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妃娇-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外面的打斗声音渐渐变缓,最后趋于停歇,接着万宗业上前来隔着车厢禀报,道:“皇上,娘娘,刺客伤亡了一部分,剩下的都已经逃走了。臣护驾不力,请皇上和娘娘恕罪。”

    宇文点了点头,牵着姜钰的手从御驾里走下来。姜钰这才发现,地上躺着的一地的尸体,既有那所谓的山贼刺客,也有骁卫伤亡,一些没有受伤的骁卫正在处理伤者或者检查刺客的身份。

    姜钰看着有些恶心,连忙捂了嘴巴。

    而这个时候,后面马车的崔充仪也被宫女扶着走了下来,一边用帕子捂着嘴巴一边深深的皱起眉头,一阵后怕的道:“怎么回事,怎么会遇到山贼打劫。这些山贼也忒大胆了些,什么人都敢打劫。”

    宇文伸手揽了姜钰的肩膀,轻轻的拍着她的背,而后又轻轻拍了拍万宗业的肩膀,肯定他的功劳道:“你做得很好。”

    万宗业对他拱了拱手,继续回禀道:“皇上,这些人虽然作山贼打扮,但以微臣看,恐怕未必是普通的山贼。这一带虽然有山贼出没,但毕竟靠近京畿,天子脚下,也就是一些小贼小打小闹,并不成规模。但这一次他们一共来了有几百人,且一看就是早已知晓圣驾的行踪提前埋伏在了这里有备而来。”

    宇文认真的听着,道:“你还发现了什么,都说说看。”

    万宗业听他如此说,便也毫不隐瞒,将自己观察到的猜测到的一股脑全都说了,道:“这些人的身手也不像是普通的山贼,倒是十分训练有素。一些被抓住的刺客,臣本打算留活口,但这些人在牙齿缝里藏了毒药,一见被抓又逃不掉,便咬破牙齿里面的毒药自裁。看他们的行事,倒像是真正人为训练出来的刺客。”

    宇文笑了起来,普通的山贼可没有这般的胆子敢劫持他们,就算不知道这是御驾看到这阵仗,处于趋利避害的本能也会知道这是他们惹不起的人。

    宇文吩咐道:“检查看看那些人身上有无标记,然后将这些人的尸体移交最近的官府仔细查探。刚刚受伤的侍卫,也一并交给附近的地方官员令其找大夫给他们诊治,让他们养伤。我们的行程不变,继续按计划赶路。”

    万宗业道是。

    等重新上了御驾启程之后,姜钰便忍不住跟宇文嘀咕了,凑过去问道:“皇上说说看,究竟何人这么大胆竟然敢刺杀您?”

    宇文并没有回答她,反而反问她道:“你觉得呢?”

    姜钰道:“我怎么知道,我不正等着皇上告诉我吗。”说完等了一会儿不见宇文说话,又实在忍不住心里的好奇,只好又自顾自的猜测道:“要我说,嫌疑最大的自然是太后齐王和崔家,想想看啊。皇上在外遇刺身亡,皇上膝下又没有留下子嗣,最后最可能登基的是谁?有太后和崔家在,当然是齐王啊。不过吧,这也说不定,我看临王也挺不喜欢皇上的,说不好是他做的呢也说不定。”

    说着自己就开始阴谋上了,继续打开脑洞道:“我们觉得最可能动手的是太后齐王和崔家,别人也肯定这样想。临王这时候派人把皇上做了,然后嫁祸给太后和齐王,到时候齐王缠着一个谋害皇上您的罪名,与皇位是无缘了,这时候临王的机会可不就来了……或者宁王、清河郡王这些人也说不定,总之皇家的人,只要皇上突然驾崩了有机会继承皇位的,全都有嫌疑……”

    宇文道:“照你的说法,根本没有一个确定的嫌疑人,说了也等于没说。”

    姜钰摊了摊手,道:“没办法,谁叫皇上这么不讨人喜欢,这么多人恨不得你死呢。”又道:“谁主使这些人来刺杀皇上我是不知道,不过有一件事我却清楚,那就是我们这行人里面有奸细。”

