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燃烧的海洋-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第一批出动的侦察机,则仍然按照原定计划行动,只是在返航的时候,才与留下来的预警机联系。

    这一系列安排,体现出了东乡祖望的实力。

    在他看来,不管在西面活动的是第一舰队、还是第二舰队,肯定会立即发动攻击,而且会认为联合舰队将向东规避。更重要的是,攻击机群直线出击的话,将首先与炮击硫黄岛的三艘巡洋舰遭遇。毫无疑问,这三艘巡洋舰凶多吉少,而其最大价值就是:通过向东航行来掩护联合舰队。

    说得直接一点,中国战斗机发现了巡洋舰之后,肯定会认为联合舰队在向东规避。

    按照海军的基本战术,在攻击机群发现敌方主力舰队之前,只向舰队汇报消息,舰队不会更变作战命令。也就是说,向哪个方向搜索,一般由攻击机群的领队机长决定,舰队指挥官不会轻易调整战术部署。这么做,也主要是为了让舰队保持隐蔽,避免在攻击得手之前暴露行踪。要知道,如果敌舰队也发起了攻击,那么在攻击得手之前暴露行踪,很有可能遭到敌机群的攻击。

    正是如此,东乡祖望让联合舰队向南规避。

    按照他的判断,如果第一舰队与第二舰队都在硫黄岛西南方向上,那么他派出去的第二批侦察机就很有可能发现某支舰队,或者发现两支舰队,然后赶在八日凌晨派出第一支攻击机群。

    如果能够赶在天亮前干掉某支舰队,就能把接下来的战斗安排在八日夜间进行。

    要是没能在八日凌晨干掉某支舰队,也能在白天全速撤离战场,避免与集结在一起的中国舰队决战。

    在东乡祖望看来,他的战术部署无懈可击。

    当然,东乡祖望也没有过分轻视对手,在第二批侦察机起飞之后,他派出了二十四架防空战斗机,然后让之前升空的十二架战斗机返航,在飞行甲板上待命,以便随时应付中国舰队发动的空中打击。

    做好这一系列的部署,东乡祖望也就只能耐心等待了。。。。

    更多到,地址T!~!

    ..

第四十六章 全速北上

    第四十六章全速北上

    收到潜艇的侦察报告,杨禹方被吓得不轻。

    要知道,联合舰队就在东南五百多公里外,而且已经出动了侦察机。随后,侦察机发来的消息更让杨禹方认识到,联合舰队早就知道第一舰队在硫黄岛附近,而且就是冲着第一舰队来的。

    杨禹方首先想到的就是组织舰队防空作战。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他的选择一点都没错。

    第一舰队刚刚派出侦察机,而且刚刚增加了防空战斗机,两艘航母上的地勤人员还没有为其他战斗机做好升空准备。更要命的是,“昆仑山”号与“天山”号服役不久,舰队官兵没有经历过实战考验,素质远远比不上“长江”号与“黄河”号的舰队官兵,不可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事实上,牧浩洋选择第二舰队,而不是第一舰队,也与舰队官兵的素质有关。

    以当时的情况,第一舰队能在一个小时内完成攻击前的准备工作就非常不错了,因此最快也要到十点左右才能发起攻击。

    在此之前,第一舰队遭到攻击的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在组织攻击的时候遭到突然袭击,舰队的防空作战肯定会受到影响,两艘航母甚至有可能彻底完蛋。

    要知道,在出动攻击机群的时候,大批战斗机得停留在飞行甲板上。

    这些战斗机挂上了弹药、装满了燃料,每一架都是一枚定时炸弹,很有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灾难。

    更重要的是,攻击机占据了飞行甲板,就难以增派防空战斗机了。

    此外,牧浩洋的战役部署,也对杨禹方的战术决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按照杨禹方收到的消息,第二舰队最快能在八日凌晨赶到,不可能在七日夜间攻击联合舰队,也就无法协助第一舰队作战。

    也就是说,即便及时发起攻击,第一舰队也只能孤军奋战。

    在少了两艘航母的情况下,第一舰队也许有能力重创联合舰队,但是肯定会在联合舰队的反击中遭受沉重打击,甚至彻底丧失作战能力。如此一来,联合舰队就很有可能在第二舰队赶到之前逃逸。

