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扬天下-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没有任何犹豫,除了牛万川五百枪兵之外,麾下数千铁骑随着呜呜的角号声一起喷涌而出,快若闪电,从一面高坡上呼啸而下,那面篆体秦字大旗,顶端如一把长弓,威射九日落。

    旗下四千铁骑,如贴地飞掠的黑云。铁蹄敲地,惊沙激射,草屑纷飞,扬起的刀枪,气吞万里如虎。

    “封狼居胥,扬威万里!”

    “封狼居胥,扬威万里!”

    “封狼居胥。扬威万里!”

    在震天动地的呐喊声中,两支骑兵悍烈地撞在一起。一时间石破天惊,杀气激荡四野。螯拜长刀如闪电般劈出,力贯千钧,开山裂石,“杀!”一个狂冲而来的蒙古兵,被一刀劈过,整个上身抛射而起,血雨腥风飞洒漫漫。

    铁蹄雷动,流矢如蝗,四千秦军紧随螯拜之后。如同惊涛拍岸,摧入敌阵。

    刀光缭乱耀眼生痛,劈杀如电血光喷薄,落马之人,或被巨大的惯性带着翻滚不休,或被随后而来的铁蹄踏得血肉飞溅,浪潮般的杀声排云而上,直冲九霄。

    螯拜杀威一经倾泄而出,一发不可收拾。跨下战马长嘶,手上战刀再度横挥而出,噗的一声,对面之敌那硕大的头颅飞上半空。无头的尸体血喷如泉,溅了螯拜一身,他伸出舌头一舔。森森白牙渗进的血腥味让他忍不住仰天咆哮,威如天神。

    博尔忽同样是雄壮如虎。将一名秦军劈翻落马之后,嗷嗷嚎叫。催马扬蹄向螯拜飞冲而来。

    螯拜一咧那染血的双唇,虬须如刺,威凌四射,双腿一夹,战马嘶嘶人立而起,侍前蹄高高踏下之时,螯拜双手握刀,刀随蹄落,如电裂长空,惊雷炸地。

    疾冲而来的博尔忽顾不得劈螯拜的马首,奋力挥刀挡向螯拜那当头劈下的一刀,当!一声金铁交鸣,博尔忽还是小看了螯拜这惊雷疾电的一刀,那巨大的劈力,让他虎口瞬间爆烈,战刀脱手飞出。

    “嗷!”螯拜适时虎啸一声,长刀威势更烈;

    咐!一声令人惊心动魄的响声之后,博尔忽被从头到臀,整个被劈成两半,鲜红血液,花花绿绿的肠子倾泄而出,螯拜这惊天一刀,最后又砍断了战马的脊骨,让战马悲鸣倒地,轰隆有声。

    “将军威武!”

    “将军威武!”

    “将军威武!”

    敌军主将一死,千军惶然,惊呼阵阵。秦军则是士气大盛,呐喊冲霄,四千铁骑随螯拜如浪扑进,缭乱的战刀纷飞落下,杀得敌人血流漂杵,溃不成军。

    一里外的沙喇万没想到,博尔忽会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以至于根本没有时间让他反应,螯拜的几千人马已经疾风吹麦浪,向他席卷而来。

    就连左翼的牛万川也没想到,螯拜这一击之威如此暴烈,势摧山岳,让敌人前锋刹时土崩瓦解。气得他不禁破口大骂,也不知他在骂博尔忽太无能,还是骂螯拜太无耻,说好等自己包抄过去的

    别等了,再等一下子,恐怕连残渣都没了。

    “儿郎们,快,随本将杀过去,他娘的,快啊!杀!”牛马川怒火冲冠,杀气凭陵。带着五百枪兵狂奔飞掠,从横坡一则疾掠而去。

    这边螯拜已先声夺人,一里距离,战马狂奔之下,刹那即至,哪里还容得沙喇退缩,被迫应战的他,挥刀一指,右则一千人马狂冲而出,向牛万川奔杀而去。

    剩下的四千人马再度一分,欲避开螯拜的正面从其两翼夹击。

    无数的铁蹄敲击着地面,地动山摇,狼居胥山主峰的积雪,竟被震得崩坍下来,山谷中隆隆巨响,飞雪如雾,漫漫腾卷,古木折断,山河惊析。

    而这一切,都未能让血战的敌我两军稍为停歇,牛万川见才有一千敌人来迎击自己,又不禁破口大骂,长刀一举,身后千军勒马,速度渐慢,十多骑则脱阵而出,向前散开,十多门火箭溜全部使出;

