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吧贵妃-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道别的人会不会心胸宽大,不耻乱问,可他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去说。

    果然,今天这乱糟事的解决还是要靠阿美自己。而他能做的不过是做个木头桩子杵在她身后。

    他果然还是实力不够,没有将阿美护的好好的,风雨不沾她身。

    “我多希望能护你,再不用你自己出头……强大到谁都不管惹你……”柴榕不无怨念地紧紧抱住贵妃。

    贵妃笑着摇头,只怕他钻牛角尖一时又出不来。

    “你已经很好了,四郎。”

    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对她如此之好。

    ¥¥¥¥¥¥

    哪怕贵妃费尽了心思劝解,柴榕不可避免地还是被伤到了自尊。于是隔天就找到了安陆侯骆易,想让他帮忙找一个有学问又有谋略的师父教他。

    骆易自小在京里长大,又身兼定国公府的公子,人面见识都摆在那里。而且最主要的是柴榕在京里也就只认得他,也只有找他。

    “四郎,你是要做大元帅啊,还学上谋略了。得,你从大字不识一个,到今天,这么有上进心,我也不甘落人之后,我也跟你一道学!”

    “……我是想,多学些谋略,不能让人欺负了我媳妇,我却束手无策,要靠她自己站在最前面。”

    骆易一听就炸了,“他们欺人太甚,你等着,我给你找个一等一的师父!”

    不过骆易打人打架还行,认识人还真十个手指头数的过来,转脸便将找师父这事儿郑重其事地交待给了成国公世子,成国公世子也听闻京里的关于武进伯夫人的丑闻,转脸又和自家夫人说了。

    于是整个成国公府就都知道了柴榕疼媳妇的事,传来传去就传到了骆皇后耳朵里,辗转就到了承平帝那儿。

    “……武进伯这是让他们给欺负狠了。”承平帝合上手中的奏折,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

    然后便将梁玉叫来问明了经过,听完承平帝的脸顿时就阴了下来。

    “怎么朕想提拔个人,总有这么多看不顺眼,想踩上两脚?”顿了顿,又道:“定国公,真是个好样儿的。”

613 浑水摸鱼

    不出梁玉预料,果然承平帝将这事儿算到了定国公头上。

    定国公府的衰落基本上已经是既成的事实了。

    而伴随着的是武进伯的崛起。

    看一看承平帝近来提拔的人才,自家小舅子安陆侯和武进伯年纪相仿,都二十三四岁,赵子敬二十七八岁,而武进伯举荐的赵平更小,才十六岁。

    包括梁玉自己也不过二十五岁。

    而且这一串儿的人个顶个儿的高官厚禄,承平帝扶植这些人意图相当明显,已经开始着手打破原有的政治格局,培植心腹势力了。

    如果只是一家,因为口角这不大不小的事跟武进伯府对上,皇帝或许心有不快,却也不会像现在这般猜疑。

    定国公府,永昌侯府还有户部沈尚书府其实不只他们这几个府上,仔细论起来京里哪家和哪家都能搭上各种亲戚关系。

    武进伯不过是小乡村里杀出来的年轻小子,没有根底,没有倚杖,和定国公府三家对上,那必须是三家以大欺小,权势压人,人多取胜啊!

    梁玉以为承平帝动了怒,接下来会有一番动作。

    可是一直过了几天,宫里没半点儿动静,梁玉才道一声不好。

    他从十来岁就跟在承平帝身边做近身侍卫,说是亦君亦友,他可是半点儿没有把人家真龙天子看成朋友的意思都没有,他们身边的悬殊就已经决定了两人的关系。

    他太了解承平帝了,为人宽和温柔不假,可是立志是要做一代明君圣主,少年便有报负。而他一定确立了一件事,就无论如何都会做到。就譬如削藩,一万个人反对,但他要做也一定要做。