    站在杨禹方的立场上,采取保守的战术才是最佳选择。

    当然,杨禹方没有忘记最重要的事情:派遣更多的侦察机前往联合舰队所在海域,获取更加准确的战术情报。

    到九点三十分,第一舰队上空的防空战斗机已经达到四十八架。

    为了指挥这么多战斗机,还出动了四架舰载预警机。

    因为没有被联合舰队的侦察机发现,所以第一舰队仍然保持无线电静默,所有预警机的雷达都以被动方式工作。问题是,被动工作时,预警机的探测效率大大降低,甚至无法确保百分之百的发现逼近的敌机。为此,在杨禹方下达了防空警戒命令后,舰队里的护航战舰立即散开,并且进入了最高战备状态。在预警机发现来袭机群后,所有护航战舰能在三十秒内启动防空雷达。

    当然,预警机很有可能漏掉单独飞行的敌机,但是绝对不会漏掉成群活动的敌机。

    九点三十五分,四架执行侦察任务的J…32从“昆仑山”号与“天山”号上起飞,前去搜寻联合舰队。

    因为每艘航母上只有二十四架J…32,所以一般情况下,侦察任务都由J…25承担,只有在特殊情况下,舰队指挥官才会动用J…32。与J…25相比,J…32的优势不是航程,而是更加完善的隐身技术。

    依靠干扰周围电磁场的主动隐身技术,J…32能够骗过绝大部分预警机。

    已经有情报证明,日本海军的E…2F很有可能也有被动探测雷达。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被动雷达,但是已经具备了一些被动雷达的特殊能力,比如能够通过磁场变化,发现隐身战斗机。

    侦察机出发后,杨禹方才考虑是否攻击联合舰队。

    虽然当时第一舰队的两艘航母上,总共只剩下了一百二十架战斗机,而且防空战斗机要轮流降落,所以最多只能出动六十架战斗机执行攻击任务,而在杨禹方看来,这么点战斗机根本无法突破联合舰队的防空网,但是在第二舰队即将赶到的情况下,联合舰队很有可能撤离战场,而主动攻击是拖住联合舰队的唯一办法。错过这个机会,联合舰队很有可能在天亮之前逃走。

    到这个时候,杨禹方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飞行甲板早已清空,机库也空出了一些地方,地勤人员可以在机库内,为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斗机做好出发准备,不用冒险在飞行甲板上进行,也不会占用飞行甲板,而且不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斗机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升空作战,迎击来袭的日本战斗机,攻击前的准备工作不会对舰队防空造成负面影响。

    正是如此,九点四十五分,杨禹方下令让六十架战斗机做好攻击准备。

    只不过,最快也要到十点半之后,攻击机群才能升空。

    在杨禹方忙着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时,牧浩洋却在加紧赶路。

    潜艇的发现,证明了牧浩洋的判断,即联合舰队没有从马里亚纳群岛中间穿过,而是前往硫黄岛寻找第一舰队决战。

    在时间上,牧浩洋的判断也很准确,即双方将在七日夜间遭遇。

    问题是,这个时候,第二舰队还在硫黄岛南面大约二千六百公里处,离联合舰队暴露地点大约两千公里。

    这个距离,超过了两种舰载战斗机的最大攻击范围。

    当时,晏鹰搏建议立即发起攻击,因为可以让战斗机在完成攻击任务之后,前往第一舰队降落。如果第一舰队也发动了攻击,则第一舰队的舰载战斗机可以南下,到第二舰队的航母上降落。如此一来,两批战斗机的作战飞行距离都在三千公里之内,没有超过战斗机的最大航程。

    问题是,第一舰队在哪,晏鹰搏并不清楚。

    要知道,杨禹方一直保持无线电静默,根本没有汇报情况。

    虽然在此之前,第一舰队在硫黄岛西面活动,但是谁能保证,在七日白天,第一舰队没有转到硫黄岛北面。

    如果第一舰队在硫黄岛北面,那么第二舰队的战斗机就无法在烧光燃油前飞过去。

    更重要的是,第一舰队很有可能在此期间遭到攻击,而硫黄岛上的机场已被摧毁,因此第二舰队派出的战斗机只能在硫黄岛上迫降,根本不可能再次执行攻击任务,而第二舰队也将因此丧失攻击能力。

    说得直接一点,只是孤注一掷的行为,风险太大了。

    丧失大部分战斗机之后,第二舰队就算没有损失战舰,也没有能力与联合舰队决战,必须返回本土附近。

    对牧浩洋来说,最好的选择还是继续全速北上。

    杨禹方保持无线电静默,既给牧浩洋制造了麻烦,让他无法立即发起攻击,也让牧浩洋相信,第一舰队没有遭到攻击,正在想办法偷袭联合舰队,至少是缠住联合舰队,为第二舰队争取时间。

