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燃烧的海洋-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广州等特大城市,还实施了限电管制,部分极易受粒子风暴影响的企业则临时停工。

    通过这些措施,中国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当天晚上,各主要城市就恢复了电力供应。

    只是,粒子风暴没有就此结束。

    按照一些西方天文学家预测,粒子风暴的影响至少要持续一周,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

    可以说,白天不再适合人类。

    根据一家欧洲医疗研究机构做的分析,在正午时分,如果直接暴lù在烈日下,只需要半个小时就会造成严重灼伤,而且白天在外活动一星期,患皮肤癌的概率将增加百分之二十以上。

    显然,这太低估粒子风暴了。

    牧浩洋拿到的分析报告是:这场风暴至少要持续一个月,而且辐è强度是正常时的一千五百倍。

    在这一个月之内,工业生产肯定会受到影响。

    即便得到了大气层保护,大部分粒子无法到达地面,强烈的辐è仍然能使长期暴lù在烈日下的人患上皮肤癌。更重要的是,普通的防晒用品根本没有用,因为这些日用品只能应付紫外线等è线辐è,对粒子辐è没有任何效果。真正能够达到防辐è效果的,只有宇航员的太空服。

    这份报告,对军队的影响不是很大,主要影响了普通人的工作与生活。

    七月十五日下午,国务院就公布了“紧急事态应对条例”,命令要求一切企业与行政单位在白天休假,改为夜间上班,需要lù天从事的工作,则必须将夜间工作时间控制在四个小时之内。

    毫无疑问,这会极大幅度的降低工业生产效率。

    只是,与可能遭受的损失、特别是需要付出的社会代价比起来,这就不算什么了。

    如果仍然采用以往的作息制度,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中国人患上皮肤癌,其中半数以上将在两年之内病亡。通过调整作息制度,至少能把这个数字降低十倍。如果辅助以其他有效措施,还能进一步降低。

    比如,向民众免费分发防辐è用品与防辐èy物。

    三天之后,国务院就采取了类似的行动,向所有需要在lù天工作的人员发放用于抑制辐è的y物。

    仅此一项举措,就将皮肤癌的发病率降低了百分之九十九。

    粒子风暴结束后两年,中国的皮肤癌万人发病率只有一点四,为全球最低,仅为新西兰的三分之一。虽然这是以往的数十倍,但是跟其他国家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比如美国的皮肤癌万人发病率高达二十六点三、欧盟地区为二十四点六、俄罗斯为一十七点八,即便是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也高达五点七。

    事实上,最惨的绝对不是发达国家,而是众多发展中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特别是地处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的国家。两年之内,印度有一点七亿人死于皮肤癌、或者被确诊已经患上皮肤癌,巴基斯坦在得到中国全力援助之后,仍然有一千多万人患上皮肤癌,缅甸的情况还要稍微糟糕一些。

    只是,跟非洲国家比起来,这就不算什么了。

    根据联合国做的调查,仅仅在粒子风暴爆发后两年,非洲至少有十四亿人死于皮肤癌或者已到晚期。在随后六年之内,又有大约十亿人死于皮肤癌。因为死者多为需要在烈日下劳作的青壮年,所以在二十年之内,非洲的生育率降到了百年来的最低点。此外,还因为劳动力大量缺失,引发了长达数十年的战lun。至于有多少人死于战lun,根本无法统计,只是绝对不会少到哪里去。

    比如,十年之后,非洲最贫穷的四个国家的人口总量减少了将近七半

    保守估计,这场粒子风暴,至少在非洲夺走了三十亿条生命,使非洲的人口总量由之前的四十八亿,骤然减少到十八亿。

    当然,这是后期影响。

    在粒子风暴爆发的时候,除了八名宇航员之外,没有一个人直接死于辐è,全球各国的间接死亡人数不会超过一万。事实上,从短期来看,越是落后的地区,受到的影响越小,因为落后地区的电力应用程度低得多。

    必须承认,中国做的准备最为充分。

    比如,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始建设地下输电线路的国家,而且早在年初,就把几座最主要的弹y工厂转移到地下,因此在粒子风暴期间,中国的军火产量、特别是消耗量最大的弹y只降低了两成左右。

