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高门嫡秀-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管高琳华心里多么的着急,这个年还是要过的。

    小年夜,高家便收整的张灯结彩的,府里的众人都得了赏钱,一个个喜笑颜开,还买了小炮竹,时不时能听到一声轰鸣。

    只是第二日,他们就要启程去承德了,本打算和长房一起走,可是高康生还有公事没处理完,高靖生便领着家人先行一步。

    承德离京师并不远,早上出发,晚上就到了高家老宅。

    高家在承德府,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人家,从上往下数,也有百多年的历史了。

    早在他们的马车刚进城,便派了人通知高府,到了高府门前,等了一会儿,三夫人钱氏才姗姗来迟,

    “二哥,真是担待不住,只是这马上过年了,府里的事情太多,上上下下都要我打理呢!”

    高琳华瞧着钱氏,此时钱氏身上披了一件纯色貂毛的大氅,头上一丝不苟的梳着流云髻,簪着赤金镶红翡的牡丹花簪,鞋面绣的垂丝海棠,看起来活灵活现的。

    只是,刚下过雪,可钱氏连鞋面都没有湿一点。

    “母亲可还好?我多年没回来,最对不住的便是母亲。”

    高靖生一边说着,一边才往里面走,显然是要先去拜见高老夫人的,也不知道注意到钱氏的装扮没。

    不过王氏肯定是注意到了的,一张脸垮了下来,这个钱氏,真以为自己管着高府的中馈,就是高府的宗妇了?

    只要大哥高康生还在,这宗妇的位置,就只能是大嫂的,谁也得不到。

    王氏从未想过要争宗妇的位置,可是钱氏那做派,让她像是吞了苍蝇般恶心,不禁刺了钱氏一句,

    “弟妹愁什么,过两天大嫂便回来了,到时候重要的事情,让大嫂烦去,你就轻松了。”

    高靖生看了王氏一眼,没有说话,钱氏却是气的满脸通红。

    大嫂二嫂都不在府里,老夫人年龄大了,也不愿意再操持这些,所以中馈大权才落到她手里的。

    没有接手前,完全没有想过,可是接手中馈后,她才体会到其中的美好,被众人捧着的感觉,太好了。

    如此一来,钱氏怎么还愿意放手?

    “大嫂在京师那边已经够累了,回到府里,怎么还好让她操心?这些事情虽然杂乱,我还是能处理的好的。”

    王氏还想说话,高靖生却先开了口,“母亲应该还等着我们吧?先过去再说,别让母亲等久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高老夫人总是要见到高靖生,才会安心的。

    “我的儿啊,娘可算把你给盼回来了。”

    刚走进厅里,高琳华便听到一声真挚的高呼,从她的角度可以看到,高老夫人结结实实的抱住大步上前的高靖生,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情绪十分激动。

    “娘,是我,孩儿回来了。”

    算起来,高靖生和高老夫人已经有五年多没有见面了。自从高靖生去了常州府任职,便没有回来过,每年来往信件倒是多,可总比不上见了真人的。

    高琳华跟着王氏,还有高琳茏,老老实实的站在一旁,等到高老夫人的情绪稳定下来,王氏才是领着两个女儿上前行礼,

    “媳妇见过母亲。”

    王氏对待高老夫人十分的恭敬,可是高老夫人却连一个正眼都没有给她,只是冷冷地问了一句,“怀上了么?”

    王氏只觉得十分难堪,而钱氏却是嫌火烧的不够旺,“哎呀,二嫂,你怀孕了么?怎么也不早说,我好给你准备补药!”