    他会尽量审时度势,可是一旦有出乎他预期之外的,他便会很恼火。

    而他恼火了,那火直接发出来反而好办,那证明事情就过去了。可他一旦将这火压下去了,代表事可就大了,这火压下去积聚起来下次爆发的就更猛烈。

    就这时,指不定承平帝心里憋着一股火,哪年哪月又哪件事就把这火给拱出来。

    到那时只怕要伤亡惨重了……

    梁玉默默地激动了一把,坐等皇帝不知何年何月的那一次爆发。

    而多年之后,梁玉回想朝堂上翻天覆地的大变革,老旧势力的淡出,似乎早早就开始了。他说不上究竟从哪一个点上露出了端倪,很可能秦王造反被俘到京,‘杀神’武进伯的横空出世就开始了。

    或者更早?

    或者……他高估了承平帝,一切不过是他的顺势而为,而不是普天歌颂德似的说承平帝下了一大盘棋。

    有时,有些个官员也的确是无耻的可以,拍皇帝马屁连脸都不要的。

    只是不管过了多少年,梁玉都记得武进伯进京的那一年元旦。当真只能用惊心动魄,鸡飞狗跳来形容。

    ¥¥¥¥¥¥

    京里伴随着元旦而来的,正是武进伯府铺天盖地的丑闻。

    之前关于武定伯府的各种丑闻,再一次因为武进伯夫人与秦王世子的丑闻而一起沸腾了。可以说,这一年的年末,京里最热的莫过于武进伯府。

    除了皇帝滔天的圣眷,那就是滔天的丑闻。

    人们也不论真假,反正人人都说,人人都凑个热闹。

    紧接着进阶版就是武进伯夫人和秦王关系也暧昧,和秦王家远房一个县令亲戚也不清不楚,来到京里又和安陆侯有一腿,总之,武进伯夫人就成了百搭款,哪个男人有名,都能和她搭上边。

    渐渐的这事儿就变了味儿,百姓们先是看出门道儿来了,这就是秦王一伙儿恨武进伯令他功败垂成沦为阶下囚,所以还着人散播谣言抹黑武进伯,往他头上扣绿帽子呢!

    不然,咋就从武进伯横空出世到现在一直不断的丑闻,但人家开始还是万民景仰的大英雄大豪杰呢,自打秦王进京,武进伯三个字就变味儿了。从英雄变成杀人凶手,然后各种脏水就往人家身上泼,最后使出最下贱的招儿,让人家‘被’绿了。

    普通百姓凡夫俗子都不能忍,更遑论武进伯这样一个立下不世之功的大英雄大豪杰?埋汰人不带这么埋汰的啊。

    一时间风向乱转,武进伯又成了悲剧英雄,被小人无限抹黑的这么一个传说。

    另有一批人,例如梁玉……等,却觉得这风转的邪乎,乱糟糟的一团突然武进伯就从被黑出翔的达官贵人变成了出淤泥而不染的大白莲。

    这里面自然少不得有心人的运作。

    果然,经锦衣卫追查之下,这风最开始却是从武进伯府里大管家的儿子四处向人散播的。

    没人指使,他们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的。不过和武进伯府打过交道的,例如定国公,户部沈尚书却从不怀疑这番手段是武进伯夫人使出来的。

    武进伯个愣头青没这头脑。

    这水已经搅浑的不能再浑,反而将武进伯洗干净了,这招浑水摸鱼摸的好,水搅的也好,无论是王秀娘还是徐氏他们败她手上都不冤了。

    只不过,在当今这时代敢使出这么一招自黑,梁玉不得不挑大拇指佩服万分。别说是个视名节若生命的女子,便是同样的状况下,一般的男子都没有这等火中取栗的决心。

    偏偏顾氏就敢!就舍得!

    梁玉由衷的佩服,其实如果不是当年那粪坑之缘,他还真想结果武进伯,亲口告诉他一声,最具谋略的师父就在身边,难道他最该取经的不是他家夫人吗?

    可就因为当年,梁玉每当对上柴榕,身心由内而外地就觉得不舒坦,不自在。

    所以,什么结交,什么提点……恕他心理阴影太过浓郁,他有心无力做不到啊!