    宇文“哦”了一声,给了她一副“说说看”的表情。

    姜钰道:“皇上虽然说了要微服,但好像没说要去哪里吧。这些人居然能提前知道皇上要走的路程并埋伏在这里,那肯定是提前得到了皇上的行踪啊。我们这些人里,能这么清楚知道出行路线的,除了皇上您自己,就只有我、万公公,万中郎,谷莠,崔充仪还有她的宫女,皇上说说,您觉得谁是奸细的可能性最大。”

    宇文道:“看你还有这么大的精力揣测这个揣测那个,想来刚才的事情没有将你吓着,那朕就放心了。”

    姜钰道:“皇上别转移话题啊,说说看嘛。”

    宇文道:“没有什么好说的,如果非要说一个,那朕就猜测是你。只有你最恨朕,而朕若驾崩了,能得益的你还少说了一个人。朕死了,你不就永不用担心自己会被朕从蘅玉的身体里赶走。”

    姜钰听着先是愣了一下,接着还真的认真的思考了起来,四十五度角仰望头顶沉思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道:“皇上说的也很有道理,说不定还真的是我也说不定。”

    宇文:“……”

    姜钰又接着道:“不过皇上也少说了一种可能,比如说是真正的孟蘅玉。某天夜里她趁着我睡着了,然后她的魂灵回来了,将你的行踪告诉了要置你于死地的人,然后又悄悄的灵魂消失了。”

    宇文道:“你不去写戏本真是可惜了。”

    姜钰有些得意起来,道:“我也这样觉得。”说着又道:“皇上不知道,我前世就是个作家,专门写这种玄幻小说的。”

    宇文道:“你的前世难道不是姜家的小姐。”

    姜钰道:“我这个人身份很复杂的,皇上不要小看我。其实反正皇上也知道了我能附身在孟蘅玉身上,那我也不怕告诉皇上,连姜钰都不是真正的我。”

    宇文有些惊讶的抬头看着姜钰,脸上的表情深沉复杂起来,很显然他并没有认为姜钰是在胡说八道,而是真的相信了有这种可能。

    姜钰道:“怎么样,你怕了吧!”

    “我可是打不死的小强!你计算把我赶走也没用,因为我还是会重新活过来的

第二百九十一章 愁色

    宇文和姜钰这一路行得慢,在十天之后才到了沧州。

    他们安顿在一座由如意坊提供的私人宅院里,宅院处在郊区,并不引人注目,但里面的精致极好。

    在这里他们看到了先一步到达这里的朱泓,站在宅子的门口十分恭敬的迎接了他们。见宇文、姜钰和崔充仪从马车上下来,拱着手道:“见过皇上,见过两位娘娘。”他说“两位娘娘”的时候却是主要面对着姜钰。

    姜钰许久没有见他,在这里以为见到他倒是显得有些高兴,笑着道:“原来朱大人也在。”

    朱泓道:“是,臣先一步在此恭候皇上和娘娘。”

    姜钰张了张嘴还想再叙一叙旧,结果宇文却已经揽了她往院子里面走一边对朱泓道:“一路上累了,先进去再说。”

    朱泓道了声是,然后一路将他们迎了进去。

    他们先在宅子里休整了一番,梳洗后又换了身衣裳,然后朱泓也已经将晚膳准备好了。

    朱泓办事向来周到,晚膳准备得令人十分满意,十分考虑了她和宇文的口味,又综合考虑了他们舟车劳顿恐怕吃不下太重口味的东西,以及考虑了当地的饮食特色,准备了一桌既清淡又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姜钰一来确实是饿了,加上看到这一桌子菜确实胃口大开,晚膳都忍不住多吃了两碗饭。要不是宇文提醒她少吃点,晚上吃多了要积食,她简直都要停不下来。

    等放了碗筷,她十分享受的躺靠在椅子上,用手拍了拍自己的肚子,舒服的道:“吃得真饱。”

