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姝-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会是小伤!”

    少女陡然高扬的声音让韩振微一顿,抬头间却看到少女的眸中微红,似是愧疚又似是紧张的出声道:“都是我不好,该怎么办”

    少女的到了嘴边的话陡然咽下,随着她低首,一滴泪恰好落下,而在她模糊的眸光中,那只受了伤的手却是轻轻握住她的手,安慰般,温柔极了。

    就在她怔愣抬头间,对上了眼前人的眸子,而在那眸中,竟是从未有过的包容,几乎要将她溺在其中。

    “主子”

    默然中,眼看着韩振似是微微开口要说什么,一个熟悉的声音却是突兀地响起,让二人都微微一顿,当绮阳方顺着声音偏头,那个紧护自己的怀抱,还有那只温柔的手就那般倏然松开,让她的心中微微失落。

    只见侍女上前来,在她们身后的,还多了两个寻常装扮的内侍,还未等绮阳开口,便见那侍女气喘吁吁的抬起头来,脸上满是喜色的悄声道:“主子,长孙妃就要临盆了,太子妃正急招您回去呢!”

    “真的!”

    少女眸中几乎是不自主浮过光亮,唇角难掩欣然。

    就在此时,她又立即响起了什么,方转头便看到韩振微微颔首道:“卑职这就送您回去。”

    “不用了!”

    韩振闻言一愣,抬头间,便看到眼前的少女认真地看着自己道:“你受了伤,要快些上药才是,回去的事,就让你锦衣卫的人送我便好。”

    听得此声,韩振本欲说什么,但一触碰到少女不容置疑的眸子,终究出声道:“是,谢郡主。”

第四百二十四章 鬼门关

    夜色越来越沉,即将三更的京陵早已陷入一片寂静,街道之上空寂而无一人,然而此刻的宫城之中相比之下却是有着几分难以言喻的紧张,毓庆宫内灯火通明,那冲天的光晕不仅照亮了那一方天地,更将夺目的光芒延伸至两旁的宫苑。

    殿外守候着密密麻麻的宫人,一眼看去,可见六宫的嫔妃几乎都快到齐了,一入殿中,热烘烘的地龙笼罩,让人只觉得昏昏欲睡,而就在此时,通往东边的一间不大却也不小的耳房内,却是人影攒动,来来往往的人几乎脚不沾地,仿佛分外焦灼。

    一进其中,只见耳房内还有一屋子,因是隔着一扇门,倒是看不清里面,而在门外,帝后正紧张而等待地坐在外面的炕桌两边,身侧则依次陪立着六宫高位的嫔妃,以及东宫的太子妃。独独皇长孙萧译,此刻独自立在那扇门门前三步之处,虽未进,那一颗心,一双眼却是早已飞进了屋。

    “参汤来了”

    随着怀珠的喘息声进来,伺候在床榻边的产婆连忙道:“快服侍长孙妃再喝下一碗。”

    怀珠闻言急忙上前跪在榻前,一旁的醅碧和绛朱也细心地托起顾砚龄的身子,当那碗参汤凑在嘴边,熟悉的味道让顾砚龄只觉得胃中本能地有些翻滚,明明闷闷吃不下,却也极为清楚,一会子生产之时犹如走一趟鬼门关,这会子多补些气力,更有利些。

    一想到此,原本怀珠尚在一勺一勺的喂,身前靠坐在那儿的人却反倒是握住自己的手,将唇凑到碗沿边,就着自己的手将那一碗热汤一丝不剩的地灌了下去。

    怀珠见此一愣,一旁的两个产婆却是相视一笑,随后出声道:“从前我们接生时,贵人主子们都既焦灼又害怕,像长孙妃您这样镇静的真真是少。”

    顾砚龄闻言唇角一扯,也算是勉强笑了笑,就在此时,又一阵收缩袭来,腹下的坠痛感却是一波接着一波,顿时间,那豆大的汗珠便从她的额角一颗一颗沿着落下,身上新换的宽松衣裙早已被密集的汗浸湿,黏在肌肤上,涔涔的说不上的难受。

    “请长孙妃放轻松些,离见红已经有些时辰了,只怕也快了,你且再等等。”

