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扬天下-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牧刚要往里走,女官李双儿小步快行而来,委身一福道:“陛下,外交部左侍郎求见。”

    秦牧有些抱歉地轻轻拍了拍杨芷的手背道:“娘子”杨芷含笑摇着头,让他什么也别说,“夫君是一国之君,自当以国事为重,大臣这个时候求见,必是有急事,夫君快去吧。”

    秦牧含笑点头,轻轻松开她的手,大步流星的来到前朝华盖殿。

    黄振林长身一揖奏道:“陛下,臣刚刚接到驻日本大使韦正道急报,幕府将军德川家光病故,兵学者由井正雪策动浪人叛乱,企图颠覆德川幕府,江户一片大乱。

    韦正道获得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这次由井正雪策动的浪人暴乱,背后很可能是日本太上皇政仁在暗中支持,情况很复杂。”

    秦牧对日本的历史没有什么了解,不过根据之前驻日本大使韦正道的奏报,德川家光到三十八岁才生下一子德川家纲,现在德川家纲年仅十岁。

    德川幕府和京都的天皇一直以来明争暗斗不断,德川家光这一死,留下十岁的儿子,恐怕镇不住场面啊。

    而大秦制定的日本政策,就是要让德川幕府与日本天皇相互牵制、内斗。如果德川幕府倒了,将会影响到大秦对日本的一系列政策。

    也难怪天快黑了,黄振林还匆匆赶来求见,这确实是一件棘手之事。

    ****************************(未完待续……)

第981章 应变 (求月票)

    ***

    日本皇位这二十年来,几经更迭。

    在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在朝万历四十三年(西元1615年)打败丰臣家,建立德川幕府。

    由于幕府初建,需要京都天皇的大义名分做为后盾,而京都的朝廷则需要幕府的金钱援助,只好屈从幕府威势下。

    同年,德川幕府制定制定公布了《禁中并公家诸法度》,明面上说,天皇要把学问的修行和和歌的精通放在第一位,实际上就是限制天皇对政治的干预。

    该法度十七条中唯一认可天皇的权力是第8条——天皇有权按“本朝先规”决定年号。

    西元1619年,后水尾天皇因为宠爱的女官已生下一子一女的事被传到当时将军德川秀忠那里,引起秀忠强烈不满。

    第二年,由于京都朝廷迫于对德川家金援的需要,天皇不得不迎娶秀忠之女德川和子入宫。

    日本宽永四年(西元1627年),发生一次“紫衣事件”,京都朝廷为了财政,事先未同幕府商量,就允许大德寺和妙心寺僧侣数十人穿紫衣。

    但是幕府制定的《禁中并公家诸法度》中有规定,僧侣之诸出世法度皆须幕府批准、幕府便以此由为,认定京都大德寺及妙心寺之紫衣敕许无效,并流放这批僧侣。这让日本天皇政仁的颜面扫地。

    宽永六年(1629年),将军德川家光竟然派他的乳母春日局前往面见天皇,由于春日局无官无位却前往面见天皇,还在天皇面前指手划脚,被天皇认为是奇耻大辱。

    于是在同一年,愤怒的天皇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让位给才只有七岁不到的皇女兴子内亲王,目的是为了断绝幕府想以自己的外孙继承皇位的野心。

    兴子做了十多年的天女天皇。20岁那年,她又让位给自己的异母弟绍仁。

    可以说这一系列的皇位更迭,都是天皇与德川幕府斗争导致的结果。

    这次幕府将军德川家光突然死了,而他的儿子只有十岁,立即就有兵学者由井正雪策动浪人叛乱,整个江户大乱。

    这件事来得太突然,而且可能会对大秦的对日政策造成巨的冲击,秦牧不得不紧急招集朝中重臣加以榷商。

    华盖殿里,黄振林向赶来的大臣进一步介绍道:“由兵学者由井正雪策动的浪人叛乱,已经导致江户大乱。死伤甚众,并有演变成一场内战的可能。

    目前德川家光之子年幼,主要由其叔父保科正之和大老酒井忠胜,老中松平信纲、阿部忠秋的辅佐,正在竭力平乱。”

    兵部尚书何亮立即问道:“我大秦的驻日使馆,以及前往日本贸易的百姓可曾受到伤害?”

