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牌农女-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与先父义结金兰,以兄弟相称,曾向苍天后土发誓,要同生共死。”宣宝锦嫣然一笑,“请皇上履行这一件即可。”

    ——(未完待续。。)

第471章 陈年旧案(四)

    话说到这里,大体是怎么回事,在座的人心中已经有数了。

    脾气最为火爆的八皇子拍案而起,“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跟父皇这么说话?难道你想弑君忤逆不成?”

    “这女人明摆着是要造反,八哥,你跟她啰嗦个什么?”十三皇子义愤填膺,“直接喊了大内侍卫来,将她拿下就是。”

    说罢便扯着嗓子喊“来人”。

    一连喊了好几声,都没有人出现,他脸上便有些火烧火燎的。

    幽怨地瞥了凤帝一眼,暗暗责怪他皇帝老子把大内侍卫训练得太死板了,关键时刻分不清敌我,专落自己人的脸面。

    凤帝连眼风也没扫他们一下,继续着之前的话题,“让朕履行诺言也可以……”

    “皇上?!”穆皇后失声惊呼。

    凤帝抬手虚虚一压,示意她稍安勿躁,接着把话说完,“不过,朕的这条命很重,你打算如何拿走呢?”

    一语双关,带着些许调侃的味道,仿佛说的不是生死大事,而是在跟一个孩子讨论如何才能搬走一个比她个子还要高的花瓶。

    “拿走?”宣宝锦摇头轻笑,“皇上,宝锦没打算拿走。”

    她环视着华清宫大殿,“宝锦听说,先父在世的时候时常与皇上在这里畅饮,喝得酩酊大醉,想必先父对这个地方也十分留恋吧?

    宝锦还听说,水魂火魄不同途……”

    正应了那句“敌人往往是最了解你的人”。凤玥立刻听出了宣宝锦的言外之意,“你要放火?!”

    她不过想揭穿宣宝锦的面目,哪料拔出萝卜带出泥,居然牵扯出这么大一桩事来。

    水火无情,宣宝锦想杀死的,只怕不止父皇,一个搞不好,这大殿里的所有人都不能幸免于难。

    这个女人,比她想象得还要阴险狠毒!

    身上流着一样的血,凤玥能想到的事情。其他人自然也想得到。然而他们心里只有愤怒和疑惑。并没有多少恐惧。

    一方面是凤帝稳稳地坐在那里,相信他既能识破宣宝锦的阴谋,就一定做了周全的布置;另一方面是无法想象,凭宣宝锦一个弱女子。怎样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成功放火。

    然而凤帝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让他们想象到了。“要把朕留在这里只有一个法子,想必你事先埋设了硫硝吧?”

    “皇上英明。”宣宝锦用四个字验证了他的猜想。

    大殿之中终于有了恐惧的气氛,男人们各个脸上变色。女人有的低声惊呼,有的以手捂嘴,有的将孩子飞快地揽入怀中。不是没有人生出逃跑的念头,只是不敢轻举妄动罢了。

    梁太后只觉眼前阵阵发黑,强撑着才没有晕过去。她泪眼婆娑地打量着宣宝锦,犹自不敢相信这是自己一手抚养长大的那个乖巧温顺的孩子。

    凤况也在这时回了魂。

    他跌跌撞撞地奔向女眷席,短短十余丈的距离,不知撞了几个人,踩了几只脚,扫落了多少杯盏。

    这些他统统都顾不上了,双手抓住宣宝锦的肩头,直直地看进她的眼睛,“锦儿,你是在开玩笑的,对不对?”

    宣宝锦一如过去,对他温柔地笑着,“王爷,宝锦虽然蠢钝,可也知道有些玩笑开得,有些玩笑是万万开不得的。”

    直到前一刻,凤况还希望这是一场滑稽可笑的梦。

    走过来时磕碰的地方还在火辣辣地痛,掌心传来温软的触觉,隔着锦帛制成的衣衫能摸到她肩骨纤细的轮廓。

    看得到她耳下那颗小米粒般大小的黑痣,嗅得到她身上散发出来的幽香,甚至听得见她细不可闻的心跳……

    所有的一切都昭示着,这不是梦,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眼前的。

    他霍地松开手,狼狈后退,“你不是锦儿,你一定不是锦儿!”