    疼痛中,模模糊糊听到产婆似是安慰的话,顾砚龄微微点头算是应了,调整了几分呼吸,那收缩下坠的疼痛渐渐又轻了几分。就这般交替着,时辰也一点一点的过去。

    就在方过了三更不久,不知是过于疲惫,还是被那时疼时好的收缩给闹腾的,原本迷迷糊糊眯眼睡去的顾砚龄陡然眸中一睁,一种奇怪却又说不出的感觉自梦中袭来,而下一刻,她便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下面渐渐流出什么来,徐徐不停,当即有些紧张地攥住褥子出声唤产婆。

    那两位产婆见此忙上前掀开被子,看了一眼,当即眉眼咧开笑意道:“是羊水破了,还请长孙妃放心,是您腹中的孩子等不住,急着要出来了。”

    听得此事,原本因顾砚龄的异样而担心的醅碧她们皆无声地松了口气。

    虽然活了两世,可她却并没有经历过生孩子这一遭,今夜对于顾砚龄而言,无疑既是期待又是害怕的。

    此刻听得没有什么事,些微紧绷的身子稍稍松缓下来,紧攥的双手也在一点一点张开。

    下一刻,她便察觉到醅碧跪上前来,从绛朱手中接过热帕,替她细细地擦了擦脸上和脖颈的汗。

    “怎么还没见动静?”

    又过了许久,眼见着都过了四更将至五更了,却还不见消息,就连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建恒帝也有些着急了,眸中满是焦灼与紧张,眼角堆积的皱纹似乎更深更凹了许多。

    一旁的元皇后见此,唇角无声地勾起,并未有建恒帝那般担心,反倒出声安慰道:“女儿家初次生孩子,总是久一些,陛下忘记了,臣妾当年生太子时,也是足足用了一天一夜,长孙妃吉人天相,这一胎既有神明保佑,又有陛下庇护,必会平安顺利。”

    听得元皇后的话,建恒帝顿时想起那夜的百鸟朝凤,眸中的紧张稍稍缓和了几分,唇角也算是勾起了几分弧度。

    既然这腹中的孩子是天命所归,就必会逢凶化吉的。建恒帝越这般想,便越坚定了几分。

    “当年,也难为你了”

    陡然见建恒帝侧首与自己说话,语中多了几分安慰与夫妻间的感激,元皇后先是一愣,随即也明白过来,含笑出声道:“陛下这是与臣妾见外了。”

    建恒帝闻言方要笑,便听得里面陡然响起拔高的声音,顿时精神一凛,与满屋的嫔妃一般,顺着声紧张地看向那紧闭的房门。

    “长孙妃放心,您莫过于使力,和奴婢这般一样,慢慢的吸气,再慢慢的呼出去,咱们一点一点的使劲”

    原本被潮水般的疼痛感所包围和裹挟的顾砚龄闻声努力让自己的身子放松了几分,听到耳畔产婆称赞和鼓励的声音,攥着红绸带的双手也松了些,呼吸间轻了许多,也缓长了许多。

    “对,对,就这样,就这样,咱们再来几次”

    可方随着这样的动作反复做了几次,又一波疼痛几乎如卷起的巨浪一般猛地拍打而来,几乎疼的连每一寸肌肤,每一寸骨头都麻了,脑中轰然间,躺在床上的顾砚龄猛地咬牙,身子不由拱起,下腹的坠落感越发强烈,仿佛有一双手拽住了她的灵魂,一点一点的往下拖,而她此刻更像是快要掉入一个深潭中一般,连呼吸都变得那么艰难。

    “长孙妃,坚持住,可不能睡呀,快,再灌参汤”

    陡然间,原本疼痛而紧绷的身子仿佛坠入了轻轻柔柔的云里,雾里,朦朦胧胧的,让顾砚龄不由舒心的一笑,眼前仿佛有一道温柔的光亮在吸引着她缓缓走过去,好像穿过那道光亮,便是无忧与无虑。

    “龄儿!不要睡!快醒来,你若走了,阿诺该怎么办?我又该怎么办?你难道要自私的丢下我们?”

    有一个焦灼到几乎崩溃的声音徐徐从身后的缘分传来,让原本落入这仙境一般地方的顾砚龄微微皱眉,可这一刻,她似乎又觉得那个声音那般熟悉,熟悉的让她的心不由生出眷恋与不舍来。

    “你若要这般自私的走了,我不会等,我会再娶,这辈子也不会再记起你!”

