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姝-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嫔身形微微一颤,随即小心翼翼道:“长公主请里面坐。”

    昭懋长公主微微点颌,随即给身边人一个眼色,身边的人当即笑意盈盈的上前,热络地牵着萧泽随着昭懋长公主一同朝里走。和嫔见了略有些担心,却还是欲言又止,小心翼翼地一同跟进去。

    到了里屋,看着满目简单而素朴的摆设,昭懋长公主有些眉头微皱地看了眼椅子,当即便有人机灵的要替其擦拭,谁知昭懋长公主却是抬手挡下,随即从容坐了下去,再抬起头来,丝毫瞧不出鄙夷和不适。

    “和嫔也坐吧。”

    听到昭懋长公主的话语,和嫔小心翼翼地答应了,昭懋长公主却是已然笑着转而朝萧泽招手道:“泽儿,来,到姑母这儿来。”

    萧泽犹豫地看向和嫔,见和嫔点头,这才上前去,昭懋长公主亲切的上前将萧泽拢入怀中,一边吩咐宫人将带来的东西拿给萧泽看,一边温柔的抚着怀中小人儿的发髻,细细打量道:“你莫说,咱们泽儿的长相倒是与陛下小时候一模一样。”

    和嫔闻言身子微微一颤,昭懋长公主却是淡然转头看向和嫔,唇角微微勾着笑:“本宫与陛下一同长大,如今看着泽儿,竟隐隐觉得仿佛回到了从前,和嫔,你好福气啊。”

    和嫔听着不敢轻易接话,只得小心翼翼道:“都是拖陛下的福。”

    昭懋长公主看着眼前的和嫔,看似温和,却是半点不给缓和机会的笑道:“可惜了,生了公主的安嫔和宜嫔居于嫔位便罢了,你生了泽儿,又将其抚育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也该晋一晋位分才是。”

    和嫔闻言当即脸色微变,随即小心翼翼道:“为陛下绵延子嗣是嫔妾的本分,嫔妾不敢居功。”

    昭懋长公主闻言唇角微微一勾,轻轻哧然一笑,随即不紧不慢的看向怀中的萧泽道:“可本宫却是喜欢泽儿的紧。”

    说到这儿,昭懋长公主不再多言,只淡淡站起身,颇有深意地看向和嫔道:“泽儿是个好孩子,今后的福气还大着的,和嫔,你该好好替泽儿想想了。”

    眼看着和嫔强自镇定,昭懋长公主唇角微微勾起冷笑,随即转而温柔的看向萧泽道:“日后姑母再给泽儿带好玩的东西好不好。”

    萧泽踌躇的看了眼和嫔,到底是孩子心性,忍不住地扬着笑脸道:“好。”

    昭懋长公主眸中微微划过笑意,淡淡扫了眼一旁的和嫔道:“本宫先走了,和嫔无需再送了。”

    话音一落,昭懋长公主昂首傲然的走了出去,直至没了声音,和嫔才身子一颤,险些站不住,身旁的宫人忙扶住,萧泽着急的上前去拉住和嫔的手道:“母亲这是怎么了。”

    和嫔手下一阵发凉,却还是缓缓坐下去,极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回之以安慰道:“母亲没事,没事”

    ……

    当昭懋长公主朝皇帝的东暖阁走去时,心中正琢磨着萧泽一事,正此时,却远远见廊上走过一行人,而就这一眼,她便再也挪不开了,一向眼光极高的她,竟也会不由微微震然。

    这样的人,她还未曾在京城见过。

    “那少年是谁?”

    身旁的内侍闻言忙看过去,随即小心翼翼道:“小的听闻今日陈郡谢家的长房嫡孙今日随定国公府的世子夫人和长孙妃入宫,想必便是了吧。”