    “使馆正在全力收集情况,目前尚未接到有大秦百姓遇害的消息,但贸易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海军部大都督狄中行说道:“陛下,臣建议立即调遣北海舰队出港。巡航日本附近海域,以就近应对这场危机。”

    这对于大秦来说,确实算是一场不小的危机,大秦有意保留德川幕府。以使幕府与天皇之间陷入内耗。

    同时现在日本还是大秦最大的贸易国,外交部和户部正在推动两项计划,一是推动大秦的货币在日本的使用,彻底控制日本的金融货币。二是以粮食换经济作物。控制日本的粮食。

    而这些都是通过德川幕府来推动的,一但德川幕府垮了,或者出现了重大突变。很难保证不会影响到这些战略构想的推进。

    秦牧点了点头说道:“那就传旨,让北海舰队出港巡航吧。一但江户局势失控,我驻日使馆,或是大秦子民受到伤害,北海舰队便要立即开往江户,保护我大秦的使馆以及商旅。”

    “是,陛下。”

    黄振林接着说道:“陛下,这次突变,对我大秦而言,未必不是一次机会,臣以为,如果由井正雪的这个叛乱,能对德川幕府予以重创,那么德川幕府在内部压力之下,必然会对我大秦产生依赖,如果操作得好,便有可能彻底控制德川幕府,让它变成大秦在日本的一个代理人。”

    黄振林的话,让许多大臣忍不住频频点头。

    内阁大臣李源说道:“德川幕府主宰日本已经三十多年,其天皇一向是虚有其名,这次由井正雪策动浪人叛乱,就算背后真是其天皇在支持,也不见得能支撑多久,一但德川幕府的权力构架能从新捋顺,掌握着大量军队的德川幕府应该很容易就能把叛乱平息,因此,这次浪人叛乱未必能对德川幕府造成多大的伤害。”

    秦牧想了想问黄振林道:“对保科正之、酒井忠胜、松平信纲,阿部忠秋这四个人,外交部了解几何?”

    黄振林答道:“启奏陛下,保科正之为德川家光异母弟,之所以不姓德川,是因不前代家主德川秀忠惧内,私幸保科正之之母后有子,不敢纳入宫中,便一直寄养于宫外。

    到其兄德川家光继承家主之位后,对其颇为看重,先让其拜领出羽国山形藩二十万石,后又拜领陆奥国会津藩二十三万石。德川家光临终之之时,还将保科正之呼到床前托孤。

    保科正之此人在儒学方面颇有造诣,但同时沉迷神道,在政治军事方面,一直少有涉猎,才能平平。

    洒井忠胜和松平信纲二人对德川幕府忠心耿耿,但无政治才能,平时做事,只知道顺着德川家光之意去做。唯有阿部忠秋此人,在政治军事方面,手腕颇为高明。加上他体恤下层百姓,在民间声望很高。”

    照这么说来,现在德川幕府真正的顶梁柱是老中阿部忠秋了,如果把这根顶梁住抽掉,会有什么后果呢?

    司马安说道:“陛下,德川幕府实力不容小觑,有些事,一但有所差池,只怕会适得其反,甚至前功尽弃。”

    对此,秦牧不置可否,转而问其他人道:“诸位大臣有赞同黄侍郎之策,先削弱德川幕府,以便我大秦进一步对其加以控制吗?”

