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统江山-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可夺人之城,抢人之地,灭人之国,可是却容易留下仇恨的种子。大雍所采取的方法乃是落井下石,联合大康周边诸国,断绝大康的粮源,封锁各国边境,禁止大康百姓进入他国避难。这样做虽然可以使大康的国力进一步衰落,可是却总会激起一些人的奋发和抗争,大人就是如此。”

    祝各位中秋佳节快乐,阖家团圆,万事如意!(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九章【上兵伐谋】(下)

    胡小天点了点头,诸葛观棋对时局的把握非常准确。

    诸葛观棋道:“如果大雍在这种时候,开放边界,接纳大康难民,那么会发生怎样的状况呢?”

    胡小天想了想道:“会造成大康的百姓源源不断地进入大雍境内,大雍的负担也会成倍增加。”

    诸葛观棋道:“国以民为本,大康的百姓走了,现在看来似乎负担减轻,全都转嫁到了大雍的身上,可是长此以往,大康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以大雍今时今日的国力足可负担大康数千万百姓,以德行去感化这些百姓,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成为大雍的子民,而他们又势必影响到自己的家人,大康军中士兵若是家人都逃到了大雍,那么他们还有没有心情和大雍为敌?一旦战事兴起,又该是怎样的局面?大人以为他们会拿起武器去面对自己的亲人吗?”

    胡小天暗自吸了一口冷气,幸亏诸葛观棋没有选择为大雍效力,若是他被大雍所用,恐怕大康很快就要亡国了。

    诸葛观棋道:“此战之后,薛道洪或许会不惜一切代价夺回东洛仓,可是大雍朝内的反对势力也不容小觑,也许他未必能够如愿。”

    胡小天道:“难道就这样等下去吗?”

    诸葛观棋道:“大雍地大物博,人才辈出,两次用兵挫败,或许会让他们冷静下来,重新考虑应对大人的办法,不排除他们派人前来议和的可能。”

    胡小天道:“如果薛道洪坚持用战争来解决呢?”

    诸葛观棋眯起双目,他的目光深邃而悠远:“他若是再败,那么他在朝臣心目中的地位必然一落千丈,薛胜康在世之时从未败得如此凄惨,只怕连皇位都要受到危及。我看他十有**不敢冒险。阻拦他发兵的不是我们,而是他自己!”

    薛道洪脸色苍白地望着最新战情通报,他的嘴唇因为愤怒而颤抖了起来,军情特使跪在他的面前,不敢抬头,尽管如此。也能够想象得到皇上此时的愤怒。

    薛道洪强压怒火道:“常凡奇反了?”

    军情特使道:“反了,他乃是大康内奸,和胡小天早有串谋,非但将东洛仓拱手送给了胡小天,而且还挟持秦将军,逼迫大军后撤。”

    薛道洪将那封战情通报扔在了案上,有些痛苦地捂住额头,一旁太监关切道:“皇上,要不要请太医过来……”

    薛道洪从牙缝中挤出一个冷森森的字眼:“滚!”

    宫内太监宫女听到皇上这么说。吓得一个个匆匆退了出去。

    薛道洪抬起脚狠狠将面前的长案踹翻在地,咬牙切齿道:“胡小天!朕必将你碎尸万段,方解心头之恨!”

    燕王薛胜景此时在慈恩园陪着太后赏雪,大雪初霁,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将整个粉雕玉琢的园子染上了一层瑰丽动人的枚红色,蒋太后身披棕色貂裘坐在阳光下,微笑欣赏着雪景。慈眉善目的面孔显得非常陶醉,自从皇上死后。蒋太后的心情还是头一次这么愉悦。

    薛胜景道:“母后,这手炉还暖和吗?”

    蒋太后保养得当的双手从袖口中露了出来,双手中握着一只白金暖炉,这暖炉乃是薛胜景委托魔匠宗元亲手打造而成,不说这巧夺天工的手工,单单是用来制作暖炉的白金和宝石就已经价值连城了。

    蒋太后微笑道:“胜景。难为你一片孝心,哀家这心底比手上还要暖和呢。”

    薛胜景眉开眼笑道:“母后喜欢就好!”