    锦儿,应该是这世上最美丽最善良最柔弱的女子。她干净得像一张澄心纸,坚洁如玉,仇恨,阴谋,算计,所有阴暗的东西都与她无缘。她生来就是让人疼,让人爱,让人保护的。

    可眼前这个锦儿实在太奇怪太陌生了,陌生到令人害怕。

    如果这不是梦,那就只有一个解释了,这个锦儿是假的,是别人冒充的,就像那个宫女雁儿一样。

    可如果这一个不是锦儿,那真正的锦儿去哪儿了?会不会也跟宫女雁儿一样,被随随便便地扔在了哪个树林里?不好,锦儿还怀着身孕呢。

    “锦儿呢?”他跨上一步,一把抓住宣宝锦的脖子,“快把锦儿交出来!”

    宣宝锦被他扼得无法呼吸,雪白的面孔渐渐泛红,像极了三月里盛开的杏花。笑容变得支离破碎,清澈的眸子里写满了嘲讽。

    她不挣扎,只是那样冷冷地望着他,似乎在说,“这样自欺欺人有意思吗?”

    凤况痛彻心扉,颓然放手。

    “父皇,我要跟她和离!”

    他用尽全身力气,声音嘶哑地吼着,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这句话有多么可笑。

    也没有人觉得可笑。

    芸妃抑制不住地落下泪来,皇家的夫妻从来没有和离一说。皇家的媳妇,要么被休,要么被贬,要么就是个死。

    话说到这个地步,皇家跟宣宝锦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可他还在潜意识里护着那个女人,脱口说出了“和离”二字。

    瞧瞧,她的儿子已经被那个女人毒害成什么样子了?

    穆皇后此时已经完全镇定下来,神色威严地盯着宣宝锦,“定王妃,你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这里是皇宫,有成千上万的大内侍卫和禁卫军把守,你注定无法成事。就算老天无眼,让你侥幸得逞了,你也休想脱身。

    现在回头还来得及,万一伤了皇上,便是万死难赎之罪。

    你不为自己想,也要为和儿,为你肚子里的孩子想一想。

    况且将军府大火只是一场令人心痛的意外,皇上已经尽力了,你又何苦迁怒于皇上,迁怒于这许多无辜之人?”

    “意外?”

    “尽力了?”

    “无辜?”

    宣宝锦说一句笑一声,“皇后娘娘,这样话谁都可以说,唯独你不能!”

    ——(未完待续。。)

第472章 陈年旧案(五)

    这耐人寻味的话让穆皇后脸色一变,旋即恢复正常,叹了口气道:“说起来,你也算是本宫眼皮子底下长大的。

    你向来都是一个善良懂事的好孩子,本宫相信你绝不会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只不过是听信了谁的谗言,一时被仇恨冲昏头脑罢了。

    本宫实在不愿看着你因为误会一错再错,酿成无法挽回的大祸。

    只要你现在收手,本宫自会替你跟皇上求情,把这当作我们自家的家事,对你从轻发落……”

    “呵……”

    宣宝锦忍了许久,这一刻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了,“误会?”

    她笑靥如花,眸光流转地看着凤帝,“皇上,您也觉得是宝锦误会了吗?”

    “若是你以为朕是杀害你父亲的凶手,那么你的确误会朕了。”提到自己义兄,凤帝脸上有了凝重之色。

    “皇上的确不是杀害先父的凶手,却是知情之人。”宣宝锦笑意盈盈地道,“华楚律例有云:‘知情不报,以同罪论处’。

    又云:‘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皇上乃一国之君,金口玉言,难道要戏言国法不成?”