    那个看似冷漠却又携着万千挽留的声音骤地触痛了顾砚龄的心,恍然间,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变了,下一刻,那铺天盖地而来的疼痛再一次朝她卷来,让她抑制不住地弓身呻吟出声,声音喑哑而干涩,仿佛该灌入了无数干松的沙粒。

    “长孙妃醒了,长孙妃醒了”

    周围惊喜的声音与疼痛感裹挟着自己,顾砚龄只觉得从未这般迷茫过,而下一刻,产婆颤抖而夹杂着激动的声音仿佛一盏灯,指引着在黑暗中狼狈碰撞的她朝着光亮走去。

    “孩子的头已经出来了,长孙妃,再使劲,快了快了”

    近乎喜极而泣的鼓励声仿佛给顾砚龄注入了无尽的气力,努力地吸了一口气,随即缓缓呼出,皱巴巴的红绸被双手攥的更紧了几分,这一刻,微芒之中,女子攥着的双手使了十足的劲儿,就连那青筋都能看的清清出来,一点一点,女子的身子因着这气力缓缓弓起,仿佛一张拉到极致的弓,只剩最后一丢,那箭便能“嗖”的飞出去。

    就在众人都紧张到极致之时,连那两个经验老道的产婆也是大汗淋漓,脸色紧张的盯着那一点一定滑出来的孩子,下一刻,便听得一声隐忍而又嘶哑的溢喊从女子的喉间冲出。

    “出来了,出来了!”

    几乎是在双手无力地滑下,顾砚龄的身子软软倒下之时,周围顿时响起了潮水般响亮而欣喜的声音,几乎裹挟着她。

    “是位皇孙,是位皇孙!”

    模糊中,产婆近乎颤抖的抱着一个瘦小而皱巴,血糊糊却又有些乌青的孩子在手中,顾砚龄想要探手去构,却终究连半点力也使不出来,只能看到另一个产婆在孩子的臀上轻拍了两下,一声响亮的啼哭几乎响彻整个屋子。

    原本紧紧靠在门边,双手攥住门的萧译听到产婆惊喜的声音,原本紧绷地身子陡然一松,此刻他还能记起,方才趴在门外拼命嘶吼的场面,身子竟还如方才那般止不住地颤抖,无从抑制。

    如今的他,越来越知道,何为害怕,何为恐惧。

    “奴婢恭喜长孙妃,贺喜长孙妃,喜得皇子”

    醅碧哽咽地跪倒在顾砚龄的榻前,身后是同样喜极而泣的绛朱与怀珠,听得声音,躺在床上的顾砚龄朦胧中扯了扯嘴角,涣散而疲惫的眸中微微翻着温柔。

    下一刻,她便感觉到有一双手在温柔地替她擦汗,整理,可她却再也顾不得,疲倦让她的双眼再一次沉沉的阖上,眼前渐渐黑了过去。

第四百二十五章 萧纬

    当顾砚龄再一次睁开眼睛,只觉得眼中酸涩而沉重,几乎是努力了许久才得以察觉到一丝微微的光亮,眼前如隔着一层轻飘飘的薄纱般,雾蒙蒙的,看得到隐约的轮廓影子,却是不够通透。

    直至努力地定睛去看,那眼前层层的重影才渐渐如轻烟,如薄雾的散去,只见产房内早已被收拾的干净整齐,门窗虽仍旧闭着,那股充斥的血腥味却是早已被熏香驱散。

    暖暖的日光透过镂花的格窗落进屋中,敞亮而舒适,格窗之旁仍旧挂着那幅白缎绣芙蓉翠鸟图挂屏,遒劲枝桠间,艳红的芙蓉如一张张美人小脸,引来几只彩羽鸟雀翩跹飞来,枝头轻啼,虽在纸上,那活脱劲儿却已是从画中飞了出来。

    可这一切,都比不得撑在塌边熟睡的人,更能吸引她的目光。

    默然中,脸色疲惫的萧译右手肘支在床沿边,头半靠在半月的镂花床隔处,呼吸平缓而轻,即便熟睡着,那眉宇间仍旧蹙着,让人不由心疼。

    探手间,顾砚龄的指尖微微触碰到萧译的脸,指尖酥酥麻麻地滑至眉宇处顿了下来,拇指轻轻摩挲下,一声温柔而带着倦意的溢叹随即缓缓响起。

    “龄儿,你又胡闹了。”

