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琪花玉树-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事,当时也是我一时脚滑,与你没有关系,”林琪坐在圈椅里,随意的摆了下手。

    事已经发生了,人家长辈歉也道了,东西也送了,就连医官都请来了,她再不依不饶,就有些过了。

    韩三见林琪当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微微松了口气,同时又有些气闷。

    明明人家都不介意了,太婆婆居然还拿来说事。

    害得阿娘被太婆训了一顿,回来还说自己。

    韩三心里不爽快,面上不由带了出来。

    林琪见她面上一沉,不由有些莫名,同时也觉得烦躁。

    既然是来道歉,就好好说话,一会儿阴一会儿晴的,谁耐烦伺候。

    林琪给丹霞递了个眼色。

    丹霞立刻上前,道:“姑娘,到时候喝药了。”

    韩三便道:“时辰不早,我也该回去了。”

    林琪歉意起身,让丹霞把人送出去,她转身上楼,继续她的篆香。

    时间很快,转眼就要入腊月。

    林琪装了几天病之后,不得不起个大早,跟顾氏去请安。

    韩老太君关切的问林琪如何。

    林琪乖巧的答已经大好,如今夜里不那么经常的惊醒了。

    韩老太君就叹了口气,让于嬷嬷从库房拿了参来,又和颜悦色的跟顾氏道:“配着酸枣仁给姐儿每天晚上熬一碗,得养好精神,身体才能好。”

    顾氏接了盒子,温婉道谢。

    林琪便弯着眼睛,甜甜的笑。

    坐在紧靠着下首为的齐氏目光闪了闪。

    暗道这林家娘子模样长得真是好,若再长开些,说不准比宫里那位还要好。

    门帘微动,伍氏春风满面的和个身量高挑的男子一同走了进来。

    男子容貌俊秀,面容白皙,颌下长须浮动,眼角隐约带着几丝纹路,显出他的年纪。

    好在他举止文雅,行走甩袖时,便会流露出文人独有的风流倜傥,倒能模糊些年纪。

    男子上前两步,拱手给老太君请安,伍氏忙紧随其后。

    林琪听了他的自称,立刻对号入座,明了这位便是行二的韩适之。

    韩适之又逐一的给齐氏、洪氏、夏氏等请了安,然后朝几位弟妹略一拱手,便坐在韩老太君下首。

    而后好似才刚看到的道:“这位便是林家小娘吧?”

    林琪上前,屈膝一礼,道:“给韩二爷见礼。”

    韩适之笑着抬手,示意林琪起身,又顺手扯了袍子上的玉佩,递过来道:“不知道你病好了,我也没有准备,这个小玩意儿,你拿去玩吧。”

第四百零九章 入云骑

    “他倒是敢开口,”林琪哼了声。

    “先给他一万,把摊子支起来,要是不够了再说,”林琪盘算了下手里的银钱,斟酌着道。

    “你跟他说,雅兰坊背后有可能是三皇子,那些高端的先小范围做。大皇子跟遐叔关系不错,从他那儿打开缺口,倒是个路子。”

    “姑娘,会不会太多了,”雪姣被林琪的大手笔吓得声颤眼直。

    雅兰坊的靠山那么硬,万一李甲不中用,弄不过人家,这钱可就打水漂了。

    林琪呵呵笑道:“京都这地界,寸土寸金,买个铺面都要上千贯了。李甲既然要做高端,铺面要挑最好的,一万贯只怕还不够。”

    门外有人敲两下门。

    林琪住了话头,抬眼去看。

    是紫霜。

    林琪随口道:“信送走了?”