    高靖生站了出来,“母亲,我有华姐儿和茏姐儿就行了。”

    高老夫人一下子就冷了脸,“行什么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再没有嫡子,就要个庶子吧。”

    高琳茏被高老夫人瞬间提高的声音给吓坏了,紧拉住王氏的衣服,可王氏也好不到哪里去,脸上半点血色都没有了,脑海里只有“庶子”两个字在不断回响。

    钱氏低着头偷乐,王氏没儿子,这就是她最大的弱点,还想训她,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不过是一个续弦罢了。

    高琳华的脸色同样不好看,当初,高老夫人就是扯着无后的大旗,逼着父亲那么快续弦的,连王氏,都是高老夫人亲自选的。

    前世,高府覆灭之后,她常常想,如果高老夫人没有逼父亲娶王氏,他们家是不是就不会有事了,只是没有如果。

    “母亲,这事我们以后再谈吧。我从常州府回来的时候,给您带了好些东西,您可喜欢?那梳篦不错吧?常州府虽盛产梳篦,可是好的,也难遇见的。”

    高靖生主动说起了其他。

    等了五年,才等回来高靖生,高老夫人也不想第一天就惹了儿子不高兴,便接着他的话道,“喜欢,怎么不喜欢,我那些老姐妹看了,都直夸漂亮呢,还是我儿孝顺,在那么远的地方,也不忘给娘带东西。”

    “娘。”高琳茏低声喊王氏,小脸上的表情还是瑟瑟的。

    回来之前,她还是满心欢喜的呢,想着见了高老夫人,肯定有赏赐,可是来了这么久,高老夫人都没有瞧她一眼,她委屈极了。

    高琳华表情淡淡的,前世,她也曾委屈过,所以早就习惯了,如今再见高老夫人的作态,已经毫无感觉了。

    不过,高琳茏的低声呼唤,到底引起了高靖生的注意,他弯下腰将高琳茏抱了起来,

    “娘,你还没看过茏姐儿吧?这丫头贪吃,都是个小胖妞了。”

第三十六章 父亲

    高老夫人瞥了眼茏姐儿,并不热切,语气淡淡的,“长得不错。”

    茏姐儿的眼睛眨巴眨巴的,几乎快哭出来了,高琳华上前,拽住高老夫人的手臂,“祖母,爹爹饿了,我们为了天黑前赶回来,午饭都没有吃呢!快摆饭吧。”

    “好好,立马开饭。”高老夫人立马吩咐钱氏摆饭,又担忧的望着高靖生,“怎么也不知照顾自己?赶路那么急作甚?晚一天回来也是一样的,身体更重要。”

    说完,冷冷的扫了一眼王氏,“杵在那里做什么?还不去帮忙?”

    高琳华抿着唇,屋里炭火很盛,她却觉得很凉,这高家老宅,还是和以前一样冰冷。

    她还记得,那人曾经说过,能带来温暖的,不是屋子,是人。

    祖母本应该是很亲近的人,可高老夫人的行为做派,却怎么都让人亲近不起来。

    一顿饭,也因为大家心思各异,而吃的索然无味。

    回来之前,钱氏便着人将二房的院子洒扫过了,回到院里的王氏,也管不得干净不干净了,累了一天,眼皮子都在打架了,沾床就睡了。

    王氏屋子的后面,是个小隔间,高琳华便站在那里,傻傻的站着。

    秦嬷嬷和卢嬷嬷两人将菡萏和芙蕖她们赶去睡了,自己隔了老远站着,天很凉,风很冷,可是两人却并不上前劝说。

    当初,那里是二房的主屋,范氏就是在那里去世的,后来,要娶王氏,二房的屋子进行了改造,不过却留了那一个隔间。

    隔间内烛火摇曳,是高靖生坐在里面。

    前世,她跟着一起回承德的时候,才发现高靖生没事时,便会来这个隔间坐坐的。

    子夜时分,屋里的灯灭了,高琳华以为高靖生睡了,却不成想,父亲竟然走了出来。

    高靖生乍看到高琳华,眼神复杂,过了好久,才走上前,“你怎么还不去睡?”

