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扬天下-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真是不知死活,先不要管他了,盯紧福建。”

    “是,秦王。”

    ************************************

    PS:谢谢大家的支持,请兄弟们动动小手,把推荐票投下来支持一下吧。求推荐票!。

    (未完待续……)

第517章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

    宁波三江口上,泊满了货船,码头上一派繁忙,数以千计的劳力,或扛或抬,喊着号子将货物装到船上去。

    听说这十几艘货船都是准备随使团前往日本的,日本有个石砚银山,这个大伙都知道,据说那边的银子不值钱,一船货过去,能赚半船银子回来。

    可惜日本长期闭关锁国,商人想去贸易也不行。如今可好了,秦王要派出使节,去和日本开通贸易,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宁波百姓无不奔走相告,欢欣鼓舞。

    码头边新近出现的了一座高大的吊臂,最是吸引人眼球,吊臂上装有滑轮组,只要两三个人,就可以轻松地把上千斤的货物吊到船上。

    比如那些瓷器,现在都是用木框装好,再用平板推车推到吊臂下,然后轻松吊到船上,这可比用人力小心翼翼的抬上船容易多了。

    据说这种吊臂还是秦王设计的,这可了不得啊!

    许多宁波百姓听说后,专门跑到码头上来观看,别说小孩了,就连大人也看得津津有味。

    这吊臂虽然好用,但目前只有一个,装卸货物的速度还快不了多少,据说知府大人正在抓紧打造更多的吊臂,到那时,码头上会更加壮观。

    秦牧坐着马车走过宁波的街头,以可明显地感受百姓喜悦。宁波要设立市舶司了,这是大秦第一个对外通商口岸,一定会让宁波变得更加繁华,对此百姓深信不疑;

    有些商家甚至提前放起了鞭炮,以示庆贺,街上不时回响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仿佛过年一样。

    来到桃花渡的造船厂,船厂里更是喜气洋洋,市舶司的设立。首先受益的就是造船厂,船厂的几个股东那是笑得哈不拢嘴啊。

    听说秦王亲自来船厂巡察,几个股东又惊又喜,抬着香案慌忙迎出来。

    一番见礼之后,秦牧和颜悦色地问道:“方员外,船厂情况怎么样?”

    船厂的第一大股东方唯志躬着身答道:“托秦王的洪福,自从宁波要设立市舶司的消息传开,短短几天时间,造船厂接到的造船订单就猛增了几倍,按船厂如今的造船能力。这订单已经要排到两年后了。”

    秦牧笑道:“这可不行啊,方员外若是不加大造船能力,恐怕这订单就要跑到别处去了。”

    方唯声陪着笑道:“秦王说的是,草民等正在商议,要给工匠们加薪,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还要再招一批工匠,加挖五个作塘,把船厂的造船能力提高一倍。”

    “嗯。这样你们自己琢磨吧,本王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宁波市舶司,朝廷是设定了。今后呢。大秦也永不禁海。不过本王也要告诉你们,今后朝廷也不限制私人建造船厂,这造船厂肯定会越来越多,谁想要在竞争中屹立不倒。那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造船技术,造出比别人更好的船来才行,如果指望行贿官员。官商勾结,一经查实,那是要严惩的。”

    “不敢,不敢,草民等一定牢记秦王训诲。守法经营,不断提高造船技术。”

    一行人一边聊,一边往里走,船厂占地长宽各一里多,面积比龙江船厂略小,有五个作塘,熟练的工匠加上劳力计有一千七百多人。

    大船在作塘里造,小船直接在空地上造,整个船厂正在满负荷开工,场面十分热闹,到处是乒乒乓乓的敲打声。

    一边的空地上,堆放着小山似的橡木、松柏、楠木等等,这样的私营造船厂,秦牧来了,一是要表明自己对造船业的重视,二来是看看刚建成一种破浪船。

    “秦王,已经建好了五十艘。”

    “好,立即让人试一试,本王要看看速度如何?”

