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扬天下-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张浩然的大笑声中。兰白的脸色变得一时红一时白。仔细想来,张浩然的话句句在理啊,如果英国这个时候进攻法国,法国一定会全力应付英国的入侵;

    这样不但便宜了腓力四世。而且一旦战争陷入胶着姿态,与英国争取海上霸权的荷兰,几乎不用怀疑。一定会出兵封锁英吉利海峡,或是和英国海军决一死战。

    总之,听了张浩然这番话,兰白还真不敢轻举妄动了。

    但是,人家兰白憋着一股劲,已经准备好大干一场了,你临时叫停,总归是让人家憋得难受不是?

    这世间之事,光是用堵往往不行,还得做些疏导才是正理。像现此刻的兰白,你就得找些事让他发泄一下。

    张浩然接着说道:“兰白将军,直布罗陀海峡的重要性,相信不用本使多说,兰白将军心里也很清楚。谁控制了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控制了欧洲的咽喉。

    在我看来,现在的西班牙,一方面要应对奥斯曼帝国的海军,一方面腓力四世又亲征法兰西,国内非常空虚,这个时候,正是夺取直布罗陀海峡的最佳时机。”

    兰白听了不以为然地说道:“尊敬的大使阁下,您大概忘了一件事,腓力四世亲征法兰西,并没有动用他的海军。”

    兰白将军还是比较理智的,就目前而言,英国的海军力量,并不见得就强于西班牙,只不过因为西班牙海军被奥斯曼海军牵制在地中海,如果西班牙海军全力与英国海军决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就算最后英国海军能取得胜利,那恐怕也只是惨胜,到时候难保不会出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情形。荷兰人恨不得英国和西班牙拼个你死我活呢。

    张浩然淡淡一笑说道:“腓力四世御驾亲征,虽然没有动用海军,但打仗打的是钱粮,西班牙国库本就濒临破产了,这时腓力四世亲征,不过是强弩之末,相信其国库会因此空空如也!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的海军还能饿着肚子和兰白将军作战吗?更何况,兰白将军并非孤军作战,除了我们,兰白将军请看,那些葡萄牙的战舰如何?”

    两百秦军能攻入巴黎,生俘法国王和太后、首相,虽然有机缘巧合的成分在内,但如果秦军没有强大的战斗力,再好的机缘也不可能完成这样惊人的壮举。

    所以,兰白丝毫不敢轻视秦军的四艘战舰和几百兵力。如果再加上葡萄牙参战,那么击败西班牙海军,夺取直布罗陀海峡,则可能性会变得非常大。

    兰白将军一下子就心动了,直布罗陀海峡太重要了,它就像一块诱人的肥肉,英国本来就对此垂涎三尺;一心想打败西班牙夺取直布罗陀。

    张浩然的话,实际上是投其所好,因此很有说服力,兰白将军自己都会找理由来说服自己,这就是投其所好往往最能奏效的原因。

    “尊敬的大使阁下,你们真的愿意全力支援我们英国吗?而且你能说服葡萄牙人一同出兵参战吗?”

    “兰白将军难道忘了,葡萄牙与西班牙本就处在交战状态,如果能打败西班牙,葡萄牙应该是最高兴的。”

    兰白听了这话,有些尴尬,又有些暗气。谁不知道葡萄牙与西班牙正处在交战状态?谁不知道葡萄牙乐于看到西班牙战败?

    要说服葡萄牙一起出兵攻打西班牙很难吗?一点都不难,不用张浩然去,兰白自信自己去就能说服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

    他这么问,实际上是在分清谁是主,谁是次,换而言之,如果打败了西班牙海军,夺取了直布罗陀海峡,那这道海峡归谁?

    如果秦国和葡萄牙只是去支援盟友,打下直布罗陀后,英国只要给俩国一点别的好处就行了;

    如果秦国和葡萄不是以支援英国的名义,而是三国共同出兵的名义,那么打下直布罗陀海峡之后,岂不是要三国平分利益。

    若真如此,还不如先不打呢?

    兰白好不容易含蓄一点,张浩然就装起傻来,他会真的听不出这层意思?

    “大使阁下,咱们就直接说吧,如果打败了西班牙海军,夺取了直布罗陀海军的控制权,那么我们三个国家怎么样瓜分其中的利益?”

