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琪花玉树-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阿娘目前都还欠缺,好在硒哥哥手底下能人多,有江嬷嬷及时补上一课,以后想来也不用她再操心了。
说着话,黄嬷嬷带着人过来上了饭菜。
林琪吃了些,让止儿拿了坛子蜜饯,想了想又带好些熏好了的肉干。
正要出门,雪姣急忙忙追过来道:“姑娘,李甲说那两个院子弄好了,问你什么时候开张合适。”
林琪头也不回的道:“等我请师父挑个日子再定。”
上了车,孟大郎一甩鞭子,便往道观行去。
林琪让丹霞把肉干和蜜饯单独分出来一些,又打量着袖管大小,塞进自己袖子里一包,又塞到止儿袖子里一包。
待到进了观,她把余下的蜜饯肉干给慧清,又笑眯眯的跟慧明几师兄打了招呼。
慧明板着脸,拉了林琪去一边,道:“赶紧去后面,六皇子一早就来了。”
林琪不敢惹慧明,忙去后殿。
归云观是后辟出来的道观,殿宇建筑与宫里的宫阁大抵相似,都是高高的屋梁,宽阔的厅堂。
只不过宫妃们布置华贵,摆设繁多,务求气派高雅,住得舒心惬意。
道士们是以道法明己心,清苦证长生,便是皇家道观,也只是多添些地衣和当做隔断的帐幔而已,步入其中还是觉得四下空旷。
林琪走到后殿的厅堂,环顾一圈,竟然没看到一个人影。
她绕着后殿转了大半圈,才在侧面的一尊道君像前找到虔诚祈祷的六皇子。
林琪立在原地远远的看着。
此时天色大亮,她可以很清楚的看清他的样貌。
两条秀气的眉峰平滑落下,又密又长的睫毛轻颤,在眼睑上投下一抹浅浅暗影,鼻梁很挺,与崔硒有几分相似,大约是像他阿娘,嘴唇颜色很浅,几乎跟脸颊色泽相近,两腮消瘦,瞧着有些病态。
林琪摸摸袖口,确认了下。
既然不能调理,那就多吃些肉吧,老话不是常说吃什么补什么嘛。
帷幔边,一个年岁不大的内侍瞧见林琪,忙要去叫六皇子。
林琪朝他摆了摆手,对他和善的笑了笑。
内侍便朝她行了一礼,重又静立不动。
又过一会儿,六皇子似乎感觉到了林琪的视线,他扭了头来看,顿时露出笑容。
他手撑蒲团,要从上面起来。
内侍忙过去帮忙,却被六皇子推开。
林琪见他有些吃力,便过去,似乎顺便的提了他一把。
“姐姐,你来了,”六皇子站定了,略有些气喘的道。
林琪点头,摸摸他小脸,感觉到一点温热,便拉着他坐到一旁的榻上,问他,“昨天回去,可有挨骂?”
六皇子点头,又忙强调,“不会这回我有跟阿娘说,她也是答应了的。”
“这就对了,”林琪笑道:“昨晚回去时,我去见了你堂舅舅,他说你最是听话懂事,定是因为官家生病,你太着急了,这才忘了个娘娘说,以后一定不会的。”
六皇子忙用力点头,一脸的就是如此的模样。
止儿提着水瓶过来,给两人倒了甜水。
林琪把自己的纸包和止儿袖里的纸包拿出来,道:”这是我家嬷嬷做得蜜饯和肉干,跟宫里的味道不一样,你带回去给娘娘尝尝,若是喜欢,以后我就经常给你带。”
六皇子抿着小嘴,没有动。
林琪暗叹,皇宫里的孩子真是心眼多,不过想到他经历的,倒也能理解一些。
她微微一笑,故意激他:“你既然放心戴我做的香牌,难道还不敢吃我送的东西?”
六皇子眨巴着眼,问,“这香牌是你做的?”