    此外,中国是最先恢复电力供应的国家。

    即便没有转移的工厂无法在白天运转,也能在夜间正常工作。

    当然,中国的准备仍然不够充分,比如没有生产出足够多的特种防辐è服,导致昼间社会活动大受影响。当时,只能为负责电力设备抢修工作的工人提供特种防辐è服,而其他人都得尽量呆在家里,最好能到地下防空设施与城市地下设施中躲避,因为厚度为十五米的泥土、或者是五米的ún凝土,能够把粒子辐è强度削弱百分之九十九点九,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员受到的影响。

    相对而言,中国的军事准备最为充分。

    为了应对粒子风暴,年初的时候,就为各主要部队提供了强电磁屏蔽设备,并且加固了主要军事设施的防护力度。比如,主要空军基地的机库、弹y库、燃料库、指挥中心、宿舍等重要设施都涂上了防辐è涂层。

    对海军舰队来说,最主要的防护手段就是强电磁屏蔽。

    粒子辐è主要就是高速带电粒子,强电磁屏蔽能够隔绝几乎所有带电粒子,只是无法对付中ìng粒子。所幸的是,战舰都是金属构造的,而厚度在十厘米左右的钢板,就能隔绝绝大部分中ìng粒子。

    即便如此,舰队在白天的作战行动依然受到了严重影响。

    最受影响的就是舰载航空兵,在强辐è下,战斗机肯定不能起飞,必须规规矩矩的留在航母上。

    可以说,真正没有受到影响的,只有深潜在海面下的潜艇。

    海水是良导体,也是天然的电磁障碍,在海面下三十米,粒子辐è就微乎其微了,而且潜艇上还有一层厚厚的高强度耐压壳。用周渝生的话来说,就算所有战舰都瘫痪了,潜艇依然能自由活动。

    这个时候,牧浩洋等待的机会终于到来了。T!~!

    ..

第二十三章 杀向印度洋

    第二十三章 杀向印度洋

    七月十五日夜间,在通信恢复之后,牧浩洋对舰队的作战行动做了重新部署。

    与他原先制订的计划一样,第二舰队远征印度洋,第一舰队留守西太平洋。在给杨禹方安排任务的时候,牧浩洋强调了一点,在第二舰队返回之前,除非掌握了主动权,不然尽量避免与联合舰队决战。

    夜间十点不到,空军发来了最新情报。

    联合舰队仍然在本州岛东部海域徘徊,没有南下的意图,很有可能前往某处港湾,修复受损的电子设备。印度洋方向上,日本舰队没有返回孟加拉湾,仍然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以南活动。因为无法在海上修复受损的电子设备,所以日本舰队肯定会前往印度港口,只是去维沙卡帕特南的可能ìng非常低。

    随后,腾耀辉也发来了一条消息。

    巴基斯坦已经陈兵印巴边境,中国的军事部署也已完成,杜小蕾外长将在七月十六日紧急访问印度,要求印度关闭所有租借给日本的军事基地,不再为日本提供军事援助,不然将视为协助日本作战。

    说得直接一些,中国将以此对印度进行军事打击。

    腾耀辉说得非常肯定,在中巴的联合军事压力下,印度肯定会妥协,只是会在此之前索要一些好处。

    这下,牧浩洋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了。

    日本印度洋舰队已成无家可归的丧家犬,如果无法修复电子设备,甚至没有能力跟中国舰队作战。

    夜间十一点不到,第二舰队率先转向。

    大概十五分钟之后,第一舰队也转向了。

    虽然第一舰队将留在西太平洋上,但是按照牧浩洋的安排,第一将队将不再参与轰炸行动,而是向南规避五百公里。不是第一舰队没有这个能力,至少在夜间还能出动战斗机,执行轰炸任务。也不是担心遭到联合舰队突袭,在解决电子设备的问题之前,联合舰队不具备作战能力。主要就是,在粒子风暴影响下,舰队损失的作战力量无法得到补充,因此得保存舰队实力。

    因为大部分主力战舰都是核动力,所以两支舰队的航速均在三十节左右。

    理论上,所有核动力战舰的最高航速都能超过三十三节,部分能达到三十五节,但是护卫舰的最高速度只有三十三节,快速战斗支援舰只能达到二十八节,所以得把航速控制在三十节以内,护卫舰才能在每两天补充一次燃油的情况下,跟上航母与其他战舰。此外,昼间需要启动强电磁屏蔽系统,将消耗大量电能,让“昆仑山”级与“台湾”级以外战舰的航速都无法超过三十节。