    谢家。

    昭懋长公主脚下微微一顿,立在花影中静静地看着谢氏身旁的温润少年,保养得宜的纤手妩媚地轻轻拢了拢披帛,唇角微微勾起,原来是陈郡谢家的人。

    难怪,这般芝兰玉树。

第一百九十七章 昭懋长公主的谋划

    是夜月明星稀,月色就像是蒙着一层薄薄的轻纱,盈盈铺洒在瓦檐上,好似是落了一层寒霜,此时一辆华丽而贵气的马车携着金珠碰撞的声音,缓缓停到了长公主府。

    在贴身内侍德恭的小心搀扶下,昭懋长公主这才慵懒地从车里倾身而出,款款走下。抬头看了看今夜美好的月色,昭懋长公主唇角微微一勾,妩媚地拢了拢斜插的步摇,这才换乘了辇轿朝里去。德恭小心翼翼地跟随着,看着满苑奇珍贵树,不由也多了几分得意。

    若说大兴历代公主,最受帝宠的莫过于他们的长公主了,就只这长公主府的修建就已经规格极高,早就越了制,就是辈分极高的昌平大长公主的府邸也未有昭懋长公主府占地宽,哪里需要用辇轿代行。德恭觉得,这辈子他算是跟对主子了。

    当辇轿停到了一座灯火通明,以宝珠美玉所装饰的宫殿前,德恭忙上前扶着昭懋长公主出轿,只见殿门口已然侍立着数十位碧裙的侍女和粉衫的少年,侍女们容颜娇嫩,少年美若桃花,皆一人提着一盏纯金嵌玉宝灯,微风拂下,衣袂飘飘,恍若天宫仙子。

    昭懋长公主却是看也未曾多看一眼,便由众人簇拥着朝殿中走去,殿中与殿外一般,几乎过眼处皆是宝石美玉所饰,熠熠逼人,直至走进内殿,便能看到一扇碧色宝石帐幕,这宝石帐幕据说是从前同昌公主的陪嫁之物,宽三尺,长百尺,质地轻而薄透,恍如蝉翼。

    在德恭的侍奉下,昭懋长公主懒懒地卧在美人榻上,顿时便有数位粉衣美少年上前来替其梳洗换妆。

    昭懋长公主懒怠地擦了擦手,转而将热帕递了回去,转而看向德恭语出淡然道:“和嫔既然不明事理,那便替她明白明白吧。”

    德恭闻言当即颔首躬腰道:“小的知道了。”

    说着德恭跪坐在昭懋长公主的榻前谄媚的笑道:“听闻因着十四皇子的关系,和嫔唯一的弟弟才得以混了个武阳县令,小的斗胆,想从此处着手。”

    “哦?”

    昭懋长公主闻言眸中妩媚地流转,随即摩挲着手上嫣红如玫瑰般的蔻丹道:“既然你已经有法子,那就把和嫔给本宫拿捏死了。”

    “小的明白,这样的小事哪里值长公主您操劳。”

    德恭谦卑地低头,继而抬起头来小心翼翼地附和道:“那和嫔眼力也太浅,长公主肯帮她,已是天大的脸面,她倒还权衡起来了。”

    昭懋长公主闻言冷淡地勾起,一个无宠无势的妃嫔在后宫与一根野草无异,能被她看上,该是感恩戴德才是。

    接过少年递过来的一盏温热的人奶,昭懋长公主眉毛也不皱一下便递到嘴边一饮而尽,随即接过丝帕拭了拭嘴角,神色慵懒地靠下去。

    “让你教导的人怎么样了。”

    话音一落,德恭当即领悟昭懋长公主的话,嘿嘿一笑道:“长公主一吩咐,小的便开始着手了。不负长公主的心,不过短短八年,便培养出了一个足以让人魂牵梦绕的好苗子。”

    昭懋长公主闻言微挑了挑眉,随即左手微微倚在扶手上,身姿慵懒道:“叫本宫瞧瞧,可真如你所说那般。”

    德恭听了笑着颔首,连忙站起身来,速速地走出去,不过半柱香的时间,便听到殿外渐渐响起脚步声,原本阖目休养的昭懋长公主缓缓睁眼,只见一个体态窈窕的少女于帐幕前款款下拜。

    “见过长公主。”

    原本寂静的殿内仿佛因为少女娇莺般的嗓音而生动起来,昭懋长公主眸中微微一动,隔着帐幕隐隐约约看到少女仙姿妖娆的坐下,怀中半抱琵琶,手中撩拨间,一曲《飞花点翠》透过帐幕绕梁于殿中。

