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扬天下-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当家将军放心吧,晓得,这家伙可是大功一件。”
王归晨根本不去阻止手下人,满汉之间的仇恨太深了,满清入关以来,数以千万计的汉人惨死在满人的刀下,每个满人有一百个脑袋,恐怕也还不清他们欠下的血债。
就在大家折腾得不亦乐乎的时候,王归晨突然感觉屁股下的大地微微颤动起来,越来越强烈,“不好!莫良,快!快!快去查探,哪里来的骑兵,快去”王归晨一跃而起,疾声大吼起来,林子里顿时乱成一团。
莫良与十来个民军翻身上马,急冲而出,才冲出一里,就看到数十骑狂奔而来,阳光下那黑衣玄甲反射着冷漠的光芒是秦军!
这十数骑只是牛万川撒出的游骑之一,不久之后,他五千骑兵呼啸而至,无数铁蹄震得地动山摇;
说是地动山摇一点都不夸张,几千骑兵狂奔之下,隔着两三里,就能清晰地看到地面上的浮土在轻轻弹跳,脚下麻麻的,让人有种站立不稳的感觉。
“大秦威武!”
“大秦威武!”
“大秦威武!”
王归晨带着几千民军,既兴奋又忐忑地齐声喊着,刘忠秦授予的那面“秦”字大旗由王归晨自亲举着,高高地举着,生怕迎面而来的秦军看不见,顺势碾过来
提着一对巨大的流星锤的牛万川,见旁边的树林里倒吊着许多光溜溜的人,以为王归晨他们是在吃人肉,这年头乱军吃人肉的并不稀奇。
先到的游骑上来向牛万川禀报了真实情况,牛万川神色才松开。
王归晨被带了上来,牛万川指着他手上那秦军大旗,声如炸雷道:“你说这是混江龙那厮授予你的?”
“混江龙?不是不是,是刘忠秦刘将军授予小的,让小的来招拢各路义军”
“哈哈哈,刘忠秦就是混江龙,混江龙就是刘忠秦。”牛万川毫无吝啬于揭刘忠秦的老底,“不错,不错,竟然俘虏个贝勒,王归晨是吧,好样的,把人带上本将军瞧瞧。”
莫良等人也不给巴尔楚浑穿衣服,就这么把人拖到牛万川面前,牛万川一看被剃得光洁溜溜的巴尔楚浑,下身血淋淋的,这辈子算是绝后了。
牛万川神色怪异,对身边的都佥事余鸿笑道:“余大人,好歹是个贝勒,你可得把功劳给人家记上。”
余鸿笑着点头,王归晨大喜,连忙拜道:“将军,你们可是要往京城,我给将军带路吧。”
“你不错,哈哈,好,前头带路。”
王归晨让李三规留下来率领民军,他则带着牛万川直奔燕京而去。
巴尔楚浑的溃兵才逃回城没多久,永定门外已经是黄尘嚣天,蹄声动地,一面面黑色的旌旗,如同乌云遮山,猎猎飞掠而来。
永定门上的守军仓皇南望,望着怒海奔怒般的黑色铁流,如林的金戈,凛冽的杀气,扑面而来。
“秦军!”
“秦军!”
“是秦军!”
城头上惊叫一片,乱成一团,终于,秦军还是来了,黑衣玄甲,凝重如山,那种无形的重压,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从汉阳第一次遇上这支黑色的铁流开始,先是英亲王阿济格狼狈逃回,接着是洪承畴断送整个东南,再到豫亲王多铎全军覆没,大清一败再败,一次比一次惨;
就是这支黑色的铁流,仿佛突然从异域横空杀来的魔鬼军团,把如日中天、不可一世的大清,打得晕头转向,溃不成军!