    蒋太后道:“你这孩子不必整天都黏在我这儿,道洪刚刚登基,身边需要人帮忙,你身为他的叔父。也要多多为他分忧才是。”她本以为薛道洪登基之后,薛胜景这个做叔父的会对朝政用心一些,可是薛胜景仍然依然故我,还是无心政事,终日玩物丧志,让她好生失望。

    薛胜景笑道:“母后,您又不是不知道孩儿的性情,我从来对朝中政事都没什么兴趣的,猎奇搜珍我会,花天酒地我会,可唯独这治理天下我是一窍不通,您让我去给他帮忙,岂不是赶鸭子上架。”

    蒋太后听他这样说也不禁笑了起来:“你啊,生就的懒散脾气,这天下是咱们薛家的,你身为薛家子弟怎可置身事外?若是你皇兄在世……”说到这里她的眼圈不由得红了起来。

    薛胜景劝慰道:“母后,您千万别伤心,孩儿以后尽量多多帮忙就是。”

    蒋太后转到一边,悄悄将眼泪抹了,叹了口气道:“人各有志,做娘的岂能不知道你的心思,算了,你不想管就不管,只是道洪这孩子毕竟年轻,哀家是担心他镇不住这帮臣子。”

    薛胜景笑道:“母后不必担心,大雍朝内多得是忠臣良将,我看他们无不对大雍忠心耿耿,全都尽心辅佐皇上。”

    蒋太后摇了摇头道:“对大雍忠心耿耿哀家倒是认同,可是全都尽心辅佐皇上我看就未必。别的不说,那董家就心存不满吧。”

    薛胜景道:“母后,朝中事情还是教给皇上他自己去处理,我看咱们就无需操心了,母后若是觉得闷得慌,孩儿每日都过来陪你好不好?”

    蒋太后看了他一眼,啐道:“没出息,你看看你哪像一个皇族的子孙!”

    薛胜景笑道:“没出息才知道守在母后身边,若是有出息,整天为政事繁忙,母后一年中还不知能够见到我几次。”一句话又戳到了蒋太后的伤心处,想起薛胜康,一时悲从心来,忍不住眼圈又红了。

    此时长公主薛灵君到了,看到母后的样子,不由得嗔道:“皇兄,你又惹母后生气了?”

    薛胜景慌忙辩白道:“天地良心,我何尝惹母后生气了?母后,您可要帮我解释!”

    蒋太后破涕为笑道:“你们两个都不是小孩子了,一见面居然还要争吵,今儿倒是怎么了?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你们两兄妹约好了到哀家这里来吗?”

    薛灵君道:“母后,女儿是特地来看您的,刚给你做了件貂裘,您穿上看看合不合身?”

    蒋太后微笑道:“难得你们孝顺!”说话的时候,却见薛灵君悄悄给薛胜景递了个眼色,蒋太后虽然年事已高,可是思维依然缜密,对细节的把握上仍然是观察入微,顿时一张面孔沉了下来,冷冷道:“你这妮子,今儿过来到底是为什么?只怕不是来看哀家的吧?”

    薛灵君吐了吐丁香兰嫩舌,知道刚才被母后看出了破绽,歉然道:“不瞒母后,女儿此来是找皇兄有些话说。”

    蒋太后道:“什么了不得的大事,非要瞒着哀家吗?说!哀家也想听听。”

    薛灵君有些无奈地看了看薛胜景,薛胜景道:“皇妹,母后既然想听,你就说说呗。”

    薛灵君叹了口气道:“是这样,皇上传召我们过去,说是遇到了一些事情。”

    “什么事情?”

    薛灵君道:“大雍西南重镇东洛仓被胡小天给攻占了!”

    蒋太后闻言大惊失色:“什么?东洛仓?东洛仓怎么会丢了?胡小天?莫不是给哀家治病的胡小天?他何时变得这么厉害了?”