    “我想她了。”

    寒风忽忽的吹着,吹来了白色的雪花,在黑夜中异常醒目,高琳华伸手接了一片,却很快便化成了水。

    高靖生凝视着那雪花,面露苦涩,“你母亲走的那天,也飘了雪。”

    一行清泪滑落,高琳华闭上了眼睛,对于母亲,其实她一点印象都没有,但是对于那个因为生她而去世的母亲,她是真的感恩。

    听秦嬷嬷说,母亲死之前,还一直拉着父亲的手,让他对女儿好一点,不要怪罪女儿呢。

    “她一定很好。”所以,您才会这么些年过去了,还将她放在心上。

    高琳华想,如果崔九有高靖生一半的好,她前世的结局,也就不会那般悲凉了。

    “你也很好。华姐儿,太晚了,去睡吧。在老宅不比外面,得早起给祖母请安的。”

    在外面,高靖生自然是不讲究这些,可是在高府,却不能不讲究,否则受训的,只能高琳华。

    又招了卢嬷嬷和秦嬷嬷过来,“你们也是,怎么由着小姐的性子来,这寒冬腊月的,冻着小姐可怎么办?”

    高琳华对着高靖生躬身退了下去,走出一段距离,回首望去,高靖生伫立在风雪中,一动不动。

    回到屋里,距离天亮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高琳华也睡不着,便让卢嬷嬷准备了纸笔,“好了,你们去眯一会儿吧,我练练字。”

    卢嬷嬷和秦嬷嬷对视了一眼,退了下去,屋里只剩下高琳华一个人,她提起笔,却久久不曾落下,墨汁从笔尖滴落,在纸上晕染开来,仿佛绽放的雪花。

    高琳华扑了很厚很厚的粉,才将浓重的黑眼圈遮去,本以为自己已经够狼狈了,可是见着咳嗽不断的高靖生,却是心疼起来。

    “爹,您不是打算努力升官,给我挣个好出身么?病了怎么行?”高琳华低声道,眼里满满的都是担忧。

    只是一夜,高靖生便像是老了几岁一般,再加上咳嗽,让高靖生有种风中残烛的感觉。

    高靖生伸手揉着女儿细软的发丝,“瞎说什么呢?你放心,我答应你的,一定会做到的。”

    高琳华满心苦涩,是啊,前世你做到了,所以你临去前,总算是有一点欣慰,只是你没看到结局。

    高琳华牵住父亲的手,“爹,你要好好的,一定要好好的。”

    “你们父女两说啥悄悄话呢?”王氏走了过来,将手里的药碗递给高靖生,“快把药喝了吧,你这样子,要是过了病气给孩子们和母亲,那可怎么办?”

    高靖生一口将苦涩的药灌了下去,高琳华连忙将一旁摆着的蜜饯递了过去,也不让高靖生接,直接塞进了他的嘴里,“爹,吃一颗吧。”

    大人明明也怕苦,可总是将那份苦涩咽下,在孩子面前强装样子,只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王氏瞪了一旁的茏姐儿一眼,然后茏姐儿便凑上前,抱住高靖生的肩膀,“爹爹,你快好起来吧,到时候我们一起扎灯笼,我还要跟爹爹学写字,娘说爹爹的字好看。”

    “好啊,就怕你写了两个字,就写不下去了。”高靖生乐呵呵的说道。

    母亲总是嫌弃他没有儿子,却不知女儿对他来说也是一样的,都是他的心头宝。

    又想起昨日的情形,高靖生刮着茏姐儿的鼻子,“等会儿去给祖母请安,可不能哭了,你祖母是不了解你,以后就会很喜欢你了。”

    闻言,高琳茏顿时瘪了嘴,低着头,十分的委屈,“我知道了。”

    高琳华却是在想,这个府里,高老夫人唯一喜欢的女孩儿,应该只有大伯家的大堂姐了吧?

    大堂姐是高老夫人孙辈的第一个女孩,又和大堂哥是双生子,一子一女,可不就是个“好”字,自然招老夫人的喜欢。

    至于其他女孩,老妇人都是不怎么待见的,而没有儿子的二房,她和茏姐儿最不得老妇人喜欢。

    请安的时候,高老夫人见高靖生病了,对着王氏便是一顿说,说的王氏脸都白了,而高琳茏更是拉着高琳华的手不放,死死的躲在高琳华的身后。

    姐姐,我怕……

第三十七章 不嫁

    高琳华感觉自己浑身鸡皮疙瘩都要出来了,恨不得立马就甩开高琳茏的手,高琳茏的每一次靠近,都让她恶心的要命。

    平时高琳茏还会有所察觉,离高琳华远些,可是现在,高琳茏怕的瑟瑟发抖,哪里还管的了那么多?

