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扬天下-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五百鞑子被秦军用力摁着,嘴巴被破布塞住,只能发出呜呜的叫声,垂死挣扎却又如何挣得脱身上的五花大绳。身后的秦军钢刀如雪,耀眼生寒。

    秦牧森然说道:“满清欠我汉人的血债何止百倍?扬州数十万冤魂在天上看着呢。阿格济,我告诉过你,你们杀我多少汉人,我都会一一还回去,直到把所有鞑子宰光为止。”

    秦牧说到这,不等暴怒的阿济格答话,立即对牛万山吩咐道:“传本官令,先把舌头给我全部割下来,我让他叫!”

    “秦牧,你找死!”

    秦牧冷笑看着壕沟对面的阿济格,不管他如何暴跳,牛万山的令旗已经划下,秦军阵前。士兵接到命令,立即冲上去卸下五百鞑子的下巴,然后将一条条舌头强行拉出,寒气森森的钢刀架上去,那些往日凶残暴虐的鞑子有许多已经吓得尿裤子,双目鼓起,拼命挣扎,然而钢刀顺势一拉,一条舌头还是被割了下来。

    阵阵怪异的惨嚎声随之传来,如野鬼啼哭。令人毛骨悚然。

    秦牧不为所动,接着喝道:“我看到他们鼓眼睛,传令,把所有眼珠子全都挖出来。”

    秦牧的命令一道道的下,割耳,削鼻,剁十指,五百个俘虏被折磨得生不如死,残暴如阿济格。看了也是心胆俱寒,愕愕不能言。

    远处鞑子的千军万马在看着这一幕,没有接到阿济格的命令,不敢胡乱发动攻击。真个是万马齐喑,伤心惨目。

    以前他们视汉人如猪狗,任意屠杀,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然而自从遇上秦军后。他们不但战场上连连受挫,现在还要眼睁睁地看着族人被秦军百般折磨,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秦牧的狠厉让他们为之心惊。

    秦牧按着剑柄,冷冷地对阿济格讽刺道:“多铎屠杀扬州百姓时,还说什么屠城非他本意,盖不得已而行之。还真是既做了婊子,又想立牌坊。我秦牧不来这套假惺惺的,我就是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你们,我就是爱杀鞑子,只要是落到我手里的,我一定让你们先受尽百般折磨,再慢慢死去,不需要任何解释。”

    阿济格如野兽一般,从喉咙里挤出一串低沉的咆哮声:“秦牧,你等着,本王会让你付出代价的,本王很快也会让你看看,我是如何虐杀汉人的。”

    “杀吧,反正你们也是杀,不过本官不妨先给你算笔帐,你满蒙旗兵总计不过十万,汉阳城下死了三千,在这儿连同被我俘虏的计有三千八百之数,尚可喜那边算六千,合计就是一万三千,十亭已去一亭。阿济格,杀吧,咱们比赛杀,看是你先把汉人杀光,还是我先把你们鞑子宰光。”

    秦牧的话,一下子戳到了阿济格的痛处,不管大清能不能一统中原,他这次伤亡如此之大,这一辈子算是完了;

    多尔衮不会放过他,满蒙的王公贵族不会放过他,想到这可怕的后果,想到这一切都是拜秦牧所赐,阿济格双目喷火,暴啸一声:“秦牧”

    “你咬我啊!有本事过来咬我啊!”秦牧就象在调戏一只狗,满脸不屑地说道。“什么狗屁和硕英亲王,不过是秦某一手下败将耳!”

    “秦牧,本王不杀你誓不为人。”阿济格如噬人而食的恶狼,若不是隔着壕沟,早已扑上来了。

    秦牧再次轻蔑的“嘁!”了一声,冷笑道:“我手上还有六百多俘虏,明天尚可喜那边又有几千押到,这样的好戏会天天上演,和硕英亲王阁下要是看得不过瘾,明天请再来,咱们继续。”

    秦牧说完拍马悠哉游哉的回自己本阵,背后的阿济格于他而言,仿佛就象个屁,不值一提。

    《孙子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阿济格生性残暴少谋,正适合怒而挠之。

    人一但处于暴怒的状态,就容易失去理智。

    失去了理智的敌人,才是最好的敌人。

    阿济格没有让秦牧失望,用自己的行动忠实地为孙子兵法做着注释。

    一轮不计伤亡的疯狂进攻再次开始了。

    *************

    轰!

