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琪花玉树-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香屏一梗,垂下头。

    平氏见她似心有不服,又道:“你当人人都有那调香的本事?你满京都的挨个数,谁家小娘子不玩个香,分个茶,可有谁倒腾出名堂了?”

    “这本事旁人羡慕不来,”说到这儿,她表情微冷,“我只求林娘子看着我时常帮衬的情分上,愿意带带佳娘,让她手里有一点绝活,出嫁之后能讨得长辈欢心就行。”

    香屏这才明白平氏这些天为何陡然变了态度,心头微凛,立时摆正自己的态度。

    平氏向后微仰,靠着柔软的蝶戏百花的大迎枕上,道:“你且记着,我们与三伯才是一房,以后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旁的人便是此时再好,论亲近,也还是差上一些。”

    正说着,门外传来声音。

    香屏忙走到门边,撩了帘子。

    院子里,芸心提着食盒从游廊过来,二等丫头落雁正陪着一同过来。

    香屏忙转回来回禀。

    平氏扯了扯靠躺得有些发皱的衣裳,坐直了些。

    芸心从外面进来,与正要出去相应的香屏碰了个正着,两人笑语妍妍的寒暄着入内。

    芸心屈膝一礼,道:“适才几个小丫头贪玩,跑去竹林采了好些嫩笋,奶奶尝着好,着我送过来些。”

    “多谢三嫂惦记,”平氏笑着道,又与她寒暄两句,便让香屏送她出去。

    香屏拿了个小巧的荷包递过去,芸心信手推开,道:“姐姐莫要与我客套,五奶奶与我们奶奶好,你我也会常来常往。”

    香屏还是第一次见到不受礼的丫鬟,略微惊讶的看她一眼。

    芸心笑而不语,迈着碎步走了。

    香屏回去把事跟平氏一说,平氏摆手,道:“那就算了。三嫂家底厚着呢,对下人又宽厚,她们这些跟前伺候的哪个不是腰里有银的。”

    香屏倒是,把荷包重又放回小匣子里。

    平氏却想着,这也从侧面说明听涛阁的规矩好,外人便是想要在里做什么,怕是难了。

    平氏心里有了念头,不由仔细回忆自己过去时的情景。

第四百六十一章 过墙梯(周末加更!)

    听涛阁里听差的丫鬟大面上看似乎与别处没有两样。

    但细瞧,就能发现她们每一个都是呼吸悠长,身形更是动也不动,若不是胸口时不时起伏,怕都与木头一般。

    平氏小时曾见过宫里的人来家里传旨,那做派行事,大约也只有传承千年的世家里的世仆才能与之相提并论

    一晃多年,没想到竟然妯娌那里看到些许的影子。

    平氏忍着心里的波澜,让大丫鬟秋霄给枣儿的姨婆带话,让她等枣儿回去探望她是打探一下。

    而此时,被平氏琢磨的听涛阁里,韩远之眉头皱起,满脸不悦,顾氏眉眼柔和安抚他,而后朝坐在下首小杌子上的宝笙浅浅一笑。

    “多谢二伯母抬举,只是我才刚回来不久,府里交往极好的通家还尚未认全,便是有心帮衬,也没法子。二伯母与其期望我,不如让四弟妹或五弟妹操持,这样花会也就万无一失了。”

    “夫人也知道奶奶难为,只是她和二奶奶实在腾不得空闲,大奶奶婆媳又是个万事不理的,余下几位奶奶里,只有您最大,性子也最好。夫人也是思量再三,才请奶奶帮忙,又差了我来,也免得奶奶遇到事情找不到人回,”宝笙道:“夫人也跟府里的管事嬷嬷打了招呼,一应事情都听从奶奶差遣。”

    “这,”顾氏有些语塞,心里却有些恼意。

    她都还没答应,她们就把事情交代下去,这不是强架着她上去嘛。

    手肘边传来一丝震动,顾氏便知不好,忙抬手一压,并用目光示意韩远之莫要轻举妄动。

    这是内宅女人之间的事情,没得让男人掺和进来,倒显得她胆怯。

    “既然二伯母如此信我,那我就斗胆试上一试,好在二伯母送了你来帮衬,想来定会稳妥。”