    内部次辅路振飞说道:“陛下,黄侍郎此策,确实不错,只是操作起来不易,日本离南京遥远,一但发生什么情况,大秦很难做到及时掌控;

    陛下,德川幕府就如同一间大厦,要毁之或许容易一些,然一但大厦倾覆,想扶住它可就不容易了。”

    中军大都督刘猛立即说道:“路阁老莫怪本官顶撞,本官只是想不明白,如果德川幕府真的倒了,我大秦非要扶它不可吗?可不可以顺势推上一把呢?”

    右军大都督李过也说道:“陛下,臣也觉得,与其花心思去扶德川幕府,还不如顺势推它一把,让日本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

    兵部佐侍郎顾君恩立即反对道:“本官不赞成两位大都督的见解,一个相对弱势的德川幕府和一个相对安定的日本,才最有利于我大秦控制日本,同时有利于推行既定的对日政策;

    如果日本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我大秦反而难以一一控制。到时恐怕会有不少藩国出于自身生存需要,依附到其天皇之下。真到那时,情况反而会更加糟糕。”

    各人说的都有些道理,秦牧觉得关键的问题还在于距离,因为距离比较远,难以实时应变,因此一个动荡的日本,是非常不利于大秦加以控制的。

    如果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日本,许多计划就可以慢慢实施,但矛盾之处就在于,如果不能趁机削弱德川幕府,那些政策实施起来会非常缓慢,而且很可能中途遭到德川幕府的抵制。

    ********************

    PS:求月票,求月票,诚求月票!。

    (未完待续……)

第982章 谋求驻军

    ***

    秦牧个人认为,这世上没有完美的政策,只有利弊的权衡。

    德川家光这一死,留下个十岁的儿子继承幕府将军之位。以兵学者由井正雪为首的日本浪人立即大举叛乱,背后还可能有日本太上皇政仁的支持。

    这个时候,如果秦牧愿意,顺势一推,就可能把德川幕府推倒。

    这推倒德川幕府的后果,却很难预测。

    可能日本从新回到战国时代,各藩国战乱不休,这是最好的结果。

    可能日本天皇趁机收回军政大权,而这是秦牧最不愿意看到的。

    相对于言,秦牧更倾向于维持一个较过去弱势的德川幕府,让其更依赖于大秦,同时维持住日本正常的社会秩序,让日本成为大秦商品的倾销地。

    而要想德川幕府变得更加弱势,关键在于除去阿部忠秋。

    阿部忠秋是幕府四位托孤大臣中最具才能的人,其他三位都是平庸之辈。

    最干脆的做法是派人谋杀阿部忠秋,但这也是最卑劣的做法,玩政治的人,不到最后,通常不会走这一步。

    当然,如果阿部忠秋是死在由井正雪的叛乱中,那另当别论。

    华盖殿的会议过后,秦牧把外交部的黄振林、甘南、夜不收的黄连山留下来,然后说道:“阿部忠秋此人,不易驾驭,必须想办法把他逐出幕府权力核心。”

    甘南道:“陛下,幕府的大权,目前掌握在保科正之等四人手上,臣以为可先用离间之策,让保科正之、酒井忠胜、松平信纲这三人对阿部忠秋不满,而这一点,大致不难办到;

    根据驻日大使韦正道传回的消息,除了保科正之与阿部忠秋关系尚算融洽外。酒井忠胜、松平信纲两人一直以来,对阿部忠秋就有些忌恨。

    听说以前因为有一个寺院的僧侣坚决不接受调迁到其他地方寺院的命令,于是松平信纲开始威胁僧侣不听调迁便加以惩罚。但那个僧侣一气之下,反而硬抗调令。

    后来阿部忠秋听说之后,便去跟那僧侣说,把调迁作为惩罚。僧侣看出阿部忠秋比松平信纲更聪明,于是便顺坡下驴接受了调迁。

    类似的事情不少,几人作为德川家光的心腹手下,阿部忠秋总是凭借自己的才智,把酒井忠胜和松平信纲比得很无能。颜面尽失。是以长期以来,酒井忠胜和松平信纲对阿部保秋都是面和心不和,暗斗不断。

