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妃娇-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也不再多说。

    浔阳长公主又问道:“对了,母妃和皇嫂还好吗?”

    梁太妃在先帝驾崩之后就跟着儿子一起就藩,现在自然是居住在藩王府里,临王这次回京自然也不会携家带口的将母妃王妃也一同带来。

    宇文道:“母妃身体不错,现在每日听听戏养养花养养鸟,或者找小丫鬟说话给她听,心情倒是比在以前在宫里开阔。这次我回京,她也准备了东西带给你,说让你要是有空了想她了就去藩地看她。”又道:“至于你嫂子,上个月她刚给我添了个大胖儿子,现在怕刚出了月子。”

    宇文炜死后,万家颓势,宇文在所有人的惊讶之下娶了万家的一个姑娘为王妃,那女子便是宇文炜嫡亲的一个表妹。

    浔阳长公主笑:“那倒要恭喜皇兄了。”

    宇文脸上也有些得意,对比了一下宇文,又呵道:“从这方面说,宇文就要输给我。我只娶了一个王妃,现在却有三个儿子。他宇文满宫的妃嫔又如何,别说儿子连个女儿的影儿都得不着。”

    浔阳长公主:“……”

    所以说男人孩子气起来也是挺让人无奈,讨厌一个人却非要处处跟他比较一下,比能耐比实力最后连生多少个儿子也要比较一下。

    浔阳长公主干脆转而转移了话题道:“皇兄今日要在我这里用膳吗?我让下人准备一些皇兄爱吃的。”

    宇文道:“不了,我等一下还要去宁远侯府拜见一下皇姑母,难得回来总要去给她老人家请个安。这时候去,说不定还正好还能和皇叔碰上。”

    宇文进了京,来了长公主府见浔阳,能记得去给寿山大长公主请安,但仿佛为了故意显示自己根本不把他宇文这个皇帝放在心上一般,就是没有想过要递个折子进宫面圣。

    浔阳长公主也不勉强宇文留下,对他道:“那皇兄以后有空再来妹妹这里,我们多少年没有一起用过膳了。”说着送了宇文出门。

    而此时,很不被人放在眼里的宇文,正在紫宸宫里跟姜钰说话:“明日在宫里摆个家宴吧,在寿圣节之前先把宗亲们聚在一起用顿膳。”

    姜钰正盘腿坐在榻上,跟前的小几放了一碟子的点心,各式各样的都有。姜钰凑近上去闻了闻,然后一块一块的拿起来放在鼻子前面贪恋的闻了闻,又放下,却并不吃。

    听到宇文的说话,也只是“哦”了一声,然后又有些取笑他道:“我发现皇上这个皇帝有些威信不足啊,您看宁王和临王,进了京之后也没想着要进宫来面圣,反而先去看了寿山大长公主和浔阳长公主。”

    说完将装着完整一叠糕点的碟子端起来,递给一旁的承香挥了挥手让她端下去,然后又有另外一个宫女端了一碗杏仁酪上前来。姜钰照样也只是打开盖子闻了闻,然后用手挥了挥仿佛要将上面的气味挥到自己的鼻子上来,完了重新盖上盖子,又让宫女端走。

    宇文却是转过头来,为姜钰的话狠狠的瞪了她一眼,而姜钰却只是耸了耸肩,一副我只是实话实说的模样。

    姜钰又道:“皇上放心,臣妾定将明日的宫宴准备得妥妥当当的。不过以几位亲王这般骄傲冷艳不畏强权的性子,臣妾就怕到时候几位亲王不肯出席让皇上下不来台。”

    宇文呵了一声,气道:“这就用不着你费心。”

    说着看着她让宫女络绎不绝的端着各种食物,她却都只是闻了闻就让人又端下去,并不吃,便又忍不住问道:“你在干什么?东西想吃就吃,干什么让宫人端上来又不吃。”

    姜钰道:“皇上没看到吗,臣妾在用顽强的意志力减肥,顶住食物的诱惑但是臣妾就是不吃。不过皇上放心,这些东西不会浪费的,臣妾都会赏给宫人们吃。”

