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燃烧的海洋-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不大好?”

    “没什么不好的,傅老早就跟他说了,听说他也想见见救命恩人。”腾耀辉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要知道,当初不是你的话,刘俊实肯定完蛋了。没有刘俊实,两岸不可能实现和平统一。”

    “腾总,你太抬举我了。”

    “不是抬举你,这件事本来就是你做的。”

    牧浩洋勉强笑了笑,二十多年前的事,他差不多都快忘记了。

    “好了,这几天没什么事,你好好准备一下。”腾耀辉没有送客的意思,“埃及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还算顺利,纳杰夫是个很有才能的领导人,也很有威望。”

    “这么说,中东就要变得热火朝天了?”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没这么快,等到明年年底,我们交付第一批装备后,中东局势才会升温。”

    “恐怕等不到那么久。”

    “是吗?”

    “李明阳已经收到消息,叙利亚也在进行军事改革,而且复制了你的模式。”

    “什么意思?”

    “说得简单一点,纳杰夫肯定与叙利亚总统有私下往来,你在埃及搞的改革,已经被他移植到了叙利亚。”

    “这不是坏事。”

    “也许不是,可是谁又说得准呢?”

    牧浩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腾耀辉的意思。

    “关键还是得看以色列与美国,特别是美国。只是目前看来,一点也不乐观。在我们插手中东事务之后,美国肯定不会作壁上观,更不会隔岸观火。”腾耀辉长出口气,说道,“按照我的猜测,拯救行动结束后,中东危机就会爆。当然,你说得也没错。在埃及的军事实力得到实质性的增长之前,以色列不会主动打破战略平衡。只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已经开始了。”

    “只要巴以矛盾还没消除,军备竞赛就无法避免。”

    “那么,你觉得有没有必要帮助叙利亚?”

    “这……”

    “就算我现在不提出这个问题,年后元也会提出这个问题。”

    牧浩洋点了点头,沉思一阵,说道:“从纯军事角度出,仅仅武装埃及,肯定无法抵消以色列的军事优势。如果战争无法避免,我们就得武装叙利亚。只有南北夹击,才有希望打赢这场战争。”

    “这么说,你也支持阿拉伯国家?”

    “腾总,我可没有这么说。”牧浩洋笑了笑,说道,“如果可以选择,我更希望与以色列合作。”

    “可惜的是,没有这个选项。”

    牧浩洋没有开口,他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了。

    在埃及呆了几个月,牧浩洋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认识,即埃及民众的战争积极性,远没有想像的那么高。虽然没有去过以色列,但是通过新闻媒体,牧浩洋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即阿拉伯人在生存斗争问题上,远没有犹太人那么积极。说得直接一点,以埃及为的阿拉伯国家是为了一个理想目标而奋斗,也许开始的时候很有激情,但是在遭到挫折后,肯定会表现得更加极端。相反,犹太人不是在为理想、而是在为生存奋战,因此在任何情况下的表现都过了阿拉伯人。

    由此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在四次中东战争中,获胜的都是犹太人。

    正如牧浩洋所说,如果能够与以色列合作,就没有必要跟阿拉伯国家合作。

    可惜的是,没有这个可能。

    见到牧浩洋不开口,腾耀辉叹了口气,说道:“在你看来,有了我们的支持,阿拉伯国家有多大的胜算?”

    “谁输谁赢,不又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决定。”

    腾耀辉点了点头,说道:“这么说来,我们必须做好军事干预准备?”

    “准确的说,我们要做的只是阻止美国介入。”牧浩洋长出口气,说道,“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以色列的生存受到威胁时,美国肯定会介入,甚至有可能出兵参战。如果我们直接介入,将难免与美国爆正面冲突。如果我们不介入,阿拉伯国家必败无疑。因此我的看法是,尽可能的阻止美国介入。”

    “问题是,这基本上不可能。正像你说的,只要以色列的生存受到威胁……”

    “那么,这就必须是一场有限的地区战争。”

    腾耀辉一愣,等着牧浩洋说下去。

    “不管谁挑起战争,只要目的有限,就有理由阻止美国介入。也许无法阻止美国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比如紧急提供一批武器装备,但是至少可以阻止美国出兵。”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也就是说,阿拉伯国家的目的不是消灭以色列,而是改变中东地区的战略格局,消除以色列的战略优势。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最好的选择是帮助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

    “可是这样一来,以色列的生存依然会受到威胁。”

    “不是最直接的威胁,也没有真正消灭以色列,只是夺回了被以色列侵占的领土,让中东局势回到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前。”

    腾耀辉沉思了一阵,说道:“按照这个目的进行,我们需要投入多少力量?”

