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姝-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八十七章 皇帝的疑心

    直到过了酉时,顾砚龄主仆才坐上了回定国公府的马车。当车帘缓缓落下的那一刻,醅碧才神情一松,轻声地吐了一口气,绛朱紧绷的身子更是一软,后怕般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压低了几分声音自言自语道:“魂都快吓没了。”

    顾砚龄见此,不由“噗嗤”笑出了声,看着绛朱道:“你的胆子何时这般小了。”

    绛朱见顾砚龄笑了,却依然笑不出来,只略微舒了口气,小心翼翼瞥了眼窗外,随即压了压声音凑到顾砚龄身边道:“姑娘可吓死奴婢了,那褚姑娘那般厉害,在京城都是出了名的,连四姑娘都比不过,今日又是在淮王府,若真叫那一鞭子落下来,打到姑娘身上可还得了?”

    顾砚龄闻言未说话,却见醅碧也无声地点了点头,似是赞同一般。

    顾砚龄唇角微微上挑。

    然而,眼前两个忠心的小丫头不知道,早在与储怡宁分辨时,她便瞥到了远处略微熟悉的身影,不然,她又何必主动走上前去给储怡宁找不痛快。

    “不过幸好,太孙殿下来的太及时,否则,便是十个我们,也怕保护不妥姑娘。”

    见绛朱一副万幸的模样,顾砚龄笑着悠悠道:“是巧。”

    “可见,连上天都在帮姑娘。”

    绛朱欣然的声音响在耳畔,顾砚龄却是微一侧首,没有回话,只淡淡然地看着车帘上忍冬的花纹。

    今日,皇太孙来的的确是巧,便是话本上也难得凑出这么个巧来,依她看,能凑出这巧的,该是另有其人才对。

    醅碧和绛朱见自家姑娘怎么不说话了,不由抬起头来,却是见自家姑娘已然微微合上了双眼,轻轻地将头枕在车壁上,身子松送软软地,似是累极,歇息了,不由眼神一个交汇,闭上了嘴,不再多说什么,唯恐惊扰了一般。

    顾砚龄感受到周围骤然安静下来,唇角舒服地一扬,并未说什么,可思绪却是越飘越远。

    前世里,作为当今皇帝的儿媳,对于这个天家的公公,她还是了解的。

    先帝在位时,曾有宫人在御膳中投毒,后来为先帝试菜的内侍中毒而死,先帝因此受了惊,性情变得越发阴沉,多疑。为了防止此类谋害的事情再次发生,先帝便将成祖朝所建立的锦衣卫再一次扶持起来。

    到了当今皇帝继位,那锦衣卫不仅未再次衰败,反倒越发活跃,俨然成了皇帝一人掌控的机构,当朝多少重臣要员无不是在他们的暗中监督之下。

    听闻,即便是朝臣的私密事,也能记成一个小本子一样,送到皇帝的龙案上,以供圣阅。

    如某某朝臣今夜去了哪房小妾屋里睡,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都能一笔一笔写得清清楚楚。

    今日她刚到了淮王府,太孙便也来了淮王府,就跟踩着点一样。

    她可没有天真到,真以为这是上天安排的。

    当今的天子,这是生疑了。

    虽说她身上流着一半谢家世族的血液,若无意外,当与皇室联姻。

    但这并不代表,皇帝能眼看着自己的儿子私自去拉拢世族,与世族有私下的联系。

    在皇帝眼里,朕默许的联系,便是朕对你的恩赐,但你若太过主动,那便是不轨之心。

    更何况,她的祖父如今还身在内阁,虽说非首辅,却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皇子萧康征战数年,小有战功,在军中颇有一部分支持的人,因而已然志得意满,这落在皇帝眼里便已是有几分不高兴了,所以,皇帝才会将名门庶女出身的韩氏指给萧康,算作一个敲打。

