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汗陵传奇-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苏男
【由文,】
上卷
第001章 引子
公元1227年8月,甘肃六盘山。
天上阴霾密布,似乎将有一场大雨。黑云压城城欲摧,山上萨里川哈剌图行宫里的气氛也如同这天气一般压抑。戎马一生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和众多老人一样,终究也无法抗拒岁月沉重的枷锁,病卧在这避暑行宫之中。
病榻之上的成吉思汗,再无驰骋草原弯弓射雕的勃勃英姿,再无指挥百万铁骑纵横天下的凌然霸气,只有孱弱的呼吸和无力的声调表明:他是一个垂死之人。
成吉思汗的几个儿子和亲信大臣们躬身立在床头,静静地垂听成吉思汗最后的口谕。屋里安静的如同空气凝固一般。交代完口谕之后,一名内侍将一个用罕有的白色公驼毛制成的顶鬃放在成吉思汗的口鼻之上,床边的大臣和皇子们则静静的看着这团驼毛随着成吉思汗孱弱的呼吸而上下拂动。突然,几声痛彻万分的“大汗……”撕裂的屋中的平静,白公驼顶鬃停止了拂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征服者终于向死神低下了桀骜高贵的头颅,病逝于萨里川哈剌图行宫,享年66岁。
几道闪电划过天际,倾盆大雨终于落下。
公元1226年秋,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去征唐兀(西夏),夫人也遂同行”(据《蒙古秘史》)。公元1227年,吞并西夏的战斗还没有结束,年逾古稀的成吉思汗感到了不适。他留下大军继续围攻西夏都城,自己则带着亲信怯薛军(禁卫军)移到六盘山避暑。这次移兵就如草原上的牧人率领自己的羊群到一处水草更丰美的地方驻牧一样自然,然而这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迁移。临终前,他下令将出降的西夏国王及王族全部处死,以此作为一个强者给予敌人的最后裁决。
传说中,成吉思汗的手下将领遵循其“密不发丧”的遗诏,直到平定西夏后才由最忠心的部下将其遗体运回故乡,下葬到赶造好的陵墓中。安葬完毕,随即出动了万千骏马来回奔跑将墓地踏平,待雨水过后,地上长出青草,和周围地面再无任何差异,这就是史书上所记载的“马踏青冢”。最后,为首的将领命令800名士兵将造墓的2500多名工匠全部杀死,而这800名士兵旋即也遭灭口。
而另据元末叶子奇的《草木子》记载,成吉思汗下葬后,除马匹踏平墓地外,为便于日后能找到墓地,就在成吉思汗的坟上杀死了一只驼羔,将羔血撒于其上,并派骑兵守墓。等到第二年春天小草长出以后,墓地与其他地方分辨不出时,守墓的士兵才撤走。子女如想念成吉思汗,就让当时被杀驼羔的母驼作为向导,如果母骆驼停在一个地方久久徘徊,哀鸣不已,那么这个地方就是陵墓所在地。
我国内蒙古已有一座“成吉思汗陵”,不过那是“衣冠冢”,类似于敖包(蒙古人祭祀先人的场所),并非埋葬地,只是安奉衣冠,陵墓内没有尸骨。
几百年过去了,漫漫草原,茫茫戈壁,神秘的成吉思汗陵墓就如同从来不曾存在过一样,渺无踪迹……
附注:
不同版本的成吉思汗之死
成吉思汗是一个身上从来都不缺少神秘的人。
据说他出生之时,手中握着一个红色血块,这就注定他一生将与鲜血与征服有着不解之缘。
成吉思汗下葬至今已经700多年,而他陵墓的确切位置到现在也无人知晓,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传说与猜测,也有许许多多的人花费毕生的精力前去寻找,可成吉思行的陵墓仍然如同不曾存在过一样,渺无踪迹。