    不过他知道这些,皇帝不问,他便不说。

    有些秘密就适合留在心中,例如掉进粪坑,例如武进伯夫人翻手**搅动京城。

    ……

    而此时将京城搅成了一锅乱粥的贵妃,将一切纷纷扰扰抛在脑后,正忙于元旦的宫廷宴会。

    鉴于柴老爷子之前随太祖南征北战,又在平定秦王‘勤王’之时立下大功,在元旦之前被皇帝授了从三品的安远将军的散阶,和柴老太太都被邀请了参加宫廷宴会。

    柴老太太生怕丢了儿子的人,说什么也不去,最后居然要托病不出。

    “娘,你这是欺君的大罪。”贵妃忍不住笑,柴老太太看上去天不怕地不怕,却不曾想现在想尽办法逃过宫廷宴会,倒有几分老小孩儿的任性。

614 态度暧昧

    “娘啊,你不知道我羡慕的哈喇子都要流下来了。咱一辈子蹲桂花村,看的不是村东头,就是村西头,好不容易进趟京,你四儿子争气,让你能进皇宫看看咱大齐的皇帝,大齐的皇宫,你咋还退缩了?”

    柴二嫂苦口婆心,要是那诰命能让,恨不得让婆婆把诰命夫人给她得了。

    怕啥丢脸?

    谁一辈子能进几趟皇宫,看几趟皇帝?

    还顾啥脸?

    先见识了是正经。

    “是啊娘,这可是难得的好事。”柴大嫂也劝,“要是让皇帝知道咱家撒谎,皇帝不得生四弟的气啊?”

    “怕啥?左右咱过完年就走了,下辈子都不一定能不能到京里来了,你还怕啥?”柴老爷子上过战场杀过人,见皇帝这件小事以前他就经过,当年的确吓的两股战战,尿都差点儿吓出来,结果怎样?让人一撸到底了。现在他孙子又让进宫见见就见,他爷爷他都见过还怕这孙子?

    “我不就是怕给四郎丢人吗?!”柴老太太其实心里就是说不出的紧张,捧着热茶往肚子里灌都觉得直打哆嗦。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白了柴老爷子一眼:“咱倒是拍拍屁股走人了,别人笑话的可是四郎!”

    柴榕笑:“娘,我不怕丢人。”

    “你看,你儿子都不怕你丢人,你就别叽叽歪歪了!”柴老爷子一拍桌子。“去,谁怕谁啊!”

    柴老爷子最后都动了怒了,又兼之一屋子小辈劝说,柴老太太再不应下脸上都挂不住了。可是心里还是忐忑,犹犹豫豫的直到元旦当天都还没拿定主意。

    贵妃看出柴老太太不自在,可皇帝抬举柴榕,一家子能封能赏的都封赏了,武双她可不想卷了皇帝的面子,到时再让哪家和柴家不对付的人将柴老太太装病的事儿往上一捅,失了圣宠倒是不会,只是难免令皇帝扫兴,嫌柴家小家子气。

    于是,元旦当天按品大妆,贵妃带着颤颤巍巍的柴老太太一道去了皇宫。

    宫宴是正午举行,可是各府的外命妇在巳时便已经侯在皇后的椒房殿,元旦日的宫宴请了在京四品以上官员及家眷。如果是旁人隐在人堆里还好,左右不出大纰漏也就混过去了。

    可是武进伯府不行,武进伯府受京中沸沸扬扬的丑闻所影响,走哪儿都是人群中的焦点,自带聚焦功能。不过好在众人在宫里,还都收着性子,忍着八卦,个顶个地顶着一张贤良淑德脸。

    宫宴贵妃都不知道参加主持多少回了,大梁盛世,无论是宫殿还是一应人事物都极尽奢华,以至于一向崇尚朴素的大齐完全无法与之相比。宫廷礼仪也不知繁复了多少倍,而作为皇宫女主人的贵妃再没有比她仪态万方的了。