    现在要离间的只是保科正之与阿部忠秋的关系就可以了,保科正之喜儒学、沉迷神道,德川家光在世时,不问世事,是个不晓世务之人;

    现在对德川幕府而言,是非常时期,只要一些谣言。再加上洒井忠胜和松平信纲必定会落井下石,应该可以把阿部忠秋逐出幕府。”

    “这就好,那就让驻日使馆全力施行吧。”秦牧颔了颔首,转头对黄连山说道:“夜不收安排在江户、京都的人手。也要全力配合这项任务,务必保证既能将阿部忠秋逐出德川幕府,又不能让德川幕府彻底垮掉。”

    黄连山连忙应诺:“是,陛下。”

    “离间之计。能不能成,这不好说,夜不收另外有有自己的一套方案。必要之时,不妨按夜不收的方式来办。”

    “陛下放心,臣定不负陛下所望。”

    “另外,夜不收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要暂时保住由井正雪这个人,或是控制他的得力手下,由井正雪挑起的这场浪人之乱,在没有除掉阿部忠秋之前,最好能继续下去。”

    “黄卿,你立即招见日本驻南京使节,警告日本,务必要保证我大秦子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否则大秦不排除出兵日本保护自己的百姓。”

    “是,陛下。”

    安排完了这些,秦牧又再次招见何亮、顾君恩、狄中行。

    三人一到,秦牧就直接了当地说道:“北海舰队目前的任务是保障驻日使馆以及大秦商船的安全,不到万不得己,暂时不要直接干预这场浪人之乱。”

    狄中行连忙应下来,然后建议道:“陛下,北海舰队这次离港,也难以预估耗时多久,舰队总不能长期漂泊海上,那霸港离日本江户比较远,一但江户发生不测,北海舰队仍难及时赶救。

    臣建议,让外交部向德川幕府发个照会,让北海舰队提前入驻江户港,事前向其保证,只要大秦子民不受到伤害,北海舰队便不会派一个士兵上岸。”

    秦牧问何亮与顾君道:“二位卿家以为可行否?”

    何亮答道:“陛下,目前德川幕府颇有些风雨飘摇之感,他们未必不想借助大秦之势,以求尽快稳住局势,派北海舰队提前进入江户港,德川幕府虽难免有所顾忌,但权衡之后,也不见得一定会拒绝。臣以为不妨试一试。”

    有鉴于于此,兵部左侍郎顾君恩说道:“陛下,目前最快的飞剪船到日本,也要五至七天,这次德川家光突然病故,日本浪人叛乱,就让我大秦有些措手不及,今后要进一步控制日本的话,臣以为,终究还是要谋求在日本驻军,才稳妥一些。

    这次变乱,也算是一次良机,稍加利用,成功削弱德川幕府后,谋求在日本驻军未必是什么难事,臣建议对此事提前加以谋划。”

    狄中行附和道:“陛下,臣也以为,在日本保持一定驻军,是必要的。”

    “嗯,此事就由兵部与海军都督府一同谋划,尽快制定一个完整的预案出来吧。”

    “是,陛下。”

    “好了,今日商妥的事项,各位大臣尽快去落实吧,日本之事,刻不容缓。”

    送走了何亮等三位大臣,殿外已经夜色降临,秦牧揉了揉眉心,起身扭了扭脖子,然后散步一样走回后宫。

    初冬来了,夜风有些冷,吹过高高的殿角飞檐,金铃叮叮,一轮冷月挂东墙,清悠照人。

    日本这次变乱,让秦牧不禁想到了朝鲜。现在李浚的王位渐稳,朝鲜的情况相对简单一些。

    但其内部党派之争,却有愈演愈烈之势,而且现在反对推行汉字汉语的声音越来越多。

    朝鲜曾有过多次宫廷之变,其中李浚的父亲李倧发动的“仁祖反正”是朝鲜史上最大的一次宫廷政变,废黜了前代君王光海君。

    总之,朝鲜的宫廷斗争是非常惨烈的。

    现在李浚受到自己影响,不顾国内大臣反对,一意孤行推行汉语、汉字,已经引起朝鲜很多大臣不满,这种情况下,不排除朝鲜再发现一次宫廷政变,万一李浚真被人暗中谋害的话,只怕朝鲜也不让人安生啊。