    薛胜景道:“母后,朝廷的事您就别管了。”

    “岂能不管?东洛仓乃是大雍七大粮仓之一,不是说固若金汤,怎么会突然就被人占了?这个道洪怎么回事?刚刚登基怎么就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竟然连一个东洛仓都守不住吗?”蒋太后明显生气了。

    薛胜景道:“母后,您千万不要着急,事情既然已经发生,您着急上火也是无用,目前还搞不清状况,不如儿臣现在就去宫中问明状况,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再来向母后禀报。”

    薛灵君道:“是啊,母后,整个庸江北岸的土地都在咱们大雍的统治之下,即便是东洛仓失手,想要拿回来也是唾手可得的事情,您千万不要担心。”

    蒋太后急得拍着椅子的扶手道:“还不快去,你们两个不争气的孩子,国事就是你们的家事,你们不帮道洪还有谁肯帮他?”

    薛胜景兄妹二人离去之后,蒋太后方才消了气,整个人瞬间冷静了下来,向身边小太监道:“去!把董公公给我叫来!”

    没过太久时间,董公公就匆匆来到蒋太后的身边,恭敬道:“太后,不知传奴才有何吩咐?”

    蒋太后将左手伸了出去,在董公公的搀扶下站起身来,走向前方的观景亭,双目望着东方天空中冉冉升起的红日:“东洛仓到底怎么回事儿?”

    董公公道:“启禀太后,据说是东洛仓守将常凡奇谋反,挟持秦阳明,投靠了胡小天。”

    蒋太后皱了皱眉头道:“那胡小天究竟有何神通?居然两次击败了大雍的军队?此时必有蹊跷,你去查查,究竟是谁的问题!”

    “是!”

    薛胜景和薛灵君兄妹二人一同坐在华丽的轺车内,薛胜景懒洋洋打了个哈欠道:“你自己去就是,为何非要叫我同行?”(未完待续……)

第五百章【集思广益】(上)

    薛灵君道:“不是我请你,是皇上请你过去。”

    薛胜景道:“他眼中何时有我这个叔叔了?”脸上的表情显得有些不屑。

    薛灵君道:“皇兄,您该不会和皇上一般计较吧?”

    “岂敢!岂敢!我只是觉得自己就算过去也帮不上什么忙,东洛仓被人抢去了,真是笑话?大雍的将领何时变得如此脓包?”

    薛灵君道:“还不是你的好兄弟厉害!”

    薛胜景唇角挤出一丝古怪的笑意:“皇妹和他走得好像更近一些呢。”

    薛灵君居然感到俏脸有些发热,啐道:“皇兄这就开始急着摘清自己?”

    “我怕什么?难道皇上还认为我和胡小天有勾结?”

    薛灵君意味深长道:“君心难测,皇上怎么想谁也不知道。”

    薛胜景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皇上也是刚刚才坐到这个位子上,我这个当皇叔的虽然帮不上什么忙,可有些事情还是能看得清楚的,论到带兵打仗,道铭可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唐伯熙兵败之后,皇上急于找回这个颜面,仓促用兵,实乃兵法之大忌,结果中了人家的圈套,连我这个门外汉都能看得明白,别人又岂能看不出,只是无人愿意提醒他罢了。”

    薛灵君道:“你是想推荐道铭喽?”

    薛胜景笑道:“皇妹,你我可是同胞兄妹,这番话你若是传到皇上的耳朵里,他指不定会怎么想我,道铭他不愿用,连带着董家的几员虎将都被他雪藏一边,秦阳明什么人物?庸才一个,指望他去冲锋陷阵。嘿嘿……一场战斗就让他现了原形。”

    薛灵君叹了口气道:“道洪身边实在是少了一个出主意的人。”

    薛胜景道:“你担心什么?李沉舟可是一个经邦纬国的人物,如果不是刚巧去了北疆慰问将士,这两仗绝不会打成这个样子。妹子,你放心吧,我估计李沉舟已经在赶回来的路上了,皇上心中始终最信任的只有他一个。咱们就别跟着瞎操心了,管多了反倒让人怀疑咱们别有用心。”

