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燃烧的海洋-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要价太高、战舰太旧之外,还与日本海上自卫队没有受到重创有关,毕竟四支护卫群有四十艘大型战舰,还有多艘两栖战舰,日本海上自卫队对装备的需求强度远远比不上空中自卫队。

    只是,喜田多一郎并没想到,正是缺少了这些至关重要的装备,日本为这次军购花费的数千亿美元很快就将沉入浩瀚的东海。H!~!

    ..

第七十四章 战争狂人

    喜田多一郎带着军购成果回国的时候,日本国内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三十日上午,在喜田多一郎出发后不久,小林光一电令荒川太郎返回东京,当面陈述交战情况。

    不是小林光一做得过分,而是荒川太郎太没担当了。

    按理说,他应该主动向首相汇报交战结果,而不是在战斗结束后独自躲起来,更不是把责任丢给木村小次郎。

    当然,小林光一也想借此机会解除荒川太郎的指挥权,任命新的指挥官。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随后发生的事情。

    二十九日的交战情况被新闻媒体披露后,特别是中国国防部公布了确切的战报后,日本国内的社会秩序再度恶化。在小林光一电令荒川太郎返回东京的时候,右翼组织成员已经走上街头。

    虽然随后防卫省新闻发言人公布了一份掺了水的战报,暂时平息了民愤,但是右翼组织的行动,给内阁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小林光一非常清楚,必须有人出来背黑锅。

    既然是在空中战败,这个责任自然得由荒川太郎承担。

    下午,荒川太郎在面见了小林光一之后,返回防卫省,通过数百名记者,亲自向日本国民谢罪。

    也就是这个时候,发生了谁也不想见到的事情。

    一名混在记者中的右翼极端份子在极近的距离上,用一把小口径手枪连续向荒川太郎开了五枪,才被安保人员击毙。

    结果是,荒川太郎当场毙命。

    对小林光一来说,这不是什么坏事。

    虽然把责任推到一个死人身上不是件光彩的事情,但是以当时的局势,尽可能的把责任归咎于荒川太郎,不但能够稳定士气,还能化解内阁政府遭遇的危机。更重要的是,小林光一不再需要为更换空中自卫队的指挥官犯愁。

    刺杀事件后两个小时,小林光一正式任命今井利村为空中自卫队司令,晋升上将。

    这个任命,在很大的程度上帮助小林光一平息了国内动荡,特别是来自国会在野党的指责。

    原因很简单,今井利村并非凡人。

    早在两年前,小林光一着手整顿防卫省的时候,今井利村就是空中自卫队中将,而且是司令官的头号人选。

    与荒川太郎相比,今井利村是个不折不扣的军人,而且是一个热衷战争的军人。

    正是这个原因,让他跟小林光一的政策背道而驰,最终败下阵来,没能成为空中自卫队司令官。

    纠其根本,还是今井利村的一些言行超过了小林光一的容忍限度。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期间,今井利村就是日本将领中,鼓吹积极参战的主要人物,还一度大放厥辞,想借此向内阁施压。更重要的是,今井利村一直把中国当成日本的头号敌人,认为中日肯定会爆发全面战争,日本要想成为举足轻重的全球性大国,不但要正面来自中国的威胁,还要在战争中战胜中国,并且利用战争的胜利果实,征服中国,为日本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如此激进的言论,别说小林光一,即便是好战的首相也会退避三舍。

    不管日本与中国会不会爆发全面战争,在当时的情况下,任何过激言论,都会使日本成为出头鸟。

    说得简单一点,有多大的能力说多大的话。

    在日本还不具备与中国全面对抗的基础实力之前,故意在言论上开罪中国,显然不利于日本的长远发展。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

    早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前,今井利村就一直主张建设独力的军事力量,甚至提出改变军事力量的称呼,组建国防军。

    在具体事务上,今井利村充分利用了空军中将的身份。

    比如,在F…战斗机项目上,日本在二零一二年就确定采购F…35A,还与洛马公司签署了意向合同,即在洛马公司提供包括F…135发动机的生产专利等条件下,日本将获得优先采购权,并且在国内进行组装。结果在今井利村的干预下,日本空中自卫队又搞了一个“自研战斗机项目”,委托三菱重工,利用美国提供的一些技术,特别是YF…23的技术,单独研制重型制空战斗机。