    顾砚龄闻言手中微顿,而眼前的人原本唇角还勾着几分笑,此刻那双疲惫阖着的眸子却是陡然睁开,定定地看过来,下一刻,那眸中渐渐升起激动和欣然,在顾砚龄尚未来得及开口时,便被萧译报了个满怀,怀抱仍旧那般温暖熟悉,却又紧了许多,仿佛手中轻轻一松,她就会随风被吹散了一般。

    “你醒了?你真的醒了?”

    感受到萧译怀抱的颤抖,还有那话中透着的后怕,顾砚龄不由轻抚他的后背,懒懒将头窝在他的脖颈处,唇角勾起温柔的弧度。

    “怎么了?”

    听得那个熟悉而带着几分喑哑的回应,萧译的一颗心几乎随之落下,手中更紧了几分,随即将头埋在顾砚龄的脖颈处低沉而喑哑道:“你可知道,你睡了两夜了。”

    顾砚龄闻声也是微微惊异,下一刻,便手中软软的将萧译环住,语中温柔安慰道:“放心,我没事,只是还有些累罢了。”

    萧译见此连忙松开手,小心翼翼地扶着顾砚龄便要让她躺回去,因着身子惫懒,顾砚龄也不多言,只笑着顺而躺回去,萧译随即转身去倒了杯热茶,坐回榻前的脚踏上,一手将她轻轻扶起,一手将热茶递到她的嘴边。

    感受到水在喉间的缓和,顾砚龄顿时觉得如久旱逢甘霖般,连连将两杯茶都饮了个干净,直至在她的示意下,萧译将软枕垫在她的身后,让她得以靠坐着时,目光一落,她便看到萧译仍旧穿着元宵节那夜的衣衫,酒味未散,衣服皱皱巴巴的,就那般坐在脚踏上,没有了丝毫长孙的尊贵。

    “你就这样坐了两夜?”

    听得顾砚龄的问询,萧译这才顺着她的目光看了自己一眼,疲惫的眸中顿时浮起几分歉意,唇角勉强勾起道:“可是身上的酒味重了些,我这就唤醅碧她们进来陪着你,我去沐浴完便回来”

    说着萧译转身欲去,刚要起身,便被一双软而温柔的手抱住,熟悉的气息再一次扑来。

    “这会子才想起来,就不知道早些去沐浴,睡上一觉”

    听到那似嗔似责的声音,萧译只觉得无比贪恋,环抱揽腰间,眸中满是温柔。

    “你未醒,我又哪里睡得着。”

    一句话,却是一路温暖到她的心里,她的骨子里。

    这一刻,顾砚龄只觉得自己好像被裹在了蜜糖罐子中,幸福,温暖,却又满是真实。

    “孩子呢?”

    听得顾砚龄的声音,萧译微微一顿,随即出声回应道:“应是在乳娘处罢。”

    闻得此言,顾砚龄略显诧异道:“你可曾抱过来看了?”

    “未曾”

    面前的声音低而没有底气,顾砚龄闻言当即松开怀抱,有些薄怒的看过去,许是被这目光盯的久了,面前脸带倦色的人有些逃避的偏开眸子,缓缓出声来。

    “想着你险些因他丢了性命”

    话说到这儿,萧译没有说下去,顾砚龄却是明白了,看着眼前人有些局促,又有些自责的脸,终究又觉得好气,又觉得好笑,可更多的,却是无尽的温暖与感动。

    在他的眼中,她高于一切,哪怕是他们的孩子,还有他自己。

    这一点,她虽知道,却也害怕。

    害怕,若真有一日她去了。

    他又该如何。

    “我去让人将孩子抱来。”

    听得萧译温柔安慰的声音,顾砚龄点了点头,当萧译再回来时,身后便多了那个在临盆前,便由她亲自挑选出来的乳娘惠氏。

    “晏清王给长孙妃请安。”

    看着挽了圆髻,温顺而朴实的惠氏,顾砚龄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将目光落在了惠氏手中的襁褓之上。