    池州城下,硝烟弥漫,杀声如潮。

    红衣大炮的怒吼声让城上城下的厮杀声为之失色,呼啸的弹丸暴烈地轰击在城墙上,砖石飞射,不堪蹂躏的城墙轰然塌下一段,城上的一些秦军士卒不及逃离,瞬间被倒塌的城墙掩埋。

    “崔将军,守不住了,守不住了,怎么办?”

    崔锋一抹脸上的血迹,大吼道:“传我命令,让李辰率一千人马与鞑子巷战,掩护大军撤退,快!”

    李辰是当初秦牧在会昌训练的第一批教导营的一员,是秦牧嫡系中的嫡系,忠诚度无须置疑。

    为了配合秦牧西线的歼灭战,尽量拖延时间,接到崔锋的命令后,他义无反顾地率领一千精锐,与潮水般涌进城来的鞑子展开了殊死的巷战。

    这次佟图赖与孔有德集结七万大军,猛攻池州,加上有红夷大炮助阵,一天时间就轰塌了城墙,崔锋只得匆匆撤往下一处阻击点。

    李辰在池州城内,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一条街一条街地与鞑子殊死争夺着,利用战前埋下的地雷、炸药,给冲进城的鞑子以沉重的打击,池州城里,尸塞横街,血满沟渠,俨然成了让鞑子丧胆的鬼域,

    佟图赖见争夺了一个下午,伤亡了两千多人,比攻城时伤亡还大,竟然还没能结束惨烈的巷战,不禁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悍然下令纵火,将整个池州付之一炬。

    李辰一千人马,逃出西门时只剩下四百,望着火光冲天的池州城,每个人眼里都是血红一片。

    当初下令坚壁清野时,城中有部分百姓死都不愿离开,现在烈焰焚城,火光冲天,那些不愿离开的百姓恐怕能活下来的没几人

    “将军,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走!”李辰从牙缝里挤出一声低吼,带着四百余部迅速消失在西面的小道上。

    佟图赖与孔有德率大军急追,然而追不出十里,来到秋浦时,就见秋浦河西面兵戈如林,崔锋的大军早已在这里又布好一道阻击线。

    秋浦河一带山川秀丽,风物宜人,诗仙李白曾五到秋浦,前后写下了十七首歌咏秋浦的诗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首传诵天下的诗歌就是《秋浦歌》中的第十五首。

    而今天,秋浦河注定将被鲜血染红,惨烈的厮杀将如诗仙在《秋浦歌》第二首中描写的那样,让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

    PS:求推荐票!话说每天的推荐票好少,求推荐票!

    (未完待续……)

第280章 兵者,诡道也

    ***

    长江接近武昌段,帆影如云,韩秀八千人马自岳阳坐着船顺流而下,江水浩浩流淌,船行飞快,但韩秀还是不断催促着;

    八千士卒既有即将投入大战的忐忑,也有寻求军功的憧憬,心情复杂。

    汉水边的马口镇,宁远的八千人马正在急行军,为了加快速度,所有士兵只带简单的刀弓,连箭矢都到武昌后再补给。

    粮草全由后勤部门提前在沿途按行程设置好,士兵一到供给点,就有热饭热水饮用,稍作休息,立即又要出发;

    即使行军速度已经提到了极限,宁远还不停地驰马在大军前前后后疾声大吼着:“都快点,他娘的,总督大人正在和鞑子血拼呢,池州那边的兄弟也在用性命给咱们唤时间,血已流成河,尸已积如山,你们只流点汗,还磨磨蹭蹭的,对得起正在血拼的兄弟吗?快点!再快点,跑起来!”