    这个速度,已经够快了。

    七月十六日,天亮后不久,第一舰队再次转向,与第二舰队分离。

    为了降低动力系统的工作负荷,牧浩洋让舰队在白天把速度降到了二十七节,并且让护卫舰进行了第一次燃油补给。

    第一舰队没有前往巴士海峡,而是直接从菲律宾东面南下。

    如果前往巴士海峡,就得进入南海,然后从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或者龙目海峡进入印度洋。已经有情报表明,日本在这三处海峡部署了潜艇,而且在几天前,发现了到达巽他海峡附近的印度洋舰队。粒子风暴瘫痪了日本战舰上的电子设备,却没有对日本潜艇造成严重影响。

    不管怎么说,牧浩洋暂时不想暴lù行踪。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这么认为,比如周渝生就觉得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联合舰队已经丧失战斗力,肯定不会主动寻找第一舰队决战,甚至得向北规避。在修复电子设备之前,联合舰队基本上没有威胁。也就是说,就算第二舰队暴lù了行踪,也不会造成多大危害。

    这个判断确实没有错,只是忽略了另外一个问题。

    日本海军肯定会尽最大努力让联合舰队恢复战斗力,甚至有可能向美国求援,比如让联合舰队前往某座美**港进行维修。如此一来,联合舰队很有可能在三到五天之后恢复作战能力。如果第二舰队在此期间暴lù行踪,准确的说是暴lù了战术意图,日本印度洋舰队就会采取规避战术,尽可能的拖延时间。不能一举消灭日本印度洋舰队,第一舰队就得在西太平洋上面对联合舰队。

    如此看来,隐蔽行踪仍然至关重要。

    从菲律宾东部海域南下,第一舰队将经马鲁古海峡,进入班达海,然后从西南群岛进入帝汶海,绕过努沙登加拉群岛,避开受到日本潜艇监视的龙目海峡与巽他海峡,出其不意的出现在印度洋上。

    如果日本印度洋舰队仍然在苏mén答腊岛南面活动,战斗将在一个夜晚结束。

    当然,肯定存在其他可能,比如日本印度洋舰队正在赶往某座印度港口,而且是印度西部港口。

    显然,这也不是什么问题。

    即便无法在白天出动侦察机,也能够在晚上出动侦察机。日本印度洋舰队的最高航速在三十节左右,白天十四个小时,最多只能航行四百二十海里,也就是七百八十公里,而舰载侦察机的搜索半径在一千五百公里以上,如果出动舰载预警机,对大型海面战舰的搜索范围将超过两千公里。

    也就是说,即便只在夜间出动侦察机,也能逮住日本印度洋舰队。

    更重要的是,只要日本印度洋舰队进入印度港口,就会暴lù行踪,第二舰队也就能有的放矢。

    除非印度铁了心的跟日本站在一条战壕里,不然就不会为日本印度洋舰队提供庇护。

    在收到腾耀辉发来的消息后,牧浩洋还考虑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如果印度没有顶住中巴军事压力,在外jiā上做出让步,日本印度洋舰队就不会前往印度港口,因为很有可能在进港后被印度扣押。即便印度不把日本战舰jiā给中国处理,日本印度洋舰队也别想出港。

    当然,这不是坏事。

    日本在印度洋上没有别的军事基地,也没有其他友好国家,因此日本印度洋舰队根本没有地方修复受损的电子设备。虽然日本战舰都具备对抗电磁战的能力,但是战斗力肯定会大幅度缩水。

    严重一点的话,很有可能丧失了航空作战能力。

    只要日本印度洋舰队还在海上活动,第二舰队就能全速追击。如果在夜间追上,将由航空兵解决战斗。如果在白天追上,则出动巡洋舰与驱逐舰,用大口径舰炮与重型反舰导弹干掉日本印度洋舰队。

    可以说,主动权都在牧浩洋手上。

    在谈到这些战术安排的时候,周渝生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即在粒子风暴发生后,日本印度洋舰队启程返回本土。

    显然,绝对无法排除这种可能ìng。

    只是,日本印度洋舰队要想返回本土,要么走南海,要么绕过菲律宾群岛。

    南海是中国海军的后院,而且在中国岸基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内,除非日本印度洋舰队指挥官的脑子进了水,不然肯定不会自寻死路。

