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扬天下-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朱家的子孙何止千万?谁敢保证其中没有几个心存不甘呢?大秦才定鼎几年,朱明曾坐拥近三百年的天下,心念朱明的人还是有不少的。

    如果方方面面都算下,有能力而且有动机的人还真不少,要在两天内查个水落石出,难啊!

    黄连山与何宁宗反复讨论着,外头突然有黑衣骑匆匆来报:“禀报指挥使,都佥事,李过攻取全椒,打出”

    “打出什么?说!”

    “打出打出天子驾崩,大顺复兴的口号”

    听了这话,黄连山何宁宗对望一眼,没有比这更糟的了,也不知道皇帝听了这样的消息,会何等震怒!

    黄连山想想心里就发寒,他忍不住大喝道:“来啊,把程兴给押入死牢,大刑伺候!”

    要不是程兴出错,没把人看住,何至于有什么“天子驾崩,大顺复兴”的口号?想到这次夜不收连连出错,黄连山拔刀自刎的心都有。就在此时,他心中突然一动,喃喃地说道:“他们怎么都在散布相似的谣言”

    何宁宗还没有反应过来,诧异地问道:“老黄你想到了什么?”

    黄连山突然猛拍自己的额头,失声道:“不好!他们在宫中有人,陛下有危险”黄连山惊慌失措地奔出衙门,翻身上马便向皇宫疾冲而去

    **********************************

    PS:鞠躬感谢@沈半0o高亭、墨轩001、华夏~黄帝、~虎虎~、卡美西斯、回梦人生、鹰刀★、幻龙男孩、紫剑峰玄、冷№①、吾聊头顶、Engima^^、小阿呆、抽刀断油的月票或打赏,谢谢!

    一张存稿也没有,什么时候码出来什么时候更,所以有点乱。说实话,俺本身不是会玩阴谋的人,写这些很吃力,可谓是绞尽脑汁,还有很多情节把握不准,大家的支持我感激在心,但这个时候真的难以加更回报诸位,在此致以诚挚的歉意!。

    (未完待续……)

第1125章 乱局

    黄连山突然猛拍自己的额头,失声道:“不好!他们在宫中有人,陛下有危险”黄连山惊慌失措地奔出衙门,翻身上马便向皇宫疾冲而去。

    他之所以突然有些论断,是因为他曾暗中查过太医院,以期能证实皇帝是不是真的身有暗疾。

    而他之所以暗中查证此事,是因为南京城一夜之间,流出一个皇帝有疾的传言,这个传言有板有眼,绝非空穴来风,至少太医官密议皇帝病情一节,若非宫内有人,绝对不可能知道。

    朝中大臣以及开国勋贵在宫中安插眼线,这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么做通常不是要谋害天子,毕竟外面的人是进不了宫的,宫里的人,有几个有胆帮你去谋害皇帝?能在重利之下,帮你传递点琐碎的消息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而这些琐碎的消息,对宫外的人来说,却有大作用。这能更及时地了解到皇帝的喜怒哀乐,以便投其所好,或者趋利避害。

    因此,在那天传出天子有疾的消息时,黄连山对此并没有太在意。

    但现在回头一想,突然意识到不对劲。这股幕后的势力,散布谣言,刺杀太子,嫁祸李过,意在闹得天下大乱,好从中浑水摸鱼。

    既然如此,他们的眼线就不是一般权贵安插的眼线可比,而一定会想尽办法,谋害皇帝,因为没有比谋害皇帝更符合他们的利益了。

    黄连山想到这些后,可谓是胆颤心寒,一刻也不敢稍待。他不断抽打着战马,狂奔过阴雨霏霏的大街。幸好现在已经戒严,街上除巡逻的士兵,没有普通的百姓,可以纵马狂奔。

    承天门上,甲士林立。炮口森森,横斜交织的雨幕,让整个大秦宫变得一片苍茫。

    华盖殿里,蒙轲、马永贞、刘猛、狄中行、霍胜、凌战、赵坚、阎应元、秦祚明等身经百战的武将皆是一身铠甲,让华盖殿显得寒气森森。

    文官方面,则只有司马安、路振飞、李源、杨廷麟、刘伯全在场。

    另外还有一个白发苍苍的秦良玉,身边放着龙头拐杖,神情肃然。

    兵部尚书何亮正在念着一份大顺军旧将的名单。念完之后,对秦牧说道:“陛下,所有营级指挥使以上的名单都在这里了。共有五十三名。”