    宝笙眉宇微动,笑道:“三奶奶也无需紧张,府里摆宴设席都是有前例的,只要依着办就是了。”

    顾氏笑着点头,又理所当然的道:“其他琐事便要多劳烦你了。”

    宝笙微张了张嘴,没有言语。

    “怎么,你可是不成?”韩远之眯着眼,脸色发青,一双铁拳紧握,似乎随时都要招呼过来。

    宝笙背脊一阵发凉,身体便不受控制的弹跳起来。

    “自然成的。”

    韩远之满意点头,站直身,淡淡点了点头,往外而去。

    顾氏心里暗笑,面上却还要做出薄嗔的样子瞪了眼韩远之,又和善的拉着宝笙道:“莫要怕,老爷虽然入了行伍,但也是讲道理的。”

    宝笙连连称是,心里已经泪流成河。

    三爷自然是跟奶奶有商有量,可跟她一个下人,就没那好性了。

    江嬷嬷过来,凑趣说了两句,又顺便问起往年府里设宴都是邀请哪家,又问可有在城外或是周围州府的。

    宝笙被韩远之吓得心都差点没跳出来,这会儿哪还敢说漏半句。

    江嬷嬷又说怕出错落,带她去书房摘抄名录。

    顾氏手肘支桌,听着东次间里宝笙被江嬷嬷的事无巨细问得有气无力,愉快的抿嘴浅笑。

    没多久,听涛阁的丫鬟便动作起来。

    江嬷嬷有心借着这次机会磨砺顾氏,只把名单要全便放了手。

    顾氏长这么大,只自己操持过一次等同于家宴的席面,而今她要面对的几乎是全京都的贵胄女眷,她有种完全不知该怎么下手的感觉。

    “嬷嬷,你看这样行吗?”苦恼了一会儿,她去次间闷了半日,出来后便将写得满满的一张纸递给江嬷嬷。

    江嬷嬷接过,细看了遍,点头,道:“奶奶想得挺周全,也很细,若每一项当真依着奶奶想法做成,不说这次花会,便是姑娘和小少爷以后的婚宴也是成的。”

    顾氏难得听江嬷嬷这般不遗余力的夸奖,顿时舒展着眉眼。

    “只是……”

    顾氏闻言,心说她就知道。

    江嬷嬷道:“只怕事情不会如奶奶的所愿。”

    顾氏抿紧了嘴,点头。

    她也清楚。

    二伯母和二嫂掌管伯府多年,府里大小嬷嬷,内外管事全都对她们唯命是从。

    要是她们操持花会,也不过几句话的事。

    而今到了她这儿,那就是千头万绪,且还要提防这些人下阴手,使绊子。

    江嬷嬷见她被唬得脸色都变了,不由笑道:“不过你也不需太多担心,那些人精着呢,韩三娘子出嫁再即,她们不会,也不敢出什么大乱子,但小麻烦必定不少。”

    “我既接了手,便要做到与往年无异,”顾氏正色,道:“还请嬷嬷教我。”

    顾氏而今对江嬷嬷心服口服,不止在与人交际方面,就连调教丫鬟也很有一手。

    除了才一开始的震慑,之后便再也没动过戒尺,那些小的偏偏就都听她的,就连那两个妖妖娇娇的,而今也都老老实实,不敢再偷懒耍滑了。

    “其实,这事也不难,”江嬷嬷笑着道:“奶奶又不是就此掌家,不过是一次花会而已,奶奶只需把细碎的事情交代在每一个人头上,言明出了岔子,便找她们清算,严重的还要牵连家小。她们心有顾忌,便是有心讨好旁人也不会在这处给自己找别扭。”

    “这法子好,”顾氏眼睛一亮,忙叫了芸心,让她多备出些笔墨纸砚。

    待到第二天,她去荣禧堂请安,便将主意说给韩老太君听,又道:“孙媳是个笨的,也只能用笨法子,老太君可莫要笑我。”

    韩老太君笑着点头,连连赞好,又跟齐氏道:“她不常出来走动,府里的人怕是还没人全,你派个人过去帮衬一下,也免得搞混淆了。”

    齐氏笑着道好。

    顾氏忙道:“二伯母体恤孙媳,昨天就让宝笙过来摘抄名录,昨晚孙媳将帖子写好,今早便要送出去,只是日期尚未确定,孙媳拿不定主意,只好请太婆帮忙选个日子。”

    说完,顾氏便朝韩老太君羞赧的笑了笑。

    韩老太君笑呵呵,觉得顾氏这样特别可爱。

    她扭头问于嬷嬷,“最近可有好日子?”

