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燃烧的海洋-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峙博点了点头,说道:“很硬气,也很有想法。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评价,腾耀辉也很器重他。”

    “是吗?”

    “在东海舰队,他好几次提出关键建议。不怕你笑话,腾耀辉专门找过我,说愿意用十名军官换他。”

    陆风烈笑了笑,等着黄峙博说下去。

    “也许是自幼丧失双亲吧,他非常独立,而且很有眼光。”

    “什么意思?”

    “在负责海军装备建设的时候,他主动提出应该加强两栖力量,而当时他没有获得任何相关消息。”

    “这应该与之前在两栖特种部队服役有关吧?”陆风烈显然不好忽悠。

    “确实有关,不过不能就此否定他的远见。老陆,如果总参谋长的任期不是十年,我肯定会给他二十年时间。”

    “这个不是问题,有能力的人,走到哪都能得到重用。”

    “其实,他跟陆雯也走得很近。”

    “是吗?”

    “在朝鲜,我就安排他专门保护陆雯,听说还救过陆雯好几次。”

    “这只是军人的职责。”

    “去年,正是陆雯把他从学校拉出来的。”

    陆风烈笑了笑,说道:“不管怎么说,这是年轻人的事,做长辈的,只能祝福他们,其他的事就别操心了。”

    “这么说,你没意见?”

    “你也知道,我家三个兔崽子,没一个让我省心。要是有个能力出众的女婿,多少也是点安慰。”

    黄峙博笑了起来,说道:“陆老,这还不是你自己找的。”

    “得了,别跟我提以前的事。”陆风烈叹了口气,说道,“我没什么意见,但是你得告诉他,别以为成了陆风烈的女婿就能平步青云。我会祝福他们,但是绝对不会在家庭之外给予任何帮助。”

    “这事你就不用操心了。”

    “不可能不操心。”

    “老陆,这么跟你说吧。正是因为陆雯有你这个父亲,牧浩洋才一直拖到现在,不然两人早就成婚了。”

    “我?”

    “那小子硬气得很。”

    陆风烈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就好,免得今后往我脸上抹黑。”

    黄峙博笑了笑,知道陆风烈也是个硬脾气,没再纠缠这个问题。

    “走吧,我们出去跟年轻人聊聊。”陆风烈站起身来,说道,“一年就一次长假,好不容易放松一下。”

    “老陆,你不是闲出病了吧?”

    “闲?别以为什么都让你管,我就没事做了。上面的那些事情你又不是不知道,只要老傅还在位置上,我就闲不了。”

    “有你在,大家都省心。”

    “我就不省心了。”

    两人刚走到门边,书桌上的电话响了。

    “等下,我去接电话。”

    黄峙博点了点头,把拉开的房门又关上了。

    “我是陆风烈……什么……好,我马上过来……他就在我这里……行,我们十五分钟后赶到。”

    “什么事?”等陆风烈放下话筒,黄峙博才问了一句。

    “老傅打来的电话,你跟我过去。”

    “现在?”

    陆风烈点了点头,说道:“李国强召集的紧急会议,说是有重大战略发现,老傅让我们马上赶过去。”

    黄峙博没有多问,如果没有重要事情,李国强不会亲自出面召集紧急会议。

    更别说在大年初一,在大家都在团年的时候召开紧急会议了。

    黄峙博没有叫上牧浩洋,而是让他留下来了午饭再走。

    十五分钟后,两人来到了元首府的书房。

    选择在书房里开会,表明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知情人没有几个,不然就应该安排在会议室里。

    随后,文廷贵与黎平寇也赶了过来。

    让黄峙博有点惊讶的是,傅秀波还把盛世平请了过来。

    会议开始后,黄峙博才知道,为什么要把盛世平叫来,因为李国强提到的重大发现,与盛世平有关。

    “初步判断,储量在一千五百吨以上。”

    “能够确定吗?”文廷贵最为激动。

    李国强点了点头,说道:“我们请了五名地质学专家,让他们各自做出评估,一千五百吨是最保守的评估结果。”

    “最多呢?”黎平寇问了一句。

    “三千吨以上,而且只是针对已经获得的勘探数据。”