    凤帝有一下没一下地捋着胡须,“你这么说好像也有几分道理。”

    这就是承认自己是知情人了。

    满殿哗然。

    梁太后是最为震惊的一个,“皇上,你查出杀害宣将军的凶手了?是谁?”

    凤玥望着梁太后。眼带怜悯。

    皇祖父固然不怎么贪恋女色,可为安抚笼络朝臣,前前后后也纳了十多位嫔妃。太后娘娘能凭借并不出众的姿容和家世笑到最后,获得今天的尊荣,心机手段必然不一般。

    这会儿却将如此显而易见的事情当作问题来问,不是老糊涂了,就是关心则乱。

    这老太太只怕还在奢望揪出凶手,还宣家一个公道,就能平息宣宝锦的怒气,然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继续做着宣宝锦膝下承欢的美梦。

    不得不说,太后娘娘对宣宝锦真的很好,称得上掏心掏肺。

    可她怎么就不想想,凶手要是能轻易地揪出来。父皇为什么不那么做?

    若非认定父皇不可能为宣家讨回公道。宣宝锦又怎么会铤而走险?若非胜券在握。又怎么会亲手摘下自己伪装了二十多年的假面,露出阴险毒辣的本性?

    现在追究当年杀害宣将军满门的凶手是谁,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这是一个你死我亡、不共戴天的死局!

    宣宝锦似乎很满意大家的反应。目光一转,落在穆皇后脸上,“皇后娘娘,您不想让大家做个明白鬼吗?”

    穆皇后脸色泛白,下意识地捏紧了手中的帕子,“本宫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皇后娘娘太谦虚了,在座的其他的人都有可能听不懂,唯独您不可能听不懂。”宣宝锦笑语嫣然,“穆家有伴驾开国之功,受到先皇重用。

    您登上后位之后,穆家更是权势滔天,炙手可热。可惜的您没能生下皇长子,否则论起荣华富贵,穆家称第二,别家绝不敢称第一。

    京城之中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阎王要人三更死,尚可残喘至五更;穆家要你三更死,更鼓未歇头先落。’

    就是皇家,也要对穆家礼让三分。

    先父性子耿直,对你们穆家的所作所为颇有微词,又深得皇上青睐,因此成为你们穆家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能除之而后快……”

    “住口。”穆皇后厉声喝断她的话茬,“先皇与皇上都是千古明君,鼓励朝臣大胆进谏。

    家父与令尊不过是因政见不同,偶尔在朝堂上争论几句罢了。满朝文武,又有哪一个不曾与同僚争论过?若是人人都把这当作深仇大恨,京城之中岂不是要血流成河?

    与穆家政见相左之人比比皆是,至今都活得好好的,为何单单要对宣将军除之后快?

    不知你听了哪个小人捏造的谣言,便信以为真,在这里胡攀乱扯。

    穆家是本宫的娘家,更出过两朝重臣,有辅君助国之功,本宫绝不容许你败坏穆家的名声!”

    这色厉内荏的呵斥,没有让宣宝锦神色改变一分,“只是政见相左,的确不足以让你们穆家出动悉心培养的死士。

    可若你们穆家认定先父功高盖主,有谋逆之心,迟早有一天会夺走你们的荣华富贵,那就另当别论了。”

    说着抬眼看向凤帝,“皇上,您可还记得,有一日您与先父躲在这华清宫里畅饮,曾经问过他要不要替您当了这个皇帝?

    先父与您玩笑惯了,随口应承下来,说若有朝一日皇上实在厌倦了,他替您当上几年也无妨……”

    她目光缓缓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你们能相信吗?

