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官妻-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矜持能吃吗!现在的公子们都喜欢我这样的。”
顾知………
“家门不幸。”
“明明有人啊,怎么不开门,三弟,是我们啊,快开门。”
顾绾一听,发现正是顾老大和顾老二一家人,顾绾还听到二伯娘那尖锐的嗓门。于是赶忙出去开门。
“原来是两位伯伯,你们都不知道今天一堆有的没的亲戚来家里要给我哥哥说媒,所以就把们给锁了,实在抱歉。”
顾绾赶忙把几位请到屋子里,好吃好喝的伺候着。
只是顾绾没有见到阿荷的身影,便问道:“阿荷姐姐呢?”
“家的生意却也要照顾,和你嫂嫂还有同哥在沙溪镇上呢。”
二伯娘看了大伯娘一眼,开口说道:“阿荷年纪也不小了,还是赶紧找个人嫁了吧,也不能总是放在家里,老使唤人也不好。”
二伯娘说这句话的时候,顾绾都替她尴尬,
顾苏此时也已经十六了,依旧无人问津。
顾苏看了自家娘亲一眼,赌气的跑到后院,此时顾知对着顾绾开口说道:“阿绾,你去看看。”
顾绾无奈只得跑到后院,却发现顾苏围着顾绾晒得衣服转来转去,看到顾绾过来之后,开口说道:“阿绾,你的衣服好好看啊,给我穿穿呗。”
顾绾……
她还以为她会伤心,真是太低估顾懒的威力了。
此时顾明奇小朋友穿着一身崭新的衣服,走到顾绾面前开口说道:“阿绾姐姐,我好久都没有见过你了,我发现你又变漂亮了。”
小胖脸上带着讨巧的笑容,顾绾不禁一阵无奈,心中暗道,这孩子真讨人喜欢,只是为啥有个这么奇葩的姐姐。
顾苏蹲下来,开始捏自家弟弟的脸,开口说道:“你这个小混蛋,不是说过姐姐是最好看的人吗?”
“我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
顾苏气的伸出了手,准备打着小孩子的屁股。
顾绾把顾明奇抱到前院,恰好听到顾老二正在和顾知说话。语气倒是平和不少,顾知低着头,认真的听着。
“明奇就放在我这里吧,读书也方便。”顾知说道。
在顾绾怀中的顾明奇一愣,而后兴奋的从顾绾怀中跳下来,开口说道:“太好了,我终于可以摆脱笨蛋姐姐了。”
顾苏……
“我要和阿绾姐姐睡一屋!”
……
顾老二一把拉过顾明奇,伸手就要打。
“你这臭小子,毛都还没有长齐,还知道嫌弃自己姐姐了?”
“爹爹,不要打脸啊!”
二伯娘对着顾明奇如同眼珠子一样,自然是拦着,一时间兵荒马乱,场面无比混乱。
好不容易消停下来,顾明奇赶忙钻到顾绾怀中,死活不同意跟自家爹爹走。
顾老二念叨一声,白眼狼,心里到底还是极为喜爱这个孩子的。
此时顾知从屋子里,拿出来两包银子,对着两位说道:“大哥,二哥这是一些银子,也够你们在村里买些地了,这些年来一直让你们受苦了,只要我顾知发达了,自然不会忘了兄弟们。”
顾老大笑眯眯的接过,顾老二有些疑惑的说道:“你虽然考中了举人,可是从哪里弄了这么多钱?”