    在对面之敌惊叫走避声中,啾啾连响,一道道耀眼的火焰呼啸而去,落在敌阵之中,轰!轰轰轰一团团火光冲起,泥沙草屑飞射,一匹匹敌骑在巨响声中,被炸飞而起,断臂残肢当空飞舞,惊马乱冲,伤者悲嚎,乱象纷纷看得人伤心惨目。

    牛万川他们连马也不下,平端步枪,呯呯射击,呼啸的子弹再次把两百步外的敌骑打得纷纷倒地,发出阵阵的撞击声,尘土飞扬,血花如雨。

    “杀!”

    眼看敌人胆气尽泄,乱如豕突,牛万川让士兵收起步枪,拔出战刀,战马再次冲刺而出,奔杀而去。

    这边沙喇分兵为二,欲从螯拜两翼杀过,以弓箭漫射,螯拜却死盯着他的将旗不放,沙喇在右翼,他就向右翼杀去,对左翼的敌军视若无睹。

    嗡!

    阵阵弓弦声震人耳鼓,漫天箭雨腾空而起,如黑云遮日,嗖嗖地射下,螯拜一边挥刀劈砍,一边摘弓在手,待敌方箭雨一落,他便连抽三箭在手,力挽长矢,三箭连珠向沙喇的旗手射去。

    噗噗噗!三箭无一偏失,一声惨嚎,旗手应声落马,在这样的激烈的战场上,帅旗比主帅本身更重要,能看到主帅的人极为有限,所有士兵都是以帅旗为引导,追随前进,帅旗一倒,往往就被视为主帅已亡。

    “杀!”螯拜三箭得手,以长弓狠狠一抽战马,快职离弦之箭冲去。

    “将军威武!”

    “将军威武!”

    秦军再次欢呼雷动,跟着螯拜斜掠而出,狠狠地撞在沙喇的右翼战阵上,一时势崩雷电,血漫长空。那画面既惨烈又壮丽,黄尘漫漫之中,坠马者纷纷,交错的刀光象是在用鲜血作画,而苍苍莽莽的草原和碧空就是画布,血光如梅花沾染,朵朵连成一片红云。

    以为主帅沙喇已死的敌军无心恋战,在螯拜暴烈的冲击下,一如轻冰见日消,有的逃离战场,有的困兽犹斗,一片零乱。

    螯拜挥刀如电,咆哮如雷,带领着几千秦军不断地凿进,最终把敌阵狠狠地凿穿,狂潮一样的马蹄过处,遗下一地残破的尸体和零乱的刀箭。

    牛万川那边也席卷过来,两两穿插,如镰刀割麦,飞扬的马蹄,锋利的弧线,如林的刀光,不断地切割着敌阵,交错冲杀之间,但闻敌人悲呼哭嚎,声绝苍野。

    斡滩河的水被血花染成了红色,狼居胥山的高峰久久低昂,蒸云弥幻。长天幂幂,枯草浪伏。

    激烈的厮杀声渐渐变小,秦军的欢呼逐浪而高,如雷的铁骑绕着伏地求饶的敌人狂跑。

    这一刻,不儿罕山在哭泣。

    这一刻,狼居胥山在欢腾。

    ************************

    PS:我觉得吧,剩蛋节才应该叫光棍节,给光棍们加更一章,节日快乐!