    宝锦的父亲,宣家上上下下数百口,就是因为这样一句玩笑话,丧身火海,尸骨无存。”

    染笑的声音,不带丝毫讽刺的意味。好像在问“你们相信吗,我今天早饭吃了三个鸡蛋”一样,却让在场的绝大多数人震惊不已,并心虚地垂下了眼睛。

    震惊的是,二十多年前那一桩轰动朝野的灭门惨案居然起因居然是一句玩笑。

    心虚的是,这的确是凤帝能说出来的话。而且他们相信,他开那句“玩笑”的时候,一定很认真的。

    有些人甚至庆幸宣将军已经不在人世了,要不然华楚国的江山只怕早就不姓“凤”了。

    至于杀人放火的凶手是穆家这件事,反倒没有人感觉吃惊或是意外了。

    穆皇后似乎也意识到已经没有辩白的必要了,紧抿双唇,怔怔地望着凤帝。

    穆家杀害宣将军满门,她事先并不知情。事发半月之后,穆国丈才跟她道出真相。她没想到自己的娘家如此胆大妄为,吓得六神无主。

    尽管穆国丈一再跟她保证,这件事办得天衣无缝,不管谁来查都查不到穆家头上,她还是惊惧难安,整夜整夜无法入眠。一闭上眼睛,就能看到无数索命的冤魂。

    她甚至听不得“皇上驾到”四个字,唯恐凤帝是来找她问罪的。

    直到这桩案子以“意外”了结,她的心才逐渐安稳下来。

    那之后,凤帝待她也一如往昔,让她这个称得上敏感的人从未产生过“他知道穆家是凶手”的怀疑。

    皇上,他是什么时候查出来?

    这二十多年,到底是她欺瞒了皇上,还是皇上欺瞒了她?

    ——(未完待续。。)

第473章 陈年旧案(六)

    “皇上,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梁太后问了一个大家,尤其是穆皇后最想问的问题。

    事已至此,凤帝也无意再作隐瞒,“事发三日之后。”

    穆皇后顿觉如坠冰窟,从心底里往外冒着凉气。

    凤帝和宣将军有多亲密,穆皇后比谁都清楚。

    年轻气盛的时候,她还因那两个人得空便腻在一起,吃过宣将军的醋。

    将军府走水的那天夜里,凤帝刚好宿在栖凤宫。得到消息的时候,他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得干干净净,连鞋子都没有穿,便奔出门去。还是她喊了宫人将他拦住,亲自为他穿的靴更的衣。

    那是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到凤帝那般失态,宣将军惨死,可想而知他有多痛心。

    当他知道杀害宣将军的凶手是谁,他一定对穆家对她恨之入骨吧?

    怀着那种痛恨,还能若无其事地与她同床共枕……

    她从来不知道,他能隐忍到这种可怕的地步!

    可是为什么?

    也许刚刚登基的时候,他还要仰仗穆家震慑朝臣,可那个时候,他已登基十余年,早就收伏群臣,成为一个英明睿智的国君。他完全可以废了她,废了穆家。

    是因为没有证据?

    不对,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他想动穆家,多的是罪名,多的是机会。

    可他没有,他非但没动穆家,反而更倚重穆家。让她即便无所出,依旧能稳稳当当地坐在皇后的位子上。

    是要用穆家平衡朝中势力?

    也不对,没了这个穆家,以他的能耐,完全可以再栽培出一个“穆”家。

    那么……

    她心中升起一丝期盼……

    会不会是因为顾念与她的夫妻情分呢?

    “为什么?”梁太后像她肚子里的蛔虫一样,替她问出了心中的疑问,“你早就知道凶手是谁,为什么不治他们的罪,为宣将军主持公道?

    如果你当年就发落元凶,为宣家满门雪恨……”

    凤玥心中冷笑。有同样心思的。只怕不止太后娘娘一个。

    如果父皇当年没有袒护穆家,今天宣宝锦就不会为了报仇,做出这种惊世骇俗的事情吗?

    那可未必。

    宣宝锦从来就不是一个不安分的女人,没有报仇的戏码。也许还有别的戏码。

    凤帝并不打算解释。看着宣宝锦。“拖延了这么久,想必你的人也已经布置妥当了。

    朕很好奇,你要如何走出大殿?”