而成吉思汗的死因,则更为扑朔迷离说法不依,到现在为止,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五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坠马受伤致死
在内蒙古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地区,有一座阿尔泰山,山上存有蒙元时期留下的洞窟壁画。在这些洞窟壁画之中,有一幅乃人寻味,这壁画上描绘的便是当年成吉思汗在阿巴斯地区狩猎野马时,其所乘骑的红沙马为野马所惊,成吉思汗从马上跌落受伤。等成吉思汗回到营地之后,当夜就发起了高烧。
当时成吉思汗正在率军攻打西夏,随从的将领看成吉思汗高烧不退,便建议先行撤兵,等成吉思汗的身体痊愈之后再出兵征讨。成吉思汗是一个征服欲极强的人,他觉得自己几十万大军不远万里前来征讨西夏,就这么撤回去会让别人笑话。他派出去的一个打听西夏国情况的人回来汇报说,西夏有一个名叫阿沙敢布的大臣认为成吉思汗是一个懦夫,并讥笑他说有本事你就放马过来,我们西夏人不怕你。成吉思汗听说之后勃然大怒,表示宁死不愿退兵,还亲自率军挺进贺兰山,将那个讥笑他是懦夫的阿沙敢布给杀了。此后成吉思汗的身体一直不见好转,病情越来越重,只得以避暑为借口到甘肃的六盘山疗养,并最终于1227年8月病死在六盘山上的萨利川哈拉图行宫。
这种说法为《元史》所采用,知道的人较多,来源上比较正统。
第二种说法:雷击致死
这种说法来自于一个名叫约翰·普兰诺·加宾尼的葡萄牙人。
作为罗马教廷的使者,他于1245年由罗马教皇诺森四世派遣来到当时的蒙古国,在蒙古呆了两年的时间,于1227年回到了罗马。回去之后,他向罗马教皇提交了一份名叫《被我们称为鞑靼的蒙古人的历史》的报告,文中详细记述了他出使蒙古的所见所闻。其中有一段提到,他在蒙古的时候发现那里夏天常有闪电,发生雷击致死的事例很多,而蒙古人最为崇敬的英雄成吉思汗,就是死于雷击。这种说法在南宋彭达雅所著《黑鞑事略》中得到印证,书中记载:“鞑人每闻雷霆,必掩耳屈身至地,若躲避状。”由此可见蒙古人对雷电的惧怕。蒙古草原地势平坦广阔,很容易吸引雷电,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而且加宾尼来中国比马可波罗要早30年,距成吉思汗之死也只有18年,这种说法可能来自当时的民间,并不是毫无根据。
第三种说法:中毒致死
这种说法又分为两个版本。其一便来自于那本闻名世界的《马可波罗游记》。书中记载,成吉思汗在出征西夏之时围攻太津要塞,膝盖部位不幸被西夏士兵的毒箭射中,回营之后便箭毒发作,从此一病不起。马可波罗1275年来到中国,其后成为了当时执政的元世祖忽必烈的座上宾,在中国呆了有17年的时间,无论是对于皇家还是民间都有密切的交往,因此它的说法也有一定的可信度。
另一种版本来自于蒙古的民间传说,据说成吉思汗在进攻西夏之时,俘虏了美丽的西夏王妃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这位美丽的西夏王妃在晚上侍寝之时趁机在成吉思汗的酒中下毒,最终导致成吉思汗毒发身亡。
第四种说法:被刺身亡
这种说法还是同美丽的西夏王妃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有关。这位王妃看来是为烈女,被俘之后仍不忘国仇家恨,在侍寝的首夜,就趁成吉思汗不备用随身携带的匕首将成吉思汗刺死。这种说法来自于一本名叫《蒙古源流》的书,该书是较早的一本蒙古通史,于1666年成书,作者名叫萨冈彻辰,1766年蒙古喀尔喀部亲王成衮扎布作为礼物,将此书手抄本进献乾隆皇帝。乾隆令人将其译为满、汉两种文本,并题书名《饮定蒙古源流》,收入《四库全书》。从这一点来看,这种说法应该也有很高的可信度。