    可萧康现在倒好,明明已有了名门妻家的支持,还有心拉拢顾家,这让皇帝就不能放心了。

    吃着碗里的,还想看着锅里的。

    便是自己的儿子,也由不住这般贪得无厌的心。

    皇帝今日派太孙来,分明是盯梢来了。

    只可惜,像淮王那般简单粗暴的脑筋,又哪里会想到那儿去。

    顾砚龄轻哧一笑,想必,这会子太孙早已回了宫,将今日她如何与储怡宁不合,储怡宁如何张扬跋扈的与她无礼,还险些给了她一鞭子,对皇帝说的清清楚楚了吧。

    以皇帝的精明,只用稍作一想,便能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必是他那直脑子的大儿子宠这个表妹宠的没了理,竟抱着得罪顾家和谢家这样不得反失的结果,去默许了这一场鸿门宴。

    如此皇帝在松了一口气之下,只怕更看这个儿子不上眼了。

    醅碧和绛朱感受到顾砚龄轻的几乎听不出的笑意,不由微微有些莫名,却是没有问出口。

    孰不知此刻的顾砚龄却是替这些天家的儿孙感到无奈,作为皇帝的儿孙,你若是太优秀,便会印证那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至理名言。可你若是太寻常,甚至是太愚钝时,又会让皇帝觉得不成大器。

    前世里,太孙萧译属于前者,而淮王萧康,无疑是属于后者了。

    不过萧康虽有着一个单纯粗暴的脑子,却怀着九五之尊的梦想,所以最后的他,成为了唯一一个被当今的皇帝亲自动手处置的那个亲儿子。

    为了消除皇帝的猜忌,即便储怡宁今日不欲与她动手,她也会激的储怡宁动手,否则,若真叫皇帝以为顾家与淮王府有了联系,在心里生了疑心,更是剪不断,理还乱了。

    ……

    果不其然,当坐在龙案后的皇帝眯着眼,听到萧译的话后,眸子几不可察的在眼皮后一动,原本轻叩龙椅扶手的食指也渐渐停了下来。

    “你以为。”

    萧译闻言抬眸,正好对上皇帝看过来的眸子。萧译明白,皇帝这是在问他的意思,因而微一拱手,语中缓慢而恭谨。

    “回皇爷爷,臣以为,今日淮王府一事,因是储家姑娘之意。”

    话语落尽,寂静了片刻,皇帝从鼻腔里微不可闻的“嗯”了一声,随即语气低沉,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在与眼前的萧译说话。

    “老大,宠的有些过了。”

    更何况,宠的还是成北王府的。

    萧译未说话,只微微低下颌,果然皇帝悠然的再一次用食指轻叩起扶手,语中淡然道:“卫阳郡主徒留这样一个女儿,成北王夫妇这么多年,也是不易。朕看,成北王的这个外孙女与薛家门户登对,早日成了这桩喜事也好。”

    免得,叫人妄生了旁的想法。

    后面这句话,皇帝未说,萧译却是听的出来。皇爷爷这是不想让人惦念着顾家这个大姑娘,要将薛储两家的婚事定死了。

    如此,也是如了那储三的意了。

    “顾阁老的长子,就要去陈郡给谢家拜寿了吧。”

    皇帝的话题转的虽是快,眼前的这个孙儿却是丝毫不诧异,只恭敬地回了一个“是”字。

    皇帝点了点颌,舒舒服服地将背靠在椅背上,颇像闲聊般道:“如今夏汛快到了,也该早些防范了。”

    话说到这儿,皇帝状似悠哉的执起茶盏饮了一口,眼角微微一斜,随即淡淡垂下。

    “你替朕去保陵视察河道,让下面的人,也该晓得作好防范了。”

    话音落下时,萧译心下微微有些诧异,却是未流露在脸上,随即再一拱手。

    “臣遵旨。”

    “嗯。”

    皇帝静静打量眼前的少年,眼角不由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

    原本寄予重望的太子如今身子越发不好了,幸然,还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孙子,如今的能力已足以替代太子了。