    紫霜摇头,道:“掌柜说崔公子过些天就能到京都,那信他到时转交。”

    林琪讶然,这才想起,崔硒本就是京都人士,如今已至年关,他回来才是正常。

    想来小夜的师父也会跟着回来。

    林琪重新歪靠回大迎枕里,在冬日的暖阳里,舒服的眯了起来。

    傍晚,韩远之从宫里回来。

    顾氏气鼓鼓的跟他告状,还把雨润偷偷听来的消息说了,末了才总结的道:“那个伍氏就不是个好的,以后我要是和她闹翻,你可别怪我。”

    韩远之细问了韩守奕嗓子的情况之后,表情很冷。

    他沉着声音说了句不会,就迈开大步就往外去。

    顾氏本来还想问问过些天就是腊月,他可有什么知交要送节礼,哪知没等说,他人就走了。

    林琪晃悠着从楼上下来,见顾氏往外面看,便探了下脑袋。

    空空的院子,只有才刚落下的几片竹叶。

    顾氏感觉到身边有人,转头见是林琪,便笑着问:“睡醒了?”

    林琪点头,坐在榻上,倒了杯甜水,慢慢的喝。

    顾氏看了眼门边,才低声道:“奕哥儿那嗓子当真能治?”

    “现在还说不准,”林琪放下杯子,道:“小夜正在琢磨给他调养的药方,先试试看,其他的得等她师父过来再说。”

    说完,她顿了顿,又叮嘱,“这事先别跟奕哥儿说,免得不成,他再伤心。”

    “我省得,”顾氏低低回了句,“等你遐叔过来,我也会叮嘱他。”

    林琪眨眼。

    韩远之回来了?

    什么时候?

    她瞟了眼门口。

    难道刚才阿娘是在看遐叔?

    林琪心里一阵不得劲,一撅嘴,起身去次间,看韩守奕描红去了。

    入夜,韩远之一身寒气的回来。

    这时的听涛阁已经熄了灯,韩远之便歇在了外院。

    躺在絮着新棉花的厚褥子上,韩远之心潮起伏。

    他又想起临出征的前夜。

    房氏难得的温柔小意,他本以为是房氏想通了,想要一心一意的跟自己过日子。

    可是一杯酒之后,他忽然手脚酸软,意识模糊,就知道他以为的想通,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韩远之就是在那时彻底冷了心,她以为他彻底昏迷了,却不知他有内劲护体,便是药劲也能略微缓解些。

    耳听得她与韩适之郎情妾意的商量如何哄骗自己,他真是恨不能立刻跳起来,将两人虐杀了。

    但事实是,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僵直的躺着,挨到天明才狼狈的逃去军营。

    没多久他就接了府里报喜的帖子,再后来便是房氏难产血崩而亡,孩子身体有恙的消息。

    他以为这都是天意,而今看来,是有人容不得奕哥儿和房氏。

    照今天的情况和他打探来的结果来看,出手的应当就是伍氏。

    韩远之还记得,韩适之在那时与房氏柔情万种的说万事有他。

    他讥讽的咧嘴。

    房氏便是信了,才让自己和孩子落得那等下场。

    片刻他露出一丝悲怆。

    伍氏做这些事,过了这些年都有迹可循,就说明当时这事并不隐晦。

    也许这府里的大多数的人都知道怎么回事,韩远之不相信太婆会不知道。

    但可悲的是,这么多年了,太婆却连只言片语也没有跟他提及。

    韩远之觉得身上一阵一阵的冷。

    将近腊月的天气,便是熊熊燃烧着的炭盆也无法驱除不断往骨子里面钻的寒意。

    他辗转反侧,却怎么也睡不着,索性去听涛阁前面的竹林练拳。

    待到三更,他来到听涛阁。

    这会儿天虽然还是黑着的,但已有人起来烧炭备水。

    韩远之让人把曲嬷嬷叫来,低声嘱咐道:“我被官家委任为云骑的副指挥使,即日就要出城参加团练。你跟她说,若是受了气,不必忍着,当时报了就是,老太君那里有我撑着。”