    她准备把紫宸宫的宫人们都喂胖了,然后就不会显得她那么遗世独立的“珠圆玉润”。

    难怪从他进门开始,就见不到了以前在这里随处可见的零食。对于她的这种减肥方法,宇文简直呲之以鼻,并且真的“嗤”的讽笑了一声。

    然后宇文跟着在榻上坐了下来,对正准备将杏仁酪端走的宫人道:“放下吧,贵妃不吃朕吃。”

    然后最后就变成了的宇文端着杏仁酪慢悠悠的十分享受的吃着,而姜钰在一旁眼碌碌的看着他。而宇文仿佛还为了故意诱惑她一样,将杏仁露吃得十分津津有味。

    姜钰不满了,道:“皇上,你是故意的吧?”明明是一向不怎么爱吃甜食的人。

    宇文一点都不否认,道:“对,朕就是故意的。想吃吗?”

    姜钰怒了,用力的在小几上拍了一巴掌,暴起道:“承香,给本宫也来一碗杏仁露。”

    宇文却道:“别,你家娘娘正在减肥。以后除了早中晚三餐以外,其他东西都不许你家娘娘吃。”

    宫人虽然是紫宸宫的宫人,但当着宇文的面却也不能不听宇文这个皇帝的,纷纷屈膝道:“是。”

    姜钰:“……”有刀吗,她真的好想杀人!

第二百二十九章 宫宴

    宇文说要摆个家宴,姜钰自然将它摆得像模像样的。从桌子、摆设和餐具样样精致,姜钰甚至十分大方的将自己藏在库房里面的几套极其好看的梅子青釉碗碟也贡献了出来。

    宫宴没有出现哪位秦王或郡王拒绝出席公然跟宇文叫板的情况,这让想看宇文热闹的姜钰很是失望了一把。

    这宫宴自然也不是全部宗亲都请的,宇文的兄弟们,临王、齐王、清河郡王,还有宇文的亲皇叔宁王,以及几位小透明皇叔再加浔阳长公主和寿山大长公主,剩下的就是崔太后和她们这些后宫宫妃了。

    这种宴会都是单独摆桌,菜汤各有碗盖。一般摆宴的次序,是泰和宫正中地平南向面北摆皇帝金龙桌,左侧面西座东摆崔太后宴桌,右侧面东座西皇后宴桌。地平下一字排开摆设内廷其余宫妃的宴桌,再然后是横着排列宗亲们的宴桌。

    姜钰自然也是这样摆的,只是等到开宴的时候,宇文却让姜钰坐到了皇帝右侧本属于皇后的位置上,倒令皇后只能坐在了崔太后的下首,实在是令皇后气得不行,偏偏这样的场合又不能发作,只能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道:“太后大病初愈,本宫就坐太后旁边好方便侍奉太后吧。贵妃,你就坐在本宫的位置上,替本宫好好服侍皇上。”

    但是说完这话,皇后却是从宴会开始到结束都是目光狠狠的剜着姜钰,姜钰相信,如果目光的杀气可以杀人,姜钰一定都死了好几回了。

    姜钰倒是不拒绝,笑着道:“是,臣妾一定尽心尽力伺候皇上。”然后又换来了皇后的咬牙切齿。

    宴会之上没有什么大的波澜,就是偶有一些小插曲。

    比如说大病初愈的崔太后被良姑姑扶着进来的时候见到姜钰,姜钰非常恭敬的上前去给她请安,崔太后却用极其寒冷的目光盯了姜钰一眼,语气十分阴沉的道:“贵妃如今是越来越难请了,哀家让人请了贵妃几次来景安宫陪哀家说话,竟然请不动。”

    姜钰笑了笑,十分谦卑的道:“太后娘娘哪里的话,太后的旨意臣妾哪里有敢不从的道理,只是太后正在病中休养,臣妾是怕去了会打扰了太后养病。臣妾虽然没有去给太后请安,但日日都在佛祖面前为太后诵经祈福,祈求太后早日安康。如今看到太后痊愈,臣妾真是觉得不枉费臣妾日日祈求。”

