战略包围。虽然到八月中旬,以军卷土重来,动了第四次安曼战役,但是最终没能彻底包围安曼。伊拉克方向上,以军的进攻早已停顿,甚至从来没有越过约旦与伊拉克的边境线。

    到八月底,中东战局再次进入僵持阶段。

    事实上,美以联军已经在中东战场上遭遇了惨败,因为叙利亚都大马士革受到的威胁已经解除,安曼也不再被以军围困。如果不是中**队需要去伊朗救火,恐怕中阿军团已经取得了重大胜利。

    相对而言,伊朗战局对美俄联军较为有利。

    到八月十日,美俄联军已经把战线推进到了扎格罗斯山脉。只要翻过这条横垣在伊朗西南的山脉,就能进入一马平川的胡齐斯坦省,对两河流域构成威胁,迫使中国向伊拉克增派地面部队。更重要的是,只要美俄联军进入胡齐斯坦省,就能打击波斯湾里的船队,切断中国到海湾的航线。

    事实上,正是美俄联军在伊朗战场上取得的胜利,迫使中国陆军向伊朗转移,才解救了中东战场上的美以联军。

    可惜的是,扎格罗斯山脉并不容易翻越。

    当时,美俄联军已成强弩之末,如果中国陆军提前一周把第十三集团军派过来,美俄联军很有可能遭受惨败。

    至于继续在伊朗战场上做文章,可行性已经不是很大了。

    除了美俄联军人困马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已经晋升为陆军中将的蒋博文被派往伊朗,担任中伊军团司令官。

    从某种意义上讲,蒋博文是在这场大战中,最先展露头角的年轻陆军将领。

    在中东战场上,他有极为出色的表现,特别是在德拉会战以及德拉…霍姆斯会战中,他表现出来的指挥才能、以及对战局的判断能力,已经过了虞世辉将军,并且得到了戚凯威的承认。

    要不然,戚凯威不会让他去坐镇伊朗。

    当然,蒋博文的能力,也得到了美军的承认。当时,美以联军司令官罗林森甚至认为他是美以联军最大的敌人。在得知第十三集团军被派往伊朗,蒋博文也被派过去担任中伊军团司令官之后,罗林森高兴得半天合不拢嘴,并且让美以联军狂攻了好几天,只是没能收到明显战果。

    按照马歇尔上将的判断,除非向伊朗增兵二十万,不然美俄联军就得转攻为守。

    显然,在二零五三年,美国不可能向伊朗增兵。按照美国陆军的动员度,最快也要到二零五四年第二季度,才有可能向伊朗增兵。还得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在此之前,其他战场上的局势没有恶化。

    问题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中东战火再次点燃之前,也就是六月中旬,中国联合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与尼泊尔,起了攻打吉布提的作战行动。在此,中国只动用了一个陆战师,其他国家贡献了十万地面部队。

    攻打吉布提的作战行动是由陆战队策划的,与海军基本上没有关系。

    当时,海军只为陆战队提供了一支以巡洋舰为核心的支援舰队,而且该舰队的所有战舰都是从护航舰队里抽调的,且全部是在战前建造的老式战舰,准确的说,主要来自南海区舰队。

    在海军中,南海区舰队只剩下了一个番号。

    战争爆后,南海区舰队就只有一个任务:为商船队护航。

    也正是如此,当时没有能力伴随“泰山”级航母作战的老式战舰,几乎全部编入了南海区舰队,然后混合编成了十多支护航舰队。南海区舰队也因此得了一个外号:老式战舰收容中心。

    中**队攻打吉布提,主要就是为了打通进入红海的航线。

    说得简单一些,如果中国舰队能够进入红海,到达埃及的港口,那么中国就能在中东开辟一条新的战线。

    毫无疑问,对美以联军来说,这绝对是一场恶梦。

    所幸的是,中**队到这个时候,也到了强弩之末,根本没有多余的部队来动这场进攻战役,不然也不会邀集盟国。

    问题是,美国在吉布提的兵力也极为有限。

    更重要的是,离吉布提最近的美以联军在西奈半岛上,而且美以联军部署在红海里的船只并不多。

    也就是说,吉布提基本上就是一座孤悬在亚丁湾西部的飞地。

    如果中国投入一支足够强大的力量,哪怕只是一支拥有一艘航母的舰队,美军也别想守住吉布提。

    当时,中**队只能依靠部署在迪戈加西亚的岸基航空兵。

    事实上,必须承认中**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攻打吉布提的时候,部署在沙特与阿联酋的中国空军就没有提供帮助。主要原因就是,这是由陆战队单独策划的进攻行动,与空军没有多大关系。

    在检讨吉布提战役的时候,牧浩洋就明确提到,中**队的内部矛盾,极大的削弱了作战能力。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中国空军提供一些支援,陆战队能在八月份攻占吉布提。