    朱泓在一旁笑了笑,对她道:“臣还让人准备了山楂水,娘娘用一碗有助于消食。”说着招了招手让人将山楂水端了上来。

    宇文不像姜钰这样吃得狼吞虎咽的,但此时也用得差不多了,放下碗筷,从万得意手里接了帕子擦了擦嘴,对朱泓道:“赏厨子吧,今晚的菜做得不错。”

    朱泓笑道:“那臣就代厨子谢过皇上的赏。”

    另一边的崔充仪显然是没有吃饱,但是姜钰放了碗筷皇上放了碗筷,显然她也不好意思一个人继续吃,原本吃着的一块糖醋排骨也依依不舍的放下来了,也跟着停了碗筷擦了嘴端正的坐在一旁。

    晚膳之后,崔充仪以劳累为由告辞先回自己的房间去了,宇文带着朱泓一起去了书房,姜钰一时无聊也跟着去了书房听宇文和朱泓在谈些什么。

    宇文倒是没有避着她,由着她跟着了。而后百无聊赖的姜钰便听到朱泓跟宇文谈起道:“……臣听闻圣驾刚出了京畿皇上便遇到了山贼?”

    宇文“嗯”了一声,道:“所幸并没有造成什么大碍,那些所谓‘山贼’人虽多,但主要试探为主,没有一定要取人性命之意。”

    朱泓道:“这恐怕不是普通的山贼,且这次只为试探,恐不会就此罢休,恐怕还会有下一次的刺杀。”

    宇文道:“让人多加警觉就成,朕还不怕这些宵小。”

    朱泓又道:“当地的地方官恐怕未必能查到什么,可要臣动用如意坊的探子仔细详查。”

    宇文道:“查吧,仔细查,记住朕需要证据而不是结果。也差不多到了该收网的时候了。”

    朱泓拱手道是,接着又道:“那些人能如此清晰知道皇上的行踪,恐怕随侍圣驾的人里也需要盘查一番。”

    宇文道:“这些朕另有主张,你不必操心。”

    然后君臣两人又开始谈论另外一些事情,比如说如意坊内部的事,齐王藩地最近的动态等等。

    姜钰对这些并不十分感兴趣,加上觉得这些事情自己还是不要听太多的好,于是跟宇文告了辞,从书房里面出来了。

    宇文没有拦住她,对她的态度是给她颇为自由,随得她听或者不听,只是嘱咐了一句:“你要是累了就先歇息,不用等朕。”然后就不管她了。

    姜钰心想,她本来也没有想过要等他。

    等出了书房,她左右看了看,又不想这么早回房间呆着,想了想,于是干脆带了谷莠去了崔充仪的房间。

    崔充仪也并没有歇下,她进来的时候她正坐在灯下刺绣,姜钰看着她手里绣了一半的锦帕,忍不住道:“出门在外你还刺这种东西,有没有劲啊。”说着已经在她旁边坐下了。

    崔充仪笑了笑,将手里的针线放了下来,道:“无事可做,打发打发时间罢了。”又道:“倒是娘娘您,怎么不在皇上身边伺候,反到臣妾屋里来了。”

    姜钰道:“他身边有朱泓和万得意伺候呢,用不上我。”

    说着拿起她绣了一半的刺绣看了看,上面绣的是两枝妖娆的桃花,她的绣工好,绣出来的东西看着就让人喜欢。姜钰赞道:“你这桃花绣得倒是好看。”

    崔充仪道:“娘娘若是喜欢,给您做个荷包吧,里面放些香料。”

    姜钰摇了摇头道:“不必了,我不爱戴这些东西。”然后又道:“对了,这一路上看你脸上仿佛有些愁色,一直忘了问你,你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

    崔充仪笑了笑道:“臣妾能遇到什么难事,能得皇上和娘娘眷顾,在宫里平安度日,现在又能托娘娘的福跟着出宫看一看,臣妾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有愁色。娘娘怕是看错了吧?”