    这回是够直白的了,张浩然心中好笑,他表面不动声色地说道:“我想这应该看各国出动的兵力多少,在实战中所起的作用而论,这么远的一道海峡,我大秦兴趣不大,不过具体怎么分,我觉得咱们还是与葡萄牙人一起榷商一下,毕竟大家是盟友,不先商定行动计划,在实战时是很难密切协同作战的。”

    和葡萄牙人商量,兰白心中有些不情不愿,葡萄牙只是一个没有得到承认的小国,兰白觉得葡萄牙实在不够格与英国平起平坐。

    ***********************

    PS:今天开始,恢复两更,求推荐,求订阅~(未完待续……)

第1090章 借力打力

    ***

    在大秦、英国、葡萄牙三国的战舰南下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时,有四艘远洋贸易商社的武装商船到达了葡萄牙。

    在遥远的异国他乡,突然看到自己的同胞,彼此之间那种激动之情,真是难以言述,许多人大叫大笑着,甚至落下了激动的眼泪。

    这四艘远洋贸易商社的武装商船除了火箭弹和六九式燧发步枪之外,火炮、六八式线膛枪、震天雷,弓箭,强弩等各式武器一应俱全。

    而且说是武装商船,实际也都是航速最快的飞剪船。四艘船由一名退役的海军军官率领,此人名叫竺可新。

    他们的目的地并不是欧洲,而是远赴美洲大陆,也就是远洋贸易商社受皇帝秦牧所嘱,派去探索美洲大陆的两支探险船队之一,另外一支走的是南华洲、横渡太平洋的路线;

    竺可新是准备先到欧洲,然后从欧洲横渡大西洋前往美洲。这对驶向遥远的未知的地方的探索船队来说,能在欧洲遇到大秦的使团,那真是最让人激动的事。

    使团攻克法国巴黎的壮举,还准备联合英国和葡萄牙一起攻打西班牙,夺取直布罗陀海峡,这一件件,一桩桩,让刚到欧洲,又要远航美洲,正有些迷茫的探险队精神大振。

    大秦访欧使团再次印证了一个道理:一切皆有可能!

    而张浩然他们也大为兴奋,四舰飞剪式探险船,实际已经武装到了牙齿,对于正缺少兵力的使团而言,能及时拉这支足有六百人马的探险队加入,将大大增加自己的力量的筹码。

    探险美洲的任务先放一放吧,按照航计,以飞剪船的惊人航速。从里斯本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也不过是半个月的事情,先等等有何妨呢?

    在里斯本,秦、英、葡三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达成协议,英国和葡萄牙海军加上大秦的八艘飞剪式战舰,趁腓力四世亲征法国之际,联合攻打西班牙海军。

    如果能战胜西班牙海军,则逼迫西班牙承认葡萄牙独立,并割让北部的奥伦塞、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地区给葡萄牙。

    英国得到佩尼韦蒂科山以南的直布罗陀地区。大秦得到直布罗陀海峡南面的属于北非的休达港,英国要保证所有大秦的船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享受自由通过直布罗陀海峡的权力。

    由于大秦距离欧洲很遥远,英国拿下直布罗陀地区后,整个直布罗陀海峡几乎等于是控制在了英国手中,这样的结果,英国是很满意的。

    于是乎,早已集结好的英国和葡萄牙海军,加上大秦的八艘飞剪式战舰。合计128艘战舰一起浩浩荡荡地向直布罗陀海峡杀去。

    这个时候,御驾亲征的西班牙的腓力四世,带着五万陆军才刚刚走到西、法边界,听到国内紧急奏报说秦、英、葡三国海军一起杀向直布罗陀海峡的消息后。这位“地球之王”当场就打破了饭碗,那可是一只薄如蝉翼的玉碗。

    那么问题来了?秦、英、葡三国联合舰队才刚刚开出里斯本,远在西、法边境的腓力四世怎么就立即接到了消息,好吧。接到三国舰队集结里斯本的消息倒也不算奇怪,那么腓力四世怎么确定三国舰队就是去攻打直布罗陀海峡的呢?

    这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张浩然想游说西班牙以及一些南欧洲国家联合起来。与大秦两面夹击奥斯曼帝国,以便让大秦的中亚战略构想能更快更好地落到实处。

    既然如此,张浩然怎么又联合英国、葡萄牙一起去攻打西班牙呢?把西班牙打趴下了,还怎么夹击奥斯曼帝国呢?

    这又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前来向腓力四世报信的人叫达劳斯克,见腓力四世如此惊慌,他连忙又附到腓力四世耳边轻声细语起来。

    腓力四世听完他的话,一脸狐疑地问道:“这是真的吗?能确定这是真的吗?”