    曲嬷嬷听韩远之说话带着股森森的狠意,不由一愣。

    不过她素来知道轻重,便只应了声。

    微明的灯笼映照着韩远之的脸庞,曲嬷嬷发现他鬓角有些发潮。

    她忙让人提了些水,请韩远之更衣,而后借着空档,去小厨房包点心和风干的肉干等物,等他走时一并带着。

    清晨,顾氏起来才知道韩远之一时半会不会着家,她眨眨眼,便忙着洗漱,准备去荣禧堂请安。

    林琪正在养病期间,不必跟着过去。

    听说韩远之是在城外操练,就让黄嬷嬷多做些下饭的辣萝卜、鱼肉脯,外带早前腌好的梅子姜,辣酸姜等物,让人一并送过去。

    等到日头升高时,顾氏和韩守奕从荣禧堂回来。

    黄嬷嬷忙将早饭摆上桌。

    秉承食不言寝不语,三人沉默的将饭吃完。

    刚放下筷子,小夜就端来一碗橙褐色的小碗,而后来到林琪跟前。

    韩守奕皱了皱小鼻子,闻到空气中飘散的苦涩药味,顿时同情的看林琪。

    姐姐本来身子就弱,经了昨天那一吓,怕得养好些日子吧。

    韩守奕将手边的杏脯往林琪那边推推。

    那意思是让林琪待会儿用这个去味。

    林琪挑眉,示意了下小夜。

    小夜便将药碗递到他跟前。

    韩守奕瞪大了眼,小身子努力往后缩,努力回避难闻的苦味。

    林琪笑眯眯的道:“我听说你在练鞭法,就让小夜熬了能让关节变软的药,喝了用鞭子会更加灵活呦。”

第四百一十三章 游园会

    韩远之抬眼,见是指挥使吴景平,忙拱手见礼。

    吴景平摆手道:“你我都曾在刘帅手底下效过力,再这么客气我可要生气了。”

    韩远之笑了笑,改口道:“吴兄。”

    “这就对了,”吴景平瞄了眼冒着热气的砂瓮,明知故问的道:“嫂夫人送来的,这是腊八粥?”

    韩远之点头,舀了碗推到他跟前。

    “吴兄要不嫌弃,坐下来一起吃吧。”

    “不嫌弃,不嫌弃,”吴景平赶忙坐下,麻利的将摆在食盒里的配料拿出来,自来熟的将自己那碗盛满,之后又觉得配料有些多,半点也不见外的舀了勺粥。

    韩远之默默的看了明显少了小半的砂瓮,给自己盛了碗。

    吴景平捧着大碗,吸溜一下就喝了一大口。

    咽下之后,两个眼睛都放光。

    他惊叹的呀了声。

    真是香得能连舌头都吞下。

    他抱着大碗西里呼噜的喝完,然后利索的又把碗盛满。

    几个眨眼,砂瓮就已经见底。

    韩远之忍不住咧了咧嘴,就算这粥不是慧娘熬的,但好歹也是她的心意。

    韩远之也不甘示弱的猛灌起来。

    没一会儿,一瓮粥被两人扫荡个精光。

    吴景平依依不舍的将汤勺放下,抱着滚圆的肚子走了。

    眨眼到了年关,京都的气氛变得热闹起来,便是落雪也没有影响这股热潮,反而引得文人雅士和贵妇娘子们宴会频起。

    这一日,韩府收到永安侯府递来的帖子,想请韩家一众女眷去城外梅园赏梅。

    韩老太君上了年岁,等闲不爱动弹,便让齐氏带着小辈们过去。

    洪氏要照顾韩苗,白氏要照顾六爷,两人俱都告罪不去。

    老太君横了眼跃跃欲试的夏氏,又看看站在她身后,规规矩矩的顾氏,心里打了个转。

    夏氏平日里看着还好,可一涉及到三郎,就立时控制不住情绪,在府里有她镇着还好,去了外面可就说不准了。

    而今三郎正是奋力的时候,内助要是得力,对他也是助力。

    韩老太君思量片刻,吩咐齐氏,“你带着姐儿和几个小辈过去就是。”