    昭懋长公主闻之舒心的闭眸,只听出其中捻拨之法疏而有劲,琵琶音细腻而柔和,如弄巧纤云,文雅闲适却又不失少女的情趣,让人几乎沉迷于这缠绵悱恻的琵琶中,难以自拔。

    的确,调、教的不错。

    待到一曲将毕,少女手下渐渐转缓,轻轻拨划间,撩拨琵琶的手缓缓落下,却留下一段萦绕的余音。

    “好。”

    昭懋长公主毫不吝啬地予以赞赏,随即侧首看了眼一旁的德恭,德恭当即领悟地颔首,再看向帐幕外道:“进来。”

    话音落下,少女款款起身,怀抱琵琶绕过帐幕走上前来,昭懋长公主抬眸看过去,眸中微微一动。冰肌玉骨,柔不胜情,修长的颈下是一片白皙的春光,这般丰腴的体态,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让人一观便知能着身而酥,的确是世间少有的尤物。

    最难得的是,眼前一袭杏粉衣裙的少女明明生的灵动纯洁,却是隐隐透着妩媚与风情,好似只站在那,只一个轻轻掠过的眼神,都能勾人魂魄般。如一块纯洁无暇的美玉,媚而不俗,足够让人魂牵梦绕。

    要知道,最纯洁的勾人才是最令人猝不及防。

    昭懋长公主满意地覆下眼眸,轻轻挑了挑眉间道:“赏吧。”

    德恭知道过了长公主这一关,欣然应声,那少女也极为懂礼地谢了恩,这才退了下去。

    “倒是难为你调、教了这么个秒人。”

    听到昭懋长公主的夸赞,德恭谦卑道:“小的不敢居功,原是这孩子天资聪颖。”

    说着德恭跪坐在昭懋长公主身侧,替其揉着腿道:“那孩子原是姑苏人士,当初从人牙子那小的一眼便瞧着不错,虽不过八岁,就已经从眉目出看出几分日后的惊艳来,这孩子倒也机灵,虽和一众被买回来的女孩儿一起学习歌舞弹唱,却是能从中脱颖而出,后来小的又将她辗转送到扬州坊和青衣巷,跟着里面的头牌足足学了四年,才有了今日的模样。”

    昭懋长公主颇为赞赏地看了眼德恭,虽是内侍,却是极懂宫闱之事,很是好。要知道,这扬州坊能学的,自然是吟诗行酒,投壶流觞的高雅物事,而青衣巷作为京陵青楼中的翘楚,学的自然就是床帏之事。

    这样美妙的人儿,可足够替她拿捏住她那皇弟的心了。毕竟,宫里的妃嫔再多,皆是大家闺秀,世家贵女,断没有这般通晓人事的。

    “邀请陛下过府的春宴便交给你了,处处都打点好,要叫咱们的陛下生出乐不思蜀的心才好。”

    “小的明白。”

    话音落下,的衣料摩擦声在帐幕外响起,随即便看到一身着月白广袖山水泼墨衫的少年走了进来,看起来不过十七八岁,却是生的白皙貌美,恍然从月宫中走出来的一般,让人观之难忘。

    “六郎来了。”

    昭懋长公主笑而招手,少年广袖一扬,礼也未行,便顺而落座于昭懋长公主身侧,左手懒散的撑着榻沿,身子暧昧的前倾,近到几乎能够感受到昭懋长公主身上淡淡的香味,才将右手伏在昭懋长公主的腰间,极为魅然道:“公主今日可回来的晚了。”

    透过案上嵌玉的桃形宝灯,昭懋长公主却从近在眼前的少年脸上看不出丝毫的瑕疵,便是这世间再好的羊脂玉也不过如此,因而心情大好,眼尾妩媚一挑,右手轻轻探出,仿若情人般亲昵地抚着少年的侧脸,谁知少年却是顺从的一笑,将其手捏住,移到唇边印下一吻。

    昭懋长公主看着眼前的尤物唇角轻轻一挑,调笑般以指尖划过少年的下颌。

    “你可是越发放肆了。”

    话说着,昭懋长公主转而看了眼垂头默然的德恭道:“明日请礼部左侍郎一行来府赴诗宴。”

    德恭闻言自然明白此诗宴非彼时宴,乃是一向流连于公主府的朝中文人前来攀附奉迎的好时机,而这其中以礼部左侍郎为首的年轻官员,皆美姿容,甚得长公主的心。

    德恭正思索间,昭懋长公主陡然轻吟出声,原来那少年不满一般轻咬其耳垂,榻上二人登时红晕满颊,德恭见此忙行礼退了出去。

    那少年却还不肯饶恕般开口道:“允之在公主身边,公主却还想着旁人?”