现在,这支让人闻风丧胆的黑色铁流,终于滚滚地压到燕京城外,如同乌云压城城欲摧。
那如闷雷滚滚的铁蹄声,让高近十丈,巍峨如山的永定门在颤抖,让周长几十里的城墙在颤抖,让城头上的每一个清军的心在颤抖,让整个燕京城在颤抖,瑟瑟地颤抖
秦军直逼到永定门外才戛然而止,但那如山的杀气,却象有巨大的惯性,直摧城头。
隆隆的战鼓随即响起,仿佛是为了宣告大秦的到来,声震天地。与此同时,千军怒吼:
“大秦威武!”
“唬!唬!唬!”
“唬!唬!唬!”
“唬!唬!唬!”
*******************************
PS:虽然有心里准备,但订阅大起大落,还是很失落。兄弟们,月票、推荐票,一样支持点吧,安慰安慰........(未完待续……)
第604章 多尔衮之死
***
“快!快让英亲王率军回援京城!”
一向沉着的多尔衮,也慌乱了,由于起身时动作过急,朝冠后的花翎斜到了一边,胸前那串金黄色的朝珠挂在桌子角上,绷断了绳子,108颗朝珠散落一地;
伏在下首的范文程看着四处乱滚朝珠,感觉这就象是大清朝,最后的一线希望终于也绷断了。
多尔衮下完命令,换上一身铠甲。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有护肩,护肩下有护腋;另在胸前和背后各佩一块金属的护心镜。
这套铠甲曾随多尔衮征战多年,但入关以来,他已经很少穿了,如今他却不得不再次披甲上阵。
现在,多尔衮就是事实上的大清皇帝,若是主动“御驾亲征”,会很涨士气;但眼下他却是被逼上阵,这意味着大清没人了。
“王上!”范文程叫道。
多尔衮度过了最初的惊乱,神色稍定,对刚林和范文程说道:“你们去找郑亲王,让他接手组织撤退,一但英亲王援军到达,我们里应外合击退城外秦军之后,立即撤往关外,能撤多少人是多少人,快去!”
“喳!”
范文程与刚林也知道现在不是废话的时候,应了一声匆匆往郑亲王府赶去。
多尔衮随后带着侍卫,直奔永定门。
沿街所见,每个满人都是神色慌张,惶惶不可终日,街上一片狼藉,倒下的阳伞,滚到街中间的箩筐,背着包袱小跑的妇人,啼哭的孩子,紧闭的商铺
与满人聚居的内城不同。正阳门以外汉人聚居的外城,却是一片沉静,所有汉人都被勒令留在家中,不得出门,否则格杀勿论。
街上除了巡逻的八旗兵,不见一个汉人,层层叠叠的民居静得怕人,仿佛这是一座死城。
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多尔衮非常清楚,这不是一座死城。几十万汉人没有死,他们或许正在沉默中静静地等待着,随时可能会象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将一直压迫着他们的满人迅速淹没在愤怒的熔岩下。
望着若大的外城,静得不闻一丝声响的外城,多尔衮突然有种窒息的感觉。
从正阳门(内城正门)往南,过了珠市口,就是天桥了,天桥两边有汉白玉栏杆。桥北边东西各有一个亭子。桥身很高,三梁四栏。桥下为由西向东的小河龙须沟。
明代皇帝要往永定门内的天坛拜祭时必经此桥,因而命名天桥。
城外秦军兵压永定门,多尔衮要往永定门。自然就会经过天桥,这就给有心人提供了事先伏击的机会。
多尔衮带着两百护卫驰马上天桥时,河岸的一栋四合院里突然传出噼噼啪啪之声,尤如阵阵的枪声响起。惊得多尔衮和他的侍卫纷纷勒停战马。
虽然大家很快回过味来,这是有人在放鞭炮,被吓了一跳的多尔衮还是不禁勃然大怒。他指着冒出硝烟的四合院厉喝道:“快去看看,是谁在燃放鞭炮,通通斩了!”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放鞭炮,是想提前庆祝大清的统治结束吗?