    当然,这件事也因为美国答应出售F…22A没有搞成。

    只是有一点不可否认,即今井利村大言不惭的背后是在为利益集团,特别是三菱、富士与三井等涉足了军火行业的财团服务。

    别的不说,今井利村妻子的本姓就是岩崎。

    军人与利益集团扯上关系,显然是一大忌讳。要是让今井利村掌握大权,恐怕日本内阁将不得安宁。

    小林光一执政后,大幅度调整了日本的对外政策,积极与中国改善关系,显然让今井利村的言论没了市场,更让这个好战份子失去了发展空间。结果就是,在任命空中自卫队司令的时候,小林光一选择了更听话的荒川太郎。

    在这个时候启用今井利村,算得上是小林光一的政治妥协。

    原因很简单,国会里的议员,半数以上也是为财团服务的。

    只有稳住国会,小林光一才能坚持其基本政策。

    要是国会倒戈,小林光一就得搬出首相府。

    当然,小林光一这一招也非常高明。

    如果今井利村上去后扭转了战局,民众在记住他的时候,也会记住是首相提拔了这位能干的将领。如果情况恰好相反,小林光一可以把责任推给今井利村,借此让国会在其他重大问题上做出让步。

    不管怎么说,提拔今井利村不是小林光一的本意,而是国会议员施压的结果。

    必须承认,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今井利村当不上将军,也没有足够的胆量发表那些惊世骇俗的言论。

    接受任命后,今井利村就启程飞往嘉手纳空军基地。

    这个时候,牧浩洋与周渝生也回到了舰队。

    虽然按照作战守则,舰队参谋不能离开舰队,即便上岸也要汇报,但是牧浩洋是总参谋部派来的技术参谋,周渝生的本职工作则是东海舰队潜艇兵司令,两人在离开旗舰的时候都向腾耀辉做了汇报。

    此时,旗舰已经换成了“海口”号。

    作为“兰州”号的姊妹舰,“海口”号更新一些,而且也是在南海舰队服役。直到三月份,东海局势紧张起来之后,黄峙博才把“海口”号派往东海舰队。与“兰州”号一样,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海口”号也以担任舰队旗舰的名义返回造船厂,安装了舰队指挥设备与电磁对抗系统。

    从作战能力上看,“海口”号与“兰州”号没有区别。

    来到舰队指挥中心,两人就发现气氛不对劲。

    “怎么回事?”周渝生找到了杨禹方。

    “你们才回来?”

    “是啊,有些事情需要处理。”周渝生没有说实话,总不能供出牧浩洋跟陆雯跑到上海约会去了吧。

    “刚播的新闻,小林光一任命今井利村为空中自卫队司令官。”

    周渝生的眉头跳了几下。

    “几个小时前,荒川太郎在向国民谢罪的时候,遭到右翼极端份子刺杀,送到医院前就断气了。”

    周渝生一愣,有点不敢相信的看了杨禹方一眼。

    杨禹方笑了笑,说道:“显然,日本国民很疯狂,也很希望打赢这场战争,所以小林光一启用了今井利村。”

    “这可是个问题。”

    “是啊,腾司令正在跟黄总通电话,你们别乱跑,等下要召开作战会议。”

    “没问题,我们就在这,哪里也不去。”

    杨禹方点了点头,这才离开作战指挥中心。

    见到周渝生的紧张神色,牧浩洋把他拉到一边,问道:“你认识那个今井利村?”

    “当然不认识,不过是个人都应该知道他。”

    “这么说,你认为我不是人了?”

    “你不知道他?”

    牧浩洋摇了摇头,他还真没有听说过这个家伙。

    “你这几年干什么去了?”周渝生打量了牧浩洋一番,似乎初次见面。

    “我干什么,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早就说过,学校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加闭塞,幸好你出来了。”周渝生叹了口气,说道,“这家伙是个好战份子,一直宣扬大日本主义,甚至宣称日本应该主动挑战我们,通过征服我们而征服全世界。当然,原话不是这么说的,我也不记得了,反正就是这个意思,认为中日必然爆发全面战争。”

    “现在看来,他没有说错。”

    “可他始终认为,日本应该积极主动。”

    “能说这种话的人,应该有点本事吧?”