    卢嬷嬷眼尖,瞧着高琳华的脸都白了,连忙上前抱住高琳茏,用细弱蚊蝇的声音说,“茏姐儿可别哭了,你祖母见了心烦,你母亲更遭罪。”

    高琳茏像是找到了依靠,整个人扑在卢嬷嬷的怀里,眼泪不值钱似得,哗啦啦的流着,却不敢大声的哭出来。

    高靖生瞧了,甚是心疼,只是自己母亲,他最是清楚,要是他开口帮腔,高老夫人只会更加的没完没了?

    钱氏站在王氏下手,见王氏被骂成这样,不由得低头偷笑。

    高老夫人虽然是高家的宗妇,可小时候是被娘家养在乡下的,粗鄙早已深入骨髓,哪怕在高家养尊处优了这么多年,也还是旧习难改。

    为了哄好高老夫人,她可是花了大功夫的,王氏既无子,还如此冒失,如何能讨得了好?

    对于高老夫人的为人,高琳华甚是清楚,所以很清楚王氏会触一鼻子灰,而她,要等的也是现在。

    她低头看了眼泣不成声的茏姐儿,嘴角咧开,“母亲,你快哄哄茏姐儿吧,她这样哭下去,眼睛和喉咙会受不了的。”

    高琳华的声音不大,却打断了高老夫人的话,高老夫人正要发作,却看见爱女心切的王氏一把推开了卢嬷嬷,将茏姐儿抱在了怀里,

    “茏姐儿别哭,娘在这里,不哭啊。”

    “哼!”高老夫人冷哼一声,手拍在桌子上,“到底是丈夫重要还是女儿重要?一个赔钱货罢了。”

    “娘!”如此情形,高靖生再也忍不住了,“茏姐儿也是你孙女,您就不心疼么?”

    谁的孩子哭成这样,做父亲的会不心疼?哪怕明白高老夫人的为人,高靖生也觉得那话,像是刀子一样割在自己的心里。

    高老夫人本就好几年没有见到高靖生了,如今好不容易见着了,却见高靖生护着王氏,如何能不生气?

    想着,必然是王氏把全副心思都放在茏姐儿身上了,所以才会慢待了高靖生,这么多年,竟然连一个儿子都生不出来,真是个不下蛋的母鸡。

    “当然心疼,这孩子看着也挺可爱的,就放在我屋里养着吧?”

    把王氏这心头宝放在自己的屋里养着,她总能安心的伺候高靖生了吧?

    王氏瞪圆了双眼,高老夫人要将茏姐儿养在身边?不,这怎么可以,高老夫人重男轻女的厉害,为人又粗鄙不堪,将女儿养在她身边,还不得被高老夫人给毁了?

    原本就被老夫人骂的心肝儿都疼的王氏,立马哭着摇头,她泪眼婆娑的望着高靖生,

    “不,我舍不得茏姐儿!我要亲自养着她。”

    只是这话,更加让高老夫人觉得王氏因为自己女儿轻待了高靖生,不悦之色更甚,她怒对着高靖生,

    “你一去常州就是好几年,为娘也老了,也该享享福了,以后,便让王氏领着茏姐儿留在娘身边吧,娘也多个说话的人。”