“二哥不必担心,这时维钧用才学赚来的。”
顾绾说这些的时候,带着一丝丝自傲。
兄弟三人不禁朝着自家祖坟的方向跪拜,纷纷喊道两天开眼,赐给顾家一个百年不遇的奇才。
站在一旁的顾绾,笑而不语。
酒足饭饱,兄弟三人重归于好,此时天色也不晚了,顾知在迷迷糊糊中答应了二伯娘顾苏的婚事包在他身上之后,就醉倒了。几人也都离开了,顾苏离开的时候,还顺走了顾绾几件衣服。
顾绾看着满院子的狼藉,有些无奈。
此时顾明奇拉着顾绾的衣服,开口说道:“阿绾姐姐,我可以帮你呦。”
“小孩子一边去。”
晚间睡觉的时候,小家伙死活要跟顾绾一起睡,顾绾哪里会同意,一把小家伙拎到隔壁。然后一沾床就睡着了。
第六十四章 惊变
第二日醒来的时候,便听见顾知正在教顾明奇念书。
顾绾走出来到厨房为两个人准备早饭,用过早饭之后,便准备上街买些东西,家里没菜了,顾绾自然要买下一些,而且这小家伙来家里,自然是要作几身衣服的,所以还得去裁缝店一趟。
待到顾绾买好一切正准备回去的时候,却突然看到太仓街道上出现很多士兵。
她突然一愣,心里产生了一阵不好的预感。
果不其然,像周围围观的的人问清楚了事情缘由,顿时一阵冷汗。
她知道今年是嘉靖的劫难年,也知道那位陛下会大难不死,却不知道这样一场风波到底会波及到多少人。
听闻那位陛下在宫中受到宫女的刺杀,差点被宫女们用绳子勒死,后庭剧烈变动,朝臣战战兢兢。
皇后趁嘉靖昏迷之时,下令处死曹妃与宁嫔,甚至株连其族。
宁嫔王氏从小寄养在顾家,其母乃是顾鼎臣小妹,后父母先后去世,无所依靠便投靠了顾鼎臣,最后机缘巧合之下到兴王府,后来嘉靖帝登基被封为了宁嫔。
却也不知道为什么和这次宫变掺和上了。
这些事情,在顾绾所知道的历史中,都是不存在的。一时间顾绾却也没有任何思绪。
顾绾突然一怔,她猛然想起来,此时的王偕也在顾府。
顾绾赶忙放下手中的东西,跑到顾府,却看到此处重兵把守。
顾绾正要上前询问,却被一个士兵给挡住了,士兵手中的握着的的长剑泛着寒光。
“这可要如何是好?”
顾绾赶忙找了一辆马车,到了任家,却看到任权正准备出门,顾绾连忙拦着任权,而后开口说道:“任老先生,顾府现在情况如何?”
任权一愣,而后说道:“娘子知道了,据说是宫里发生了大事,顾家受到了牵连。”
任权看到顾绾这幅表情,便知道到底其中缘由,他赶忙说道:“娘子放心,就算你们是本家,这事情却也牵连不到你们身上的。”
“我不是在担心这个,我就是想不通,为何会牵连到顾家,这样一来,所有的的计划就都打乱了。”
任权一阵奇怪,怎么这个小娘子的意思是,她早就知道这件事情了?
“您可以帮我个忙吗?我想见冯知府。”
千里之外的帝京,玉熙宫。
一位望之三十多岁,眉目俊朗,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男子,坐在蒲团上,身上穿着一袭道袍,看着倒是个道士,只是此人并非道士,而是大明朝的皇帝,嘉靖。
嘉靖睁开眼睛,身前站着一位仪表堂堂的首辅,还有一脸恭敬的礼部尚书。
没来由的一阵烦闷。
“曹家满门抄斩?”
“惨不忍睹,陛下,一家老小,上上下下二百三十四口人,血流成河。”
嘉靖手中拿着拂尘,幽幽叹了口气,开口说道:“事已至此又该如何,难不成把皇后一家也给杀了。”
此时嘉靖身边的太监对着嘉靖说道:“陛下,奴婢听闻这宫中日夜有哭声,实在是吓人。”
嘉靖沉默,而后开口问道:“那太仓顾家就免了罪吧,左右也是顾阁老的子孙。”
夏言正要说话时,却被身后的严嵩打断了,这个面容慈祥,看似十分温和的礼部尚书,难得说上一句话。
“陛下,臣听闻夏首辅有个弟子,乃是应天府乡试案首,似乎是顾家的外孙,据说非常有顾阁老当年的风范。”
嘉靖听完之后,沉默片刻,摸了摸额头,而后开口说道:“我乏了,以后再说这间事请吧。”
说完便要赶两位大臣离开。夏言看了严嵩一眼,心中暗道,看来这个老小子准备开始了,如此也好,此番就看看,谁能笑道最后。
顾绾自然不知道朝廷之中发生的事情,此番她只想知道王偕如何了。
虽然心里很清楚,她担心也没有什么用。
此时顾绾才终于完全体会到之前她自己说的,皇权的本质,皇权就是暴力。
晚间归家之时,顾知看到顾绾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便开口问道:“阿绾这是怎么了?”
“顾家出事了。”
顾知一愣,走到顾绾身边,有些不可置信的说道:“怎么会?”