    “事情就是这些,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处置这些黄金。”傅秀波稍微停顿了一下,对盛世平说道,“盛总,从法律上讲,这些黄金的开采权属于你旗下的集团,但是所有权归朝鲜政府。”

    盛世平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傅秀波的意思。

    “我的意见是,国家从你手里收购开采的所有黄金。”

    “这……”盛世平的眉头跳了几下。

    “作为回报,由我们负责处理外交上的事情。说得直接一些,贵公司负责从朝鲜政府手里采购黄金,然后卖给央行。”

    盛世平没有吭声,因为这不是一件小事。

    “按照国际金价,央行提供同等的国债。”

    “用国债收购黄金?”盛世平问了一句。

    傅秀波点了点头,说道:“作为可再融资债券,你可以拿国债做抵押,从央行获得流动资金。”

    盛世平仍然没有表态,这等于在为国家免费打工。

    “就我所知,国内的几家民营银行都缺乏现金流,与央行合作,才能发展壮大。至于其他的提议,我不会采纳。”傅秀波的态度非常强硬。“这绝对不是亏本买卖,相信以盛总的眼光,肯定能看出其中的商机。”

    “元首,我不是不答应,只是……”盛世平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与政府合作,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基础。只是在民营资本的发展问题上,最重要的不是资金,而是有没有市场定价权。”

    “盛总,事情得一件一件的做,不可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文廷贵插了一句。

    “老文说得没错,我们正在逐步放宽针对民营企业的管制条例,而且出**了很多帮助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法律与行政规范。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国家要想强大,必须做到藏富于民,也就得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只是在一些根本问题上,我们绝对不能走西方的老路,不能把人民的未来当成抵押品。”

    傅秀波没有直接说,但是意思非常明确,即最重要的定价权,绝对在政府手里。

    所谓的最重要的定价权,就是发行货币的权力。

    说得简单一点,央行必须由政府控制,任何民营资本都不能介入,更别想通过央行获得发行货币的权力。

    元首与总理先后表态,盛世平无话可说。

    “具体操作上,我会安排李国强同志跟你合作。”傅秀波笑了笑,说道,“民族复兴是我们所有人的理想,相信盛总能在这个问题上放下个人成见。”

    “元首放心,别说是个人成见,即便是牺牲个人利益也在所不辞。”

    “那就好了,我也相信,有盛总这样的民族企业家,一切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盛世平笑了笑,没有对傅秀波的夸奖感到高兴。

    话到此,黎平寇见机起身,叫上李国强,陪盛世平离开了元首府。

    十分钟后,黎平寇赶了回来。

    此时,主要问题变成了如何与朝鲜当局交涉。

    文廷贵与黎平寇的态度高度一致,即认为没有必要走朝鲜政府这一关,直接通过隆盛集团把黄金搞回来。

    显然,这么做的最大好处,就是不需要向朝鲜支付高昂的资源开采费。

    “我们必须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如果不是一千五百吨,而是三千吨、甚至更多,不管我们采用什么手段,都无法做到绝对保密。”傅秀波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归根结底,金矿是朝鲜的财富,即便我们有开采权,也没有所有权。我的意见是,完全按照正规方式处理这件事。朝鲜现在需要的不是黄金,而是进行国家建设的资金与资源,而我们正好拥有朝鲜需要的东西。”

    “问题是,这个代价太大了。”

    “代价大点没什么,但是必须光明磊落,绝对不能留下话柄。我们必须知道,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朝鲜的资源。如果处理得不好,只会往我们脸上抹黑,对我们的全球资源战略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黎平寇叹了口气,没再提出反对意见。

    “老文,这件事你亲自负责,尽快去平壤。在定价上,充分考虑朝鲜当局的要求。我们已经占了便宜,也得让朝鲜尝点甜头。”

    “行,我下午就赶过去。”

    到此,经济上的问题说完了,傅秀波把陆风烈与黄峙博留了下来。。。。

    更多到,地址H!~!

    ..

第二十六章 转折点

    发现大型金矿,绝对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只是黄峙博有点想不明白。(网)如果从朝鲜购买黄金,即便由中国企业进行开采,也要按照国际金价支付高额费用,最多赚取一些开采加工费用,有什么好高兴的呢?