“当然,”林琪点头道:“那是我几年前做的,那时你堂舅舅去我家做客,我怕蚊蝇乱飞,扰他睡觉,便做了这个送他。”
她摊开手,示意六皇子把香牌拿来。
翻倒背面,伸了食指出来,轻轻比量那处印记。
“你瞧,是不是一样?”
六皇子仔细对比,虽然指甲略微大了些许,但弧度的确一致。
林琪放低身体,几乎耳语的道:“你堂舅舅还告诉我,你这病只要仔细调理,还是可以痊愈的,是不是?”
六皇子表情一变,这个秘密只有几个亲近的人清楚,外人是绝对不会知道的。
林琪朝他温和一笑,重新坐直。
六皇子盯了她一会儿,才微微的点了下头。
这一点便代表着他已有八成相信林琪。
第四百七十九章 记小帐
林琪噘着嘴,吃得好生艰难。
韩守奕则要好打发多了,不管是甜的咸的,都照单全收。
顾氏见他吃得香甜,顿时爱心大起,自己没吃多少,一直给他剥。
林琪数了数粽皮,见有五六个了,忙道:“快少吃些,这东西吃多了胃口不舒服。”
韩守奕咧了嘴笑,顺手又夹了块杏子大小的熏肉,塞进嘴里。
林琪无奈,只得让黄嬷嬷多熬些乌梅汤,待到撤了桌子消食,硬是灌了他两大碗才作罢。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韩守奕回前院练功,林琪上楼准备看会儿手札之后继续睡大觉。
止儿悄悄溜了过来,低声道:“姑娘,我有件事不知道该不该说。”
“什么事,”林琪正上困劲,一边听她说话,一边呵欠连天。
止儿道:“今天我去送粽子,听掌柜的说,明儿是主子生辰。”
“什么?”
林琪眼睛陡然瞪大。
忽的,她一掀被子,从床上下来,转去香房。
转了一圈,也没发现得意的,能拿得出手的。
这段时间她一直跟着云阳子忙活,香房这边什么也没做什么,香不比别的,现做肯定不成。
“你怎么不早说,”林琪皱着眉头,寻常摆件,硒哥哥肯定常见,孤本什么的虽然稀有,可显得不太亲厚。
因着早前送崔硒家财,他不收的影响,林琪总觉得送贵重的物件,反倒不如亲手做得心诚。
她左思右想,抓了外衫披上,下楼去找黄嬷嬷。
既然拿手的不行,就只能换速成的了。
黄嬷嬷给出的方案是做长寿面。
这个简单,意头又好,而且还可以生着拿过去,一下水就行。
林琪一想也对,立刻采纳。
折腾这一顿,她也精神了,索性去厨房练手。
经历多了添面,硬了添水的反复实践之后,她好容易才把面团揉的像模像样。
算了下时间,她捶着酸痛的胳膊回楼上,准备明天早点起来大展身手。
不想才刚躺下,她忽然想起崔硒家就在京城,生辰自然要在家里过,面肯定也有人给煮。
手擀面放不了太久,没准等他去茶楼,这面都馊了。
这等于,她刚才费了好些劲,很有可能是做了白功。
她顿时颓然瘫在床上。
翌日,黄嬷嬷早早来叫林琪起来。
经过昨晚的折腾,她两个胳膊略一用力,就觉得酸酸胀胀的痛,根本揉不动面,加上动力不是很足,她干起来更加没劲。
没办法,只能黄嬷嬷操刀,她意思的切两下,算是亲手做的。
止儿将配菜和面条装进食盒,林琪在边上叮嘱,“过去了别说有的没的,把面送去就回,知道吗。”
“放心吧姑娘,我知道分寸,”止儿连连点头,要不是手里提着两个食盒,她都能拍胸脯保证。
黄嬷嬷把余下的面都切出来,道:“一就都做了,姑娘咱们早上也吃面好了。”
林琪无所谓,她现在胳膊酸胀得厉害,只想让小夜过来帮她捏上几下。
只可惜,昨晚顾氏早就交代,今天全家人都要去荣禧堂请安,她也不例外。