    惠氏见此连忙小心翼翼上前,将身子恭敬地放低,只见那小儿的脸顿时出现在顾砚龄与萧译的中间,仍旧那般皱皱巴巴的,可一双眼睛却是极大,仿佛熠熠发亮,一张小嘴轻轻嘬着,身上的奶香味让人觉得安心而舒服。

    抬头间,顾砚龄便看到对面的萧译此刻也早已放下了方才的芥蒂,看向襁褓的眸子满带着温柔,和从未有过的慈爱。

    “晏清王比奴婢见过的孩子都强壮些,就连哭声都跟那钟声一样洪亮,便是吃奶都比旁的孩子气力大些”

    听到惠氏的话,顾砚龄唇角欣慰的勾起,一抬眸,看到惠氏对着襁褓那爱护的目光,随即出声道:“那便好,当初我既是一眼寻到你,便是腹中的晏清王一眼看中了你,你万莫辜负殿下与我对你的期望,好生照料晏清王,日后这日子,必是只有好的,没有坏的。”

    “奴婢明白,请殿下与长孙妃放心,奴婢必会一心一意对晏清王,绝无二心,若生二心,不得好死!”

    看见惠氏一脸跪在那儿,一脸郑重,却又铿锵有力的出声,就连怀中的晏清王也定定看着怀抱自己的人儿,玻璃珠儿般的眸子一动不动,可人儿极了。

    顾砚龄见此也是“噗哧”一笑,随即乏了般靠回去道:“好了,让小王爷退下罢。”

    惠氏见此连忙恭敬应声,随即向着萧译与顾砚龄行了一礼,这才缓缓退了出去。

    “可是累了?”

    听到萧译关心的声音,顾砚龄摇了摇头道:“还好。”

    说话间,顾砚龄偏头道:“陛下赐了什么名字?”

    萧译闻声,眸中微微浮起几分欣然,缓缓出声道:“陛下赐阿诺单名一个纬字。”

    纬,

    萧纬

    顾砚龄嘴中轻念,越琢磨,眸中的欣慰便越添了几分。

    “纬,有经天纬地之意。”

    顾砚龄唇角勾起,眸中温柔地看向萧译道:“陛下对阿诺的期冀,可见其深了。”

    看着爱妻欣然,萧译的眸中也更温暖了许多,随即将其揽入怀中道:“正如皇爷爷所期望的那般,阿诺以后,必会是经天纬地的治世之君。”

    听着耳畔笃定而骄傲的话语,顾砚龄唇角的笑意更温柔了几分,心中,也是越发温暖。

第四百二十六章 临终

    当朝皇长孙的嫡长子晏清王诞下后,建恒帝当日便发下圣谕,不仅大赦天下,更于晏清王洗三日这天辍朝一日,亲自与元皇后携六宫一众嫔妃,及皇亲命妇前往毓庆宫参加洗三礼,洗三礼上,因着长孙妃顾氏需坐月子,无法出席,便由东宫的太子妃与皇长孙萧译一同招呼,当乳娘惠氏抱着小王爷进入大殿,众人的目光便从惠氏手中那小小的婴孩身上再也移不开。

    人都说,富贵家的孩子是含着金汤匙出生,可眼前这个孩子,还未出生,便已注定是未来能坐拥天下的天子。

    若说不眼热,自是假的。

    在十三尊娘娘的神像前,香案早已摆好,一个鱼龙变化盆由众人围着放在案前,待到开始,便由帝后先朝盆中添了金银锞子,六宫嫔妃及外命妇们则依次添盘,随即便见鬓生银发的收生姥姥眉眼带笑的上前,一边念念有词,一边由着惠氏将小王爷小心放入盆中,洗浴毕,又由收生姥姥手捻翠葱轻轻敲打身子,以取吉祥之意。

    洗三礼毕,定国公府的世子夫人谢氏便携着妯娌秦氏,袁氏,还有以为人妇的顾砚朝一同朝产房去探望长孙妃顾氏。

    宫娥们方掀开帘子,便能感受到房内如春日一般的暖意,淡淡如雾的薄烟自绿釉狻猊香炉中冉冉升起,门窗虽闭着,却因香炉内的金桂香而舒缓,并不觉得沉闷,屋内敞亮别致,谢氏携着秦氏她们由怀珠引着走进去。