    显然,黄峙博绝对是经济与金融的门外汉。

    从朝鲜购买黄金没假,但是中国为此支付的不是美元、也不是欧元,而是人民币,等于用中国央行开出的白条换来具有最高流通性的国际硬通货。因为在第二次朝鲜战争期间、以及战后重建、国内建设时期,朝鲜欠下了巨额外债,而中国是主要债权国,所以在这笔买卖中朝鲜也不吃亏,拿到的人民币可以用来从中国采购设备物资,还可以作为朝鲜的主要外汇储备。

    说得简单一点,中国是拿国内的过剩物资交换朝鲜的黄金。

    从经济层面上讲,双方都能获益,而且能够借此推动国内经济发展。

    只是,与黄金的战略价值、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的战略价值相比,在实体经济领域做的贡献就不值一提了。

    “怎么,没想明白?”傅秀波笑了笑,说道,“老陆,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什么机会?”陆风烈也不懂经济与金融。

    “在你们眼里,美国独霸全球的基础是什么?”

    陆风烈皱起眉头,黄峙博想说什么,还是忍住了。

    “强大的军事力量?显然不是,因为军事力量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就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那么,经济的基础又是什么呢?”傅秀波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严格说来,经济的基础是制造业,可是制造业过于广泛。把这盘散沙整合起来,形成坚实地基的,是金融业。从根本上讲,美国之所以可怕,是因为美国拥有独一无二的金融霸权,也就是美元作为全球主要贸易结算货币所带来的霸权。到去年年底,美国的债务总额超过了一百万亿美元,每个美国人、包括才出生的婴儿与即将去世的老人,都背负了二十五万美元的巨额债务,相当于美国去年人均收入的四倍。也就是说,所有美国人不吃不喝也要辛苦劳作四年,才能偿还所有债务。这样的情况,只在美国存在。换成别的国家,早就完蛋了。”

    陆风烈与黄峙博没有开口,因为他们根本搞不懂这些东西。

    “你们恐怕不会相信,几年前搞得欧盟焦头烂额的主权债务危机,希腊、意大利与西班牙等国的实际负载率连美国的零头都没有。”傅秀波笑了笑,说道,“为什么美国敢于大肆发行债券?关键就是,美元具有全球流动性,是几乎所有国家的主要储备货币。利用美元在金融领域的霸权,美国可以用全世界的资源来打一场战争,也可以让四亿美国人用全世界的资源过上极端奢侈的生活。当然,从根本上讲,美国的债务问题永远无法得到解决,甚至难以降低。”

    “为什么?”黄峙博问了一句。

    “这就是我跟盛世平明争暗斗的根源。”

    黄峙博的眉头跳了几下,开始他也注意到,傅秀波的态度非常强硬,而盛世平也非常不情愿。

    “我们的央行有政府控制,因此货币发行权在政府手里,政府可以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决定发行多少货币。美国的央行实际上在私人手里,由金融集团控制货币发行,因此成为了财团的掠夺工具。因为没有货币发行权,所以美国政府只能发行债券,用债券交换央行增发的货币。说得直接一点,流通领域的美元,都有美国联邦政府的国债做支撑。美国偿还了所有债务,等于收回了所有美元。美元不可能全部收回去,所以债务就无法清偿,还要每年支付巨额利息。”

    “所以我们不能把央行交给私人。”

    傅秀波点了点头,说道:“支撑国债的是政府税收,也就是人民的血汗钱。如果我们把央行交给私人,等于把老百姓的血汗钱交给了银行家。虽然你们不懂经济与金融,但是你们肯定知道这么做有多大的危害。”

    黄峙博点了点头,连陆风烈都想明白了。

    “当然,这个问题在我们这里不存在。”傅秀波笑了笑,说道,“我们需要考虑的,只是如何打破美元的垄断地位。除了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尽快超越美国之外,我们还得在金融上做文章,即提高人民币的流通性,让更多的国家接受人民币,把人民币当成与我国进行贸易的结算货币。为此,我们就得提高人民币的含金量,使人民币成为一种保值的货币。如果能够超越美元,我们就能在金融领域取胜。”

    “所以,我们需要黄金。”

    傅秀波点了点头,说道:“虽然黄金不是唯一的保证,但是是最有力的保证。从根本上讲,只有我们的经济发展起来了,其他国家需要从我们这里购买商品、甚至只能从我们这里购买商品,也需要把商品卖给我们,人民币就能得到广泛承认。只是,要想让人民币成为贸易中的核心货币,不受美元影响,具有长久保值能力,让更多的国家把人民币当成主要的外汇储备,就需要黄金。说得简单一点,只有当其他国家相信,它们手里的人民币可以在我们这里换成黄金,人民币才有价值。”

    “需要多少黄金?”