    他们大兴的江山终究是后继有人的。

    可惜了,他这个病怏怏的太子,却是没有福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八十六章 萧译

    “太孙殿下。”

    顾砚龄整理了衣裙,不紧不慢的走上前来,缓缓欠身行礼。

    身后醅碧和绛朱这才回过神来,忙也上前跟着行了礼,便是一旁的杞月也是冷汗淋漓的跟随着敛衽施礼。

    唯独储怡宁还呆愣的未转过身子,但眸中的紧张已然坦露出了她慌乱的内心。

    其实,按着辈分,储怡宁也还算是萧译的长辈。

    但毕竟关系隔得太远,对方又是备受帝宠的皇太孙,将来是要继位的。

    储怡宁撑出大天去,这背后的靠山就是成北王府,可萧译呢?人家的靠山往大了说去,那就是九五之尊的皇帝。

    天下都是人家的,储怡宁哪里敢将萧译视作晚辈。

    事实上,连储怡宁都不知道为什么,每每见着这个冷淡少语的太孙,便总是会慌不择路。

    终究,储怡宁极慢的转过身来,果然一身素青常服的少年负手立在爬满藤萝绿荫的游廊下,神色平淡的不起一丝波澜,叫人瞧不出什么来。只那一双幽深的眸子,明明是再平静不过的看着你,却是生生让人感觉到一种审度出来。

    “太孙殿下。”

    储怡宁强撑着微抖的身子,愣是强自下了礼。

    少年淡淡的“嗯”了一声,随即道:“起吧。”

    话音干净利落的让人仿佛以为是幻听,可那语气中却是携着长久居于高位的尊贵,让人无法忽视。

    “未想到,今日二皇叔这里如此热闹。”

    说话之间,萧译一双眸子从两个少女身上扫过,一个平静自若,一个却是慌的仿佛他是什么勐兽一般。

    萧译不由微皱眉,他有那么可怕?

    储怡宁未听明白,顾砚龄却是听出了萧译言下之意,因而微微低颌,不卑不亢道:“砚龄承蒙淮王妃的请帖,前来拜访。”

    少女婉转好听的声音打断了萧译的思绪,萧译点了点颌,便算是听了,不由也挑眉多打量了眼前的少女一眼。

    论察言观色的本事,这顾家长姑娘也算是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小小年纪,心思倒深的很。

    果然如他所想,不像是个寻常女儿家。

    倒,像是个谜团了

    萧译淡然收回目光,随即转而落在储怡宁身上。

    储怡宁这才明白过来,刚一抬头对上萧译打量的眸子,便当即又垂下颌,声音低了几分道:“怡宁是来看阿询的。”

    储怡宁口中的阿询便是淮王萧康的嫡长子,萧询。算起来,是储怡宁的小侄子。

    萧译不置可否的点头,随即身后便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可见是急忙赶过来的。

    闻声侧首,淮王妃韩氏一手由侍女扶着,一手抚着前襟疾步走了过来。

    “太孙来了。”

    萧译礼貌地点颌,随即道:“淮王妃。”

    淮王妃不安地看了眼一旁的储怡宁和顾砚龄,随即勉强笑道:“太孙可是来找王爷的?王爷此刻在椒洲台。”

    萧译再一点头,随即微微颔首:“那译便去椒洲台。”

    淮王妃松了口气般一笑,随即看向一旁的杞月,眸中多了一丝依赖道:“那就让杞月为太孙带路吧。”