    云梦县,李九三千铁骑飞驰而过,天下烈日炎炎,地上黄尘滚滚,饥渴的士卒嘴唇已裂开一道道的口子,还在拼命的驰骋着;

    秦军一边串的胜利,加上秦牧亲入陷地与鞑子血战,以此换取合围阿济格的机会,这使得秦军士气高昂,将卒甘于效死,这样的急行军虽然很苦,但为了胜利,每个人都在强忍着。

    巴水的底河塆,刘芳亮的率两万骑兵,正在抱着战马抢渡巴水。

    他们身上穿的虽然还是大顺军的号衣,但旗帜已经换上了秦军的黑色旌旗,此处离举水已不足百里,两河之间一万平川,以骑兵的速度半天一夜就能杀至秦牧坚守的畈上塆。

    唯一不同的是,这些李自成旧部大概是被鞑子杀怕了,本应是他们最快到达战场的,但因过于谨慎。如今才过巴水,离畈上塆还在上百里;

    新任的大军佥事赵寒已多次催促,并与刘芳亮道明了利害;

    奈何士兵难去畏惧心里,赵寒也知道这种情况下没有其它兵力配合,推进太快过于危险,也不好太过用强。

    在他们后面八十里的黄家寨田见秀、袁宗第、刘体仁等人率领的五万人马也在急行军。

    有刘芳亮两万骑兵顶在前面,他们到没有拖沓,而且南面还有刘猛的二万五千秦军协行;两军之间隔着四五十里,信使互驰,侦骑交错。大军所过之处,黄尘漫天,旌旗遮日。

    再往东不到百里,蒙轲的三万大军正在大别山南麓到长江的豁口争分夺秒地挖壕沟,布地雷,抢占战略要隘,争取把袋口扎紧,防止阿济格狗急跳墙东去。

    武昌总参偏殿里,灯火彻底通明。一种紧张疑重的气氛让人几乎窒息,一份份情报雪片般飞来,一道道命令流水般发出,

    秦牧布下了一局大棋。但如今他已经陷在举水东岸的畈上塆,调度各路人马,合围阿济格,这一步步棋就需要总参来发令、协调。

    这场战役。投入的军队足有二十万,光是粮草供给、武器调派就是一件浩大繁杂的事情。

    秦军第一次面对如此浩大而紧迫的战役,无论是对军队作战能力。还是对后勤补给系统,都是一次重大的考验。

    司马安等人不但要决定繁浩的作战调令,还要时刻担心着秦牧能不能支撑住,万一支撑不住,秦牧能不能顺利逃过举水西岸。

    司马安为之发愁的事,已经与秦牧没有多大关系了,畈上塆的血战让他根本顾不上去想这些,他对俘虏的鞑子用尽酷刑,再次把阿济格激得怒火冲天;

    匹夫之怒,血溅五步,帝王阿济格虽然不是不是帝王,但他的愤怒同样足以让血流成河。

    畈上塆虽然不是城池,但地形特殊,它夹于两条河之间,形成特殊的“U”字型地形,秦牧在狭窄的“U”字顶端又挖下了很多道壕沟,另有十五门火炮,上百架百虎齐奔箭助阵,这给鞑子骑兵形成了要命的阻碍;

    要拿下这个阵地,并不比攻城容易多少,秦牧正是利用这一点,故意激怒阿济格,以达到大量水利清军的目的,哪怕就是把两万人都拼光了,只要把阿济格打残,也值。

    阿济格故伎重演,竟又掠来数百老弱妇孺,夹着他们来填壕沟,这回秦牧没有丝毫犹豫,先拉出两百鞑子俘虏给百姓垫背,然后毅然下令开炮。

    第一次他已经尽力了,现在剩余的一万五千人马经过连番血战,都很疲惫,加上多了吴三桂两万多人马,秦军不可能再出击,能依靠壕沟和火炮守住阵地已经不容易了。

    秦牧咬着牙,看着一团团火光从炮口喷薄而出,一片片的弹幕将来填壕沟鞑子杀得遗尸遍地,被鞑子裹胁其间的百姓也不可避免的被伤及;