    “很多,非常多。”傅秀波笑了笑,说道,“从理论上讲,即便把人类有史以来开采的五十万吨黄金全部用上,也满足不了。当然,这只是理论。我们必须想其他办法,比如建立新的贸易结算体系。保守估计的话,至少需要五千吨黄金,我们才能在金融与贸易领域向美国叫板。”

    “这么多?”

    “现在,你们知道那些黄金的重要性了吧?”

    “那就得做好更周全的安排,保证这些黄金能够运回来。”

    “这是我要你做的第一件事。”傅秀波稍微停顿了一下,对黄峙博说道,“老文去平壤之后,你要派一支军事代表团过去。以何种名义,你自己去想。目的只有一个,盯住朝鲜当局与朝鲜军队,绝对不能出差错。”

    黄峙博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傅秀波的意思。

    “在勘探工作结束之后,如果结果与我们预料的相差不大,你要做第二件事。”

    “什么?”

    “加强与朝鲜的军事合作,控制朝鲜人民军。我会安排其他工作,比如与朝鲜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制度,促进经济层面上的全面合作,让朝鲜在经济上更加依赖我们。只是,军事控制至关重要,必须提前部署到位。”

    “明白,我亲自安排。”

    “当然,还有第三件事。”

    “什么?”

    傅秀波稍微思索了一下,说道:“消息公开后,朝鲜将再次成为热点地区,所以你得调整之前提交的国防建设计划,加快军事变革的速度。”

    “这……”

    “你必须明白一个道理,真正能够打垮美国的,绝对不是军事上的胜利,而是金融战场上的胜利。只要我们在金融战场上向美国挑战,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为了保险,我们必须加快军事建设步伐,让美国放弃采取军事行动的想法。如果有必要,我们得为与美国的大规模战争做准备。”

    黄峙博立即锁紧了眉头,意识到了局面的危险性。

    “美国没有理由与我们大打一场吧?”陆风烈问了一句。

    “老陆,真正控制美国的不是白宫,而是华尔街。”傅秀波笑了笑,说道,“千万不要低估西方金融集团,如果它们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别说打一场大规模战争,就算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也在所不惜。”

    “这……”

    “当然,这有一个过程,也许要二十年、也许要三十年。但是可以肯定,只要金融战争爆发,世界大战就不远了。”傅秀波长出口气,说道,“对我们来说,要么输掉一切,要么赢得一切。”

    陆风烈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加快军事现代化,就要提高军费开支,而我们……”

    “这是小事,我会让黎平寇去安排。”傅秀波看了黄峙博一眼,说道,“我们讨论的是战略层面上的东西,军费开支这种战术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国务院每年都有财政盈余,年底还得搞突击开支。既然军事上有需要,肯定要给予支持。新的规划出**后,先给我过目,然后让黎平寇去想办法。”

    傅秀波这么一说,黄峙博才放下心来。

    显然,只要元首点头,钱就不是问题。

    别的不说,国务院每年都有数千亿的秘密经费,到了年底还能有所节余。如果把这些钱用上的话,国防预算中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当然,你也得省着点花,要有更加长远的目光。”

    “行,我尽快调整军备建设规划。”

    离开元首府的时候,黄峙博已经在考虑如何着手了。

    如果世界大战无法避免,那么留给中国的时间就不多了。从军备建设的角度出发,现在的努力,足以决定三十年后的成败。特别是建设周期最为漫长的海军,现在不抓紧,三十年后必败无疑。。。。

    更多到,地址H!~!

    ..