瞧着时辰,也都差不多了。
她重新梳洗一番,又换了身樱粉色的对襟褙子,想了想,她拿下头上的竹节白玉簪,戴上贵妃所赐的珠花,这才下楼随顾氏过去。
进了荣禧堂大门,没等走到游廊尽头,就听到里面不时传出欢颜笑语。
立在门口的珠儿瞧见两人,忙撩了帘子往里回禀。
片刻,瑞盏迎两人进去。
绕过满绣的双鹤临松嬉戏屏风,便能看到厅堂全景。
这会儿韩家所有女眷,除了三房,大抵都到底齐了。
顾氏弯起眉眼,带着林琪十分温婉的给诸位长辈请安。
瑞盏搬了两把椅子,放在平氏边上。
顾氏与平氏对视一笑,便带着林琪过去。
才一坐落,就听右手边传来刘韩氏的声音。
“三嫂好大的谱,一大家子人就等你一个。”
这话一出,屋里顿时一静。
顾氏侧了头看刘韩氏,正好对上她挑衅的目光。
林琪眯了眯眼,走到厅中央,团团给在座的众人行礼,一脸歉疚的道:“这两天我跟着师父调配香料,每天觉都不够睡。阿娘怜惜我难得休息一天,便让我多睡了一会儿,这才来得迟了些。”
“都是我的错,累得大家久候。尤其刘夫人难得归家,还要等我们过来,这真真是罪过了。”
林琪深深福下身体,膝盖险些与地平齐。
刘韩氏盯着林琪的乌发,迟迟没有吭气。
齐氏看了林琪一瞬,很快挪开眼睛。
夏氏抽了帕子,揩了揩鼻间,毫不掩饰其脸上的得意。
伍氏斜了一眼,完全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韩老太君几次三番在林琪手里没占到好处,这会儿见有由头,便有心让她吃些苦头,但也不能过。
顾氏见众人没人说话,忙起身要去说明。
江嬷嬷眼明手快,一把扯住她,摇着头硬是把她按在了座位上。
林琪垂着眉眼,默默算着时间,差不多小半盏茶的工夫,韩老太君才打圆场的让欢颜把人扶起来。
林琪两只脚都蹲得木了,起身时大半个身子的重量都靠欢颜撑着。
林琪盯着刘韩氏的眼睛,微微的笑了笑。
刘韩氏梗着脖子死盯着林琪,直到她坐回气得脸色发紫的顾氏跟前才作罢。
回到听涛阁,顾氏忙叫了小夜过来,她则在一边道:“这刘韩氏实在欺人太甚,明明是她们早去了,偏要颠倒是非,胡说一气。”
“你也是,她挑事,你就递梯子,你这不是上杆子找罪受吗?”
林琪笑着没有说话。
江嬷嬷端了热茶过来,给顾氏打扇道:“姑娘这么做,是有道理的。”
她道:“不管有什么理由,咱们过去时,她们都已经到了,便是咱们没有迟,可毕竟比她们晚。那刘韩氏毕竟是嫁出去的,有些事比府里的几位顾忌得少。万一被她不小心传出什么风言风语,对奶奶的名声不好。姑娘是为了堵她的嘴,才这么做的。”
顾氏属蜡烛的,点播一下就亮了,明白女儿是体谅她作为媳妇的难处。
她十分心疼的摸摸林琪的脑袋,轻叹了声。
第四百七十七章 繁楼开
傍晚,林琪的手肿得好似发面炊饼。
这会儿云阳子已经开始后悔,但他黑脸已经做了,再来洗白,之前做的就成了无用功。
可他到底于心不忍,便让慧明进去告诉林琪,明天放她假,等好了再来,别天天捧着猪蹄过来碍眼。
林琪意外得了假期,谢过慧明,又托他转谢云阳子,托着猪蹄回家了。
顾氏正跟韩远之在次间商量端午节礼的事情,见林琪进门便让她过来。
林琪正打算悄悄溜上楼,结果被芸心堵在楼梯口。
她脸色一苦,让止儿帮着把袖子扯下,遮挡住伤口,又跟芸心使了个眼色,才一挪一蹭的进门。
顾氏拿着张单子,问林琪,“除了安家、崔家和卫家,你还有旁的人家要送吗?”