    秦军士卒看在眼里,多少有些不忍,那毕竟是些手无寸铁的百姓,有些心软的士卒悄悄地转过头头,尽量不去看这样的场面。

    不过大家都知道,必须这么做,否则阿济格肯定没完没了,就算救得了这些人,必将有更多的百姓被阿济格掠来做人盾。

    秦牧第一次拼死救百姓,粗暴少谋的阿济格错误的判断他这次也不会开炮。所以投入了大量兵力,以求尽快把壕沟填平;

    然而当秦军阵前的十几门大炮一齐轰鸣,填壕沟的鞑子被一片片恐怖的弹幕扫得血肉横飞之时,阿济格被无边的悔恨和怒火激得狂喷了一口鲜血。

    第一次他不确定秦牧会不会开炮,所以只派少量兵力挟持百姓靠近敌阵,秦牧没有开炮,而是派兵出来救百姓;这次他派去填壕沟的人多了,秦牧立即开炮,这分明就是一场阴险的骗局。至少阿济格是这么想的。

    不管伤亡再惨重,壕沟必须填平,否则别说战马冲不过去,就是步兵手脚并用也爬不过去。

    气得喷血的阿济格已经顾不得许多了,他只知道不灭了秦牧这支人马,今后清军见了秦牧恐怕都要绕着走。

    花一下午时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终于把壕沟填平,天已入夜,阿济格却不肯罢休,连夜对秦军发起猛烈攻击,双方杀得天昏地暗,秦军的防线被一点点的压缩,到半夜时已经退无可退,因为后面一里地就是举水河了。

    就在这生死混战之中,有些上次被秦军俘虏的清兵带伤逃回,踉踉跄跄赶到阿济所在的高坡,向阿济格并报道:“王爷,不好了,吴三桂与秦牧有勾结,王爷,要小心吴三桂”

    “什么?”阿济格大惊,吴三桂负责北面的主攻,他负责东面的进攻,这夜色茫茫,万一吴三桂真有与秦牧有勾结,包抄过来,后果不堪设想,“快说清楚,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我们本来被关后面,秦军一再后撤,秦牧的帅帐被挤到了离我们不远处,秦牧把所有兵力都投入战场了,没人看守我们,我们趁乱割断绳子逃了出来,小的几个见大家都往东面逃,怕秦军发现后逃不了,就反向南面从举水渡江逃生,过经秦牧帅帐时,听到秦牧的手下一名将领在着急地劝说秦牧,说什么大军快抵挡不住了,让秦牧立刻答应吴三桂的条件,秦牧只犹豫了一下,立即同意了,小的逃走时,秦牧正在给吴三桂写信”

    “快说,秦牧答应吴三桂什么条件?”

    “小的不知道,秦牧他们没有提及吴三桂的条件是什么?”

    “王爷!”阿济格的幕僚范拶急得直拍大腿道,“不管是什么条件,若此事属实,说明吴三桂与秦牧一定早有勾结。”

    “吴三桂今天进攻也算卖力,不象”

    “哎呀王爷,哪是秦牧先前没有答应吴三桂的条件,他才如此卖力。王爷,秦牧不是正在给吴三桂写信吗,咱们赶紧就派人到吴三桂帅帐外围隐伏,看看是不是真有秦牧的信使去找吴三桂,一切不就能确定了吗,若是能把信使劫下那更好,王爷,此事十万火急,犹豫不得啊!”