“当今陛下被宫女刺杀,各家牵连者,数不胜数。顾家就是其中一个。”
“此事并未牵连到我们,只是到底还是受了不少本家的恩典,如此这般,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顾绾一阵恍然,她看着顾知,开口说道:“王偕也在王家,却也不知道此时如何了。”
此时此刻,顾府内。
门外的那些士兵也只是围着顾府,不让人进出而已,到没有真正的进去抄家,这倒是让顾重言放心不少,只是此时朝中局势不明朗,夏首辅似乎有些变故,可是此时消息不通,却也只能干着急。
而此时的王偕,所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告诉顾绾,他没有事情。
此时她定然是心中担心不已吧,顾绾看似潇洒不羁,可是心中却无比细腻,对待感情之事最为认真干脆,这一点王偕早就看出来了。
就在此时,他突然听到一声鸟叫,定睛一看,发现自己手边逗留一只鸟,此时连信鸽都飞不出去,这只鸟却停在他手边。
那只鸟好像不怕人,鸟腿上甚至还有一个放纸条的地方。
王偕写了四个字,平安,勿忧。
顾绾收到这四个字,心中却越发的担忧了起来。
她开动她的脑袋,苦思冥想,此时此刻的她,到底该怎样做,才能让王偕和顾家免于责罚。
顾绾在任府等了许久,才等来了一个机会。
冯汝弼大人的夫人要到海天禅寺还愿。
这位冯夫人笃信佛教,十分虔诚,时常回到海天禅寺礼佛,若是王琦公在的话,顾绾却也不会如此麻烦,只是偏生此时他又回了杭州。又发生如此事情,虽然此时正在往太仓赶,可是却也来不及了。
顾绾隐隐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此番顾家安危已然不会宁嫔之事那么简单了。
夏言与严嵩的斗争日益激烈,而顾家就是一颗用来斗争的棋子。
第六十五章 赶往帝京
第六十五章
这一日早晨,知府夫人来到海天禅寺礼佛,此时朝中局势十分复杂,她的夫君呆在这苏州许多年,本来已经是时候调回去帝京。却在这等时候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却也只能说是时运不济了。
正在这位夫人礼佛的时候,一位面容娇媚的女子从大殿之外走了进来。
冯夫人睁开眼睛,看到眼前的女子,有些疑惑的说道:“娘子这是?”
话音未落,眼前的女子就对着冯夫人行了一个大礼,冯夫人顿时有些奇诡,只得开口说道:“娘子这是要?”
“夫人,请你让我见一见知府大人,我真的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对他说。”
“娘子姓甚名谁?”
“顾绾。”
顾知正在家中教顾明奇读书,心绪不宁之下,听到一阵敲门声,一时间以为是顾绾,便赶忙去开门,却发现是一个全然陌生的人。
“你是?”
“我乃是知府大人身边的人,顾娘子托我给您送一封信。”顾知接过那封信,有些疑惑,便开口问道:“我女儿现在在哪里?”
“去往京师的路上。”
顾知一愣,那人开口说道:“时间紧迫,顾娘子也没有时间去解释,所以就写了一封信,希望您能放心。”
“我怎么能放心,阿绾方才十五岁,去京师,她哪里有路引凭证?何人与她一同前往,你叫我如何放心!”
顾知无比激动的说道。
“先生不必担心,知府大人自然会安排好一切,具体的原因我也不便解释,顾娘子并非普通女子,自然有自己的计较,我还有事情,就先告辞了。”
男子离开之后,顾知失魂落魄的回到屋子里。打开那封信,信上只写着一行字。
“好生照看哥哥读书。”
这丫头还是一如既往的不让人放心。此时顾明奇走到顾知身边,对着顾知说道:“叔父,姐姐去哪里了?”
“帝京。”
“她去帝京干什么?”