林琪道:“钱家也送去一些吧,钱四娘子人还不错。”
顾氏点头,提笔添上。
韩远之见她手臂有些不自然,便问:“你胳膊怎么了?”
“没什么,”林琪呵呵干笑。
顾氏抬眼,也发现不对,便放了礼单,道:“我看看。”
她随手把林琪的袖子扯起,那道紫黑泛肿的伤口立时显了出来。
“这是怎么了?”
顾氏惊叫,扬声喊小夜来。
韩远之起身,高挑的身材让他不必过来,就能看清楚她的伤处。
那是一道横贯整个手掌的青紫。
该是被戒尺打出来的。
他略一挑眉,识趣的没有说破。
“没事,”林琪扯了下嘴角,硬是抽回了手,道:“我犯了错,师父惩戒了下。“
“这得多狠的手啊。有什么错,他说就是了,怎么能动手,”顾氏眼圈一红,泪珠顷刻间就要落下。
林琪忙道:“也没多重,是我皮薄,不禁打,过两天就好了。”
顾氏吸吸鼻子,道:“我养你这么大,连你一个手指甲都没碰过,他可真是不客气,说打就打。”
“这不一样,”林琪道:“我今天犯得错挺大,师父帮我抗下了,只是在事后训诫我了下,其实也是为了我好。”
顾氏被林琪顶得上了脾气,也顾不得哭了,气哼起来。
“你这孩子,知道那是你师父,我不说总行了吧。”
林琪装傻的笑。
小夜正好过来,她扯了林琪的手,让其检查。
小夜仔细看了,又捏了捏,道:“问题不大。抹点药膏,睡一觉,明天差不多就能消肿。”
顾氏问:“没伤着骨头?”
小夜摇头。
顾氏这才放了心。
就听林琪道:“我说没事吧。”
顾氏嗔她一眼,催她赶紧上楼歇着。
韩远之把茶盏推到顾氏跟前,道:“你也不必担心,孩子心里有数。”
“她有什么数啊,”顾氏瞪大眼道:“有数能被打?”
韩远之闭嘴,十分识时务的躲了。
四月二十二,黄道吉日,宜嫁娶、纳财。
修葺四个来月,吊足了附近人胃口的繁楼总算开张了。
林琪借口去道观,才一出门就让孟大郎把车赶过去。
车子穿过一条尚算热闹的街市,驶进一条仅能两车并行的小巷。
林琪撩车帘看了眼,问止儿,“这路怎么比前面那条街窄呀?”