    既然你舍不得茏姐儿,那就留下来陪茏姐儿吧,至于孙子,总是会有的,你不生,有的是人愿意生。

    王氏彻底傻了眼,她明白高老夫人的意思,在场的人,除了高琳茏,都明白。

    高琳华望着自己的父亲,泯了泯唇,私心里,她不愿意多一个弟弟来分去父亲的爱,可是父亲终会老去,她没法陪着父亲一辈子,有个弟弟,父亲也多个依靠。

    “母亲!”高靖生高声喊,他最怕的就是母亲这么不着调的行事了。

    “母亲要留在府里吗?那我是不是可以学着掌家了?”高琳华淡淡的一句话,让高靖生傻了眼,而王氏恨意迸发。

    高老夫人却是很乐意,“是啊,华姐儿是嫡长女,也该学着理家了。”

    京师的事情,由高琳华管着的话,自然是用不到王氏了,高老夫人对华姐儿的上道,很满意。

    高靖生满脸苦涩,华姐儿打小就聪明,自然明白自己在说什么,可是她却帮了老夫人,要将王氏母女留在这里。

    他突然想起了高琳华之前在书房说的,要把茏姐儿留在高老夫人跟前……她现在,便是在这么做吧。

    一边是嫡长女和自己的母亲,一边是次女和妻子,高靖生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帮谁了。

    “王氏,你还杵在那里做什么?还不快带茏姐儿下去收拾?算了,你靠不住,钱氏,你领人去把我院子里的西屋收拾了,以后茏姐儿便住那里吧,那儿舒服。”

    所谓的舒服,便是冬冷夏热么?高老夫人的西屋,可真不怎么样。

    不过高府富庶,夏有冰、冬有炭,也热不着冷不着。

    高琳华才不管高琳茏住的舒不舒服呢,只要高琳茏留在这里,她便满足了。

    王氏走出高老夫人的院子,才从伤痛中反应过来,恶狠狠的瞪着高琳华,那眼神,恨不得杀了她。

    高琳华却是坦然无惧,若是连王氏都怕,那她岂不是寸步难行。

    高靖生凝视着高琳华良久,将高琳华叫去了书房,“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记得,你们相处的不错。”

    王氏虽然是有目的的对高琳华好,可至少面上还是过得去的,高琳茏也粘她这个姐姐,明明能够和平相处的,高琳华今天的行为,却是将这一切打破了。

    以后再想回到从前,怕是难了。

    高琳华转头望着窗外,她不需要那样的和平,而她现在的心态,也无法做到表面的平和了,她在高琳茏面前,很难保持镇定。

    见高琳华久久没有说话,高靖生无奈的叹息,“你呀!做事之前,也不多考虑考虑,以后你的婚事怎么办?总不能让你范家舅母来操办吧?总是要你母亲来操持的。”

    本就是丧母长女,若是多一条逆家女,高琳华的婚事……高靖生甚至都不敢想。

    “我宁愿不嫁,也不想面对她们了。”

第三十八章 姐妹

    没有哪两个字,比“不嫁”来的更加刺痛高靖生的心了。

    他凝视着高琳华,很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一向面上平和的高琳华,竟然萌生了这样的想法。

    “切不可胡说,好好的姑娘家,总是要嫁人的。”

    对于高琳华帮高老夫人将王氏母女留在高府的事情,却是绝口不提了。

    高琳华目送着高靖生离开,她知道,父亲其实心里很难受,只是清楚了她的想法,所以才没有继续逼问。

    回到屋里的高靖生,面对抱头痛苦的王氏母女,紧蹙着眉头,当初范氏一直不孕,高老夫人诘难的更加厉害,不也过来了?

    王氏如今这般作态,算哪般?

    自从王氏入了高家门,便随他去了任上,从未在高老夫人身边侍奉过,如今留在府里侍奉一段时间,又有什么?

    虽是高老夫人难侍候了些,可总不至于被打杀了吧?而且磨磨茏姐儿的性子,也是极好的。

    不过高靖生心里明白,他最终没有帮王氏母女的原因,还是高琳华。

    因为高琳华那日在书房里说的,所以高靖生不愿高琳华难过,人心,果然都是偏的。

    他这么想着,便在屋里待不下去了,转身要走,王氏却是发现了他,用帕子掩着面上前,抽抽噎噎的,

    “老爷,您就忍心茏姐儿和我留在这里吗?母亲对茏姐儿和我是什么态度,您又不是没看到,留在这里,这简直是要我们娘俩的命啊。”

    床上的高琳茏也极为配合的哇哇大哭起来,引得高靖生烦闷不已,冷着脸道,“当初云待得,三弟妹待得?你怎么就不能待?我在外做官不能尽孝跟前,你当替我好好孝顺母亲才是。”

    王氏脸上的眼泪来不及收回,怔怔的望着高靖生,这是他说的话?