“做不该做的事情”
夜半时分,顾绾才总算是坐上了船,那位知府大人派了几个人保护顾绾。
顾绾此行恰好可以到杭州去找一趟王琦公,并且从他手中拿到一个东西,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
之前顾绾与王琦公在贡院外面等待的时候,曾经聊过很多东西,那个时候王琦公曾经问过顾绾什么民生民计最为赚钱。顾绾当时举得例子是医馆一道,又说了很多后世的例子,比如说壮阳之药。
当时王琦公轻咳一声,而后说道,他们王家祖传秘方中,倒是有一方汤药,名曰固本精元汤,十分管用,只是药性过于猛烈,对于人的身体有害,不常用。
当时的顾绾并没有多想,但是此时此刻,那个东西却即将排上大用场,
今年帝京大高元殿修成,嘉靖帝大喜,大肆嘉奖道士陶仲文,也就是从嘉靖二十一年开始,这位成为大明王朝地位最为超然的道士。
道士所行之事无非使人长生不老,或是行习采补之术,而王家的药酒或许正合这位主儿的要求。
顾绾闭上眼睛,脑仁一阵疼痛。
这个世上,能使她如此劳心劳力的,除了家人大概也就只有他一人了。
船行数日,终于到了杭州,顾绾马不停蹄的到王偕叔父所在地方去找王琦公,结果却被告知人已然回太仓了,不过顾绾在之前就已经写信把事情告知了,顾绾拿到了药方,就赶忙马不停蹄的坐上船行往帝京。
十一月末北方已然下起了大雪,京杭大运河部分路段结冰,顾绾只得转行陆路。
河北驿道之上,饶是顾绾想要骑马而行,却也不行,一是她不会骑马,二是风雪太大骑马不便。顾绾只得坐在马车上,缓慢而行。
顾绾掀开帘子,看到外面连绵的大雪,她此行恰好与南来漕运役民同路,如此天寒地冻的日子,却依旧要押运漕粮。
此番顾绾前往帝京却也不仅仅是为了顾家,还是为了漕运改革之事,以前她一直认为这件事情必须要等到顾维钧考上进士之后,真的进入到大明朝的中央,才能具体实施。
可是这次严嵩与夏言的斗争却让顾绾看到了希望。
只要达成目的,无论使用了什么手段,都不重要,只要达成目的,再过一年,那些倒在雪地之中再也站不起来的人就再也不会有了。
顾绾闭上眼睛仔细思考,只是就在此时在马车突然停了。
顾绾一愣,赶忙拉起来帘子,却看到马路中间停着一辆风尘仆仆,破旧之极的马车。车轮似乎坏掉了,在这样冰天雪地的地方,如果车轮坏了,却是有些麻烦,只是顾绾此时并没有什么心情乐于助人。
只是此时却也容不得顾绾拒绝,因为眼前有一个小童挡在他们的马车面前。
小童瘦的吓人,只是一双眼睛倒是有几分神采。
“求求几位军爷,救救我们家老爷吧。”
顾绾一听顿时觉得有些奇怪,只是马车坏了怎么扯到救人了。
其中一个骑马的军士说:“你家老爷姓甚名谁?怎么了?”
“老姓林讳肖琮,身子有伤,如何在这冰天雪地中待着呢。”
那名军士一愣,赶忙下马,走到那个坏掉了马车上,顾绾也听不清楚到底说了什么,那名军士下来之后,有些为难的对着顾绾说道:“娘子,里面那位乃是今夏俺答掠杀山西时,身受重伤,因张世忠之事被朝廷撤了职,如今身受重伤,却还要回京述职。”
顾绾一愣,她在太仓甚至从未听说过山西俺答掠杀之时,她方才听闻几乎就要以为是错觉。
可是这位军士的一番话,却让顾绾心中一阵震惊。
“夏七月,俺答率军越太原南下,列营汾水东西,四出劫掠潞安诸县,复又返太原北上,纵横山西如无人之境,先后劫掠十位,三十八州县,杀害我大明百姓二十万。”
“二十万百姓?”
顾绾喃喃道。
第六十六章 林将军
顾绾看着那位军士,开口问道:“为什么我在太仓都没有听过这件事情?”
“太仓富庶安乐,自然没有什么人会关心这样的事情,娘子,这位乃是潞安守将,身负重伤,却依旧要回京述职,若是在这冰天雪地中待上等一段时间,恐怕?”
“让那位将军上来吧。”
此时从马车之中传来一阵声音。
“娘子不必如此,你我男女有别,恐对娘子声名有碍。”
顾绾一阵无奈,对着那位将军说道:“将军不要在磨磨唧唧了,我也有急事。”
坐在马车中男子一愣。
“事急从权,将军不必如此。”
男子见顾绾都如此说了,却也不在推辞,在小童的搀扶下进入了马车,男子一进马车,看到这样一位不施粉黛却依旧美艳动人的女子,顿时感到的一阵面红耳赤。
却未曾想过是如此的一位美艳的小娘子。
“娘子有礼,在下林肖琮,字觅端,雪中相遇,多谢相救。”
顾绾定睛一看,发现眼前之人三十多岁,面容俊朗,身上一股子血腥味,显然是重伤未愈。
“将军倒是年轻,只是我有一事不明,太原三十八县遭遇洗劫,朝廷问责却也是山西长官,为何让你一个副将去顶这个罪?”
林肖琮微微叹气而后说道:“娘子可知张世忠副将壮烈殉国一事?”