    “是,秦王。”

    破浪船长两丈,宽五尺,整个船身显得很细长,可坐十人,无帆,靠十人一同脚踏轮桨驱动。

    方唯志命人将其中一艘抬到河边,坐上十人,然后一同奋力踩踏轮桨,破浪船顿时如离弦之箭,飞快地冲出去,两舷水花如屏,速度至少比普通的帆船快三四倍。

    秦牧看了问道:“方员外,之前你们应该也试过,这破浪船保持这样的速度,船员能支撑之远?”

    “回秦王,通常能支撑两里左右,两里之后,船上十人可以轮流休息,速度会相应减慢,但仍比普通的帆船快上不少。”

    秦牧满意地点点头,能支撑两里远已经足够了,现在的海战,通常都是两三百步内才开炮,再远命中率几乎为零。

    “好,非常好,立即把这五十艘破浪船送到双屿港交给顾容。”

    “是,秦王。”

    这是秦牧对付郑家舰队的大杀器之一,用得好的话,甚至能决定一场大海战的胜利。是以他才如此上心,专程来看破浪船试航。

    在回城的路上,秦牧掀起车帘观赏街景时,意外地看到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妞,在一家绸段庄里选购绸缎,身高至少有一米七五以上,人长得很美,肤色白皙,身材火暴,十分诱人。

    当然,所谓的诱人是对秦牧而言,在这个时代,女人长得太高,是不受欢迎的,民众的审美标准,是以李香君那种娇小玲珑的身材为美。

    但作为穿越者,金发碧眼的长腿美女对秦牧的诱惑力还是很强的。他几乎忍不住下令停车欣赏一下。

    记得曹卫君说过,宁波有近两万外国人聚居。这座城从唐代开始,就一直是重要的通商口岸,有外国人聚居很正常。

    在清朝以前,外国人对中国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也极为向往,秦牧记得以前看过一些记述,记述的是一些西方人所看到的明朝,这些记述把中国比得象天堂一般:

    “在这个大国,……,人们食品丰富,讲究穿着。家里陈设华丽,尤其是,他们努力工作劳动,是大商人和买卖人,所有这些人,连同上述国土的肥沃,使它可以正当地被称做全世界最富饶的国家”。

    “他们产大量的丝,质量优等,色彩完美,大大超过格拉纳达地丝。是该国地一项最大宗的贸易”

    “在该国有许多河流,人们种植稻米,这是全国人的普通食物和粮食。……他们收获如此之多,以至在米价最贵的时候,你用一个里亚尔钱币可购买一法捏格。

    “所有田园都景色美丽,并且散发异香,因为有许多各种香花,它也点缀着种植在江河溪流畔的绿村,那里有很多河流。那儿种植果园和园林。有很欢快的宴乐厅事,他们常去休息和逃避心情的烦恼。老爷门,也就是绅士们,常种植大片林木和密林。里面养有野猪,羊,野兔以及其他各种野兽,用他们的皮制成上佳的皮毛”。

    “在不宜耕种的山地。有大量的松树,比你通常在西班牙发现的更大更味美的坚果。在这些树之间,他们种玉米。这些墨西哥和秘鲁印第安人一般的食物。总之他们不留下一尺未种植的土地,……你几乎在全国看不到任何荒地或无收获的地方,这个国度的人们是那么的勤劳。”

    “他们的房屋一般都很漂亮,通常在门外整齐的植树,显得美观,给街道生辉。房屋内部都白如奶汁,看来都像是光滑的纸,地板用很大和很平的方石铺成,天花板用一种幼稚的木料制作,结构良好并且涂色,看去象是锦缎,色彩金黄,显得非常好看;每座屋舍都有三个庭院和种满供观赏花草的院子。他们无人不备有鱼塘,尽管它只是小的。庭院的一方布置得很华丽。”