    求推荐票!还有29号双倍月票开始,各位亲别忘了给我留几张哈。

    (未完待续……)

第796章 封狼居胥

    ***

    秦风浩瀚荡北冥,

    漫倾天河洗甲兵。

    封狼居胥在今日,

    凯歌一曲奏龙廷。

    狼居胥山上,西风凛冽,旌旗漫卷,金戈如林,都佥事蒋义涵挥笔题诗,勒石记功,三军将士慷而慨之,战刀挥舞,欢呼雷动。

    一千多年前,霍骠骑封狼居胥,丰功伟绩万世传颂。今日大家再度封狼居胥,虽有邯郸学步之嫌,但这样的功绩,毕竟不是谁想学就能学的。

    数千将士中,有不少是来自科尔沁的士兵,他们心情肯定要复杂一些。

    但无论如何,现在他们是大秦的一员了,而且新获大捷,上必有封赏下来,只为这份胜利的喜悦欢呼,亦不为过。

    山下一战,沙喇死于乱军之中,六千札萨克图骑兵,死者千六百人,大部分被俘,少量溃散。

    另俘札萨克图汗诺尔布的妃妾67人,以及一子一女,另有叔伯子侄等上百之多。

    诺尔布的汗帐就在狼居胥山下的斡难河畔,他这些年的积蓄,以及刚灭土谢图部所得,连同各种珍珠宝石一起,价值近两百万龙币,皆被秦军缴获。

    至于马牛羊之类的,根本未及统计,初步估计,少也有一百五六十万头以上。

    如今整个漠北,就象脱光了的少女,再没有什么反抗之力。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这可不是乱说的,在漠这种苦寒之地。**月的季节,一但遇冷空气来袭。但是大雪纷飞也很正常。

    庆祝过胜利之后,螯拜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休整。第二天即兵分五路,其中留一千人马给都佥事蒋义涵,立即押解诺尔布王帐牧地的缴获及两万部众(主要是年轻的妇女及孩子)返回科尔沁,其余四路人马,兵分四路扫荡漠北。

    漠北地域辽阔,东到大兴安岭,西至乌梁海、阿尔泰山,散布着大大小小的牧场,这两年气候好。漠北也不例外,可谓是风调雨顺,水草丰茂,牛壮马肥,羊群成片。

    如果能把漠北整个扫荡一遍,光是牛羊便不会少于五百万头,还有大量的战马,这些可都是最丰厚的战利品啊。

    除此之外,还有名贵的皮毛。药材等等,相信只要捷报传回,大秦的商人一定会蜂拥而来,就象当初刚拿下科尔沁时的情景。

    科尔沁现在建立了一批大型毛纺厂。生产毛衣、毛毯,加工皮革,需要大量原料和人手。所以漠北的妇孺,也是一毕财富。

    螯拜和牛万川在漠北疾掠如火。把诺尔布的老婆孩子一股脑给端了,身在漠南的诺尔布还一无所知。正在归化城一带与马永贞的大军鏖战。

    ***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名闻天下的北朝民歌,描写的正是归化城一带的情景。

    归化城是明隆庆六年,由土默特部阿勒坦汗召集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建的一座城,共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蒙古牧民给这座城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

    阿勒坦接受明朝册封后,明朝赐此城名为归化城。

    它北枕巍峨起伏的阴山山脉大青山,可通北部丰美的草原;南隔黄河与鄂尔多斯草原相望;东连连绵起伏的蛮汗山;

    这里是黄河、黑水河冲积而成的平原,土地肥沃,地形平坦,灌溉便利,史称敕勒川丰州滩。

    与漠北的苦寒相比,敕勒川一带气候不但适宜放牧,还利于耕种,高耸入云的阴山挡住了南下的寒流,气温比漠北暖和很多。

    诺尔布成功吞并土地默特左右两旗之后,不但得到了大量的牛羊,而且实力也增加了不少,总兵力达到了三万。

    马永贞以四万整编后的大军,渡过黑河,一举攻破归化南面门户之大板升城,歼敌两千。

    值得一提的是,大板升城的民众多为明朝晋陕不堪压榨的农人,兵变逃卒,起事失败的白莲教众潜逃而来归附蒙古,在丰州川一带开辟良田万顷,连村数百。如今此地俨然与长城内的农耕汉人无异。