    不然的话,杨禹方早就打破无线电静默了。

    如果第一舰队能够拖住联合舰队,那么第二舰队就得争取在八日凌晨发动攻击,在天亮前结束战斗。

    问题是,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肯定无法航行五百公里。

    说得直接一点,要到八日天亮时,与联合舰队的距离才能缩短到一千五百公里,而这个时候根本来不及发动攻击了。当然,这还有一个前提,即联合舰队在暴露行踪之后,没有机动规避。

    显然,这个前提不大可能成立。

    不管是主动寻找第一舰队决战,还是在意识到危险后逃逸,联合舰队都不可能留在暴露地点附近。

    这样一来,首先就得对联合舰队的行踪做出准确判断。

    以当时的情况,只有一点可以确认,即联合舰队不会北上,因为北面就是硫黄岛,而联合舰队靠近硫黄岛,也就不可能保持隐蔽。要知道,日本巡洋舰只摧毁了机场,没有消灭岛上的陆战队。即便反潜巡逻机无法起飞,陆战队也有不少直升机,而且这些直升机肯定在炮击开始后就升空了。

    当然,向西规避也不可能,因为东乡祖望不可能知道第二舰队没有在西边活动。

    那么,联合舰队有可能向南规避吗?

    在牧浩洋看来,这也不大可能,因为到这个时候,东乡祖望肯定会意识到,联合舰队在几天前就暴露了行踪,而第二舰队很有可能前去截击,也就有可能出现在硫黄岛南面,向南规避就是主动送死。

    剩下的,就只有向东规避了。

    当然,这不见得是坏事,因为这意味着,只要杨禹方稍微谨慎一点,第一舰队就不会与联合舰队交战。

    更重要的是,东面是广袤的太平洋,没有多少岛屿。

    如果行动及时,第二舰队很有可能在马绍尔群岛北面截住联合舰队,打联合舰队一个措手不及。

    仔细盘算一阵之后,牧浩洋做出了决定:继续向北全速航行,在天亮后向东转向,然后在八日夜间派遣侦察机搜寻联合舰队。

    如果联合舰队按照他的判断向东规避,那么在八日上半夜,就能发现联合舰队。

    当然,必须联系上第一舰队,让第一舰队在天亮后向东追击,在八日上半夜一同攻击联合舰队。

    为此,牧浩洋必须在天亮前派遣一架运输机前往硫黄岛传达作战命令。。。。

    更多到,地址T!~!

    ..

第四十七章 抢先攻击

    第四十七章抢先攻击

    牧浩洋还在考虑战术安排的时候,北面的战斗已经打响了。

    十点刚过,最先起飞的那架J…32在首先发现日本舰队的那架侦察机标注的海域附近找到了炮击硫黄岛的日本巡洋舰。只是,这架J…32没能逼近,在一百多公里外遭到防空导弹拦截。

    大概十分钟后,另外一架J…32绕到日本战舰南面,从超低空进入,成功突破了日本战舰的防空网,确定只有三艘巡洋舰,而且都在以三十节以上的速度向东航行,附近没有日本航母。

    在第二架侦察机发回消息的时候,杨禹方正在考虑是否打破无线电静默。

    如果找到了联合舰队,就能在半个小时内发动攻击,而联合舰队最快也需要半个小时才能完成攻击前的准备工作,因此不再需要保持无线电静默。尽快与第二舰队取得联系,或者说向第二舰队汇报情况,才能确保第二舰队及时投入战斗,而不是在“沉默游戏”中浪费时间。

    第二架侦察机发回来的报告,让杨禹方打消了这个想法。

    显然,那不是联合舰队,只是三艘巡洋舰,最初那架侦察机的报告没有错,联合舰队在别的地方。

    此时,杨禹方已经想到,联合舰队很有可能就在巡洋舰东面不远处。

    原因很简单,联合舰队已经暴露行踪,而巡洋舰是主要防空力量,三艘巡洋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联合舰队的防空能力。在即将遭到攻击的情况下,东乡祖望肯定会让三艘巡洋舰返回。