    “应该不是很大,关键是阻止美国介入。说得直接一点,我们肯定要采取必要的军事措施,向美国施加压力,并且在外交上表明立场,即美国介入中东战争,将迫使我们采取同样的行动。这么做,等于与美国比底气。只要美国没有做好世界大战的准备,就不会在中东问题上与我们死扛。”

    “问题是,我们也没有做好准备。”

    “美国会打一场只有半数希望的世界大战吗?”

    “这……”

    “不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都是在有绝对把握的前提下才参与的。没有必胜的把握,美国绝对不会与我们打一场世界大战。如果只有一半的胜算,美国更不会贸然挑起战争。”

    “看来,你非常了解美国。”

    “腾总,这不是了解与不了解的问题。至少到目前为止,美国仍然是现有世界格局的最大获益者。作为既得利益者,美国不会主动破坏现有局面,也就不会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主动挑起战争。”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更重要的是,我们与美国的全面战争无法避免,终究有爆的一天。在这天到来之前,美国最佳的选择就是尽可能的削弱我们,而中东战争无疑是天赐良机。”

    “什么意思?”

    “美国不会谋求在中东地区战胜我们,也不会让我们获得绝对胜利,而是利用中东地区拉长我们的战线。”

    “你的意思是,我们介入中东地区,必然会对整体战略造成影响?”

    “或者说是背上了一个沉重的战略包袱,使得我们在其他方向上,特别是至关重要的太平洋方向上缺乏主动性。”

    腾耀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牧浩洋的意思。

    牧浩洋没再多说什么,他已经说得够清楚了。

    对中国来说,中东既是通往世界的口,也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泥潭,而中国的中东政策,除了占领这个口,还得避免深陷其中。对中国领导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艰巨的考验。T!~!

    ..

第八十九章 统一

    第八十九章统一

    二零三七年一月一日,黎平寇飞赴台北。

    两岸和平统一,绝对是中华民族现代史上最重大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现代史的开端。

    八十八年的裂痕,在这一天得以弥合。

    虽然修复两岸关系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即便在形式上完成统一之后,也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在实质上完成统一,但是在迈出这关键的一步之后,同为炎黄子孙的两岸同胞不再被一道狭窄的海峡隔绝。

    因为成功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所以黎平寇被誉为新中国最伟大的国家领导人之一。

    在庆祝典礼上,黎平寇提到,两岸实现和平统一,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也不仅仅是两岸数代领导人的功劳,而是两岸民众积极推动的结果,是两岸经济、技术、文化、思想等全面交流与融合的结果。

    在黎平寇身后,站着傅秀波、刘俊实等两岸老一辈领导人。

    严格说来,他们才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元勋。如果没有他们打下的基础,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两岸不可能在此时实现和平统一。

    庆祝活动非常隆重,台北数百万民众自走上街头,欢迎两岸领导人。

    牧浩洋非常幸运,因为参加统一庆典的大陆军方代表只有五个人,而他是唯一的现役军人。

    当然,他来台北的主要任务不是参加庆典,而是与台北军方接触。

    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台湾将保留一支防卫性质的军事力量,只在名义上接受大陆军事机构领导,因此将成立两岸军事委员会,大陆派遣一名高级将领担任主席,负责沟通两岸的防务工作。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监督台湾的军事部署与调动,确保台湾军队主要履行防卫职责。

    因为前期谈判早已结束,所以牧浩洋只是象征性的与台军总参谋长进行了会晤,商讨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牧浩洋将留在台湾。

    三天后,当牧浩洋跟随黎平寇返回北京,中国国防部才正式宣布,将由原空军司令母祁铁出任两岸军事委员会主席。

    在回程的专机上,黎平寇把牧浩洋单独叫了过去。

    “听老腾说,埃及那边的进展非常顺利,纳杰夫没有提出过分要求?”