    蒙古人光靠吃牛羊是不行的,正因为如此,诺尔布才拼了老命也想在归化城站稳脚跟,然后以此为根基,扫荡整个漠南。

    马永贞攻破大板升地,让诺尔布大为恼火,对作战不力的手下大将卓力格图劈头盖脸地大骂了一通。

    卓力格图为了解脱,便把矛头引向奇他特和图雅,他对诺尔布说道:“大汗,奇他特心存异志,对大汗说要把马永贞引到河套去,他们现在占领的宁夏,依河防守,坐看咱们与马永贞拼杀,大汗,不是”

    “不是什么?”诺尔布一脸横肉直跳,杀气弥漫,被雅图那个娘们摆了一道,这是他心头的一个伤疤,卓力格图不提还好,一提起来他更怒。

    “大汗,不是我作战不力,这次是大板升的汉人勾结马永贞,为马永贞通风报信,把我的兵力部署告知马永贞,才让马永贞钻了空子渡过黑水”

    旁边的格根台吉也劝道:“大汗,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马永贞占领了大板升地,很快就会推进到归化城下。大汗,我听说东面的蒙轲,也正在整编翁牛特,喀尔喀、巴林等各部兵马,从马永贞整编后的效果来看,一但蒙轲也完成了整编,从东面夹击而来,咱们恐怕会有被困住的危险啊。”

    格根台吉在诺尔布手下算是最多谋善断的一个,诺尔布一向对他很倚重,他皱着眉头问道:“格根,那你现在有什么好计策?”

    格根说道:“大汗,不能再死守归化城了。”

    “你的意思是要我放弃归化城。”诺尔布真不愿意这么做,吞并土默特两翼旗后,所有妇孺和牛羊都在此,马永贞可也全是骑兵,如果放弃归化城,这些怎么带走,好不容易到手的战果,就这么扔给马永贞?

    “大汗别急,我也不是让大汗放弃归化城。但也不能死守,大汗,现在应该把主力移出城去,只留部分兵马守城即可。否则马永贞一但围城,归化就成了死城了。”

    诺尔布一想也对,主力出城后,可以发挥机动作战的长处,还可以牵制马永贞,让他难以全力攻城;

    只要拖上个把月,寒冬一到,大雪一落,马永贞肯定得退回大同,说不定到时还能寻到机会,大败马永贞,然后夹大胜之威一举吞并漠南各个部族。

    “好,就按你说的办。”诺尔布面色一整,对卓力格图说道,“本大汗留五千人马给你,卓力格图,这次你若再守不住归化城,就连同你的家人一起斩首。”

    卓力格图连忙伏地答道:“大汗放心,我一定死守归化城,人在城在,城破人亡。”

    大板升城离归化不远,诺尔布顾不得多说,留下五千兵马给卓力格图后,自己带着两万余主力匆匆撤出归化城。

    出城之后,格根台吉又对诺尔布说道:“大汗,我有一个新的想法,咱们不如留下几千人马牵制马永贞,主力奔往西南,做出随奇他特之后进攻河套的样子;

    这样一来,马永贞肯定不能不管了。等他追去,咱们再突然折道向南,去攻打大同,能打下当然是好,就算不能打下,这一圈兜下来,也够拖到寒冬了,还有大同边墙外的察哈尔各旗,到时顺便收拾了,这样马永贞也会军心大乱。”

    诺尔布狠狠一击掌,称赞道:“格根出的好主意,好好好,咱们这就办。”

    蒙古骑兵,说走就走,两万多大军中,诺尔布再度留下五千在归化城外牵制马永贞攻城兵马,自己带着主力呼啸而去,直奔奇他特过河的东胜卫。

    *************

    PS:第三更奉上,向大家说一声,书评大赛投票开始了,敬请各们书友到书评区在置顶贴找到标题为《存仁义人可为君,怀忠孝志当昊远》的书评贴为这标题汗一个先!书评发表人为“姑蘇三拢保氪蠹野锩ν断履蟮囊黄保培牛扛鯥P每天可以投一票,请大家多多投票哈,拜托了。(未完待续……)

第797章 血色临洮

    ***

    “报!大都督,诺尔布两万大军往西南的东胜卫方向去了”

    “什么?”马永贞听到大帐外侦骑回报,不禁暗吃一惊,连忙说道,“再探,无论如何,不能失去诺尔布行踪。”

    “喏!”