    达劳斯克左右看了看,再次附到腓力四世耳边小声解释着什么

    ***

    从里斯本到直布罗陀海峡,要先顺着大西洋往南航行,绕过圣维森特角后往东,进入加的斯湾。

    现在正值春季,,正是冷暖季风在大西洋交汇的时候。大西洋上不但波涛汹涌,而且由于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水面温差和上空的暖湿气流汇聚后,常常会形成大雾天气,笼罩了整个海峡,能见度很低,对船舶航行威胁极大。

    联合舰队接近直布罗陀海峡时,就遇上了大雾天气,海面上白蒙蒙的一片,才临近黄昏,日光就变得极为暗淡,三国组成的联合舰队要挂起了灯火以防止相互碰撞。

    当然,这种天气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对于主动进攻的联合舰队来说,基本上是利大于弊,可以在西班牙舰队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发动突然袭击。

    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长58公里;最窄处在西班牙的马罗基角和摩洛哥的西雷斯角之间,宽仅13公里。

    128艘战舰在大雾的黄昏,如同一群幽灵船在海上航行着,天色越来越暗,离得稍远的战舰就已经看不见,只能看到桅杆上微弱的灯火。

    随着直布罗陀海峡越来越近,气氛也越来越紧张,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曾称霸欧洲,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无敌舰队虽然被英国舰队打败过一次,但实力还在。这次行动若是被无敌舰队提前发现,必是一场惨烈的血战,最后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呢。

    航行在前面的兰白将军的旗舰,正是在整个欧洲都鼎鼎有名的”海上君王号“,这是全欧洲最大的战舰,装备大小炮上百门。

    为了达到更好的偷袭效果,兰白建议各船分开一点,然后把船上的灯火灭掉,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秦军的同意,葡萄牙舰队便也没再说什么,大家稍为散开一点,然后把防撞灯也全部灭掉。

    大雾让夜色更加深浓,只有澎湃的涛声在不断地回响着,在就此时,前方突然毫无征兆地传来激烈的炮声,轰!轰轰轰

    但见夜色中,一道道火舌如同魔鬼喷出的妖火,一声声震耳欲聋的轰鸣,让整个加的斯湾顿时沸腾起来。

    “上帝啊!”

    “是无敌舰队!是西班牙人的无敌舰队!”

    “噢!我们中伏了!”

    “上帝啊,科斯达号中弹了!”

    “海上君王号,快看!上帝啊,敌人的目标是海上君王号”

    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是怎么准确地预测出三国联合舰队在这里出现的,不得而知,但此刻他们利用大雾天气,动用整支无敌舰队计93艘战舰,在前面布下了一个完善的陷阱。

    这是一个弧形的T字横头,九十多艘战舰猛烈开火,把不知不觉中冲入陷阱的英国战舰轰得惨不忍睹,此时双方的战舰距离不过百米左右,所有火炮几乎都是平射的;

    数以百计的炮弹贴着海面飞来,狠狠地轰在英国人的战舰上,尤其是那艘船体巨大,目标明显的海上君王号,更是弹落如雨,舰舱轰然崩塌,连主桅都被轰断了,哗啦啦的砸下来,激得海浪翻腾,声势好不惊人。

    无敌舰队一次齐射就是近千枚炮弹,猛烈无比,英国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轰得晕头转向,惨叫如潮。

    庞宁望着前面的惨景,惊得急声大吼起来:“快转舵!敌人有埋伏!快跑!快!”

    *********************

    PS:求订阅!求支持~。

    (未完待续……)

第1091章 合纵连横(求月票)

    ***

    直布罗陀以西的一场伏击战,来得突然,结束得也快,西班牙无敌舰队摆下了一个口袋,让三国联合舰队往里钻。

    走在最前头的英国舰队,共计被击毁七艘,包括让整个英国引以为豪的“海上君王号”在内,也因受到重创,无法逃离战场而被无敌舰队俘虏。

    秦军的八艘飞剪式战舰安然无恙。没办法,以飞剪船的速度,逃跑起来目前整个欧洲没有一艘船能追得上。

    葡萄牙舰队也损失不大,他们走在最后,秦军的战舰一跑,他们也就跟着跑了,当时海上大雾茫茫,别说西班牙无敌舰队忙着歼击英国的战舰,就算一开始就全力追击,恐怕也追不了,距离稍远,视线就一片雾茫茫的,怎么追?