    萧译微点颌,并未看浅笑嫣然欠身行礼的杞月便转身而去。

    只转身那一刻微一顿,不动声色的打量了一眼顾砚龄,这才拾阶而去。

    当看到杞月身姿俏然的领了萧译而去,淮王妃韩氏悄无声息的再一次松了一口气。

    落在顾砚龄眼里,不由想起了前尘往事。

    淮王妃,也是个可怜人。

    明明也是名门之后,只因为为家中庶女,又是因着先淮王妃病逝后才嫁来填房的,且王府早已有嫡出的一儿一女,因而韩氏相比于她家中的长姐,少了几分气度,多了几分软弱。

    而淮王战场厮杀多年,过惯了刀口舔血的日子,人又刚愎,因而在韩氏面前颇为强势,长久下去,韩氏便以夫为天,只要是淮王说的,韩氏就只有应声,没有回驳的理。

    久而久之,韩氏这个淮王妃的地位有时候反倒不如淮王的心腹侍女杞月。

    杞月自小便由俪妃指派,侍奉着少年的淮王,一伺候就是九年,而淮王妃嫁入王府也不过才四年而已。

    再加之杞月容貌身段好,极会揣度人心,多年相处,早已摸清淮王的脾性喜好,如此便叫淮王愈发离不开了。

    原本淮王想为杞月正名,给个侧室的名分,但杞月是个聪明人,晓得以色侍人,得不来长久。

    与其日日在后宅内院等着淮王来宠,倒不如日日红袖添香,做淮王的贴心人。

    总而言之,不过一句话,这杞月在淮王府也算是通天的本事,白日里能替淮王整理文案,陪同会见王府下臣,夜里还能上得淮王的暖帐,行的是温香软玉的事。

    顾砚龄淡淡看向淮王妃,只怕今日的事,淮王妃也是因着淮王的逼迫授意,虽不敢为,却也是不得不为吧。

    毕竟,若是她今儿当真吃了储怡宁的为难,传了出去,不说是顾家和谢家,便是皇帝也没有不管的。

    自个儿的亲儿子纵亲为恶,只怕是反了天了。

    “顾姑娘。”

    见韩氏唤自个儿,顾砚龄也低颌欠身:“王妃。”

    韩氏笑着上前拉住顾砚龄的手打量,颇为亲和道:“到底是宁娘娘的侄女,顾姑娘好气度。”

    说着韩氏便强装笑道:“这天儿热,我已着人在水榭里备了席面,阿诺她们也已经在那等你了。”

    韩氏口中的阿诺,便是先淮王妃的长女,萧蘅。如今,也不过十一岁罢了。

    韩氏性子怯弱怕事,晓得储怡宁方才闯了祸,因而这会以堂堂王妃的身份,却是隐隐对自己陪着小心。

    可见,一个女子是否嫁对了人,只看婚后的性子了。

    顾砚龄礼貌地点头,唇角浅浅浮起笑意:“劳烦王妃了。”

    韩氏见眼前的少女温顺,才算是放下心来,只要不是储怡宁这般的性子便好。

    想到这儿,韩氏再看向一旁的储怡宁,还未问出口,储怡宁便骄矜的一扬头。

    “表嫂,我回成北王府了。”

    话音落尽,储怡宁捏着鞭子走到顾砚龄的身边,冷冷的棱了一眼,倒把韩氏又吓了一跳。

    “褚姑娘。”

    储怡宁擦身而过的背影陡然一顿,随即身后的少女缓缓转过身来,声音低缓道:“褚姑娘是聪慧之人,应该明白,莫说我对薛世子无意,便是有意,我顾家也绝不容自家的姑娘嫁做侧室。”

    储怡宁眸中微微一动,随即微微侧首看了过来,只见顾砚龄唇角淡淡一勾。

    “褚姑娘既是快要与薛世子定亲,砚龄自是要道一声恭喜。只是,虽不合时宜,我也不得不提一句,在我大兴,便是稍显富贵之家尚且三妻四妾,更何况公侯之家。”

    储怡宁闻声眸中凝然,身子不由有些僵滞,顾砚龄却是恍若未察一般继续道:“褚姑娘应该明白,你如今应思虑的,该是如何稳固未来的正室之位,应付各房罢了,毕竟,薛世子京陵公子的美名盛誉京城,想要嫁入奉国公府为侧室的妙龄少女,却是数不胜数的。”

    感受到近前的少女身形勐地一震,眸中划过一丝惊滞和醒悟,顾砚龄便不再说话。

    不得不言,顾砚龄的话说的极对,几乎是字字扎入了储怡宁的心。

    她一直盯着眼前的莺莺燕燕,竟是忘记了日后的那些妖艳妾室。

    的确,以顾家的身份地位,绝不会让自家的姑娘为人妾室,因为他们谈不上去攀附权贵。

    可这京城中,想要巴结权贵,甘做人妾的却是太多,如今薛原尚且对她冷淡,日后一个又一个的美妾多了,只怕更会将她抛之脑后了。

    不可以!