    无奈柴老太太到底紧张,始终小心翼翼,贵妃跟在身旁不时小声安抚,否则她可以做得更加得体,完美地打脸。

    骆皇后想是看出柴老太太的局促,亲切地和柴老太太聊起家常。

    先是问高寿,再问几个儿女,最后又象征性地问问庄稼。

    骆皇后大气明快,出身武将世家,没有小儿女的温柔婉约。相貌绝非大美人,可是生就明朗疏阔的气度。

    柴老太太也不是小家子气的人,见骆皇后观之可亲,她也就没了先前的小心翼翼,与骆皇后相谈甚欢

    嗯,尤其欢,最后整个椒房殿都回荡着柴老太太爽朗的大笑声。

    不过贵妃没有想过要提醒,柴老太太本来就是村妇,皇帝皇后都知道的事,她一个做儿媳的在旁边叨吧叨的指点婆婆算怎么回事?所以,任由柴老太太放飞自我。

    宫宴尤其讲究礼仪,所以更加食不言寝不语,那么皇后又怎么和外命妇联络感情,传达精神呢用膳之前唠啊。

    骆皇后看着明朗大气,却是长袖善舞,基本顾及到了她想顾及到的每一个人。

    直到骆皇后和贵妃说上话,整个大殿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一处。

    “……我听闻了些传闻,大多不靠谱。有些话经过人的嘴就变了形,经过越多人的口,那事儿就越没个听。不过武进伯为我大齐立一汗马功劳,这谁都是不可能抹杀的,不能让有心人坏了名声。再有背后论人长短的,你只管来找我,我倒要瞧瞧是哪个不顾德行。”

    武进伯是自家弟弟唯一的知交好友,又是他救命恩人,骆皇后自然要替弟弟,也替自己把这关系给维持下去。

    这话摆明是替武进伯夫人出头,就差没指明道姓王秀娘了。

    定国公夫人明知今日宴无好宴,早便托病闭门不出。

    可户部尚书沈夫人却在场,六十来岁的人了,脸上的皱纹都能夹死人,这时听骆皇后话里话外透出来的意思,当场尴尬的无以复加。

    谁都知道皇帝和皇后一条心,皇后却在大庭广众之下维护武进伯,显然是代皇帝发声。

    “皇后娘娘说的是,我家那二媳妇偏听偏信,言语间颇不尊敬,我听闻便罚了她面壁思过,抄写祖训一百遍,没反省好前是不会放她出府的。”说完,沈夫人看向贵妃:“老身在这里也替我那不成气的二儿媳妇向武进伯夫人道歉……”

    “是啊,徐氏也让我给责骂了一顿,也不知听了哪阵子邪风就胡乱嚼舌根,这小门小户出来的总是叫人操心,我也教了她多少回了,就是不长进。”永昌侯夫人借着沈夫人的台阶连忙也下来,她倒是一堆六二五,全推王秀娘和徐氏什么,反正不是他们侯府的错。

    骆皇后出手,接连折了两位夫人的面子,贵妃这时却不好就坡下驴,像是把骆皇后给搁一边儿人民群众的对立面了。

    “我初到京城,什么都不懂,可能大家伙儿也都不了解我,难免人云亦云,以后相处久了,彼此相熟便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了。”

    这话让她说的,既不得了皇后的势就不依不饶,也不就势给永昌侯府和沈尚书府粉饰太平……

    态度暧昧的一逼。

    ~~~~

    马上完结了,写的好累tt呜呜呜

615 憋着难受

    近日京里关于武进伯夫人的流言只有更甚,偏她脸不红心不跳地说出这么一番话,众人除了佩服还能有怎么样?

    如果是她们被传的跟在泥坑里滚过三百八十周一样,只怕自己没一头扎死在泥坑,也找个地儿猫起来不见人了。

    可是,看看人家这气度这文采,那腰板挺的再往后就折过去了好么,要不要那么直?!