    周渝生点了点头,说道:“本事肯定有,如果从能力上看,他肯定是日本空中自卫队最能干的将军。只是言论过激,一直没有得到重用。更重要的是,这个家伙肯定是个进攻制胜论者。”

    “我也是,而且你也不例外。”

    周渝生笑了笑,说道:“你想想,喜田多一郎积极飞赴华盛顿,小林光一就启用了今井利村,看来接下来的战斗不会像想象的那么轻松了。”

    “老周,你想多了,这场战争本来就不轻松。”

    “也是,把事情看得太简单,只会使我们松懈,让我们轻敌。来个有分量的对手,才能让我们打起精神来。”

    牧浩洋笑着摇了摇头,没再多说什么。

    也许,一名优秀的将军能够加大胜算,但是战争绝对不是一个人的事,没有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军人,再厉害的将军也打不了胜仗。

    拿破仑够厉害吧,还不是在滑铁卢吃了败仗。H!~!

    ..

第七十五章 积极迎战

    六月一日凌晨不到,重新编组的东海舰队离开了锚泊地。

    陪同起航的,还有南海舰队与北海舰队的战舰。

    虽然按照黄峙博的安排,由腾耀辉统一指挥舰队作战,南海舰队与北海舰队派来的指挥官都被送了回去,但是三支舰队总共有十九艘大型战舰,编在一起的话过于庞大,结果仍然分成了两支舰队。

    东海舰队得到了增强,由南海舰队的一艘052B级驱逐舰顶替了“兰州”号,并且获得了北海舰队的两艘054C型护卫舰,从而达到了六艘驱逐舰与六艘护卫舰的规模,反潜与防空能力都有提升。

    此外,南海舰队与北海舰队的三艘防空驱逐舰与四艘多用途护卫舰编成了第二舰队。

    突前的自然是东海舰队,第二舰队则靠后部署。

    按照腾耀辉的安排,东海舰队将前出到钓鱼岛以东海域,以进攻态势主动寻找与日本舰队进行决战,第二舰队则留在钓鱼岛以西海域,负责为J…2000提供防空支援,并且安排护卫舰掩护随后出发的补给船队。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东海舰队与第二舰队将不再返回舟山。

    这个部署,不是腾耀辉的本意。

    不管怎么说,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非常有限,舰队的持续作战能力也不强,一直在战场上活动,最需要的就是后勤保障。

    问题是,中国海军只有三艘大型综合补给舰,而且这些补给舰的速度都不够快。

    按照腾耀辉的本意,东海舰队与第二舰队应该轮番上阵。毕竟东海就这么大个地方,根本容纳不下两支舰队。

    只是,黄峙博并不这么认为。

    虽然黄峙博不大懂得海战,也早就承诺不干预腾耀辉的战术指挥工作,但是在战略问题上,黄峙博仍然占主导地位。

    让两支舰队同时上阵,不是为了加强制海力量,而是巩固已经取得的战果。

    按照黄峙博的安排,在东海舰队返回战场后,将派遣登陆舰与运输船向钓鱼岛运送一个工程营与设备物资,在钓鱼岛上修建一座可供直升机起降的临时机场,以及一座水上飞机码头。

    当然,还得修建防御设施,为接下来抵抗日本部队登岛做准备。

    显然,这个决定让腾耀辉很没面子。

    只是黄峙博的态度很坚决,而且腾耀辉也不能保证不会出现意外情况,毕竟守住钓鱼岛是战略任务。

    此外,空军与海航也认为应该在钓鱼岛上修建军事设施。

    原因无二,在搜救跳伞飞行员的时候,舰队的作用并不明显,而部署在本土的直升机与海上巡逻机离战场又有数百公里,如果能在钓鱼岛上修建直升机机场与水上飞机码头,就能把搜救飞机靠前部署。

    此外,还能在钓鱼岛上部署反潜直升机。

    从政治上讲,只要在钓鱼岛上修建了军事设施,而且击败了反击的日本军队,就能获得更大的主动权。

    别的不说,至少能成为停战谈判中的重要筹码。

    如此一来,就需要扩大制海范围,特别是反潜区域。

    在离本土两百公里以内海域,还可以依靠部署在岸上的反潜直升机。因为中国海军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反潜巡逻机,所以超出这个范围之后,就只能依靠反潜战舰,特别是多用途护卫舰。