    看着眼前可人的少年,昭懋长公主一双玉臂当即勾住少年,轻声凑在少年耳语道:“今日入宫未带六郎,本宫不知念了多久,过几日的诗宴不过是正事罢了。”

    少年轻哼一声,似娇似嗔道:“好一个正事。”

    不过片刻,守在外面的宫女皆听到殿内娇喘吁吁的声音,脸上微微一红,默然低头不再说话。

    然而没有人知道,这一夜虽有如玉的美少年相伴,可另一个风姿绰约的身影却始终在昭懋长公主的脑海中浮现,不肯散去,让人既恼又念。

    这世间,可从来没有她昭懋求而不得的人。

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涩

    原本方从屋内走出来的白炉还有些百无聊赖,当看到一盏灯在风中微微摇曳,光芒裹挟着少女的身影渐渐走近时,白炉登时来了精神,疾步上前,亲自去迎接,可欣喜的笑刚爬上眼角,却又陡然有些失落和遗憾,最后不由化为淡淡的叹息。

    这便是上天捉弄吧。

    “表姑娘。”

    顾砚龄微微颔首,一双美丽而沉静的眸子顺而看向亮着灯的里屋,随即语气轻缓道:“昀表哥可睡了。”

    “未曾。”

    见白炉急忙答了,少女转而侧首,随行的醅碧走上前来,手中掂着一个填漆食盒。

    “今日家宴只怕饮的不少,我便带了些醒酒汤来给昀表哥。”

    白炉闻言忙感激颔首道:“小的代公子谢表姑娘。”

    “还有我呢!”

    陡然一个稚嫩有趣的童声横插进来,白炉闻声看去,才发现表姑娘身后竟还跟着表少爷顾子钰。

    只见裹着斗篷的顾子钰挣脱绛朱的手,上前蹭到顾砚龄的裙边,扬起小脸看着白炉,一双眸子跟星星一样发着光。

    白炉微微一愣,随即忙笑着道:“夜里天冷,请表姑娘和表少爷进屋坐吧。”

    当一大一小两个人走进屋内,轻一掀帘,便瞧着谢昀端坐在窗下,左手执一书卷,微微搭在矮几上,看的正为入神。听到声音,谢昀微一抬眸,对上少女亲切的笑眸时,捏着书卷的手不易察觉的一紧,随即从容的放在案上,撩袍起身。

    “九儿来了。”

    待谢昀走上前,温和一笑,便转而弯腰摸了摸顾子钰的头温和道:“钰哥儿还未睡。”

    顾子钰笑着上前拉着顾砚龄的手仰头道:“阿钰睡不着,就和长姊一起来看昀表哥,昀表哥也未睡。。”

    谢昀微微含笑,其实看到顾子钰时他便猜出了几分,如今九儿定下了亲事,便不能再像从前那般了,即便是表兄妹,之间也会有诸多的顾忌,否则一旦生出什么流言蜚语,于他,于九儿都不利,更有可能给顾家和谢家带来麻烦。

    虽是知道,但看着九儿前来特意带上钰哥儿时,他的心中还是有一丝说不清的异样,闷闷的,却道不出。

    “快要赴考了,便再看一会儿,这会子睡早了些。”

    说话间,谢昀温和地让着身形,笑然道:“坐吧。”

    顾砚龄微微抿首,牵着顾子钰一同落座,少女随即从醅碧手中接过食盒,将里面的一盏醒酒汤取了出来,然后缓缓推至对面,谢昀恰好落座,看着被移到眼前冒着热气的汤汁,心下微微犯暖。

    “这是绛朱配的方子,比寻常的醒酒汤好入口些。”

    听到少女温柔而轻缓的声音,谢昀探手拾起小碗,只轻轻搅了搅,觉得温度恰好时,便一饮而尽。

    待醅碧收起了碗,顾砚龄这才笑然道:“自上次陈郡一别,好久未与昀表哥对弈了。”