    安陆侯夫人无数次想起自己曾在贵妃面前提及秦王世子传说中那位丑闻女主角,就臊的面红耳赤。今日一听大家怎么还提这茬,当下只比贵妃更不自在,坐在那里屁股下面跟长草了似的。

    “是啊,有的人就是道听途说,明知是假的也还传谣,拿别人的名声不当回事,拿自己的妇德、妇言也不当回事。”安陆侯夫人瞅了瞅成国公世子夫人:“是吧,大嫂?”

    郑氏一噎,这货说话能不能看看场合?

    难道他看不到斜对面沈老夫人和永昌侯夫人那脸已经僵成什么样子了,非要在人家老脸上再踩一脚吗?她确定要这么表达她的歉意,以免她难得交到的好友舍她而去?

    老实说,她喜欢武进伯夫人,八面玲珑却不失赤子之心,处理周到。

    可她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段氏是看上武进伯夫人什么了,倒是难得劳心费力地维持这段友情。

    事实上,贵妃就像条变色龙,跟什么人交往本能的投其所好,和长袖善舞的郑氏交往,她自然而然就通透圆融,而和安陆侯夫人一起,就露出她知识面广博的一面。毕竟是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的老皇帝调、教出来的,贵妃又是过目不忘的本事,日常跟在老皇帝身边所见所闻都是一种修行,更不要说老皇帝的藏书,除了些她不感兴趣的,基本上翻看了大半,记了大半。

    安陆侯夫人是个书痴,自然惊为天人。

    武进伯夫人就是她高山流水遇到的知音啊!

    “嗯……”郑氏沉吟半晌,最后决定不理段氏。主要是段氏抛过来的话题,她实在是接不起来。万一让人感觉他们成国公府有心压下定国公府那便不好了起码公爹会觉得不好,最近一直生出兔死狐悲之心。

    “最近京里倒是有不少传闻。”郑氏向骆皇后道:“娘娘在宫里也不知听说没有,莱阳那边听说从河里捞出一尊石像,石像后面上书四个大字,万年昌盛。”

    骆皇后笑笑,颇不以为意:

    “古已有之,不过有些人穿凿附会,各具心思罢了。”

    这是打赢了秦王,又弄出这么个天降祥瑞,若是与秦王交战之初,捞出个‘天地不仁’来,是不是一个个撸胳膊挽袖子跟着造反啊?

    只不过这话不能说太明,毕竟有时候皇室也还需要一些穿凿附会的东西来达到操纵民意的。

    众命妇一听皇后这么说了,也都纷纷附和。

    见时间差不多,骆皇后便着女官请各位命妇移步正殿,元旦宴会即将正式开始。

    柴老太太坐那儿神色晦暗不明,她是没这些官家贵妇们七窍玲珑的心思,可也听出刚才那话里有话,显然自家媳妇是让人给欺负了。但到底怎么回事,当着骆皇后并一干人的面不好窍窍私语。终于等到众人移步正殿之时,柴老太太握住贵妃的手,轻声问:

    “刚才是怎么回事?什么传闻,谁又说你什么了?”

    贵妃知道柴老太太的性子,要是不告诉她,她能一直问下去,于是便轻描淡写地道:

    “是定国公府上,因为还在记恨四郎逼疯了他家闺女,杀了他外孙,就派人在京中造谣说我……和秦王世子不清白。”

    贵妃简短地将当天发生的事又说了一遍:“皇帝和皇后明察秋毫,自是不容许人胡乱攀污,所以今天才说出那样的话,就是敲打敲打那几人府上,凡事不要太过。”

    贵妃说的半真半假,到底是不是定国公府传出来的,其实未必,但和柴老太太可不能含含糊糊,否则她有一千零一个问题在那儿等着……生怕有人将她宝贝四郎给坑了,所以尽管没有实证,贵妃也只能昧着良心扣定国公府一顶大帽子,没办法,谁让他们已经有了死结,既然解不开,那就再往上系吧。多这一个不多,少这一个还有点儿嫌少。