    只要船队规模不太大,两艘护卫舰就足够了。

    在部署舰队兵力的时候,腾耀辉削弱了第二舰队的规模,把主力集中到东海舰队,准备与日本舰队决战。

    当然,能不能决战,还得看日本舰队敢不敢上前应战。

    决定这个问题的不是日本海上自卫队官兵的勇气,而是日本空中自卫队能不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夺取制空权。

    完成编队,进入远航航道后,腾耀辉召开了作战会议。

    因为离战场还有几百公里,所以十九艘战舰的舰长全都来到旗舰上,参加了作战会议。

    与之前的作战会议不同,这次是由牧浩洋做开场白。

    “……如同之前提到的,科学预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现在只能断定,在六月一日天黑之前,太阳的黑子活动不会明显减弱,作战行动必然受到影响。如果理论预测中的可变因素是最大值,那么在接下来的四天内,太阳黑子活动不但不会减弱,还很有可能增强。到六月五日左右,太阳黑子活动就将开始减弱。至于更加长远的预测,现在还没有结果,但是我会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也就是说,最迟到六月五日,我们就得跟日本舰队做个了断?”

    牧浩洋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腾耀辉的问题。

    腾耀辉也笑了笑,转而对其他人说道:“不可否认,技术力量非常重要,但是我军从来就不是靠技术吃饭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比如二十年之内,我们仍然得老祖宗传下来的斗志与精干的官兵队伍来战胜敌人。”

    这番话,引起了很大的共鸣。

    虽然腾耀辉有点不太在乎技术力量,但是牧浩洋并不觉得委屈。他也知道,军人的素质比技术更加重要。

    接下来的话题,基本上与牧浩洋无关了。

    在至关重要的制空作战问题上,杨禹方一个人占用了八成的发言时间,主要就是根据新的情况,对制空战术做出调整。

    当然,这不仅仅是空军与海航的事,舰队也有份。

    没有舰队提供的前进掩护,空军与海航很难在制空作战中取胜。

    说到具体问题上,杨禹方格外强调了日本刚刚获得的E…3G与EC…135的价值,并且以此带出了新的制空作战战术。

    显然,在得到了足够多的支援力量后,日本空中自卫队会在制空作战中更加积极。

    加上今井利村的到来,更加增强了日本空中自卫队的攻击性。

    按照杨禹方的判断,日本空中自卫队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夺取制空权,而且会充分利用美国援助的预警机与战略电子侦察机。只是在争夺制空权的同时,日本空中自卫队会利用获得的打击力量,设法夺取制海权。

    这个判断,得到了包括腾耀辉在内的大部分指挥官的认同。

    原因很简单,只要有足够强大的指挥与情报系统,日本空中自卫队就有能力在争夺制空权的同时攻击东海舰队。

    只是,日本空中自卫队存在一个难以立即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无法把所有作战飞机部署到嘉手纳空军基地,必须把一些支援性飞机与航程较大的作战飞机留在本土。

    按照杨禹方的判断,日本空中自卫队至少需要动用六十架战斗机才能形成饱和攻击。

    这也正好与二部提供的情报吻合,即美国提供的第一批F…16CD就是六十架。

    为了掩护这些执行打击任务的战斗机,至少得动用二十四架护航战斗机,即便事先夺得了局部制空权,也要出动十二架护航战斗机。

    为了夺得制空权,日本空中自卫队的投入将更加巨大。

    根据之前的交战情况,在恶劣电磁环境下,F…22A的作战效能仅是J…11C的三倍,因此在中国海军航空兵能够一次投入六十架战斗机执行攻势制空任务的情况下,日本空中自卫队至少需要动用二十架防空战斗机。

    显然,这个估计非常保守。

    根据二十九日夜间的战斗,特别是海航主动出击的那场战斗,日本空中自卫队要想不败至少得动用三十六架F…22A,最好能出动四十八架,不至于在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不然结果很难保证。