    也正是依靠蒙蒙的大雾,前头的英国战舰才能逃出大半来,仅有七艘战舰因在第一波炮火打击时受创,影响了航速没法逃离。

    损失七艘战舰,看似不多,但其中包括了“海上君王号”,那意义就不一样了。“海上君王号”于1637年建成,是查理一世时期所建的英国海军中第一艘有3层统长甲板的大型战舰。

    整艘战舰总造价超过4万英磅,主设计师佩特本想该舰只需装备90门大炮,但查理一世却硬要把炮数增加到104门,使之成为目前欧洲最大的战舰。

    该舰总长51米,宽14。7米、深23。17米,吃水6。8米,重1683吨,有4层甲板。竖以3桅,在主桅和前桅上挂有皇冠帆。每只锚重2吨。水兵800多人,最大的炮弹净重60磅,一次齐射的炮弹重达一吨。

    可以说。“海上君王号”就是英国海军的灵魂之一,意义非同一般。它的被俘,不但让英国海军士气遭到严重的打击,而且还在英国国会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侥幸坐着小船逃出来的兰白将军,被千夫所指,有的议员甚至要将他送上断头台,以此来承担战败的责任。

    且不说英国国内的口水战有多激烈,这场伏击战过后没几天,大秦使团的二号人物郑洁,就与腓力四世的全权代表。西班牙外交大臣霍夫曼一起坐在了西班牙西南部的韦尔瓦城的市政厅里,展开了秘密的谈判。

    “不行!我们坚决不会同意葡萄牙独立。”霍夫曼太度非常坚决,一口否定了郑洁的建议。

    郑洁脸带着微笑说道:“阁下不必激动,西班牙与葡萄牙之间的恩怨,我们大秦不管就是,但相信阁下也应该清楚,我大秦与葡萄牙签署了军事同盟协议;

    如果贵国继续入侵葡萄牙,这会让我大秦非常为难,两国甚至可能避免不了兵戎相见。本使这个建议。不是为了葡萄牙谋求什么好处,只是为了大秦与西班牙之间能保持长久的友好关系。”

    霍夫曼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留着一头飘逸的长发,但和其他身材普遍高大的西班牙人不同。他身材很矮小、消瘦,只是双目给人很有神且精明的感觉。

    “这次能打败英国战舰,俘虏海上君王号,我代表我们的国王向贵国致以诚挚的谢意。但这并不能成为贵国要求我国同意葡萄牙独立的代价。如果大使阁下还有意与我国合作,就请不要再提这样不合理的要求了。”

    能俘虏英国海上君王号,对西班牙来说。同样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自从1588年无敌舰队败给英国海军之后,无敌舰队其实上不再“无敌”,继续叫无敌舰队,连西班牙人自己都脸红。

    这次俘虏海上君王号,相当于是让西班牙无敌舰队一雪前耻,无敌舰队甚至打算把海上君王号修一修,然后用做自己的旗舰。

    “诚然,我大秦与贵国之间,曾有过不愉快的战争,但国与国之间,本来就没有永远的敌人,现在情况很清楚,两国之间,合作则是双赢,继续为敌则对双方都有损害。

    奥斯曼帝国不断地扩张,其领土已经快扩展到直布罗陀海峡对岸了,而在地中海,若不是受奥斯帝国海军的牵制,贵国的无敌舰队何至于只能守在地中海,让荷兰、英国抢去大片的海外殖民地呢?”

    奥斯曼帝国对西班牙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这一点毋须郑洁多言,如果是在平时,秦国要和西班牙夹击奥斯曼帝国,西班牙一定非常乐意合作。

    但现在,法兰西内部不稳,连国王都还被秦国人控制着,腓力四世带着大军杀到了西、法边境,正准备大干一场,这个时候让西班牙出兵夹击奥斯曼帝国,别说西班牙不愿意,就是愿意也没有能力去做。

    郑洁也知道,现在让腓力四世立即撤军回来,一同夹击奥斯曼不现实,毕竟西班牙出动如此庞大的军队,耗费无数,一点油水也没捞到,就让人家撤回来,换了谁都不干。

    但另一方面,现在进入中亚的苏谨和李定军团,随时可能与奥斯曼帝国发生正面碰撞,因为路途遥远,兵力投送困难,大秦确实需要西班牙在地中海对奥斯曼进行一定的牵制。

    不死心的郑洁又再说道:“霍夫曼阁下,我们大秦有一个词,叫舍得。意思就是有舍才有得。葡萄牙本来就是独立之国,就目前看来,西班牙想改变这一事实并不是容易的事情,甚至还会把大秦也卷入这场战争中去,这对我们双方都非常不利。

    如果贵国愿意承认葡萄独立,并与之合作,那么不但可以抽出西、葡边境上的十万大军用来进攻法国或奥斯曼帝国,而且与葡萄牙建立良好的关系后,还可以对抗日益强大的英国海军,以及荷兰人。

    承认葡萄牙独立,贵国失去了一小块原本就不属于贵国的土地,却会得到更多,否则贵国一方面要抗击奥斯曼帝国,一方面要攻打法国,另一方面还要应付葡萄牙的战争,三线作战,以西班牙濒临破产的财政状况,难道不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吗?