精明的多尔衮这次可猜错了,这鞭炮声不是要提前庆祝什么,而给是他送葬的。
鞭炮声还没停歇,天桥下就突然响起两声巨大的爆炸声,轰!轰!一时惊天动地,满城颤抖,整座天桥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拱起,多尔衮与身边的侍卫刚发出短促的惊叫,就连同战马一起,被强烈的冲击波冲到了半空。
一匹匹战马,一个个侍卫在空中被无形的力量撕裂,血雨纷纷那一瞬间,多尔衮眼前的景象突然变得很慢
他清晰地看到自己坐骑肚子爆开,肠子飞散,看到自己的的右腿从根部被巨大的的力量撕断,飞离身体,他却感觉不到丝毫疼痛
我要死了吗?就这么死了吗?一个意识掠上他的大脑,我是大清的摄政王,怎么能死得如此窝囊,就算死,也应该在万众注目之下,昂首挺胸走上刑场,不屑地向秦牧冷笑几声,让天下看到,就算是死,身为大清的摄政王,也会死得轰轰烈烈
多尔衮注定没法实现他最后的愿望,北京的天空那么的蓝,飘浮的白云象一片片自由的帆,多尔衮长久以来的压抑,还没来得及释放,身体已经开始坠落,飞快地坠落;
“啪!”的一声,他的头砸在一堆马粪上,整张脸钻了进去,意识在这一瞬间突然消失
硝烟散去,侥幸逃过一劫的侍卫勒停受惊的战马,惊恐万状地冲回天桥,绝望地嚎叫着,“王上!”
“王上啊!”
“王上”
“在这里,在这里,王上的腿天啊!王上右腿没了”
侍卫在一片狼藉的桥头找到多尔衮的身体,并将他从马粪里拔出来时,他已经生死不知,“王上,你不能死啊!”
“王上,你快醒醒啊!”
侍卫呼天抢地,悲嚎不止,乱成了一团,就在这个时候,刚才燃放鞭炮的那栋四合院冒出滚滚浓烟,直冲天际,如同烽火台上的狼烟。
紧接着,四周的民房传出阵阵的锣鼓声。
已经很久没有露面的夜不收都指挥使黄连山,在锣鼓声中与两三百人从向栋民房中杀声,齐声呐喊:
“多尔衮被炸死啦!”
“多尔衮被炸死啦!”
“”
阵阵的呐喊声响遏满城,那些侍卫惊魂未定,又被围攻。黄连山他们的装备一点也不比多尔衮的侍卫差,火枪、弩箭、刀剑、震天雷应有尽有;
由于天桥已经被炸断,侥幸未被炸死的侍卫被隔在两边桥头,南面桥头只有二三十人,呯呯的枪声中,子弹呼啸而来,中弹的侍卫惨叫倒地,飞来的震天雷此起彼伏的爆炸,惊得那些战马悲鸣着四处乱冲。
南桥头的侍卫猝不及防,一下子又伤亡十多个,再也无心恋战,抢了多尔衮的尸体,朝永定门方向飞逃而去。
黄连山他们一连大喊,一边也朝永定门杀去,原来平静的外城,在激烈的爆炸声和喊杀声中,也开始乱了起来,到处有人在大喊:
“多尔衮死了!”
“建奴完蛋了!”
“杀建奴啊,报仇啊!”
“”
与此同时,永定门外的的牛万山一看到城内升起的黑色烟柱,立即命五千手下发起猛攻,首先是用火箭溜对着城门猛轰。
永定门上的清军正在拼命还击,炮声轰轰,几个侍卫带着多尔衮的尸体逃来,守军一看多尔衮那残破的尸体,无不大惊失色,一片哗然
再看天桥方有人马杀来,呐喊如潮,城头的清军竟然就此一轰而散,争相逃命。
几名侍卫带着多尔衮的尸体逃来永定门,本是因为这里有守军,可在依靠。他们哪里想到,多尔衮的尸体竟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望着惊慌失措,争相逃命的八旗兵,侍卫们欲哭无泪。
“快,打开城门!打开城门!”黄连山大吼着,两三百手下顾不得追杀溃逃的清军,蜂拥而上,有的冲上城墙,合力推动搅盘,将城门的铁闸收起,有的冲向瓮城,打开瓮门
在黄连山指挥下,永定门很快洞开在五千秦军面前!