第五种说法:生殖器被咬掉致死
这种说法最为荒诞离奇。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均无记载,但这种说法在外蒙古广泛流传,其主要人物还是那位美丽的西夏王妃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看来真的是“红颜祸水”,成吉思汗一代天骄,竟命丧一名女子手中,实在令人感叹。据说这位美丽的王妃被成吉思汗俘虏之后,成吉思汗惊叹其美丽,要求她做自己的妃子。王妃答应了,但在侍寝的当晚,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借行房之际将成吉思汗的生殖器给一口咬掉,立刻血流如注。成吉思汗当时已经年近七旬,身体本就虚弱,受此重创,更是重伤不治,不久便撒手西去。这位美丽的西夏王妃自知难以活命,便投黄河自尽了。
成吉思汗的这种死法似乎同东罗马帝国时期的匈奴王阿提拉有些类似,这位令罗马人闻风丧胆的“上帝之鞭”,也是在新婚之夜被自己美丽的新娘刺死在婚床之上,而这位美丽的新娘,正是为了报阿提拉的杀父之仇才答应嫁给他,杀死阿提拉之后也自尽身亡。
成吉思汗的儿孙亲信们觉得此事难以启齿,便对外谎称大汗是坠马受伤致死。这才有了前面的第一种说法。
这五种说法各有各的来源,似乎都不是空穴来风,但无论怎样,成吉思汗之死始终是一个没有定论的未解之谜。
第002章 圣物之谜
公元1934年冬,奉天城内。
关东军宪兵司令部门前门岗森严,一群日本军官不顾天气寒冷站在门前,似乎在等待着什么的到来。
一辆黑色轿车从远处渐渐驶了过来,缓缓地停在了关东军宪兵司令部门前。一名身着黄色军呢大衣身材矮胖的军官上前打开车门,非常谦恭的低身说到:“神月先生,您辛苦了!”一名身着黑色风衣,头戴黑色礼帽的中年男子缓缓地钻出后厢,并用手压低了帽沿。“立正!”门前所有的日本官兵即挺身肃立,注视着这位黑衣人在一群关东军高级军官的簇拥下走入宪兵司令部。
此人名叫神月冥,乃是当时日本国内最为著名的阴阳师,也是日本天皇的御用法师,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此次中国之行,他肩负着明治天皇的一项极为特殊的使命。
一行人径直来到宪兵司令部地下会议室内。此间会议室较为隐秘,位于宪兵司令部地下十几米深处。屋内光线昏暗,只有正壁上那面鲜红的太阳旗十分醒目。那名身材矮胖的日本军官将神月冥安排在主坐,自己则坐在其身旁,其他军官依次坐下。紧接着,几个穿着日本和服的女侍端来茶茗,放在每个人面前。屋里异常安静,所有人都注视着神月冥的一举一动。
神月冥摘下礼帽,缓缓地站起身来,向在座的日本军官们鞠了一躬:“诸君为天皇陛下尽忠效命,辛苦了!我代表天皇陛下向诸位表示问候。”说着,他缓缓的从怀中掏出一把短刀,非常恭敬的双手举过头顶。此刀刀鞘漆黑,却隐隐泛着蓝光,乃是因其外面包了一层鲨鱼皮所致。鞘身中部缠绕着三圈金色刀绳,几个造型优美的绳结垂于绳端。刀柄用金丝缠绕,并排嵌着四颗黄豆般大小的红宝石。刀柄顶端乃是纯金所制,一朵菊花图案嵌于其上,在昏暗的光线中竟熠熠生辉。
“天皇陛下万岁”,所有的军官随即认出了此乃天皇的佩刀,立刻起身行礼。
那名矮胖军官示意大家坐下。他把头转向神月冥,非常恭敬的问道:“神月先生向来深居国内,此次劳驾来到中国,一定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吧?”