    一个营就有500人马,设指挥使1名。

    原来大顺军前后共有二十万左右的大军转投大秦,如果不是大力肃整,营指挥使将级别以上的将领超过500人,即便经过了整编,现在细数下来,现在营级指挥使以上的将领还是有53名之多。

    其中李过、高一功、袁宗第、郝摇旗、田见秀、刘体纯、刘芳亮、梁涛、李来亨、张鼐、吴汝义、党守素、蔺养成、王进才、牛万才、李友、贺篮、刘汝魁、马重禧、张能、田虎、杨彦昌等人,当年在大顺军都可是独挡一面的将领。

    听完何亮的统计数据,秦牧心头有些沉重。这次事件。不象明初朱元璋杀功臣,事前作了精心准备。相反,自始至终,秦牧是非常被动的。对此也没有什么准备。

    现在李过袭取了全椒县,公然打出什么“秦牧已死,大顺复兴”的口号。

    大顺朝在普通民众中虽然没有什么号召力了,乍看打出“大顺”的旗号没有什么用。

    但看看这些名单。你就会发现,李过这一招其实非常阴损;

    当初投奔秦牧的大顺军经整编之后,至少还剩下五六万之多。普通士兵的容易被洗脑。而已已经被打散,所以这不是关键。

    关键在于那些大顺原来的大顺朝的文官和武将,诸如上面罗列到的那一大批将领都是大顺军出身。

    现在很多人其实已无心跟着造反。但李过打出“大顺”的旗号后,所以身上曾有“大顺”烙印的人,都难免会遭到猜疑。这会逼得那些本来已经不想造反的大顺军旧将,不得不跟着造反。

    说白了,李过打出这个旗号,不是为了号召普通百姓跟他造反,而是要逼那些原大顺军将领跟着他造反。

    这是一种难以解释的事情。你是大顺军旧部,现在原大顺军的“太子”李过扯起大顺军的旗帜,招呼原来的旧部一起造反了。

    我是皇帝,我对你说:你不用怕,我相信你不会跟着李过造反的,我不会对你怎么样的。

    你相信我说的吗?

    你说你相信。

    我又真的相信你相信我的保证吗?

    你又相信我相信你说的相信吗?

    绕来绕去,晕了吧?到最后实际谁也不信谁!

    “陛下,如今刘体纯、蔺养成、王进才、牛万才、李友、贺篮、刘汝魁、马重禧、张能等人已经收押,郝摇旗、刘芳亮、田见秀等人也已经被软禁在府中。”

    秦牧想了想说道:“对刘体纯例行地询问一下,就放出来吧。再则,立即召顾君恩、宋献策觐见。”

    “是,陛下。”

    “陛下,眼下最为可虑的是高一功和袁宗第二人。袁宗第镇守闽南,高一功坐镇青藏,都有重兵在手,其中对袁宗第方面,已经电告福州,暂时解除他的军职,但目前尚未有确切消息传回。

    高一功方面更为可虑,高英桂已经失踪,极有可能已经身在李过军中。高一功身为高桂英亲弟,领有一万五千大军镇守青藏,目前电报只通至兰州,难以及时电告青藏解除高一功兵权。

    一旦高一功先一步得到消息,极有可能纠集吐蕃各部,俯冲关中。若真如此,则成大患矣!