    越过两层轻纱幔,便见一身形柔软而丰腴,只穿了银红寝衣的年轻美妇人懒懒靠坐在垂着双层鲛纱的雕龙凤呈祥的紫檀床上,左手肘支着一方软枕,手中托着一盏碧翠青釉碗装的补汤,右手轻轻搅了搅,热气袅绕,妇人的额间戴着雪狐毛嵌和阗暖玉的昭君套,唇角勾起懒散的弧度,似是在与身旁侍立的醅碧和绛朱笑说什么,看起来颇为自在。

    此刻闻声看过来,眸中顿时如飞鸿掠过,浮起一丝欣然与亲近,随手将那盏汤放到床边的小几上,唇角启笑,唤了一声“母亲”。

    “臣妾定国公府谢氏给长孙妃请安”

    眼看着谢氏恭敬地携一众人行下礼来,顾砚龄当即命醅碧亲自扶了谢氏起身,随即又转而看向身后的人温和道:“三婶,四婶,四妹妹快都请起吧。”

    谢氏含笑顺而起身,身后的秦氏一众看了这才站起身来,无需顾砚龄吩咐,绛朱早已示意宫娥搬了几张绣墩来,与醅碧伺候着谢氏一众围着顾砚龄坐下。

    “这汤也趁热饮了,莫为我们耽搁了。”

    谢氏眼眸落在那盏汤上,伸手断了,眼看谢氏拿着丝帕的手搅了搅似是要亲自喂,顾砚龄含笑接过道:“我都这般大了,若再叫母亲喂便是要被阿诺笑了。”

    谢氏闻言未说话,只笑着松开手,顾砚龄啜饮了几口,便见宫娥们端了小几,奉了热茶和点心上来。

    “母亲,三婶,你们可都瞧见阿诺了?”

    谢氏闻言与妯娌间一笑,随即点颌道:“瞧见了,看着很招人喜欢,尽传了你与长孙殿下的优点。”

    “将来必是位俊朗又聪颖的小王爷”

    听到秦氏的话,顾砚龄眸中勾起了几分欣慰,明明高兴,却是笑着摇了摇头道:“阿诺还那般小,一张小脸都还未长开,哪里就那么好看了,可见你们是在安我心。”

    说着话,顾砚龄转而看向了一直坐在秦氏身旁,含笑安静的顾砚朝,打量间,不由出声道:“四妹妹看着,如今也圆润了些。”

    顾砚朝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双颊飞起了红云,一旁的袁氏看了一眼抿嘴难掩欣然的秦氏,随即出声笑道:“长孙妃不知,朝姐儿如今也是两个月的身子了。”

    “哦?”

    顾砚龄含笑看过去,当即对秦氏道:“那我便该向三婶和四妹妹道喜才是。”

    秦氏与顾砚朝闻言皆含笑应了,下一刻,顾砚朝却察觉到一双手覆在自己的手上,虽然淡淡的,轻轻的,却是让人觉得亲近,抬头间,正是长姊顾砚龄那一双温和的笑眸。

    “一直以来便听说,你在尚书府极好,如今看你这般,我也算是放心了”

    听得这番话,顾砚朝不由想到了从前姊妹之间这些年的陈年旧事,一时竟有些哽咽。

    若非当年眼前的长姊宽容待她,邀她做她及笄礼的赞者,她如何能入得裕王妃的眼,嫁给了如今待她一心,又那般优秀的夫君,又如何能入得那般极好的书香之家,命中无忧。

    “长姊”

    顾砚龄含笑间轻轻按了按顾砚朝的手,顾砚朝这才秉住了泪,下一刻,便见眼前人侧首对醅碧道:“去将母亲从前替我请的送子娘娘送与四妹妹,也保四妹妹日后母子顺利。”

    醅碧闻言当即应了下去,一旁的秦氏虽是喜,却也该客气的推拒着,谢氏见此这才出声道:“长孙妃一片心,就让朝姐儿接了吧。”

    待到秦氏与顾砚朝应下了,众人说话间,谢氏轻轻拾起茶盏,方要饮茶,似是想到了什么,眼眸几不可察地抬了抬,看了眼眼前笑语温柔的顾砚龄,踌躇了片刻,终究将茶盏落下,没有说话。