    这话一出,夏氏的脸立刻转黑。

    好容易忍回检园,发了好大一顿脾气,才被贺嬷嬷劝住。

    平氏听说了上房的动静,轻轻叹了口气。

    看来花会她也去不得了,四姐儿的亲事只能等以后找机会慢慢相看了。

    慎园里,伍氏十分欢喜。

    那梅园一年中只有腊月这个时候才开园,京都城里,许多贵妇一到这个时候都会带着家里的儿郎娘子过去游园,她正好可以借机相看相看,给女儿挑个婆母俱都和善的人家。

    金氏也有些暗喜,她也有些日子没回过娘家,正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见见家人。

    她着大丫鬟文心悄悄的回去送信。

    同样往外送信的也还有紫霜。

    傍晚时,林琪收到李甲送来的两张房契。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买下了马行街东边巷子口的两处宅院,准备过了正旦便破土动工。

    林琪看了下房契上面标注的大小,有些吃惊,足足十亩地之多,李甲这是要做什么。

    雪姣是个好事的,知道林琪疑惑,巴巴跑去看了,回来就说要建个什么集市。

    林琪不懂这些,听了也就算了,只是叮嘱既然要建大,那就要注意安全。

    这京都里的屋舍大多都是木质的,这种材质一遇火星,就能酿成火灾。

    林琪可不想一时疏忽,弄出人命。

    张三分茶里一直有人盯着李甲,地契才一送到林琪的手里,崔硒便得了信儿。

    知道李甲如此老实,崔硒略微放下了两分心。

    张掌柜见崔硒对这人如此上心,便说把靠在景灵东宫东大街的笔墨铺子租赁给他,这样不管他要做什么,他们也能知晓。

    崔硒对此没有异议,只是交代莫要收太多的租金,毕竟琪姐儿的大部分身价如今都在他手。

    张掌柜笑着应是,心里盘算着怎么不着痕迹的去跟李甲接触。

    又过一日,顾氏照例跟着妯娌和长辈陪着韩老太君说话。

    正准备告退,就被韩老太君叫住。

    齐氏等人走在前头,并没察觉。

    夏氏心里有气,从这里出去便走得飞快,半点也不知道后面的情景。

    只有落在半步的平氏瞧见于嬷嬷把人叫住,正要去看,就见金氏正转头过来。

    她忙笑着上前两步,拉着金氏离开了。

    这厢,顾氏正不解的走到韩老太君跟前,心里反省自己最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韩老太君一直身边的空处,让她坐下。

    而后问她,“我听说你这两天正忙着年货,是不是把游园的事情忘了?”

    “没有,这么重要的事,我咋么会忘,”顾氏这话说得有些赧然,这些天她忙着弄送回江宁的节礼,韩老太君要是不说,她还真是差点忘了。

    之所以说差点,是因为她跟前还有个人想着,也一早就找好了衣裳,并熏好烫平了。

    韩老太君点头,问她,“那你打算穿什么?”

    顾氏道:“八幅兰草天青月锦裙配同色对襟褙子。”

    韩老太君点头,示意贺嬷嬷拿了富贵牡丹的添漆盒子过来。

    打开之后,她挑了对嵌宝玉兰初开的累金丝掩鬓,一对金簪和个嵌宝金梳篦出来,道:“明天是你第一次在京都亮相,总那么素净哪成。明天把这些都带上,不然都浪费了你这张小脸。”

    “太婆婆,我那里有,明天我换还不成吗。”

    顾氏平常打扮得十分素净,乌黑的头发大多只是用一把玉质梳篦和一根玉簪固定,耳裆也多是玉葫芦或是玉珠做得坠子而已。

    这样的打扮在清流文臣家里,倒也平常,但在富贵铺地的贵胄人家,却是有些素简了。

    韩老太君知道顾氏身家厚,但她还是坚持把首饰装匣里,又顺便挑了同花色耳坠,道:“你这可是在跟我见外?”