    更重要的是,此时第一批J…25已经做好了出击准备。

    杨禹方没再迟疑,立即命令把这些J…25紧急出动,前去攻击三艘巡洋舰。只是他增添了一道命令,即在攻击了巡洋舰编队之后,继续向东飞行,扩大搜索范围,争取找到联合舰队。

    对J…25来说,这不是什么难事。

    第一舰队与日本巡洋舰编队的直线距离还不到四百公里,而J…25在携带两吨弹药的情况下,作战半径在一千五百公里左右。如果在飞行四百公里后投下弹药,作战半径还能延长几百公里。

    也就是说,在轰炸了巡洋舰编队后,J…25还能向东飞行一千多公里。

    在所剩战斗机不多的情况下,杨禹方无法派遣更多的侦察机,只能让J…25在完成攻击任务之后去执行侦察任务。

    十点十五分,第一架J…25从“昆仑山”号上弹射升空。

    接下来的五分钟内,“昆仑山”号出动了十二架J…25,“天山”号出动了十一架,还有一架因为机械故障没能升空。

    这个出动效率不算太高,一是官兵素质不够高,二是夜间的出动率本来就不如白天。

    为了掩护二十三架J…25,杨禹方还抽调了八架执行防空任务的J…32。

    因为距离实在是太近了,所以即便不派遣护航战斗机,也能用防空战斗机为攻击机群提供掩护。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动用舰队上空的预警机为攻击机群服务,只是杨禹方没有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如果动用预警机,就得让预警机的雷达以主动方式工作。

    这么做,等于打破了无线电静默,也等于主动暴露行踪。如果联合舰队就在附近,也就能够据此找到第一舰队。

    杨禹方非常理智,在被日本侦察机找到之前,绝对不能主动暴露行踪。

    在这种突然发生的遭遇战中,隐蔽的时间越久,获胜的概率就越大。谁先暴露,谁就先完蛋。

    只是,随着战斗开始,局势就不再受杨禹方控制了。

    十点三十五分,第一批八架J…25逼近日本巡洋舰,随即遭到防空导弹攻击。

    八架战斗机顺利投下反舰导弹,其中七架避开了防空导弹,只有一架没那么幸运,被近距离爆炸的防空导弹切掉了左侧翼尖。虽然没有坠毁,但是这架战斗机无法继续执行侦察任务,被迫紧急返航。

    接下来的攻击相当顺利。

    虽然三艘巡洋舰的防空火力十分强大,但是中国海军航空兵采用了新的战术,即充分利用战斗机的高机动性能,超低空突防之后,在距离目标十公里处投下安装了火箭助推发动机的精确制导炸弹。

    与反舰导弹相比,炸弹的投掷距离近得多,但是突防能力强得多。

    中国海军给这种专门用来对付战舰的炸弹去了一个很贴切的名字:战舰杀手。

    当然,这不是一种炸弹,而是一个系列,从一百五十公斤到两千公斤,总共有八种重量不同的型号。

    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最多的是一千公斤级“战舰杀手”。

    拿这个级别的炸弹来说,在投掷之后,火箭发动机能在两秒钟之内,把炸弹的飞行速度提高到十马赫,是绝大部分反舰导弹的两倍。因为采用的是激光制导系统,所以抗干扰能力远超过反舰导弹。更重要的是,一千公斤级炸弹装填的高能炸药只有七十八公斤,除掉引信与制导系统之外,剩余的八百多公斤都是弹体。也就是说,炸弹的弹体非常厚实,前端的厚度在三十毫米左右。如此一来,即便遭到拦截,也很难被击落,一般口径的速射炮穿甲弹根本打不穿炸弹的外壳,超近程防空导弹也无能为力,即便是电磁速射炮,也需要连续命中五发以上,才能击落炸弹。炸弹在离目标十公里处投下后,只需要五秒钟就能命中。末段防御系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最多只能进行一次拦截,而要连续命中五枚炮弹,肯定比拦截反舰导弹难得多。

    事实上,即便末段拦截系统发挥了作用,也不见得能够转危为安。

    因为速度非常快,所以在火箭发动机加速之后,炸弹基本上以直线飞行,动量比小口径炮弹高得多,即便被多发小口径炮击中,只要没有爆炸,炸弹仍然会飞向目标,最终很有可能击中目标。

    此外,炸弹的体积比反舰导弹小得多,更难以拦截。

    拿一千公斤级“战舰杀手”来说,其直径只有一百二十五毫米,而重型反舰导弹的直径大多在五百毫米以上。在被弹面积小了近二十倍的情况下,被末段拦截系统命中的概率自然降低了近二十倍。