    姜钰看着她道:“你若是有什么事可千万要说啊,千万别自己扛着或做出什么错事来。我虽然未必能帮上什么忙,但总可以和你一起想个对策出来。我始终记得当初在冷宫里,你陪伴照顾我之情,所以希望你一直都好好的。”

    崔充仪笑着道:“娘娘真的是误会了,臣妾真的没事。”又道:“倒是娘娘,与其关心臣妾还不如操心操心自己。这一路上臣妾都看着,皇上对娘娘体贴宠爱有加,娘娘也应该温情柔意以对,别总是对皇上冷言冷语的犟着性子对着干,皇上毕竟是皇上。”

    姜钰道:“我怎么对他冷言冷语了,我对他的态度够和蔼了。”

    崔充仪又叹道:“娘娘和皇上也该有个小殿下了,皇上一直没有子嗣,始终是有损社稷根基的事,大臣们也会说道。”

    姜钰道:“这事可不能赖我,后宫这么多妃嫔,也不是只有我一个没生出孩子来。”

    崔充仪笑了笑,显然是对她这话不以为意,皇上几乎日日宿在紫宸宫,就算不宿在紫宸宫也不到别的宫妃处留宿,子嗣这种事情可不就只能指望着她。

    崔充仪又笑着道:“你赶紧生个小皇子吧,到时候我来给小殿下做小衣裳。”

第二百九十二章 长记性

    姜钰在崔充仪屋里并没有逗留太久就出来了,最终也没有问出她想要问的东西出来。

    出来之后也只是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然后往回走。

    谷莠跟在她身边,一边跟姜钰说话道:“真不知道姐姐怎么想的,崔充仪这个人心思太多,且她跟姐姐都是皇上的妃子,算是情敌。就算姐姐记她在冷宫里照顾你的情份,保持君子之交就行了,干嘛还老是想着跟人家交心。你想跟人家交心,我看人家根本就不想跟你交心。”

    姜钰道:“你少说两句,崔充仪这个人生活环境所致,人是敏感了些,但并不是什么坏人。”

    谷莠道:“是是是,她不是坏人,我是坏人行了吧。”

    说着正在走的两人,却正好遇到站在游廊处抬头看天的朱泓。谷莠先看到了他,扯了扯姜钰的袖子,用下巴指了指道:“是朱少爷。”

    姜钰也见到了,想了想,抬脚走过去,跟他说话道:“朱大人,你在这里这是干嘛呀?”

    朱泓转过头来看见是她,微微拱手行了礼,笑着道:“娘娘。”说着又才回答她的话道:“看看月亮。”

    姜钰循着他的目光往天上看上去,然后“嗯”了一声,点了点头道:“天上的月亮是挺圆的。”然后就走到了他旁边的栏杆上坐下。

    朱泓听着突然呵的笑出了声来,不由低下了头来。

    姜钰看着他问道:“我说的话很好笑?”

    朱泓摇摇头道:“没有,臣只是觉得娘娘说话的神态动作很像一个人。”

    姜钰“哦”了一声,也没问她是像谁。然后自己也扭头趴在栏杆上,看着天上圆圆的月亮,好不容易文艺了一把,念了句诗句,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啊。”

    朱泓听着愣了一下,喃了一句问道:“这句诗……”

    姜钰这才想起来,这时空的人大概是没听过这句诗句,因为他们的历史书上没有一个叫“杜甫”的诗人,于是随便胡诌道:“哦,这句诗是我昨天做梦的时候梦见一个叫杜甫的人吟的,怎么样,这句诗不错吧。”

    朱泓的目光突然慢慢诧异起来,看着姜钰,在某一个瞬间脑中突然闪过一个画面,一个清丽的少女托着下巴道:“哦,这句诗是我昨天做梦的时候梦见一个叫杜甫的人吟的。”

    这句诗他明明听过,或许也只有他听过。在很多很多年前的中秋节,一个芳龄的少女仰望着月亮突然对他念出了这句诗。他笑着问她怎么突然有了这般诗才,她就是胡诌了这个理由敷衍他。

    那个少女时常会有一些怪异的话语,所以他那时对她念出这首诗并不以为意,只认为她大概是胡乱从哪里听来的诗句,一时又忘记了写出这句诗的人,所以随便找了个理由搪塞他。

    朱泓看着她的目光越来越诧异,他最近总是有这种很莫名的心情,老是将这两个明明容貌完全不一样的人重合在一起。

    姜钰觉得朱泓看她的目光有些奇怪,不由低头在自己身上左右看了一下,问道:“朱大人总看着我干嘛?我身上有花?”