    谢昀闻言唇角温和的勾起,随即侧首吩咐白炉取来棋盘,黑白两子摆好时,谢昀转而看着一旁百无聊赖的小人儿道:“我这有好些从陈郡带来的游记,叫白炉取来给你看可好。”

    顾子钰一听登时来了兴致,白炉一见,连忙笑着上前引着顾子钰一同去看。

    彷如前世一般,这一刻安静而惬意,顾砚龄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从前,想到那时高处不胜寒的她,日日与朝臣周旋,时时防备外敌,每每只有身为首辅的谢昀入宫面见时,她才能坦然安下心来,与他共谋大计,闲来对弈舒神。

    相比于年过四十,手握重权的谢昀,面前的他棋路明显未有那么刁钻,却也能看出日后的深沉与谋略来。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就在棋盘上的输赢快要分晓时,对面陡然响起少年温和而又从容的声音,轻如飞鸿,虽然只掠过淡淡的波痕,却还是能叫对面的她听得清楚。

    “他对你,好吗。”

    捏着黑子的指尖微微一顿,少女抬起头来,却正对上谢昀温和的眸子,不由微微一愣,转念一想,对于谢昀对她的关心,顾砚龄未觉得异样,只觉得心下渐渐泛着暖意。

    捏着棋子的手指微微蜷曲回来,顾砚龄唇角抿着浅浅的弧度,说出的话却是毫不犹豫。

    “好。”

    说到此,又像是为了让谢昀安心般,顾砚龄抬头含笑:“表哥放心。”

    这一刻,心好像猛地被一击,谢昀脸色微变,然而只一瞬,便化开一池春意,看着少女眸中微微泛起的笑意,谢昀几不可察的轻舒了一口气,随即唇边微动,溢出喃喃之语。

    “那便好。”

    看到少女从容的落下一子,谢昀手中微微踌躇,当眉宇渐渐舒展,再抬头来,对上少女已是一如既往地温和。

    “得知你与长孙殿下的消息时正好在船上,未曾来得及准备贺礼”

    谢昀话还未说完,便听得对面的少女柔和道:“昀表哥能来京与阿九对弈,便是最好的礼了。”

    谢昀闻言心中微微一动,却见少女笑然继续道:“本是一家人,你若送了礼,那便是要与我们生分了。”

    谢昀听了眸中浮着缓和的笑,随即平静道:“是我说错了。”

    当他手中恍然落下一子,却只见对面的少女迅疾地按下一子,再抬起头来,眸中划过一丝从容与笃定道:“是错了,好好地一局棋,因为这一子,你就输给我了。”

    少女的眸子在灯下泛着熠熠的光芒,谢昀闻声将目光垂下去,的确,已成败局。

    “的确是错了。”

    听到谢昀的话,顾砚龄抬眸看过去,心下却是微微有些奇怪,她觉得方才那一句话似乎有着别样的深意,而眼前的谢昀似乎也有些异样,好似心不在焉,若说因为担心春闱自是不可能,可又能有什么能叫他难得失态。

    顾砚龄沉吟了许久,却始终琢磨不出。

    感受到顾砚龄狐疑的眸子,谢昀唇边不由浮着几分苦涩,几分无奈,但也只一瞬便整理了心神,随即将棋子一枚一枚捡回来,颇有些遗憾道:“近日忙于准备春闱,反倒是在棋艺上生疏了,看来待春闱后,我得好好研究研究了。”

    说着谢昀抬起头来,温和笑道:“重来一局,我可是再不会错了。”

    顾砚龄感觉到谢昀似乎有心事,见其未说,自然也不好问,因而顺着接话道:“好,不过阿九不得不提醒昀表哥,我的棋艺可又是进益了。”

    谢昀闻言笑道:“那便叫我瞧瞧,进益到什么程度了,也叫我做好追赶的准备才是。”

第一百九十九章 春闱

    春闱每三年一次,时间一贯定在二月初九,二月十二,二月十五这三日,连至今日,已是二月十五,春闱的最后一日。

    当定国公府的马车尚未走到礼部贡院前,便已是行走不进,不得已停了下来。跳腾的顾砚澜听到外面热闹的人声,不由偷偷将车帘掀至一半,举办春闱的礼部贡院外果然已是站满了寒窗苦读的举人们,人来人往已是堵的水泄不通,放眼而去,衣衫冠带,尽显文雅生气。

    “阿澜,出门如何答应母亲的?”