    可惜的是,没有空军的支援,这场原本没有什么难度的战役,变成了一场持久战。到八月初,“东方盟军”还在北索马里的荒漠里蹒跚前进,离吉布提有一百多公里,而且已经为此付出了上万人伤亡的代价。

    只是,美军的日子也不好过。

    从六月底开始,美国就集中战略空运力量,向吉布提运送兵力与物资,并且一直持续到八月初。一个多月内,美军向吉布提增派了两个师,大约三万名官兵,还运送了一百多万吨作战物资。

    可以说,美军为了守住吉布提,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问题是,美军必须守住吉布提,不然就得输掉中东战争。

    只是,最大的威胁不在非洲之角,而是在大陆战场上。

    虽然直到弗伦奇回到华盛顿,大陆战场上也非常平静,中国陆军仍然努力打通远东与西伯利亚的交通线,进驻中亚的中**队没有动静,但是已经有足够多的迹象表明,中国陆军正在为一次决定性的战略进攻做准备。别的不说,从五月到七月的三个月里,中国至少向哈萨克斯坦输送了数千万吨的作战物资,其中只有百分之四十由铁路运输,剩下的百分之六十为空运。

    如果没有动战略进攻的准备,中国陆军绝对不会动用如此多的空运力量。

    根据CIA提供的情报,当时中国部署在大陆战场上的运输机过了两千架,而且几乎都是大型电动运输机。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按照马歇尔上将的判断,即便不做战前准备,中国的战略空运力量也足以支持十个集团军动进攻。

    当时,马歇尔上将还推断,中国陆军不会因为天气问题而放弃进攻,很有可能在冬季的时候动进攻,且主要攻占由俄罗斯控制的乌拉尔河流域,把战线推进到伏尔加河,为来年开春进军俄罗斯打下基础。

    可以说,马歇尔上将的判断非常准确,几乎与戚凯威的战略计划完全一致。

    事实上,当时中国陆军在哈萨克斯坦囤积作战物资,不是在为冬季的进攻做准备,而是在为明年春天的进攻做准备。即便以空运为主,把物资从哈萨克斯坦运到前线,也要比从国内运到前线容易得多。

    现在的问题就是:中国陆军将在什么时候动进攻?

    马歇尔上将给出的答案是:十月份,最迟十月底。

    理由很简单,到了十月底,戚凯威至少能在中亚投入八个全部装备了地面战平台的集团军。

    这样一来,美军就得立即采取行动,在其他战场上吸引中**队的注意力。

    显然,这个“其他战场”,只能是太平洋战场,因为在别的战场上,美军根本不可能在十月底之前动进攻。

    问题是,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就能动进攻吗?T!~!

    ..

第一百三十六章 错失良机

    面对总统与参联会主席的提问,弗伦奇给出了极为肯定的答复,即在二零五四年第二季度之前,美军没有能力在太平洋上动进攻,甚至得继续收缩防线,以避免过早与中国海军决战。

    毫无疑问,这样的答复,肯定无法让卢卡斯与马歇尔满意。

    只是,马歇尔没有否认弗伦奇提到的实际情况,并且极力稳住了总统,随后向弗伦奇抛出了一个建议:是否能够把中**队引到所罗门群岛,利用该地的坚固防线,打一场对美军有利的战斗。

    显然,弗伦奇觉得马歇尔的说法有点搞笑,因为打不打所罗门群岛是中**队的事。

    只是,弗伦奇很快就改变了这个想法,因为马歇尔拿出了一份至关重要的情报:中国陆战队已经动员了不低于四个陆战师的兵力,而且至少有三支登陆舰队已经在扶桑待命,随时有可能开赴战场。

    动用如此多的陆战队,显然不是为了攻占波纳佩岛。

    此外,弗伦奇早就断定,中国海军不会冒险攻打夏威夷群岛,甚至不会去占领位于群岛最西端的中途岛。

    那么,剩下的可能就只有一个:中国海军会不惜代价的攻打所罗门群岛。

    这个判断,也正好符合中国在过去几个月内的政治行动,即向东南亚与南亚地区的盟国做出承诺,将尽快消除受到的安全威胁。

    再从整体战略上看,这也说得过去。

    原因就是,在中国陆军动冬季攻势之前,中国海军也有必要在太平洋战场上动一次有影响力的战略进攻,达到牵制美军的目的。要知道,如果中国陆军渡过了伏尔加河,美国出兵俄罗斯就将变成事实。为了降低陆军在大陆战场上的进攻难度,中国海军有足够的理由让美军把兵力派往别的战场。因为除了非洲之角,其他几个战场都以陆军为主,所以中国海军在西南太平洋上力的可能性最大。

    也就是说,中国海军大张旗鼓,就是为了攻打所罗门群岛。

    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出来了:美军能在所罗门群岛坚持多久?