    侦骑转身急奔出帐,马永贞一下子陷入了沉思之中。诺尔布的意图是什么呢?

    他在归化城中留五千兵马,在城外又留五千兵马,似乎没有放弃归化城的意思。那么他认为留下的一万兵马能挡住自己的四万大军的进攻吗?

    说实话,如果诺尔布利用骑兵机动作战,一时还真难以奈何得了他。

    但如果是打城防战,以秦军现在装备的火箭溜等武器,要攻下一座城还真不见得是什么难事。

    诺尔布把主力撤出归化城,显然是明白,打城防战对他不利。

    那这就矛盾了,既然知道打城防战不利,又不把兵力全部撤出,难道他打算留下几千人马慰劳自己?

    马永贞一样一样的排除,最后觉得诺尔布把一万兵马丢在归化城内外不管,自己跑去河套的可能性不大。他决定赌一把,赌诺尔布不是真的要去河套。

    不过,如果诺尔布真的杀入河套,后果将非常严重,现在河套的奇他特,已经有两三万人马了,再加上诺尔布两万的话,苏谨能不能挡得住,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今整个关中,兵力非常空虚。苏谨一但挡不住这几万蒙古大军,西京都有可能失陷。

    这样的后果是马永贞承受不起的。

    为保万全。马永贞随后把郭云龙传来,屏退左右。才轻声对他说道:“郭将军,本督命你率一万大军,缀着诺尔布,你且不可贪功冒进,如果诺尔布真要渡河进入河套,你再全力阻止。若其只是声东击西,这不失为一个削弱漠南各部的机会,最好能把他往蒙都督那边逼,你明白了吗?”

    这样说郭云龙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的话。也不用混了,他连忙抱拳答道:“大都督放心,末将知道怎么做了。”

    “好,你立即出发吧。”

    “喏!”

    派出郭云龙一万大军后,马永贞立即下令拔营起寨,三万大军迅速向归化城推进,以求尽快破城。

    ***

    同样想尽快破城的还有临洮的那日松,他已经打出了真火了,一万七千兵马。拼命攻打狄道城,结果伤亡了近三千,摇摇欲坠的狄道城竟然一次次的撑住了。

    就连副将苏合亲自率军攻城,也被一次次的击退。

    兰州城下的固始汗也火了。发来命令,五日之内若再拿不下狄道城,斩!

    城头上。伍青峰舔着干裂的嘴唇,望着城外又开始准备进攻的敌军。那如云的战阵,绵延十里。刀枪如林。

    副将宋百韬已经壮烈牺牲,临洮府同知李伯村重伤。城中军民,连同伤者已经损失近五千,所有火药、炮弹、震天雷都用光了,伍长亭他们一次次的询问,援军什么时候才到。

    伍青峰却只能一次次安慰,快了,快到了!

    城头剩下的无论是军还是民,几乎个个带伤,一个个瘫坐在城垛下,士气日渐低落。

    伍青峰自己也不知道,狄道城还能支撑多久,还能不能撑过敌人下一个波次的进攻。但看着城中青壮在拼死帮着守城,他无论如何也不忍心弃城而逃了。

    “将军,敌人又开始进攻了。”这样的话伍长亭已经说了无数次,或许对敌人的进攻已经麻木了。

    “大家快起来,准备战斗!”伍青峰大喝起来。

    城头的军民望着城外的敌军,有沉重,有仇恨,有决绝。

    大家心里其实都清楚,再这么下去,狄道城坚守不了多久了,但城里便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妻儿,守不住也要守啊。

    咬着牙关,每多支撑一刻,就多一点生存的机会。

    在伍青峰及各级秦军将领的呼喝下,所有的秦军士兵以及参与守城的青壮都站了起来,握紧了刀枪,沉默地望着城外的敌军,这种沉默,给人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

    就在城外的敌方大军整队完成,将要发起进攻之时,城中突然传来很大的动静,只见城中的老弱妇孺,便是三尺童子,六旬老叟,都拿着简陋的武器,有的顶着铁锅,有的拿着菜刀,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拾块砖头,纷纷向城边拥来。

    伍青峰看到这一幕,本已没有丝毫波澜的心头,突然泛起阵阵波涛,他连忙走到女墙边,向城下大喊道:“乡亲们,你们这是干什么?”