    听到袁氏的声音,原本趴在小小窗口处的顾砚澜手中一落,车帘落下时,小丫头已然悻悻然转过头来,求救似的看向长姊顾砚龄。

    顾砚龄不由觉得好笑,这才劝慰道:“澜姐儿小,没有那么多的顾忌,难得出来一次,咱们的澜姐儿今日就不拘着了好不好。”

    “好。”

    小丫头兴兴然上前巴住顾砚龄的手臂,将脸蹭上去,小心翼翼地试探袁氏的脸色。

    四房向来管教宽严并济,袁氏哪里又真的要责备,不过是给小丫头提个醒罢了,因而无奈地点了点顾砚澜的额头道:“你啊,什么时候才能安静些。”

    话音刚落,外面传来顾子涵的声音:“四婶,阿九,澜姐儿,你们便送到这儿吧,我与昀兄一同进去便是。”

    顾砚龄闻言拿面纱遮了脸,这才轻轻挑起车帘,只见谢昀此刻与顾子涵正站在外面。

    “今日是最后一场,四婶便在府中,与大家等候你们的好消息了。”

    顾子涵闻言咧嘴一笑,随即与谢昀一同颔首作揖。

    “阿澜也是,阿澜也在家中等着大哥和昀哥哥回来。”

    小丫头原本坐在袁氏身边,此刻却是兴奋地将小小的身子探过袁氏,趴在车窗下,忍了忍终究还是糯糯道:“大哥和昀哥哥回来时,能不能从杏花阁给阿澜带些好吃的云想糕来。”

    看见小丫头可怜巴巴的试探模样,就连一向稳沉持重的谢昀也不由与顾子涵一般哑然失笑。

    自个儿的女儿袁氏如何不清楚小丫头弯弯绕绕的鬼点子,不过是当着众人探她的口风罢了。

    因而袁氏又是气又是笑道:“上回不知道节制,便吃的撑坏了肚子,疼了一晚上还不长记性。”

    小丫头见母亲责备,不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却还是馋的可怜,袁氏见了无奈地与顾砚龄相视一笑,这才低头道:“你大哥和昀哥哥他们会试后哪里有时间帮你带这些,一会子我叫丫头们去给你买,只这一次得听我的,不许多吃。”

    “好。”

    原本悻悻然的小丫头闻言当即来了生气,腻声腻气的上前抱着袁氏的手臂蹭蹭道:“母亲最好了。”

    顾砚龄笑着摇了摇头,手中捏了捏,转而看过去,正对上窗外谢昀温和如玉的笑眸。

    “这个福包,是阿九送给大哥和昀表哥的,愿大哥和昀表哥此次能够得偿所愿。”

    一边说着,少女一边将手中捏着的两个小福包递出窗口,在顾子涵正要伸手时,谢昀已然从少女手中取过两个小巧精致的福包。

    “谢九儿表妹。”

    原本未反应过来的顾子涵感觉到谢昀的手背轻轻碰了他一下时,这才恍然接过谢昀递来的福包,拿在手中一看,笑着道:“这是你亲手缝的?”

    顾砚龄闻言抿笑点颌,随即打趣般脱口道:“怎么?大哥是觉得没有灵芝做的好?”

    顾子涵闻言脸上难得一红,笑着将手中的福包紧紧捏住,随即笃定道:“你们做得都好,不过妹妹做的福包,我会一辈子戴在身上。”

    看着少年坚定的眸子,听着这一番话,顾砚龄心中微微一动,不由想起前一世,险些红了眼。

    袁氏见此笑着道:“好了,快去吧,我看人都进去的差不多了。”

    顺着袁氏的目光,果然贡院外的人已然不多,顾子涵与谢昀点了点头,随即再行了一礼,顾子涵转身而去,谢昀却在临走前定了定,转过头来对上少女的目光时,温和一笑,一如既往地从容。