    崔太后冷冷的哼了一声,没有再与姜钰说什么,转身去与亲生儿子说话去了。

    而后紧跟着崔太后进来一直听着她们说话的宁王宇文器,在崔太后走后他上前来给姜钰请安,然后颇为惊疑的打量了姜钰几眼,而后态度颇为亲切温和的道:“多年不见娘娘,娘娘性子的转变颇令臣刮目相看。不过看到娘娘性子有此转变,想必您的母亲会少担心许多。”

    姜钰听着愣了一下,她关系跟他有这么熟吗?在她印象中,她好像跟这位宁皇叔的交情不深吧。

    姜钰记得自己跟这位宁皇叔没有交情,但却不知道孟蘅玉以前跟宁王有没有交情,所以只好笑着敷衍道:“本宫多谢皇叔关心。”

    宁王微笑着对她点了点头,那笑里仿佛还带了点长辈对小辈的宠溺,然后才越过她进去了。

    宁王对她的态度令姜钰有些许的疑惑,又怕自己在他面前露出马脚被发现不少真正的孟蘅玉,所以找了机会偷偷的问宇文:“……孟蘅玉以前跟宁王很熟吗?刚刚宁王看我,好像很亲近的样子?”

    宇文道:“你不知道吗?”

    姜钰瞪了他一眼,她要是知道还找他废话干嘛。

    宇文于是故意“哦”了一声,道:“你不是蘅玉,自然是不知道的。”又道:“告诉你也无妨,也让你小心一些别露出马脚来。宁皇叔幼年跟蘅玉的母亲陈氏是青梅竹马,朕的亲皇祖母太宗皇帝的李昭仪与寿陵郡主交好,两人曾口头约定过儿女亲家。”

    姜钰听着差点把自己嘴里的茶水给喷出来,因为怕在这场面失礼不得不把茶水给咽了下去,结果却是自己把自己给呛到了。

    然后宇文又是笑眯眯的,一副宠溺的模样端起茶杯继续喂水给姜钰,一边道:“慢点喝,又没人与你抢。”端的是一副温柔的模样。

    姜钰瞪了他一眼,这才推着宇文端上来的茶杯,道:“皇上,臣妾自己来。”

    坐在远处的浔阳长公主看着,忍不住用宫扇捂住嘴鼻,笑着道:“皇兄和贵妃娘娘真是恩爱得令臣妹好生羡慕。”

    “恩爱”这个词本来是用在夫妻身上,但浔阳长公主今日却用在了宇文和她这个贵妃身上,并且是当着皇后的面。

    皇后越发气得面红耳赤和鼻孔冒烟,直想对着姜钰挠花她的脸。

    宇文炯自然是帮着崔家的,在一旁笑着道:“皇姐若是羡慕,这有什么难做的。让皇姐夫搬到您的公主府去,弟弟相信皇姐夫一定比皇兄对贵妃更加的对您宠爱有加。”

    浔阳长公主挑了挑眉,冷冷的道:“崔冕?还是算了吧,姐姐我还想多活几年。”

    然后是本一个人独自在喝酒,冷眼看着这一殿的人的宇文,在听完宇文炯和浔阳长公主的对话后,突然将酒杯冷冷“砰”的一声砸在桌子上,然后瞪着宇文炯,冷声道:“五弟,我知道崔家是你的外家,崔冕是你的表哥。但浔阳是你的亲姐姐,你是不是该分一分亲疏有别,你是姓崔的还是姓宇文的。崔冕那人是什么德行你不知道?上次为了两个外面的贱人提剑对着浔阳,你让崔冕住回公主府去,你是嫌浔阳死得不够快。”

    崔太后和宇文炯包括皇后的脸顿时都黑了。

    宇文却还仍嫌不够,继续道:“要本王说崔冕这种人还留着干什么?干脆让他和浔阳和离得了,我们浔阳是唯一的长公主,不愁找不到比他更好的驸马。”

    这话就是连没有帮浔阳和离的宇文和崔家都一起指责了。

    崔太后黑着脸,哼道:“老二,没想到我崔家竟然让你这般的看不上?”