    柴老太太一听完,当时脸色就不好了,一张老脸抽抽的跟风干的土豆似的。

    “娘,你不用担心,皇帝看重四郎,不会让四郎受委屈的。”贵妃声音压的极低,外人看上去婆媳俩你搀我我扶你,说不出的亲密。

    ……

    “大嫂,你看洵美和她婆婆感情多好啊,到底是读过书的,知书达理,贤良淑德。”安陆侯夫人回头看了眼,说不出的欣赏。

    妯娌俩也跟在成国公夫人两边。

    郑氏:“……”

    说吧,这货到底几个意思?到底是夸顾洵美呢,还是夸她自己这个读过书的?

    “是啊,人从书里乖,这话不假。”成国公夫人笑。“你们也都是好的。”

    假不假的,还是分人吧?

    定国公府的王秀娘那也是世家姑娘,小具才名的,不也还是背地里嚼人舌根,当面要揍人家孩子,现在被整个京城小圈子里当成笑柄?

    成国公夫人并两儿媳妇随着人群进了正殿,待到全部人员就座,骆皇后例行发表了一些感言。无非感谢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今年更比去年好,一年更比一年强之类的希冀。

    然后,宴会正式开始。

    就在这时,段氏看到坐在她们下首的那桌,柴老太太的脸已经黑成了黑锅底。她心下狐疑,莫不是俩婆媳不像她们想的那般相亲相爱,其实凑到一处是柴老太太听了传闻在斥责柴进伯夫人?

    以前她去武进伯府往来,曾见过这位柴老夫人,典型的农村老太太,嗓门大又热情,明明看着很是开明……

    正这时,骆皇后说完了话。

    “咱们也不多说废话了,开宴吧。”

    话音才落,便见柴老太太突地站起身,转身冲骆皇后毕恭毕敬地道:“禀皇后娘娘,老身有几句话,不说出来心里憋着难受。”

616 能耐

    众命妇都惊了,纷纷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各种对视,各种眼神交流。

    下次能不能不要请这些不懂规矩的无知村妇了?难道刚才偏殿里说了半个来时辰的话,说的还不够多吗?皇后可是没少顾着武进伯府了,怎么着真当这是村头榕树下,想唠就唠?

    皇后讲完话,她接着就要讲,这是有多想出风头?

    “……老夫人但说无妨。”骆皇后心下虽惊,面上却不显。

    这番作为若是久在京中的世家贵族做出来,那其中的深意就耐人寻味了,可是说这话的就是村子里出来,嗓门儿比鼓乐声还要高几倍的农村老太太,骆皇后的容忍度是相当宽的。

    柴老太太却顾不上在座当场那些命妇们是个怎么想法了,她们都不顾柴家的想法,她凭什么要顾忌她们?

    “谢皇后娘娘,其实我也没啥别的说,京里这些传闻我没听过,不过是刚才听几位夫人说起,但是老妇心里不痛快。”

    搁谁谁也不痛快,众人忖度,小眼神嗖嗖放着光,八卦之魂瞬间燃烧了。这位农村老妇人总不会当场就要撕了自己儿媳妇吧?这也太……不要脸面了,不过能在元旦宴会抢在皇后后面要接着说话的老太太,大概没有什么是不可能了。

    谁也想不到接下来柴老太太一番话,将她们阴暗的小心思悉数都回以无声的巴掌

    “我家阿美是最好的儿媳妇。在我儿子伤了脑子还傻的时候就一心一意跟他过日子,能种地会做菜,家里家外一把手。上能孝敬公婆,下能和睦妯娌,一个女人家为了养家抛头露面,可是赚的钱却不独占,带着家里人一起做生意,把家过的红红火火。”

    “这么好的儿媳妇,我和他爹都说是祖上积德了才能娶到,做梦都要笑醒。”

    “可能就因为阿美太好了,又带着个傻相公,赚钱碍了旁人的道儿,就四处散播我儿媳妇的谣言……这里面难听的话多了,和众夫人听说的也差不多了。可是,以前我以为那些人不过是瞧不过眼她一个女人家比许多男人都能干,碍了旁人发财的路,但众夫人都是有知识有见识的人,我还是希望大家不要对我儿媳妇有误解。”