“土肥原君所言不错。我此次来到中国,乃是奉天皇陛下的秘旨,办一件极为紧要的差事,希望能够得到诸君的大力协助。”神月冥将天皇佩刀收回怀中,缓缓地答道。那名矮胖的日本军官,竟是大名鼎鼎的日本关东军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
“为天皇陛下效力乃是我等义不容辞的责任,请神月先生示下,我等一定全力以赴。”土肥原贤二斩钉截铁的答道。
“很好,诸位不愧为天皇陛下的军人。事态紧迫,下面我就将我此行中国的目的告诉诸位吧”,神月冥顿了一顿,呷了一口茶。
“早年田中毅一首相在进呈天皇陛下的奏章之中就曾提到:‘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取得满洲国和蒙古的控制权,乃是皇军征服中国的第一阶段,也是先决条件。满洲国地处东北,资源丰富,乃是我军征战中国的堡垒和仓库;蒙古地域辽阔,且位于中国和苏联之间。取得蒙古,可极大的牵制苏联,使我军在支那战场再无后顾之忧,关东军几十万精锐也可挥师入关,那么征服支那便是转眼之间的事了。”
“神月先生所言极是,苏联乃是我皇军征服东亚之最大隐患。想我关东军几十万精锐,竟长期驻扎于此苦寒之地动弹不得,乃是为了防备苏联突然出兵,使我们腹背受敌啊。”土肥原贤二点头答道。
“在满洲国,我们扶植起了傀儡皇帝赙仪,从而使我们的统治名正言顺,中国人才会死心塌地的臣服于我们。可在蒙古,我们只占据了几个旗盟,虽有德王等蒙古王公效忠我们,可影响毕竟有限,其他蒙古各盟依然视我们为大敌,殊死抵抗。皇军在蒙古进展不利,使天皇陛下甚为担忧啊……”,神月冥的语气有些沉重。
“神月先生,我们已经在绥远建立了蒙疆政权,德王等几个蒙古王公也已经发誓效忠天皇陛下。关东军已经向蒙古派出了大批精兵强将,相信在天皇陛下的威严之下,其他蒙古各盟也会很快臣服于我们的”,土肥原贤二辩解道。
“蒙古的事情不能久拖不决啊。土肥原君,我此行中国,乃是要帮你们尽快的解决蒙古问题的。”
“哦?先生有何良策,能否示下?”,土肥原贤二连忙问道。
“这个嘛,呵呵。土肥原君,听说你是个中国通,对于中国的历史,想必一定十分了解吧”,神月冥面带笑容的看着土肥原贤二。
这土肥原贤二,乃是一名日本军人之后,生于一个军人世家。早年在中国担任驻华特务机关首领坂西利八郎中将的助手,能说一口流利的北京话,并精通几种中国地方方言。九一八事变后,他被任命为关东军特务机关首脑,在他的策划下,日本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政权,在蒙古建立了蒙疆政权。几十万关东军盘踞东北,觊觎中原。他在中国呆了十几年,对中国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可谓是了若指掌,确实是日本军中首屈一指的“中国通”。
“先生过誉,对于中国历史,在下只是略知一二”,土肥原却很谦虚的答道,几十年来的特务生涯使他养成了圆滑谨慎的个性。
“请问土肥原君,中国历史上,哪怕是世界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最大的帝国是哪一个?”
“恐怕要算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元帝国了吧”,土肥原答道。
“正是。成吉思汗戎马一生征战沙场,入西夏,攻金宋,灭西辽,征中亚,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曾几何时,元朝的疆域竟达到地球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人口竟达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不能不说是一个亘古未有的奇迹啊”,神月冥感叹道。
“先生所言甚是,成吉思汗不愧是一代天骄啊。想当年成吉思汗的后代忽必烈汗派大军攻打琉球,若不是一阵台风吹散了忽必烈的船队,恐怕日本的历史都要改写了哦……”
“是啊,这也是天照大神护佑日本,派神风来帮助我们啊”,神月冥十分虔诚的说道。天照大神乃是日本神道教中至高无上的神祗,也是所有阴阳师心中所最为崇敬的神明。
“成吉思汗是蒙古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伟人,他统一了蒙古各部,缔造了蒙古民族。攻金灭夏,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使得后辈们最终完成了宋太祖赵匡胤、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都未能完成的统一大漠南北的伟业。对所有蒙古人来说,成吉思汗应该是他们心中共有的神祗吧”,神月冥反问道。