    当然,这并不表示炸弹的威力就比反舰导弹小。

    依靠巨大的动能,一千公斤级“战舰杀手”足以砸沉一艘三千吨级护卫舰,爆炸后足以重创万吨级战舰。根据中国海军做的验收测试,对付两万吨级巡洋舰,四枚就能瘫痪,八枚就能击沉。

    十五架J…25,总共投下了三十枚一千公斤级“战舰杀手”。

    在此之前,八架J…25还投下了十六枚反舰导弹。

    攻击战术上,首先使用反舰导弹,能够最大限度的吸引敌舰防空火力,协助其他战斗机超低空突防。

    此外,十六枚反舰导弹配备的都是电磁战斗部。

    虽然在二零二五年之后,电磁武器的作战效能已经不太明显,所有的新式战舰都具备电磁对抗能力,但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电磁武器仍然有较为明显的作用,比如用来干扰敌舰的防空雷达。

    几秒钟之内,三艘巡洋舰全被炸弹击中。

    虽然三艘巡洋舰没有立即沉没,但是都丧失了作战能力。

    完成攻击任务之后,二十二架J…25没有返航,而是继续向东飞行,呈扇形搜索东面海域。

    后面,杨禹方已经让剩下的战斗机做好了出击准备。

    战斗已经打响,找到联合舰队之后,就得立即发动攻击,绝不能耽搁时间。

    杨禹方并不知道,东乡祖望已经收到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情报。

    日本巡洋舰遭到攻击后,发现了那架带伤返航的J…25,并且及时测出了战斗机的返航航线,随后发出了消息。

    收到消息时,东乡祖望没有立即下达攻击命令。

    虽然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带伤紧急返航的战斗机肯定会返回舰队,因此其返航航线就是舰队的所在方位,但是东乡祖望已经派出了第二批侦察机,其中几架就朝着J…25返航的方向飞去。

    再过几分钟,侦察机就会有所发现。

    显然,东乡祖望认为,有理由再等几分钟。

    十点四十三分,第一架执行侦察任务的F…35CJ逼近了第一舰队,随即遭到在舰队外围巡逻的J…32拦截。因为不知道第一舰队就在前方,所以在遭到拦截时,F…35CJ没有启动雷达,也就没有发现前方一百多公里处的舰队。在汇报情况时,只提到遭到中国海军舰载战斗机拦截。

    两分钟后,第二架F…35CJ逼近第一舰队,并且提前启动了雷达。

    这次,侦察机及时准确的提供了情报,而且明确提到,有两个大目标,初步判断为排水量在十万吨左右的超级航母。

    虽然这架F…35CJ很快就被击落了,但是它已经做出了贡献。

    收到侦察报告,东乡祖望既激动、又担忧,因为只找到了第一舰队,没有发现几天前进入西太平洋的第二舰队。

    当然,东乡祖望没有迟疑,立即下达了出动命令。

    离得太近了,还不到七百公里,联合舰队随时有可能暴露行踪,也就有可能遭到第一舰队攻击。

    只是,在第二舰队行踪不明的情况下,东乡祖望必须有所保留。。。。

    更多到,地址T!~!

    ..

第四十八章 交战

    第四十八章交战

    在安排攻击力量的时候,东乡祖望确实有点为难。

    如果把全部战斗机都派去攻击第一舰队,接下来又发现了第二舰队,就无法抢在第一时间发动攻击。如果留下一部分战斗机,又无法确保一举干掉第一舰队,很有可能还得进行第二次打击。

    当然,这不是最严重的问题。

    东乡祖望只考虑了两分钟就做出了决定,即首先出动半数战斗机,确保用一次攻击重创第一舰队。如果侦察机发现了第二舰队,则出动剩下的战斗机,确保重创第二舰队,然后赶在天亮之前,再次发动攻击。

    关键问题是:如何安排护航力量?