    那么,就只有可能绕过菲律宾群岛。

    这样一来,就正好在第二舰队的航线上。

    按照牧浩洋的分析,如果日本印度洋舰队在十四日上午返航,航速在三十节左右,那么在十六日夜间,双方将在马鲁古海峡北面遭遇。如果日本印度洋舰队没有及时返航,或者航速没有达到三十节,那么将在十七日凌晨在马鲁古海峡南面遭遇。如果到十七日傍晚,第二舰队进入班达海后,仍然没有遭遇,就能证明日本印度洋舰队没有返航,或者沿其他航线返回本土。

    综合这些分析,七月十六日与十七日是第一个关键点。

    十六日上午,牧浩洋下达了第一道作战命令。

    马鲁古海峡属于印度尼西亚,扣除十二海里的领海之后,国际水道的最宽处不到一百公里,最窄处只有五十公里。在如此狭窄的水道内,舰载航空兵很难发挥作用。如果风向不太有利,舰载战斗机甚至无法正常起飞。

    为此,牧浩洋决定效仿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中,龙目海峡海战的伏击战术。

    只是,这次没有潜艇做前进侦察力量。

    下午,两艘驱逐舰脱离编队,加速到三十三节,向马鲁古海峡冲刺。

    后面,四艘巡洋舰与六艘驱逐舰组成了炮战编队,航母与护卫舰、快速战斗支援舰则留在最后方。

    天黑后不久,前出的两艘驱逐舰各出动了两架无人侦察直升机。

    粒子风暴的影响非常大,即便在赤道地区,天空中仍然有较为明显的亮光,特别是在落日方向上。

    只是,黑暗很快就笼罩了大海。

    牧浩洋去军官餐厅吃了晚饭,才来到舰队作战指挥中心。

    负责指挥夜间炮战的是“重庆”号的舰长卓誉铭上校,他也是四名巡洋舰舰长中,经验最丰富的一个。第一次印度洋战争期间,他就是远征舰队里的驱逐舰舰长,参加过龙目海峡海战。

    单纯从服役经历来看,他是舰队里最有资格的舰队军官。

    要知道,牧浩洋与周渝生都不是真正的舰队军官。如果不是“重庆”号编在“黄河”号航母战斗群内,第二舰队又需要一名有经验的舰队军官,卓誉铭早就调任了,至少也会去某艘“台湾”级巡洋舰上当舰长。

    让他指挥战斗,牧浩洋觉得没有必要担心什么。T!~!

    ..

第二十四章 人道主义援助

    第二十四章 人道主义援助

    第二舰队进入马鲁古海峡的时候,杜小蕾已经与印度总理会谈了四个小时。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联合军事部署,确实给印度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让印度总理不得不重新考虑基本国家战略。

    要知道,经历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之后,印度的国防实力已大不如前。

    在此期间,中国的军事实力却在飞速增长,完成了由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的转变,连巴基斯坦的军事力量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当时,印度名义上有两百万军队,实际上根本不是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对手。

    真正能够恐吓对手的,恐怕只有惊人的人口基数。

    二零三三年,印度人口总量超过十七亿,正式超越仅有十六亿多人口的中国,成为全球头号人口大国。

    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为印度提供了基本安全保障。

    说得直接一点,就算中国与巴基斯坦能够击败印度,也不可能占领印度,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占领一个拥有十七亿人的国家,更别说长期占领了。

    问题是,中国与巴基斯坦绝对有能力把印度炸回石器时代。

    面对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威胁,印度总理必须做出理智选择,或者说已经做出了理智选择,只是没有向杜小蕾摊牌,因为印度的选择,肯定能够给予中国巨大的帮助,而印度总理希望获得应有的回报。

    杜小蕾紧急访问新德里,主要目的就是拉拢印度。

    四个小时里,杜小蕾首先提到,印度必须关闭所有出租给日本的军事基地,并且禁止日本军队利用印度的港口、机场等军事设施。随后,杜小蕾还提到,如果日本舰队再次进入印度港口,印度必须扣留日本战舰,遣返日本官兵,把日本战舰移jiā给中国海军,以确保其中立ìng质。