    朱泓还没来得及说话,而就在这时,万得意远远的跑了过来,看着姜钰满头大汗的道:“娘娘,原来您在这里,真是让奴才一顿好找,皇上一直在找您呢。”

    姜钰循着他来的方向看过去,远远的就看到宇文站在那里脸色沉郁的看了她一眼,然后又背着手抬着脚先走了。

    姜钰皱着眉头忍不住叨道:“真是烦人!”

    这人是越来越有毛病了,只要看到是个公的,她只要多跟人家多说两句话,脸上就要这样一副死表情,千方百计的就要将她叫回来。

    姜钰站起来,对朱泓道:“这更深露重的,这月亮朱大人看一会儿就回去了,本宫先走了。”说完便往宇文走的那个方向去了。

    后面的谷莠对朱泓屈了屈膝,也随之跟上。

    朱泓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怔怔的看着远走的姜钰。他心中突然有了一个很奇怪的念头,这个念头突然闪现在他脑中时,连他都觉得很不可思议,觉得自己真是疯了。就连一旁的万公公跟他说了句什么,他也没有听清楚。

    姜钰回到房间的时候,宇文已经坐在榻上由着太监服侍着脱靴子了,姜钰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道:“我刚刚是去找崔充仪,回来半路上遇到的朱泓,总共跟他说了都不到五句话。”

    这算是解释了。

    宇文道:“朕知道了,你不必跟朕解释,朕相信你。”

    姜钰心里呵呵两声,看这一副表情,真相信了才有鬼。姜钰甚至觉得自己这是白痴,刚刚跟他解释什么呀,有什么好解释的。

    两人一时都沉默,但姜钰还是受不了这突然的安静,于是先开口道:“你跟朱泓这么快就谈完事情了?”

    宇文道:“你以为朕和他有多少事情好谈的,朕可不是爱妃,有许多的旧可以跟他叙。”

    看吧看吧,又是这种死语气。

    宇文说完之后,却又已经站了起来,一边往内室去一边道:“朕要沐浴,你进来服侍朕更衣。”

    姜钰将头扭向一边,道:“我不去,你自己有手有脚,身边也有内侍服侍,干嘛要我伺候。”

    宇文道:“你可以将这认为是圣旨。”

    姜钰道:“圣旨我也不去。”

    而抗旨不尊的结果就是,等宇文沐浴完了出来之后,姜钰被他抱起直接扔到了床上,然后狠狠的在她嘴巴上又咬了一口。

    姜钰气得直接往他老二上踢了一脚,很遗憾的是没有踢中,但总算让他有所顾忌将她放开了。姜钰一挣脱开顿时大骂道:“你属狗的。”说着指了指自己的嘴巴,道:“没看到你之前咬的伤口还没好吗?”

    宇文站在床边居高临下的看着她道:“你得习惯,因为以后我们注定还会有更亲密的接触。咬你是因为你不听话,要让你长长记性。”

    姜钰:“呵!”

第二百九十三章 白老先生(上)

    到了第二日,天才刚蒙蒙亮,姜钰还没睡醒,却又已经被宇文给从床上拖起来了,一边拖一边道:“起来了,阿钰。”

    姜钰抱着被子赖着不肯起,半梦半醒的嘟囔着道:“皇上要干什么就干什么去,我要再睡一会。”

    宇文却是一下子将她身上的被子扯开了,将衣裳扔到她身上,道:“赶紧起来,我们准备出发了。”

    姜钰被她闹得有些不耐烦,顺带还有些起床气,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发脾气的晃了一下脑袋道:“皇上干什么呀,现在才什么时辰!”