    “他们第一是极其清洁,不仅在他们的屋内,也在街上。他们通常在街上设有三四处必需的或公共的休歇处,布置很好,因此忙于公务的人不会把街道弄脏,并且从那里得到供给,类似的法子通行全国所有的道路。有些城市的街道可通航,如同意大利的威尼斯。”

    “他们的妇女穿着很奇特,很像西班牙人的样式,她们戴许多金首饰和宝石,衣服有宽袖,穿的是金银和各种丝绸料子,如前所述,他们有大量的丝绸,质地极佳,而且十分便宜,穷人则穿绒料,未修剪过的绒料和哔叽。他们留得一头好发,仔细勤快的梳理它,象热那亚妇女,用宽丝带把它系在头上,缀满珍珠和宝石。”

    从这些记述可以看到,此时的西人对中国是多么向往,这个“所有田园都散发着异香”的国度,与清末西方人眼里留着长辫子,满身肮脏的中国人,完全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

    由此也不难理解,在宁波这样的城市,会有近两万外国人定居了,天堂,谁不向往?

    车边的李式,敏锐地注意到了秦牧的目光在那金发碧眼的西洋女人身上流连,他立即凑上来,典着脸说道:“秦王,要不要小的去查一查那夷女的底细?”

    “夷女?”这个称呼让秦牧一时没反应过来。

    在后世,人们习惯了崇洋媚外,所有高鼻子蓝眼睛白皮肤的人,都高人一等。

    而在这时候,正好相反,中国人是高人一等的,不光是中国人这么认为,从以上这些记述也不难看出,就是西方人,对中国也怀着一样谦卑的心里,认为中国是最富饶、最文明的国度,据说哥伦布就是为了寻找天堂一般的中国,而发现了美洲,拉开了大航海的序幕的。

    秦牧若有所思,李式以为秦牧在装傻,他回望绸缎庄里的金发美女,嘿嘿笑道。

    “去去去,现在对付郑家要紧,本王没那个心思猎艳,回府。”

    李式露出一付心领神会表情:现在要对付郑家,没心思猎艳,那对付完郑家呢?

    ***************************************

    PS:求推荐票!。

    (未完待续……)

第518章 风云变幻(求推荐票)

    ***

    “秦王,刚刚接到温州的飞鸽传书,郑家的舰队要北上了。”

    “好,郑芝龙总算上钩了。”秦牧把手上的奏章一扔问道,“郑家这次派出多少兵力?有多少战船?由谁率领?什么时候出发?都打探清楚了吗?”

    燕高飞抱拳答道:“回秦王,这次郑家共出动了两万兵力,大小战船一百七艘,由郑芝龙亲自率领,消息传回时,船队正在福州集结。还有,据内应透露的情报,在金门也有郑军在集结,具体多少兵力不知道,集结的目的暂时也不得而知。”

    秦牧听了有些诧异,就算郑芝龙得知大秦派海军保护使团前往日本,似乎也不应该出动这么多战舰和军队,还由郑芝龙亲自率领。

    这反应似乎太大了,事有反常必为妖,秦牧心中警惕了起来,而且金门还有兵力在集结,这是要干什么?除了大秦,郑芝龙难道还打算同时与谁开战吗?

    “传回的这些消息可靠吗?郑芝龙真的要亲自率领两万多人马北上?”

    “秦王,这个消息是咱们收买的郑家的一个营将传出来的,咱们自己的人也到福州港查看过,郑家集结的人马确实已经不少于两万,战船数量也相差不大,由此可以判断,这个消息还是可信的。”

    如果消息无误,那郑芝龙如此大动干戈,目的就值得推敲了,他要对付的,恐怕不仅仅是前往日本的使团和商团而已。

    秦牧首先想到的是,郑芝龙有可能是冲自己来的,其次是冲着东海舰队和北海舰队来的,上次在内海作战,大秦有岸炮辅助,他占不到便宜。但如果是在大海上,郑芝龙一定相信自己能获胜。