    宇文同样呵道:“那也要崔家做点能让人瞧得上的事情来才行。太后也别总我崔家我崔家的喊,你嫁进宇文家几十年,哪能还总说自己是崔家的人。难道他日太后他日是进崔家的祠堂接受崔家的香火供奉而不是宇文家的。”

    这话说得颇为不敬,把崔太后气得简直又想晕倒。

    你看宇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连宇文的面子都不屑于给,也总有一百种办法气得崔太后连饭都吃不下。

第二百三十章 不和谐的宫宴

    今天的宫宴实在办得很不和谐,底下波涛暗涌,面上也波涛汹涌。

    宇文在跟崔太后互怼,宇文这个大家长很适时的出来劝解了,开口道:“太后和临王这是怎么了,朕今日请了大家来,是因为一家人难得聚在京畿,是为了亲近骨肉亲情,可不是为了看大家伤和气的。”

    然后转头对宇文道:“临王,太后毕竟是母后,你对太后说话如此不敬可就不对了,还不快给太后陪个罪。”说完转头再对崔太后道:“太后,临王向来就是这样直来直去的性子,您向来慈和宽厚,看在朕的面子上,也别跟他这个当儿子的计较了。”

    宇文话是这样说了,但心里究竟是不是真心希望临王和崔太后和气,就不得而知了。

    从进宫开始便十分低调的寿山大长公主这时候却笑呵呵的附和着道:“皇上说的是,天家骨肉亲情,该当和和气气的。就是不看在血脉亲情上,也要看在皇家的颜面上。”

    说着指了指宇文,道:“临王,快给你母后陪个罪去。常言母子没有隔夜仇,太后定然不会再跟你计较。”

    寿山大长公主的辈分在那里,是先帝同胞的亲姐姐,就是太后也不得不要给几分面子。太后虽然脸上被气得青黑,但寿山大长公主将话说成如此,她却还真不好反驳。

    母子没有隔夜仇,那也得是亲母子。但难道她能直接说临王可不是从她肚皮里出来的,可没有隔夜仇这么一说。她是先帝的嫡后,礼法上该将先帝所有的儿子一视同仁全部视为己出,这话说出来就是自己这个嫡母没有尽责了。

    宇文倒是一副十分听寿山大长公主话的模样,笑了笑,道:“侄儿遵皇姑母的旨意。”然后举起酒杯,转头对崔太后道:“请太后原谅儿臣口不择言,儿臣罚酒一杯。”说完便将手里的酒饮尽。

    崔太后黑着脸撇过脸去,她早知道这一家姓宇文的,全都没把她这个太后放在眼里,一个个都在故意针对她,但此时仍然被气得连身体都有些微微的发抖。

    宇文炯看着自己的母后被人如此为难,心里十分的不爽快,此时开口道:“二哥,这你就不对了。母后宽厚大度,但你却仗着母后的慈爱宽厚对母后不敬,此乃大不孝。难道凭一句小小的道歉,就想轻轻的揭过去。这让母后的威信何以立足,让宫里的其他人如何看待母后。”

    宇文脸上并未见生气,依旧笑眯眯的转头看向宇文炯,道:“那五弟说本王该怎么办,应该以死谢罪?这样,也别说本王不孝,只要太后和五弟说得出让本王以死谢罪的话,本王定当照办。”

    宇文炯听着黑着脸“你”了一声,不管是他还是太后当然不能说出让宇文以死谢罪的话,到时候一个逼死亲王的名声无论是他还是太后都背负不起。何况他也不相信他们这样说了宇文就真的会照做。

    宇文炯“你”完了之后,大约是觉得对宇文无何奈何,便气黑着脸转头对宇文炯道:“皇兄,二哥对母后如此不敬,您难道不应当管一管。”

    一直在看戏一般的宇文终于再次说话了,道:“好了,都不许再说了,好好的家宴闹成如此,成何体统,都不想好好用膳了是吗。”说完对身后的万得意道:“万得意,给太后敬菜,给各位王爷和公主赏菜。”意思很明显,各自都把嘴巴堵上不许再说了。

    万得意道了一声是,然后对外面的捧膳的宫人大声传喊:“给太后娘娘敬菜,给宁王殿下、临王殿下、宁王殿下、清河王殿下、寿山大长公主殿下、浔阳长公主殿下赏菜。”