    薛灵君道:“李沉舟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对皇上的忠心也是毋庸置疑。”

    薛胜景道:“一个人再大的本事也撑不起整个天下,想要让大雍继续发展就必须要有皇兄的胆略和气魄,更要有容人的雅量。”

    薛灵君微微一笑,并没有说话,听得出这位二皇兄对当今皇上薛道洪是颇有微词的,只是她仍然记得当初皇兄病重不治之时,二皇兄的意见也是捧大皇子薛道洪上位。这位在外人眼中玩世不恭贪图享受的二皇兄可没那么简单,皇兄临终之时曾经嘱托她,一定要提防二皇兄,皇兄乃一代明君,他表现出这样的警惕和戒心,绝不是毫无原因的。

    轺车的车轮碾压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发出清脆的炸裂声,这声音居然让薛胜景从心底生出一种愉悦感。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细缝,掀开车帘。欣赏着外面的景致,已经进入大雍皇宫了,大雍历代国君从商节俭,虽然宫墙巍峨,可是所有建筑的风格都是简单朴素,朴素得近乎单调。列国之中,少有皇宫会采取灰色的基调,灰色的高墙,灰色的宫殿,灰色的道路。所有的一切都让人从心底产生一种浓重的压抑。

    薛胜景不由得想起皇兄生前不苟言笑的面孔,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又怎能开心?皇兄的一生都在为野心而奋斗,他似乎从没有好好享受过人生。这场大雪为皇宫增添了不少的颜色,虽然只有白色,可是灰色的宫墙和白色的冰雪相得益彰,居然掩映出一种别样的轻快。清新雅致,这样的景象薛胜景从未想到会出现在皇宫里。

    轺车在九鼎王道前方停下,这是大雍皇宫一直以来的规矩,即便是贵为燕王的薛胜景也要遵从,他们必须沿着九鼎之间的御道走入丰和宫,八尊大鼎分立道路两旁,一尊巨鼎傲立于丰和宫前。这九尊青铜大鼎象征着无上的王权和荣耀,也代表着大雍历代帝王一统天下的决心。

    薛胜景和薛灵君兄妹两人并肩而行,可是两人的步幅却表现出两种全然不同的状态,受肥胖的身躯所累,薛胜景的步幅蹒跚而沉重,在他的映衬下,薛灵君的脚步显得越发轻快,仿佛风中摆柳婀娜多姿,让人不禁担心她柔弱的娇躯随时都可能被风吹起,飘入清冷空旷的天际。

    他们的前方已经有人先于他们到来,兵部尚书黄北山,太师项立忍,他们的身后也有人到来,居然是七皇子薛道铭。

    走在前方的黄北山和项立忍虽然位高权重,可是看到这三位皇室宗亲,慌忙停下脚步,躬身等待他们的到来。

    薛胜景并没有刻意去等薛道铭,可是他迟缓的步伐很快就和薛道铭并驾齐驱,薛道铭恭敬道:“皇叔,姑母大人好!”

    薛胜景唇角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你这孩子真是懂事!”

    薛道铭表面谦恭,可是心底对眼前的这两位长辈却充满了厌恶,父皇病危之时,如果不是他们两人的力撑,大雍皇位或许不会那么顺利落在大皇兄的手中,然而恨归恨,却只能埋在心里,表面上仍然要恭敬备至的,今时不同往日,父皇驾崩,大雍的皇帝已经变成了大哥,放眼中原列国绝不缺乏为了皇权兄弟相残的先例,远的不说,邻国大康就是因为皇室争斗而落到如今衰败颓废的地步。

    薛道铭是个聪明人,他的头脑和能力早在少年时就已经被众人认同,也因为他优秀的表现而深得父皇的恩宠,过去他乐于表现自己的能力,期待自己的表现能够坚定父皇立自己为太子的决心,可是命运并没有站在他的一边,父皇突然的离世让他此前的一切努力都成为了泡影。