    “立即传令宁波知府曹卫君,加快装货进度,让商队的使团尽快出海,同时传令狄中行,立即行动。”

    “是,秦王。”

    “等等,传令顾容,派船严查双屿港周边海域,禁止一切船只靠近双屿港。船队出动时,遇到的所有渔船有商船一律要先行扣留,严防舰队的行踪泄露,告诉顾容和狄中行,郑芝龙很可能是想一口吞掉他们,让他们加强备战,还有,让他们小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是。秦王。”

    等燕高飞一离开,秦牧又紧急招集顾君恩、杨慎、金磊等随行官员,进行细致的部署。现在宁波府的驻军只有四千人,加来秦牧随行的两千禁卫军。合计也就是六千;

    如果郑芝龙突然来攻打宁波,还是很危险的,必须提前防备,杭州、台州等地的驻军一定要提前做好增援宁波的准备。一但接警,立即来援。

    不过现在陆上还不宜有什么大动作,以免打草惊蛇。

    秦牧倒是真希望郑芝龙来攻打宁波。他真敢来宁波的话,在水陆合击之下,大秦的胜算至少达到八成。

    把事情都布置下去后,秦牧又和大家反复地讨论了一番,看看哪里还有疏忽,直到确定没有遗漏的地方后才散会。

    第二天一早,由十三艘船组成的商队和使团,由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仇秉章率领,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秦牧还亲自到三江口送行,许多百姓也到码头观看,这次能否敲开日本的国门,开通宁波到日本的商路,对宁波的繁荣至关重要,宁波百姓对这件事非常关心。

    这不光是商人可以从中得利,就是一穷二白的百姓,将来也能在码头上轻易找到一份工作。

    以前海盗头子王直在双屿港大搞走私贸易,宁波一带的百姓不但不排斥,反而都视双屿港为衣食父母,就算是三尺童子,也知道往双屿港送一瓜、一罐,也能获两三倍之利。

    基于这种认识,这次秦王来到宁波,立即拟设市舶司,还派使团去开通日本的贸易,宁波百姓自上而下都是热烈支持的,使团出发,百姓争相来欢送也就不难理解了。

    面对切切期盼的百姓,秦牧颇有些惭愧,这次所谓的遣使前往日本,只是一个诱饵。

    不过市舶司确实快要设置了,一但能击败郑家,南洋的商船也可以过来了,对宁波百姓总算有个交待。

    送走使团和商队后,对于秦牧来说,剩下的就是恼人的等待了。好在一回到秋露园,燕高飞就有好消息传来,郑芝龙北上了,从航程算,从福州要到达舟山一带,估计要四天时间。

    四天,还有四天,对大秦来说,这将是极为关键的一场海战,而秦牧自身,现在却使不上劲了,剩下的全看顾容他们了。

    李香君见他午膳也吃得少,吃完饭后又转来转去,显得有些烦躁,她沏了一杯茶,端上来温柔地说道:“秦王,坐下喝杯茶吧,秦王有什么事可以跟奴奴说说吗?”

    “什么事?没我什么事。”

    “既然没事,秦王为何如此焦虑不安?”

    “对啊,没我什么事,我为什么如此焦虑不安呢?”秦牧喃喃自问的样子,让李香君不禁掩嘴轻笑起来。

    秦牧皱着眉头,二十来万人的大战也经历过,那时都没有如此烦躁,为何这次水师之战,自己会如此焦虑呢?他反思了一下,觉得问题就出在“没自己什么事”上。

    自己习惯了掌握一切的感觉,但因为不擅长海战,这次下好饵后,就没有自己什么事了,胜败不由自己去把握,全得看顾容他们的。

    正是因为事情已经脱离了自己的掌控,所以才会如此焦虑吧。

    说实话,秦牧不喜欢这种感觉,非常不欢喜。

    但他也知道,必须接受这种感觉,并要学会把心中的焦虑释放出来,否则作为一国之君,事情那么多,天天如此焦虑的话,恐怕自己活不过四十岁,这绝对不是夸张;