    ***********************

    PS:今天只有一张月票,亲们保底票都投光了吗?还是疲软了,求支持啊!。

    (未完待续……)

第281章 烽烟岁月红娘子

    ***

    鉴于事态严重,阿济格紧急派人到北面,在吴三桂营外面隐伏,果然成果抓到一个横渡举水而来的秦军奸细,并从奸细身上搜出秦牧的给吴三桂的一封亲笔信。

    从语气上不难看出,这是秦牧给吴三桂的一封回信。

    信上秦牧答应了吴三桂提的不少条件,其中一条甚至是秦牧答应将自己的小妾董小宛送给吴三桂;

    双方约好将来夺得天下后,将关中割给吴三桂作为封地。并要吴三桂接到信后,立即行动,绕到清军后面加以夹击。

    看了这封信,阿济格惊得冷汗直冒,吴三桂曾答应投降李自成,走到半路听说喜爱的女人被抢,当即大怒转投大清,可见吴三桂为一个女人反水是有可能的,何况后面还有割让关中为封地的协议,这才是重点。

    此事若不是自己的人偶然发现,恐怕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

    暴怒的阿济格当即便要撤下人马,从背后对关宁军发动攻击。

    梅勒章京佟岱连忙劝阻道:“王爷,使不得,咱们这边无缘无故突然停止进攻,吴三桂必定起疑,弄不好,咱们还得面对吴三桂与秦牧两面夹击。”

    范拶也连忙劝道:“王爷,莫急,咱们已把秦牧的信给劫下,吴三桂没收到信,就不可能知道秦牧已经答应他的条件。不过秦牧不见信使回报,一定会另派人联络吴三桂,王爷不妨以商议战事为由,把吴三桂诱过来,先制住他,这样一来事情就好办多了。”

    阿济格这回倒听劝,狠狠地说道:“好,就这么办,阿格图。你去把吴三桂传叫来,等等,连冯鹏一起叫过来,小心点,别露出马脚。”

    “喳!”阿济格一名侍卫应一声,匆匆向吴三桂大帐驰去。

    “佟岱,先放缓攻势,让托吉做做样子就行了,你让其他人马做到应变准备,快去。”

    “喳!”

    秦牧派出死间后不久。东面鞑子的攻击就开始减弱,正在血战的秦军都暗暗松了一口气。秦牧立即意识到这次反间和死间并用,起作用来了。

    “大人,阿济格减弱攻势,却没有立即撤军,这只有一个可能,他怕惊动吴三桂。”

    霍胜、苏谨他们一众将领全部压到一线指挥战斗去了,秦牧身边只有两个佥事岳中良和吴济民,先说话的是吴济民。

    岳中良也立即说道:“不错。鞑子的反应符合吴佥事的猜测,正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按正常情况,阿济格极有可能是想先控制住吴三桂。再作出下一步行动。”

    秦牧当机立断说道:“不管阿济格作何打算,立即抽调兵力加强北面的反击,同时向关宁军喊话,不管他们信不信。多少会存些疑心,只要他们这边有些异常,阿济格一定等不及。要嘛撤走,要嘛先下手为强。”说完他习惯性的用手捶了一下小几,却忘了手上有伤,嘶!

    “大人,您没事吧?”

    “没事,没事,快去。”

    由于阿济格减缓攻势,秦军得以从东线抽调上千人马赴北线加入对关宁军的战斗中。

    这些人一冲进去就对关宁军大喊:“别打了,别打了,汉人不打汉人,阿济格让鞑子撤了,咱们汉人和汉人还打个屁!”虽然他们嘴上这么喊,可在血火拼杀的战阵中可一点也没闲着。

    秦军说阿济格撤了这一点应该没错,不然秦军不大可能从东线抽调兵力。一直以来,阿济格总是让关宁军冲在前头拼命,以此削弱关宁军,关宁军的将士对此早已心怀不满,这时听说鞑子先撤了,他们更不爽。

    “关宁军的兄弟,别傻了,别为鞑子卖命了,你们身人汉人,给鞑子做走狗,这是连祖宗都蒙羞的事情啊,告诉你们,鞑子东边的兵力大部分都撤下去了,只留下小部分做做样子,他们正在偷偷准备着什么,似乎是要对你们不利,不信你们可以派些人过去打探。”

    这一幕极为诡异,夜色火光中,两军在拼命厮杀,秦军士兵一边挥刀,却一边苦口婆心的劝说起来。

    这事很快就传到了关宁军参将郭云龙、胡守亮等人耳中,他们可不象一般士兵那样,以为这是秦军的在散布谣言,因为吴三桂刚刚被阿济格派来叫去了。

    若是光叫吴三桂一个人去也就罢了,毕竟真有什么军情需要商量这也是平常的事,但如今两军正在厮杀,阿济格随后竟连副将冯鹏也叫了过去,万一战况有什么急变,这正副主帅都不在,岂不要命?