    有老者大声答道:“伍将军,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来帮守城。”

    伍青峰大急:“乡亲们,守城之事,自有我们担当,我伍青峰向大家保证,除非敌人踏着我伍青峰的尸体,否则休想踏进狄道城一步!乡亲们,敌人就要发动新的一轮进攻了,大家快回城,以免被误伤”

    这时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子,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但见她手持宝剑走出来,对伍青峰说道:“伍将军,你不必说了,将士们鏖战已久,付出了巨大牺牲。再者说了,敌人若破城,大家又能躲到哪里去?当此城危之时,还分什么军民,大家理应同舟共济,共克时难。”

    伍青峰一看,这不是临洮同知李伯村的夫人是谁,他匆匆回头望了望城外,连忙说道:“李夫人,李同知忠君爱国,重伤卧床,需要李夫人照顾”

    伍青峰刚说到这,城外的角号声越发急了,亲兵伍长亭急声喊道:“将军,敌人开始进攻了!”

    伍青峰已顾不得许多,城下的李夫人,此时指挥着一群老弱妇孺,竟然是忙而不乱,井然有序,相传她娘家姓林,父亲在崇祯初年官至参将。

    大概是承接了乃父余风,她早将人分组,谁负责搬运矢石,谁负责抬担架,谁上城帮守城,皆有定论,行动迅速。

    这时,敌人新一轮的进攻开始了,黑云压城,呐喊阵阵,一浪一浪一拍击着城头。

    首先是黑压压的箭矢,排云而上,呼啸而来,如同雨点一般打在城头上,城中军民或是躲在城垛下,或是顶着盾牌、铁锅、木板。迎接着敌人一**的箭雨。

    那日松这次亲自到城下督战,并组织亲兵作为督战队,退者立斩。

    一万多敌人,自三面城墙发动猛攻,一部部云梯迅速架上城头,一个个敌人瞪着嗜血的眼睛,露着森森的白牙,咬着大刀,手脚并用,拼命地爬上云梯。

    城头的砖头石块,纷纷砸下,把云梯上的敌人砸得头破血流,噗噗连声掉到城下,呐喊声,惨叫声,弓弩声,落石声,一时交织如潮,声析江河。

    李夫人一柄宝剑在手,斥叱连声,连斩数敌,竟是巾帼不让须眉,城头军民见了,无不大声叫好,士气大涨。

    然而敌人的攻势更猛,一个个蒙古大汉壮硕如牛,仿佛杀不完一般,一个摔落下去,又一个翻上城头,城头的青壮提刀拼杀,妇孺用砖头砸,拼死不退。

    一个五十老妇,被敌人砍断一臂,硬是用剩下一臂死死抱住敌人的腿,用牙齿撕咬。

    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用尖利的竹枪从敌人背后刺入,受伤的敌人回身挥刀,另一妇人扑身上去挡刀,鲜血溅了孩子一脸,孩子放声哭喊,双手使出吃奶的劲狠狠一推,竟硬生生把竹枪推出敌人的前腹

    伍青峰他们个个如野兽一样咆哮着,奋不顾身地劈杀,身上沾满了敌人和自己的鲜血,如同血人一般。

    就在战况进入白热化的时候,狄道城南,突然传来阵阵闷雷般的声音,站在城头遥望,可见一面面黑色的旌旗出现在六七里的坡脊上。

    “援军来了!”

    “大秦的援军来了!”

    “来了,援军终于来了呀!”