    被看穿自己是在拖延时间。宣宝锦并不惊慌,“相识一场,宝锦本不想给诸位留下坏印象的。原打算以身体不适为由,先走一步,谁知人算不如天算。

    雪亲王妃落水,惊动宝锦的同伴,使得他们不得不冒险前来送信。又被七公主识破身份,让皇上瞧出端倪。

    宝锦失了先机,只能出此下策。

    让大家受惊,是宝锦的不是。”

    说着一手扶腰,缓缓地站了起来,温婉地道了一个万福。

    而后直起身子笑道:“至于要如何全身而退,宝锦自有妙计,请皇上拭目以待。”

    她一站起来,便意味着聊天模式结束,战备状态开启。

    众人心弦齐齐一紧,又纷纷在意起凤帝问的事情。

    若只是火,还有逃生的机会。硫硝就不一样了,那种东西的威力远大于火,一旦引燃,便是天坍地陷,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宣宝锦并没有同归于尽的打算,那么在她离开大殿之前,她的人是断然不会引爆硫硝的。而皇家的人为了阻止硫硝被引爆,拼了命也要将她留下来。

    她只不过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质女流,又因有孕身子笨重,不需要有多高的武功,稍微有点力气的人都能将她制伏。

    此时的她,无异于置身虎狼窝中的一只小羊,插翅难逃,还能有什么样的脱身妙计?

    说时迟,那时快,宣宝锦话音一落,一道身影便如闪电一般,朝距离最近的凤玥扑了过去。

    正是前来清扫、被凤玥阻止退到一旁、几乎被大家忽略了的宫人之一。

    事出突然,那宫人的速度又太快,凤玥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就感觉冰冷指尖贴上了自己的脖颈。

    她大脑一片空白,连惊呼都忘记了。

    与此同时,坐在她身边莎娜目光一凛,随手抄起茶盏扔了过去。趁那宫人偏头躲避的工夫,凌空一脚,踢飞了掐住凤玥的那只手臂。

    也不知用上了几分力气,那宫人的手臂立时骨折,惨叫一声,向后退去。

    莎娜腾身追上,照准后颈就是一掌,干净利落地将人打晕。

    另一名宫人见她目光英气逼人地扫过来,浑身颤抖地伏在地上,磕头不止,“郡主饶命,奴婢不是刺客……”

    “管你是不是。”莎娜闪身上前,将她一并打晕了。

    这一切只不过发生在数息之间。

    凤玥劫后余生,还来不及松口气,就听男席那边传来一阵惊慌的呼喊声,“父皇,父皇……”

    循声望去,见凤帝依然姿态闲适地坐在椅子上,一柄薄薄的匕首正精准地抵在他的颈动脉上。

    握着匕首的人笑得一脸温润,“父皇,小婿只想请您行个方便,并不想伤到您,您可千万不要乱动。”

    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声音,让她愕然地张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

    有了宣宝锦的先例,皇子们已经没有那么震惊了,愤怒地围拢过来,却不敢逼得太紧,只一声高于一声地喝令叫骂着:

    “顾云川,你好大的胆子!”

    “顾云川,你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我们皇家待你不薄,你居然跟那个女人沆瀣一气,逼宫谋逆,你的良心都被狗吃了?”

    “顾云川,放开父皇!”

    ……

    一口一个顾云川,容不得她不信,“川哥……你……你怎么会……”

    “玥妹,此事说来话长,恕我现在没有办法一一向你解释。”顾云川朝她歉意地一笑,便收回目光,一心一意地挟持着凤帝。

    宣宝锦扫了一眼还在石化当中的梁太后等人,含笑望向凤帝,“皇上,只要您下一道之意,命令诸位殿下和埋伏在梁上的大内侍卫不要轻举妄动。

    那么在宝锦走出大殿之前,可保您性命无虞。”