第二十七章 疯狂计划

    作为最高国家机密,在探明储量之前,只有不到一百个人知道赴战湖北岸有一座储量惊人的金矿。()

    黄峙博守口如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

    春节收假后,黄峙博给装备建设联合办公室安排了新工作: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拟定一份以五年为一个阶段、为期二十年的军备发展规划。

    说简单一点,就是完全从军事需求出发,制订军事发展计划。

    当然,这不等于没有限制。

    即便经费上没有限制,也要受国家经济实力、特别是工业生产力的限制。拿建造航母来说,钱再多,也不能立即买来大型造船平台,有多少座平台,才能建造多少航母,而且还要受船台周期限制。

    忙了一个多月,三月一日,牧浩洋按时提交了海军的军备发展规划。

    按照黄峙博的要求,二十年军备规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为期五年,重点说明头五年的建造计划。

    因为只是草拟的规划,所以没有让海军直接参与。

    其实,当时牧浩洋根本不知道黄峙博为什么要他拟定这样的发展规划,因为在他看来根本没有可行性。

    正因为没有可行性,牧浩洋也就没有考虑所有限制因素。

    毫无疑问,这是一份非常疯狂的“扩军计划”。

    作为海上霸主,航母放到了首要位置上。

    在这份计划中,C1级航母的建造数量不是两艘,而是六艘,第二批两艘将在二零二零年内开工,第三批两艘在二零二一年六月底之前开工,而第一批两艘的船台建造周期将缩短半年,在二零二二年六月底之前下水,在二零二四年年底前完成舾装,在二零二五年六月底之前服役。

    这个速度,只能用“疯狂”来形容。

    当然,这还不是最疯狂的部分。在C1与C2下水后,也就是二零二二年七月份,将启动C航母、也就是第二种国产航母的建造工作。因为不受经费限制,所以C航母将是中国海军的第一种超级航母,满载排水量超过十万吨,直追美国的“福特”级,综合作战能力将比C1级提高两倍。

    到二零二三年,大连造船厂与江南造船厂至少有九座大型船台。

    也就是说,从第二批C级航母开始,每年动工的航母数量将提高到三艘,船台周期都将控制在三年之内。

    这绝对不是和平时期的标准,而是大规模战争时期、甚至是世界大战时期的标准。

    以这个速度,在二零三五年之前,中国海军就将拥有十五艘航母,达到美国海军在二零二零年时的水平。

    当然,疯狂之外,也有理智的部分。

    比如第一批两艘C1级航母将采用跃飞甲板,并且为西飞的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安装起飞助推火箭,从第二批开始,才采用电磁弹射器。第一批的两艘航母将在第一次大修时更换飞行甲板。

    仅有航母,显然不够。

    作为航母的主要打击武器,舰载战斗机至关重要。

    第一批C1级航母服役时,海军只能获得起飞重量在二十二吨以内的中型战斗机,即于空军联合研制的J…25(海军编号)。只是一种战斗机,显然无法满足未来作战需求,海军需要更好的战斗机。

    理智的讲,与空军联合开发第五代制空战斗机是最佳选择。

    问题是,既然经费不受限制,也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按照牧浩洋制订的规划,第五代重型舰载战斗机将二零二零就开始研制,预计设计周期为五年,即在二零二五年实现首飞。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将赶上第三批C1级航母,并且在二零二八年之前装备所有舰载航空兵联队。

    正是如此,C级航母才被设计为超级航母。

    如果C级建成,标准情况下将搭载四个各有二十架战斗机的舰载航空兵大队,其中两个大队装备重型战斗机,两的大队装备中型战斗机。在战争状态下,还能增添二十架重型战斗机,或者三十架中型战斗机。

    也正是有了如此巨大的需求,海军才有理由单独研制重型舰载战斗机。

    当然,海军也需要更加先进的中型舰载战斗机,所以在J…25开始服役后,海军将启动第五代中型舰载战斗机的研制项目,并且在第二批C级航母服役之前开始量产,确保舰载航空兵的更换周期为二十年。