    赏赐的份例菜是早就准备好了的,每一人赏赐的都各不相同。捧着赏菜的宫人们鱼贯而入,纷纷各自端至各位宗亲面前。

    一直冷眼旁观崔太后和齐王吃瘪的清河郡王这时候忍不住多嘴了,道:“二哥是怜护浔阳妹妹这才对崔冕和崔家不满,崔家是太后的娘家,太后维护一二也是人之常情,二哥和太后都没有错。要臣弟说呀,说来说去都是崔冕的错,不仅伤了浔阳,还令天家骨肉生分。”

    崔太后和齐王将目光望向了清河郡王,清河郡王倒是没有“我很多事”的自觉。宇文没有评判他的话的对错,而是对万得意道:“万得意,再给清河郡王赏一道菜。”

    万得意道了一声是,然后又指挥着宫人赏菜。

    后宫的一众宫妃倒是都默默低着头用膳不说话,连皇后都非常有自知之明的这时候实在不是她能插得了嘴的时候。

    不过大家以为宫宴在宇文赏菜之后就能风平浪静了吗?显然大家都想得太美好了。

    酒过三巡,先由宁王起头,一个个敬过宇文和太后,再不吝的献上一些赞美之词。再然后,宇文一边挑着自己席上的一碟花生米吃,一边又怼上了宇文,笑着道:“这宫里看起来人多,但这么多年了竟也没个孩子,这就多少都显得有些冷清了。皇上,子嗣大事,事涉皇室传承和江山社稷,皇上,你准备什么时候给皇家添个小太子啊?”

    那碟花生米正是宇文给宇文的赏菜,也不知宇文是不是故意的,他给别人的赏菜都是色香味俱全的珍肴,偏到了宇文这里就只是一碟花生米。但是宇文却十分给面子,宴席上别的菜几乎都没吃,就尽着吃这一碟花生米了。

    宇文听着宇文的话却有些黑了脸,道:“子嗣之事,朕不着急。”

    宇文道:“不着急?”说着越发笑了笑,道:“别让臣这个当哥哥的提醒皇上,皇上今年都二十四岁了,普通人家这个年纪都该儿女成群了,更别说皇上是担负江山社稷的君王。”

    宇文呵道:“临王倒是挺替朕操心。”

    宇文道:“这是自然,臣也是姓宇文的,自然要操心宇文家的江山传承。”说着又道:“正好臣最近又添了个大胖儿子,臣的儿子多,要不过继一个给皇上?”

    宇文:“……”

    姜钰:“……”也就宇文敢当着宇文的面说这样的话,要不是姜钰以前跟宇文不对付,她都真想给宇文点一个赞。

第二百三十一章 主子(收藏2800加更)

    浔阳长公主一见这气氛有些不对,连忙笑着缓和道:“看二哥说的,您要是真将小侄儿过继出去,您舍得吗?就是您舍得,嫂子也必然是舍不得的。且皇兄正值壮年,宫里的宫妃们也身体健康正值生育之龄,说不定明年贵妃娘娘或别的哪位娘娘就给皇兄添个小皇子了。”

    宇文呵笑道:“臣就是担心,皇上到了明年也未有子嗣所出。到时候不止臣,就是文武百官也该操心皇室子嗣的问题了。”

    宇文也哼道:“你那些儿子还是自己养着吧,朕就不必临王操心了,最迟明年朕会让你看到宫里有孩子出生。”

    宇文笑道:“但愿如皇上所言。”说着又得意洋洋的笑道:“看来臣还是要加把劲儿再多生几个儿子,要是再过几年皇上还是没有皇子,臣也好多给皇上过继两个儿子。”

    说着想到什么,又道:“哦,对了,听说皇上找了个高人在这宫里弄了座太澹神宫让人住在里面做了国师,正好臣也想见见这位国师是不是真像传言中的神通广大。皇上不如给臣一个体面,将这位国师请出来让臣见见。顺便帮臣算算,臣的儿子以后会不会过继给皇上。”

    这话说得就有些狠了,多少是有些见不得皇帝能生出儿子的意思。

    宇文撇了宇文一眼,道:“朕看临王应该先算算你那些儿子能不能平安成人,和你的寿命能有几何更实际一点。”