    印度总理首先答应关闭租借给日本的军事基地,但是没有答应扣留日本舰队。

    理由也很简单,印度的港口是开放的,而且印度与日本没有矛盾、更没有处于jiā战状态之中,没有理由扣留日本舰队。

    杜小蕾没有就此让步,而是做出承诺,即中国会感谢印度给予的帮助。

    至于怎么感谢,杜小蕾没有明确提到,只是答应在战争结束之后,亲自率领外jiā团队访问新德里,共商经贸问题。

    显然,印度总理并不满意。

    从政治上讲,这种口头承诺根本没有价值。更重要的是,杜小蕾只是外长,无法代表中国最高领导人。

    当然,印度总理也知道,中国是先礼后兵,真要谈不拢,倒霉的不会是印度。

    在最后关头,印度总理提出了一个折中解决方案,即印度可以扣留日本舰队,但是不会把日本战舰移jiā给中国海军,而是在战争结束之后,再根据战争的结果,决定如何处理日本战舰。

    杜小蕾是外jiā家,非常清楚,这是印度的底线。

    从道理上讲,印度也确实没有权力扣留日本战舰,最多只能解除武装,使日本战舰无法执行作战任务。

    接受了印度总理的提议后,杜小蕾表达了感jī之情。

    这个时候,印度总理提出了第一个要求,即希望中国能够紧急援助一批用与修复电力系统的工程设备,以及抗辐èy物。

    可以说,这是印度总理做出让步的必要条件。

    虽然印度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在中国基本达到初级发达国家水平后,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粒子风暴对印度的社会生产构成了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瘫痪,已经导致印度绝大部分工厂停工。更重要的是,印度地处热带与y热带地区,昼间受到的影响比中国严重得多。

    仅仅两天,印度各地、特别是南方地区,已经有数万人因太阳灼伤住进医院。

    用“水深火热”来形容印度的处境,一点也不过分。

    如果情况得不到控制,印度将遭受更加惨重的损失,甚至会因为工业生产停顿导致的物资匮乏引发全国ìngālun。

    杜小蕾非常慷慨,当即表示,在海运畅通之后,将向印度提供五千集装箱的电力工程设备,而在此之前,将以空运的方式,为印度提供一百五十吨抗辐èy物,并且向印度派遣医疗队伍。

    印度总理没有感jī得痛哭流涕,却非常清楚,中国是唯一肯帮助印度的国家。

    在会见杜小蕾之前,印度总理就跟美国总统通了热线电话,希望美国能够在这场罕见的自然灾害中,为印度提供援助。可惜的是,美国总统却以各种理由拒绝了印度的请求,甚至不肯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这也很好理解,美国自己都缺乏应对灾难的必要物资。

    随后,印度总理还向几个欧洲强国、特别是当年的宗主国提起求助,结果无一例外的被拒绝了。

    当时,也只有中国为这场灾难做好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工作。

    比如,中国在灾难爆发前就研制出了抗粒子辐è的y物,而且建立了三条生产线,灾难爆发前的储备量高达两千吨。在严格管制昼间活动的情况下,中国对抗辐èy物的月消耗量不会超过一千吨。也就是说,中国储备的y物就能消耗两个月,而三家制y厂每月还能生产一千五百吨。

    显然,中国在针对人员生命安全的准备措施不但充分,还有点过头。

    也正是如此,在其他国家有需要的时候,中国能够提供帮助。

    到七月二十日,中国向包括美国在内的一百四十多个国家提供了援助,外运的抗辐èy物多达一千八百吨。到月底的时候,这个规模提高到二千二百吨。粒子风暴结束前,外援规模高达二千五百吨。

    保守估计,这二千五百吨抗辐èy物,至少拯救了三十亿人。

    这其中,包括数亿印度人。

    粒子风暴结束的时候,中国援助印度的抗辐èy物已经达到五百五十吨,为近十亿印度人提供了帮助。如果没有中国的援助,这场持续一个月的粒子风暴,将在未来两年之内夺去八亿印度人的生命。

    会谈结束之后,杜小蕾没有立即离开新德里。

    按照她的承诺,在第一架运送抗辐èy物的运输机到达之后,她将与印度总理一同前往机场接收这批援助物资。

    当然,中国驻印度大使馆没有忘记立即发出消息。

    因为通信卫星全部损毁,所以大使馆也只能使用已经淘汰了几十年的长bō电台,通信量非常有限。

    在这份外jiā电报中,只提到了一点,即印度已经向中国妥协。

    经外jiā部、国务院、国防部与总参谋部转手,这份电报在十七日凌晨一点左右送到了牧浩洋手上。

    此时,牧浩洋正在等待卓誉铭的消息。

    搜索行动没有什么进展,前进侦察的两艘驱逐舰已经到达马鲁古海,但是没有发现日本印度洋舰队。

    “妥协是什么意思?”