    她道:“二郎媳妇每次都不会这般。”

    顾氏见她有些不高兴,便只好领受了。

    回去之后,顾氏将首饰拿出来,看了会儿,觉得韩老太君对她真是不错,别的孙媳都没份,就独独给了她。

    她让曲嬷嬷开库房拿了参,让黄嬷嬷做个调理身子的药膳,着人送去荣禧堂。

第四百一十二章 腊八了

    吴小四一早就套好了车,把砂瓮放在烧得旺旺的小炉上煨着,他一甩鞭子,便朝着城外驶去。

    黄嬷嬷又装了两瓮,分别送到王正琨的小院和张三分茶。

    张三分茶后院的一处小院里。

    一缕清雅的茶香徐徐从里面飘出。

    提着温热的食盒,准备找胡先生一起喝粥的张掌柜顿住脚。

    他记得昨晚阿六说过,主子是要回崔家过腊八的。

    怎么一大早就过来这边。

    他往前走了两步,透过围墙上的雕花往里看。

    扇半开,露出崔硒如玉样的侧脸。

    张掌柜忙推门进去。

    阿六撩开帘子,跟他打了个照面。

    “早啊,”张掌柜笑着招呼,眼睛隐晦的朝里一瞟。

    阿六哼了声,撇了撇嘴,下巴往东边一斜。

    张掌柜就知道主子这是从崔家回来了。

    张掌柜心里不由一叹。

    他就想不明白了,这世上怎么能有这么狠心又狠毒的女人。

    主子好歹也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肉,那些个生辰忌讳,旁人说说也就罢了,她可是主子的亲娘,才刚出生就把主子丢给旁人,且一丢就是那么多年。

    这也就罢了。

    而今主子大了,一年也难得回来两趟,就这她也容不得,每一次都生生把人气走。

    张掌柜提了提手里的食盒,让阿六去拿碗碟。

    走进屋里,就见崔硒抬眼看来。

    那张白玉样的脸神情淡淡,眉宇间凝着万年不化的冰雪,当真是如冰雪雕出来的人一般。

    张掌柜笑着走过去,道:“韩三奶奶差人送来了腊八粥,听说着豆子都是林娘子亲自带着人拣的。”

    崔硒眉宇一动,将握在手里的茶盏搁下。

    张掌柜顺手将桌几上的茶具收了,等到阿六把碗筷摆好,他把食盒里的配菜和砂瓮取出,给崔硒盛了一碗。

    食盒的底层有一早分门别类放好的瓜子、花生、榛瓤、松子,外带还有白糖等等的配料,张掌柜一次浇上一小勺,等把碗堆得上尖,才推到崔硒跟前。

    淡淡的粮食香味和炒熟了的各式果仁香气在空气中飘散,刺激着味蕾。

    阿六咽了口口水,盯着还余大半的砂瓮。

    黄嬷嬷的手艺那是没得说的,他待会儿定要多喝几碗。

    崔硒看着氤氲冒着热气的小碗,动了动喉结。

    不管是配料还是粥的品相,一看就是花了心思的。

    没想到,他也会有人记挂。

    崔硒暗自冷嘲一句,舀了一勺放在嘴里。

    熬得极烂的栗子和菱角、红豆入口便化成绵软的沙质,黄米和糯米软软稠稠的,将枣肉、粟米和稻米和各式果仁黏在一起。

    轻轻一咬,只觉得香甜酥脆,咽下之后,更是齿颊留香。

    崔硒一口一口的喝着,不知不觉,那颗被伤得已冷如冰渣的心也随着略微烫口的甜粥逐渐回暖。

    很快,一碗粥便见了底。

    他优雅的放下小碗,在阿六想要收拾之时,伸出修长的手指,捏着汤勺又盛了两勺。

    张掌柜见他吃得合口,便帮着添加果仁。

    吃完了早饭,崔硒沉郁的脸色已彻底放晴。

    他让张掌柜把他一早收集的各式香料送去韩家,又问:“那个小掌柜怎么样?可有什么不对?”

    张掌柜摇头,道:“他除了去雅兰坊开设的铺面附近转悠,就在看铺面。不过他去得地方有些怪,不是在景灵东宫南边大街,便是去马行街外的巷子,这两处一个行市贵得惊人,一个只是市井手艺人和寻常人家出入的地方,真不不知道他打算作何营生。”

    “继续盯着,看他跟谁接触,想法子探探他的底。”

    雅兰坊背后的东家是三皇子外祖舅家的一个远亲女眷,据说还有点商业脑子。

    琪姐儿大约猜出雅兰坊和三皇子有瓜葛,才想要从那里下手了吧?