止儿笑道:“姑娘,前面那条是正街,转过去就是御街,自然宽敞。这边住得大多是市井小民,大家平日进出又不坐车,顶天推个独轮车,这样的宽窄已然够用了。”
林琪点头,歪头往前看。
越过一众仅比围墙高出一线的屋舍,远远的就看到两座高耸的三层楼宇。
阳光从侧面打来,为两座楼宇铸上一层淡淡的光芒。
车子逐渐靠得近了,楼舍也随着越加分明。
足有三四个听涛阁大小的占地,一色的原本本身的胡黄色,上面浮动着一层淡淡的光泽,林琪猜想该是刷了清漆,一楼的门面上房高悬着块大大的匾额,上面写着大大的繁楼字样。
孟大郎将车子挺稳,扭过头道:“姑娘,只能停这儿了,前面人太多,咱们车过不去。”
林琪把头略微伸出一些,看着前面的人潮,有些好奇。
“止儿,过去看看。”
止儿利落跳下马车,几下就挤进人群里。
没多久,人群往后退,一阵热闹的鞭炮声后,有个洪亮的嗓门道:“本店今天开张,老板为表诚意,前三天不赚钱,多少钱买来的就多少钱卖,每个人交完钱,记得跟伙计要单子,拿着它可以去对面三楼,那里还有东西免费送给大家。”
“记住,一定要有单子,我们才送东西,没有单子是不给的。”
“送得什么?该不会是针头线脑吧?”人群里有人叫嚷着起哄。
伙计顿了下,很快又道:“都是些平常用得着的,每一件单论成本都要一个铜板。大家若是不想劳动腿,那可感情好,剩下的我们伙计没准还能捞到些。我在这儿就多谢大家了。”
人群里一阵哄笑,有泼辣的婆娘嚷道:“好你个刘小子,就知道你没憋好坏。才不便宜你,咱们街坊定要上去领回去,连根针也不给你留下。”
人群里立刻传来附和的声音。
那伙计忙道:“张婶子,你这可是冤枉我,我这么勤快老实,你可别在老板面前破坏我形象。”
众人立刻跟着起哄,一时间繁楼门口的气氛格外热闹。
林琪听得抿嘴浅笑,深觉李甲相人本事不错,竟然找了个这么会说话的来。
人潮很快往里涌动,止儿扯着李甲逆向往外挤。
好容易挤了出来,李甲一身光鲜的宝蓝色绸衫已经皱巴得不成样子。
李甲扯了扯领子,理了理袖袍,才走到车边。
止儿轻松蹦到车上,半撩开帘子。
林琪往门边凑了凑,想想还是没有下车。
李甲拱了拱手,道:“姑娘,可要进去看看?”
“今天人多,我就不给你添乱了,”林琪道:“我来是想问问你,可有什么难处,若有尽管跟我说。”
她好歹也有个厉害的师父,宫里的事不成,外面还是有几分面子的。
“姑娘不用担心,”李甲笑道:“张掌柜帮着介绍几位差官,大家都听关照我的,剩下的就只能靠时间慢慢的磨了。”
林琪眉梢微动,眼睛扫向止儿。
止儿干笑两声,垂下眼不敢吭气。
第四百七十八章 过端午
李甲靠向门边,几近耳语的道:“前两天,我偶然听说,雅兰坊的东家深居简出,一应事务都是让丫鬟过来传达,旁人根本就没见过她真容。”
林琪有些惊疑的看他,心里生出个猜测。
“王正琨派了人盯着,可一直没守到人,”李甲道:“我怀疑,这位东家不方便现身人前,也许是个娘子,或许还是大户人家的娘子。”
林琪垂下眼。
这个观点,她也是认同的。
只是能跟三皇子牵扯上的,不是贵胄便是高门,那样人家的小娘子,有钱的未必愿意这么辛苦,愿意做这些的,想要出人头地的,大约也不会有那些银钱。
再有,雅兰坊是从无到有的,她一介妇孺怎么跨出重重院落,去外面跟商贾打交道的?又怎么跟三皇子搭上线的?
思来想去,林琪觉得,最有可能的是三皇子的妃妾,为了争宠,才想出帮他敛财的主意。
李甲又道:“姑娘常与那些小娘子接触,能不能想法子打听一下,有谁在四年前突然的性情大变,比如从前喜欢女红琴艺,一下子改为喜好文章,并且语出惊人,文采出众,出口便能成章。”
“我去问问看,”林琪眼神怪怪的看他一眼。
要是真有,那八成是文曲星下凡,要不就是鬼魂附体,反正绝对不可能是常人。
想到这儿,林琪灵机一动,顿时有些不自然起来。
李甲见林琪表情微变,一想便明了,她每日里都去道观,想来没有时间,便道:“要是不成就算了,这边一开张,过不了多久她就会坐不住。我让人盯着些,总能抓到她尾巴。”
“我也试试吧,咱们两边一块来。”
林琪觉得,不论高门大户的小娘子,还是三皇子的妃妾,他一个平头百姓都没法子打听清楚,还是她更容易些。
又闲话几句,楼里跑出个伙计,直奔李甲而来。
丹霞一把扯了帘子,把车厢遮了个严实。
李甲一拱手,转过身朝伙计走去。
林琪轻扣两下厢板,孟大郎一扯缰绳,顺着已经空出来的大路往前驶去。
又过几天,便是五月初四,韩家大姑奶奶和四姑奶奶刘韩氏归家。
众人团坐一堂,笑吟吟的说话。
刘韩氏一头钗环珠翠,坐在养了几个月才有脸见人的夏氏跟前,一脸炫耀的斜睨大姑奶奶张韩氏。
半月前刘二老爷官升一级,加封光禄大夫,照比张韩氏官人做了近十年的八品修武郎,她的得意几乎要爆棚。
张韩氏一早就认清了两人的不同,她认命也知足,在面对两人的差异上,她十分淡然。
刘韩氏没达到预期的效果,十分不甘。
韩老太君还记得被刘三郎带来的,巧言令色的程豫章,便问她,“我听说三郎今年没下场,到底怎么回事?”