    听了秦军的话,郭云龙和胡守亮匆匆一商量,觉得确实有必要派人过去打探阿济格那边的情况,同时打探一下吴三桂和冯鹏是否安好。

    不可避免地,他们也下令关宁军减缓了攻势

    *********

    杨寨镇落乌山。

    依稀的月光下,群山如同一头头巨兽蛰伏在大地上,红娘子望着月下山岚,眼睛渐渐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感伤。

    他得了秦牧提供的武器粮草之后,就兼程赶回武阳关,但还是晚了一步。

    坚守武阳关的手下连箭矢都用光了,粮食也没有了,武阳关虽然险要,易守难攻,但鞑子有火炮。勒克德浑命清军用火炮抵近轰击,武阳关失守时,从西面随州赶来增援的两千秦军离武阳关还有七十里,救之不及。

    红娘子赶回来时,看到两万多老弱妇孺几乎被凶残的鞑子屠杀殆尽,连嗷嗷待哺的婴儿也未能幸免,尸体铺了一路,惨不忍睹。

    刑老七和鬼三跳带着残余的几百骑,被鞑子追得狼狈不堪,慌不择路,红娘子带着两三百人突然杀出,总算把刑老七他们救出来了,但带来的武器粮草也丢了。

    如今被迫退到这落乌山上,要粮没粮,要武器没武器,五六百人半数带着伤。

    夜色中,听着手下不时传来痛苦的呻吟,想起那些老弱妇孺铺了一路的尸体,红娘子感觉自己从来没这么脆弱过,依然的月光映着她脸,显得那么凄冷。

    她从十几岁就扯旗造反,后来加入李自成的义军,开过仓,放过粮,手下之众最多时曾有上万人,那些贪官污吏闻红娘子之名皆为之丧胆,

    一眨眼六七过去年了,曾经的峥嵘岁月已经远去,李自成死了,大顺军也散了,河南的老家被鞑子占领了,整个中原都被鞑子占领了,南下的道路也被勒克德浑封锁了,自己这几百残兵被困在这落乌山,无路可去。

    这一刻红娘子感觉自己是如此的茫然,望着依稀的月光,她一遍遍地问自己,怎么办?

    征战这么多年,那些风风火火的岁月,那些曾经熟悉的脸孔,那些曾并肩作战的人,如今都到哪儿去了?恍惚间,一切竟变得那么的遥远了,难道今天真的已经走到末路了吗?

    月光清冷默然无言。夜风透体,山间的夜乌不时啼叫,如人呜咽,夜空中繁星点点,却反而显得天地是那么空寂。

    望着浩瀚而寥落的夜空,她不自觉地想起秦牧哼唱过的那首小曲:这世界好宽,让孤独好慢。荒野上的狼,它为谁流浪?寂寞是种浪,往我心里钻,听到自己喊;看看天上,于是我剪下了月光,射向我老家的地方。夜黑的就像墨一样,哪颗星名字叫木兰?让我把回忆当晚餐,吞下这许多年的酸。爱恨是掌心的沙漠,故事被点了穴遗忘,多年前我披着时间,逆着风走过燕然山。

    一声轻轻的叹息在夜风中飘散

    秦牧曾说她是当世花木兰,她当初也以为自己是,一个女人,从十几岁开始征战沙场,经历过那些波澜壮阔的岁月但到这了这穷余末路的时刻,她才发现自己什么也不是,面对残余遍地的老弱妇孺,她什么也做不了。

    看看天上,于是我剪下了月光,射向我老家的地方老家,红娘子感觉这个词好陌生,几乎连自己的老家在哪里都忘了。

    爱恨是掌心的沙漠,自己有爱过吗?怎么脑海里只剩下那些烽火连天的记忆。

    就在红娘子陷入一种溺水的状态时,林间忽然有夜鸟飞起,她惊得霍地站起身来。

    “红姐,是我,荆老七,红姐,鞑子撤了,撤了。”

    荆老七的声音充满了兴奋,仿佛刚刚捡了一条命一样,急匆匆地从林间奔上来。

    “真的撤了?”红娘子也不禁露出喜色来。

    “真的,都撤了,大部分连夜南下,还有大概一千五百人退回武阳关方向。”

    “什么?南下?”