    实战已经证明,中国海军舰载战斗机的性能更加先进,不管是J…25、还是J…32,都比日本海军的F…35CJ好得多。如此一来,在攻击第一舰队时,首先得考虑的就是能否突破舰队防空网。

    为此,就得派遣足够多的护航战斗机,还得出动舰载预警机。

    对联合舰队来说,这等于提高了空中打击的难度。

    十一点不到,担任攻击指挥任务的四架E…2F率先升空。因为预警机的速度慢,所以需要提前起飞。

    随后,担任护航任务的三十二架F…35CJ陆续从四艘航母上起飞。

    必须承认,东乡祖望考虑到了最糟糕的结果,而且根据实际情况,力所能及的安排了护航力量。

    当时,四艘“飞龙”级航母上总共只有三百四十架战斗机。

    显然,这个数量比标准载机量还要少一些。主要是一些战斗机在粒子风暴中损坏,而联合舰队又一直没有得到补充。

    这三百四十架战斗机中,已经有六十四架在执行侦察任务。

    此外,舰队上空还有二十四架防空战斗机,每艘航母上还有六架防空战斗机。

    如此一来,只剩下了大约二百二十架战斗机。在分成两个批次出动的情况下,一次只能出动一百一十多架战斗机,安排三十二架F…35CJ执行护航任务,已经超过了正常时一比三的比例。

    在东乡祖望看来,三十二架F…35CJ足以吸引中国舰队的防空战斗机了。

    护航战斗机的任务不是夺取制空权,而是吸引对方的防空战斗机,掩护攻击机群顺利发起攻击。

    说得直接一点,只需要为攻击机群争取几分钟时间。

    这么看来的话,三十二架F…35CJ就不算少了。

    护航战斗机升空之后,执行攻击任务的八十二架F…35CJ开始起飞。

    因为出动量巨大,所以四艘航母平均分配了攻击任务,八十二架F…35CJ组成了四个攻击机群。

    完成这些工作后,航母上的勤务人员没有松懈下来。

    再过几分钟,在天黑后出发的三十二架侦察机就将陆续返回,而这些战斗机在补充了燃油之后,都将停在飞行甲板上。按照东乡祖望的判断,第一舰队的侦察机即将到来,因此第一舰队很有可能在遭到攻击之前派出攻击机群,也就有必要加强舰队防空,做好应付攻击的准备。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只要能够抢先发起攻击,东乡祖望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第一舰队无法及时发起攻击。

    为此,担任攻击任务的机群没有绕行,而是径直飞向第一舰队。

    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让第一舰队没有足够的时间加强防空力量。

    只是,幸运之神没有偏袒任何一方。

    日本侦察机发现第一舰队的时候,杨禹方也收到了电子军官的报告,战舰上的无线电监听设备侦察到了日本侦察机发出的雷达信号,并且判断出,日本侦察机用雷达持续照射了两艘航母。

    也就是说,第一舰队已经暴露了。

    杨禹方没有迟疑,立即命令在飞行甲板上待命的防空战斗机紧急升空,随后增派了四架舰载预警机。

    按照他的命令,其他的战斗机在完成准备之后,都立即弹射起飞。

    十一点之前,第一舰队上空的防空战斗机已经超过六十架,此外还有六架ZY…1D在各个方向上巡逻,其中两架在舰队上空徘徊。不管日本战斗机从哪个方向进入,ZY…1D都能及时发现,而且能够直接引导二十四架战斗机作战。接下来的两分钟内,相邻两个方向上的预警机也能投入战斗,得到预警机直接指挥的防空战斗机将增加到四十架。如果六架预警机全部到达,则有四十八架战斗机能以最佳状态投入战斗。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一支足够强大的防空力量。

    杨禹方没有急着增派防空战斗机,因为他不想被动挨打。

    虽然杨禹方是一名较为保守的指挥官,但是作为海航将领,他非常清楚,主动进攻才是取胜之道。

    即便在不利的局面下,也要尽可能的把握住进攻机会。

    为此,他留下了一批战斗机。

    当时,两艘“昆仑山”级航母总共有二百二十架战斗机,除掉四十架侦察机、六十架防空战斗机、二十三架攻击机与一架出了故障的战斗机,还剩下九十六架战斗机,足以发动一次致命打击。

    按照杨禹方的想法,在顶住了联合舰队的打击后,立即发动一次反击。

    也许,无法消灭联合舰队,但是有足够的把握重创联合舰队。

    从战场局面来看,只要能够重创联合舰队,就能消灭联合舰队,因为第二舰队很快就能赶到。

    当然,前提条件是,必须顶住联合舰队的打击。

    十一点过十分,舰队里的四艘巡洋舰率先启动雷达,以被动方式工作,随后八艘驱逐舰也启动了雷达。

    只要发现了来袭机群,防空战舰能在数秒钟内调整雷达的工作模式。

    也就在这个时候,杨禹方收到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战术情报:一架攻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