这话一出,张韩氏便立刻蔫了。
“临下场前,得了风寒,躺在床上没起来,”张韩氏有气无力的解释了句。
“怎么这么不小心,”韩老太君皱起眉头,“莫非是被别人带累了?”
夏氏扫了韩老太君一眼,心里嘀咕,她一早就说了,不是亲娘跟着,旁人定然不成,老太君还骂她乱说,要是女儿留在这儿,三郎这会儿定然已经是进士老爷了。
张韩氏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此时再说带累不带累的也是晚了,那晚小厮都被赶了出去,偏儿子自己也记不住那晚到底是谁提议临风饮酒的了。
这时候再追究责任,不过是无端得罪上峰罢了。
屋里出现短暂的冷场。
齐氏看了眼下首的两个儿媳。
伍氏立刻笑着打圆场:“不是都说好事多磨吗,三郎年纪小,人又聪明,若再多出一年钻研文章,没准明年能捧个状元回来。到时候打马游街,岂不更加风光?”
“那可就借二嫂吉言了,”身为望子成才的母亲,这话谁都爱听,刘韩氏立刻眉宇舒展,露出笑容。
金氏慢了半拍,索性也就不说了。
伍氏便和刘韩氏说起了旁的。
顾氏垂着眼,秉持少说少错的宗旨,盯着脚边的裙摆,全场沉默。
待到回到听涛阁,她才跟芸心道:“程家小郎怕是也跟着着了寒,这才榜上无名的。”
芸心见顾氏到现在还记挂着程豫章,生怕她真是被哄得动了心,便转成忿忿的模样道:“从打上次来过之后,连个信都没有,又不是隔着山山水水,想来人家也未必想着咱们,奶奶又何必记挂着他?”
“你这是怎么了?”
顾氏还是第一次听芸心讲这样刻薄的话,不由惊讶。
芸心摆手,让屋里的人都出去,压着嗓子把他胡扯林琪与他有婚约,林琪又和他冲突的事讲了。
顾氏又惊讶又气怒。
“他怎么能这么说?子衡可什么都没许他。”
芸心忙趁机上眼药:“他这种无赖哪管那些,只要瞧着一点机会,就恨不能立刻赖上,咱们姑娘是精美瓷器,他是破瓦罐,若是被他沾上可了不得,奶奶以后可不能不防。”
顾氏连连点头,道:“下次他再来,便说我不在,直接把他打发了。”
顾氏吓得不轻,生怕他再借机坏了林琪的名节。
芸心目的达到,心情舒畅的去端热茶。
黄嬷嬷跟着一块过来,道:“我另做了几十个肉粽,要送去崔公子那边,奶奶可有什么吩咐?”