    仿佛是在与她说,放心二字。

    然而顾砚龄不知,此刻的谢昀也想如顾子涵那般毫无顾忌地告诉她,她送与他的东西,他会拿这一辈子去守护和珍藏。

    在谢昀转身间,顾砚龄看到他腰间已然牢牢地悬着她的福包,唇角微微抿笑,再抬起头来,看到的是两个意气风发的背影。

    重来之后,一切因她既有变数,又无变数,只希望这一世的谢昀,能够有一个与人陪伴的一生。那么这一世,她便未白活一场。

    “阿九,我们是回府还是”

    听到袁氏的询问声,顾砚龄回过神来,随即低头看了看身旁的小丫头道:“不如去杏花阁吧,挑一些各房喜欢的点心送去。”

    顾砚澜听了当即拍手欣然的笑着,袁氏点了点头,顾砚龄却是弯腰捏了捏小丫头的脸。

    “四太太,姑娘,长孙殿下身边的檀墨来了。”

    车外陡然响起醅碧的声音,顾砚龄动作微滞,随即收回手来,袁氏也是一愣,只听得外面响起了檀墨的声音来。

    “四太太,大姑娘,六姑娘,我家殿下于岳阳阁设宴恭候,愿四太太,大姑娘,六姑娘前往一叙。”

    袁氏看向对面,只见少女微微抿笑,当即明白,虽然定了亲事,但二人也是有月余不得见,看来,长孙殿下是将她们的阿九念的紧。

    而就在此时,顾砚龄眸中微微一亮,或许,萧译是有话要与她说了。

    想到上一次高县之事,顾砚龄当即抬起头来,与袁氏微微颔首,随即侧首对车外道:“好,知道了。”

    话音落尽,外面不再有响声,很快马车再一次动了动,缓缓朝岳阳阁行驶。

    当来到大兴云集文人墨客,世家贵族的岳阳阁前,顾砚龄一行已戴上过膝的轻纱帷帽,纱帘上饰以精巧而小的珠翠,更衬得帷帽后的人高贵而华丽。

    无需阁中人,檀墨亲自引着顾砚龄一行来到岳阳阁三楼的梨花小轩,只见门外已有人守着,只从刚正稳沉的气势便可看出,应是萧译的近身侍卫。

    “吱呀”

    檀墨轻轻推开门,恭敬地弯腰请顾砚龄与袁氏入内,一进房中,顿时梨香四溢,让人心旷神怡。

    岳阳阁风雅,隔间皆以花为名,隔间里自然也是以花为题,看着满眼关于梨花的珍玩字画,和馨香的梨花插瓶。顾砚龄微微颔首,唇角勾起。

    来至里间,袁氏便见一位玄衣少年凭窗远眺,明明眸中云淡风轻,周身却是隐隐的帝王之气,让人不由心生几分敬畏。

第二百章 惊人的幕后

    听到声音,萧译微微一动,侧首看到门前的袁氏和顾砚龄,温然一笑,未等袁氏等将礼行下去,便已上前抬手道:“夫人请起。”

    感受到少年陡转的温和,袁氏微微一愣,却是被身旁的少女扶起。

    “夫人请坐。”

    少年右手做出“请”的姿势,随即转而看向身旁的顾砚龄和顾砚澜,眸中微微凝笑。

    到底是四房掌事的太太,待一行皆落座,袁氏已然整理好思绪,礼貌而又不失恭敬道:“臣妇代阿九,和小女谢殿下的款待。”

    萧译闻言礼貌颔首道:“夫人客气了,一家人何需两家礼。”

    顾砚龄闻言不由抬起头,果然对上萧译似笑非笑的眸子,只觉得他这嘴上可从没吃过亏。

    “殿下说的是。”

    袁氏闻言失笑,转而看了眼身旁的少女,默然不语。

    说话间,檀墨已亲自上了菜来,袁氏一眼看过去,桌上不仅有阿九平日所喜,更有她与澜姐儿爱食的,一顿饭下来,袁氏只觉得身为长孙的少年虽有天家的气度,却没有丝毫的架子,反倒对一向闹腾的澜姐儿也多有耐心,细节之间,便让人觉得温和有礼。

    看来阿九,是许对人了。

    几人用了茶,袁氏心中琢磨了下,便侧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