    “是啊,红姐,怎么了?不管鞑子去哪里,咱们能下山就行了,兄弟们在这儿缺衣少食,连伤药也没有”

    “不好,荆老七,你带受伤的兄弟往西边,去随州找秦牧的人马,请他们提供些帮助。”

    “红姐,你要去干嘛?”

    “我得去追勒克德浑,他南下一定是去接应阿济格那厮,我得拖住他。”这一刻,红娘子突然又象换了个人一样,不再有悲伤,只剩下一脸的焦急。

    ********************************(未完待续……)

第282章 乱局

    ***

    “王爷,请相信我,我没有勾结秦牧,真的没有?”

    “这是什么?吴三桂,你自己看!”

    吴三桂接过阿济格甩过来的书信,一目十行地看起来,看到一半头上已经是冷汗直冒,背上一阵发凉。

    “王爷,你听我说,这是秦牧在使诈,他快支撑不下去了,所以使出这离间的手段来,他好死里逃生,渔翁得利。”

    “吴三桂,你先降李自成,再降我大清,象你这样的东西,再沟结秦牧有什么奇怪?事实俱在,你还想狡辩!”

    “王爷,你听我说”

    就在吴三桂急吼吼地辩解的时候,营外突然有人在用满语大喊:“不好了,不好了,关宁军反了,关宁军反了。”

    阿济格的侍卫不由分说,立即拔刀架往吴三桂和冯鹏,阿济格也随之大喝道:“绑了!佟岱”

    阿济没想到关宁军反应这么快,叫了一声佟岱,一时却不知该下怎么样的命令。

    关宁军这边,同样有人在外围大喊:“鞑子要杀关宁军,鞑子要杀来了,不好了,不好了,鞑子要杀来了。”这些人一边喊还在边往关宁军营帐里冲去,他们穿着关宁军的号衣,在夜色中看不出什么异样,喊出的话又太惊人,关宁外围的警哨竟然没有阻拦这几人。

    听到大喊声不断,参将郭云龙、胡守亮大惊,只道是自己派去打探消息的人从鞑子那边探到了什么消息,以至于如此惊慌失措的跑回来大喊。

    “快,击鼓,准备应战!”

    这道命令一发出,事情再难以挽回。因为双方已经疑心重重,只要一方做出稍大的反应。必然会引来对方更强烈的反制行为。

    本来阿济格还想押着吴三桂与冯鹏来控制关宁军的,秦军却在这时大举杀过东岸,一边冲一边大喊关宁军的兄弟一起夹击鞑子云云,显得跟关宁军亲热无比,而仿佛是作为回应,关宁军那边随之传来隆隆的战鼓声。

    郭云龙和胡守亮下令击鼓,本来想将大军聚起来,先退走等情况明朗再作打算的;

    结果战鼓一响,大营里就传出七八声激烈的爆炸声,一团团火光冲天而起。被引燃的帐蓬熊熊燃烧,被炸伤的关宁军惨叫阵阵,还有人在不断地大喊:

    “鞑子杀来了!”

    “鞑子杀来了!”

    夜色火光中人影乱窜,营中顿时一片大乱

    这一夜最终演变成三支军队的大混战,当然,秦军主要扮演的是虚张声势、煽风点火、火上浇油的角色。

    秦军嘴上喊关宁军的兄弟甭提喊得有多亲热了,暗地里却毫不迟疑地递刀子,这个嘛,夜色茫茫。场面一片大乱,没看清兄弟,有所误伤是在所难免的嘛!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