顾氏忙让雪晴把早前做好的两套夏衫拿下来,让一并送过去。
傍晚时,韩守奕一头大汗的跑进来。
顾氏忙把他扯过来擦汗,见他眼睛不时的往上瞟,便让人去楼上把林琪叫下来。
这些天,林琪被云阳子揪住调配香料,准备开炉炼制新的丹药,每一天出来进去都是顶着星光的,难得因着过节,女眷不好出门,才被放了回来,这会儿正在楼上补觉。
没多会儿,林琪泪眼朦胧下了楼,韩守奕巴巴跑去跟前。
林琪抬手,落在他肩膀上拍了拍,有些不太甘心的道:“你这个子也蹿得太快了。”
顾氏道:“是你长得太慢,奕哥儿是个男孩,跟你一样以后可怎么好。”
林琪瘪瘪嘴,没敢发表意见。
紫霜带着杏儿冬儿等人把热气腾腾饭菜端上桌,但显然,在座的三个全都不敢兴趣,只对着那一碟子粽子使劲。
黄嬷嬷知道林琪吃得挑,一早用线绳做了标记,红色的是枣粽,赭色的是熏肉粽,黄色的是蛋黄粽,暗红的是豆沙粽,绿色的是被竹叶水浸泡过过才上笼蒸的清粽,还有大杂烩的竹蕈肉黄粽。
林琪喜欢豆沙粽和略带清甜的清粽,顾氏却觉得女儿就是不喜吃肉才身弱体单,硬是塞了个竹蕈肉黄粽。
第四百八十一章 立规矩
时间过得极快,张掌柜过来问午饭时,崔硒觉得只是一晃的工夫而已。
林琪今天过来为得便是陪他,让他在今天的日子里不那么寂寞,便笑着说叨扰了。
张掌柜问过止儿林琪的吃饭习惯后,让伙计去会仙楼要全部招牌拿手菜过来,满满当当的摆了一大桌。
崔硒和林琪对面而坐,林琪食量从来都是比猫大不了多少,崔硒虽然也在动筷,余光却一直瞄着她。
眼见林琪只吃了点姜丝梅,两口虾腊,几片鱼,外加三两勺蟹肉羹就要罢手。
崔硒盛了碗鹌子羹摆在她跟前。
“我吃饱了,”林琪皱着形如柳叶的弯眉,不满的睇他。
崔硒皱眉,“再吃点,我记得你小时候一气能吃三个炊饼。”
“怎么可能,那炊饼肯定很小,”林琪失笑。
“就是外面买的碗口大的,我不让你吃,你还不肯。”
林琪大,便是这事是的真的,那也是她年幼不懂事。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她现在已经长成淑女,吃相文雅秀气,再也不会因为吃不到炊饼就扯着他袖子哭。
奈何崔硒眼光逼人,林琪只得憋屈的把蟹肉羹塞进肚子里,然后抱着肚子窝回椅子里看杂记,再不肯搭理他。
崔硒倒也自得其乐,又吃了两个梅菜小饼,一个豆沙小卷,才让人撤桌。
没多会儿,他也出了小院。
林琪歪头往外看,只看到他松竹样挺拔的背影。
林琪痛苦的揉着肚子,绕着屋子来回踱步,顺带欣赏几间屋子的布置。
转过厅堂,又绕过次间,林琪重新回到书房,正要坐下,崔硒便推门而入,身旁还带着位胡子发白的白面老者进来。
“这位是,”林琪一脸诧异的看崔硒。
崔硒道:“这是给奕哥儿看病的先生,胡先生。”
“原来是胡先生,久仰大名,”林琪笑弯了眼,福了一礼,“奕哥儿顽皮,累你多费心了。”
“还行,那孩子挺懂事,”胡先生笑着寒暄,不大的小眼睛不着痕迹的打量林琪一圈,略微皱了皱眉头。
崔硒看在眼里,心咯噔一下,但他惯是不动声色的,面上半点端倪不漏。
直到金乌斜坠,林琪离开茶楼,他才急忙去了竹林后面的一间小院。
胡先生躺靠在贵妃椅里,正眯着眼养神,听到动静,他睁开眼,道:“还以为你不会来了呢。”
“她可是哪里不妥?”
崔硒蹙着眉头,表情冷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