顾绾沉默,而后说道:“我知道了。将军若是不想说,就不用说了。”
此时顾绾突然想起来,后世所知道的一些事情,俺答确实打到了北京城下,而且仅仅就在八年之后,入京郊劫掠数日,扬长而去。
期间官员将领各种丑恶之事,不胜枚举。
林肖琮幽幽叹了口气,开口说道:“张副将是个英雄。”
“自然是实话。”
气氛有些冷凝,此时马车外风雪阵阵,这位年轻的将军不禁有些寒冷,顾绾拿出来一件素色的披风,递给这位,而后说动:“将军伤的很重,血腥味很重,想必是伤口又裂开了,一会儿到镇上,还是先找个大夫看一下,而后在赶路,如若不然,恐怕还未到京城受罚,就得死在这路上了。”
顾绾说话极其不委婉,倒是让林肖琮有些无奈,林肖琮看着顾绾开口说道:“听口音,娘子像是南方人士?”
“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人士。”
“在下河南开封府人士,开封林氏。”
顾绾一愣,而后笑道:“林氏乃是中原大家,读书人辈出,将军却从军,倒是有趣。”
这位林将军也是善谈之辈,路上倒是与顾绾聊了不少,大都是明朝军制的问题,这位也不知道为什么,面对这位娘子的时候,虽然惊艳于其美貌,却并未起什么别样的心思,甚至有时候会忘记这位小娘子的身份。
却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人家,才能教养出来如此奇异的女子,倒真是让人羡慕。
过了几个时辰,终于到了一处城镇,两人就次别过,顾绾自然是赶紧赶路,而这林肖琮却待在城镇中好生修养了几日。
那个一直随侍在林肖琮身边的小童,看着正在出神的林肖琮说道:“将军为何不问那位娘子的名字,也好以后上门感谢啊。”
林肖琮看了看小童,笑着说道:“我可知道你想的什么,这样的女子若是能娶来相伴,自然是人生美事,可是仔细想来,恐怕人家娘子还不一定能看的上我。”
小童一边熬药一边说道:“将军却也不差啊。”
林肖琮笑了笑,并未言语。
顾绾一路不曾停歇,倒也在十二月初到了帝京。
顾绾乃是白身,自然不能坐着马车过城门,所以只得下马车。
此时顾绾眼前,矗立的是一座高大的城墙,皑皑白雪之下,分外肃穆,一股历史沉重之感,扑面而来。
“娘子我们快走吧。”一位军士对着顾绾说道。
几人进了城门,或许是因为这一日下着大雪,所以城门处人并不是很多,可是从这里放眼望去,雪国千里,亭台皆白,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几人朝东走,本来想坐上马车,可是这雪太厚,地上湿滑,恐怕坐马车会有危险,所以只得步行,好在此时的北京城却也没有后世那么大,所以倒也不算是太远的路。
几人在一处普通酒馆吃了午饭,这几位都是北方出身,对于京城这油咸的口味自然是时分喜爱的,可是难得顾绾这样的南方女子也吃的津津有味。
其实这几位有所不知,顾绾口味重,但是南方偏爱酸甜,虽然也吃习惯了,可到底是不喜欢。
正在几人吃饭的时候,隔壁桌子一个看起来非常寒酸的秀才愤声说道:“此番山西二十万百姓死于俺答铁蹄,陛下却沉迷丹道,劳民伤财修筑大神元殿,还如此宠幸一个道士。”
顾绾叹了口气开口说道:“可吃好了,吃好了我们就走吧。”几位军士点头,跟着顾绾离去了。
此时那位寒酸的秀才正要说话,却坐在他身边的人说道:“那位美艳的小娘子已经走了,吕秀才还是省点儿劲儿吧。”此人说完,周围一阵笑声。这位吕秀才一阵恼怒,可又无可奈何。
几人走在大街上,走在顾绾身后的一位军士开口说道:“方才那位酸秀才当真可笑,那一套说辞还想引起娘子的注意。
顾绾轻声说道:“他说的倒也不错,那位陶道人,确实有几分本事。”
几人终于到了目的地。一座颇为气派的府邸,一个金漆牌匾上书刘府。
此乃前兵部尚书刘天和的府邸。
刘天和,字养和,号松石,湖广麻城人。正德三年进士。
冯知府当年述职南京时,与这位乃上下级关系,颇有些交情,此番顾绾来到京城,第一个要见的就是这位。