    更何况这次英国吃了一个大亏,他们会就此善罢甘休吗?而我国与葡萄牙签订了军事同盟在先,贵国攻打葡萄牙,我大秦也不好坐视不理。

    最后贵国与葡萄牙之间的战争,很可能会演变成贵国与葡萄牙加上英国和我大秦的战争。到了那个时候,贵国能应付得来吗?

    霍夫曼阁下,你听说我,我并不是想威胁贵国,只是把事实摆出来,如果贵国主动承认葡萄牙独立,那么我完全有能力说服葡萄牙与贵国结成同盟;

    这样一来,贵国少了几个敌人,多了几个盟友,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海外,都将如鱼得水,一改目前十分被动的局面。这些,还希望霍夫曼阁下仔细斟酌一下。”

    对葡萄的战争会把秦国与英国卷进来,这还真是非常有可能的事,这次三国不就组成了联合舰队,要进攻直布罗陀海峡吗?

    只是秦国人能够相信吗?他们刚刚和英国建交,转眼又把英国给卖了,谁知道下一个被卖的是不是西班牙呢?

    这种担忧,霍夫曼虽然没有说出来,但郑洁却不难猜到,不过西方各国,向来是以利益为先,就没有什么信义可讲,郑洁倒也不怕。

    他淡淡地说道:“霍夫曼阁下,只要想想与我大秦合作,贵国是获利了,还是受损了,就会明白应该怎么样取舍了。”

    郑洁要说服西班牙承认葡萄牙独立,倒不真是一心为葡萄牙着想,归根结底,还是觉得西班牙继续与葡萄牙作战的话,没有能力对付奥斯曼帝国;

    如果两国罢兵交好,那就不一样了。西班牙可以抽出几万大军来,还可以联合葡萄牙,对奥斯曼帝国加以夹击。这才是他苦口婆心想说服西班牙承认葡萄牙独立的原因所在。

    *********************

    PS:从昨天开始,已经恢复两更,各位亲,给点鼓励吧,求月票,求订阅!。

    (未完待续……)

第1092章 进入地中海

    ***

    葡萄牙实际独立出去,已长达十年之久,在反复权衡之后,西班牙终于同意了郑洁的建议,承认葡萄牙独立。

    不承认不行啊,葡萄牙、英国、秦国三个国家能联合一次,就不能联合第二次吗?现在腓力四世带着大军杀到法国边境,正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这。

    腓力四世这次是下了血本了,不但要把原来被迫割让给法国的土地收复,而且还要打过比利牛斯山去,杀入法国的腹地,趁你病,要你命,进一步获取更加辉煌的战果。

    如果不承认葡萄牙独立,不但无法完成这样的宏图伟业,而且还可能受到葡萄牙、英国、秦国的继续进攻。

    现在西班牙的财政已经再次濒临破产了,如果再与三国开战,西班牙在这种四面树敌的情况下,能支撑多久呢?

    这些都是西班牙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虽然心不甘情不愿,西班牙还是决定抓大放小,承认葡萄牙独立。

    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梦寐以求的,无非就是葡萄牙的独立得到承认。这十年来,与西班牙的战争打个不停,葡萄牙国小民稀,同样是不堪重负;

    大量的精力被牵制在国内战争的同时,海外的殖民地也被荷兰等国抢去了不少;

    比如锡兰,比如南非的好望角,这些战争要塞本来都是葡萄牙的,后来都被荷兰人抢去了。

    能够这样平息与西班牙遥遥无期的战斗,葡萄牙从国王到普通老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可谓是举国欢腾。

    而这一切,皆拜大秦这个盟友所赐。这个时候自然是对大秦言听计从,让他们出动舰队联合进攻奥斯曼,也没有二话;