    于嬷嬷想了想,道:“十二、十八日都不错,再远的就的下月了。”

    韩老太君便道:“那就晚些,正好赶在梨花初开,”她转头跟顾氏道:“咱们府里的梨花全都城里都是数得着的。”

    “真的,”顾氏捧场凑趣,又笑弯着眼说话。

    逗得韩老太君极为开怀。

第四百五十九章 定计谋

    江嬷嬷道:“若她与奶奶不投契,大可过来提一句便是,犯不着与奶奶这般亲密,惹了旁人眼球。”

    “那嬷嬷的意思是?”

    顾氏有些迷糊。

    江嬷嬷道:“我是想给奶奶提个醒,凡事多想想,莫要觉得亲近了,便把整颗心都交付。要知道,妯娌之间的关系可没有血脉亲缘,大家族里事情往往纠葛不清,一旦事关己身,万事皆有可能。”

    顾氏蹙着眉,慢慢品味江嬷嬷的话,而后点头。

    江嬷嬷见她听进去,又道:“不过,此时奶奶与五奶奶并没有利害,倒也不需刻意划分开来。”

    顾氏看她一眼,抿了抿嘴。

    江嬷嬷一看,就知道她这是要犯脾气,便道:“奶奶可是五奶奶今日为何与你说三姐儿的嫁妆?”

    顾氏摇头。

    “奶奶你也曾出去交际过,该清楚清流与贵胄之间的差别吧?”

    顾氏点头。

    贵胄们喜欢富丽堂皇,花团锦簇,女眷们穿戴也多以金银为主,清流们标榜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女眷们也是谈吐优雅,仪容秀敛。

    江嬷嬷道:“三姐儿早前许的国公府,嫁妆自然要依着婆家的喜好,金银满钵,交子压箱。而今她改弦易张,许的人家又满府清贵,那些晃花人眼的金器银瓶自然不好带上太多,但又不能薄了嫁妆,怎么办?那就只能再添些风雅的玉器,或是举世难求的孤本典籍。”

    顾氏深以为然,再度点头。

    “可是好的玉器有价无市,一枚能传家的玉璧更是举世难求,三姐儿婚期将近,二房便是有银钱,也没处去寻,那怎么办?”

    顾氏眨眨眼,心说她怎么知道,嫁得又不是她家珍珍,她操哪门子心。

    江嬷嬷忍了口气,默念几遍不生气,不生气,直接点明:“自然要从身旁亲近的人下手,尤其是陪嫁丰厚的媳妇、侄媳,可就得当心了。”

    “嬷嬷是说她们要打我嫁妆的主意?”

    这回顾氏反应极快。

    “从五奶奶话里的未尽之意,应当如此,”江嬷嬷点头。

    顾氏微张着嘴,半晌没能合拢。

    她没有就抢别人的,还能再不要脸点吗。

    “她们想都别想,”好半晌,顾氏才缓过气,一脸气怒的道。

    她的嫁妆并没有多少,而今在库房里的大多都是婆母留给珍珍的。

    江嬷嬷道:“奶奶先别气,这事二房到如今都没挑明,定然是有顾忌。”

    “但也不能轻忽,”她道:“二房谁人都不打,偏就打奶奶的主意,不就是打量奶奶家世薄,才刚来京,人头不熟吗?”