“是啊。据我的了解,成吉思汗被蒙古人认为是草原的守护神,也是蒙古各旗所共同景仰的神。几乎所有的蒙古牧民都在家中挂有成吉思汗的画像,位于蒙古伊克绍盟的成吉思汗衣冠冢‘伊金霍洛’墓前的长明灯,竟然几百年来从未熄灭过,可见成吉思汗在蒙古人心中的地位啊”,土肥原贤二答道。“但是先生此行,不会是专门到这来和我探讨中国历史问题的吧?”这一番长篇大论似乎让土肥原有些急躁。
“呵呵,当然不是。看来土肥原君不愧是中国通啊。成吉思汗的衣冠冢在蒙古的伊克绍盟,但他真正的陵墓从来就没有被人发现过,因为成吉思汗死后乃是被秘葬的,没有人知道他陵墓的确切地点,史料上也没有半点记载。”神月冥依然不紧不慢的说道。
“神月先生,请尽快说明您此行的目的吧,历史问题我们可以以后再慢慢讨论”,土肥原愈发的着急。
“土肥原君,稍安勿躁,我此前所说和我此行的目的都是密切相关的啊。皇军在蒙古之所以进展不利,乃是我们所建立的蒙疆政权不为蒙古各盟所承认,德王在他们眼中只不过是一个投降敌人的叛徒而已,所以他们殊死抵抗。我此行中国,乃是让我们所建立的蒙疆政权为蒙古各盟所承认,让他们死心塌地的效忠天皇陛下,让整个蒙古草原臣服于我们的太阳旗之下!”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座下的一名军官问道:“神月先生,此事谈何容易啊。想我关东军几年来苦心经营,也只控制了蒙古的几个部盟,可是……”
“先生既出此言,定是有十足的把握吧”,土肥原贤二打断了这位军官的问话,他深知神月冥在日本国内,明治天皇都要敬他三分,他也绝不是一个空谈无忌的人。既出此言,定是胸有成竹。
“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把成吉思汗的陵寝找到,并牢牢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就行了”,神月冥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微笑。
“成吉思汗的陵寝乃是蒙古人心中最伟大的圣地,也是他们的精神寄托。掌握了成吉思汗的陵寝,也就掌握住了蒙古人的精神。中国的兵法不是说过‘攻心为上’吗?对一个衣冠冢尚且几百年来祭祀不断,要是发现了成吉思汗真正的陵寝他们会怎样呢?”神月冥微微一笑,看着土肥原贤二。
“想必会更加顶礼膜拜吧。但仅仅找到成吉思汗的陵墓,就能让整个蒙古效忠天皇陛下?”土肥原贤二似乎有些信心不足。
“蒙古人相信这样的传说,只有成吉思汗所挑选人才能找到他的陵墓,走进这块伟大的禁地。只要我们找到了成吉思汗的陵墓,就可以证明我们所扶植的德王政权乃是成吉思汗衣钵的真正传人,蒙疆政权就能为整个蒙古所承认。就算反抗,有成吉思汗陵墓这张王牌在我们手中,他们也会投鼠忌器,毕竟他们心中的神祗是不可亵渎的。在成吉思汗这面大旗的感召之下,相信其它各部盟也会很快的臣服于我们。这样我们在蒙古的统治才会名正言顺,我们才能师出有名啊”,神月冥不无感慨地说道。
“神月先生果然见识过人,这点我却没有想到啊”,土肥原贤二此时方才领悟到神月冥的深意。
“此乃其一。成吉思汗征战一生,他的陵墓里可能埋藏着他东征西讨从20多个王国搜刮而来的无价珍宝,若是这么一笔无价的财富为我所有,那么对天皇陛下的事业将是有极大的好处的啊”,神月冥继续说道。
“是啊,这么多金银财宝为我所有,岂不是……嘿嘿”,土肥原贤二的脸上浮现出贪婪的神色,继而是一阵冷笑。
“此乃其二。土肥原君,不知你是否听说过这个有关成吉思汗的传说”,神月冥的脸色有些神秘。
“按照蒙古民族的观念,人将死时,他的最后一口气——灵魂将离开人体而依附到附近的驼毛上。据记载,成吉思汗去世时,就是拿白色公驼的顶鬃,放在成吉思汗的嘴上和鼻子上,如果不喘气了,说明灵魂已经附着在这团白色驼毛上,这时遗体就可以处理掉,而把这团驼毛保存在衣冠冢里。因此,伊金霍洛成吉思汗陵供奉的银棺灵枢中,保存的是成吉思汗逝世时的灵魂吸附物——白公驼顶鬃,这里的成吉思汗陵不仅仅是保存成吉思汗及其家族遗物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成吉思汗的英灵所在。而这白公驼顶鬃,因为吸附了成吉思汗的灵魂,则成为蒙古族至高无上的圣物。”
“成吉思汗的灵魂吸附物?”这个我倒是第一次听说,土肥原有些惊讶。
“是啊,这也是一名投降我们的蒙古王公告诉我的。土肥原君,我此行中国,乃是为两件东西。其一是成吉思汗的真正陵墓,其二就是这白公驼顶鬃了。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得到这两件东西”,神月冥的语气异常的坚定。
“请神月先生放心,我等一定鼎力相助”,土肥原非常爽快的答道。“但不知可否请教先生一个问题。”
“请讲。”
“既然先生刚才提到成吉思汗乃是被秘葬的,他的陵墓位置连蒙古人自己都不知道,我们如何去寻找?还有,先生要这白公驼顶鬃究竟有何用途啊?”