    葡萄牙对西班牙也还不放心,生怕秦国使团一走。西班牙又反悔,也希望通过联合作战,来增进与西班牙的“战友情谊”。

    总体而言,这次大秦使团因一举攻破法国巴黎,使欧洲各国都不敢轻视,大秦的外交官说出的话,整个欧洲国家都需要仔细倾听。

    凭借着让人震惊的实力,大秦使团才得以在欧洲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当然,英国人也不全是傻子。他们已经怀疑这次直布罗陀海战遇伏,是被大秦使团坑了,只是没有直接证据,加上英国在印度的利益需要看大秦的脸色,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不好撕破脸而已,但心中嫌隙暗生是免不了的。

    这一点张浩然他们也不怕,英国海军实力正在不断的崛起,并不因为内战而有所削弱,从客观上来看。英国成为欧洲新的海上霸主,大概只是时间的问题,这一点,张浩然他们是心存警惕的。

    换而言之。大秦与英国的关系,只是纯粹的利益结合,但将来利益冲突将很难避免,大秦与英国终将难免会有一战。既然如此。又怎么会怕英国人心起嫌隙呢?

    这个时候,又有大秦的四艘武装商船达到葡萄牙里斯本。

    这四艘武装商船不属于远洋贸易商社,而是属于一个福建海商组成的“闽南海贸商社”的贸易公司的商船。

    这四艘商船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批到达欧洲的东方商船。他们带来了大量的商品,其中又是女装“移动的花园”最是引发轰动,引得里斯本万人空巷。

    有眼光的几个葡萄牙富商,合伙把所有“移动的花园”都购买下来,然后做转手贸易。“移动的花园”经过葡萄牙王后和公主的试穿,早已成为一种时尚品牌。

    这些对张浩然他们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四艘商船带来了一个让人欢欣鼓舞的消息:远洋舰队经过休整之后,加上南海舰队的增援,于是再度出兵,一举夺取了好望角控制权,再次打败了荷兰人。

    张浩然作为外交部主事,对大秦的扩张计划还是很了解的,就他所知,按大秦皇帝的意思,领土的扩张,暂时是到好望角为止了。

    当然,大秦的海军会横行四海,但那只需要占领一些战略据点,无须再大规模殖民,与欧洲各国的冲突将会大量减少。

    这次访欧,取得的成果已经大大超出了预料,但张浩然他们还不满足于此。搞定了西班牙之后,张浩然与郑洁榷商之后,决定派出一个十人的小型代表团,访问荷兰阿姆斯特丹,寻求与荷兰结束战争状态,并且建立外交关系。

    好望角之战后,大秦与荷兰基本不存在什么利益冲突了,到此暂时是这样。相信经过一系列的失败,荷兰人足够聪明的话,是清楚与大秦为敌,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了。

    张浩然相信,主动派人去阿姆斯丹,还是有很大的机会与荷兰达成谅解的。

    随着闽南海贸商社四艘商艘达到欧洲,大秦的商船远航欧洲的将会越来越多,而大秦刚刚获得的几个欧洲港口的经营还没启动,要派海军前来,恐怕最快也要一年时间才行。

    这种情况下,在欧洲有荷兰这样的一个海上强敌,对大秦的商船非常不利。当然,若能达成谅解甚至建交,对荷兰来说何尝不是好事呢?

    派出一个十人小使团访问阿姆斯特丹后,张浩然一行开始驶入地中海,去巡视刚刚从法国获得的马塞港了。

    现在名义上,马塞港和周边的蓝岸地区,已经是大秦的一块飞地了,是正儿八经的大秦领土了。虽然现在大秦还来不及派人来接管。

    但既然从法国手上弄过来了,怎么着也得去看看不是。另一方面,张浩然他们进入地中海,虽然已经没有特别的外交任务,但总是要去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这些地方看看的。

    像罗马城,可谓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之一,集中了欧洲很多优秀的文化艺术和科技,而这些也是使团出使欧洲要重点搜集的,当然要去看看。

    此时的亚平宁半岛,也就是后来的意大利,由于北部各大城邦的崛起,其实上处于一种支离破碎的分裂状态,北部被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

    南部也形成了多个城邦、公国,名义上北部都是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其实上各个公国各自为政,分别有一些大公治理。

    而神圣罗马帝国,后来被希特勒尊为“德意志第一帝国”,因此才有了“德意志第二、第三帝国”。

    不过此时的神圣罗马帝国已经变得非常松散,皇帝只是各国名义上的皇帝,大家其实都没把他当一回事。情况有些类似东周时期的周朝皇帝。

    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也是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人世袭。

    哈布斯堡家族(Habsburg),是欧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