    “反正,就是不会为日本提供帮助了。”马明涛笑了笑,说道,“你得理解,卫星瘫痪之后,回到了通信基本上靠吼的年代,能及时收到消息就很不错了。”

    牧浩洋笑着摇了摇头,也没有多说什么。

    对他来说,粒子风暴造成的最大影响,就是通信上的问题,因此舰队的基本战术也大受影响。别说远程通信,就连舰队通信都是问题。为了使用高带宽数据链,战舰必须靠得足够近,才能启动定向通信设备。如果与视距外的战舰通信,还得出动无人机或者直升机,充当通信中转平台。

    当然,通信只是一个方面。

    导航卫星完蛋之后,舰队主要依靠惯ìng导航系统,误差再所难免,而且会随着航行距离增加而增加。夜间,在粒子风暴减弱的时候,还得利用远程导航电台进行jīng确定位,修正惯ìng导航误差。

    至于战术侦察,只能完全依靠自身的侦察力量。

    牧浩洋并不知道,此时,五个核大国均已进入最高战略警戒级别。

    原因很简单,所有战略预警卫星都完蛋了,无法及时发现潜在敌国是否趁此机会发动了战略袭击。为了安全起见,或者说在遭到敌人的战略打击之后,仍然有能力通过战略反击摧毁敌人,肯定得提高战略警戒级别。拿中**队来说,从七月十四日开始,所有战略核潜艇都进入了导弹发è海域,机动式导弹发è车全部疏散到待命区域,战略轰炸机则挂上核武器轮流升空巡逻。当然,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也不例外,所有执行战略威胁任务的部队均已进入最高警戒状态。

    为了消除战略威胁,五个核大国的常驻联合国大使在七月十四日下午,进行了第一次非正式会晤。主要就是表明本国的战略立场,消除不必要的猜疑,把爆发全面核战争的概率将到最低限度。

    所幸的是,五个核大国早已形成战略平衡。

    在无法确保一举摧毁对手,而且不遭到对手战略报复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一个核大国会主动挑起毁灭ìng战争。

    沉思了一阵,牧浩洋说道:“印度有没有公布消息?”

    “暂时没有,不过也快了。”

    “这么说,日本印度洋舰队肯定不会去印度港口。”

    “在走投无路之前,日本舰队不会去印度港口,但是在我们封锁了所有水道之后,日本舰队将别无选择。”

    牧浩洋点了点头,翻开了桌上的海图。

    如果日本印度洋舰队不能前往印度港口,那会去哪呢?T!~!

    ..

第二十五章 走投无路

    第二十五章 走投无路

    七月十七日上午,新德里时间八点过。

    第一架运载五十吨抗辐èy物的y…20降落到新德里国际机场上,印度总理与中国外长共同出席了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jiā接工作。随机到来的,还有第一批二十二名中国医务人员。

    他们都是来自军事医院的医生与护士,将前往印度南部地区,救助那些在粒子风暴中遭到严重辐è的病人。

    这个时候,印度总理兑现了承诺。

    在jiā接仪式上,印度总理首先感谢了中国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宣称中国是印度最值得信赖的朋友,随后宣布,印度将严守中立,不再向日本提供军事基地,在二十四小时之内遣返所有驻印日本军人,扣留部署在印度的日本军事装备,禁止日本舰艇进入印度港口,终止与日本的军事jiā流。

    此后,杜小蕾才登上专机,离开新德里。

    她没有回国,而是飞往伊斯兰堡,参加向巴基斯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活动。

    当然,中国对巴基斯坦慷慨得多。

    在第一批运抵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中,除了一百吨抗辐èy物之外,还有五千套新式抗辐è服。两天之后,还将有一列运载电力设备的列车抵达伊斯兰堡,送来一千二百台变电设备与其他物资。

    为了尽快帮助巴基斯坦恢复正常社会生产,中国驻巴工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