    纵观历朝历代的皇帝,长寿的极少,三四十岁噎屁的很常见,有人说是皇帝女人太多了,所以短命。

    这种观点绝对不科学。

    在古代,哪个大臣不是妻妾成群,何独皇帝女人多而已,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十个妻妾和一万个有差别吗?差别不大,至少房事的次数不会因为妻妾的数量有太大的差异。

    皇帝多短命,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承受的压力太大,烦心事太多。

    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秦牧深呼吸了几下,然后说道:“香君,来,帮本王揉揉太阳穴,我要长寿。”

    李香君因他怪异的反应瞪着明眸,樱桃小嘴半启着,那惊讶的小样子极为可爱。秦牧“噗!”的一口,亲她芳泽一下,然后往檀香木雕花滴水大床上一躺,“香君,别发愣了,快来。”

    李香君呡了呡被亲的樱唇,轻笑道:“秦王,你没事了啦?”

    “好了,没事了,我说过了,本来就没本王什么事。”

    “那就好。”

    她往景泰蓝三足象鼻香炉里加了些香料,然后挽起袖口,脱下手腕上一对鎏金水波纹镯子,然后坐到床边帮秦牧按摩头部。

    “秦王,奴奴昨天去看了一下,司马大人找了十多家刻印作坊,然后把天一阁的珍本分批交给他们刻印,进展很快哩。”

    李香君的声音柔柔的,清婉如水波在缓缓流淌,听着就是一样享受。秦牧闭着双眼,享受着她的按摩。

    “对了,共有多少珍本需要刻印,整理出来了吗?”

    “哪有这么快,但肯定不少,如今已经选出六千卷了,估计还有不少。”

    “嘶”秦牧突然象牙疼一样,“有这么多卷要印吗?不行,不行,这可是本王的内库掏钱,这下本王的内裤怕是不保了。”

    “嘻嘻”

    “你还笑,可怜的巧儿,还在长身体呢,以后估计又得吃煎饼度日了。”

    李香君这下更是笑得不行,手都软了。她身上的体香也越发浓了些。她想了想说道:“秦王,你要是心疼内库”

    “是内裤。”

    “没错啊,奴奴说的就是内库嘛!”

    “唉,算了,说吧,你有什么计策保住本王的内裤。”

    “秦王,奴奴是说,你要是真怕咱们的湘妃娘娘吃煎饼度日的话,不如让刻印作坊把每卷书多印几本,这些书都是市面上难得一见的珍本,印出来后,读书人肯定是抢着买的,那这本钱不是就赚回来了吗?”

    “不错,不错,香君这主意好,快传韩赞周,这事得赶紧让他去办。”

    还别说,秦牧真的立即招来韩赞周说道:“老韩啊,你去看看,让刻印作坊把天一阁的珍本多印一些,记住,书印出来后,除了每卷留两册给翰林院,其它的都是咱们的,你私下找人联络一下书商,拿到杭州、京城、武昌去卖,把刻印的花费给本王赚回来。”

    “是,秦王。”这可是个美差,韩赞周欢天喜地办理去了。

    李香君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只要秦牧开心,她就开心。

    秦牧一把搂住她,笑吟吟地说道:“香君,想让本王怎么赏你?这样吧,换本王来给你按摩”

    李香君一把护住自己的盈盈酥胸,娇呼一声:“不要”

    ********************

    PS:求推荐票啊!真心求推荐票!。

    (未完待续……)