    牧浩洋笑着摇了摇头,黎平寇显然在照顾腾耀辉的面子,因为他在埃及的一举一动,都是直接向元汇报。

    “在你看来,中东战争是否无法避免?”

    “可以这么说。”

    “什么意思?”

    牧浩洋点上香烟,思索了一阵,才说道:“在我们答应向埃及出售军火之后,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已经开始,而最终结果就是第五次中东战争。只是阿以双方是否打起来,还是得由我们与美国决定。”

    黎平寇笑了笑,让牧浩洋说下去。

    “按照我们与埃及签署的意向合同,恐怕到二零四零年,埃及也没有足够的实力挑战以色列。不可否认,纳杰夫是一个很有魄力的领导人,而且有点理想主义,他的行为肯定会影响中东局势。问题是,如果没有足够大的把握,纳杰夫绝对不会动战争。能够对他产生影响的,正是我们的军事援助力度。”

    “美国呢?”

    “毫无疑问,美国肯定会援助以色列,而我们将根据美国的行动,调整对埃政策,即援助埃及的力度。同样的道理,美国也会根据我们对埃及的援助力度,决定为以色列提供多大的支持。”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如果我们与美国都足够理智,在援助行动上有所保留,即不追求绝对优势,那么这场军备竞赛将持续好几年,而且双方都没有足够的把握取得胜利。只要有一方不够理智,意图帮助援助对象取得绝对优势,那么这场军备竞赛将在两年内见到结果。”

    “在你看来,谁会先失去理智?”

    “元,我觉得,中东局势过于复杂,越谨慎越好。”

    “为什么?”

    牧浩洋长出口气,说道:“对我们来说,即便帮助阿拉伯国家取得了胜利,也不见得能够获得实质性的好处。”

    “这么说来,你认为我们在中东做的是无用功?”

    “也不能这么说,至少在目前看来,培养一个强大的阿拉伯国家,对我们在中东地区的利益确实没有多大帮助。”

    “那么你的意思就是,我们应该有所保留?”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你想过没有,美国会有所保留吗?”

    “这……”

    “也许你说得没错,一个强大的阿拉伯国家,对我们确实没有多大帮助,反而有可能成为我们在中东地区的头号对手。别的不说,阿拉伯国家展壮大后,肯定会谋求建立大阿拉伯联盟,甚至是统一到一个政府之下,而这个地跨北非与中东的阿拉伯帝国,肯定会阻挠外来势力。”黎平寇笑了笑,说道,“这就如同当初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弱小的时候需要英法的帮助,渡过难关后就成了英法的敌人。这也与当初的伊朗一样,曾经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盟友,后来却成为最令美国头痛的国家。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当联盟的利益基础消失后,我们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不会像现在这么紧密,甚至有可能完全逆转,让我们不得不面对更令人头痛的问题。”

    牧浩洋没有开口,这也是他最为担心的问题。

    “可惜的是,认识到这个问题的,绝对不止是我们。”

    “元,你的意思是……”

    “可以说,美国比我们看得更加清楚,毕竟当局者密、旁观者清。现在,我们正站在十字路口上。要么固守既得利益,与美国分享世界霸权,而且是以二号大国的身份,在国际舞台上充当美国的陪衬。要么迈向全球,在世界各地与美国争夺霸权,而中东地区是无法绕过去的障碍。只要我们选择后者,就不可避免的要在中东地区谋求更大的影响力,而唯一的选择就是拉拢阿拉伯国家。可以想像,不管我们有多么理智,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军备竞赛都会爆,而我们却无法控制这场竞赛。结果就是,我们只能支持阿拉伯国家,而且寄希望于阿拉伯国家。至少在目前,我们与阿拉伯国家的战略利益完全一致,也就不得不帮助埃及展壮大。”

    “这样的话,我们等于在为自己制造麻烦。”

    黎平寇点了点头,说道:“从长远来看,这绝对是在为自己制造麻烦。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第二种选择。作为挑战者,我们面对的问题比美国多得多,遇到的困难也比美国多得多。在我们答应向埃及出售先进武器装备之后,美国肯定会为以色列提供先进武器,战争肯定会爆。”

    “那我们就得采取更加谨慎的战略。”

    “老腾跟我说过,你认为应该限制战争规模?”