    “奶奶大可借着府里桃花尽放,梨花打苞之时,跟老太君提议设宴。过些天又是寒食节,奶奶可与崔三夫人在外相见,三夫人与奶奶交好,人品也不错,便是与她说些府里的事情也不打紧。她也是在大家族里做媳妇的,定会明了奶奶的难处,且她人脉广,结交的多是文官女眷,那王家便是不在其中,也有其故旧亲朋与之交好。”

    “只要那日王家人略微露些态度,二奶奶便是不明白事,伯夫人也会自己掂量的。”

    “这法子好,”顾氏点头,道:“我这就去跟老太君说。”

    说着她就要往外冲。

    “奶奶且慢,”江嬷嬷将拦下她,道:“按说这事该是二奶奶或是伯夫人张罗,但这会儿两人正忙着三姐儿的事,一时顾不上也是有的。奶奶先提出来,虽倒也没什么不妥,只是伯夫人和二奶奶那边定然不愿意忙上添忙。不如等明早老爷下值,你先与他商议妥当,再一同去给老太君请安,到时便是伯夫人和二奶奶不愿,只要老太君点头,也就不会再说什么了。”

    “嬷嬷说得有理,”顾氏听江嬷嬷说得头头是道,也是连连点头。

    翌日,顾氏照着江嬷嬷说得去做。

    荣禧堂里,韩老太君对开花会并没有什么意见。

    齐氏见状,笑得和善,“还是三侄媳想得周全,往年咱们家每到这时也要请通家女眷过来小聚,今年我一忙,倒是没顾得上,”她似真似假的嗔了眼下首的伍氏,道:“你也是的,怎么也不提醒下我。”

    伍氏连忙赔着不是,又面带难色的回禀:“若是从前孙媳一早就张罗下帖子,只是今年……”她顿了下,缓了语气,露出些忧色,“王家世代书香,妯娌长辈皆都清贵出身,静娘早前的嫁妆是依着咱们贵胄的习惯办的,且她前面还有个比着的,我听说前面那个虽然病歪,可当初也是陪嫁了好些孤本玉景,我想着也跟着陪送些,可咱们手里哪有那等东西,想要买又一时淘换不到。”

    “眼看着婚期将近,我真是愁得我……”

    伍氏说着话,眼圈便红了,抽了帕子,捂着眼角,竟抹起了眼泪。

    顾氏听她说得情真意切,也跟着蹙起柳眉,完全没留意这话题已经被伍氏带歪了。

    身后,江嬷嬷用力的拐了她一下,只等疼得她缓了好一会儿,才喘过来气。

    韩远之神情淡淡,对伍氏的唱念做打完全无动于衷。

    韩老太君倒是有心说什么,可看到他冷淡的眉眼,再想想韩远之早前跟于嬷嬷说得似是而非的话,她便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金氏垂着眉眼,没有言语。

    她已经陪送了本孤本,作为婶子,她已仁至义尽。

    平氏浅浅的抿了口茶,捻着帕子轻按嘴角。

    左右她最小,又是隔了房的,且看三嫂如何,她依着一并就是了。

    屋里一时静了下来。

    伍氏没有人搭腔,话就接不下去,韩远之又在一旁虎视眈眈,她便是想要哀兵,威逼顾氏在长辈面前松口也不能。

    顾氏虽然单纯,但她触感敏锐,几乎伍氏看过来的瞬间,她就竖起了全身的汗毛。

    坐在边上的韩远之见她后背笔挺,修长的脖颈拔高,下颌紧紧绷直的样子,有些好笑。

    顾氏性子柔软,能让她好似只斗鸡样的与人争风,大约也只有琪姐儿一人了。

    片刻,他又有些羡慕。

    也不知何时他才能在她心中留下这般的位置。

    齐氏扫了眼伍氏,又看看在座的几位,脸上重又堆出温和的笑。

    “你也是的,有多大脑袋就戴多大帽子,咱们家什么样,王家能不知晓?”