    不过她也真是单纯,便是想开铺面,也不该一下子给了那么多钱。

    万一这人卷着银钱跑了,该怎么办。

    面对林琪,崔硒觉得自己真是有操不完的心。

    胡先生从闷了几天的屋里出来,过来找崔硒。

    “我研究出来个法子,但那法子有点吓人,我估计韩大人不会答应。”

    崔硒挑眉,“什么法子?”

    韩守奕喉咙受创,想请胡先生帮忙的事,他也知道一点。

    “我想再次破坏淤痕,治疗的同时,用处理过的鱼肠将喉咙撑开,这样可以控制淤痕的长成,将喉管变成与正常人一般的粗细。”

    “打住,换个法子,”崔硒没等听他说完,就叫了停。

    这事根本想都不用想,琪姐儿有多宝贝那小子,他是知道的。

    不管别人如何,她就能第一个反对。

    胡先生叹了口气,捋着胡子,有些遗憾的道:“那就只能用药调理了,慢慢的治,要是运气好,及冠之后或许能开口说话。”

    崔硒点头。

    这个还成。

    胡先生道:“不过在那之前,我得先见见人,看看淤痕究竟如何,我好看情况配药。”

    崔硒道:“这个不难,晚些时候我会把人带来。”

    胡先生点头,又道:“还有小夜,你是不是该把人还给我了。那两个药童实在太蠢,弄的药材总是不和我心意。”

    崔硒侧眸,“小夜都已经出徒了,你还让她做那些杂活,不是大材小用?”

    胡先生撇嘴道:“我再不用用,她那手就生了。前两天过来,我让她顺手切点参片,竟然给我切得厚了半毫。”

    崔硒笑道:“那不是手生,是那边每天都用参来熬汤,炖药膳,她切那样的厚度是依着嬷嬷的要求。”

    胡先生咂了下嘴,还有点不甘心,不过看崔硒半点也没有叫回来的意思,只得作罢。

    军营里。

    韩远之操练完回来,兵士们将吴小四送来的砂瓮和几个坛子抬了过来。

    韩远之摸着砂瓮,感觉还有些余温,想着今天的日子,表情和缓。

    他打开砂瓮,正打算享用。

    就觉忽的一下,眼前一黑,几个乌黑的爪子已争先恐后的抓了过来。

    韩远之抱了瓮,忽的往后一闪,扬声道:“这个不成,那些坛子里的腌菜随便分。”

    兵士们欢呼一声,雀跃的抬着坛子走了。

    韩远之笑着摇头,将抱在怀里的瓮放下。

    正要舀粥,就听门口有人笑着扣门,道:“韩兄好福气,真真让某羡慕不已。”

第四百一十一章 长大了

    林琪瞄了一眼。

    洁白无暇的双鱼环珠佩上泛着莹润透亮的光泽,双鱼纹路圆滑温润,一看就是被人经常摩挲的。

    林琪笑了笑,非但没接,反而退后两步,表情有些怯怯。

    顾氏拉了林琪到自己身后,淡淡的道:“多谢二伯美意,只是她一个小孩子平常也戴不了这个,二伯还是自用吧。”