    “尽可能的限制,至少不能让以色列受到亡国威胁,不然美国就会直接介入,而我们将不可避免的卷入这场战争。”

    黎平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你觉得该怎么做?”

    “在埃及出面之前,为叙利亚提供适当的军事援助,争取拉拢叙利亚,由叙利亚来主导第五次中东战争。”

    “以此把战争限制为收复戈兰高地?”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只要叙利亚主导战争,就会以收复戈兰高地为主要目的,而不会以消灭以色列为主要目的。更重要的是,如果只有埃及展壮大,其他阿拉伯国家将别无选择。要是能扶持一个能与埃及抗衡的阿拉伯国家,就能在阿拉伯世界制造新的变数,让其他阿拉伯国家有选择的余地。虽然我也不敢肯定这么做会有什么结果,但是可以想像,一个强大的叙利亚,肯定能够牵制埃及,至少不会让埃及获得绝对主导权,也就有可能推迟阿拉伯的统一大业。”

    “看来,你不仅仅是军事家。”

    “元,我只是随便说说。”

    黎平寇笑了笑,说道:“就算是随便说说,也与我的想法完全一致。去台北前,我跟腾耀辉探讨过这个问题,决定派戚凯威去叙利亚,帮助叙利亚进行军事改革,顺带向叙利亚推销军火。”

    “这……”

    “本来想派你过去,只是你得返回开罗,盯住纳杰夫。”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黎平寇的意思。

    “正如你说的,纳杰夫很有魄力,也很有野心,所以得预防生意外情况。”黎平寇叹了口气,说道,“事实上,肯定会生意外情况,而且很难防范,所以你得有所准备,绝对不能让埃及采取单方面行动。”

    “这就得对军火贸易做出限制。”

    “该怎么做,你自己看着办。”黎平寇笑了笑,说道,“你也不用急着赶过去,先在家里住几天。等休假结束,再去开罗也不迟。”

    为了庆祝两岸和平统一,大陆与台湾当局都宣布全国休假十天。

    当然,这只针对部分行业,所有与拯救行动有关的企业都得照常上班,在拯救行动结束之后再把休假补上。

    牧浩洋也确实不想急着返回开罗,他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回家了。T!~!

    ..

第九十章 机遇

    第九十章机遇

    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绝对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事。

    只是,没过几天,全球气候事务组织公布的一条消息就引开了全球所有人的目光,也再次让几十亿人甭紧了神经。

    根据中美两国的太阳观测卫星搜集到的数据,在二月中旬,地球将再次遭受粒子风暴洗礼。所幸的是,这次粒子风暴的强度不是很高,而且以中子为主,人类掌握的防辐射技术足以应付;持续时间也不是很长,最长只有五天,不会对地球的气候变化造成严重影响,也不会对人类活动造成持续影响。只是暴露在阳光下,仍然有足够大的危害,因此各国必须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警报出之后,全球各地的防辐射药品与防辐射用具立即遭到抢购。

    所幸的是,大部分国家、特别是达国家早就有所准备,而且大部分国家仍然处于管制状态,社会秩序得到了有效维护。

    为了确保拯救工作顺利进行,全球气候事务组织召开了紧急会议。

    按照会议上做出的决策,中美欧俄将向参与拯救行动的国家提供援助,即无偿提供防辐射药物与防辐射用具,确保与拯救工作有关的工业生产能够正常进行,以及所有参与国的经济活动正常运转。

    承担援助工作的主要就是中国与美国。

    按照中国作出的承诺,将在粒子风暴到来之前,为十一个参与国提供十亿份抗辐射药物与一点五亿套抗辐射用具、主要是能够抵抗中子辐射的抗辐射服。美国也将提供数量相当的抗辐射药物与抗辐射用具。全部援助到位的话,十一个参与国将能为每三位国民提供一套抗辐射用具。