    “”

    城头军民,一边抵抗,同时忍不住放声大哭,就象受了无数委屈的孩子看到了亲人一样,忍不住放声大哭。

    这一幕,震撼人心,九死一生人人们,血泪满脸,心头浪涌,阵阵高呼汇成浪潮,响遏行云。

    攻城的敌人大为惊恐,城下呜呜的角号声响起,汹涌的敌军顿时如潮水退下去。

    城头的军民趁机痛打落水狗,一阵阵的石块砖头拼命往城下砸,一时石落如雨,敌人抱头鼠窜,不幸者被砸得头开血贱,惨叫倒地。

    望着退去的敌人,再回望南边滚滚而来的黄尘,坚强如伍青峰,竟也不禁眼角微湿,天可怜见,总算撑到援军到来了。

    城下的那日松匆匆收兵,同时派兵马向南迎去,他已经接到禀报,来援的秦军并不多,最多只有三千,如果能一举击退援军,还有机会破城。

    这次奉命前来支持临洮府的,正是高一功率领的三千骑兵,他们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离城十里,就已经听到了激烈的喊杀声。

    高一功无所犹豫,率领三千铁骑一刻不停向城下杀来,旌旗猎猎,黄尘滚滚。

    那日松五千骑兵,刚迎到城南两三里,双方便轰然撞上,一场血战由此拉开大幕

    ***********************

    PS:又下雨了,夜半冷嗖嗖的,听着夜骑高加索,我在荒原上码字求推荐票!(未完待续……)

第798章 一封信

    ***

    为了迅速击退来援的秦军,那日松亲自带五千人马来迎击。

    五千骑兵飞掠争驰,黄尘漫天,浩浩乎如浪潮翻涌。声动如雷,山河震撼。

    高一功本想趁敌军忙于城之际,一举杀到城下,给敌军一个下马威,给城中军民一个鼓舞。但那日松的反应之快,超出他的预料。

    双方在城南四里一片平野间撞上。没有任何花哨,来不及避让,这就是一场骑兵对骑兵的对冲。

    但见尘烟漫涌,旌旗翻卷,大地在无数铁蹄的重击下,阵阵颤动,如巍山崩裂,地龙翻腾。

    将军圆睁的怒目,士兵如雪的战刀,战马飞扬的鬃毛,秋风凛冽,天地肃穆,杀气直冲层云,地上百兽惊走,天上鬼神皆惊。

    数十万秦军能装备六八式步枪的只是少数,高一功这三千人马就没有装备,青一色的冷兵器,马刀、弓箭、圆盾,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杀敌的决心。

    但闻角号喧天,呐喊如潮,两军无不把战马的速度催到了极限,马蹄狂乱,疾速奔腾,那种磅礴的气势足以摧山倒岳,四野轰然,接了,更近了嗡!随着一阵阵弓弦闷响,一蓬蓬箭雨从两军阵中同时腾空而起,如黑云遮天蔽日,在天空交错而过,嗖嗖射落!

    锋利冰冷的箭头透骨而入,噗噗有声,鲜血暴射,中箭者惨叫坠落,战马零乱悲嘶,扑倒翻滚,轰隆阵阵,烟尘飞腾。

    两军对冲,速度何其之快,百步距离。只来得及一次齐射,随后无数战马跃过落马者的尸体,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狠狠地对撞在一起。

    蓬!两军就象是彗星互撞,一时间,石破天惊,煞气激荡,漫天的血液随着挥落的战刀溅起,形成一道猩红的血幕,壮丽而刺目;

    有的战马当头互撞在一起。发起惊心动魄轰响,两马骨头尽折,交错翻滚倒地,马上的士兵被巨大的惯性抛飞上半空,口喷热血,悲呼欲绝

    高一功虎躯微伏,怒吼如雷,巨大的马槊横扫,将对面冲来的敌人扫得倒飞而出。胸腹塌陷,血雾喷洒;

    他如雷咆哮声再起,“杀!”人如虎,马如龙。巨大的马槊随着双臂轮圆,发了慑人的呼啸,接连扫落四五敌骑,威抛之盛。慑人心魄,无人敢挡其锋。

    关中一向被喻为华夏兵库,秦人高大粗犷。剽悍勇武,战斗力丝毫不弱于北方的游牧民族,高一功率领的这几千骑兵,多为西北大汉,经过多年的征战,阵形严整,气势睥睨,凿阵摧锋,如闪电劈乌云,势无可挡。

    蒙古大军在主将那日松亲自率领下,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