第四百六十四章 迎客来

    这话说完,全屋的人都笑了。

    高帽子谁都爱戴,好话谁都爱听。

    便是心有芥蒂的齐氏听了这话,也忍不住开心几分。

    伍氏紧捏着掩在衣袖里的手指,脸颊的肌肉不时的起伏。

    坐在她下首的金氏似有若无的瞟了眼,刚好看到她几乎隐藏不住的狰狞。

    金氏忙垂下眼,再不敢旁顾。

    三月中下旬,春风和暖,待到花会那日,更是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顾氏晨早起来,为了给自己状声势,特地着了身鲜亮的湘妃色压金芙蓉对花蜀锦褙子,其下配着略暗些的绛紫百褶长裙,镶边则是三指宽窄的湘妃色蜀锦,上面满满的绣了一圈盛开到荼蘼的芙蓉花。

    因着身上打扮亮眼,她首饰便戴的没有那么明艳,不论钗环梳篦还是手镯戒指俱是一色的羊脂白玉,只在左耳鬓上斜插了一朵才刚采下的半开芙蓉,算是添了几分颜色。

    林琪从楼上下来,见到这样的顾氏,不禁一呆。

    记忆里,她似乎有许久都没看到阿娘这般打扮过。

    “珍珍,下来了,”顾氏不自在的掖了下头发,脸颊飞上一抹浅浅的红色,水头极好的莹白耳坠轻轻摇晃,淡淡的光晕摇曳着落在她脸上,当真是瑰姿艳逸,柔美可人。

    背对着门口的韩远之正借着喝水的机会不时偷瞄。

    猛然间看到顾氏展露万般风情,他竟然一时忘了吞咽,那一口水不上不下,顺着气管而下,惹得韩远之剧烈呛咳不止。

    顾氏正要起身去迎林琪,被他这一吓,忙扶着他道:“你没事吧?”

    韩远之满脸涨红,捂着嘴止咳,半晌也只能狼狈的摇头。

    林琪见他咳得眼眶都红了,便让杏儿去叫了小夜过来。

    要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小夜只抬手按捏了几个穴位,韩远之那一阵高过一阵的呛咳便缓缓止住了。

    用过饭,顾氏和江嬷嬷芸心等人一同去了后园宽敞的花厅。

    那里才是今天花会的重点。

    韩远之特地调休,便是想帮顾氏壮胆,但今天所来赴宴的都是女客,他不好露面,便去前院,算是坐镇。

    林琪重又上楼,为了配合阿娘,将身上素净的换下,着了身蝶戏兰草的鹅黄褙子,其下是樱草色的十幅散摆裙,落在脚面的镶边是隐带兰草暗纹的翠绿蜀锦,就连绣鞋也换双嵌了块杏子大小翠玉的。

    丹霞如今梳头水准一流,奈何平日没得机会展示。

    今天见林琪难得肯打扮,忙打开妆匣,准备大展拳脚。

    不想林琪指了两串翠玉攒成的珠花道:“就带贵妃娘娘送得这对珠花。”

    丹霞手势一顿,只得停了已经挽了一半的流云髻改成中规中矩的双环髻,并把珠花端正戴好。

    林琪对着镜子左右看看,十分满意。

    丹霞捏了枚翠珠花簪头,劝道:“姑娘,再带个这个吧。”

    林琪摇头,拿了对水头极好的翠玉手镯套上,笑眯眯的道:“这些就够了,鲜花也不需戴。”

    又过一会儿,太阳逐渐爬上的半空,诚意伯府外逐渐热闹起来,管事嬷嬷一早就去前面大门迎客,伍氏和金氏则被齐氏打发去了二门。

    顾氏一番细细的查验,见没有什么问题,也赶了过去,只留江嬷嬷一人在这里压镇。

    韩家的府邸占地不小,顾氏一路疾走,停步时鬓角已隐带细汗。

    平氏这会儿也才刚赶过来,见到顾氏便笑着招呼,又命小丫鬟上茶。

    顾氏笑着应了声,同几人坐在紧靠着二门边上的四下敞开的小亭子里。

    金氏惊艳的看着顾氏裙摆摇曳的过来,阳光落在她身上,顷刻间便笼上一层光晕,衣裙随风轻飘,好似天仙落入凡尘。

    金氏眨眨眼,努力保持常态。

    待到顾氏坐下,才浅浅一笑,温和的道:“三嫂先歇歇,待会儿人来了,我先招呼就是了。”

    顾氏笑着朝她道谢,抽了帕子擦着额角,又喝了两口茶,才缓过来一些。

    平氏便拉着她手,一迭声的赞,又道:“三嫂,你这针线上的人手艺实在是好,等她什么时候得了闲,定要劳烦她帮我做身压场的衣裳来。”