    “以死逼朕赴死吗?”凤帝气定神闲,根本没有察觉到自己脖子上抵着一把锋利的匕首似的,“这法子倒是新鲜有趣。”

    ——(未完待续。。)

第474章 陈年旧案(七)

    直到此刻,莎娜才明白了,原来那宫人袭击凤玥只是幌子,真正的目的是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给顾云川制造挟持凤帝的机会。

    她不知道一直被她当作大好人的顾云川为什么会跟宣宝锦变成坏蛋二人组,只感觉自己被人耍了,气得柳眉倒立,转身就朝宣宝锦扑了过去。

    宣宝锦没料到她脑筋转得如此之快,想要出声提醒顾云川已经来不及了。

    莎娜轻而易举地就将她制住了,顺手砸了一枚白瓷杯垫,将锋利的裂口抵在她的脖子上,目光凛凛地看向顾云川,“放开皇上!”

    凤况见状脸色一变,就要迈步上前。

    芸妃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他,不由分说,将他按坐在身边的空位上。

    碰上芸妃责备警告的眼神,凤况心中一片悲凉,对自己好不失望。

    父皇被顾云川劫持,他只是傻傻地看着。唯恐自己一动,他那群兄弟就将他视为同谋,趁机对他不利。然而一看见宣宝锦被劫持,他脑子里就只剩下“救她”的念头了。

    直到现在,他还在紧张那个女人。母妃骂他骂得一点儿也没错,他果然是个娶了媳妇忘了娘的混东西!

    宣宝锦似乎没有注意到眼前发生的小插曲,瞧见顾云川脸上闪过一抹迟疑之色,便抢在他前头柔声细语地开了口,“莎娜姑娘,你这是何苦呢?

    人命有贵贱,不可划等分。

    皇上不止有满堂儿孙。还有偌大一片锦绣江山。而宝锦不过是宣家的一名孤女,无牵无挂,便是一命换一命,宝锦也是赚了的。”

    莎娜肚子里没那么多的弯弯绕绕,也不去琢磨她这些弯弯绕绕的话,“管你贵贱,赶快把皇上放了,要不然我先杀了你。”

    手上稍稍用力,瓷片的棱角便陷入宣宝锦颌下细嫩的皮肉之中。

    顾云川眼底闪过一抹寒意,料定她不敢真下杀手。亦没有放开凤帝的意思。

    凤玥先前还在同情十一。一转眼的工夫,同样的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上。她甚至跟十一一样,想说服自己眼前的这个人不是顾云川,而是别人假扮的。

    可是现在。她已经能确定。那就是顾云川。

    做了近十年的夫妻。她熟悉他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比如他紧张的时候,会抿起左边的嘴角。

    就在刚才,莎娜威胁说要刮花宣宝锦的脸时。他习惯性地抿起了左边唇角。

    与她同床共枕、心心相印的丈夫,在她面前紧张别的女人,这比他手持利刃抵在父皇的脖子上,还要令她心痛,痛得锥心彻骨。

    她眼前一黑,便晕了过去。

    芸妃和僖嫔抢上来,一个扶住她,一个手忙脚乱地掐她的人中。

    顾云川目光晃了晃,无动于衷的样子。

    宣宝锦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颇有几分不忍的意味。

    莎娜见凤玥晕倒,又急又气,手上不自觉地加了两分力道。瓷片刺破皮肉,带出鲜红的血色来。

    宣宝锦吃痛,不由蹙了眉头。

    顾云川脸上已然笑意全无,“长谊郡主,我劝你还是温柔一些,否则我手一抖,皇上的命就保不住了。”

    莎娜可不是没有见识的闺阁女子,在外面大风大浪地闯了好几年,什么样的阵仗没有见过,哪是那么好哄的?

    闻言不屑地哼了一声,“吓唬谁呢?你当我是三岁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吗?

    皇上活着,你们才有机会逃出去;皇上没了命,你们就只能束手就擒了。

    皇上,我没用错词儿吧?”