    过去的那些优秀表现无论那一条都可能为他招来杀身之祸,自从父皇去世之后,薛道铭便韬光隐晦,甚至主动提出要去帝陵为父皇守孝三年,以此来表明自己对皇权已经毫无野心,只有在皇兄认为自己已经不再威胁到他的皇位之时,自己才是安全的。薛道铭清楚地认识到想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大皇兄虽然欠缺父皇的气魄和谋略,但是他继承了父皇的阴狠和多疑,过去的那些年,自己和他之间因为争宠而发生的明争暗斗不会被一笔抹杀,大皇兄薛道洪更不是一个心胸宽广到以德报怨的人物。

    新近大雍遇到的这些麻烦,其实是薛道铭喜闻乐见的,南疆边界燃起的战火,接连的挫败,不但牵扯了薛道洪多半的精力,同时也在考验着他的能力,新君即位,总得让臣民们看到他的能力和担当,然而薛道洪最近的表现显然是不合格的。

    薛灵君望着薛道铭,心中颇有些感叹,其实在她的内心深处是倾向于薛道铭即位的,单从个人的头脑和能力而论,薛道铭显然要比薛道洪更强,可成为一个帝君,却不仅仅只看头脑方面,正如一个好的军师未必要亲力亲为去冲锋陷阵。看到明显消瘦的薛道铭,薛灵君生出不少的同情,自从薛道洪登基之后,薛道铭只怕寝食难安吧,一半处于皇权旁落的失望,另一半或是因为对潜在危机的恐惧。

    黄北山和项立忍两人等到了这叔侄三人,只是走了这一小段路,薛胜景就已经走得气喘吁吁了,揉着隆起的肚腩,喘着粗气道:“为何要到这里来?”

    项立忍道:“王爷,皇上应该是为了东洛仓失守的事情召见。”

    薛胜景摇了摇肥头大耳的脑袋,低声骂了一句废物,几个人同时沉默了下去,不知薛胜景骂的是谁?

    在早已等候在宫门外的太监的引领下进入丰和宫,他们方才发现薛道洪被预想中要冷静得多,不过薛胜景观察入微的小眼睛仍然从薛道洪表情的细节处观察到了他的浮躁,接连两场大败,这次更失去了七大粮仓之一的东洛仓,本该是新君立威之时,却搞得颜面尽失,薛道洪毕竟不是薛胜康,他做不到先皇那般沉稳。

    几人参见皇上之后,分成两列站在那里。

    薛道洪居然没有赐座,这让薛胜景心头越发的不爽,即便是先皇在世的时候也没有如此托大,这小子当上皇上之后真是越发的狂妄了。

    薛道洪冷冷望着黄北山,看得这位兵部尚书不寒而栗,调拨邵阳兵马进攻东洛仓是他的主意,可结果却让所有人大失所望,黄北山并没有料到秦阳明居然如此脓包,在占据优势兵力的前提下落到如此下场,可谓是贻笑大方了,他不敢说话,在皇上的逼视下,垂下双目,目光盯着自己的一双脚尖。

    还好薛道洪很快就将目光收了回去,沉声道:“东洛仓的事情你们应该都听说了?”

    无人回应,这种时候没有人愿意第一个出头。

    薛道洪的目光重新回到了黄北山的脸上,黄北山无奈只能出列深深一躬:“臣请皇上赐罪,东洛仓被破全都是臣失察所致,用人不当方才导致这场失败,臣无颜面对皇上。”说话间一揖到地。

    两更送上,求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五百章【集思广益】(下)

    薛道洪有些不耐烦地皱了皱眉头:“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朕找你们来,不是要追责治罪,而是要你们出出主意,现在应该采取何种对策?”

    黄北山再度沉默了下去,他可不敢再随便出主意。太师项立忍也不说话,皇上找自己来作甚?他根本不信任自己,今天把自己和七皇子薛道铭同时叫来,难道想让他们去堵这个漏洞?这件事可是吃力不讨好,搞不好就是一个圈套。

    薛道铭看到皇兄的目光投向自己,马上道:“皇叔见多识广,还是听听皇叔的意见吧!”这种时候唯有薛胜景和薛灵君两人说话最为稳妥,其他人都不方便提出意见。

    薛胜景还在那里擦汗,听薛道铭这么说,叹了口气道:“我又不懂打仗,让我说,我又该从何说起?”