    他从不在自己面前提范云的,也很照顾自己,才会将自己一直带在任上的。

    可是如今,他竟然这般说?尽孝?那也要老夫人需要她尽孝啊,高老夫人明显是为了将她绊住,好送狐媚子给高靖生,这才留下她的。

    难道,高靖生也想要个庶子了?

    王氏的脸惨白惨白的,难道高靖生这就厌恶了她了吗?

    高靖生见王氏这样,于心不忍,劝她说,“你从未在母亲身边侍候过,如今母亲开了口,你却不留下。要是母亲将这事传出去,你的名声还要不要?本朝最重孝道,你该知道的。

    而且,我年后,估计也不会留在京师,你却了京师也是百搭。总不能走哪儿都带上你的。”

    高靖生的后半句震惊到了王氏,她颤颤巍巍的问,“老爷又要外放?”

    “倒不是外放,只是可能去外省主持一些事务,用不了多长的时间。”高靖生没有明说,毕竟具体任命还没有下来。

    不过修理河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会一直待在那里的。

    王氏这才缓过神来,一个劲的说,“那就好,那就好。”

    大年越来越近,大伯高康生也带着一家人回来了,在老夫人的院子里,高老夫人见到了大堂姐高夕颜。

    高夕颜16岁了,身子已然长开,腰细如柳,眉目如画,举手投足间尽显风韵,显然被大伯母调教的极好。

    上次高康生给他们接风,这位大堂姐便托故没有出现,如今见了真人,高琳华依旧有些唏嘘。

    这位大堂姐,相貌品行都是极好的,只是有些时运不济。

    她嫁的是极好的,京师里大户的嫡长子,以后便是宗妇,夫妻间也和睦,却一直无子,而堂姐夫却是个短命的,没几年便去了。

    夫家说她是扫把星,连丧事都没办完,就将她连带着嫁妆一起赶了出来,本可以在自己陪嫁的庄子上守寡的,可大伯母非要接了回高家,最终因为高家之事丢了卿卿性命。

    高琳华观察着高夕颜,却突然听见高老夫人说,“颜姐儿的婚事可定下了?选的哪户人家?”

    “还没定下,有三家都不错,老爷的意思是,来年春闱,哪个能中,便选了哪个。”

    自家女儿优秀,大伯母也是骄傲的狠,完全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对。

    却不曾想,她挑人家,人家也挑大堂姐呢,前世,大堂姐也曾被耽误了,若是换了个人家,大堂姐或许会更好点。

    只是这种事情,哪怕高琳华有心想帮忙,她一个小孩子家家,也不能开了口,只能找个没人的时候,对大堂姐提一下。

    “那感情好,我们颜姐儿这般好,自然当得最好的人家。自己能考了功名的最好,以后仕途坦荡,也能多帮衬点娘家。”

    颜姐儿羞红了脸,抱住高老夫人的手臂,“祖母楞瞎说,妹妹都还在呢!我带她们下去玩吧?让母亲跟您好好说说京师的事情。”