    “你用词很准确。”凤帝笑眯眯地夸赞道。

    莎娜嘿嘿一笑,接着自己的话茬往下说,“你不敢杀皇上,我也不敢杀她。不过要论胜算,我比你要多一点儿。

    女人都爱脸面,我不要她的命,可以刮花她的脸。”

    说着便将瓷片移到宣宝锦的一侧面颊上。

    宣宝锦脸色微变。

    顾云也焦急起来,他知道宣宝锦有多爱惜自己那张脸,若是破了相,只怕比让她死还要痛苦。

    对男人,尤其是凤帝这种年纪的男人来说,脸上有几道疤无伤大雅,更何况生死关头,脸哪有命重要。也就是说,他不能以同样的方法对付凤帝,威胁莎娜。

    该怎么办才好?

    以四皇子为首的皇室中人也都想到了这一层,纷纷在心中为莎娜叫好。

    原以为凤康带回来的这个异族女子只不过是个草包美人,谁知关键时刻竟变成了一枚起死回生的好棋。在他们因凤帝受制心慌意乱之时,她却反其道而行之,一举制住宣宝锦,扭转了他们这方的劣势。

    如此沉着冷静,当真令人刮目相看!

    莎娜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沉着冷静,只不过在出使番国期间遇到过同样的境况,如法炮制罢了。

    那是在一次交涉当中,凤康只带了她、两名侍卫与一名负责翻译的向导,上岸与人谈判。对方是一名贪财势力的官员,嫌凤康给的好处太少,打算扣留他们,逼迫官船上的人就范。

    动手之中,她一不留神被对方的人制住,凤康也挟持了那名官员。

    对方威胁凤康要刮花她的脸,凤康则威胁对方要割掉那名官员的子孙根。

    双方僵持了好久,最后还是那名官员举手妥协了。

    她记得藩人将锋利的刀子贴在她脸上的时候,她很害怕自己以后会变成丑八怪。以己度人,她相信用这个法子威胁宣宝锦一定有效。

    她并不担心顾云川会用凤康对付那官员的法子对付凤帝,她爹跟她说过,中原人的读书人都很好面子重礼仪,不会当众做出粗鲁的事情。

    七公主说过,顾云川最喜欢读书。别说做了,只怕连“子孙根”三个字都说不出口。

    宣宝锦确实有些心慌,可很快就镇定下来了,“宝锦本不想再牵扯旁人的。”

    莎娜听她话里有话,斜睨着她,“你什么意思?”

    宣宝锦笑而不语,眼波盈盈地看向大殿门口。

    莎娜循着她的目光看去,就见大殿门口出现了十几个手持刀剑的男女。

    有的作宫女太监打扮,有的作兵士打扮,有的作侍卫打扮。分成三队,一队开路,一队殿后,中间一队押着几个人,小心翼翼地进了大殿。

    莎娜第一眼就看见了叶知秋,忍不住惊呼出声,“叶姐姐?!”

    ——(未完待续。。)

第475章 陈年旧案(八)

    叶知秋脸色很苍白,表情却很平静。

    头发披散,穿着一身雪白的中衣。显然是被人从病床上拉起来,没来得及梳妆,只在外面罩了一件男式的棉氅,宽宽大大的,后摆拖在地上。

    另外还有两名宫女,一名太监,都吓得面无人色,抖如筛糠。想是路上碰见,顺手拉来垫背的。

    看到叶知秋,全德脸色大变。

    心下急急揣测,最早发现定王妃要放火的就是雪亲王妃,以她聪明才智,理应早有防备才是,怎会落进定王妃的人手里?

    王太医,闻小医公,还有那个叫佳禾的丫头,不是都跟雪亲王妃在一起的吗?怎的一个都不见,莫非都已经遭遇不测了?

    那么雪亲王呢?他如此宝贝自己的王妃,怎会眼睁睁地看着她被人掳走而坐视不理?难道他也出事了不成?

    想到这里,他心里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