    薛道洪道:“皇叔,朕记得您和胡小天乃是八拜之交。”

    薛胜景心中暗骂,老子跟他结拜乃是虚与委蛇,应景之策,难不成这件事还成为你阴我的把柄了?他脸上堆笑道:“我跟他结拜,全都是先皇的主意,利益之交,哪有什么兄弟之情!”他何其狡猾,所有事情都推给了死去的皇兄,反正死无对证,你薛道洪再能耐,总不至于把你老爹从皇陵里挖出来当面对质。

    薛道洪抿了抿嘴唇:“皇叔,朕并没有质疑你的意思,只是想征求一下你的看法。”

    薛胜景道:“看法倒是有一些,不过现在不方便说,还是让他们先说。黄北山,你说!”

    黄北山吓得一哆嗦,满头都是大汗:“臣……臣以为还是先将战况搞清楚,再……”

    薛道洪气得霍然站起。指着黄北山骂道:“混账!你身为兵部尚书,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战况?近七万大军不战而溃,东洛仓被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夺走了,还要怎么搞清楚?朕在这宫中呆着都比你要清楚!现在朕最清楚得就是,你根本不配当这个兵部尚书!”

    黄北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臣自知罪孽深重,任凭皇上发落。臣绝无半句怨言。”

    “你敢吗?”薛道洪用力一挥手:“滚!马上从这里滚出去,朕不想再看到你!”

    黄北山稀里糊涂地被罢免了官职,好歹薛道洪还没一怒之下砍了自己的脑袋,他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仓皇离开了丰和宫。

    薛道洪缓步走下王座,来到薛道铭的面前:“道铭!朕想将这件事交由你来处理。”

    薛道铭心中一沉,他可不认为薛道洪这么做是对自己的信任,难道他是要借此机会对自己下手了?慌忙道:“陛下!不是道铭不从,而是道铭正在为父皇服丧。孝期未满,怎可离京。”

    薛道洪早就料到他会这么说,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道铭,东洛仓失守非同小可,处置不好,或许会对我大雍国运造成深远的影响,为父皇服丧的事情,朕可安排其他的兄弟去做。东洛仓这件事却必须要由你亲自前往,咱们这些兄弟之中。朕最信任的那个人始终都是你啊!”

    薛胜景一旁听着,心中暗自感叹,薛道洪没有先皇的智慧,却将先皇的阴损学了个十足,薛道铭若是接下这个差事,恐怕麻烦就大了。若是在此事的处理上有所闪失,别说是皇族的身份,只怕连性命都保不住。

    薛道铭当然知道皇兄的打算,始终没有吐口答应,目光向太师项立忍那边看了看。项立忍心说你别看我,我现在也是自身难保,他这会儿想通了一个道理,皇上叫他来也是有原因的,秦阳明是他一手发现提拔的将领,恐怕薛道洪叫他过来是为了跟他算账。

    一直都没有说话的薛灵君此时开口说话了:“陛下,我看此事并不妥当。”

    薛道洪微微一怔,两道浓眉皱了起来,以这样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不悦,自己的这位姑母大人过去深得父皇器重,可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坐在龙椅上的是自己,她居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自己的决定并不妥当,岂不是当众跟自己作对?然而薛道洪也不至于当场跟她反目,薛灵君并不简单,她的背后有一帮老臣的支持,还有老太后的力撑,代表着大雍皇族内部一股相当强大的力量,自己登基伊始,立足未稳,还需要她及背后势力的支持。

    薛道洪道:“姑母大人觉得朕有何不妥之处不妨直说!”说得虽然委婉,却已经将心中的不悦表露无遗。

    薛灵君道:“有些话,还是咱们单独说吧!”她向薛胜景道:“二皇兄请留下!”