    顾氏笑着道好,又说笑道:“你若想要,那还不简单,多带上好料子来,我这儿呀只管你一身,余下的尽数留下,当做酬劳。”

    平氏笑道:“这有何难,旁人不必说,只要三嫂你要,我那库房里的料子,可着你挑。”

    顾氏笑着摇头,“我可不要,都留给你的四姐儿吧。”

    平氏嘻嘻的道:“还是三嫂心疼我们四姐儿,既如此,不如倒时也一并帮着做一身,也让她好生美美。”

    顾氏瞠目,嗔笑着与她说笑。

    伍氏听着顾氏愉快的谈笑,眉头忍不住皱起。

    桌下,十根保养精良的手指紧拧着帕子,几乎用了所有的力气来压制猛地冒上来的酸与怒。

    夹道外,骡车晃悠着进来,一直候在门边的文心和香屏一直紧盯着,待看清族徽,两人急忙忙过来回禀。

    “二奶奶,奶奶,崔家的人来了,”文心是金氏的大丫鬟,回禀的对象主要是金氏和伍氏。

    香屏的对象则是主子平氏和顾氏。

    顾氏正和平氏说话,听说是崔家,她忙起身,又顺便拉了平氏一起。

    金氏见顾氏看也没看自己,一直浅笑的嘴角僵了僵。

    伍氏不屑的看了眼两人背影,又扫了眼身旁的金氏,冷冷的哼了一声。

    骡车逐渐停稳,一位穿着只在衣摆下边绣着只翠鸟衔枝花样的暗蓝色素缎褙子,面容长得十分和顺喜气的贵妇搭着丫鬟的手徐步下来。

    顾氏忙笑着上前见礼,并道:“许久不见,夫人可还安好?”

    崔戴氏对顾氏印象极好,闻言也笑着道:“过了年,倒也还好,只是每日里忙东忙西,不知不觉便打发了日子。”

    顾氏笑着说了两句,推了身边的平氏过来,道:“这是我五弟妹,娘家是昌乐伯府。”

    平氏立刻行了礼,笑吟吟的站在顾氏身边,十分乖觉的做个陪衬的绿叶。

第四百六十二章 约茶楼

    待到出了荣禧堂,宝笙便赶来的听涛阁。

    顾氏温柔的请她把各路管事嬷嬷聚集到花厅,芸心提着放着笔墨纸砚的篮子,领着枣儿等人过来。

    “想必大家一早就听二伯母说过花会一事,我也就不多废话,今日请大家过来,是想让你们把自己的职务,目前所做何事写详细了,稍后我会依此来给诸位分派差事,”顾氏坐在上首正位,身形婀娜,体态纤细,眉目含笑,俨然一副娇宠在温室里的幽兰的模样。

    下首立着的一干人面面相觑,不时偷眼看宝笙。

    芸心走过来笑眯眯的把人请去一旁桌案处,让其把在哪儿当差,做了几年,往年府里设宴办了什么差事等全部落到纸上。

    宝笙看看下首略有些惊疑的人群,又看看顾氏,将唇抿紧。

    顾氏慢慢的品着茶,待到所有人都写完,她依旧温柔的请诸位回去,又谢过宝笙帮忙,便带着丫鬟们走了。

    宝笙立刻将情况报给齐氏。

    “她倒是有法子,”齐氏轻笑一声,摇头道:“罢了,三姐儿出嫁在即,莫要横生枝节。”

    “可是二奶奶那儿,”宝笙迟疑。

    “不必理会,一天天的,就不知道做点有用的,”听到她提伍氏,齐氏的脸色有些发暗,“这几天你便跟着顾氏,待到花会过后再回来。”

    宝笙低应了声,悄然退了出去。

    这厢,顾氏将日期填好,让芸心拿着单子去其他几房,问可少了谁没请,得知没有,便客气的劳烦宝笙带着几个小丫鬟将帖子差给外院的门房管事,随同过去的还有一张纸,其上写着要他办的差事和姓名,并要求他签字为证。