    有了航母、有了舰载航空兵,还需要大型护航战舰。

    驱逐舰肯定满足不了远洋作战的所有需求,特别是在远离本土的情况下,需要排水量更大的巡洋舰。

    按照这个思路,海军将在二零二零年启动远洋巡洋舰项目。

    显然,这很疯狂,因为在之前的发展规划中,远洋巡洋舰已经被砍掉了,原因是设计与建造费用过高。

    当然,这还不是最疯狂的。

    根据陆雯提供的技术可行性报告,牧浩洋把这种远洋巡洋舰规划成了一种排水量超过两万吨、由核动力推进、以防空作战为主的超级战舰,而且将大量采用正在研制中的新式防空武器。

    至于到底是什么防空武器,牧浩洋自己都说不上来。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巡洋舰是航母战斗群里的核心防空战舰,能够独立承担全部防空任务。如果有必要,还可以以这种巡洋舰为核心,组建独立的打击舰队,执行一些低强度的作战任务。

    至于造价,肯定高得离谱。

    除了巡洋舰,多用途驱逐舰与反潜护卫舰也至关重要。

    如果按照一支航母战斗群配备一艘防空巡洋舰、两艘多用途驱逐舰与两艘反潜护卫舰的标准计算,仅C1级的六艘航母,就需要六艘巡洋舰,十二艘驱逐舰与十二艘护卫舰,而这还不是全部需求。

    航母战斗群只是夺取制海权的主要作战力量,而要把制海权利用起来,还需要其他作战平台,比如两栖突击舰队。

    既然不受影响,牧浩洋参考美国海军的模式,规划出了同等数量的两栖突击舰队。

    也就是说,仅以C1级航母为准,就需要建造六艘两栖攻击舰、六艘综合登陆舰、六艘船坞登陆舰与十二艘多用途运输舰。为了这六支两栖突击舰队,需要建造六艘巡洋舰、六艘驱逐舰与十二艘护卫舰。

    这些,只是攻击力量。

    为了给六支航母战斗群与六支两栖突击舰队提供后勤保障,至少需要十二艘快速战斗支援舰与十二艘综合支援舰。如此一来,还得为这些支援舰队额外建造六艘驱逐舰与六艘护卫舰。

    按照这个标准,五年之内建成与动工的战舰将达到一百二十艘。

    这还不是全部,因为还得算上潜艇。

    以两支战略核潜艇部队为准,至少需要建造六艘战略核潜艇,以及为其提供直接掩护的六艘攻击核潜艇。为了掩护航母战斗群与两栖突击舰队,至少需要十二艘攻击核潜艇。此外还得建造十二艘以上的攻击核潜艇,用来执行其他任务,比如搜寻与跟踪敌对国的战略核潜艇。

    除了核潜艇,中国海军肯定无法立即放弃所有常规潜艇。

    以为每支舰队配备一个拥有八艘常规潜艇的潜艇大队为准,至少需要二十四艘。

    算上潜艇,中国海军在五年之内需要建造一百八十艘大型舰艇。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疯狂的计划。

    要知道,在二零一八年出**的美国海军造舰计划中,在二零二四年之前也只规划了六十艘战舰。

    当然,牧浩洋没有把这份规划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这只是黄峙博心血来潮做的事情。

    让他万分震惊的是,在提交规划的第二天,黄峙博就把他叫了过去,让他根据国家工业力量,特别是造船能力,在这份规划的基础上,制订一份更加详细的、具有可行性的造舰计划。

    显然,黄峙博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事出有因。

    牧浩洋没有立即着手制订详细计划,而是花时间对造船厂、以及参与战舰建造工作的主要企业进行了考察。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数据,他还向国务院索要了国家工业发展规划书。

    黄峙博的态度已经表明,他要的不是一份疯狂的计划,而是一份能够完成、具有现实意义的计划。

    行动起来的不止牧浩洋,还有戚凯威、母祁铁与章玉廷。

    在同一时期,他们也各自提交了军兵种的发展规划,而且都在随后按照黄峙博的要求着手制订具有可行性的军备发展计划。

    这些,让牧浩洋认识到,肯定发生了非常重大的事情。

    三月底,一条由朝鲜当局公布的消息,证明了牧浩洋的猜测。

    经过一个多月的全面勘探,最终确定,赴战湖金矿的探明储量为二千七百吨,预测储量则高达五千吨。

    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