    只看外面的天色,时候真的还非常早,天才刚刚蒙了个亮。除了以前小时候上早课,姜钰少有这个时候起床的。

    宇文道:“朕说过了,要带你去见一个人。”

    姜钰脑子迷迷糊糊的,也没认真听他说话,眼睛一闭,又重新往床上倒下去了。

    宇文见她如此,干脆也坐到床上上身压下去,嘴唇就要往她唇边靠,道:“或许你想让朕换一个喊你起床的方式。”

    姜钰总算是清醒了,睁开眼睛推开他,从床上坐了起来,有些气恼道:“知道了知道了,起来,这就起来。”

    说完歪着嘴巴咚咚咚的跳下床,然后抱了衣服走到屏风后面去换衣裳。

    等姜钰收拾整理完毕出来,天也已经亮了大半。朱泓和万宗业早已经将马车等准备妥当,扶了姜钰和宇文的手让他们上马车。

    朱泓在扶着姜钰上马车的时候,却是装作不经意般的极轻的看了姜钰一眼,姜钰并没有发现,倒是宇文瞧见了,但却并没有说什么。

    这一次她们就真的是轻车简从,穿着都是做普通人打扮,随侍的人也不多,不过就是几十人。

    姜钰上了马车之后,一边打着哈欠一边问宇文道:“皇上今日究竟要带我去哪儿?”

    宇文道:“你去了自然就知道。”

    姜钰又问:“崔充仪不和我们一起去?”

    宇文道:“就你和朕。”

    姜钰没再说什么,靠在车厢里小憩。

    马车一路行了两个时辰,从沧州城内出来,去的却不是什么繁盛的地方,而是往郊区乡村的方向行去。

    他们到的地方是一个十分偏僻的村子,整个村子总共加起来也不过二三十户人家,但却景致宜人,颇有一份小桥流水人家的闲适与宁静。

    在村子当中,又有一户人家,房舍建造得比别人家的好些。屋舍之前挂着两个大红的灯笼,梁下挂着一幅牌匾,上书“草堂”。

    而他们的目的地就是这座宅子。

    马车停下的时候,屋舍的大门大开,颤颤巍巍走出来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花白的胡子和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穿一身素净的袍子,一手扶着拐杖另一手由一个十五六岁的小童扶着。

    姜钰随着宇文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那老头又颤颤巍巍的跪在地上,用十分标准的大礼叩拜道:“老叟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姜钰正十分奇怪,却见宇文已经快步走上去,亲手将那老头扶了起来,脸上带着几分难以常见的亲切及和蔼,道:“……您快请起。”

    姜钰正好奇究竟是谁能得宇文这般的态度亲切,甚至能让宇文带着她亲自来见,然后就便见朱泓悄悄的走到了她的身旁,低声的提醒她道:“这位是白老先生!”

    姜钰的眼睛顿时动了一下,白老先生,姓白?

    再看这位白老先生的年纪,难道是白贤妃的亲爹,也就是宇文的……亲外祖父?

    姜钰忍不住又多看了这位白老先生两眼,这一看果然发现宇文与他真有几分相像。虽然这人已经老得几乎看不清年轻时候的模样了,但依稀可见鼻子和眼睛还是与宇文相像的。

    姜钰实在意外得很,一意外白贤妃的亲爹居然还活着,二意外就算他还活着形象也实在与姜钰想象的相差太大,三意外的是当朝天子的亲外祖父居然居住在这么个偏僻得近乎鸟不拉屎的地方。

    姜钰还在有些震惊的时候,宇文却已经一手扶着白老先生一手握了握他的手,看着他神情柔和的道:“……您年纪大了,让小童出来迎接就好,何必还亲自出来迎。”

    白老先生却是极其恭敬的道:“礼不可废,圣上亲临,老叟岂有不亲自出来拜见的道理。”