“第一个问题问得很好。这个你们不用担心,我自有办法,你们只要按照我说的去做就行了。至于第二个问题嘛,呵呵,这白公驼顶鬃能成为蒙古族的圣物,自然有其神秘的地方。此物对于我们大日本帝国,也是有极大意义的,此时不便多讲,待日后诸君就会明白”,神月冥脸色黯然,似乎想回避这个问题。
此时土肥原贤二已然明白神月冥心意,便不再追问下去。对于这位日本国内赫赫有名的阴阳师,他心中却是带着半分恭敬半分狐疑:恭敬乃是因为他是天皇的密使,随身带有天皇御赐的佩刀,这在日本可以说是拥有极大的权力。土肥原贤二虽是关东军中数一数二的人物,此时却得听他的吩咐。而且土肥原贤二也从其他途径打听到,这位天皇御用法师,确有其过人之处,据说有着某种神奇的能力,使得明治天皇都对他尊敬有加;狐疑乃是因为此人行为神秘古怪,又不肯完全说明来意,对他提出的问题也是极力回避不予回答,似乎隐藏了什么东西不想被别人知道。同样是一只老狐狸的土肥原贤二,此刻似乎面对着另一只老狐狸。
“今天就到此为止吧,明天我会把具体的行动方案告诉诸位。”神月冥站起身来,想要离开会场。土肥原贤二和其他军官立刻起身,陪同神月冥离开了地下室,下榻休息去了。
午夜时分,奉天城内漆黑一片。由于关东军在东北实行严格的宵禁,所有人在晚上都不敢出门,空旷的大街上,只有巡逻的日本宪兵队来回走动,军犬的吠叫声不时的打断这黑夜的宁静。
神月冥下榻在宪兵司令部后院的一栋小楼之内。这是一栋典型的中国式建筑,灰墙青瓦,斗拱飞檐,外墙爬满了茂密的爬山虎,在这黑夜之中,竟看不清这楼的轮廓,使人感到阴森压抑。神月冥的屋内灯光昏暗,他身着阴阳师特有白色法袍,盘腿静坐在卧室内的榻榻米之上,双目紧闭。
突然,在他的四周,腾起了四股黑色的烟雾,这烟雾逐渐变浓,慢慢的竟幻化成了四个人形黑影。
“都到齐了吗?”神月冥依然双目紧闭,低声问道。
“是的,主人。我们都来了”,这四个黑影齐声答道。
“去吧。”神月冥用手指向正南方向指了一下。
这四个黑影又变成了四团烟雾,转眼之间便从这屋内消失了,仿佛被什么东西从空气之中吸走一般。
第003章 春祭圣典
严冬已然过去,初春的阳光洒满了草原的每个角落。
一望无际的蒙古草原上,积雪消融,草色青青。融化的雪水在草原上形成了一个个的小水洼,干渴了一冬的牲畜们,或三五成群的聚在水洼边饮水嬉戏,或悠闲的啃食着鲜嫩的青草。牧人们安坐在马背之上,围绕着自己的牛羊缓缓地巡视着。马鞭声、吆喝声、牛羊叫声、牧人的歌声,竟如同一首优美乐章一般奏响在这草原之上。蓝天白云之下,整个草原是如此的宁静祥和,生机勃勃。
整个蒙古草原最为盛大的祭典也即将在这初春时节举行。
成吉思汗陵的祭祀至今已延续了700多年,在人类历史上大概是绝无仅有的。成吉思汗逝世的第二年(公元1228年),其第三子窝阔台继承汗位,并举行了为期3天的盛大祭祀,甚至挑选出40名出身于贵族、大臣家庭的美女,“用珠玉、首饰、美袍打扮,穿上贵重衣服,与良马一道,被打发去陪伴成吉思汗之灵。”