    为保万全,臣建议除了电告兰州,派人立即上青藏解除高一功兵权外,还要电令镇守关中的秦翼明,先行调兵往兰州。再命瓜州的李定国也做好应变准备。

    除此之外,五十三人名单中的其余人等,也要及时解除军权,先行看押,待事态平定之后再行甄别区处。”

    现在唯一可幸的是有了电报,这可以给秦牧抢到很多时间。比如高一功那边,消息要靠人口口相传到青藏,总需要个把月时间,而现在电报已经通至兰州,秦牧就可以电告兰州,先一步遣人上青藏解除高一功的武装,在时间上会快上很多。

    只是,这其中也有不小的麻烦。高一功是镇守一方的将领,如果是秦牧从南京遣使带着圣旨去解除他的兵权,那自然是名正言顺,青藏的兵马不敢有异议。

    现在的问题是,秦牧可以电告兰州,却无法给兰州一份盖有玺印的圣旨。没有圣旨在手,当地驻军是不认你的。凭你一张嘴,就想解除坐镇一方的大将的兵权?

    这只有派人去出其不意,强行把高一功先拿下才行,这就难免存在巨大的风险。毕竟镇守一方的大将不是什么人想拿下就拿下的。

    这种情况下,兵部尚书何亮建议让西京的秦翼明、瓜州的李定国做好应变准备,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事了。

    秦牧让何亮处理这件事之后,立即沉喝道:“凌战!阎应元!”

    “臣在!”凌战和阎应元立即出班,身上铁甲铿锵。

    “朕命你们各率五千骑兵,兵分两路,全力围剿李过!”

    “臣遵旨!”

    根据情报,李过实际也是被人逼着仓促起事,目前手上的兵力只有七百人,攻下全椒之后,学原来那套,开仓放粮,想招兵买马,结果没有一个百姓主动去领取粮食。

    如今普通老百姓家中都不缺粮,谁稀罕你开仓放粮啊?

    唯独让人担心的是李过打出的那个“秦牧已死,大顺复兴”的口号,对不明真相的百姓很有震撼力。秦牧这个皇帝在平常百姓心中就是天,秦牧如果死了,那也就是天崩了。

    在这个时候,一个谣言传得沸沸扬扬时,你没有电视新闻,也不能上网,那么怎么查证谣言的真假呢。

    答案是:查证不了。

    所以一个口号,在这个年代有着难以想象的煽动力。什么“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什么“闯王来不纳粮”,信者无数。

    现在,作为一个普通的百姓,如果身边每个人都在传说皇帝已死,可能多数人是会信的,那后果将很难设想。

    兵马未动,舆论先行,看来现在首要之务,是要先打好一场舆论战啊!

    华盖殿外天色沉沉,阴雨蒙蒙。

    这时一个小太监给秦牧一杯茶,他躬着身,举茶过顶时双手微微地颤抖,秦牧现在哪有闲心留意这些,接过茶,拿起杯盖撩了撩水面便喝

    ********************

    PS:非常感谢@密云的山、梦清溪、预混器、garrylau、紫剑峰玄、起名字难的不行不行、Roy宝宝、无边丝、欲海医心01、颠孓、暴走旺财、小胖妞小邱、skyboy1、神马球、小霸王R、mmmmm、土豆维尼、八八戒戒、long124520、尚轩天下、富裕的弟弟、丑银、秋之神光、小生意气、蚂蚁搬家要下雨、风也忧郁、文盲觉兽、沧海独行、立冬有夏、jinxun99投出宝贵的月票或打赏,谢谢大家!

    最后昊远向大家拜求一些订阅,有能力订阅的亲请到起点订阅正版吧,几分钱一章的订阅,面包要有,才能继续写下去啊!(未完待续……)

请假条

    肩周炎发散到左臂上阵阵酸痛,状态不佳,今晚码不出来,向各位等待更新的朋友真诚的说声抱歉,对不起,今晚无更了。

    昊远拜上!(未完待续……)

第1126章 开始围剿

    ***

    秦牧茶刚要入口,殿门刚好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听到殿外传来黄连山焦急的呼声:“陛下!陛下!罪臣有要事求见陛下”

    秦牧放下茶杯,让殿门的小太监宣黄连山觐见。奉上茶水的小太监躬着身,倒退到殿角侍立着。

    黄连山得到准许,匆匆进殿,环顾了殿中的大臣一眼,向秦牧大礼参拜道:“罪臣黄连山,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黄连山,你可是有什么进展呐?”