    姜钰忍不住小声跟朱泓嘀咕道:“没想到白老先生会住在这种地方,当年白贤妃是不是跟亲爹关系不好啊?”女儿当了皇妃,就算不给亲爹弄个一官半职的,也该给亲爹弄个高楼大宅住住,瞧瞧这白老头住的什么地方,也就比旁边的村舍好点。

    朱泓小声跟她解释道:“白老先生的性子怪异,不喜做官入仕,反而喜欢隐居在这世外之方。”

    姜钰听着点了点头,算是明白了一点点。

    就在他们这小声嘀咕的功夫,白老先生已经请了宇文往宅子里面去了。

    姜钰跟着进去,才发现里面竟然是像个学堂的地方。庭院里面正晒着书,西厢房的门未关,可以看见里面摆了十几张的课桌,只是此时俱都空着。

    宇文也在打量这宅子,白老先生便笑眯眯的跟宇文解释道:“老叟平日无事,便教村里面的孩子认几个字。因前两日得了圣上的旨意,圣上今日会亲临,便让孩子们沐休两日,回自己家去了。”

    宇文含笑听着,时不时的点头,又问道:“……孩子们学得可好?”

    白老先生笑呵呵的道:“好,好,都是些聪明的孩子,一教就会,比老叟当年可聪明多了。”又道:“都是些碍于家贫不能读书的孩子,他们乐意来学,老叟也不收他们束,闲时教导他们两字。若这当中以后有一二成才的,能学成后效忠圣上效忠朝廷为民天下为苍生福祉,老叟也算没有浪费肚子里的这点墨水。”

    宇文道:“老先生虽远离庙堂,却能为社稷苍生着想,就比现在某些领着朝廷俸禄却不忠朝廷的官员好上许多。”

    姜钰听着忍不住脸上痉挛了一下,心道两亲人说话怎么她听着这么酸呢,跟像是君臣似的。

第二百九十四章 白老先生(下)

    小童端了茶上来,几人围着桌子席地而坐。白老先生从小童手中的托盘将茶碗端下来,大概是年纪太大手一直发抖,姜钰看着都有些害怕他会将茶碗里的水洒下来。

    白老先生最后将茶端到了宇文跟前,道:“圣上请用茶。”又道:“茶是后山自家种的野茶,水是后山的山泉水,望能入得圣上的口。”

    说着又另外端了一碗放到姜钰跟前,道:“娘娘请用茶。”

    宇文并没有扫他的脸面,端起茶碗抿了一口。姜钰便也对白老先生笑了笑,也跟着端起茶喝了一口。

    茶是好茶,姜钰喝不出是什么茶叶,喝起来有一股山涧甘冽的清香,就像这山村给人的闲适一般,忘忧忘愁而平静神怡。

    宇文放下茶碗,才指了指姜钰跟他介绍道:“这是阿钰,朕的妻子。”

    姜钰听着愣了一下,他这个称呼多少有些刻意的模糊,姜钰有些闹不清他唤的是孟蘅玉这个“阿玉”还是她姜钰这个“阿钰”,但是更令姜钰愣神的,却是他后面介绍的这句话。

    他说的是“朕的妻子”而不是“朕的妃子。”

    白老先生自然不会不知道如今的皇后姓崔,而眼前皇上带在身边的绝对不会是崔家出来的女人,但他就像是没有听出他话里的话有什么不对一般,笑呵呵的打量了姜钰几眼,目光柔和的道:“是个好姑娘,长得很漂亮,像贤妃娘娘,跟皇上也很相配。”

    姜钰有些尴尬的呵呵笑了两声,道:“白老先生过奖了。”

    宇文也只是这么简单介绍了一句,然后便不再过多说明了,又看着白老先生道:“老先生头发白了许多。”

    白老先生仿佛很喜欢笑,一直都是笑呵呵的,眉眼中仿佛都带着笑意,回答宇文的话道:“人年纪来了,满头青丝怎能不变银发。倒是圣上,多年不见,却已经成年了……”说着仿佛怀念起了什么,用手比划着道:“记得当年贤妃娘娘带着圣上来探望老叟的时候,圣上也不过就是个这么大的孩子,天真活泼,在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