牛万川手提流星锤,双腿一夹马腹,战马顿时长嘶着冲出,“儿郎们,冲!燕京城是咱们的了,大秦!”
“大秦!”
“大秦!”
在千军怒吼之中,那面黑色的秦字大旗,飞掠进了永定门,旌旗之下,黑衣玄甲,散发着吞噬一切的寒光,汹涌地冲过城门,向那座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冲去!
如雷的马蹄,象是洪钟大吕,宣示着华夏威严!
震天的呐喊,象是怒海奔涛,告诉每一个人:大秦来了!
****************************
PS:遇上台风季,这几天狂风大雨,中午雨稍停,赶紧去看看,开春种的几千株树木,全被台风刮倒了,那是我辛辛苦苦一棵一棵种下的,真个是欲哭无泪。
下午雨又来了,依然是电闪雷鸣,依然是大雨倾盆,想起一首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求订阅,求收藏
(未完待续……)
第605章 满清最后一位亲王
***
燕京城如此迅速的陷落,既出人意料之外,也在情里之中。
黑衣玄甲的秦军奔腾入城,如同水银泄地一般,沿着各条街道奋勇追杀着溃败的八旗兵。
外城的百姓瞬间沸腾了,人们纷纷把身上的辫子剪掉,把身上的马褂换掉,换上压在箱底的汉服,然后冲上街头,相识的不相识的,尽情的欢呼,心情的欢笑。
更有青壮拿着棍棒,抄着石头,加入清剿清军溃兵的行列中,往日那些凶恶的八旗兵,此刻就象是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被追得面无人色,屁滚尿流。
但凡被追上的,无不被愤怒的百姓打得体无完肤,皮开肉绽。
宣武门外,有一个清军佐领被逼入死胡洞后,扬着刀还想冲出来逞凶,巷口顿时飞进雨点般的石块,把他砸他满头是包,连牙齿都被砸掉了好几颗,血淋淋的。
“打死他!”
“打死他!”
“”
愤怒的人群冲进小巷,你抓头,我抓手,他抱脚,把这临死还想逞凶的清军佐领抬出来,“一,二,三”大伙喊着号子,狠狠地把人摔在街中间。
紧接着,上到七旬老者,下到三尺童子,争相围上去,你一脚,我一脚,就象跳踏歌舞一般。
更有人出损招:“先别踩死,先别踩死,喂他吃几泡狗屎再说”
“对对对,吞不下就用马尿灌下去。”
“大家快看,那边又还有两个,快追!快追!不能让一个建奴逃掉!”
“快追啊,报仇啊!”