    这次日本的变乱,算是给秦牧提了个醒。

    现在要驻军朝鲜,理由不太充足,该怎么办呢?

    秦牧负着手,一连往后宫走,一边思索着,他突然想起了后世的美韩军演。

    或许,大秦也不妨偶尔与李浚来一场联合军演,以显示大秦的存在,以震慑一下那些怀有别样心思的人。

    每年一次,由北海舰队开到汉江入海口附近,与朝鲜海军演习一下搜捕海盗,海上救助之类的科目。不在于军演的内容,只要显示一下大秦的武力就行了。

    想到这,秦牧心情轻松了不少,回到乾清宫前,看到杨芷正在殿门前等着,初冬的寒风拂动着她的衣裙。

    “臣妾参见陛下。”

    “皇后免礼。”秦牧上前挽起她的手。

    “陛下,国事要紧,但陛下也要注意龙体才行,您看这都初更了,陛下还没有用晚膳,臣妾这心里”

    “你也没有用吧?”

    她的手有点冰凉,想必已经在这守候了很久,但秦牧感觉通过她的手传递过来的,却是丝丝的温暖。

    *********************

    PS:今天只有三票,突然这么冷清,满天神佛哩,诚求月票!。

    (未完待续……)

第983章 分歧

    ***

    两天之后,接到飞鸽传书的北海舰队,紧急增加了粮食、弹药补给,然后浩浩荡荡地开出了旅顺母港。

    施琅现在成了北海船队的提督,都佥事白时良,副提督是刘忠秦。

    整个北海舰队共有宝船1艘、飞剪战舰6艘、原来旧式炮舰20艘,鹰船、唬船、沙船等中小形战舰90艘。

    海如风的远洋舰队,几乎都是宝船和飞剪战舰,而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则多数是中小型战舰;

    这种配置的区别主要是考虑到北海、东海两支舰队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大秦海域的日常巡逻,缉盗、查缴走私等等,实在没必要配置太多的大舰巨炮,反而是那些中小型战舰经济实用。

    南海舰队由于要负责南洋诸岛的安全,而且随时支持远洋舰队作战,战舰配置上比北海、东海舰队强上不少,仔细算来下,最弱的恐怕就是北海舰队了。

    但施琅这次带出的战舰,也十分可观了,宝船1艘,飞剪战舰6艘,旧式炮舰12艘,鹰船等中小型战舰也有30艘。共计近50艘。

    相对于朝鲜与日本来说,这已经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了。尤其是那艘长达四十多丈的宝船,就象母鸡带仔,劈浪而行,那巨大的身影让人十分震撼。

    巨大的指挥舱里,施琅和一众参谋正围着航海图,讨论着。

    副提督刘忠秦一如既往,改不了他那吊儿郎当的性格,翘着二郎脚,有一下没有下地嚼着一片槟榔。

    刘忠秦也算是颇有战功的将领,又是从湖广就加入秦军的老人,如果不是他这吊儿郎当的性格,加上大字不识几个,又不肯学。他估计也不用屈居副提督之位了。

    他嚼了一下,噗的一声把那槟榔吐出来,然后顺手抓过老搭档白时良的衣袖抹了抹嘴。

    正在喝茶的白时良气得差点噎死。

    “混江龙!你还真是死性不改”

    “老白,你何苦生这么大的气呢,你瞧,我等穿着戎装,就你穿着大袖官袍,不拿你袖子擦拿谁的?”