第519章 浪花淘尽英雄

    ***

    日色西斜,余晖洒在一望无际有大海上,金光万点,跳跃不定,天上成群的海鸥在飞翔,鸣叫。

    海面上一支有近两百艘大小战船组成的庞大舰队,正在扬帆向北航行,船头犁开一道道白浪,水花飞溅。

    船上的士兵有汉人、日本人、朝鲜人、南岛语族、非洲黑人、欧洲白人等等,黑白黄棕,高矮胖瘦,应有尽有。

    看到这些,你无须怀疑,这就是福建郑家的船队,如今天下,人员构成最繁杂的肯定是福建的郑家军。

    一在艘五桅大船上,一面“郑”字大旗迎风猎猎地翻卷着。郑芝龙负手站在甲板上,眺望着天空飞翔的海鸥,对这次北上,他心中是有所犹豫的,他坚信海战自己一定会赢,但却不确定,这次胜利对郑家而言是福还是祸。

    大秦一统天下之势已成,这一点他看得很清楚。

    但另一方面,他觉得秦牧比满清更不可信,这种感觉不知从何而来,或许是因为秦牧的种种举措,表现出对海洋的热衷让他心中猜忌重重;

    他总感觉一但归附秦牧,将来秦牧会象朱元璋那样秋后算账。

    自秦汉之后,就没听说过谁大筑京观,这样的事却在秦牧手上再现,这足以说明,秦牧是个十足的狠人。

    这次北上,如果赢了,可以全歼秦牧的水师,接下来几年内,秦军水师将很难再威胁到郑家水师。现在台湾大部分还是不毛之地,如果能再经营几年,情况将大为不同。

    但另一方面,就算秦牧的水师全军覆没了,也不会对他一统天下造成致命的影响。而到时郑家则彻底与秦国撕破脸了,再也没有转寰的余地。等秦牧统一了全国,他会让郑家安然于台湾吗?

    郑芝龙心中非常矛盾。他甚至有放弃这次军事行动的念头。夕阳照在他半边脸上,让他一张脸一边明一边暗,一如他矛盾的心情。

    外围的哨船又抓获了一条渔船,郑芝龙抬起望远镜,能清楚地看到有郑家军跳到渔船上,张嘴大喊,几个渔民似乎有些不听令,郑军士兵立即放箭射杀,然后夺取渔船。

    这是郑芝龙早就传下的命令,沿途遇到的所有渔船和商船。一律扣下押走,如今不听命令,立即杀人夺船,以免暴露后面的郑彩的行踪。

    他没来由的叹息了一声,让厨下准备了些酒菜,然后让传令兵打出旗语,把手下的郑兴、郑明、杨耿、陈晖等几个兄弟招到旗舰上来饮酒议事。

    以前他手下有十八先锋,结为“十八芝”,而他以前名叫一官。正是结了“十八芝”之后,他才改名为“芝龙”的。

    到如今,曾经叱咤风云的“十八芝”,大半已经死了。真是浪花淘尽英雄啊!

    剩下的这些老兄弟,都是他的左膀右臂。郑兴、郑明、杨耿、陈晖四人长年在海上经商加打劫,前三者都是粗豪的性格,只有陈晖比较内敛。或者说阴沉。

    五人落坐后喝了几杯,陈晖先觉察到郑芝龙神情有异,便问道:“国公。出了什么事不成?”

    “没事。”郑芝龙不想说出心中的顾虑。

    杨耿一边啃着油淋淋的鸡腿,一边说道:“国公,想那么多干嘛?那秦牧是不是设了圈套,这有什么不同?咱们在海上混了半辈子,什么风浪没见过。在咱们的实力面前,什么圈套都是笑话。”

    “就是,国公,那秦牧要不是设圈套,那就是给咱们送菜,要是设下了圈套,还是给咱们送菜,没什么不同。咱们先收拾他的商团再说,如果他那什么海军敢出来,再一锅端了。”

    郑芝龙连干了几杯,抹了抹胡须沾上的酒渍说道:“只怕没你们想的那么简单。”

    一向比较阴沉的陈晖说道:“是不能太轻敌,据说双屿港两侧岛上设了不少炮台,如果不能把秦牧的水师引出来,咱们要想攻进去,还真不容易,就算能攻进去,也必定损伤惨重。”

    “老七,你一向鬼主意多,你说怎么办?”