“”
外城一片欢呼声,女真人聚居的内城则刚好相反,惊叫连天。哭声遍地,秦军暂时顾不得没头苍蝇一般乱跑女真百姓,按牛万川的命令,各支人马从街上飞驰而过,前去控制各个城门。牛万川自己则亲自冲往紫禁城,要活捉小皇帝福临和那些满清权贵。
城破得太突然,内城里的满清权贵还来不及逃跑,就被杀进来的牛万川给一窝端了。
包括郑亲王济尔哈朗、礼亲王代善,皇太后布木布泰、大学士范文程、瓜尔佳。刚林、冯铨、以及大批的官员,总之不管你是亲王贝勒。还是妃子格格,通通跑不掉。
但是让牛万川恼火的是,唯一独没找到小皇帝福临。
“快找!挖地三尺也要找出来,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牛万川对部下大吼着。
小皇帝虽然还不满十一岁,但毕竟是满清的皇帝,在政治上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跑了谁也不能跑了他。
都佥事余鸿也不敢怠慢,立即与黄连山一起带人分别对济尔哈朗、代善、布木布泰以及宫里的太监宫女进拷问。查找小皇帝的下落。
此时溃逃出城的乱兵已有不少,不排除有人护着皇帝在第一时间逃出城去了,牛万川五千兵力,控制内城还嫌少。却也不得不迅速派出小股人马,从各个城门冲出加以搜索。
牛万川却不知道,多尔衮在前往永定门之前,刚刚派人赶往居庸关。调阿济格率军回援京城,他派出去搜索小皇帝的一队游骑,在大榆河镇附近一头撞上阿济格的两三千人马。惊得匆匆掉头狂奔回城禀报牛万川。
牛万川刚破燕京,意气正高,哪里管你什么阿济格不阿济格,当即点齐两千人马,从西北角的西直门杀出。
燕子岭,二三十个平民打扮的侍卫,护送着身穿粗布衣裳的小皇帝福临,成功找上了阿济格,小皇帝一把鼻涕一把泪,拉着阿济格求道:“十三叔,你快带兵回京救救我额娘,快啊,我额娘还没逃出来”
“皇上别急,等我问清楚情况。”阿济格嘴上说别急,心里却急得直冒火,他老婆孩子还在京城里呢,能不急吗?
他一把拎过一个护着福临逃出来的侍卫,喝问道:“快说,京里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不是说秦军只来了几千人马吗?京城怎么会这么快被攻破?摄政王呢?他在干什么?”
阿济格有太多的问题,那侍卫惶惶然地答道:“英亲王,摄政王他他当时天桥传来巨大的爆炸声,然后就有人大喊摄政王死了,永定门守军一哄而散,秦军就打了来了。当时我们正护送皇上前往摄政王府,见秦军打进城来,我们什么也顾得上,护着皇上就逃了出来,城里到底怎么样了,我们也不知道”
“你说什么,多尔衮他死了”阿济格两眼圆睁,望着京城方向,象野兽一般嘶吼了几声,以发泄心中的恨意。
小皇帝福临拉着他不停地哀求,让他赶紧带兵回京救娘,阿济格当即把他抱上马,带兵继续向京城狂奔而去。
清河店,离西直门不远,西望玉泉山,地势平坦,牛万川与阿济格就在此地遇上,两股烟尘滚滚而来,直嚣天上。
面对阿济格,牛万川有着强烈的心里优势,他出道的第一战,就在汉阳城下随秦牧击败了阿济格;
往日的手下败将,今日的丧家之犬,牛万川没有丝毫理由畏惧阿济格。
而阿济格一心想着夺回京城,救出老婆孩子,想到自己的娇妻美妾随时可能被别人推倒,在别人身下婉转呻吟,阿济格就心急如焚,恨不能腋生双翼,飞回京城。
望着飓风般席卷而来的秦军,阿济格目眦欲裂,怒火冲天,一马当先冲杀而去:“杀!杀光秦狗”阿济格显得无比悍勇,战马四蹄齐扬,疾冲如飞。
但他却忽略了手下的八旗兵是什么心情,多数人的神经可不象阿济格那么大条,他们清楚谁才是狗,至少六成以上的八旗兵有丧家之犬的觉悟,知道京城陷落意味着:大清完了
对面的秦军,一个个伏身在马背上,咆哮声如惊涛拍岸,势摧山岳,许多心灰意冷八旗兵尚未接战,已经承受不住秦军那如山的杀气,下意识控马避开正面
一马当先的阿济格,狂冲出一里地后,突然发现身后只剩下百十名亲兵,不禁悚然大惊,“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回事!”阿济格歇斯底里地大吼着,愤怒之中充满了绝望。
“哈哈哈”牛万川挥舞着一对巨型流星锤,一边猛冲一边傲然大笑,“儿郎们都听好了,菜上桌了,大伙给我冲,别让煮熟的鸭子给飞了!”
“杀!”