此后,祭祀的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落后、原始的以美女殉葬的方式被淘汰,而将成吉思汗的灵柩、生前用品和夫人们的灵柩安置于八座白色的蒙古包之中,称为“八白室”,蒙语称之为“鄂尔多斯”,即“宫帐群”之意。在成吉思汗的功臣、战将的子孙中,选出500户,专司管理“八白室”和祭祀事宜,世代相传,称为“达尔扈特”,意为“神圣的人”或“自由的人”。达尔扈特在蒙古人中的地位十分特殊,他们不纳捐税、不服徭役、不任官职、不当兵,也不隶属于蒙古各部、旗,只由济农(大祭司)管辖。(时至今日,达尔扈特仍在进行着延续了700多年的成吉思汗祭祀,这已经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
成吉思汗的祭典,分年祭、季祭、月祭。其中以农历3月21日的春祭大典(也称为“查干苏鲁克祭典”)最为隆重。大典由济农主持,达尔扈特遵照仪规各司其责,祭典井然有序,蒙古族人踊跃参加,并在祭典后进行各种贸易活动。
今年的春祭大典却注定要与往年不同。
清晨时分,位于伊克绍盟的成吉思汗衣冠冢“伊金霍洛”墓前,一个身着皮袍,头戴蒙古皮帽的长者伫立在长明灯前。他低头不语,面色忧郁,似乎有很多心事在烦扰着他。他一手捻着胡须,一手背在身后,不时的发出几声轻叹。
“沙王殿下,济农察克汉求见”,一名卫士来到墓前。这位长者,乃是成吉思汗第31代孙沙格都尔扎布,也是伊克绍盟的盟长,人称“沙王”。
“哦,请他进来”,沙王转身答到。
一名老者缓缓地走入墓前的大帐之中,须发皆白,身上穿着裘皮蒙袍。
“沙王殿下,今年的春祭大典已准备妥当,仪式可否开始。”察克汉问道。
沙王拿出怀表看了一看:“时辰到了,开始吧。”
沙王随察克汉走出帐外。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伊金霍洛墓,乃是由八个巨大的白色蒙古包组成。中间最大的一个蒙古包,供奉的就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和随身物品。
大帐之外,幡旗林立。人流往来如梭,蒙古族人们在为即将开始的祭典忙碌着。牲畜、谷酒、奶茶、果品等祭品已经摆满了帐前的四张祭台,香烟缭绕,从其他蒙古各盟赶来的代表或族亲们则静静的站在帐前的主祭台前,看到察克汉和沙王走出帐外,他们都躬身行礼。
察克汉此时已经换上了萨满法师特有的“神帽”、“神衣”、“神鼓”等一套用具。“神帽”以铜条或铁条为帽架,帽顶前侧有一只铜制的鹰,后侧是两根铜制鹿角,角叉的多少表明萨满的品级。“神衣”是紧身对襟长袍,用鹿皮制作,周身上下缀有铜镜、小镜、腰铃等。下身后侧是飘带。“神鼓”以板条做鼓边,用狍皮做成鼓面。
察克汉缓缓的走到祭台中央,双手举起神杖,庄严的念道:“草原上飞翔的鹰啊,地面上奔跑的牛羊。祖先的英灵庇佑勇敢的牧人啊,让草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