    “你!你”

    “别别别,老白,我答应到了日本。立即弄几个日本娘们把你侍候得舒舒坦坦的,行了吧。喂,老施,我听说你以前经常跑日本,这日本娘们,没少玩吧,怎么样,先给我们说说。”

    施琅抬头望了他一眼,再看看白时良。露出一副爱莫能助的表情来。

    “我说老施,这海图有什么可看的,他娘的,小日本还能翻得上天不成?屁大个地方。竟然敢自称天皇,冲着这一点,照我说就应该把小日本踩地上蹂躏几遍,也不知陛下是怎么想的”

    “刘提督。日本还是有些实力,不可小觑,而且咱们这次巡航日本。情况复杂,并非光是去打一仗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运用陛下提出的巧实力,以最小的代价,使我大秦的利益最大化。”

    刘忠秦很想反驳几句,但这些理念确实是天子提出的,他天不怕地不怕,却不敢反驳天子啊。

    白时良翻了翻白眼说道:“施提督,对牛弹琴有何用处,这次前往日本,施提督打算怎么做,可曾制定出预案来?”

    刘忠秦不服了,立即哼道:“什么对牛弹琴,别以为你看了几本书,就想唬俺,说了一大堆,不就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吗?这些屁话,以为我就不懂?”

    施琅和白时琅面面相觑,还真没想到这厮能说出这番话来。

    施琅淡淡一笑,对白进良说道:“目前主要看外交部和夜不收的,我们往前日本外海,能不能直接进入江户港还需要等待下一步消息,这预案不好做,还是到了再见机行事。”

    刘忠秦仿佛抓住了小辫子,立即笑道:“这不是屁话嘛,跟我说的有什么差别,眼瞧着远洋舰队、南海舰队在外头吃香喝辣的,咱们只能窝在家里成天没事在海上瞎逛,这次好不容易逮住次机会,老施,你他娘的到时可别做软蛋就行了,这次无论如何,咱们也要大干一场,老子不把小日本掀个底朝天,还就不回来了。”

    施琅一听,吓了一跳,这厮可不是别人,而是大名鼎鼎的混江龙,什么事都敢干,要是到时真个心血来潮,在日本大干一场,坏了朝廷的部署,那可就惨了。

    为了正副主将这间不至于产生裂痕,他没说什么,暗暗给白时良使了个眼色,军中都佥事的地位很特殊,协调之事也正好归都佥事管。

    “刘忠秦,收起你那臭模样,你若是真坏了陛下的事,信不信陛下会把你踢到北海去放羊。”白时良一拂那被刘忠秦拿来擦过嘴巴的大袖,抬出天子来施压。

    “嘿嘿,老白,老施,俺老刘知道你们担心什么,少拿陛下来压我,俺先把话撂下,俺不坏你们的事,但有肉吃的时候,得让我先上。”

    听这了话,参谋赵信等人暗换眼色,一言不发,北海舰队三名主官的关系,非常微妙,副提督刘忠秦心里一直不服施琅,加上他是追随天子的老人,平日嬉笑怒骂根本不当回事。

    都佥事白时良表面上总是敲打刘忠秦,但其实他与刘忠秦搭挡已经久,自有交情。

    施琅身为主帅,平时却处处得忍让着,但其实他也是个硬脾气,弄不好就会与刘忠秦掐起来,这次出兵日本,一开始就有些不和谐,等到了日本,会弄出什么妖娥子来,谁知道呢?