马蹄狂乱,杀声如潮,秦军带着无与伦比的猛烈攻势,带着滚滚的烟尘,席卷而去;
阿济格孤掌难鸣,想逃跑都来不及了,牛万川直冲他而去,手上的流星锤“呼!”的一声飞出,狠狠地击在阿济格的马头上,这一击之威如博浪沙击车,整个马头瞬间被击爆,血肉爆射,战马轰然翻倒!
本就失魂落魄的八旗兵,被这一击之威吓得惊叫阵阵,全军立溃,一个个丢盔弃甲,屁滚尿流的奔逃,各种丑态百出,令人叹为观止。
“杀啊!”
“杀啊”
秦军虽然怀着必胜的信念而来,但也没想到胜利来得如此容易,一个个跃马扬枪,欢呼雀跃,抽打着战马肆意地追杀而去;
清河店的原野上,黄尘漫漫,到处是亡命奔逃的八旗兵,漫山遍野都是紧追不舍的秦军;
在大清灭亡的时刻,这些曾经凶悍无比的八旗兵的表现还不如当初的明军,一触即溃,毫无战斗意志,逃不掉的,纷纷丢掉武器,跪地求饶,光溜溜的脑袋在烈下磕得一片瘀青;
秦军让他们吃马屎,为求活命,他们就捧起马屎大口大口地吃,还咧着嘴作出无比美味的样子,谁曾想到,曾经有“满万不可敌”之称的八旗兵,变成这副样子!
********************
PS:美好的事总是昙花一现,这两天订阅突然一落千丈,感觉又快回到以前每个月千把块的订阅收入的样子了,这种急速的坠落,让人几乎窒息,感觉前天就象是突然有二来十个人来全订,然后就没了,极度惆怅中
求订阅,求订阅!。
(未完待续……)
第606章 双喜临门(求推荐票)
***
牛万川攻下燕京的消息传来时,秦牧正在开封接见完一批当地的读书人;
报捷的信使风尘仆仆,一路飞驰入城,不停地高声大喊:“燕京大捷!燕京大捷!牛万川牛将军攻下燕京,俘获满清伪皇帝,伪太后,以及各路伪王燕京大捷!燕京大捷!”
报捷的信使声音洪亮,响遏满城,刚刚从胡尘里解脱出来的百姓,听了顿时欢呼阵阵。
府学里,近三百名士人齐齐声身,向秦牧大礼参拜:“恭喜秦王,贺喜秦王!秦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同喜,同喜,哈哈哈”秦牧徐徐展开那黑色的大袖,朗声笑吟道,“今时今日,本王不禁想当年的汉高祖刘邦一首诗: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中原是我华夏祖地,本王今日也算是回归故乡了!只是本王对首诗所流露出来的心思不敢苟同啊!”
秦牧站在高高的台基上,大袖展开如大鹏展翅,给人一种凌风欲上,直遮天日的感觉,那威严之势,让人不敢逼视。
只是他的话,不禁让人十分诧异,要说秦王有感而发,吟出刘邦这首诗,那正当其时。
燕京拿下了,满清灭亡了,大秦一统天下已经定局,这个时候,正是秦王寻求贤才安守四方,治理天下的时候,然而他却说不赞同诗中之意,这是何故?
在场的士人心中都充满了疑问,屏着呼吸等待秦牧的下文。
秦牧大声说道:“汉高祖这首诗,整体上流露出来的是一种转攻为守的思想,是一种由由进取转为保守的思想;
诸位,本王刚刚说过,咱们脚下站着的。正是我华夏的祖地,但那个时候,我们华夏先祖所统治的区域,实则不过河南一省之地而已。
而现在,东临沧海,西达昆仑,北涉大漠,南至天涯,我华夏之土扩大了几十倍,这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历代先人不畏艰难。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开拓。
今日,本王要告诉天下子民的是,本王并不是想穷兵黩武;但是,也绝不会安于‘守’之一字;
我们不能就此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本王希望我大秦的每一个人都记住,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开拓和创新,唯在如此。大秦才能保持蒸蒸日上的活力!”