    这样一来,日本空中自卫队在交战中,得动用上百架战斗机。

    事实上,这个估计也很保守,因为还没有算上用来夺取战场制空权,特别是攻势防空作战需要的作战飞机。

    即便如此,也远远超过了嘉手纳空军基地的出动能力。

    根据之前的交战情况,嘉手纳空军基地一次能出动一百架战斗机就很不错了,而且还会因此降低作战飞机的战斗效率。

    日本空中自卫队只有一个解决办法:把航程足够远的战斗机放在本土。

    这其中,很有可能包括掩护冲绳的防空战斗机,甚至是用来攻击东海舰队的战斗机。

    没什么好奇怪的,在携带四枚反舰导弹的情况下,F…16CD还能携带一具大型副油箱与四枚空对空导弹,采用高…低…高攻击航线的话,作战半径在八百五十公里以上,如果这些战斗机都安装了保型副油箱,作战半径则高达一千二百公里,足以从九州岛与四国岛的空军基地起飞,攻击钓鱼岛附近的东海舰队。

    只是这样一来,这些战斗机的就得从东北方向上进入。

    当然,如果部署在冲绳,为了避开东海舰队的正面防空网,这些战斗机也很有可能绕到其他方向上。

    说明这个问题的时候,杨禹方还提到了其他几种可能性。

    比如F…16CD机群从冲绳起飞,完成攻击后返回本土机场,从而把出击航线缩短三分之一,并且不占用嘉手纳空军基地的回收能力,确保执行防空与护航任务的战斗机能够返回嘉手纳。

    只是,不管日本空中自卫队采用哪种战术,都意味着东海舰队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对防空作战来说,最大的难题就是得扩大重点防空区域。H!~!

    ..

第七十六章 水下力量

    在解决防空问题之前,舰队决战只是空谈。

    顶不住日本空中自卫队的打击,东海舰队别说与日本舰队决战,能够让大部分战舰返回舟山就很不错了。

    因此,在防空问题上,腾耀辉与杨禹方花了不少精力。

    前半程会议,几乎全在讨论这个问题。

    讨论有价值吗?

    因为只涉及到计划层面,所以讨论得再多,都要在经历实战考验之后,才能确定是否有价值。

    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舰队在暴露环境下,如何分配各个方向上的防空力量。

    在此之前,杨禹方就提出过这个问题。

    只是,当时情况还不太严峻,而且荒川太郎的保守战术,让杨禹方为此做的准备都没有用上。

    原因无二:F…2的战斗力远比不上美国版的F…16CD。

    虽然F…2以F…16为基础,在设计的时候做了放大处理,格外强调对海打击能力,但是日本空中自卫队从来没有对这种战斗机进行过全面改造,而F…16在服役期间,进行了十次以上的大规模改造,其最新的F…16EF算得上是非常先进的战斗机,在打击能力上远远超过了之前的所有型号。

    更重要的是,美国提供的F…16CD肯定有电磁对抗能力。

    要知道,F…35A要到二零二四年才能全部取代F…16CD,美国空军肯定对保留的F…16做了改进。

    如此一来,在恶劣电磁环境下的作战能力,F…16CD远远超过了F…2。

    之前,杨禹方准备的战术,就是利用舰队的电磁防御武器,拦截来袭的F…2,从而解决了防空战斗机不足的问题。

    现在,这个办法肯定行不通了。

    要想把F…16CD机群挡在反舰导弹的射程之外,需要更多的防空战斗机。

    舰队起航前,杨禹方就做了安排,空军与海航增派了作战力量,确保能在一次战斗中投入两百架战斗机。

    问题是,仅有战斗机还不够。

    在防空作战中,如果没有强大的指挥与情报系统,防空战斗机再多也没用。

    随着防空范围扩大,而且得延伸到离舰队二百二十公里之外,等同于把防空拦截区域扩张了五倍以上!

    在此情况下,仅用一架J…2000在舰队后方提供防空支持,显现不够。

    问题就在这里,空军只能确保在持续作战的情况下,让一架J…2000升空。即便能够在战斗开始后,紧急出动备用的J…2000,也无法及时赶到战场。毕竟预警机的速度很慢,根本赶不上战斗节奏。