    援助行动迅展开,一月十五日,第一批援助物资就送上了运输机。

    虽然这次的粒子风暴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是在绝大部分人看来,这仍然是一次具有毁灭性的自然灾难。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各国先后出**了更加严厉的管制措施。

    别的不说,在美国这个崇尚自由与民主的国家,都出**了联邦紧急法案,禁止任何平民在粒子风暴到来后在昼间外出,夜间的活动时间也只限定在十九点到二十二点之间,所有人口在五万以上的城镇,在二十二点之后宵禁,只有持特殊通行证的人员,才允许在此期间外出。

    受粒子风暴影响,清理微尘的工作也被迫暂时终止。

    二月十三日,粒子风暴到来。

    因为早已采取防范措施,所以影响并不严重。在接下来的四天内,全球气候事务组织的十五个成员均没有出现严重的社会动荡,与拯救工作有关的工业生产照常进行,民众也得到了妥善安置。

    二月十七日,粒子风暴结束。

    根据全球气候事务组织统计,达国家遭受的损失微乎其微,只有部分达国家与最落后的二十个国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最严重的,自然是非洲大陆。

    当时,非洲大陆的战乱已经蔓延到了十多个国家,撒哈拉以南地区,除了南非、坦桑尼亚与喀麦隆,所有国家都爆了内战或者是种族战争,数十亿人卷入战争,数以千万计的难民涌向世界各地。

    在此之前,全球气候事务组织忙于拯救行动,根本没有精力理会非洲大陆上的战乱。

    问题暴露出来后,中国与美国率先提出,应该正视非洲的战乱,全球气候事务组织有责任与义务,帮助非洲地区恢复稳定。

    说得直接一点,以全球气候事务组织的名义出兵非洲,恢复地区稳定。

    问题是,谁出兵,以及谁来承担出兵的费用?

    虽然中国与美国都做出承诺,愿意承担主要义务,不但出兵,还承担军费开支,但是其他国家就没有这么积极了,连欧盟与俄罗斯都认为,气候变化依然是主要问题,没有理由在非洲耗费力量。

    经过数天争论,最终只得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决议:授权中国与美国,为非盟提供平定地区动乱的必要援助。

    正是这个决议,直接引了中美两国在非洲大陆上的全面对抗。

    当时,中国在非洲的主要立足点是坦桑尼亚等东非国家,而美国的主要立足点是西非与南部非洲。

    按照美国在二零二零年左右制订的战略展规划,在建立美洲共同体的时候,将积极推动大西洋两岸的经济交流,谋求建立一个横跨大西洋的洲际国家组织,而最终目的就是把大西洋变成美国的内海。如此一来,西非与南部非洲成为美国必须控制的战略要地,特别是以南非为的南部非洲地区。

    美国的这一战略规划,与中国的战略规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虽然从世界上看,美国先打出“大西洋战略”,但是从本质上讲,正是为了对抗中国的“印度洋战略”。

    第一次印度洋战争前,中国就在积极谋求印度洋的霸权地位,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在东部非洲地区的战略布局,而执行这一战略的正是牧浩洋。第一次印度洋战争后,中国在印度洋的影响力全面提升,而为了保护战略航线,中国必须谋求印度洋的霸权地位,即建立一个环印度洋的国际组织。

    说得直接一点,中国的“印度洋战略”,就是把印度洋变成中国的内海。

    如此一来,非洲大陆的两端,成为中美斗争的焦点。北面的埃及、南面的南非,都是中国意图控制的战略要地。

    更重要的是,非洲大陆成了中美的战略缓冲区。

    虽然在这片广袤、原始、荒凉的大陆上,中美两国的作为都不会很大,毕竟受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限制,中美两国的军事力量在非洲大陆上的作用非常有限,但是谁能在非洲大陆上起到主导地位,谁就掌握了战略主导权,获得了战略优势。对中美两国来说,这个二级战场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太平洋。