    “启禀陛下,臣怀疑宫中有逆贼的内应,恳请陛下立即下旨彻查宫人,找出内奸。另外,陛下与皇后以及各位皇子公主的饮食起居,也要由可信之人专门打理,以防奸人投毒。”

    “那你告诉朕,谁是可信的人?”

    “这臣罪不可恕,请陛下治罪,请陛下治罪”黄连山无言以对,只能伏在地上不断地叩首,额头碰在地上呯呯直响。这次如此被动,夜不收失职之罪不容推脱,皇帝这话问得诛心啊!

    “黄连山,你还有两天时间,滚吧!”

    “陛下!陛下啊!臣自知罪不可恕,然这次臣请陛下务必听取臣的建议,立即彻查宫人。陛下,有关陛下龙体欠安的谣言一夜间传出,而且吴院正等多名太医官诊议陛下症状之事传得有板有眼,若非宫中有奸人,这些晦秘之事,不可能传出去。据此,臣恳请陛下降旨彻查内奸。”

    殿中的大臣听了黄连山这番话,暗暗为之色变。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都纷纷站起来,拜请秦牧彻查后宫。

    韩赞周是随太子秦业去了江阴。且受伤了。

    秦牧本想让牛万山负责彻查此事,但略加思索之后,否决了。这后宫之中,谁才适合干这事呢?皇后杨芷是个本性纯良的人,没什么心机。让她查的话,查到猴年马月估计也查不出来。剩下的云巧儿、李香君算了。

    秦牧决定用一个谁也不可能想的人来负责彻查此事。他叫来李双儿,轻声吩咐了几句,李双儿不可置信的睁大双眼,但不敢多说一句,匆匆往后宫去了。

    黄连山这才放心地退去。

    海军大都督狄中行接着说道:“按陛下旨意。前往江阴接太子殿下的四艘飞剪战船已经启航。”

    对此,秦牧只是点点头,他相信军事佥事官不停地洗脑,加上自己在军中的威望,绝对不至于众叛亲离,个个都反自己。

    他在心里不停地告诫自己,现在最需要的是相信,虽然这很难,但必须相信。

    当然。夜不收这次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必须慎重考虑,这已经不是单靠信任就行的了。鸡蛋不能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啊!

    秦牧已经暗自决定,要将夜不收作一个拆分。另外成立一个内务司。这样即便一个情报系统出问题了,还有另一个在正常运转,同时又能起到相互监督制约的作用。

    司马安心中犹豫了许久,还是说道:“陛下。暗怀谋逆之心的人,或许难免会有,而且从他们所为来看。也为此精心做了准备,不过臣思索了许久,觉得这次的事件的爆发点耐人寻味。”

    “司马阁老有话不妨直言。”

    “陛下之文治武功,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心怀异志之人,定是听信了宫中传出的谣言,以为陛下身有贵恙,才敢妄然谋逆。

    如此坊间有关陛下身染贵恙的谣言仍在风传着,以至人心惶惶。而全城戒严,更是变相助长了谣言的传播。

    是以,老臣建议陛下临时召开一次大朝会,宣君威于天下,如此坊间谣言将不攻自破。人心一定,李过之流何足为患哉!”