    虽是细微的举动,顾砚龄却是收入了眼底,侧首看了眼绛朱,绛朱当即领悟地命伺候在旁的宫娥们退了下去。

    待到屋内寂静之时,就连秦氏也不再说话,顾砚龄转而看向谢氏,便见谢氏恰好也看了过来,四目相对间,谢氏这才低声说出话来。

    “嫁入长宁侯府的顾砚锦,时日无多了。”

    话音淡淡落下,散入空中。

    闻声的顾砚龄尚有些惊诧,待到缓缓想来,眸中的惊色也渐渐淡然褪去了。

    对于顾砚龄眸中的变化,谢氏心中了然,语中也未曾有遮掩之意,缓缓出声道:“原本年前便知顾砚锦有了身孕,只是除夕夜却是小产,孩子没了,顾砚锦的身子原本弱,因此落下了病根儿,日后再想要孩子也是无望了,听跟过去的丫头言,自孩子没了后,顾砚锦便有些精神恍惚,连人也认不全了,前夜里睡醒呕了血,大夫看了后便叫长宁侯府准备寿木了。”

    说到这里,谢氏的声音渐渐低沉下去,众人都默契地没有说话,便是连半点情绪也没有。

    正值芳华的年纪,却已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前一世与这一世,她顾砚龄与顾砚锦的人生,逆转了太多。

    到了如今,经历了这么多,从前在定国公府内宅的一切算计与恩怨都早已被压入箱底,落下了一层灰,尘封在了脑海中一般。

    对于顾砚锦,若说原谅,只怕她当真未有那般的气度。

    可若说恨,似乎也谈不上了。

    “那日随你祖母去了长宁侯府,我们临走时她便只说了一句”

    听到此,顾砚龄便知道,这才是话匣打开的原因。

    “她想见你。”

    乍然听到这句话,似乎有些可笑。

    可笑着笑着,却又淡然了。

    斗了两世,未想到临了,顾砚锦想见的竟会是她。

    “原本你方生了小王爷,不宜前去,但如今你有你自己的想法,我便也未曾瞒你,一切,便看你自己。”

    眼见谢氏如此说话,顾砚龄唇角含着温柔的笑,点了点颌道:“阿九记得了。”

    一时之间,气氛似乎有些低沉了,谢氏不想影响了顾砚龄的心情,因而感慨般含笑叹息道:“如今也算是喜事连连了,眼看着因你生下了晏清王大赦天下,得以让知晚的父亲出了诏狱,父女同聚,前几日陛下又为绮阳郡主和韩指挥使赐婚,可见今年必是个吉祥年。”

    听得谢氏的话,顾砚龄含笑应了,嘴上虽未说,可与谢氏于心底都早有思量。

    如今于顾家而言,抑或是谢家而言,喜自然是有,可这喜后,却也透着让人不得不担心的忧。

第四百二十七章 归来

    这一日,春日里的暖阳携着温暖的光芒倾洒下来,似乎将御花园的花都催开了,蝶舞蜂绕间,那星星点点的光芒夺目而璀璨,来往的宫人们早已换下了厚厚的冬衣,穿上了薄衫。

    此刻的毓庆宫在午后格外宁静,廊前的树林里鸟雀轻啼,婉转如歌,在通往书房的长廊之上,有几人一前一后走来,待到近身时,便瞧着正是皇长孙萧译与锦衣卫指挥使韩振。

    待到书房前,当即有人上前打帘,待到萧译与韩振先后走进,软帘这才落下,将外面一众人隔绝在外。

    “韩大人请坐。”

    眼见着萧译赐座,韩振礼貌地拱手谢恩,这才随着萧译落座下去。

    待到宫娥们奉上了热茶,二人就朝政之事谈论了几句,便见檀墨小心翼翼走了进来,恭敬行礼道:“殿下,长孙妃有要事请殿下前去商讨。”

    听得此话,萧译微微思索间看了眼座下的韩振,韩振神色倒是没有丝毫变化,依旧那般平静地起身道:“长孙妃既是有要事请殿下相商,那微臣便不打扰,先行告退。”

    “不妨。”

    韩振方起身,便听得萧译出声,抬头间,萧译已然站起身走下来托住自己的手臂道:“还请韩大人在此稍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