第六十七章 京师乱
只是此时顾绾到了这刘府之中,第一位要见的却是这刘大人的二女儿。
方才归宁的二女。
这位身份倒也非常的特殊,与那陶仲文的夫人算是亲戚,她的丈夫乃是其夫人的表弟,关系疏远。但是好歹递个帖子,人家还是给进的。
若是单单顾绾这样的白身上门拜访,不得给人当做疯子给赶出来。
顾绾自然是好生拜托这位主儿,写了封信,将详情告知。
刘夫人并未有留客的意思,哪些军士又都走了,顾绾只能自己一个人到帝京去找家客栈。
好在顾绾带的银钱也不少,总归不会流落街头。
在太仓那一亩三分地儿,顾绾还能稍微蹦两下,只是到了这帝京,顾绾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待在客栈里。
说来这一次来帝京确实也是无奈之举,
一来这件事情适合女子来做,二来顾维钧明年就要大考了,顾知又实在是不靠谱,她也不放心所以只好自己亲自来了。
毕竟顾绾真的不想要当寡妇。
还没定亲就当寡妇,多不吉利啊。
京城的天气十分干冷,就算是这几日下了雪,却也总有几分干冷之感。
顾绾正在客栈下面吃午饭,北方饭菜味道咸辣,这家客栈的厨子似乎十分喜欢辣椒,颇和顾绾口味,顾绾要了两盘小菜,倒也是吃的津津有味。
只是自己一个人吃饭,到底有些寂寞了。
吃着吃着,店小二端过来一碗热汤,对这顾绾说道:“我们家掌柜看娘子孤身一人,这大雪天的,倒是有些可怜,便送了娘子一道热汤,也好好补补。”
顾绾一愣,而后说道:“多谢掌柜的了。”
顾绾将汤放到一边,倒是一口也没喝,看来这地方是待不下去了,她来的时候太过冲动,现下想来她一个女子,在这偌大的京城之中,就算是被人杀了,却也没有人会知道。
顾绾吃过午饭之后,便退了房准备离开这个地方。
果然当顾绾走到一处小巷子的时候,几个男子出现在了顾绾的身后。
顾绾眉头一皱。
“你们要干什么?”
“不干什么,就是想要请娘子到一个地方。娘子如此貌美,竟然孤身一人,实在是让人担忧啊。”
顾绾勾唇一笑,拿出来一把明晃晃的匕首,而后开口说道:“教训你们这些人,在以前,那是我的工作。”
顾绾自然不是装腔作势,上辈子警校擒拿格斗第一。并非浪得虚名,只是最后只到了一个辖区当片警,真有些大材小用了,顾绾虽然不能将其一一制服,可是逃跑却也不在话下,她知道刺哪里不至于死亡,但是能让人快速丧失战斗力。
顾绾一把匕首刺伤了为首之人的眼睛,并且趁其不备跑出了巷子,此时街上人群熙熙攘攘,看到一身血的顾绾,自然是吓得赶紧给那些人让出来一条道路。
顾绾暗暗骂娘,只是却也无可奈何,要是真被这几个人给抓住了,那面子可就丢大发了。
顾绾身子娇小,在人群中来回穿梭,倒是十分的灵活。
跑了将近两条街顾绾才总算甩掉了那群人。
然而此时此刻,天色已晚。
顾绾自然不可能做出来那种钱丢了的傻事。
好吧,顾绾一摸钱袋发现钱不见了。
好在她藏在袜子里还有一张大额银票,包袱里还有几两碎银子,顾绾在鼓楼附近,吃了碗热气腾腾的面,这才让心里那股止不住的愤懑之情消解。
她得出了一个结论,大明朝的治安系统实在的太差劲了。
差劲的不得了。
这鼓楼之地三教九流之人汇聚,许多单身的汉子,看到顾绾孤身一人来此,自然心中起了一些别样的心思,只是在接近顾绾的时候,看到顾绾拿着木质的筷子,狠狠地扎在坚硬的木桌子上。
筷子透木而过,大部分人咽了口口水。
没有上前叨扰。
顾绾用完饭之后,闲的无聊,在和城门处转悠,此地倒是热闹非凡,可是顾绾却分外郁闷,想来在这个时代,女子出门还是非常危险的。
却也不知道顾知该如何担心。
“唉~”
“小娘子因何缘故叹气啊?”顾绾一听,便知道是一个猥琐大叔的声音,正要伸出拳头打人,却看到一个穿着道袍的没牙老道士笑眯眯的对这顾绾说话。
顾绾眉头一皱,迅速转身。想要离开这里,却被老道士给拦着了。
“娘子且慢,贫道有一言要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