    这些秦牧何尝不知,只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查到整件事的幕后黑手。这个时候一旦召开大朝会,虽然可以让有关他身染重症的谣言不攻自破,也很可能打草惊蛇,那幕后的黑手会隐藏得更深。

    “望陛下莫再犹豫,若不召开大朝会,破除谣言,人心惶惶之下,整个天下将可有能动荡不安,到时就算陛下找出了这次幕后的主谋,大祸已成,也是得不偿失了。”

    司马安之所犹豫很久,才说出这番话,是因为这番话从另一个角度讲,像是在帮助幕后的真凶。

    而严格来说,在没有找到真正的幕后黑手之前,所有人都不能排除嫌疑。

    有人谋反,皇帝现在难免比较敏感多疑。谁也不知道他现在是怎么想的,或许他觉得找出威胁皇权的幕后黑手才是最重要的,为了消除这个隐患,天下动荡一阵子也在所不惜呢?

    如果是这样,司马安说这样的话,那就犯忌了。

    秦牧扫了殿中的大臣一眼,然后说道:“明日一早解除京中戒严令,召开大朝会。”

    听到这,司马安一颗心才总算落到实处,连忙道:“陛下圣明!”

    接下来,君臣之间又紧急商榷了如何更快更有效地解除驻守在各地的原大顺军部将的兵权,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逐一针对性的制定具体方案。

    总的来说,要分软硬两手,双管齐下。硬的一手自然是直接派人前往各地,或是电令当地的官员暂时接管军队指挥权。

    软的一手则是一套组合拳。先是在《大秦时报》上发动强大的舆论攻势,引导舆论方向,平息谣言。

    再以皇帝的名义向全天下颁布一道讨逆诏书。

    诏书的大致内容是说皇帝兢兢业业,夙兴夜寐,好不容易才让国家在废墟中得以重建起来,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现在李过等人为了一己之私,谋逆作乱,意图让天下再次陷入水深火热的战乱之中,还散布皇帝驾崩的谣言,混淆视听,欺骗天下,罪不可恕。

    紧接着话锋一转,说如今天下百废俱兴,百姓过得安康富足,皇帝相信大多数人是不愿助李逆作乱的,包括原来那些大顺军的旧部,皇帝也是相信的。

    不过为堵天下悠悠之口,原大顺军投诚的将领,也应暂时交出兵权,以免瓜田李下。所以主动交出兵权的人,待李逆之乱平定之后,不但能官复原职,而且会优先提拔重用。

    圣旨发出后,为防袁宗第有变,秦牧又下令东海舰队离开宁波母港,南下福建;同时电令江西、广东、浙江的兵马加强战备,随时入闽。

    全椒县这边,则要交由凌战与阎应元各率5000骑兵讨伐。阎应元自燕子矶渡江,凌战则是先引兵西去,自采石矶渡江,对李过叛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另外,考虑到大顺军最善于流窜作战,为了防止李过一伙故伎重施,兵部还紧急命令滁州、凤阳、庐州、和州、含山、巢县等地兵马进入最高警戒状态。

    不过这些地方上的兵马,只是负责严守各处交通要道,说白了就是各自严防死守各自的地盘,在外围形成一个严密的包围圈,防止叛军流窜出去。

    如果是各州县一起发军进剿的话,因为协调不易,反而容易被李过钻了空子,甚至各路击破。因此兵部才制定了这个外围只负责严防死守的围堵计划。

    至于追击剿敌的任务,有凌战和阎应元这两支骑兵负责,四面守好了,凌战和阎应元不用分兵堵截,只管猛追猛打,让叛军没有安身之所、喘息之机,直至将之扑灭!

    *****************************

    PS:鞠躬感谢@灵狼☆无悔、牛回头、simon2014、偶耐侬、小落milu、书友111226133629666、往来如风、jellylu、fgxr2011、麦萌雨、苦哈哈鱼、轩辕无、26549045、我是神祖、Mulake、山野毛孩、曙光公司、lulukomi、Gravity李、yyfx、社会你遇见哥、奶奶个求。还不更新。、chenyanzhou2、魔界小小虎、土豆维尼、咖啡就茶、过分的是是、我是神祖、一晚没睡、八八戒戒、99877、Mur、杭州狙击手投出宝贵的月票或给予的打赏,谢谢你们!。

    (未完待续……)