在近乎相同的时刻,汉高祖刘邦想的是如何守住四方;秦牧想的却是如何保持大秦奋发向上的活力;
开拓和创新这两个词并没有什么新鲜,但秦牧在这一刻却赋予了这两个词更深的含义,或许。这将成为贯穿大秦始终的国策。
在场的士人,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去扫秦牧的兴,自然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其中一个名声卢望的儒士,趋前三步。伏地而拜,高声说道:“秦王殿下,正所谓天下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学生卢望伏睹秦王,自登位以来,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越古超今。如今王师大破燕京,生擒满清伪帝,更证明秦王是天命所归,主天下祀者,非秦王莫属。学生等伏望秦王顺应天意民心,早登九五,御极天下。”
其他读书人一听,这还得了,这种事岂能落人之后,于于纷纷拜倒,山呼道:
“望秦王顺应天意民心,早登九五,御极天下!”
秦牧也没料到,几百士人突然有此一出,无论如何,他总该有所表示:“诸位平身吧,尔等殷诚之意,本王心领了,只是本王德寡才薄,唯恐有负民望,登极之事,不提也罢!”
卢望等人,又歌颂了一番,在秦牧一再谦逊下才作罢。
自古帝王登极,都需要臣下再三劝进,卢望只是希望自己成为那个带头劝进之人,他深知自己远远不够份量,能成为第一个劝进之人,让自己的名字上达天听,这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
秦牧让人倒上酒,与大家连饮三杯,以未庆贺,就在这时,府衙有侍卫匆匆来报,说红娘子有喜了。
这还真是双喜临门,秦牧连忙赶回去,红娘子一脸幸福的躺月洞架子床上。
“莺儿,莺儿,怎么样,大夫怎么说?”秦牧扶着她的肩头,红娘子将螓首埋进他怀里答道:“大夫说脉像平稳,一切都好”
红娘子侍候在旁也快两个月了,秦牧白天虽然很忙,但毕竟是二十出头血气方刚的年龄,晚上总少不得时常浇灌,可总算让她怀上了。
“哈哈哈莺儿,我说嘛,那些姿势有助于受孕,你还不信,你瞧,这不就怀上了吗?”秦牧得意之极,红娘子哼了一声,一口咬在他肩头上,“嘶莺儿,好了,好了,以后我只做不说,这总行了吧。”
“你想得美,我怀了身孕,岂能再与你同房”红娘子突然意识到这话有些不妥,连忙收声。
“我指的是莺儿产子之后,莺儿你想到哪里去了。”秦牧呵呵一笑,凑在红娘子耳边说道,“其实那样子,莺儿也感觉很刺激吧。”
“你还说,你还说”一向英姿飒爽的红娘子,终于禁不住也露出了女儿家的娇态来,花靥微红,别有风情。
“莺儿,咱们言归正传,你珠胎初结,不宜再奔波,以免动了胎气,还是先留在开封将养吧。”秦牧搂着她和声说道。
“我听说,燕京打下来了,你要北上燕京了是吗?”
“嗯,现在蒙古大乱,是解决漠南的时机。再有就是京中有大批汉官,当初满清入关太突然,许多人没来得及逃走,其中总有些是为了家中妻儿老小,被迫侍清的。
现在北地官员缺口非常之大,急需好的官员去治理,若真是那些被迫从贼,而以前官声才干都不错的。要筛选出来,区别对待,一棍全打死是不对的。总之,事情很多,拖延不得。”
“知道了,我就在开封等你,你自己要保重身体,记得要按时用膳,天冷时要及时添加衣裳”红娘子突然变得很温柔,一声声地叮咛起来。
秦牧一一应下。与她温存了一下,然后来到府衙前堂,司马安、李源、杨慎、以及随行的六部侍郎,纷纷上来向他恭贺,欣然之色溢于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