    弗伦奇给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不低于半年。

    准确的说,不管打得如何,美军都得在所罗门群岛坚持到二零五四年第二季度,为舰队反击争取时间。

    按照弗伦奇的判断,只要拖到二零五四年之后,美国海军就有望在所罗门群岛扭转战场局势,在遏制住中国海军的进攻势头之后,以所罗门群岛为根据地动反击,说不定还能夺回马里亚纳群岛。

    当然,这只是最乐观的预测。

    谈到这,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得多了。

    美军必须守住所罗门群岛,而且得为明年的反击打下基础。

    卢卡斯当即就给弗伦奇授权,让他全权调动太平洋战区的部队,并且命令马歇尔上将全力支持。

    离开白宫后,弗伦奇在前往机场的途中,与马歇尔商量了一番。

    马歇尔没有给出明确建议,毕竟他是陆军上将,不大懂得海上作战,只是给了弗伦奇一个建议,即充分利用手里的所有资源,以空间换时间,而不是一开始就把全部希望放在所罗门群岛。

    显然,马歇尔等于什么都没说。

    弗伦奇不可能不知道,如果直接退守所罗门群岛,美军将失去战略转圜余地,而且会沉重打击士气。

    事实上,当时美军的士气已经成问题了。

    从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开始,到密克罗尼西亚海战大败,美军不但赔光了开战初期赢得的所有赌本,还倒贴了不少,甚至丢掉了迪戈加西亚与马里亚纳群岛,基本上退出了印度洋,在西太平洋上也退却了数千公里。虽然美国当局非常重视宣传,而且把每次战斗都宣扬成了伟大的胜利,甚至宣称在密克罗尼西亚海战中歼灭了中国海军,但是这种宣传,只能欺骗老百姓。对于战场上的军人来说,总能从各种渠道了解到隐藏在迷雾后的真相,也就能够看清现实。

    不战而退,显然不能提升士气。

    就算战了再退,也不能提升士气。

    弗伦奇要做的,先就是提升士气,因此他就得在战场上采取行动,取得一次胜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胜利。

    等他回到珍珠港,前线战况已经出现了变化。

    中国陆战队在当地时间三十一日清晨,也就是弗伦奇回到珍珠港前大概四个小时,登上了波纳佩岛。

    当时,岛上的战斗还没有结束。

    弗伦奇立即意识到,如果能够守住波纳佩岛,或者在波纳佩岛重创中国舰队,就能提升士气。

    为此,弗伦奇立即着手准备。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电令尼克松,率领第三舰队机动到所罗门群岛东面,然后向瑙鲁航行。

    紧接着,弗伦奇向波纳佩岛守军了一封电报,要他们坚持到最后一人。

    可惜的是,这份电报出去的时候,波纳佩岛上的美军已经竖起了白旗。在伤亡一千二百多人之后,仅存的一名陆战队上尉向中国陆战队投降,随即美军的非战斗人员也乖乖放下了武器。

    必须承认,这是一个巧合。

    当时,中国陆战队刚刚控制了美军陆战队指挥中心,弗伦奇的电报就了过来,而被俘的美军通信军官非常合作,在中国陆战队指挥官面前翻译了电报,而这份电报立即就送给了龚继飞、佟少云与司马文正。

    只是,在此之前大约两分钟,美军出了向中**队投降的电报。

    也就是说,弗伦奇是在出电报之后,接到了波纳佩岛守军的报告,得知守军已经投降的消息。

    当时,弗伦奇的第一个反映就是,他的作战意图已经暴露了。

    要知道,如果美军不打算反击,就没有理由命令守军死战到最后一人,而且美军也没有这样的传统。事实上,在投降之前,波纳佩岛上的美军已经尽到了义务,近五百名陆战队官兵死亡过四百人,连非战斗人员都参加了战斗,有近八百人伤亡,剩下的几乎都丧失了抵抗力。

    随即,弗伦奇就给尼克松了电报,让他留在所罗门群岛东部,暂时不要北上。

    显然,弗伦奇有点犹豫,或者不知道中国舰队的活动情况,不敢贸然让承载着美军全部希望的第三舰队去冒险。

    客观的讲,这个决定没有错。

    要知道,当时弗伦奇根本没有掌握第一手情报,甚至不知道中国舰队在哪,而波纳佩岛守军在报告中已经提到,中国海军出动的战斗机并不多,大部分火力打击任务是由舰炮承担的。结合CIA提供的情报,即中国海军至少获得了四艘护航航母,而且这些护航航母已经跟随登陆舰队出海了。

    由此,弗伦奇可以推断出,中国海军的主力舰队没有前往波纳佩岛。

    如此一来,就不难想到,中国海军攻打波纳佩岛,就是要把美军舰队yin*过去,因此中国舰队肯定已经部署到位了。

    事实上,弗伦奇忽视了一个问题,即中国陆战队只用几个小时就攻占了波纳佩岛。

    这也不能怪他,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