第1127章 幕后者

    ***

    南京城分为皇城、宫城、京城、外廓等四重环套的格局。

    外廓城墙蜿蜒盘桓于山水间,周长超过120里,将雨花台、钟山、幕府山、狮子山、玄武湖、莫愁湖等都圈在里面,山水相间,钟灵毓秀。

    在明代,外廓还是阡陌纵横,一派乡野田园的景象。

    但如今,外廓18个城门皆修了柏油路。接近京城的里侧,更是经过重新规划,一条条宽敞笔直的柏油路纵横交错,道路两边,已是鳞次栉比的民居和商铺,与城内已无差别。

    而且由于街道和建筑多是崭新的,所以看上去比京城里头更为华丽。京中富贵之家嫌京城内过于拥挤,没了拓展空间,多选择到外廓来兴建别院,一栋栋或是豪华或是雅致的建筑掩映于花木间,幽静宜人。

    秦淮河从外廊南面的上方门旁入城,沿河两岸更是华庭深院,错落有致。

    就在河边的一栋深院里,风雨笼罩着亭台楼阁。西厢的幽室之中,门窗紧闭,天光难入,室内一灯如豆,微微摇曳。

    “什么?东海舰队全部南下福建?这可如何是好?牛先生,你说说,是不是秦牧已经查到了什么?”

    灯影之中,郑芝龙霍地站起来,一脸惊乱。他今年已经四十七岁,但自小练习武艺,四十多岁的年纪动作之间乃是虎虎生风。

    “恩主莫急,东海舰队南下福建,应该只是为了给袁宗第施压,防止他反抗。”

    这位被称之为牛先生的,时年五十五岁,脸颊瘦长,留着一副山羊胡,不正是大顺朝丞相牛金星。

    他原是宝丰人。后迁居县城。二十余岁中秀才,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性喜读书,通晓天官、凤角及孙、吴兵法。

    投李自成后得到重用,为李自成制定战略、策略,官至丞相之位,不过此人心胸狭窄,且喜弄权,见风使舵,无忠义之言。

    李自成败退襄阳之后,他与其子牛佺见势不妙。立即弃李自成而去,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

    有一次他的船在长江上遇险,阴差阳错之下,正好被郑芝龙救起,一来二去,郑芝龙便成了他的“恩主”。

    两人都曾是风云人物,又同为天涯沦落人。而且还都不甘于寂寞。

    特别是牛金星这样的人,天下承平,就没他什么事。所以他是唯恐天下不乱啊!

    郑家当年富可敌国,割据一方,接受大秦招安之后,向秦牧献上了九百万两巨资。其家底之丰厚让牛星金叹为观止。

    加上郑家旧部还有很多人在海军中为将,这等于是有既有钱粮又有兵马。

    郑芝龙归降之后,一直过着低调的隐居生活,牛金星本有鬼才。舌灿莲花,在他反复鼓吹之下,郑芝龙生性本就跅弛不羁。野心过人,于是听从牛金星所言,请其精心策划,于是便有了今日狼狈为奸之事。

    不过郑芝龙对秦牧是真的十分顾忌,虽然暗中准备了很久,但如果不是得到秦牧“身染重疾”的情报,他还真不敢就此发动一场阴谋。

    现在秦牧又是要召开大朝会,又是派东海舰队南下福建,郑芝龙一听就慌了。他最大的筹码是隐身暗处,嫁祸于人,把局势搅乱,然后再混水摸鱼。

    一旦事情败露,他就毫无筹码可言。郑家的旧部虽然有很多在海军中服役,如果秦牧死了,郑芝龙有十分的信心一呼百应,迅速招集起这些旧部,形成一支比原来更加强大的势力,然后再打出鲁王朱以海的旗号,争夺天下。

    但如果秦牧无恙,而且还识破了郑家就是幕后主谋,他别说招集旧部了,恐怕等待他的只有千刀万剐的下场。

    明日的大朝会,郑芝龙也是要参加的,他有些不安地说道:“牛先生,这情报恐怕有误,秦牧如今的安排,并不像大限将至的样子,相反,倒像是咱们送了他一个机会,让他好除非异己。”