    韩适之听顾氏这么说,手臂一僵,笑容微敛。

    顾氏拉着林琪和韩守奕规矩站到夏氏身后,眼角眉梢都没扫过来半点。

    上首的老太君见顾氏谨守男女之防的做派,面上不显,心里却很赞赏。

    到底是书香门第出身,品行上确实没得挑。

    大约是有了前车之鉴,韩老太君如今格外注意这些。

    韩适之极快睃了圈周围,收回时正好与伍氏眼神对碰。

    伍氏眼里火星四冒,微呲的牙齿露出一点点白,好似露出利爪,将要暴起的野猫。

    韩适之背脊一寒,生怕她在这儿做出什么不合时宜的事,忙将玉佩放入袖中,随便说了两句,便托词离开。

    众人陪老太君又说笑了会儿,才各自离开。

    没两天便入了腊月,京都的天气越发的冷了。

    林琪从香房出来,就被一早候在门口的丹霞捂住快要冻僵了的手。

    两人急忙忙进了西次间,丹霞将门关严。

    林琪立刻感觉到猛然升高的温度。

    她不禁打了个激灵,只觉得丝丝缕缕的温度透过表皮,侵入内里,将周身的寒气驱散。

    丹霞拉着林琪去了里面最暖的地方,等她缓过来之后,才把裹得严实的皮袄、耳包、皮靴等物摘了,心疼的道:“芸心昨儿才做了个皮套子,姑娘再去香房也一并戴上吧。”

    林琪由着她给自己净手,道:“不行,皮套子太厚,戴在手上影响手感。”

    丹霞叹气,道:“那我搬两个炭盆进去吧。”

    “不行,”林琪摇头,“那屋里都是香料,被炭一熏都串了味了。”

    丹霞将覆在她手上的棉巾拿开,见林琪的手指都泛起娇艳的红色,便道:“要不我去磨粉,姑娘想要什么吩咐我就成。”

    “都不用,我都弄得差不多了,明早把香末弄出来,摊开晒干就是,”林琪呵呵笑两声。

    听涛阁不像她从前住的院子,有耳房挡在外面,便是不升炭盆,也没有大碍。

    那里只有一层薄薄的墙壁与外面相隔,风一吹,便会透寒,坐在屋里,便能感觉到冷风从脚边嗖嗖的过。

    丹霞将她脚上的毛袜子摘了,用早已焐得暖暖的大毯子将她裹住,用手捂着她的脚丫,等到微暖了,才松开。

    黄嬷嬷从下面上来,瞧见林琪捂得好似毛球,顿时沉下脸来。

    “又去香房了。”

    林琪仰着脸赔笑,却被黄嬷嬷完全无视。

    接过飘着浓浓枣味的汤碗,林琪苦着脸道:“嬷嬷,我想喝骊珠水。”

    黄嬷嬷点头,林琪大喜。

    同样是温补,林琪更喜欢喝带着清甜味道的骊珠水。

    黄嬷嬷神情淡淡:“喝了这个,再喝碗浓姜茶,我便给你熬。”

    林琪顿时皱巴着脸。

    那还不如就喝枣汤呢。

    黄嬷嬷转身下了楼,没多久果然端来了浓姜茶。

    林琪苦着脸,把姜茶灌下去。

    黄嬷嬷道:“待会儿我就会让雪姣把香房封上,出了腊月再开。”

    黄嬷嬷不知从哪儿摸来了锁头,扭身就要去锁门。

    “那不成,我还要用里面的东西呢。”

    她在那边还泡着香末,等到晒好,还需要再加入搭配其他的合制。

    林琪从榻上跳下来,连鞋也顾不得去穿,就伸手去拦。

    “哎呦,我的祖宗,地上凉,还不赶快上去,”黄嬷嬷吓了一跳,忙将她推回榻上,把毯子裹严,才道:“姑娘需要什么,让人来我这儿拿钥匙去取。”

    “那多麻烦,”林琪抱着她胳膊轻摇,“好嬷嬷,我保证这段时间不去香房了,还不成吗?”

    林琪软语低喃,试图蒙混。

    不想黄嬷嬷这次态度十分坚决,任她百般撒娇,也不肯松口。

    林琪无奈,只得作罢。

    翌日,林琪懒洋洋的坐在榻上,摆弄香炉。

    丹霞从外面回来,递给林琪封信。

    林琪搁下香扫,瞧她红扑扑的小脸,道:“快去暖暖,都冻红了。”

    丹霞嗯了声,挪去炭盆跟前。

    林琪将信上的内容快速看完,露出开心的神情。

    一抬头,她看到丹霞的脸反而比之前更加红,不由诧异。

    该不会得了风寒了吧。

    “小夜,”林琪转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