    她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

    顾砚龄的一席话几乎是当头一棒,将储怡宁敲了个清醒。

    当储怡宁再回过神时,对上顾砚龄平静的眸子,捏了捏手,终究缓缓松开,随即咬着牙,一字一句道:“你最好记住你说的!”

    话语落尽,少女转身拂袖而去。

    顾砚龄好整以暇的看着少女消失的背影,她知道,储怡宁这个小麻烦,算是解决了。

    一旁的韩氏看到方才那一幕,却是心下一惊,明白了两个少女之间的恩怨来。

    顾砚龄知道韩氏软弱不爱道人是非,更何况方才字字句句都是自个儿小姑子的是非。

    所以顾砚龄可以毫不避讳韩氏的与储怡宁说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更不用担心会传到旁人耳朵里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八十九章 熟识?

    船外的太阳渐升渐高,暖人的光芒洒在河面上,泛着波光粼粼的光,一眼看过去,倒还金光闪闪的刺眼。随行的丫头们也是难得出府走远门,这会子也是既好奇又兴奋,此刻都悄悄聚在一起,看着外面热闹的风景。

    谢氏和顾砚龄相比之下,倒是淡然的多,眼看着钰哥儿坐不住,谢氏早已叫芷兰她们带着钰哥儿去玩了,此刻房内只谢氏,顾砚龄,徐嬷嬷三人罢了。

    谢氏坐在上座,看似平静,但眉首微微的上蹙,便可瞧出她此刻的沉思与疑惑。

    顾砚龄坐在右首,也不急,只随意的用着案上的小点。

    终究,急也不急的,都猜不出这位太孙的意图,倒不如安心等着父亲回来,是好是坏,自然什么都清楚了。

    屋内就这般静滞着,约莫一盏茶的时间,屋外突然响起了零碎的脚步声,随即便见墨兰小心翼翼走了进来,微微蹲身施礼。

    “太太,姑娘,老爷回来了。”

    话音刚落,谢氏已然起了身,徐嬷嬷忙上前扶着谢氏走下了脚踏,顾砚龄自然也跟着起身,走到了谢氏的身边。

    “吱呀”一声。

    房门被守门的丫头轻轻推开,屋内的三人都不约而同的看过去,而随即走进来的人,却是叫谢氏和顾砚龄都愣住了。

    一个身穿锦蓝常服的少年撩袍走了进来,相比于她们,神色倒是平静的很,好像,这丝毫不奇怪一般。

    当顾敬羲紧跟着走进来时,给了谢氏一个安心的眼神,谢氏随即整理神色,又上前了几步。

    “太孙殿下。”

    顾砚龄见身前的谢氏已然微微蹲身,也紧随着下了礼。

    “夫人请起。”

    少年平淡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礼貌,谢氏闻声自然的扶着徐嬷嬷的手站定。

    眼前的这位世子夫人举手投足都透着端庄有礼,却是丝毫叫人瞧不出半点卑微小心的模样。

    萧译眸中微微一动,到底是连着血缘的,这气度性子,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念到此,萧译的眸子无意般落到了谢氏身后的少女身上。

    顾敬羲自然瞧见了,当即看了自己最得意的女儿一眼,唇角不由扬起了几分:“太孙殿下,这是微臣的长女,砚龄。”

    见父亲在介绍自己,顾砚龄一直垂着的眼眸才微微抬起,却是正碰上少年打量的眸子。

    顾砚龄当即再覆下眼眸,上前一步,敛衽行礼。

    “臣女顾砚龄,见过太孙殿下。”