    陈晖排行七,以前的老兄弟都习惯叫他老七。他沉吟道:“咱们且按秦牧设下了圈套来说,如果真是这样,秦军水师无非也只两种做法,第一是伏击咱们,打咱们一个措手不及。第二是先放咱们过去,然后两面夹击。我认为后一种的可能性比较大。”

    “两面夹击?哈哈哈要是这样,那就更不用怕了,到时还不知道谁夹击谁呢?”

    “哈哈哈”

    郑兴、郑明、杨耿三人就象听到了最好笑的笑话,这些年来,横行东海和南洋,郑家军可用打遍天下无敌手来形容,见惯了大风大浪的郑兴几人,还真没把秦牧的那两支所谓的海军放在眼里。

    何况后面还有郑彩率领的四万大军,数百战舰,秦军水师如果真的打算两面夹击的话,郑彩的后续大军就会反过来,对秦军的东海舰队形成夹击,这就是所谓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郑芝龙沉声说道:“如果这次的商队和使团,真是秦牧设下的圈套,那他一定会严密监视咱们的动向,到了舟山附近,岛屿众多,海况复杂,咱们一定躲不过秦军的监视。如果被秦军发觉我方还有大军在后,他们一定会退回港口,借助岸炮坚守,消耗咱们。”

    陈晖不住地点头称是:“国公说的是,所以咱们最好让后继的人马拉开一点,由咱们先引诱顾三麻子离巢远一点。”

    “那如果顾三麻子选择半道上伏击咱们呢?”

    “咱们可以装成措不及防之下败退,引顾三麻子来追击,只要能把他引离老巢远一点,咱们前的两支人马,再把他一口吞了。”

    “不错,到时看情况,如果海战顺利,咱们不防杀进宁波城,说不定有机会活捉秦牧也不一定。”

    郑芝龙咧嘴笑了笑,郑明后面这句话听听就是了,他可不会当真,一切顺利的话,顺势攻打宁波不是不可以;

    但要活捉秦牧,这恐怕就是天方夜谭了,在水师被全歼的情况下,到时秦牧还会傻傻地在宁波等着你去活捉吗?反正郑芝龙对活捉秦牧是不抱什么希望的。

    几人一边喝酒吃肉,一边谈论,你一言,我一语,说来说去,还是实力胜于一切,郑家军拥有绝对的实力,加上提前预测到秦军可能会有阴谋,所谓的阴谋一但被识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说到最后,就连心烦意乱的郑芝龙,也轻松了不少。他想清楚了,开弓没有回头箭,几万大军已经走到半道上了,总得给大家一个交待;

    如果无缘无故下令掉头回去,这怎么说得过去?先不说几万士兵,郑兴、郑明、杨耿这三人就铁定不肯。

    喝完酒时,天色已经黑了,船队已经放慢了速度。

    不过一轮月亮挂在天上,海面上视线还不错,这条航道对郑家军来说,早已熟悉无比,在夜里慢行不成问题。

    郑兴几人坐小船回到各自的舰上,剩下郑芝龙一个人,他又拿了一坛酒,让冼老三搬了把椅子到甲板上,吹着凉凉的海风独饮。

    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没错!郑芝龙仰躺在椅子上,望着皎皎的月光,想着大败秦军水师后,该怎么做

    “冼老三,过来,陪我喝几杯。”

    “多谢国公,多谢国公。”冼老三受宠若惊,屁颠屁颠地跑过来。

    有些酒意的郑芝龙随口问道:“你觉得咱们此次北上,一定会胜吗?”

    “那是当然,有国公亲自出马,在这大海之上,秦军那点水师算得了什么?”

    郑芝龙哈哈大笑几声,然后望着正北方向的天空,若有所思

    *********************************

    PS:求推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