    此时的江户城,因为德川家光突然死了,德川幕府在指挥上有些不灵,以由井正雪为首的近千浪人叛乱,把江户城闹得一片大乱。

    阿部忠秋紧急调动军队镇压之后,由井正雪败退出江户城,最后退到了关原。

    关原是日本关东和关西的分界线,关东地区是包括江户、神奈川、千叶等地区。关西指的是京都一带。

    由井正雪败退关原之后,身边所剩下的浪人已经不多,在幕府大军的追击下,随时可能被剿灭。

    不甘心失败的由井正雪,决定再垂死挣扎一次。他退出江户城时,还在城中留下一些浪人作为内应,准备刺杀幕府的重要人物,散布谣言,制造恐慌,煽动下层民众,因此,江户城还不时会有些叛乱,德川幕府以重兵戒严之后,情况才稍好。

    但这个时候,幕府四位托孤家臣之间,又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争吵的起因是原于酒井忠胜、松平信纲一直以来对阿部忠秋的不满,导火索是在对待浪人的不同的处置意见。

    鉴于这次作乱是以浪人为首,酒井忠胜提出全面驱逐浪人的意见,多数人也觉得浪人不事生产,到处惹事生非,难以管制,这次甚至企图颠覆幕府,驱逐浪人在情在理,都表示同意了。

    但阿部忠秋提出不同的意见,他认为不能因为一次叛乱,就驱逐所有的浪人,而是应该主动加以疏导,让浪人有事可做,有固定的收入维持生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双方因此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互不相让,长久以来的矛盾因此激化了。

    在这里不得不说说日本浪人这个群体。

    德川幕府曾颁布法令,将社会划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统称“四民”;四民中的“士”,指是武士阶层,属于统治阶级,而农、工、商则是被统治的平民阶层。

    而没有藩主豢养,失去了生活来源,只能四处流浪就食的武士,就叫浪人。

    这些浪人身为“士”的阶层,谁也不愿去种田,干下贱的活,因为那样不符合他们“士”的身份。

    但武土太多了,各个藩主又豢养不了那么多,这些武士便没有了生活来源,于是变成了日本社会最大的乱源。

    阿部忠秋提出增加就业,保证武士有固定收入以解决问题,是很有远见的,细想来这才是治本之道。

    但江户刚刚被浪**乱一次,现在还在关原顽抗,这个时候,阿部忠秋提出这样的对策,被酒井忠胜等人视为绥靖,妥协,无能的表现。

    不管什么时候,主战的人,看上去总是更理直气壮的!

    ********************************

    PS:有关日本这几章,反应好冷淡,连月票都快没了,有些意外。再求求月票吧女(未完待续……)

第984章 介入的理由

    ***

    曾有西方传教士到日本传教,日本人对西方传教士说,如果你们能说服明国人信你的神,我们就信,如果明国人不信,我们也不会信。

    在这个时代,别的不说,单就文化信仰方面,日本人对中国绝对是发自内心的仰慕,颇有些唯中国马首是瞻的意思。

    随着大秦的崛起,并在海战中迅速打败了西方各国,日本人对大秦敬畏更深,这次江户之乱,就连发动叛乱的由井正雪,也不敢随意伤害大秦的商人。这一点,就连驻日本的大使韦正道事前都没有想到。

    现在在日本民间,有一传说流传得很广,那就是日本人的祖先,是先秦时期,始皇帝派徐福带来的三千童男童女。

    据说去年,在都京附近还有人从地下挖出了一块残缺的石碑,石碑用小篆刻成,记录的就是这件事。

    石碑出土之后,一传十,十传百,弄得日本举国皆知。

    现在这块石碑被大秦驻日本大使韦正道用五百龙币买下,收藏于大使馆之中。

    大秦的使馆位于江户城东南枫的街,离幕府不远,占地有十多亩,由多座苏州风格的建筑组成,后面在优雅的园林。

    因为江户成中还不时有浪人作乱,整座城都戒严了,幕府担心有浪人冲击大秦的使馆,引起大秦的不满,使馆外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日夜守卫。

    夜色中,使馆里传出隐隐的琴声,已经年近六十五岁的酒井忠胜,须发班白,正垂着眼睑,一边品茶,一边听琴。

    他在德川幕府中职居大老。“大老”该职位作为辅助幕府将军管理政务。地位在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