    眼前的少女穿着嫩粉的齐腰裙子,动作轻而如行云,声音中带着少女少有的坚定。

    她倒是少有穿过这般嫩的颜色,不过,挺合适的。

    萧译淡淡“嗯”了一声,随即唇角几不可察的一扬,启唇间,话语倒是轻巧的很。

    “我与顾长姑娘,倒是见过几次的,也算是熟识了。”

    话音一落,屋内气氛顿时奇异了起来,空气都像是静止了一般。

    这句话说的,不止是顾敬羲纳罕了,谢氏更是眸中一惊,不露声色的看了眼身旁的少女。虽说神色依然平静,可心思灵敏的顾砚龄如何瞧不出谢氏眸下的打量与审度。

    母亲,这是又在怪自己没告诉她了。

    顾砚龄想到这儿,不由心下纳闷,不过就见过两次面,加起来统共十句话都不到,她实在不知道有何可处处宣扬的。

    谢氏原本又多疑,说了反倒不好解释。

    倒是眼前的人,没来头的,说这干什么?

    说了也就罢了,两个人明明十句话都没说到,哪里就是熟识了?

    她可真是明白,什么叫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看着眼前的少女虽是垂着头,可那微蹙的眉头,颇为郁闷的嘴角却是全然落在他的眼里。

    萧译唇角淡淡的扬起,原来,还有她能头疼的事。

    他还以为,不论自己说什么,眼前的少女都能面色不改的。

    萧译正想着,因而也未来得及收回打量的目光。

    顾砚龄心下不快,不由抬起微蹙的眉头,却是正对上萧译那依然打量的目光,眸中不由带了几分深意。

    而出神的萧译被这双耀眼的眸子也是瞪的一愣,但随即又有些想笑,那眸子的主人分明是在说他那就话讲的多余,更是摆足了一副对不起,我和你很不熟的模样。

    果然,一旁的檀墨将这一幕收进眸中,只见自家殿下忍着笑,面色沉静的瞧不出一点异样,随即握拳轻咳了一声,才算是缓了过来。

    这一声咳,让谢氏和顾敬羲整理了思绪,也让顾砚龄反应过来,当即不卑不亢的行了一礼,颇为正大光明道:“淮王府时,有幸得殿下相助,臣女多谢殿下,因殿下走得急,臣女一时未来得及道谢,还望殿下见谅。”

    萧译闻言,覆下眸中的笑意,语中恢复平淡道:“顾姑娘客气了,举手之劳罢了。”

    这话一说,顾敬羲和谢氏更是云里雾里了。

    “原来,太孙殿下与阿九也是认识的。”

    见萧译抿笑不语,一旁的顾砚龄微微开口,正想说什么,扫了萧译一眼,终究又咽了回去。

    顾敬羲倒未多问,只从旁道:“站的久了,殿下请上座。”

    萧译也不推辞,邀顾敬羲一同坐了上座,谢氏也坐在了右首的位置,独顾砚龄按着规矩,站在了谢氏的身后。

    随即墨兰和白兰便捧着茶盏走了进来,一一小心奉上,退了出去。

    两相静默下,顾敬羲见身旁的太孙丝毫未有开口的意思,可见是意欲让自己来说。

    不然,总不能就这样僵滞着,一直不开船吧。

    想到此,顾敬羲习惯性的清了清嗓子,谢氏和顾砚龄的目光自然落了过来。

    顾敬羲反射性地看了眼旁边,却见这位少年仿佛入定般,颇为平静。

    如此,顾敬羲也不再多等,当即琢磨着用语道:“嗯是这样。”

    顾敬羲快速看了眼谢氏,随即继续正色。

    “圣上有口谕,委派太孙殿下前往保陵视察防汛河堤,同时命我一同前往。”

    话音一落,谢氏和顾砚龄都微微有些讶异。

    还从未听说过休着探亲假的官员还要办差的。

    然而,顾敬羲的下一句,却是让谢氏和顾砚龄彻底惊了。

    “因保陵是陈郡属下的临近县,圣上意欲让太孙殿下与我们此番同行,如此也方便。”

    话一说完,顾敬羲见自己的妻女都惊怔的看着自己,并不意外。

    毕竟,皇帝的这一道口谕,实在让人摸不出来头。

    “遵圣上口谕,此番同行,只怕是多有打扰,顾大人,世子夫人,不会觉得不方便吧?”