    郑芝龙总有种上了秦牧的当的感觉,甚至怀疑“秦牧身染重疾”根本就是秦牧下的一个套,诱骗心怀异志的人去钻。

    如果“秦牧身染重疾”不是事实,那么想到其中的后果,郑芝龙脊背阵阵发凉。

    牛金星连忙安慰道:“恩主不必担心,那夜获得情报的非只咱们一家,南京城里的高官勋贵之家,谁不在暗传这个消息。正所谓无风不起浪,何况太医密议秦牧病症也确有其事。如今时日尚短,或许还看不出异样,秦牧种种举措,也都在咱们的预料之中,恩主如今只须静观其变即可。”

    “秦牧的反应虽在咱们的预料之中,但这局势发展却和咱们预料的大有出入。如今秦牧大限将至的消息也散布出去了,李过也扯起了‘大顺’的反旗,然应者寥寥无几,这可与牛先生先前估测,多数大顺旧部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必然会跟着李过纷纷树起反旗不一样。”

    牛金星是何等人物,郑芝龙当面质疑,他却不动声色,淡然说道:“别人跟不跟着李过反,实则无关紧要,只要一人跟着反足矣!”

    “高一功真会反吗?”郑芝龙显然对牛金星的推算不怎么信任了。

    “恩主,高桂英已反,高一功还有选择吗?”

    听到这,郑芝龙心中稍定。他们最大的寄望就是高一功,也算到秦牧会利用电报让兰州迅速派人上兰州解除高一功兵权,他们已经先一步行动。

    “但愿如牛先生所料。”

    牛金星自信地说道:“恩主放心吧,高一功军权在手,只要他一反,可俯冲关中。现在还犹疑不定的那些大顺军旧将,到时也必定会跟着起事。现在恩主要做的就是冷静,万莫自乱阵脚。良机不久即至!”

    话是这么说,但像郑芝龙这样的人物,就算再怎么利欲熏心,也不会完全傻掉,否则当初也不可能成为一方霸主。

    为防万一,他还是派人让郑鸿逵、郑之豹、郑泰、郑超南、郑英、郑彩、郑兴、郑明、杨耿、甘辉、洪旭等人分别做好准备。这些人不是郑家人,就是与郑芝龙是生死兄弟。郑家的旧部虽然被整编了,但那毕竟是近十万大军,很多人仍在军中担任将领;

    其中施琅、柯宸枢、陈晖三个,还倍受重用。只不过正是因为如此,郑芝龙目前暂时不敢联系这三个人。

    原因很简单,拿施琅和柯宸枢来说,当初在郑家军之中是年轻一代的翘楚,但有郑彩、郑之豹、甘辉等一大批前辈压着,他们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用。

    现在施琅成了大秦皇家海军北海舰队的提督,在日本俨然太上皇一般;柯宸枢则成了远洋舰队的副提督,目前海如风身在印度,远洋舰队实际上是柯宸枢在率领。

    相比之下,现在的施琅和柯宸枢比当初在郑家军风光得多了,在皇帝如此信任和重用的情况下,想让他们跟着自己谋反,除非秦牧死了。

    因此,目前郑芝龙是不敢去联系这包括陈晖在内的三个人的,以免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不过,即便剔除了施琅、陈晖、柯宸枢三人,郑家的实力还是非常可观,加上其财力雄厚,又有多年经营的经验,不算不知道,细算下来,真不容小觑。

    牛金星此时说道:“恩主,现在嫁祸李过,已经被秦牧识破,咱们正好施行第二步,将刺杀太子之事,再次嫁祸他人。”

    “牛先生准备嫁祸于谁?”

    *******************

    PS:感谢@轩辕无、jinxun99、魏哥6328三人的月票或打赏,谢谢你们。

    (未完待续……)

第1128章 紫宸殿上

    ***

    大秦宫前朝三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