    那管事抬眼去看宝笙。

    宝笙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把单子递过去。

    管事也不敢说什么,只将单子扫了一遍,在其中找到自己名字一栏签上。

    宝笙拿回了单子,声音淡淡的交代,“好生把差事办好,出了纰漏可莫怪我按单子找人。”

    管事连忙保证必定亲自送到每家,心里则是苦笑连天。

    宝笙拿着单子,挨个找了管事嬷嬷交代,又命其签字,待到太阳西斜方才回到听涛阁交差。

    芸心笑吟吟的道谢,没口子的说辛苦,又取了食盒过来,道:“明天是寒食节,你且歇一天。嬷嬷做了些云英面,味道跟这边的有些不同。这是奶奶特地吩咐,留出来给你的,带回去给姐姐们尝尝。”

    宝笙道了谢,提着食盒回去。

    楼上,顾氏也在跟平氏道谢。

    多谢她过来将京都各家贵胄各女眷的习惯与喜好一一告知。

    “你别怪我多事便好,”平氏笑道:“这样我也能放心的多嘴了。”

    “快别这么说,你可是帮了我大忙了,”顾氏笑道:“若再怪你,岂不是不知好歹。”

    平氏听出她其中隐含的意思,一双秀气的眼眸笑意盈盈。

    两妯娌的感情似乎又近了一些。

    又闲话几句,林琪带着止儿丹霞进门。

    平氏知道顾氏定然要过去,与她寒暄了两句,便起身告辞。

    傍晚,韩远之特地告假回来,问顾氏花会一事如何了。

    顾氏笑回他了句放心,便再没别话。

    韩远之见她似乎胸有成竹,一挑眉头,当真也没再问。

    第二天清早,全家人出行去城郊扫墓。

    这是韩远之远行归来后,第一次去祖坟拜祭,因此也准备得十分郑重。

    顾氏一早就给他制了套素面的黛蓝右衽圆领长袍。

    明明是极温润,极儒雅的颜色和样式,可套在他的身上,竟生生转成逼人的森然和凛冽。

    顾氏从楼上下来,见到这样的他,不禁摇头,问了曲嬷嬷,得知林琪正起身,只等着韩家人出门便去城外道观,便牵着绀蓝色素锦长袍的韩守奕出门。

    韩远之低头打量自己片刻,也没发现什么不对,只得摇摇头跟上。

    清明这日,几乎全城而动。

    韩家出行得早,去城外扫祭时尚不觉得,回来时却被堵在了途中。

    顾氏跟韩远之打了个招呼,准备改道去道观跟林琪汇合,一同给林父祭拜。

    韩远之便韩逶之招呼一声,扯着缰绳,调转马头来到顾氏车边。

    “我与你一同过去。”

    他淡淡的交代一句,他吩咐车夫转道,完全没给顾氏反对的机会。

    骡车碌碌一路前行,很快便来了道观。

    此时为林家先祖祭祀的道场还没完毕,顾氏进来时刚好赶上。

    一番祭拜之后,四人这才回返。

    顾氏一早就跟崔三夫人约好,便在回城时去了刘家茶楼。

    崔三夫人先来,便上了预先定下的厢房,留了跟前伺候的嬷嬷在楼下厅堂候着。

    几人才一下车,嬷嬷便迎过来,把人领去楼上。

    厢房里,崔三夫人正与崔三老爷对坐闲谈,崔十一坐在两步开外的红泥小炉前,煮水分茶。

    嬷嬷推开门,笑盈盈的道:“夫人,韩大人一家来了。”

    说着她侧过身,将身后的四人让了出来。

    崔三夫人笑盈盈的起身,与崔三老爷一同上前两步。

    崔十一则是一个箭步冲到门边,深褐微黑的眼仁四下一转,便瞄见了林琪,立马眼睛一亮。

    “琪姐儿快来,我拿了瓮从大相国寺后院那口井里打来的水。”

    林琪被她一扯,略微踉跄的给崔三夫人和崔三老爷行了个礼。

    崔十一这才醒悟,也忙给顾氏和韩远之请安,又念着一同逛街的情谊,顺带的拉着韩守奕一块去了小炉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