    问题是,非洲问题,绝对不仅仅是中国与美国的问题。

    在撒哈拉以北地区,除了早已存在的阿拉伯国家联盟之外,还有正在向地中海南岸渗透的欧盟。

    在平定了突尼斯的军事政变之后,欧盟大力改造这个阿拉伯国家,就是希望以突尼斯为跳板,控制北非地区,把欧盟的影响力扩大到地中海南岸,从而以欧盟为核心,将立一个横跨地中海的国际组织。

    对欧盟来说,这也是扩大战略空间的必要步骤。

    甚至可以说是唯一方向。

    要知道,在欧盟北面是荒凉的北冰洋、东边是强大的俄罗斯、西边是大西洋,只有向南进军,欧盟的影响力才能得到扩张。只要欧盟、特别是法德轴心不甘心局限于欧洲大陆,就必须进军非洲。

    结果就是,非洲成为中美欧三方角逐的舞台。

    只是当时,非洲的战乱还没有蔓延到撒哈拉以北地区,所以欧盟坚决反对中国与美国出兵干预。

    当然,这也与欧盟自身的问题有关,因为在这个时候,欧盟还没有能力出兵非洲。

    对中国来说,这绝对是一个机会,而且是天赐良机。

    利用全球气候事务组织的授权,中国有了出兵非洲,扩大战略势力范围的正当理由,也就有了在非洲与美国角逐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这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解决阿拉伯问题的良机。

    阿拉伯问题以民族为基础,非洲问题以地域为基础,而这两个问题存在交集,即部分阿拉伯国家在非洲,而且主要集中在北非地区。对中国来说,这等于获得了与欧盟进行战略妥协的条件。

    说得直接一点,中国可以拿北非地区作为交换条件,与欧盟取得战略共识。

    除此之外,还能利用欧盟扩大势力范围,牵制阿拉伯世界的野心,以非直接的方式阻止阿拉伯世界走向统一。也就是说,只要欧盟肯把北非纳入势力范围,那么埃及统一阿拉伯世界的野心就将遭到重创。

    显然,这对中国没有任何坏处。

    受粒子风暴影响,牧浩洋一直没有去开罗。

    留在国内,除了帮助腾耀辉处理总参谋部的日常工作之外,他还有很多空闲时间,可以陪陪老婆孩子,也可以了解一些其他事情。不管怎么说,副总参谋长不是白当的,随时都有事情做。

    当时,牧浩洋最关心的还是拯救行动。

    回收微尘的行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第二座组装厂投产后不久,中国的工程师改进了“天使”的微尘回收系统,把日回收量提高到了五百吨,因此回收效率大大提高,回收进度大大加快。

    直接结果就是,二零三六年冬天,北冰洋正常冰冻。

    科学家根据观测到的数据做出推断,如果回收工作在二零三七年六月底完成,全球季候将在二零三七年底基本恢复正常。准确的说是总体气候,即全球平均温度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

    事实上,这也正是拯救行动取得成功的唯一标志。

    达到这个目的之后,拯救行动就将宣告结束,所有“天使”飞机将按照四方达成的协议分批次销毁。

    虽然在是否解散全球气候事务组织的问题上,各国存在较大的分歧,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在拯救行动结束后,人类文明的生存问题将得以解决,而局部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只是国家问题。

    没有了生存威胁,人类文明将走向何方?T!~!

    ..

第九十一章 浮上水面

    第九十一章浮上水面

    在共同的威胁面前,人类能够团结一致。可是在共同的威胁消失后,国家与民族矛盾再次成为人类文明的主旋律。最具有代表性的,正是愈演愈烈的中东局势,特别是埃及与以色列的军备竞赛。

    三月一日,牧浩洋参加了中埃军贸合同的签字仪式。

    在获得双方立法机构批准后,这份总额高达二万五千两百亿元的合同已经生效,签字仪式只具有象征性意义。按照双方在二零三七年二月份达成的谅解备忘录,埃及支付第一笔款项后,中**火企业在二零三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前交付包括三十架J…30I在内的第一批武器装备。在二零三七年六月底,埃及将安排九十名飞行员前往中国,接受为期半年的基础培训。

    事实上,这还不是最引人瞩目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