    大伯母怕是要跟老夫人好好说道那三家人的情况了,颜姐儿这才主动领了几个姐妹走。

    高府嫡系总共三房,大房有高夕颜,和一个庶女高静茹,三房则有两嫡一庶,嫡长女高玉溪,次庶女高玉静,嫡三女高玉宛,再加上高琳华姐妹,一共七个女儿。

    高夕颜将姐妹们领到了花厅,又吩咐女婢们上茶点,却并不怎么交谈,毕竟,这些妹妹们都小她太多,只是和庶妹高静茹,时不时说上两句。

    偏偏三房嫡长女高玉溪不长眼,凑上前去,对着高夕颜问东问西的,让其烦不胜烦。

    高琳茏一双眼睛滴溜溜的看着,十分渴望,也想凑上前去,眼神时不时向高琳华飘来,询问的意思明显。

    高琳华却并不管她,自顾自的喝着茶,吃着茶点,有人跟她说话时,便说几句,同样不热络。

    “华姐儿,你怎么干坐着?也不跟妹妹们说说话?”高夕颜见高琳华独自坐着,主动出声,将注意力引到了高琳华的身上,

    “你在京师也待了几个月了,感觉怎么样?可还习惯?”

    高琳华明白高夕颜的用意,也不恼,只是笑着说,“挺习惯的,和在常州府一样,总是待在家里。我和茏姐儿统共出了两次门,还都是去别人家里做客,到现在,还不知道京师城门朝哪边呢。”

    “不过,倒是听仆妇说了些京师的事情。”

第三十九章 提点

    “哦?什么稀奇事儿?说出来看看,或许我也知道。”

    高夕颜虽然这么说,眉眼却是平淡,显然对高琳华要说的,没多少兴趣。

    她在京师多年,消息渠道自然是比高琳华多,便觉得高琳华听不到什么要紧事,所以没甚兴趣。

    其他几个姐妹倒是有兴趣,一个个眼神亮晶晶的,盼着高琳华能多说些京师里的事情呢,高静茹也不例外。

    “倒也不是稀奇事,只是听说,户部侍郎家的嫡女,长得花容月貌,才情兼备,结果上个月竟然嫁了个寒门举人,笑死个人哩,也不知到底为何。”

    高琳华说完,笑问高夕颜,“大姐在京师时间长,可听说了那事?我说,那户部侍郎家的嫡女,必然不堪的很,否则怎么会嫁给寒门举人?据说那寒门举人都快三十了,还只是个举人,怕是前途也有限。”

    户部侍郎可不是那清贵文人,非要找个读书人才行,就算非要读书人,高门大户里的年轻举人,不要太多?到头来怎么回选了个寒门出身的中年?

    高夕颜的脸色微僵,干笑着,“妹妹可不得乱说,虽是出嫁了的,可要是传到户部侍郎耳朵里,总是不好的。那小姐我也见过,确实才貌俱佳。”

    那岂是才貌俱佳?京师那么多小姐,也难有几位比得上的。

    只是那小姐姿态高,挑剔的很,不是嫌这就是嫌那,好不容易看上了一人,又非要对方中了进士才肯点头。

    结果呢?男方也是高门大户,进士是中了,可转头就娶了别家的姑娘,如此一来,那小姐自然又得另寻人家,一来二去的,年龄就大了。

    好人家也就瞧不上她了,一直留在家里。

    可是上头嫂嫂又岂会喜欢一个年龄这么大又挑剔的小姑?便撺掇着公公,将那小姐许配了寒门举人。

    嫁妆倒是没有吝惜,可寒门家的媳妇,又哪是那么容易做的?她本就骄傲,苦头怕还在后面,是以,京师的人都将这件事当做笑话来谈。

    高夕颜注视着高琳华,刚才在祖母屋里,母亲说的那些话,华姐儿自然是听到的。

    她转头便说起户部侍郎家的小姐,到底是真不知道,还是故意为之?

    “原来是真的啊,看来必然是一出才子佳人的美谈。”

    高琳华见高夕颜的目光,便知道高夕颜听明白了自己的话,微微笑着。

    几个妹妹却是热闹的讨论起来。

    “要是那小姐当初直接定亲,而非要求对方考中进士,怕是孩子都能满地走了,又怎么会落得被嫂子嫁给了寒门举人?”

    “再厚的嫁妆,想要帮丈夫把官路铺平,也是难的,那小姐以后,怕是要泯然众人了。”

    那小姐既被娘家嫂子不喜,父亲又愿意将之嫁给寒门举人,娘家怕是靠不住了,没有娘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