    薛道铭和项立忍听她这样说不由得打心底松了口气,不过他们还不敢马上就走,直到薛道洪应允之后,方才告辞离开。

    薛胜景的表情显得有些无奈,他不知这位皇妹为何要让自己留下,目前的这个烂摊子,他可不想掺和。

    薛灵君道:“陛下,您是想武力收回东洛仓吗?”

    薛道洪道:“胡小天胆大妄为,重创我南阳水师,偷袭我东南重镇,一个奄奄一息的大康,朕不发兵打他们就有好生之德了,他们居然敢主动登门挑衅,朕不灭此人,怎能咽下心头的这口气?”

    薛灵君道:“陛下,现在绝不是大举南攻的时候,而且这两场战事的起因并不在胡小天一方。”

    薛道洪听到这里再也无法抑制住心中的愤怒:“够了!”

    薛灵君的话被他粗暴打断,不由得咬了咬樱唇。

    薛道洪道:“你别忘了你是朕的皇姑,你是大雍的公主!”薛灵君居然为胡小天说话,让薛道洪有些出离愤怒了。

    薛胜景一旁细声细气道:“皇上息怒,我看你姑姑不是这个意思。”

    薛灵君却没有被薛道洪的雷霆震怒吓住,轻声道:“皇上难道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我?”

    薛胜景转身走向龙椅,薛胜景向薛灵君投过去一个意味深长的目光,这种时候多说无益,薛道洪并不是个能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明君。

    薛灵君道:“皇上既然不愿听,那么我也就不必惹皇上烦恼,告辞了!”

    薛道洪没有转身,冷冷道:“不送!”

    薛胜景连话都不多说一句,紧跟着薛灵君的脚步就走。

    薛道洪等到两人离去之后,方才转身坐在龙椅之上,双目之中几欲喷出火来,就在此时,一名小太监匆匆奔了进来,看到他的表情犹豫了一下,然后方才通报道:“启禀皇上,李将军回来了!”

    薛道洪听到李沉舟回来的消息,激动地霍然站了起来:“你说什么?李沉舟回来了?在哪里?快!快请他进来!”

    李沉舟是在接到薛道洪的紧急传召之后,即刻从北疆返回雍都,日夜兼程,披星戴月,在返回的途中已经听说了东洛仓失守的事情,因为情况紧急,李沉舟甚至没有顾得上回府去见妻子,就直接赶到了皇宫。

    李沉舟的到来对薛道洪而言如同一场及时雨,接连的挫败已经让他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身边的臣子虽多,却无人可以给他提供有益的建议,其实这怨不得臣子,朝臣之中的确有明哲保身者,也有悄然观察新君执政能力者,但是其中并不缺乏直言敢谏之人,但是薛道洪生性多疑,他很难相信别人,尤其是听不得逆耳忠言,刚才长公主薛灵君的那番话就已经触怒了他。

    不过李沉舟是个例外,薛道洪对李沉舟一向信任,从未怀疑过李氏对自己的忠心。

    李沉舟见过薛道洪,薛道洪对他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礼遇,亲自走下王座,双手扶住李沉舟的肩头道:“沉舟,你可算回来了!朕这两天真是心急如焚,满朝文武多得是庸碌无为之辈,朕能够信任的也只有你了。”

    李沉舟闻言露出一丝淡淡笑意,心中却有些无奈,他和薛道洪自幼相识,对这位新君性格中的缺点了然于胸,新君上位,急于证明自己的实力,可是薛道洪生性多疑,对先皇旧臣不敢报以完全的信任,生怕委以重任所托非人,反倒危及到他来之不易的皇位。其实此次北疆劳军原不必自己亲自前去,是薛道洪对尉迟冲的忠心存疑,所以一定要自己前去北疆调查尉迟冲的布防情况,并试探他对新君的态度。

    李沉舟道:“陛下,臣回来晚了!”

    薛道洪道:“回来就好,朕一肚子的烦心事,就等你帮我出主意呢。”

    君臣两人坐下,李沉舟回来之前已经将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