    少年的声音陡然响起,顾敬羲夫妇看过去,只见萧译神情倒是难得的温和,竟有几分问询的模样,表现的极为客气。

    “哪里,哪里。”

    顾敬羲看了妻女一眼,随即扯着笑,谢氏自然是压下了疑惑,唇角浮起淡淡的笑意。

    “只是怕照顾不周,委屈了太孙殿下的贵体。”

    萧译闻言眸中淡淡浮起笑意,却是听不出丝毫语气道:“无妨,客随主便,只望顾大人,世子夫人莫要因为我而拘束了,反倒扰了你们的谈亲之行,顾大人与世子夫人,随意便好。”

    人家贵为太孙都将话说到这般体贴,顾敬羲和谢氏自然不再多说什么,点了点颌也就应了。

    一旁的顾砚龄却是觉得,从前人人都说这位太孙殿下性子高冷,少言寡语,总一副拒人千里的模样。

    可再看眼前,她感觉这分明是两个人。

    客随主便?莫要拘束?随意便好?

    他倒是颇不把自己当外人,敢情,这到底是他们顾家的船,还是他萧家的。

    顾砚龄陡然觉得,这个年纪不大的孩子,可不像是人前形容的那般冷言寡语,反倒是话多的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八十八章 同行?

    当六月打马而过,京陵再一次迎来了热烘烘的七月。

    平日里一到了未时,那日头便挂在了正中,白晃晃的光能照花了人的眼,那时多半是没几个人会出门的,即便是人来人往如朱雀街这般的闹市,也只能零零散散几个,一眼看去,那烘然的热浪就像是水波一样,在空中轻轻的上下波动,只觉得动辄便是一身汗,晒干了油一般起不得劲儿。

    因而如今早上的京陵,倒是比那正午要闹热的多。

    这一日清晨,不过刚过了辰时,京陵的码头上便已是来来往往的人。

    或是搬运货物的力工,或是依依惜别的离人。

    一切似乎与平日没什么不同,唯独吸引人的,便是码头边停靠的那几艘大船,一瞧那精致大气的模样,便知非一般人家所有。

    再打眼仔细一瞧那船头的名号,便更不稀奇了,原来是定国公府顾家。

    只见穿戴得体的徐成站在岸上,有条不紊地指挥着顾家的家仆匆匆来去,动作麻利地将岸上的红漆箱子搬进了船上,看起来好不热闹。

    而在不远处的茶楼二楼,一扇红漆格窗开着,一位身着锦蓝常服的少年静静地坐在其中的雅间,右手置于案上,手中轻轻捏着一个白瓷小茶盅。一双好看的眸子平静地落在河岸边,不发一语。

    一个仆从样的少年也安静的站在身后,两手搭于前,一双眸子却是透过隔窗紧盯着楼下的那条街。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那仆从眸子微微一亮,随即侧首看向身前坐着的少年。

    “殿下。”

    少年闻言,平静的眸子微微一挑,随即顺着檀墨的眼神朝楼下看去。

    果然,那顾家的大队车马正从不远处向对面的码头而去。

    萧译收回了目光,握着茶盏的拇指微微摩挲着杯壁。

    “去吧。”

    檀墨闻声恭敬地退了下去,萧译那平静地眸子再一次落向远方。

    皇爷爷给他安排这样的差事,意图太过明显。

    可他若未猜错,如今长春宫的成娘娘分明也是想要拉拢谢家的。

    皇爷爷,难道不知道?

    ……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