    这么狠的话,宇文听着一点都不生气,甚至是笑着道:“也成,就让国师算算臣究竟能活几年。”

    浔阳长公主捏了一把汗,只觉得这顿宫宴真的是她吃过的最辛苦的宫宴。然后看着两个兄长争锋相对,又连忙出来打圆场道:“二哥和皇兄老是说这些话做什么呀,这菜再不吃都要凉了。”

    说着先夹了桌上的一盘喜鹊登梅夹了一块吃了一口,又道:“还是宫里的厨子手艺好,这道喜鹊登梅做得真好,臣妹府里的厨子就做不出这个味道来。”

    喜鹊登梅这道菜名字取得好听,但实际上就是一道普通的菜,用烧鹅脯、鸡脯肉、火腿、莴笋、冬菇、萝卜条等拼成喜鹊登梅的一个图案,一般出现在宴会当中,图的是一个名字喜庆和寓意好。

    浔阳长公主自然也不是真的就觉得这菜好吃,不过就是为了岔开宇文和宇文兄弟二人的争锋相对。

    宇文和宇文倒算给浔阳长公主面子,没有再说什么了,各自低头夹了一块喜鹊登梅上的冬菇和鸡脯肉吃了一口,道:“的确好吃。”

    然后宫宴上的波涛汹涌总算告一段落了,暂时的和谐了一下,清河郡王和浔阳长公主等人会时不时的给宇文敬酒,甚至连宇文也会站起来敬杯,只是宇文敬酒的时候总会故意笑着拿话隐晦的贬宇文两句让画风时不时的紧张一下。而宇文则会时不时的赏菜劝菜,对于宇文的挑衅以其人之道还之。

    姜钰看了这好半天的戏,最后忍不住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悄悄凑近宇文的身边,小声跟他道:“臣妾发现,皇上和临王感情不好,但性子却最像。”然她这话结果却让宇文冷冷的给了她一个白眼。

    姜钰耸了耸肩,闭嘴了。她明白人都是不喜欢被别人说自己跟自己讨厌的人像的,所以她原谅他对她的白眼。

    然后酒继续的喝着,饭菜继续的用着,偶尔再有一点小波澜,但却没有不欢而散。宇文今日喝的酒最多,最后大约是有些醉了,突然站起来对宇文道要出去站站醒醒酒。

    姜钰十分怀疑宇文现在对宇文也想来一个眼不见为净,所以居然挥了挥手同意了。

    宇文走后不久,这边崔太后倒是跟寿山大长公主扯起话来了,道:“……哀家记得大长公主的长孙翻了年就十三岁了吧,该是考虑亲事的年纪了。前几日长平侯夫人进宫来探望哀家时,说起自己的长女也正好到了婚配之龄。你们两家正好门户相对,两个孩子年纪相仿,正是天作之合,哀家……”

    崔太后还没说完,寿山大长公主便已经笑着道:“太后可是晚了一步,我府里毅郎却是已经定了亲,定的正是他姑奶奶家的长孙女儿,镇北侯家的大娘子。若是让长宁侯家的姑娘屈居为小,那也委屈人家姑娘,我宁远侯府却也是不敢受的。”

    崔太后自然不会让长平侯的嫡女去给人做妾,长平侯夫人是谁,是宁国公崔玢的嫡长女,是崔太后的嫡亲侄女,她的女儿也就是崔太后的嫡亲侄孙女。

    崔太后听着“哦”了一声,声音冷了几分,道:“大长公主别是在敷衍哀家,哀家记得镇北侯夫人仅有一子一女,可都不过才十几岁,哪儿来的这么大的孙女。”

    寿山大长公主笑道:“我说的是镇北侯与其原配夫人所出的长子的女儿,名份上可不也是我家姑奶奶的孙女。那姑娘讨人喜欢,我家姑奶奶也爱得很,亲自写信给我,我觉得不错便应了这门亲事。”