    当然,解决办法不是没有。

    比如在防空作战中,充分利用战斗机飞行员的主观能动性,预警机只提供基本信息,由防空战斗机的领队机长负责前方指挥。

    不可否认,中国空军与海航的战斗机飞行员具备这个能力。

    在二十九日夜间的战斗中,飞行员的表现就非常出色,像晏鹰搏这样的领队机长都能胜任前线战术指挥任务。

    问题是,即便如此,也要增派两架J…200分担防空重任。

    这就意味着,需要派遣更多的护航战斗机,而且这两架预警机必须在远离舰队的地方巡逻,无法得到舰队的掩护。

    按照杨禹方的估计,不考虑攻势防空的话,至少需要两百架战斗机。

    只是,完全被动的防空,无法确保舰队不受到攻击。

    二十九日夜间的战斗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占有优势的情况下,日本空中自卫队的攻击机群还是突破了防空网,发射了反舰导弹,并且击伤了“兰州”号。如果优势在日本空中自卫队手里,结果肯定不一样。

    因此,攻势防空至关重要。

    可惜的是,黄峙博没有批准打击日本的军事基地,即战斗只能限制在空中与海上。

    只是,“兰州”号受创,也让黄峙博发现了问题。束缚住空军与海航的手脚,肯定不是明智之举。黄峙博不得不做出让步,允许在执行攻势防空任务的时候,把防空区域扩展到冲绳群岛。

    这就意味着,如果有必要,可以越过冲绳群岛,到菲律宾海上空拦截敌机。

    当然,能不能这么做,不是由战斗机的航程决定的,而是由预警机的活动区域决定的。

    预警机上不去,就算战斗机的航程足够远,也无法发现菲律宾海上空的敌机,拦截自然无从谈起。

    针对这个问题,杨禹方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主动压制日本空中自卫队。

    虽然不能攻击日本的军事基地,但是可以攻击升空的战斗机,也就能通过积极主动的行动来扰乱日本空中自卫队的进攻行动。

    正是如此,腾耀辉才决定让东海舰队前出到钓鱼岛以东。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预警机能够前进部署,为执行攻势防空任务的战斗机提供支援。

    当然,这绝非万无一失。

    积极主动的攻势防空,必然给空军与海航制造很大的压力,特别是让战斗机飞行员承担更大的风险。

    要知道,在之前的战斗中,战斗机飞行员基本上没有负担。

    在舰队附近作战,即便被敌机击落了,只要顺利跳伞,就能及时得到救援。到冲绳附近作战,跳伞后恐怕得命丧大海了。

    到目前为止,海航都没有找到在二十九日夜间战斗中跳伞的二十多名飞行员。

    这还只是飞行员心理上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在执行攻势防空任务的时候,真正合适的只有重型战斗机。

    虽然J…10A与J…10C的制空作战半径均在一千公里以上,如果进行空中加油,还能延伸几百公里,但是在激烈的格斗空战中,战斗机的油耗非常惊人。二十九日夜间的战斗中,所有J…10C都在返航时进行了空中加油,其中两架在与加油机会合时,几乎耗光了燃油。这些战斗机能够返航,得亏加油机前出到了舰队西面一百公里处,不然所有J…10C都无法返回海航基地。

    这下,问题出来了,加油机还能前进部署吗?

    空战打得顺利的话,问题不大,可是等到日本空中自卫队展开全面反击,肯定会对加油机构成威胁。

    加油机不能前出,就只能让重型战斗机上阵。

    如此一来,就得让轻型战斗机负责舰队防空。问题是,轻型战斗机的滞空时间远不如重型战斗机,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在舰队上空的巡逻时间仅有重型战斗机的一半。如果舰队前出到钓鱼岛以东,这个时间还得缩短。在保持舰队防空力量不减的情况下,意味着得动用更多的战斗机。

    矛盾非常突出,如果进行攻势防空,舰队的防空力量就将削弱。

    这个问题,显然无法靠军人的素质解决。

    飞行员的素质再好,也不可能让烧光了燃油的战斗机继续在空中翱翔。

    腾耀辉必须在两者中做出选择,要么积极主动,要么保守一点。

    显然,他已经做出了选择。

    能够得到黄峙博重用的,肯定是注重进攻的将领。

    决定采取攻势防空后,腾耀辉把话题转到了舰队作战上。

    相对而言,舰队作战的战术就没有那么复杂了。

    等到双方的空中力量拼得筋疲力尽之后,自然轮到舰队上阵。至于是导弹攻击、还是舰炮对轰,都有成熟的战术。

    在舰队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