    柴老太太的话掷地有声,众命妇听之前还抱着各种看好戏的心理,可是真等她说完了,反而众人都没声音了。

    姑且不论武进伯夫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能令到婆婆亲身当着皇后,当着一众老老小小和老不老小不小的命妇这样一番剖白,把自己儿媳妇夸的天上有地下无,就这份能耐,无人不敬。

    便是坐在最上首的骆皇后听完都是半晌无语,这做到这种地步,武进伯夫人的确……是个好的。

    柴老太太说完话,只觉得满腔的怒火都释放了。可看到周围一众人目瞪口呆的表情,她突然惊觉自己是不是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不过这话她必须说出来,阿美嫁到他们柴家没过过什么好日子,后来还是人家自己赚钱日子才变好的,现在四郎总算出息了,能养活老婆孩儿了,居然就有人见不得好,拿女人名节埋汰人。幸好皇帝和皇后是个好的,万一真信了谣言,连官儿都不让当了,灰溜溜的让人踢回桂花村那才丢了祖宗十八代的脸!

    “我、我老太太说完了,耽误大伙吃饭了,对不住了。”柴老太太说完,一屁股坐回原位。默默地压低了声音问贵妃:“我是不是……给四郎丢人了?”

    贵妃笑,简直要笑出眼泪来了。

    “娘,你没给任何人丢人。”她道:“谢谢娘,为我说话。”

    可能是她前世见过用过玩过的好东西实在是太多,所以这一世多好的东西在她眼里都不算什么。所以她不计较家里家外的一点儿得失,银子在她这里也是够花就行,因为好东西她都拥有过,现在但凡她所见过的都没有前世她拥有过的好。

    所以,她更坦然地面对贫穷,更坦然地面对想要占便宜要好处的柴二嫂一家子,无所谓,就是银子嘛,大家有银子一块赚,就图个乐呵

    她是这样想的,也这样做的,至于真情……唔,似乎除了柴四郎,她就没有过份投入过。

    而她之所以对柴四郎动了真心,起因却是他首先无条件的信任,之后无条件的对她爱恋。

    她想,她算是自私的,要别人先付出,她才会付出,否则一切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你不害我,我不害你,如此而已。

    可是,今天在这样一个场合,柴老太太说出的这番话真正令贵妃感动了。

    她终于知道自己付出的这些,也许在她看来不过是表面功夫,甚至只是银子,可是在柴老太太乃至柴家一家子都是真心实意,她的付出所有人都看到感受到,并且愿意在她受到非议的时候站出来为她说话……

    她知足了。

    “谢谢娘。”

    柴老太太在桌下握住她的手,“都是一家人,谢啥。你别管别人怎么说,娘和你爹,还有咱一家人都信你。咱们是一家人,共同生活在一起,那些外人知道啥,瞎嚼舌根,还不如你二嫂呢。”

    柴老太太鄙夷地哼了一声:

    “一个个看着人模狗样,比咱村里那些长舌妇也强不了多少。”

    贵妃:“……”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娘,咱这样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也不好吧?

    众人模狗样儿的命妇们却不知柴老太太心里是这样想,经过柴老太太这么一岔,好了好半天气氛才又回复热络。

    别人不知道怎么过来的,反正柴老太太这一顿元旦宴吃的并不舒坦。先是憋了一肚子气,紧接着上来的菜也都不合她的胃口,一样就那么一点儿,肉又多吃的又腻,倒是果子酒还不错,比桂花村的要强。

    好容易宴会散了,柴老太太一副逃出升天的架式,催着贵妃赶紧回府。

    在宫里吃饭,一个个吃的慢条斯理别提多好吃了,柴老太太怕丢人也不敢多吃,谁知宴会还没结束,她就又饿了……

    她果然就不适合京里这繁华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