    镇北侯独孤是镇守西北不输于宁国公的将侯,几代以来镇守西北从不参与朝中储位皇权之争。而镇北侯夫人萧氏是老宁远侯的幼妹,二十年前嫁给了独孤为继室。

    这样的人家,若是真的两家已经定了亲崔太后也不敢轻易说一句让宁远侯府退了与镇北侯的亲事与长平侯府结亲,她所怀疑的只是寿山大长公主随便编了个借口敷衍她。

    宇文听着笑着道:“这倒是一门喜事,朕恭喜皇姑姑。”说完对寿山大长公主举了举酒杯,敬了她一杯酒。

    等喝完了之后,宇文又望了望席中,看着前面宇文空空的位置,又笑道:“临王醒酒可醒得有一段时间了,别是喝醉了倒在外头了吧。”

    说着又望了另外一个也已经空了的位置,又问道:“郑才人怎么也不在?”

    姜钰回答他道:“郑才人说她身体不适很早就禀过臣妾之后回去了,臣妾也告诉皇上了,皇上不知道吗?”

    宇文道:“是吗?大概是朕忘记了吧。”说完放下酒杯,仿佛并不在意般的就将郑才人抛在脑后了,继续与寿山大长公主就萧家大公子的亲事继续说话。

    而此时,被宇文怀疑醉倒在外头的宇文自然还十分清醒,他背着手站在一座假山旁,迎面是清爽的轻风。

    而后有一个窈窕的女子轻轻的走近他,在离她三步远的地方跪了下来,轻声恭敬唤道:“主子。”

第二百三十二章 紊乱的关系(收藏2900的加更)

    这个宫宴让姜钰那个身心俱疲呀,甚至都没有胃口好好吃饱。

    等回了紫宸宫之后,姜钰又让人给她做了一碗鸡丝面,十分津津有味的享受起来。

    宇文看了她一眼,倒是开口道:“你不是喊着要减肥吗?怎么又吃了起来。”

    姜钰半分不羞愧的道:“我吃饱了再减。”

    宇文呵呵了两声,道:“这才坚持了几天。”

    姜钰又道:“减肥也不一定要节食嘛,我可以多运动。”

    宇文呵道:“你运动的时候也说减肥不一定要运动,可以节食。”

    然后姜钰懒得跟他说话了,当然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她说不过他。

    等一海碗的鸡丝面吃完,最后连汤都准备填了肚子,在宇文白着眼说了一句“你是不是打算把碗也舔一遍”之后,才依依不舍的放下碗筷,然后享受的拍了拍撑得鼓起的肚子,叹道:“真是好多天没有放开肚子这样吃了,果然还是美食最让人心情舒畅。”

    姜钰挥了挥手让人将碗筷收拾了,让殿内的宫人都出去,这才有心情跟着宇文摊在榻上,跟宇文说话道:“我真是不明白你,你今天办了这么一个宫宴,究竟有个什么用处。看一群人互相怼来怼去相互针锋相对,皇上觉得很乐呵?”

    宇文道:“试探。”

    姜钰问道:“那皇上试探出什么东西来了没有?”

    宇文道:“试探出来的东西很多,但想必以你的脑袋是看不明白的。”

    姜钰撇了撇嘴,道:“皇上不要把别人都当傻瓜,觉得只有自己一个聪明人。”说着又道:“我看皇上在试探临王宁王等人,但宁王临王等人未必没有在试探皇上。”

    宇文自然不会不知道,今天的宫宴本就是各怀心思的藩王和他相互试探的过程。

    姜钰对宇文想试探的这些东西不感兴趣,她还是想知道宁王和小陈氏之间的事,扯了扯宇文的袖子,问道:“嘿,你给我说说宁王跟小陈氏也就是我娘是怎么回事。”

    宇文冷冷的瞥了她一眼,姜钰只好改口道:“好好好,不是我娘,是孟蘅玉的娘。”

    宇文道:“没什么好说的。”

    姜钰扯着他的袖子晃啊晃了两下,道:“说嘛说嘛,别这么小气。你也不想下次我再见到宁王,却应对迟钝让他看出我来吧。”说着又自己猜道:“你说宁王跟小陈氏是青梅竹马,小时候两家大人还口头互许过亲事。但小陈氏嫁给了赵国公,宁王却好像一直未娶妻,膝下也只有一个侍妾生的儿子。”姜钰八卦起来顿时脑洞大开,问道:“难道宁王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